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逆袭攻略-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理由太正当,让人无法反驳!现在只要贾宝玉拿日后当官来做借口,家人、下人都会全力支持,希望贾府的下一代能够撑起门户。于是周瑞跟在贾宝玉身边全力辅佐,但凡贾宝玉有什么疑问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贾宝玉装模作样的跟他学了一阵子,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铺子,佃出去的田庄也减少了租子比其他财主都低些,力图将贾家在金陵的名声从“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奢靡豪富转变为积德行善的好人家!
周瑞经常会写信给王夫人禀报金陵发生的事,王夫人并没把金陵的财产看在眼里,这些年金陵送上来的银子越来越少,她早当那些东西不存在了,再加上她很愿意看到儿子上进,不管是读书还是对庄子、铺子感兴趣,只要不是胭脂和丫鬟,她都谢天谢地,自然就交待周瑞全听贾宝玉吩咐。
贾宝玉开始培养自己的心腹换掉亏空铺子的掌柜,新账、旧账一对比,立刻能察觉从前的虚假,贾管事和那些掌柜私下里贪婪拿了利润的大半,交到京城主家的越来越少,只说是年景不好或经营不善,实际上他们买房置地全成了大财主!
周瑞气得咬牙切齿的同时对贾宝玉也越来越信服,他在贾府这些年看得明白,其他主子全都是不成器的,而王夫人老了,以后贾府若要风光下去必然靠的是贾宝玉,如果他能得到贾宝玉的信任,全家将来都不用愁了,自此办事越发上心,也算帮了贾宝玉不少忙。至于那些犯了事的掌柜和庄头则全都绑了送官,抄家得回的财物拿出一半来做善事,贾家在金陵的名头一下子大了起来。
贾母、贾政、王夫人得了信儿后全都震惊了,万分没想到那些被他们信任的奴才私下里如此大胆,仅仅是留下的那一半财物也足够整个贾府花用两三年了!而在贾宝玉县试、府试、院试接连第一以小三元得中秀才之后,他们更是满心骄傲,阖府欢庆,贾政自贾宝玉抓周抓了盒胭脂这么多年来头一次扬眉吐气,整日面上带笑出门与同僚饮茶聚会,无意中竟得了不少人脉。
林如海听着心腹回报的消息对贾宝玉也是愈发满意,贾宝玉还要继续考试,没空闲去林府拜访,只每月写信给林如海和林黛玉,都装在同一信封里,给不给黛玉看全凭林如海做主。另外还送上许多辛苦搜罗到的珍品,全由贾宝玉身边的两名护院轮流送去林府,既能保证不被旁人知晓说嘴,又能让护院当面向林如海禀报贾宝玉的情况。
林如海看着心腹又送来的一个大箱子,拆开手中厚厚的信件,拿出写给他的薄薄一张纸无奈的摇摇头,“这小子每次就这几句问候关怀的话,附带一孤本给我,当真是敷衍!”
看完信后林如海就笑起来,“这小子秋闱中举了?还是头名!哈哈哈,不错!不错!”
护院恭敬的垂着头,已有所指的回道:“老爷,贾公子当真聪慧,每日读书、练字仅用一个时辰,竟能考中头名,他日得中状元也很有可能。且贾公子派了人回京城暗中置业,并没让贾府知晓,如今就算脱离贾府也可以独当一面,完全不会受贾府控制。”
林如海闻言笑意愈加明显,他一直最在意的莫过于贾家之前亏待了黛玉,让黛玉嫁过去有些不放心。但如今贾宝玉完全有能力护住黛玉,他心里也就松了下来。这段时日他悄悄相看了十数位青年才俊,观察许久,那些人无论办事的能力和科举的成绩当真无一人能与贾宝玉相比,看着眼前一箱子稀奇玩意儿,林如海笑笑,拿出扣下的一下子信扬声叫来了小厮,“去,把这个连同从前库里那些箱子全都送到小姐院子里!”
