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那些炮灰们-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将希望寄托在别的男人身上,不如自己使劲吧。瞧瞧人家凤姐,女儿能做的,不比男儿差。。。。。。
薛宝钗忽然升起了一个念头,既然前路艰辛,何不另辟蹊径呢?薛宝钗双目中光华一闪,是了,她如今身在贾家,舅舅毕竟尚在,她也与林家姑娘交好,她的资本其实是很多的,只需要迈出一步去。
不过,此事还得哥哥配合才行。。。。。。而且她目前也没有计划,需要时间想周全。
“娘,过两日,叫哥哥来见我一趟,我有些事情要与他说。”
“诶,知道了。”薛姨妈是被自己的女儿压得死死的。
薛宝钗强撑着精神,安排好此后的事情,毕竟是受了打击,就病了一场。黛玉听闻消息,前来探望。
“宝姐姐,这好好的,怎生就病了呢?”黛玉进得门,坐在宝钗床边的椅子上,关切的问道。
“是林妹妹来了,莺儿快倒茶。”宝钗坐起身张罗着,就要下地招呼黛玉。
“得了得了,你啊,赶紧休息好,你我姐妹何须那些规矩。”黛玉连忙扶住了宝钗。
“妹妹你是不知,选秀那日,我因着身体不适,没有表现好。我这心里头难过,觉得实在愧对娘亲和哥哥的栽培。如此想着想着,就病倒了。”宝钗这么说,是要给自己的落选造势,找理由。不能让外人知道了是因为薛蟠品德有亏,因而落选,所以只能是她自己身体不舒服,当天御前失态,运道不好。
“哎,宝姐姐,凡是看开罢了。身子不舒服,这就是命了,怎么就能怪到你身上。就算不能进宫,你毕竟也是荣国府里教导出来的姑娘,谁也不能让你差了。”黛玉并未想太多,就接受了宝钗的说法。命运就是玄妙,做了九十九的准备,最后这临门一脚若是踏不进去,也是白费努力。
“听妹妹这么说,我心里也好受多了。”薛宝钗笑着。
“姐姐你快些养好身子,过两日,大佛寺有法会。各家的太太们都会去进香,我也收到了帖子,得去看看。姐姐养好了身子,我带姐姐出去走走,也散散心。”黛玉是个玲珑剔透的人,总觉得宝姐姐一个人很不容易。那薛姨妈和薛蟠,看着都不着调,只有姐姐一个明白人撑着,旁人若是不帮上一帮,就更难了。
“如此就多谢妹妹了。”薛宝钗心里头感激黛玉,这个妹妹虽然清高了些,但心肠是慈悲的,为人也周全。这佛会,说是佛会罢了,其实也是另类的花会,妹妹这是想带她多认识些贵妇,将来好有个保障。妹妹是真正关心她的人啊。
“妹妹,我这心里头装着些事儿,如今落选,也不能坐吃山空,光等着嫁人。薛家总归是皇商出身,我想在这京城里闯上一闯。”薛宝钗是打定了主意,既然嫁人这条路子行不通了,那她就走别的。世上本无路,人走多了就成了路。
“宝姐姐,你是女儿之身啊!”黛玉不禁惊呼一声,她是知道,宝姐姐一直希望重振薛家声威,但他那个哥哥靠不住,看起来千路遥遥。没想到,宝姐姐经过落选的打击,竟然决定自己亲自出马了。
“女人又怎么样,当朝律法也没有规定说女人不能做生意啊。”薛宝钗是真正被王夫人逼急了,姨母要她无路可走,她就偏要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她可不是那种任人宰割的弱女子,她薛宝钗,要做女中豪杰。
黛玉看着宝钗,登时升出一股崇敬来,她真的好佩服宝姐姐啊。她就没有这样的魄力,换作是她,被人如此风霜刀剑的相逼迫,指不定就天天哭天抹泪了。
“宝姐姐,你想到什么,就做吧,妹妹我支持你。若是需要什么帮助,一定跟妹妹开口。妹妹虽不才,但我父在这京城里,也是说得上话的人。”黛玉决定要帮助宝钗,救她脱离王夫人那个吃人的虎姑婆。
看过了外祖母和宝姐姐之后,黛玉从荣国府回了学士府,与吕成说了薛宝钗的情况,也是希望父亲能照看一二。
“宝姐姐也不容易了,舅母就不说了,实在懒得提那个心口不一的,从不为宝姐姐着急,耽误宝姐姐嫁人,还贪了宝姐姐家的银子,也不知是想干嘛?宝姐姐的母亲和兄长,看起来也不像是明白的人,一个两个都糊涂!”黛玉这人就是这样,你入不了她的眼,她连理都不会理你,比如贾宝玉就是如此。但若是她看你顺眼,你就是她圈子里的人,总会替你操心发愁。
