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春]高中回忆录-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56、人体免疫系统可分为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657、请写出Al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镜头回放:当时连这个方程式都写不出来,不晓得加个H2O。
    我不想再多说了!
    658、抗毒素是抗体,它能特异性地中和抗原。
    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为破伤风抗毒素能够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
    659、碱金属中,从上到下,其金属性逐渐增强,与O2反应一个比一个剧烈,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单质的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
    对于碱金属性质的递变规律,要很清楚!
    镜头回放:当时你居然认为单质钫的熔点比单质钠的高。
    660、衰老的细胞具有哪些特征呢?课本上讲了!
    细胞衰老后,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老年人之所以会白发,就是因为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lao氨酸酶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此外,细胞膜的通透性也会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661、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662、在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归类中,要搞清楚:
    最基本的元素是C;
    基本元素是C、H、O、N;
    主要元素是C、H、O、N、S、P;
    大量元素是C、H、O、N、S、P、K、Ca、Mg;
    663、人体细胞鲜重的元素相对含量最多的是O(因为有许多水存在);
    人体细胞干重的元素相对含量最多的是C。
    664、葡萄糖、麦芽糖、果糖都属于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而甘蔗、甜菜虽含糖多,但主要为蔗糖,而蔗糖为可溶性非还原糖,所以不能作为鉴定还原性糖的材料。
    665、生物酶,像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它们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o-you-know-why?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666、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处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不同,重力大小也不同。
    两极处,物体所受重力最大,大小等于万有引力。
    赤道上,物体所受重力最小,因为G+F向=F引,所以G=F引—F向。
    667、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置也发生变化。例如,一个充气的篮球,其重心在几何中心处。若将篮球内充入一定质量的水(未满),则充水的球相对于原球重心将随水的多少而变化。
    668、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
    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总垂直,反之不一定成立。
    669、一般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为了处理问题的方便,最大静摩擦力可按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处理。
    670、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主要有C、H、O、N、S、P、K、Ca、Mg等。
    微量元素主要有Fe、Mn、Cu、B、Mo等。
    67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如果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将会导致实验误差,这个我们都知道!但是,还有一个细节要注意,在建立坐标系时,如果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也将会导致实验误差!此时,我们应该以斜槽末端小球重心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来建立坐标系,这个细节问题要引起注意!细节决定成败!
    672、在应用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时的时候,当考察气体时,经常给出的是非标准状况下,如常温常压下。常温常压下和标准状况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况条件,切勿再像学业水平测试时那样混淆了它们!
    673、“容量瓶有不同的规格,常用的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这是教材中的原话!至于实验室到底有没有50mL的容量瓶,我哪知道,还是以教材为主吧!
    674、有时候题目说明g=10m/s2,如果算时间t时开方开不了,就应该立马想到是不是应该用g=9。8m/s2往公式里代!做物理题时思路正确后不能栽在计算上,题目没有说明g=10m/s2时,哪个值方便计算就用哪个值,因为g就那么两个值!题目既然没有说明g=10m/s2,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到是不是该用另外一个值!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方便计算,懂?!
    675、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我们可以用这一套实验装置来做,
    即: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游标卡尺、坐标纸和重垂线。
    你能说说后三个实验器材的各自作用吗?
    为确定斜槽末端小球重心所在的位置O,需要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半径R;
    描点的轨迹在坐标纸上,方便数据处理;
    重垂线是用来确定竖直木板是否垂直并确定纵坐标。
    676、生物小知识:大豆种子萌发前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大豆种子的子叶中,此结构最初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677、斐林试剂的甲液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为0。05g/mL的CuSO4溶液。
    因为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所以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即可。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是混合均匀后使用,使用时需加热!
    678、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用法的不同是,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是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2mL并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并摇匀,观察现象。
    双缩脲试剂A液为0。1g/mL的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B液为0。01g/mL的CuSO4溶液。。
    先加入A液是为了营造碱性环境,再加入3~4滴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B液)与蛋白质发生络合反应。
    记住,双缩脲试剂不可混合使用,使用时也无需加热!