护院后退一步站到边上,知道老爷这是同意贾公子和小姐的婚事了,心里松了口气。跟在贾公子身边这么久,看着他的为人和对小姐的思念,早就打心底觉得他会是小姐的良人,如今连老爷都松了口,想必贾公子殿试过后即便没考中状元也能够商量婚事了。能够成为一家人,对他们这种类似间谍的下人来说是最好不过了!
林如海拿过这次收到的孤本珍惜的翻开细看,在他身后的书架上单空了一行来专门放置贾宝玉送来的孤本,如今上面已经摆了六七本,虽然嘴上说着贾宝玉是敷衍他,但林如海知道要寻到这么多孤本有多难,对贾宝玉这份孝心是相当满意。
贾宝玉此时已经回到了京称,在外奔波这么久,免不了黑了些、瘦了些,贾母和王夫人一见他就忍不住哭起来,句句不离他在外面受苦的话,连中举的大喜事都抛到了脑后,连贾政也在一旁担心的看着他。贾宝玉见他们如此,心中微暖,边安慰他们边喊茗烟将带回来的礼物拿上来。
他月月给林家送东西,同时也留了不少家人喜爱之物带回京,连贾环、贾琮都有。贾母等人见了都收了泪,纷纷欣慰的夸赞他长大懂事了。贾政第一次没用说教的语气斥责贾宝玉,而只是叮嘱他好生读书准备最后的春闱和殿试。贾赦一家在旁边心里不是滋味,可也不敢当着老太太说什么酸话,随便恭喜了几句便罢。倒是薛姨妈和薛宝钗出现在这里让贾宝玉很是惊讶。
一众人询问着贾宝玉在外头的生活,直到用过晚膳才放他回房。这会儿茗烟已经打听了不少消息,原来薛蟠虽然错过了遇到香菱的机会,也还是打伤了人,为了一个花魁把人打到重伤。对方有些来头,薛姨妈拿银子压不住,只得写信向王夫人求助,王夫人知道贾宝玉如今特别重视名声,不愿因为旁人的事留下什么把柄,就把此事又推给了王子腾。
王子腾活动一番将受伤的人家安抚住,命薛姨妈进京,然后直接把薛蟠扔进手下的兵营里磨练去了。王子腾外调不在京中,薛姨妈和薛宝钗就住在了梨香院,由王夫人时不时带着宝钗在京中众夫人面前露露脸。
贾宝玉出息了,王夫人心里万分高兴,但同时也感觉到了儿子和她的疏远,她如今只这么一个亲生儿子了,怎么能容许这种情况发生?当即就想了个法子,想让儿子娶了宝钗,宝钗是她外甥女,基本算同一个娘家,往后定会与她同心笼住儿子的,于是便时不时在薛姨妈耳边提起。
当贾宝玉有一天在府里听到下人议论什么金玉良缘的时候,立刻冷漠的将那两个嘴碎的下人抓住,随便寻个由头打板子发卖了,让全府都看到他的态度。然后直接去见贾母,正巧碰见贾政下了衙门在给贾母请安。
贾宝玉先给二人行了礼,贾母招他过去,他却没有动,反而十分郑重的跪在了地上,认真道:“老祖宗、老爷,姨妈和薛家表妹是亲戚,住在府上本没什么,但下人竟议论我和薛表妹即将订婚,将来会成亲为夫妻!姨妈是看咱们亲近才住在府上,府里的下人竟敢非议薛表妹毁她名声,这怎么行?我已将那二人教训一顿发卖了,我们府里也该整顿整顿,决不能再嘴碎的传出这种谣言!”
“什么?居然有这种谣言?”贾母惊了一下,又看到贾宝玉还跪在地上,不由的疑惑起来,“宝玉,此事你做得对!快快起身,地上寒凉着呢,你小人儿家受不住的!”
贾政也在旁边点头道:“快起来吧,你没有做错,我回头跟你母亲说一声,这些下人着实无法无天了。”
贾宝玉叩了一个头,显示出自己的严肃,“宝玉今日跪在这里,是想求老祖宗和父亲一件事,宝玉心悦林家表妹,此生只求能娶林表妹为妻!”
贾母怔了一下,随即欣慰的笑了,“我还当什么事,你和玉儿都是好的,又是自小一同长大的情分,这事儿老祖宗给你做主!”贾母说完就看向贾政,“政儿你看?”
