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末代帝王求生记-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王看宫斗,还需要看小说?每天从赵高那里,拿份报告来看一看就行了。”嬴政没好气的看着胡亥,这个熊孩子,就算有自己护着,养大他也费了不少心,宫中多险恶,就因为担心他被人害了,自己可是下过命令,所有的后妃都不准去胡亥宫中打扰他,否则一律处死。
否则这么顽皮的小熊,怎么能这么健康快乐的长大?
“父王,不要岔开话题,您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胡亥双手插着腰,一脸愤气的看着嬴政,就算这回你说是本公子是女孩子,本公子也……女孩子就女孩子,本公子这么萌萌哒,不管是男是女都一样惹人喜爱。
“父王不是说了嘛,你一个小孩子,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就行了,这种大人的事,就让大人来吧,你插什么嘴?”嬴政一脸怜爱的看着胡亥。
“不要不要!人家说上阵父子兵,主意是孩儿出的,我当然不能一个人逃了。既然要挨骂,那我们父子一起挨骂!孩儿要跟父王一同进退!说不定还能帮你分散点火力!”胡亥气乎乎的说道。
听着幼子稚气的声音,嬴政心情大好,只是他还是不能答应胡亥。
若胡亥一辈子只是大秦的少公子,是他最疼爱的儿子,说不定嬴政也就答应了,但是……龙之真嗣,必然不能留下这种污点。
“依父王所见,你是不甘心没出名吧?嫌出名机会被父王抢了吧?父王记得你小时候的愿望,不是就是千百年后,不想委委屈屈待在父王的本纪后面,闹着要自己的传记吗?”嬴政捏了捏胡亥的腮帮,曾几何时只是孩童时的稚言稚语,眼看着就要成为现实了。
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当称皇帝……盘古开天地以来第一个皇帝,第一为始,是故父王当自称为始皇帝……
始皇帝!胡亥想出来的这个称呼很不错!若寡人成了始皇帝,怀里这只小熊自然就是大秦的二世皇帝——也就是秦二世!
第95章 制俑
在汾阴县连续接待了官方、民间、百家等各家代表数天;待得胡亥觉得自己身上都快长毛之时,嬴政终于下令大军开拔——回咸阳宫。
而这些天;胡亥却没什么机会见嬴政,成天蹲在自己房间里学习《周礼》;不但在行营时如此;就连马车赶路时;他也在一直认真学习。
“嘴快一时爽;自己火葬场。”胡亥有气无力的趴在桌上;手上拿着一只毛笔,脸上有几团黑乎乎疑似墨迹的东西,马车里到处都是写废的纸和参考书。
“皇帝行礼……mb……自己嘴怎么就那么快呢?明明知道坏爸爸只是想转换话题;自己怎么就……”胡亥用力抽了抽自己的嘴;两点墨汁因为他的动作而被甩到脸上;“我怎么就管不住这张贱嘴呢?现在可好了;把自己给坑进去了……制定皇帝礼仪?mb!这么多,我哪记得住啊?谁没事读史时;会去读礼仪那一章啊?读读人物传记就不错了。”
胡亥用力揉了揉脸;刚才溅上去的那两点墨汁;因为他的动作而彻底晕开;变成一团黑乎乎墨渍。
史书是靠不住了,只能认真回忆电视剧了,可是回忆来回忆去,都是一串辫子,希望父王不要怪我太穿越。