    679、蛋白质的鉴定步骤在大脑中要形成清晰的概念。
    即:制备组织样液:黄豆组织样液或鸡蛋白稀释液→取样液2mL加入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2mL(溶液不变色)→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溶液变紫色)→结论:说明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
    680、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情况下出现砖红色,这一点我们都很熟悉了。除了斐林试剂外,还有一种试剂也可以与还原性糖水浴共热生成红黄色沉淀,那就是班氏试剂。也有说法是生成砖红色沉淀,其实红黄色和砖红色差别也不是很大,关键是要知道,班氏试剂也可以用来鉴定还原性糖。
    681、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在人体细胞中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8种必需氨基酸可以用下列顺口溜进行记忆:甲(甲硫氨酸)携(缬氨酸)来(赖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记住8种必需氨基酸,另外12种就是非必需氨基酸了。注意,婴儿比成人多一种必需氨基酸,那就是组氨酸。
    682、有关肽键数计算的规律知识: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1。当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时,形成的肽键数为n-1。
    2。当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肽链时,形成的肽键数为n-m。
    3。特殊情况:当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个环状多肽时,形成的肽键数为n。
    从数学角度想想这些规律的本质!记住规律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683、斜率相等时,两直线平行或重合,但两直线平行或重合时,斜率不一定相等,因为斜率有可能不存在。
    当两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时,那么这两直线平行或重合;
    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则两直线垂直!
    684、在氨基酸的通式中,氨基怎么写的?
    氨基是-NH2,真搞不懂当时你为什么非要错认为是-NH3。
    要记住了,氨基酸的通式中的氨基是-NH2,记住了!
    685、在氨基酸构成的多肽中,
    有1个肽键称为二肽;
    有2个肽键成为三肽;
    有3个肽键称为四肽。
    依次类推,记住这种命名规律!
    686、关于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有一个式子必须要一气呵成的写出来,并知其所以然!
    V=wr=2πr/T=2πrf=2πrn
    式子剖pou析:线速度等于角速度与半径的乘积,V=2πr/T也很好理解,顺水推舟,又由于周期等于频率分之一,所以V=2πrf,又因为频率f与n的关系为f=n,所以v=2πrn。
    68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要哪些仪器,我们一般根据实验步骤想仪器!
    称量时需要天平、药匙;
    溶解时需要烧杯、玻璃棒和量筒;
    移液时需要容量瓶,配制250mL溶液就需要250mL容量瓶,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
    注意,溶解时需要量筒,不可漏掉这一仪器,移液时用的是玻璃棒引流而不是漏斗。
    688、已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求算两种气体混合的体积比,用十字交叉法会很快得出结论!十字交叉的中心就是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689、千万别把化学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等同!这种低级的错误千万不要犯!
    H的原子序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也是1;
    He的原子序数为2,但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
    最熟悉的就是O了,O的原子序数是8,但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化学计算时别乱代数据!
    690、“0。3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有钠离子Na+和硫酸根离子SO42-总物质的量为0。9mol。”
    请你判断这句话对不对?
    其实,这句话考得就是你到底细不细心的问题!已知Na2SO4的浓度,而未知体积,无法求出Na2SO4的物质的量,从而也就无法求出Na+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细节决定成败!
    691、“已知某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2;。”
    对于这种话一定要会条件反射式的理解,即使是火星文也得翻译成中文,这句话的意思就告诉我们该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2=24。
    如果该混合气体是两种,并且我们知道该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用十字交叉法我们还可以求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692、使用摩尔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比如说1mol氢,概念就模糊了,是毫无意义的,违反了物质的量的单位的使用规则。因为氢是元素的名称,不是粒子的名称,也不是粒子的符号或化学式。
    693、描述圆周运动的两个物理量,线速度和角速度,对它们是怎么定义的我们要知道!
    质点沿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代它L”与所用时间“代它t”的比值叫做线速度,“V等于代它L除以代它t”单位是m/s。就是这么定义的!质点沿圆周圆周运动通过的弧度“代它θ与所用时间代它t”的比值叫做角速度。w等于代它θ除以代它t,单位是rad/s。就是这么定义的!