贾政回过神来,倒没什么特别的反应,“母亲决定便是,林丫头确实是个好的。”
贾宝玉趁机说出已将玉佩送予林黛玉佩带之事,“我此次出行,半路曾遇见一位僧人和一位道人,他们说我与林表妹有缘,我的玉佩可治好林表妹的体弱不足之症。我原本只是怜惜林表妹受苦,借玉佩给她试一试,谁知竟真的有效,如今林表妹已不再咳嗽、不再畏寒,假以时日定能彻底痊愈,且此次玉佩离身我也并无不适,看来那一僧一道所言俱是真话。”
“你这孩子!胆子忒大!”贾母这下急了,亲自上前将贾宝玉拉起来上下打量,皱着眉责怪,“你当真没感觉不妥?怎能随意听信外人之语?万一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让老祖宗怎么活……呸,瞧我胡说什么!才觉着你长大了,又这般不懂事!”
贾宝玉笑笑,“老祖宗,我回来也有些日子了,您都瞧见了,我好着呢。您还记得林表妹三岁时曾有一僧一道要化她出家吗?说不定我遇见的就是当年那两位奇人,伴我出生的玉佩能治好林表妹,也说明我们确实有缘。”
贾母定定的看他一眼,摇头笑了,“也罢,如此你们两个倒更相配了。”
“老祖宗,还得劳烦您去信跟林姑父商议婚事,林表妹那般的人定有许多人上门求娶,万一错过了,宝玉定会遗憾终身!老祖宗,姑母是您最疼爱的女儿,如今她不在了,我们一定要照顾好林表妹,让姑母在天之灵也能感到欣慰。”
贾母本就赞同这门婚事,如今又听他提起早逝的女儿,心里更软了,当即保证会十分郑重的与林如海商议婚事。贾政并未多话,他本就不像贾母她们那般在意玉佩,更不在意儿子娶什么人,见贾母同意了,自然没有二话。
可随后王夫人从贾政口中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却觉得晴天霹雳!贾敏那个女人未出阁时就仗着会几句酸诗常常鄙视她,如今还要贾敏的女儿给她做儿媳妇,绝不可能!
☆、第44章 重生悔过牌贾宝玉(完结)
贾家能管贾宝玉的就三个长辈,贾母和贾政已同意了婚事,贾宝玉一点都不怕王夫人在背地里使什么手段。他毕竟不再是当初那个毫无还击之力的懵懂少年了,即便他不能做什么伤害生母之事,也可以在贾母的庇护下保全黛玉嫁过来不受欺凌。就像王熙凤得了贾母的宠爱,连邢夫人也不敢多说半句话一样!
王夫人对贾政劝了又劝,口都说干了,换来的却只是贾政的不耐烦,最后只好冒险拿黛玉身子弱的事出来说,贾政早从宝玉那里得知黛玉已经全好了,不喜的打断她的话,“黛玉本就没什么大病,如今回江南养了一阵已经好多了,想必出嫁时不会有什么问题。且她从小住在府里,与宝玉青梅竹马,妹婿官职尚在我之上,这门婚事没什么不匹配的,你不要再多番阻拦,徒增是非!”
王夫人怔愣了片刻,待回神时,贾政早已拂袖而去!她手中的帕子几乎被揉烂,一夜都没睡好,翌日一大早连忙跑去伺候贾母起身,想着顺便推了这门亲事。她心知贾母一直想将两个玉儿凑成一对,并不直言拒绝,只是隐晦的夸赞宝玉,指出宝玉一路考上来次次榜首,极有可能考中状元,届时也许皇上高兴了会点宝玉当驸马或择一世家小姐赐婚。
妻家势大便能帮忙提携宝玉,林家人丁太过单薄,林如海人在外地身子又一向很差,若娶了林黛玉恐怕对宝玉没多大助益。况且若宝玉同京中世家结亲,这层关系说不得还能帮帮宫中的元春,同在京城多多走动的姻亲助力可是大着呢。
贾母本以为她是来说宝钗的事,没成想一通话说下来全是为宝玉将来着想的,贾母不喜她排斥外孙女,但单从联姻的角度来看,林家确实不太适合,贾敏嫁给林如海这么多年,贾家和林家除了送礼竟再没旁的牵扯了,说到底林家离得还是太远了。从前宝玉顽劣厌学倒也罢了,如今若当真考中状元,这联姻之事……
王夫人见贾母蹙眉犹豫,嘴角微微勾了起来,她知道老太太看不上薛家商户的名头,便提也未提,编了堆瞎话来哄着老太太,只不过越说她自己也越有底气,她儿子可不是不学无术的纨绔,有荣国府在,又是年少成材,如今京中愿意联姻的人家可是多了!