“父王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当称皇帝……盘古开天地以来第一个皇帝,第一为始,是故父王当自称为‘始皇帝’……王后当尊称为……父王好像没有王后,不管了,先写上去,他没有,总不能二三四五六世都没有吧……先庄襄王尊称‘太上皇’……先庄襄王后尊称‘皇太后’……皇帝自称用‘朕’……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还有……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差点把你忘记了……皇帝的印信以玉制成,叫做玉玺,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做‘玺’……”
胡亥嘴里一边嘀咕,一边拉拉杂杂的纸上写着,写着写着忽然听见车外侍卫来报,大王召见少公子。
“召见?这个时候召见了?哼!本公子傲娇了!本公子才不是那种召之则来,挥之则去的人呢!”胡亥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整理好的一部份文稿收好,又换了一件衣服,也没照镜子,就直接凭手感理了理头发,无视小比熊看同类的眼神,打开车门,就见踏雪正寸步不离的跑在马车旁,也不让车夫停车,直接对准踏雪飞扑过去,以手抓住踏雪头部的缰绳,在车夫的惊呼身上,身体一扭,脚下借力飞身上了马。
学会这个,还得多亏柔姬最近凶残的教育。但是……什么叫做“一个大秦少公子,别的什么可以不用学,逃命一样学”呢?大秦少公子都沦落到要飞身骑马逃命了,大秦的江山还在吗?这就跟海军将领多半不会游泳一样,因为将领都得游泳了,这仗也不用打了,还是死了谢天下吧。
胡亥自然不知道,他之所以会受到柔姬各种非人的虐待,完全是因为那天晚上拿剑自卫的反应太顺溜,让好爸爸嬴政以为自家宝贝儿砸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时之间脑洞大开,各种脑补,然后堵都堵不上了。
“驾!”胡亥以马鞭拍打着马臀,向前方的王车的奔去,“赵高!”
“少公子。”负责为嬴政赶马的人,自然是胡亥的好老师赵高,“吁……”赵高一拉马缰,刚想让马匹停下来,就见骑在马上,飞奔而来的胡亥,忽然松开拉住缰绳的手,身子一扭,往他身上扑了过来,“少公子当心!”
赵高惊呼一声,张开双臂接住胡亥,一脸惨白的看着在自己怀里“咯咯”笑得不停的胡亥,拍打着胸口又惊又怒的说道:“少公子下回可不要这样顽皮了,奴婢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不是还没跳出来吗?”胡亥以手在赵高左胸口一帖,默默在心里数了数,“心跳很正常,你很健康,看样子不会早死。”胡亥微笑着收回手,开口问道:“父王呢?”
“大王在车里。”赵高一指身后的车门。
“那我进去。”胡亥从赵高身上爬起来,理了理衣服,伸手欲推车门,忽然发现自己的衣袖被赵高拉住,“干嘛?”胡亥皱着眉头看着赵高。
“少公子,你准备这样进去吗?”见胡亥点点头,赵高又开口问道:“您出来的时候没照镜子吧?”
“我洗了脸。”胡亥想说的是“早上起床洗了脸,然后他又一直没有睡觉”,但赵高明显错误的理解了他的话。
“那没事了。”赵高默默的转过头,继续驾车。
“奇奇怪怪!”胡亥小声嘀咕了一声,推开车门走进车内,见嬴政正坐在上首,干他一成不变的工作——批奏折。
啧啧!每次见到父王都是在批奏折,皇帝这活真不是人干的。
“孩儿拜见父王,父王万岁万岁万万岁。”胡亥嘴上这么说着,但身体却一点行礼的样子都没有,不等嬴政说话,就一溜烟的跑到嬴政面前,抱住嬴政的胳膊,声音甜甜的说道:“父王,您叫孩儿来,是有什么事吗?”
