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春]高中回忆录-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42、第一、二、三宇宙速度分别为7。9km/s、11。2km/s、16。7km/s。(口诀记忆:79112167。)
    所谓第一宇宙速度,即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是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离开地球的最小发射速度,卫星脱离地球束缚,成为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是指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的最小发射速度。
    243、空间两点A(x1,y1,z1)、B(x2,y2,z2)间的距离为d等于“根号下x1减x2括号的平方加y1减y2括号的平方加z1减z2括号的平方。”
    24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连结平面上两点M(x1,y1)与N(x2,y2)的线段的中点坐标为(x1+x2/2,y1+y2/2);
    同样,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连结空间中两点M(x1,y1,z1)与N(x2,y2,z2)的线段的中点坐标为(x1+x2/2,y1+y2/2,z1+z2/2)。
    245、“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等价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同样的意思不要换一种表达你就理解错了!要区别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什么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换一种思路来理解就是:若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则该正方体的体积为1。
    246、你认为你能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轨道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同心圆吗?
    我艹,难道地球不自转啊?
    由于地球同时绕着地轴在自转,所以卫星的轨道平面不可能和经度线所决定的平面共面。
    247、“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这是课本上的话,你怎么就不记得呢?
    248、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是不同的,在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中,核仁的数目较多,这是因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且,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表面附着有很多的核糖体。
    249、我问你这句话对不对:“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的通道。”
    这句话是错误的!为什么?
    核孔虽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但并不是任意物质通过的通道,并且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一般只在核内储存或复制,并不进入细胞质。
    学生容易误认为,因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就误认为任何大分子物质都可以通过。
    250、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关点与对称点的坐标求解方法,无需作图,快速准确:
    设点P(x,y,z)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则:
    点P(x,y,z)关于坐标平面xOy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z)
    点P(x,y,z)关于坐标平面yOz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z)
    点P(x,y,z)关于坐标平面xOz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z)
    点P(x,y,z)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z)
    点P(x,y,z)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z)
    点P(x,y,z)关于z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z)
    方法规律总结:点关于哪个坐标平面对称,则点在那个平面上的坐标值不变,另外一个坐标变成其相反数;
    点关于哪条坐标轴对称,哪个坐标值不变,另外两个坐标变成其相反数。另外,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三个坐标都变为其相反数。
    251、给你一个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你要能够直接写出其圆心坐标。
    即: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的圆心坐标为:
    C(负的2分之D,负的2分之E)。另外,只要是圆的一般方程,它的“x方”和“y方”的系数一定相同,且不等于零。
    252、请写出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还会写吗?
    2Na+CUSO4+2H2O==Cu(OH)2↓+H2↑+Na2SO4
    误区警示:千万不要写出这种(2Na+CuSO4==Na2SO4+Cu)错误的式子出来。
    253、黑洞不是洞!
    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星球,从黑洞发出的光子,在黑洞的引力作用下,都将被黑洞吸引回去,使光子不能到达地球,地球上观察不到这种星球,因此把这种星球称为黑洞。
    254、只有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才有中心体。That-is-to-say:“中心体是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255、请判断这句话对不对:“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这句话是错误的!
    细胞核具有双层膜,这是正确的,没有问题,但是细胞核不是细胞器。
    256、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57、某同学绘制了线粒体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他所构建的是什么模型?→物理模型!
    知识点: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是物理模型。
    258、两圆外切必定存在三点共线,哪三个点?→这三个点就是两圆心一切点!
    259、在人体细胞内,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量存在于线粒体中;RNA主要存在于核糖体中,少数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260、“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这是教材中的原话,要深刻记住并记牢记准。
    26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m是不随运动状态改变的,而狭义相对论指出,质量要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公式为:“m等于m0除以根号下1减c方分之v方。”公式中的m0是物体静止时的质量,m是物体速度为v时的质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
    262、经典力学包含在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
    263、经典力学可以认为是相对论物理学在低速、宏观下的特例。
    264、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来测定“中心天体”的质量,而无法用来测定“环绕天体”的质量,因为“环绕天体”的质量m在等式两边都有,约掉了!
    265、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就会被氧化,钠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O2==2Na2O。
    如果加热,情况又不一样了。钠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即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2=△=Na2O2。
    266、用坩埚钳分别夹住一小块未经打磨的铝箔和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我们可观察到,两块铝箔都熔化,且失去了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是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构成薄膜的Al2O3的熔点(2050℃)高于Al的熔点(660℃),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267、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268、铁不能与冷、热水反应,但是铁可以与水蒸气反应!铁与水蒸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g)=△=Fe3O4+4H2
    注意:化学方程式中的H2O要说明其是气态,生成的H2不能标气体符号!