吕成放下茶杯,看着自己小大人似的女儿,不由得笑了两声。黛玉这些年是无忧无虑,有父亲保驾护航的长大,所以也不会像原著里那般,寄人篱下,看人脸色,委屈自己,愁绪万千。反而是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与外家人聚会的时侯,有什么说什么,一点也不怕得罪人。见到那些看不起的人、看不惯的事儿,就总是掩口轻笑一声,说出一句道破事实,十分煞风景的话,让大家都冷场。
尤其,是对王夫人,那位‘假面菩萨’经常被黛玉挤兑得破功。黛玉本就不喜欢贾宝玉,王夫人每次见她的时侯,又总是不阴不阳的说:敏大小姐当年在家的时侯,多么多么得宠,老太太多么多么疼爱。看黛玉的眼神也不对,好像是把黛玉当成她儿媳的待选人之一,总在黛玉面前摆长辈的架子,故作慈爱的看着黛玉,仿佛高人一等。黛玉哪儿管你那个啊,根本不买她的账,对这母子二人是烦心透了。
“女儿啊,依父亲看,你舅母王夫人,她是惦记着薛家世代皇商积攒下来的万贯家财,要把你宝姐姐嫁给贾宝玉,成就一对金玉良缘。薛姑娘不乐意,于是才决定破釜沉舟了。”原著里,宝钗是真真被王夫人耽误了,年岁越来越大,再找其他人已经没希望了,宝玉已经是她最好的选择,所以她也只能将就。可吕成也很好奇,在有其他的选择的情况下,薛宝钗还愿不愿意嫁给宝玉?
“贾宝玉可配不上我宝姐姐。”黛玉一点也不赞同这桩所谓良缘。
“父亲,你就帮帮宝姐姐吧。”黛玉走过去掺着吕成的胳膊撒娇,宝姐姐是个难得的人,黛玉很少碰见如此多才的女子,心里是喜欢她的。
“好,女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吕成对黛玉,是完全娇惯着养的,他心疼这姑娘在原著里的遭遇,于是从来不曾拘着。她喜欢宝钗,想要助她,他这个当爹的就得帮忙。
“父亲最好了。”黛玉实在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有父亲在,所以才能免去她寄人篱下之苦。就像宝姐姐,就算知道王夫人对她不怀好意,也什么都不能说,真正是可怜。
112红1楼梦
薛宝钗决定要独挑大梁;肩负重振薛家的任务。薛家是皇商;最大头的收入是负责皇家买办,可是自从父亲死后;薛蟠继承了薛家,由于行事嚣张,得罪了不少人。铺子也是日渐亏空,掌柜做假账,薛蟠也看不懂,还大手大脚的花钱;府中入不敷出。若非因着王子腾还在,也许上头早就来人要办薛家了。后来又打死了人,虽然皇商的名号还在;但实际上却是名存实亡,上头已经不放心让薛蟠来负责采买了,怕出事,于是这才真正在金陵没了发展的余地。对外人道因王子腾升官,他们才进京,不过是为了说着好听罢了。
薛宝钗想要在京城重开薛家商铺,这本就是她进京的目的。薛蟠,大约是靠不上了,哥哥现在在贾家办的私学里读书,说得好听,但其实还不是与小男孩玩乐,实在不堪,薛宝钗都懒得再劝他了。况且他们家是皇商出身,怎么都当不了官的,读书也无用处。
种种考虑之下,薛宝钗还是让薛蟠退了私学,在京城重开薛家商铺,只要他们的生意办好了,又有贾家、林大人和舅舅在,总归皇家还是会眷顾的。薛宝钗换下女儿装扮,乔装为男子,跟在薛蟠身边,两兄妹考察了京城的店铺市场,最后圈定了几处好位置,用作开店之用。
因为王子腾调任现不在京城,靠不上,所以薛宝钗又亲自登门学士府拜访了吕成,求吕成给介绍几位京城负责买办的官员认识。薛家不求别的,只求寻个路子,提前打点,钱花到位,一切就都有余地。
吕成见小姑娘不容易,而且他也答应了女儿,要帮助宝钗,于是答应了下来。
“薛大小姐,有些话,本不该由我来说。但黛玉与你交好,我见你这姑娘坚强,心中也佩服,所以想告诫你:这未来的事儿,谁也说不准,但薛家不过商户,与王家、贾家虽为姻亲,可毕竟没有人做官。商户,只要做商户该做的事情就好,其余。。。。。。千万莫要参与,也要记得看好你哥哥。”吕成喝了一口茶,薛家不过是商人罢了,圣上还瞧不上眼。这是不好,但也是好。只要跟王家、贾家撇清了关系,即便将来受连坐,被剥夺了皇商地位,也保留家业性命,从此做个普通的商人。只要手段好,终究是会重振的。