“快到函谷关了,叫你来看看。”嬴政边说着,边放下手里的笔,转头看了胡亥一眼,脸上的笑容一凝,接即又说道:“寡人记得寡人是叫胡亥来,不是叫胡亥的小比熊来啊?这些内侍,真是太不像话了,传个令都不会。”
“父王……你又黑我?你是不嫌孩儿最近长胖了,吃得多了?没办法,开始发育了嘛。”胡亥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将案上的一盘点心摸去。
不知道是不是开始发育的原因,最近胡亥的食量明显增多,一天要吃早、中、晚、下午茶、夜宵五顿不算,份量还特别多。比如晚上那顿,要吃三顿白米饭,然后过不了一个时辰又要吃蛋炒鸡加鸡大腿,照这种吃法下去,如果不长长长,就只有胖胖胖了。
“你个熊孩子,你看看你自己,是不是和小比熊一样。”嬴政没奈何的拿起旁边一面镜子,摆在胡亥面前,同时吩咐内侍端水和湿巾来。
“嗯……”胡亥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好吧,不就是脸上黑了几块吗?黑了我也是个萌萌哒的小正太,“没有啊!这不挺好的嘛!挺萌萌哒又威武帅气的嘛!这镜子清晰度太差了,等墨家把水银镜子做出来,再看吧。”
胡亥一边说着,一边一脸淡定的将镜子推开,抬起头笑容灿烂的看着嬴政。
萌萌哒又威武帅气?羸政实在不能理解,这两个词是怎么放在一起的,不过既然宝贝儿砸这么说,那寡人估且就这么认为吧。
嬴政一边在心里认命,一边拿起内侍递过来的湿巾,小心翼翼的为胡亥擦去脸上的墨迹,同时还抱怨儿子长太瘦了,要多吃一点吃胖一点才可爱,父王最喜欢那种圆滚滚的小圆脸了,也不用太圆了,像小比熊那样的小圆脸就好了。
“呵呵……父王,祝您的后宫都是小比熊那样的小圆脸。”胡亥将一块点心掰成两边,半边塞进自己嘴里,半边塞进嬴政嘴里,堵住对方接下来的吐糟。
#sos!男人也有更年期吗?爸爸似乎进入更年期,最近有越来越啰嗦之势!#
回答:逼婚了吗?没逼?没逼你就知足吧!不就啰嗦两句嘛!又不是逼婚!
“父王,您到底找孩儿来干嘛啊?不会就是为了讨论孩儿的脸型吗?告诉您,死心吧!孩儿认真观察了,兄弟姐妹们没有一个是小圆脸,所以孩儿也应该没有胖子基因,您就老老实实的让孩儿当您的大将军吧,别再嫌孩儿身高不够了……长得矮这个梗,真是玩够了。”胡亥鼓着腮帮,气乎乎的说道。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前几天胡亥来找嬴政消食的时候,正在好看少府上的一个折子,内容是关于秦始皇手办展……并不,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事。
秦始皇兵马俑大家都很熟悉嘛,世界七还是八大奇迹之一,据说每个手办……俑,都是根据真人的外貌制成,有长相有表情还有动作,简直就是他这种acg界人士的大爱。
当下,胡亥就表示自己到了地下,也要保护父王,所以强烈恳求以他的外貌制一个俑,而且强烈要求是将军俑,这样可以指挥千军万马保护父王。
当时,嬴政怎么说来着?用一种非常轻蔑的眼光看了自己一眼,然后“呵呵”两声,就低下头继续批奏折。
生可忍熟不可忍!面对嬴政这种明显杀熟的行为,胡亥不依了,不管嬴政正在批奏折,整个人往他怀里一丢,开始又哭又闹又打滚的要属于自己的俑,而且还学着琼瑶女主的模样表示,不当将军也可以,当个小兵小卒也是一样的,只要能陪在父王身边,保护父王就行了。
按照胡亥对嬴政的了解,嬴政应该会将自己抱起来,然后“心”啊、“肝”啊、“肉”啊的叫半天,但是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关系到自己死后的事,嬴政只是看着在自己怀里无赖打滚的胡亥,说了一句,“寡人的护卫军,身高最低者七尺八寸,均高八尺,你个小熊不要脸,寡人到了地下,见历代先王时还要脸呢!”