    269、氧化钠(Na2O)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固体。
    270、钠与水的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
    27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银白色金属钠→表面变暗(与O2反应生成Na2O)→出现白色固体(Na2O与H2O反应生成NaOH)→表面变成溶液(NaOH潮解)→白色块状物质(生成Na2CO3•;10H2O,实质是NaOH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H2O)→白色粉末状物质(Na2CO3•;10H2O经风化作用形成Na2CO3粉末)。
    有关反应如下:
    4Na+O2==2Na2O
    Na2O+H2O==2NaOH
    2NaOH+CO2==Na2CO3+H2O
    272、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形成的物质是Na2CO3。
    273、钠不论与水反应还是与酸反应,其本质都是跟H+反应。
    钠的活泼性强,当与盐溶液反应时先水后盐,与酸溶液反应时先酸后水。例如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uSO4+2H2O==Cu(OH)2↓+H2↑+Na2SO4。
    其实这个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第一步是先水:2Na+2H2O==2NaOH+H2↑
    第二步是后盐:2NaOH+CuSO4==Cu(OH)2↓+Na2SO4。
    两步反应一加就是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了!
    274、地球同步卫星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275、求轨迹方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义法,另一种就是相关点法。对于相关点法我想强调一下:
    一般出现主动点和被动点时,就用相关点法!另外,求出轨迹方程后还要检验一下,是否方程的解对于曲线来说都有意义,没有意义的点最后要舍掉。
    ------------------------------------------------------感谢你我一路相伴,因为有你,所以有我!
    ----------
    ----------
    查看最新作者公告,请看作品评论页。我会在作品评论中与大家交流心得!
    。。





    章节目录 86、【番外篇】--贤智的笔记--第五弹福利!
     更新时间:2013…8…25 8:53:42 本章字数:8484

    说明:以下是罗贤智的笔记,所有【番外篇】--贤智的笔记,虽然与小说情节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拥有这些内容,小说将会更加全面更加有意义!因为这是罗贤智高中三年,一点一滴的辛劳与汗水的结晶,送给需要的亲们!友情提醒一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越到后面越精彩!原创笔记,请勿转载与分享,首发,版权维护,转载必究!
    亲们,一根烟的钱也是钱,不需要的亲们,可以直接跳过番外篇阅读最新章节内容!
    割割割线------------------------------------------------------
    276、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夹答列浪
    这个性质具体一点讲就是,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是直角,斜边AB的中点为M,则CM的长等于AM的长等于BM的长榻。
    277、金属钠着火时,
    可不可以用水来灭?→不可以!
    可不可以用煤油来灭火?→不可以!煤油虽然可以保存钠,但煤油本身也是易燃物,你用易燃物去灭火彪?
    可不可以用二氧化碳来灭火?→不可以!记住,钠起火不能用CO2来灭火!
    那么应该用什么来灭钠起火呢?→可以用沙子!
    278、在分析天体运动时,要知道,做椭圆运动的物体,所受引力通常不等于mv2/r,因此它做离心运动或向心运动。我们必须明确:只有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才能列引力等于mv2/r的方程来分析问题。
    279、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其实验现象为:金属钠先熔化,继而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由于金属钠的熔点比较低,所以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先熔化,然后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280、两个点构成一个向量,要将后面的点的坐标减去前面的点的坐标。
    例如点A(2,3)和点B(5,4),那么“向量AB”的坐标为(3,1);“向量BA”的坐标为(-3;-1)。
    两个向量的坐标相乘,就将它们的坐标各自相乘再相加即可。
    例“向量AB”的坐标为(3,1),“向量CD”的坐标为(5,1),则“向量AB乘以向量CD”等于3×5+1×1=16.
    若“向量AB”的坐标为(x,y),“向量CD”的坐标为(1,2),则“向量AB乘以向量CD”等于x+2y。
    空间向量也完全相似!
    28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但是你不能这样说:“一个物体做了功,就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不是能!做功越多,说明能量转化得越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能量,不具有能量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82、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家是桑格和尼克森。
    背景资料:直到1972年,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
    283、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又称糖被。
    其实,填空时填“糖蛋白”也对!
    也就是说,如果有这样一道填空题:“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答案就填“糖蛋白”!参考答案也是“糖蛋白”。
    284、“糖蛋白”和“糖被”讲的都是同一种物质,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叫法还是“糖蛋白”。
    285、像水、二氧化碳和氧,这些物质的分子很小,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像这样,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而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它们需要借助于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像这样,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286、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这个常数大于F1与F2之间的距离)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287、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a方分之x方加b方分之y方等于1,其中a>b>0”,则该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其焦点坐标为F1(﹣c,0),F2(c,0);
    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b方分之x方加a方分之y方等于1,其中a>b>0”,则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其焦点坐标为F1(0,﹣c),F2(0,c)。
    判断焦点在哪个轴上只要看分母的大小:如果“x方”项的分母大于“y方”项的分母,则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反之,焦点在y轴上。
    288、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一定要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
    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a,两焦点F1和F2之间的距离为2c,且恒有关系式“c方等于a方减b方”成立。不管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还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其长轴长为2a,长半轴长为a,短轴长为2b,短半轴长为b。8
    289、椭圆的离心率“e等于a分之c,其中0<e<1”。而且有一规律叫“e大圆扁”。即:
    由于椭圆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为0<e<1,
    当e越接近1时,椭圆就越扁(e大圆扁);
    当e越接近0时,椭圆就越圆。
    290、椭圆的焦点永远在长轴上!