贾宝玉从前和丫鬟们说笑凑趣的时候同这些女子关系着实不错,虽然后来他开始不近女色,但这类不算隐秘的消息都愿意通过茗烟透露给贾宝玉,一是看在从前的情分上,二是看在贾宝玉会赏给她们不少银子。于是王夫人和贾母的对话不过半个时辰就传到了贾宝玉的耳中。
贾宝玉练字的手顿了顿,接着不甚在意的继续写下去。他重生回来其实没少说谎话,他知道怎么才能让长辈们同意他的选择,然后支持他。他在京中已经暗中开了五间铺子,置办了两座宅院、一处田庄,同时也有意结交了不少世家公子拓宽人脉,很多事,他都可以独立去做了,比如送薛宝钗进宫!
薛姨妈这两日没怎么出门,在梨香院里愁得头疼,她和王夫人其实并没谈拢金玉良缘之事,一直都是王夫人一头热,薛姨妈则在观望考虑,到底是进宫搏富贵还是嫁给前途未知的状元郎,事关女儿的终身她很是犹豫不决。贾宝玉打发了两个嘴碎的下人,她一知晓立刻就想到这是王夫人特地安排的,目的就是在贾府里把这事儿宣扬开,让两家不得不顾虑,没想到刚刚开始就被贾宝玉抓到狠狠发作了,下人们自然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贾宝玉此举是打了王夫人的脸,但也算是及时保住了宝钗的名声,薛姨妈不知该怪他不识抬举还是该庆幸事情还可转圜。唯一可惜的是她本想让王夫人帮忙,把女儿顺利送进宫,请元春照应着些,如今看来,王夫人靠不住,说不定元春也不愿宝钗进宫呢!
薛姨妈正愁着要不要搬出贾府,贾宝玉却找上了她,打着探望姨妈的名头实际上却将进宫的路子摆在了她面前,郑重的问她这条路要不要让宝钗走!薛家在走下坡路,进京后几乎没人将他们放在眼里,薛蟠不成器,要想让薛家风光下去,唯有薛宝钗去搏,他们放不下薛家的荣耀,所以他们没有退路!
贾宝玉给了薛姨妈三日时间,其实就是想让她和宝钗母女仔细商议好。三日后,他从薛姨妈那得来的答复一点都没让他意外,薛宝钗进宫的心意很坚定,贾宝玉联系了王子腾也联系了贾元春,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将薛宝钗送进了宫,不能做秀女但也不是普通伺候人的小宫女,而是直接在皇上寝宫最底层做事,虽然暂时见不到皇上,但贾宝玉相信以薛宝钗的能力,没多久皇上必然会对她印象深刻。
薛姨妈在薛宝钗进宫后和王夫人在房里大吵了一驾,拿着欠条逼王夫人把从前找由头借走的钱全还了回来,几乎断了姐妹关系,然后就干脆利落的走了,搬进早就收拾妥当的薛府里,每日看看账本,勉强支撑着薛家皇商的名头,等待儿子女儿慢慢把薛家撑起来。
把王夫人给气得半死,在知道贾宝玉这段日子的动作后更是又惊又怒,终于发觉自己已经完全掌控不了儿子,这个才十几岁的儿子越过她联系王子腾和贾元春,而且还越走越近,让她觉得就算自己立时死了也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影响,回头细想更发现她与儿子的关系日渐疏远,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反对了他亲自求的婚事!