身为一个古人,嬴政当然更在意死了之后,怎么见自己的祖宗。若他是个穿越的,必定会说一句“寡人可不想后世网友说,原来秦朝也拼爹走后门啊!nmd的秦二世这样的身高,竟然也敢混进来当将军?这不是拉低兵马俑的格调吗?虽然……秦二世长得挺帅的,史书上说二世长得像爸爸。嘻嘻……始皇帝两米高,这么一说,始皇帝那是又高又帅了,郭沫若说始皇帝长得丑那是在放p啦!”
就这样,嬴政差过了一个向后世洗白自己长相的机会。
第96章 潼关
怀揣着自己一定会长到七尺八寸这个美好愿望;胡亥再次询问嬴政到底叫自己来干嘛,总不能是吃饱了饭;无聊拉着自己来取笑一顿吧?
“到函谷关了,你伸出头看看。”嬴政摸着胡亥的头;一脸温柔的笑着说道。
“函谷关有什么好看的啊?”胡亥很随意的掀开车帘;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我都去看过爬过征服过;还稀罕这个?虽然实际上只看到人人人人人人人我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临绝涧、西据高原、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地处“两京古道”(长安、洛阳)之中,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传说老子过函谷;曾在此处撰写《道德经》;因此函谷关不但是著名的军事要塞,又是著名的道教盛地。
自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开始;数百年里秦国就是依函谷关的天险;即使在最弱的时候,也能拒六国联军于关内,没有亡秦。
经过秦人数百年的不断巩固,再加上比啥都别和秦人比质量,此时函谷关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天下第一雄关”。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胡亥看着远方高大的函谷关感叹着,感叹完就想起秦末失函谷的例子,开口说道:“父王,函谷关该退休了。”
“啊?”嬴政一脸惊讶的看着胡亥,这个熊孩子,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爹不是让你看这个的。
胡亥没说话,脸依旧看着窗外的函谷关,手却背在后面,手心向上平摊,四指冲着嬴政做了一个递东西的姿势。
“干什么?”嬴政没好气的说道:“你想要什么就自己拿,不要这样子做。”
认真想一想,至少有二十年没人敢当着自己的面,干这样子的事了。上次当着自己的面这么干的……魂淡,谁敢当着他的面这么干啊?吕不韦都不敢!
“地图地图!函谷关附近的地图!”胡亥回过头,用“怎么一点默契都没有”的眼神,恨铁不成钢状的看着嬴政说道。
“函谷关地图……”嬴政的王车十分大,不但可躺可卧可办公,车内还放着不少书籍零食供赢政解闷,函谷关又是咸阳的门户所在,所以只是略略一翻,嬴政就找到了胡亥要的函谷关地图。
“父王您看……”胡亥摊开地图,指着函谷关说道:“函谷关之所以能保卫咸阳,无非是依仗关内崎岖的道路、险峻的地形、密集的森林,能完美的克制战车而已。”
胡亥略一提点,嬴政立刻就明白了胡亥的意思,早年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国争战都是以战车摆军战,互相冲杀为主。所谓“千乘之国”,就是指拥有许多战车的国家。一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春秋时期礼制是这样的:天子六军,每军千乘,共六千乘;大国三军;中国两军;小国一军。所以说,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实际上,函谷关虽然重要,但是从关东进咸阳并不是非走函谷关不可,走函谷只有因为其他路线走不了战车,只能走人和马。
而现在,战车虽然还没有被扫进历史的垃圾箱,但也逐渐被机动性更强的骑兵,和防御性更强的步兵所取代。
“若敌人放弃从函谷关西进,绕道商洛,由武关攻入……”胡亥以手在地图上一指,果不其然的看到嬴政瞬间黑了脸。不等嬴政发言,胡亥接着又在地图上一划,“又再若敌人从关旁不能通战车,却能通人马的小道,以轻骑入关?”