“多谢林大人告诫,小女明白了。”薛宝钗点点头,林大人这番告诫,背后隐藏了什么寓意不必管,她只要记住就好。
薛家虽离开了金陵,可是那些进货的路子却没断,薛宝钗作主,在京城重开了薛家商铺,米面布匹,胭脂水粉,书画古玩。。。。。。所以铺子都开齐了,样样到位,一切都跟在金陵时侯一样。薛宝钗可不放心再让薛蟠掌管了,于是给了薛蟠玩乐的钱,让他充门面,平日里还是喜欢干嘛就去干嘛,她在总店里看着。
薛蟠虽然不听薛姨妈的话,但是对于自己的妹妹还是很服气的,况且不用每天辛苦看账听那些无聊的汇报,只花天酒地,他了乐得轻松。就这样,薛宝钗以薛蟠的名义,在京城重开了薛家商铺。外人都以为是薛蟠在负责,其实只有极少数人知晓,掌舵人是薛宝钗,薛家的大小姐,薛蟠不过就是每天装装样子罢了。
薛家的进货渠道,是代人传下来的。那些珠宝首饰、绫罗绸缎,都是最上等的,皇家的用度的规格,在京城达官显贵的圈子里很受欢迎。每日里依旧从金陵、江南等地进上等货,其他商铺无法与之匹敌。有薛宝钗坐阵,从用人到看账,都严格把关,薛家的生意,终究是又做起来了。官府方面,也在渐渐疏通,也许再过几年,皇家采买的任务,就会再度落到薛家身上,到时侯薛家才是真正的回来了。。。。。。
这回薛宝钗当了一把女强人,也不再想着什么嫁人不嫁人的了,即便出席赏花会,也是为了跟贵妇结交,给薛家生意打人脉。薛宝钗对衣服首饰、胭脂水粉、字画古玩的鉴赏能力,在贵妇圈子里很有名,认识了薛宝钗之后,这些贵妇也都愿意去薛家的商铺采买府中用度。生意兴隆,十四岁的小姑娘,楞是力挽狂澜,将摇摇欲坠的薛家顶住了。
薛姨妈虽然不满意,但是由于现在一家的顶梁柱是薛宝钗,也不能说什么,只是偶尔会替女儿犯愁。这样抛头露面,还做生意,女儿将来还要不要嫁人了?谁敢娶她啊?
王夫人始终想从薛家再捞钱,从薛姨妈那里下手,虽然一哄一个准,但薛姨妈手里头却没有财政大全。从薛宝钗身上下手,可那位姑娘真是精明,会打太极,王夫人与薛宝钗绕着绕着就能把自己绕晕了头。
到头来,薛宝钗借用了贾家的东风,结交人脉,广泛撒网,成就了薛家商铺的生意。可王夫人从头到尾,也只从薛姨妈那里骗来了大约几百两的银子,够干嘛的?
又过了没多久,贾政过生日,那时节便听说大女儿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这一下,贾家就炸开了锅。贾家商量着要建园子,可是手头没有钱。这会不像原著里那样,林家的家产被吞,薛家也被哄得团团转。林薛两家都不鸟他们,他们上哪儿去弄银子。
只是薛姨妈和薛蟠不是明白人,被哄得动了心,纷纷跑来跟薛宝钗说要拿钱给贾府建园子。薛宝钗这下,就想起了当初林大人对她说的话。
“姨母女儿要回来省亲,与我们薛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薛宝钗不为所动,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目光看向了对头的娘亲和哥哥。
“话不能这么说啊,元春现在都封贵妃了!薛家要办皇家采买,还不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儿吗!”薛蟠正是被这样的理由说服了。
“那也得人家愿意说话才行。”薛宝钗哼了一声。
“我早就跟你们说过,贾家是贾家,薛家是薛家,别指望着人家能帮我们什么。你看看咱们到京城这两年,什么事情不是自己张罗的?姨母当初来信,说的时侯好好的,可到办的时侯呢?从我们进了这个荣国府的门开始,张口闭口就是钱钱钱,难道你们还看不明白吗?根本就是拿我们薛家当冤大头!”薛宝钗一拍桌子,把对过两个人吓了一跳。
她啊,是一想起这个事情就来气,当初她要进宫,娘就给了姨母不少钱,结果姨母拿了钱,却往反的方向使劲儿,坏她好事。后来也是,她想要认识京城勋贵,寻个夫家,钱也给了不少,结果连个衣服角都没摸着。若非她自己自强不息,硬是把薛家商铺重新办了起来,现在还不知道他们薛姓三人是个什么光景呢!