    694、关于初中的那个镜面反射的对称原理,在做高中的数学题和物理题时一定要会很熟练地拿来运用。
    对于镜面反射的对称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如果光线从A点发出,到镜面上的M点后产生反射光线,反射光线通过B点,那么出发点A关于镜面对称的点一定在反射光线MB的反向延长线上!同样,反射光线MB上的B点关于镜面对称的点也一定在入射光线AM的延长线上(没有“反向”两个字)!有时候这个镜面反射的对称原理是解决一个大问题的突破口。
    695、22。4L的N2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是1mol,用体积来描述物质时一看是不是气体,二看是不是标准状况下,只有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N2的物质的量才为1mol。
    但是如果是用质量来描述物质时就可以什么都不考虑了,物质的量n就等于小m除以大M。比如说:不论何种状态下,标准状况下也好常温常压下也好,28g的N2均为1mol。
    696、直线点斜式方程为y-y0=k(x-x0),x0,y0就是已知的那个点,k就是直线的斜率,用点斜式方程只能表示斜率存在的直线,关于点斜式方程知道这么多就可以了!
    697、tan150度等于负的tan30度
    tan135度等于负的tan45度
    总结成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就是tana=-tan(180-a)
    当常识熟记这一诱导公式,在做直线与方程时这一诱导公式经常用到!
    698、在实验室内我们不能用双缩脲试剂精确检测蛋白质的含量,记住双缩脲试剂的这一特点,只可利用双缩脲试剂进行定性分析,不能进行定量检测。
    ------------------------------------------------------感谢你我一路相伴,因为有你,所以有我!
    ----------
    ----------
    查看最新作者公告,请看作品评论页。我会在作品评论中与大家交流心得!
    。。





    章节目录 93、【番外篇】--贤智的笔记--十二弹福利!
     更新时间:2013…9…1 10:30:44 本章字数:8091

    说明:以下是罗贤智的笔记,所有【番外篇】--贤智的笔记,虽然与小说情节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拥有这些内容,小说将会更加全面更加有意义!因为这是罗贤智高中三年,一点一滴的辛劳与汗水的结晶,送给需要的亲们!友情提醒一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越到后面越精彩!原创笔记,请勿转载与分享,首发,版权维护,转载必究!
    亲们,一根烟的钱也是钱,不需要的亲们,可以直接跳过番外篇阅读最新章节内容!
    割割割线------------------------------------------------------
    699、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主要有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功能,当然也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8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消化后经消化道吸收进入毛细血管。
    700、直线的两点式方程“y减y1除以y2减y1等于x减x1除以x2减x1”虽然对称记忆很好记,但它毕竟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y-y0=k(x-x0)变形而来的,而且已知两点求直线方程如果用两点式,代入容易错且分式化简又很浪费时间,已知两点求直线的方程就用点斜式求,最方便,不容易错!怎么求就不用我说了吧:先利用两点求斜率k后再随便选个点坐标用点斜式求出直线方程就可以了(还是说出来了)槟!
    701、如果题目中要你用两点式方程的形式保留求出的结果,此时你不要说你不记得两点式的形式,还是要对称记住它的形式吧,以备万一。即“y减y1除以y2减y1等于x减x1除以x2减x1”。
    702、关于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关键是要死记住定义,我们把直线与X轴的交点(a,0)的横坐标a叫做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也就是说,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记为a,在y轴上的截距记为b,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我们用x/a+y/b=1来表示。(口诀记忆就是a分之x加b分之y等于1)。防止题目让你写出截距式直线方程的形式!