胡亥说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刘邦和项羽攻函谷的方法。他们俩人都知道,函谷关是秦军最精锐的所在,所以没有正面攻打函谷关,而是双双选择了绕开函谷关进关,然后……然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函谷关在秦末争霸里,就是扮演了一个二战时马其诺防线的角色。
至于后世因为人类不爱惜植被,导致黄河上游植被减少,黄土高原变成真正的黄土高原,失去密林保护的函谷关彻底被废弃,又是另一回事了。
“看你这么信心满满,一定有好主意了?”嬴政看着一副“山人自有妙计”模样的胡亥,捏了捏熊孩子的耳朵,将他提到自己身边,揉了揉对方的脸说道。
“那当然。”胡亥微微一笑,伸手在函谷关和咸阳之间点了点,“这……”
“这是……潼关?”嬴政摸了摸胡子,看着胡亥所指出来的位置,认真的打量着地图。
潼关其实和函谷关相距并不远,两者之间由一条长达一百四十里的小道串起,小道之东名曰“涵关”,小道之西名曰“潼关”。从防御角度来说,守住潼关或守住函谷关,效果是一样的,守住它们,就是守住东方诸敌西进咸阳的重要通道。
但潼关离咸阳较近,补给方便,容易防守;而函谷关,从咸阳方向的补给需要穿越潼关。
而从进攻角度来说,函谷关既利于进攻,又利于防守;而潼关则只利于防守。
“昔日我大秦居于关中,若失函谷关,则会被东方六国困于关中,无法西进,所以历代先王才守函谷关。但是现在,我大秦已经统一中原,不需要再打击东方势力,所以守潼关才是应付不测之道。”胡亥看着因为自己的话,而若有所思的嬴政,咂了咂嘴巴。
其实上,他很想说自秦朝之后,史料上就再也没有偷袭涵谷关而得长安。反而是潼关的重要性节节提高,自西汉之后潼关已经成为关中的东大门,得潼关则可以拒山东之敌,一直到抗日战争的时候,中日还在潼关打了一场潼关大战。
如果想要绕过潼关取咸阳,那也不是没办法。比如,不怕绕路的人,可以从洛阳向南,取四川,也就是蜀中,绕过熊耳山系,绕道祁山,出剑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否则项羽为什么塞进汉中,又把章邯等三王放在咸阳,就是为了堵住刘邦的出川之路。
胆大的人,你可以从洛阳向北,取山西,沿着太行山向北,绕过太行山,从太行山的西面,黄土高原下去。这条线路,好像因为太过于凶险,从来没有人走过。
想像力丰富的人,可以沿着黄河逆流向上,直达长安。按照当年的技术,肯定是达不到的,按两千年后的技术,胡亥好像也没听过有开通这条航道。
最惊险的刺激一条线路,即在洛阳找一制高点,然后做一巨大风筝,待东风起时,顺势漂荡而下。只要半路不被华山挂到,肯定可以安全到长安。这一点,就目前这个时代来说,唯一能成功的可能只有胡亥。
嬴政对着地图,认真思考了半天胡亥的想法,抬起头看着胡亥,眼睛里满是称赞之色,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竟然连这种细节都能考虑到,真是越看越喜欢。
对嬴政的称赞,胡亥到是没那么多想法,原因很简单嘛,潼关实在是太太太出名了,在宋之前的历史上,那存在感刷得不要太多。
“你回头写个奏折报上来,父王找人给你议一下,走走流程。”嬴政一脸怜爱的摸着胡亥的头,开口说道。
“啊?写奏折?什么时候还要写奏折了?”胡亥惊讶的抬起头,以前不都是他深藏功与名,偷偷在背后,给嬴政出主意,然后嬴政找枪手写奏折,再议一议走流程的吗?什么时候变画风了?
“傻孩子!”嬴政看着一脸懵懂的胡亥,忍不住又嗔怪一句道:“你怎么就那么傻呢?”