    291、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方程时,若不确定焦点位置的情况,则要分类讨论。
    一类是当焦点在x轴上时设其方程为x2/a2+y2/b2=1(a>b>0);
    一类是当焦点在y轴上时设其方程为y2/a2+x2/b2=1(a>b>0),舍去其中一类不符合a>b的解,即得到所求椭圆的方程。
    若要避免讨论,也可以设椭圆的一般式方程mx2+ny2=1(m>0,n>0,m≠n),这种方法更简便!大不了最后再把一般式化为标准式即可!
    292、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一个椭圆或者是一条线段。
    当距离和大于两定点间距离时,轨迹为椭圆;
    当距离和等于两定点间距离时,轨迹为线段。
    293、计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课本上已经明确给出了公式,即:W=F•;lcosа。
    这就是说,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294、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记忆规律:
    水、气体、甘油、苯、乙醇、尿素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葡萄糖、氨基酸、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大分子物质蛋白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则是胞吞和胞吐。
    295、气体物质及脂溶性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96、椭圆的标准方程既可以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也可以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对于不能确定焦点位置的情况,就要分两类去讨论!
    297、W=F•;lcosа只能用来计算恒力做功!做功的正负由cosа来决定,cosа表示的是恒力F与位移L的夹角的余弦值。
    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记住,是代数和,其各个力所做功的正负完全由cosа来决定)。可以证明,它也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298、W=W1+W2+W3
    上面这个式子表明: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要规范列式,规范解题(各个力所做的功用加号连接)!
    各个力所做功的正负由W=F•;lcosа中的cosа来决定!规范列式解题可避免一些想当然的错误!
    299、人体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属于自由扩散(相似相溶原理,懂?)!
    注意:句内括号只是注解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
    而句末括号(也就是句外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注释语如果有标点,则不能省去!
    一个要省一个不能省,要搞清楚!
    300、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2a对应的是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同时2a也对应椭圆的长轴长;
    2b对应的是椭圆的短轴长,且恒有“c方等于a方减b方”这个关系式成立!
    2c对应的是椭圆两焦点间的距离。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必须搞清楚记准了!
    301、硝酸汞的化学式怎么写?
    无语。。。你当时居然连硝酸汞的化学式都不会写!
    硝酸汞→Hg(NO3)2
    302、物质进出细胞必须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303、功的公式W=F•;lcosа中,其位移是指物体相对于接触面的位移!
    涉及物体间相对运动时(例如子弹射进小木块中),要明确对位移的求解。
    304、Na与水反应的本质是Na与H+的反应,所以,将钠投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应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若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直到钠反应完;
    若钠过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将酸反应完后过量的钠还要继续和水反应!
    305、钠在金属盐溶液中会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再跟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金属的氢氧化物沉淀,而得不到这些金属的单质。
    例如Na和CuSO4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CuSO4+2H20==Cu(OH)2↓+Na2SO4+H2↑
    其实这个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
    第一步:2Na+2H20==2NaOH+H2↑
    第二步:2NaOH+CuSO4==Cu(OH)2↓+Na2SO4
    将一、二两步的反应式相加即可得到Na和CuSO4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306、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O2浓度、温度等!
    另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也会影响主动运输,载体蛋白的数量过多,也可能会抑制主动运输,载体蛋白具有饱和现象。
    307、设而不求思想,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做题的运算量,设而不求就是设出局部不去求它,而去求与它相关的整体,将整体代入运算!
    圆锥曲线中,能够设而不求的,一定要设而不求!设而不求思想可以极大地减小运算量!
    308、对于W=F•;lcosа的深刻理解:
    1:公式中的F必须是恒力。
    2:公式中的位移L是一个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的物理量,没有特别声明的情况下,在功的计算中通常取地球(地面)为参考系。例如在匀速行驶的车厢内用力F拉物体,物体相对于车厢没有发生位移,但物体相对于地面有位移,所以F对物体做了功!
    3。а指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与力的作用方向之间的夹角。
    309、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3上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将怎样变化?
    答案是:没有变化!
    因为一开始PH等于3时酶分子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完全失去活性了!考虑问题要细心!