    703、在做“直线与方程”的题中,要建立这样一种思路。那就是:如果题目要你证明某条直线l总经过第某象限,比如说总经过第一象限吧!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证明该直线恒过定点,而该点又在第一象限,这样我们就证明了直线l总经过第一象限了壑。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我们在证明直线恒过定点时要把直线方程化成点斜式才能知道直线恒过哪一定点。
    704、必背必记知识点:
    已知两直线的一般方程:
    L1:A1x+B1y+C1=0
    L1:A2x+B2y+C2=0
    当A1除以A2等于B1除以B2不等于C1除以C2时,两直线平行;
    当A1除以A2等于B1除以B2等于C1除以C2时,两直线重合;
    当上下相乘相加等于0时,即“A1乘以A2加上B1乘以B2等于零”时,两直线垂直。
    点斜式知道还不行,一般式?也要知道!
    705、在做圆周运动中,当线速度V、角速度w、周期T这些物理量欢聚一堂的时候,在草稿纸上列出V=wr=2πr/T=2πrf=2πrn这个式子出来,关系就非常清晰明朗了,这样做有利于打开思路,使条理清晰!好的习惯等于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是好的态度!
    706、Fe(OH)3胶体的制备步骤:
    将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Fe(OH)3胶体。
    注意:用丁达尔效应可以证明胶体已制成,用渗析的方法可以精制胶体。
    制备原理;Fe(OH)3+3H2O=加热符号=Fe(OH)3(胶体)+3HCl。这里不能将“胶体”写成“↓”。
    为了制得浓度较大的Fe(OH)3胶体,要用饱和FeCl3溶液,一般不用稀溶液。
    707、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为什么非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制备Fe(OH)3胶体呢?
    因为自来水会使其生成Fe(OH)3沉淀,这样得到的就不是胶体了。
    708、若直线经过原点,此时我们可以说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这就是属于容易被人们忽略掉的“零截距”的情况,课本中没说,但资料书上有!
    709、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kCl溶液的混合液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几分钟后,便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淀粉胶体。这就是胶体的提纯方法,告诉我是什么?渗析!!!
    血液是胶体,血液透析相当于胶体的渗析,毒性物质粒子直径小于透析膜孔径因而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710、数学中求斜率k的取值范围的一种题型和求解技巧:
    已知A、B两点坐标和一条直线y=k(x-1)+1,该直线与线段AB相交,求其斜率k的取值范围。夹答列浪很显然我们可利用该点斜式直线方程知道该直线恒过定点,然后求线段端点与定点的两个斜率值,再在数轴上确定下这两个斜率值的位置后则该斜率k的取值范围要么在中间要么在两边。最后利用直线垂直斜率k不存在排除其中之一即可!
    711、给你一个带参数的直线方程,要想知道它恒过哪一定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它化为点斜式方程,因为点斜式y-y0=k(x-x0)就是已知定点和斜率k的方程。
    712、纯碱不是碱,是盐(纯碱是Na2CO3,属于盐)。
    蛋白质溶液也不是“溶液、胶体、浊液”中的溶液,因为一杯蛋白质溶液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所以它属于胶体而并非溶液。注意避免文字叙述给我们带来的误导!
    71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或盐酸溶液,出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因为稀硫酸、盐酸是电解质,当加入少量稀硫酸或盐酸溶液时,胶体会发生聚沉,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或盐酸溶液时,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又会溶解在稀硫酸或盐酸溶液中。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可以与稀硫酸或盐酸溶液反应。
    714、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饱和MgSO4溶液,由于MgSO4溶液是电解质溶液,所以加入后能使胶体发生聚沉产生沉淀,但是继续加入过量饱和MgSO4溶液后沉淀也不会溶解,因为生成的沉淀不能溶解在过量的MgSO4溶液中,即它们不能发生反应。
    715、氧化钠(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因为Na2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而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就叫做碱性氧化物。这是定义也是判断碱性氧化物的标准。
    但是,过氧化钠(Na2O2)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有氧气,所以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716、“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
    就这么一个知识点,是有一年的上海高考题,6分!
    717、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而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
    Do-you-koow-why?
    因为水煤气是由炽chi热的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
    718、圆周运动中的这个万能公式真的很好用,不管什么题目万能公式一列全盘秒杀,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万能公式:V=wr=2πr/T=2πrf=2πrn。
    总结规律时也得有一定的胆量啊!我想圆周运动考的也就这么一个公式!