“父王你又黑我!哼!傻不也是你生的!写就写嘛!”胡亥反手摸了摸后脑勺,冲着嬴政做了一个鬼脸。
“记得写好一点!写完提前给父王看一遍,父王帮你改改,免得你的奏折出毛病。”嬴政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
以前胡亥只是虽然受宠,但却不是王位继承人,低调才是保命之法,毕竟一个太过于聪慧、又得宠爱的公子,容易压过储君的风头,让大臣起不轨之心,到时候兄弟相争就不美了。但是现在胡亥身份不同了嘛,身为未来的秦二世,废长立幼本就违背大秦王位继承,幼子当然更要各种表现的刷功绩啦。
只要帝王愿意且不介意,储君的功绩越多,才能越显出储君的才能,这样储君之位才会越稳当;反之若缺乏功绩,胡亥很有可能被当成一个有一张像爸爸的好脸,然后又好运找到九鼎的无能之辈,无法压服众臣和众兄弟的觊觎之心。
“是是是是是!”没理解自家父王的一片苦心,还在心里琢磨着找谁来代笔写奏折的胡亥,随意的点了点头,忽然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又抬起头看着嬴政说道:“父王,话说回来,您找我来,到底有什么事啊?”
“嗯……父王只是想让你看看新修的路……然后……”一听胡亥提到这个话题,嬴政心中小人立刻委屈的低下头,对着手指在心里狂喊道:“宝贝儿砸!求表扬求夸奖求各种么么哒!”
“路……”胡亥脑海里回忆起刚才看见的马路……马路……马路!这个年头怎么会有马路!
“父王,您修水泥路了?”
第97章 分封
“我笨怎么了?我蠢怎么了?我傻又怎么了?我笨我蠢我傻;不都是你生的?我母妃又不会单性繁殖,我这么笨蠢傻;你至少得负上一半的责!”胡亥气乎乎的将一大堆卷子;是的,卷子,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含,还是嬴政亲自出的卷子,出卷子的时候还一副咬牙切齿;唯恐弄不死他的模样。
“真是的,用得着这么凶残吗?自己不就是无视了地上的水泥路嘛。”完全没有体会到自家傻爸爸,终于找到个好玩具;在自幼聪慧过人;而且似乎还无所不知的儿子面前秀一把,结果却只被儿子点评一句“还好吧”心情的胡亥,一边挥笔泼墨一边说道。
后世大吃货国上揽九天奔月、下至五洋捉鳖,什么样的超级工程胡亥没见过;什么样的超级工程能吓到胡亥;所以平心而论;胡亥觉得“还好吧”这三个字已经对一条放在后世;最多村一级马路极高的赞美了。
正当胡亥刻苦的写着卷子时,忽然听见外面车夫来报,“少公子,萧何拜见。”
“哈!老萧了,枪手来了。请请请!”胡亥从卷首里抬起头,脸上堆满笑容,迎得正小心翼翼走进来的萧何,开口说道:“老萧啊,最近生活还好吧?”
萧何脚下一踉跄,少公子每回用这种亲切的称呼后,接下来总是会丢给你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考验你能否为大秦江山抛头颅洒热血,少公子,我错了,我回去把刘季叫来行不?我觉得你和刘季比较有共同语言。
“老萧,别怕,这回是好事。来来来!坐坐坐!”胡亥搓着手,一脸兴奋的看着萧何。
“少公子,卷子什么的,微臣是绝对不能为您捉刀代笔的。”萧何看了一眼胡亥书案上的纸,开什么玩笑,至少一尺高,这是几个月都不要想消停的节奏。
“不是让你做卷子,是让你帮本公子写一封奏折。本公子不是忙嘛……”胡亥一指书案上那叠卷子,以手肘撑住书案,身子微微前倾,将潼关的事说了一次,开口说道:“本公子知道你是道家的,现在大秦刚建国,百废待业,实在不适宜再大动干戈,真是应该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时候。”
听到一个法家教育出来的公子,嘴里冒出“休养生息”和“无为而治”这两个能完美概括道家理论的词,萧何眼中顿时一亮,眼前这个人不但是大秦少公子,还极有可能是未来的储君啊——胡亥不明白嬴政为什么让他写奏折,萧何可是门清啊。
现在少公子这话的意思是……意思是……要支持我们道家吗?