    310、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强酸性;
    唾液淀粉酶和植物淀粉酶的最适PH近于中性;
    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弱碱性。
    这些知识要作为常识了解!
    311、我们用椭圆的标准方程“a方分之x方加b方分之y方等于1,括号a>b>0”来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性质1-5):
    性质1:椭圆的范围为-a≤x≤a;-b≤y≤b。
    性质2:椭圆不仅关于x轴、y轴都对称,而且还关于原点对称。此时的原点便叫做椭圆的对称中心。椭圆的对称重心叫做椭圆的中心。
    312、性质3:椭圆与它的对称轴(x轴或y轴)的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
    这四个顶点分别是A1(-a;0);A2(a,0);B1(0,-b);B2(0,b)。线段A1A2叫做椭圆的长轴,线段B1B2叫做椭圆的短轴(想出对应的图形来理解)!
    性质4:我们把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a分之c”叫做椭圆的离心率,用e表示,即“椭圆的离心率e等于a分之c。”它用来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
    自我补充说明:焦距长2c与长轴长2a的比不就是“a分之c”曼,那个“2”约掉了!
    313、性质5:因为a>c>0,所以0<e<1。
    且e越接近1(我们称其为“e大”),椭圆就越扁;
    e越接近于0,椭圆就越圆。
    如果你算出的椭圆的离心率e的值不在(0,1)这个范围内,那你就肯定算错了!因为椭圆的离心率有明确的取值范围,即0<e<1。课本上只介绍了椭圆的这5个性质!
    314、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动点P到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0<e<1)的轨迹是椭圆,定点F是椭圆的焦点,直线L是椭圆相应的准线,常数e是椭圆的离心率。
    315、课本上说:
    若点P(x,y)与定点F2(c,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2:“x等于c分之a方”的距离的比是常数“a分之c,括号a>c>0”,则点P的轨迹是一个椭圆。定点F2(c,0)是椭圆的一个焦点,直线L2:“x等于c分之a方”称为相应于焦点F2的准线。由椭圆的对称性,相应于焦点F1(-c,0)的椭圆的准线L1是“x等于负的c分之a方”。注意准线的相对性!
    316、对于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其准线方程是“x等于正负c分之a方。”
    对于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其准线方程是“y等于正负c分之a方。”
    记住这一特点:椭圆的两条准线永远垂直于椭圆的长轴所在的直线。追加一个小知识点:“椭圆的焦点永远在长轴上。”
    317、过椭圆的焦点与椭圆的长轴垂直的直线被椭圆所截得的线段称为椭圆的通径,通径长为2b2/a。
    即椭圆的通径长为“a分之2b方”。椭圆的通径还有一种表达方法,即:
    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F且垂直于它的焦点所在对称轴的弦P1P2,叫做椭圆的通径。
    318、什么叫做椭圆的焦半径: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和焦点的连线段称为椭圆的焦半径。
    椭圆的焦半径长度公式:
    第一种情况:当椭圆焦点在x轴上时,设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P(x0,y0)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则:
    PF1=a+ex0,
    PF2=a-ex0。
    第二种情况:当椭圆焦点在y轴上时,设F1、F2分别是椭圆的下、上焦点,P(x0,y0)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则:
    PF1=a+ey0,
    PF2=a-ey0。
    口诀:左加右减,下加上减!
    319、在物理学中,做功的快慢用功率表示。如果从开始计时到时刻t这段时间间隔内,一个力所做的功为W,则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用P表示,
    即P=W/t。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即1W=1J/s。
    320、因为P=W/t=Fl/t,
    又因为l/t=v,
    所以P=F•;v
    可见,一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等于这个力与受力物体运动速度的乘积。
    从P=F•;v可以看出,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和各种起重机械,当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比。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正是由于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不能无限制地增大,所以汽车上坡时,司机要用“换档”的办法减小速度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321、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中。
    它溶于碱时,生成物是偏铝酸盐和水。
    因此,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322、实验表明,Al(OH)3在酸或强碱溶液里都能溶解。这说明它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它是两-性氢氧化物。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323、加热时,Al(OH)3分解为氧化铝和水。
    即:2Al(OH)3=△=Al2O3+3H2O
    324、铁元素可以形成(并不是说只能形成)3种氧化物,分别是FeO、Fe2O3、Fe3O4。
    其中,Fe2O3(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是炼铁原料,其主要成分也是Fe2O3。
    FeO和Fe2O3是碱性氧化物,它们都能和酸反应,分别生成亚铁盐和铁盐。
    例:FeO+2HCl==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325、加热Fe(OH)3时,它能失去水生成红棕色的Fe2O3粉末。
    即:2Fe(OH)3=△=Fe2O3+3H2O
    326、合金也可以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如碳钢主要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
    327、钢可以分为碳素钢与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钢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