    719、平面内一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为d等于绝对值下“Ax0+By0+C”除以根号下“A方加B方”。
    720、前面有人曾经说过:“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实,这句话还不是很精确,今天过来纠正一下!
    记住:“酶是活细胞中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也就是说,构成酶基本单位的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721、下面给你一个很长的连等公式,就像圆周运动线速度公式一样好用,即向心加速度公式:
    an=V2/r=w2r=(4π2/T2)r=4π2f2r=4π2n2r=wv
    公式剖析:an=V2/r已经形成正确概念在你的大脑中了,所以以此为基础,又因为V2=w2r2,所以后面接上“等于w2r”,又因为w=2π/T,所以后面接上“等于括号4π方除以T方再乘上r”,又因为周期T等于频率f分之一,所以后面又接上“等于4π2f2r”,再“等于4π2n2r”最后“等于wv”!
    向心加速度连等公式最后一个等号后面是wv,这要死记住了!
    722、“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这是生物书上的一句原话,看完后是不是该有所收获,一定要掘弃从前的错误、模糊的概念。
    723、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的一个—OH脱掉O,成为脱氧核糖,而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为核糖。
    724、DNA就是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就是DNA。这两种称呼都扣在同一种物质身上,连这种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怎么行。
    725、什么叫速度变化量?
    速度变化量是后一时刻速度减去前一时刻的速度,即ΔV=V2-V1。
    特别是在曲线运动中,用向量法运算速度矢量时要明确这一点,用的是向量的减法运算,别搞成“加”了!
    726、任何做匀速(记住,一定要是匀速的,死扣住关键字眼)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圆心,这个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就是这么定义的,只要你说出“向心加速度”这五个字,那么你就必须得默认该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727、核酸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核苷酸的种类、核苷酸的数目和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从而引起核酸的多样性,但是有一点你得搞清楚,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因为所有核苷酸分子间均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即连接方式只有一种!!!
    728、如果问你: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你的回答必须是:“DNA”。因为所有的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问你:对于任何一种生物来说,它的遗传物质是什么?你的回答必须是“DNA或RNA”。
    平时就要注意这种小细节问题。
    729、“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碱基。”这句话的主角是“彻底”,配角是“水解”。
    当时你居然错误地认为是核糖核苷酸!
    730、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要知道。
    即: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73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在酒精灯上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这一步操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记住两点:1。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来回移动载玻片,使其均匀受热;2。烘干至细胞吸附住即可。
    732、经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现在补充给你,这是以前你没有学好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又在做题中可以发挥减小运算量的作用。
    即:经过两条直线A1x+B1y+C1=0和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是(A1x+B1y+C1)+λ(A2x+B2y+C2)=0,此时只要再知道另一个点的坐标(该点坐标在所求直线上),便可将这个点坐标代入直线系方程中求出唯一未知数λ,则所求直线方程一化简就出来了。
    733、过两直线l1:2x+3y-5=0和l2:4x-2y-3=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2x+3y-5)+λ(4x-2y-3)=0。
    口诀记忆就是直线l1的方程加上λ倍直线l2的方程等于零,此乃经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
    734、在用坐标系解决几何问题时,特别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想怎么建就怎么“贱”,越贱越好!你管我图形放在坐标系中的什么位置,反正都是对的!注意对称建系,依附直角边建系等简化运算的建系方法。
    735、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反之则为非电解质。
    这是定义,本定义中的关键三个字“化合物”要引起注意,也就是说,,某物质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的前提是此物质必须是化合物。
    例如,铜和石墨均导电,但铜和石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就因为它们不是化合物,谈不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之称。
    73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化状态的原因,因此有向心力物体才会做圆周运动,而不是因为物体做圆周运动而产生向心力。这个先后因果关系要搞清楚,换句话说,外力提供向心力是前提,物体做圆周运动是结果。
    737、只有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才是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此时的合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但是,当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即非匀速圆周运动)时,此时我们不可以认为向心力一定是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因为此时有可能是合力的分力来提供向心力。
    例如你可以拿竖直平面内的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