薛姨妈和薛蟠见薛宝钗生气了,也不敢再多言,唯有讷讷的低下头。
“哪儿有那么夸张啊,妹妹,你也把人想得太坏了。”薛蟠小声的嘀咕,他跟贾家的那些男人们,除了贾政和贾宝玉,其余人关系还是不错的,所以才会被哄骗。
“我不这么想行吗?这个家里总得有个明白人吧?我不防着别人,守护好家财。不出门做生意,重振薛家,咱们三个人怎么办?等着被人骗光了钱,沦落在外喝西北风吗?”薛宝钗都委屈死了,谁人家的女孩有像她这样艰难的?瞧人家林妹妹,还不是好好的在家绣花写字,等着嫁个良人。她也想那样,什么都不用管,每天开开心心,可也得有条件啊!
“女儿,你别生气了,我们,不也就是说说吗。咱家的钱。。。。。。不都在你手里么,你要不同意,谁也动不了。”薛姨妈这话说出来,自己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一方面是心疼闺女殚精竭虑,每天为了生意发愁。另一方面也觉得掉架子,她堂堂一个当娘的,被女儿管得束手束脚。
“就是,我一个大男人都没生气,你倒是生气了。”薛蟠同样也觉得没脸,他才是薛家正经的继承人。可本事不如妹妹,也只能被压制着。
“行了,这件事情我不会同意的,你们趁早打消了念头吧。贾府的人都疯了,花费金山银山,就为了建个园子,以后有得是后悔的时侯。”薛宝钗重重的叹出了一口气,她啊,还是去趟林府,找林妹妹去说话吧。跟娘亲和哥哥,永远没有共同语言。
况且,既然她这里都求到了,林府也一定不消停。。。。。。
没错了,自从这个省亲的消息传开之后,贾家人都开始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捞钱,建园子。薛家求到了,林家也自然不能漏了。而且还是个重量级的人物,贾母亲自出面,请吕成过府一聚。
吕成谁的面子都可以不卖,但是史太君请他,他就不能不去。留下了林黛玉在家中,就登门拜访了史太君。史太君先是与吕成寒暄了一会,紧接着就开始说到了贵妃要回来省亲的事儿。
“如今,说是要建一个园子,老身这里是连棺材本都贴进去了。”史太君颇具暗示意味的对吕成言道。
吕成知道这趟混水,他是不能淌进去的。若是老太太有其他需要,或者过大寿,他可以出钱,那是为礼节孝道。但这回明显是圣上有意要拿世家开刀,他就得躲得远远的。
“岳母大人,小婿以为,这亲可以不省,园子也就不必建了。”吕成知道,自己这般说,贾府里的人大约没有一个会听。
“那怎么可以!”史太君责备的看了一眼吕成,果然不是一家人,就是两条心。
“圣上虽然准许了贤德贵妃娘娘回家省亲,可也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贤德贵妃娘娘一定要回,若贵妃娘娘心里头明白,就该推拒了这次省亲。”这招也许治标不治本,但起码能缓上一缓。
史太君见吕成跟自己谈不拢,于是也就不再说了。拉着脸子,送走了吕成。吕成回府的时侯,就听说薛宝钗来访,正在黛玉闺房里,两姐妹说话呢。吕成也不便去跟人家小姑娘凑一道,于是便回了书房。贾家如何,跟他是没有关系的,世间事,因果相联,造下了错因了,就要承担后果。
“我父亲也被外祖母叫去了,但大约他也是不会同意建什么园子的。”黛玉一向了解自己的父亲,虽然不至于小气,但绝对不会铺张浪费。建诺大一个园林,只为了省亲的那几个时辰,实在不值得。黄河又水患,沿途好多县城百姓都吃不上饭。如此大张旗鼓的办园子,岂不是更凸显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
“唉,林妹妹,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也说不上来,就是不安。”薛宝钗走出闺房,换下罗裙,外出闯荡,见识比以往更广,判断力自然也比以往更精准。她总觉得圣上无缘无故的叫贤德贵妃娘娘回家省亲,还恩准家里有实力建行宫,实在古怪。当今圣上不是一直主张节约勤俭的吗?而且又赶上天灾*不断,还让人家建园子。。。。。。