要王夫人妥协她不甘心,但她不妥协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把她供在长辈的位子上,除了恭敬再无其他,一时间心中抑郁难消。
而贾宝玉则趁着过年的时候和世家公子们愈发亲近,聚会一场接一场,认识了忠顺王,又认识了北静王,还有两位和他差不多大的皇子。皇上年纪不大,其他的皇子太小,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即将出宫建府,所以才能常出宫转转。
贾宝玉靠着前世的记忆知道当今皇上驾崩后,二皇子会继位成为一代明君,所以在二皇子如今还是少年时,便刻意结交让自己上了二皇子的大船,顺便帮林如海牵线,与林如海配合着在扬州和京城多番周旋,终于在年后得了林如海升官进京的消息!
做成这些事并不容易,但他心志坚定,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切都在按照他预想的那样进行。在林如海带着林黛玉进京成为二品大员之后,贾宝玉参加春闱也顺利夺了头名,他走遍大江南北所积攒下的阅历让皇上在殿试上直接钦点为状元,进翰林院,常被召在皇上身边草拟诏书。
荣国府在皇上眼里是个可有可无的累赘,随时可以除掉,但贾宝玉能说出许多民生百态,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在他眼里便是人才,因着这个他很愿意给贾家几分脸面,就连贾元春都被提前封为了贤嫔。
贾家水涨船高,入了许多人的眼,想和贾家联姻的人家也不算少,一日皇上批完奏折,随口打趣贾宝玉用不用赐婚的时候,贾宝玉打蛇随棍上直接下跪叩请皇上为他和林黛玉赐婚!皇上看他这样反而放心,觉得他到底还是少年人,有冲动不稳重的时候,这样的人用起来才安心,很快试探过林如海的意思,下旨给贾宝玉和林黛玉赐婚。
这是贾宝玉为林黛玉求来的一柄保护伞,让她在贾家地位更高,不是王夫人可以随意找借口欺负的。这些事他算计了很久,不露丝毫痕迹。
林贾两家欢天喜地的办婚事,林如海只有一个女儿,出嫁时当真是十里红妆,而贾宝玉给出的聘礼更是不乏珍奇之物,直到这时贾家众人才知道贾宝玉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而且收入颇丰。五间铺子,一间比一间红火,贾宝玉却将经营最好的两间做聘礼送给了林家,王夫人一想起就心痛难忍,却只能慈爱的笑看着儿子儿媳拜堂完婚,圣旨不可违,这个赐婚而来的儿媳妇,她也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满,当真憋屈!
满室的红色,贾宝玉挑开林黛玉头上的盖头,按着喜娘的指引坐在她旁边,将她的手攥得紧紧的!没人知道他此时心跳的有多剧烈!这里是他们的新房,他们已经是拜过堂的夫妻,他们有皇帝赐婚有天下最尊贵的祝福!两世经历了无数欢喜与悲苦,她终于是他的妻子了!
林黛玉被他看的羞红了脸,不敢抬头,他们二人年幼便在一处,待有了懵懂的情谊却骤然分离。她本没对他报多少信心,万没想到这几年会不停的收到他的信件和礼物,她虽然从未回应,却早已感动的慢慢倾心。如今感受到他炙热的情意,她隐隐知道,他真的是她的良人,她真的会幸福下去!
“表妹,我们饮合卺酒吧!”贾宝玉端起两杯酒水递给黛玉。
黛玉伸手接过,从他的眼中看到了满满的真挚和郑重,顺着他的姿势认真的将一杯酒饮下,然后看到了他欣喜的笑容。龙凤烛在桌上静静的燃着,贾宝玉和林黛玉终于成为真正的夫妻,两人依偎在一起,发挨着发,手握着手,仿佛再也不会分开。
翌日清晨,林黛玉缓缓睁开眼,立时看到贾宝玉正手撑着头在旁边看他,想到两人已亲密无间,顿时红透了脸想要躲开。
贾宝玉忙抱住她不让她动作,“别急!别扯了头发!”