其实这真是一个美好的误会啊,在胡亥心里,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在内,都是一张擦屁股的纸,需要的时候就找出来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放在一边,反正他对诸子百家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爱好。
百家争鸣任他争去,只要在帝道的控制之下就行了。
之所以会选择道家,无非是吸取汉初的统治教训而已,汉代君王“无为而治”几十年才给汉武帝留下一个花花江山,让他有钱有粮有人去灭匈奴,汉武和秦皇一样,都只是奋先祖之余烈而已。
“不过父王是不会喜欢道家的理念的,所以你在奏折里不要多提,略提几句就行了。”胡亥向萧何千叮万嘱道。
“微臣知道。”当今陛下不会喜欢道家的理念,没关系,只要下代储君喜欢就行了。我们攻陷不了这任,我们走长远路线,法家,我们走着瞧。
“那你下去吧。”虽然有些疑惑萧何为什么笑得那么灿烂,但胡亥还是没想太多,挥手示意他下去。
如果可以,胡亥真不想让他爹折腾这么,现在正是与民休息的时候,哪能这么折腾呢?在胡亥看起来,秦皇和隋炀差不多,做人做事都太过于高膽远瞩,无论是长城、直道,还是大运河,明明都是有利于后世的好事,但如果非不顾民力在自己当皇帝时全做完,那就只有……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别看自公元两千年后,大吃货国又是高铁又是大桥的,建了很多超级工程,但实际上这些工程,都是数十年前就开始立案考察,也就算是奋先祖之余烈吧。
不对!我想这个干嘛?我又不当皇帝,我想这个干什么?只要秦不二世而亡,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不过要是真当皇帝,本公子还是想当像魏明帝、乾隆、汉武帝那样王朝中期的皇帝,在位没有什么太大的事,即不用像开国皇帝那样忙于政务,也不用像末代皇帝那样忙于政务还要死,可以拿着祖先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一个劲的买买买玩玩玩修修修吃吃吃,多开心啊。
当明朝的皇帝最开心了,小事有内阁和司礼监来票拟和批红,自己只用管大事,不用像嬴政那样,大事小事一把抓,然后累个半死。
本公子要是当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把官制先改了,免得批文件批得英年早逝,是三省六部好呢?还是内阁司礼监制度好呢?
慢着慢着!这楼又歪到什么地方了?本公子才不要当皇帝呢,我要当王爷,皇帝的兄弟,没事欺个男霸个女,再抱一下皇帝哥哥的大腿,像乾隆他弟弘昼一样,多开心啊,才不要当什么皇帝呢。
不过,嬴政好像不封王吧?
#没赶上好朝代!申请汉穿或是明穿!#
“要死啦要死啦!怎么忘了这么重要的事呢?”胡亥抓了抓头,从桌上的抽屉里翻出一本空白的奏折,琢磨了半天终于写下一行字,“昔日秦地不过千里,如今*之内,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皆为皇帝之土。然,楚、齐、燕等诸国偏远,诸侯初破,人心不定,必有臣请父王封子弟功臣置王,以为镇之。儿臣以为……”
胡亥一边想着,一边在纸上涂涂改改,封王的好处和封王的好处,后世已经有很多事例可借鉴,自己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完美的方法。
秦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封王,中央政府管不了那么大的地盘,以致于各郡县六国遗老乱蹦,最后六国贵族造反时,秦国各郡没有办法形成有效的反抗力量。
看历史上封王的两个时代——汉朝和明朝,在中央政权基本上已经玩完的时候,还能一个召唤出位面之子刘秀,一个弄到个南明半壁江山,就知道封王也不是一无事处。
但是封王的缺点也很明显,后世x王之乱这种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