“嗯?”林黛玉不解的看向枕上的发丝。
贾宝玉拿起两人相连的发丝笑望着她,“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林黛玉怔怔的看着他,也缓缓笑了,“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贾宝玉拿起枕下早就准备好的剪刀将结发剪下来放入香囊,低头吻在黛玉的额上,“黛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一起活到白发苍苍,看遍山川河流,永远也不再分开,好不好?”
林黛玉不知他说到“白发苍苍”的时候为什么有些哽咽,她慢慢将头靠在他的肩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口中应道:“好。”
贾宝玉婚后除了在皇上身边办差,其余的时间基本都和黛玉在一起,朝夕相处,两人的感情愈加浓厚,看得王夫人碍眼。不知是不是自己得不到幸福也看不惯别人幸福,王夫人等他们过了新婚期,立马找机会暗示林黛玉给贾宝玉纳妾,甚至连人选都已经选好了。贾母对此颇有微词,却觉得这阵子打压得王夫人有些狠了,反正孙子早晚要纳妾,只要是老实安分的倒也无妨,于是便劝黛玉给身边的丫鬟开脸,退一步也算是跟婆婆处好关系,毕竟等她死后,就没人能压着王夫人了,不能把关系弄僵。
贾母是为了黛玉打算,但黛玉却脸色很难看,头一次在出嫁后心生抑郁。
贾宝玉一回府就感觉出不对来,从林黛玉口中得知事情始末,好笑的捏了捏她的鼻子,“你怎么这般傻?日子是我们二人过的,旁人哪里管天管地难道还能管到房里去?”
林黛玉拍他一下,脸红的瞪着他,“又浑说什么呢!”
贾宝玉抱住她,不正经的凑到她耳边吹气,“哪里浑说了?你是我娘子,我们说房里事天经地义。娘子,你说旁人是不是管不到我们房里的事?”
林黛玉没他脸皮那么后,顿时羞得不行,一把推开他,坐得远远的,“你再不好好说话我便不理你了,今晚去书房睡吧!”
贾宝玉忙道:“不行!我在书房睡不着的!我知道错了,娘子原谅我可好?这件事就交给我,娘子且再忍几日,我今生只有你一人,决不食言,太太她们说的话你不必在意。”
林黛玉虽还有些担忧,但看他这副样子不知怎地就放下心来,忍不住笑了。
在王夫人等着儿媳妇低头给儿子纳妾的时候,贾宝玉趁着和皇子、公子们饮宴的时候,借酒装疯,立下一生不纳二色的誓言,仅一日就传扬开来。王夫人气得脸色铁青,找贾宝玉质问,说了一大堆开枝散叶的话,贾宝玉等到她说累了,才淡淡的看着她道:“母亲,您当初是心甘情愿让父亲纳妾开枝散叶的吗?既然如此,这些年您为何屡次为难环弟?还有那些没出生或夭折的庶弟,是因为什么而死?”
“你!”王夫人不可置信的瞪着他,急匆匆起身看了眼屋外,命人远远的守着,指着贾宝玉怒不可遏,“你说的什么混账话?你这是在指责我?你放肆!”
贾宝玉低头盯着地面,“是,孩儿不孝,但孩儿不想自己的孩子无辜的死去,既然家中只在意嫡子,又何必非要纳妾生下庶子?太太,我的事我自有打算,今生我绝不会纳妾,请太太绝了这门心思吧。”
“是不是黛玉拦着你不让你纳妾?看不出她竟是个妒妇!她……”
“太太!”贾宝玉高声打断她,眉头都皱了起来,“太太,我的妻子只黛玉一人,今生不纳二色,若没有了黛玉,我便出家为僧。我是否纳妾并不影响太太的生活,我在朝为官,将来也会为太太挣得诰命,太太将我养大,为何不能安心的做个老封君享福?言尽于此,孩儿告退。”
“站住!宝玉!”王夫人厉声喊着,贾宝玉却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院子,王夫人无力的摔倒在地,回想自己的一生,婆婆不慈,丈夫不爱,儿子不孝,到底还剩下什么?
王夫人能假装信佛,在老太太眼皮子底下安稳的掌权,自然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但还没等她再次出手,贾宝玉已经奉旨外调做官,带着黛玉一起去上任,她就算想管也管不到了!惊怒之下大病一场,生生老了几岁。
贾宝玉站在新修好的府邸,望向京城的方向沉默不语,背在身后的手紧紧的握成拳。林黛玉缓缓走近为他系上一件披风,叹了口气,“都是因为我,你才会忤逆太太……”
“嘘……”贾宝玉转过身将她抱在怀里,闭上了眼,“黛玉,别说。我心里是不好受,但如果重来一次,我依然会如此。就算不是你,她也会想尽办法掌握我的人生,她只剩下我这个儿子可以依靠,我不能说她错,但我不能顺着她的心意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乱。这不是你的关系,黛玉,别多想。如今这府里只有我们两个主子,再没旁人能干涉我们的生活了,我们应该开开心心的。至于京城那边,你放心吧,过两年一切都会好的。”
林黛玉轻点了下头,丈夫为了她能做到这个地步,她又怎么会一个人闷在心里胡思乱想呢?她也要坚强的和丈夫一起面对一切,无论什么事,她相信他们都能一起渡过!
贾宝玉也不愿意把母亲气病,但他没那么多时间一点一点让大家磨合,上辈子贾家被抄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要多立功才有可能完全避开,实在没心力时时关注着母亲的情绪。
出京前贾宝玉和贾母长谈了一次,虽然贾母老了想问题有时候会想差,但他详详细细的跟贾母说了个清楚,里外利弊全分析了一遍,贾母活了一辈子,哪里有什么看不清楚!待贾宝玉离京,贾母立刻开始整顿贾府,将王熙凤狠狠教训了一顿禁足一年,不熟读当朝律法不准踏出院门一步,而那些印子钱全都只收本金清扫了痕迹。
经此一事,贾母直接让大房二房分了家,财产大房七,二房三,分了个清清楚楚,让二房搬离荣国府,宝玉接手了贾家的铺子,盈利越来越多,她根本不担心二房,反倒是大房不成器要多留些银钱才能安心。接着又让贾赦上折子把牌匾换成一等将军府,违制的东西全部上交,还了国库的欠银,把贾宝玉提过的隐患干脆利落的全部解决了。
大房二房对此全部震惊了,但贾母一意孤行,贾赦贾政都是孝子,就算心里想什么也都按照贾母的意思做了。另一边贾宝玉提出不少利于百姓、切实可行的政策,贾元春因着有一个能干的弟弟封为贤妃,还怀了孕,贾家终于远离了抄家的命运!
在林黛玉怀孕的时候,林如海身体养的好又担心女儿日后没依靠,终于娶了继妻。等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个儿子出生的时候,林如海的继妻也怀上了身孕,之后顺利产下一子。
又过了两年,贾宝玉和林黛玉拥有了一对龙凤胎,这时宫里的宝钗被封为嫔。林家、贾家、薛家……前世那些悲剧再没有发生,而贾宝玉也再没有遗憾和执念。
一辈子很漫长,可和相爱的人一起朝朝暮暮,又觉得很短暂。新婚的喜庆仿佛还近在眼前,贾宝玉和林黛玉却已经实现了他们的誓言,活到白发苍苍,不离不弃。失去知觉的瞬间,贾宝玉没有半分害怕,他知道,这一次他们历练完成,会一起重归天庭,他还会找到她,继续相依相伴……
☆、第45章 女尊王爷牌元春(一)
凤安睁开眼,还没回神就伸手捂住了腹部蜷缩成一团,眼里渐渐渗出杀气!水瀚!凤九天!两个该死的贱人!都该死!
凤安气息不稳的看向四周,没心思惊讶物件的不同,一心只想找那两个背叛她的贱人报仇!看到屋内空无一人,顿时冷笑出声,“呵,这是要囚禁我?想要我手中的兵符是白日做梦!我倒要看看凤九天你能把我关多久!”
这时房门忽地被大力推开,凤安抬头看去只见一个宫女笑容谄媚的恭请身后的华服女子进门,“周贵人请,我们娘娘正在里头休息。”
“嗯,你做的不错,赏。”被叫做周贵人的华服女子淡淡笑着,手一挥缓缓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