“宝姐姐,你与贾家,本就没什么太大的关联,我劝你啊,还是尽早离开那里比较好,最好在贤德贵妃娘娘省亲之前,就搬出来吧。实在不行,我这闺房,也可以分你一半的。”黛玉打趣的笑道。
“那好,到时候我半夜睡不踏实,就钻你被窝里闹你。”薛宝钗伸出魔爪来,呵黛玉的痒痒肉,两个姑娘倒在榻上笑作了一团。
再说贾家人建园子,账房捉襟见肘,王熙凤也一筹莫展,只好更加嚣张的放贷。甚至贾家还卖掉了祖上传下来的一些产业和地皮,这才凑够了建造大观园的钱。不管怎么说,这园子是开始动工了,要赶在元宵节之前建完。
府里施工,一天到晚敲得叮当山响,薛宝钗睡也睡不好,最后还是决定听林妹妹的话,搬出贾府得了。反正他们现在也不求着贾府什么了,何苦非要占个地方,惹人白眼。
薛宝钗自己挣钱,方知道来之不易,因而也不想浪费,他们家就三口人。加上奴才也不过二十左右,要那么大的宅子也没用。于是就在接近薛家商铺总店的地方,选了一座庭院,虽然远远不如贾府富丽堂皇,更没有正在兴建的那个大观园气势非凡,但也是精巧雅致,有花园,有回廊,有水池,有大屋,住人是完全没问题的。
薛姨妈和薛蟠不乐意搬的,他们哪儿舍得贾府里奢侈的生活啊,那个新薛府,跟贾府一比,简直犹如云泥之差。可薛宝钗要做的事情,向来当仁不让,她也不纵着自己的母亲和兄长,单说:你们不乐意搬,我自己搬!
因着薛宝钗现在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所有的掌柜都是她聘用的,只听她的话,薛姨妈和薛蟠也没法子。在薛宝钗带着薛家的家产奴才搬到新府邸的第三天,两个人就妥协了,也跟着离开了贾府,去新购置的薛府里生活。如此,薛家也算是跟贾府划清了关系。
后来园子建好了,还没有命名,说是等贤德贵妃娘娘来提名字。元春省亲那天,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收到了帖子,虽然在建园子的这件事情上,她们谁也没出力。但是对于贾母和贾家来说,这两位姑娘依旧是宝玉媳妇的候选人,自然要给贤德贵妃娘娘相看相看,问问贵妃娘娘的意见。
薛宝钗和黛玉收到帖子,当天也是打扮了一番,将自己的形容整肃端庄,从各自家中赶往荣国府。两人在门口相遇,两人要好的相偕进入大观园,而后是为眼前的壮观景象吃了一惊。
“这真是。。。。。。”薛宝钗自诩见多识广,但这么奢华的园子,也是第一回瞧见,就算是宫里头,大约也没有这样的啊。
“宝姐姐,我听父亲说,贾芸领了个补种花草树木的差事,也是领银二百两纹银的。”黛玉悄声在薛宝钗耳边说道。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我当初也不懂这些的,后来为了薛家,抛头露面做生意,不得已品尝人生百苦,便再看不得旁人如此奢靡了。”薛宝钗为自己曾经的无知而赶到羞郝,那时节一心就想着找个男人,将来依靠他就好,可自己在做人上却不约束,不自省吾身,花钱也不计算。
“我过往也是不懂的,不过父亲教导有方,时常与我言及平民百姓的生活。做人要惜福,体谅他人之苦,方能得善果。”黛玉笑了笑。
“我爹爹还在的时侯,也是手把手的教导于我,将我当作儿子那般栽培。”薛宝钗闻言也想起了自己父亲,因而与黛玉是越发的谈得来。
旁人只见到这两个本应当是情敌的女子,却好得像一个人儿似的,真真是奇怪了。
贾元春大约是在戌时不到的时侯来在贾府的,由大家陪伴着,逛这座新园林。就连元春的口里,也是不住的说着:太奢华过费了。还告诫家人,日后切不可再如此了。
王夫人关心宝玉的婚事,此前就已经对女儿说过了宝黛二人,如今见了面,这两个女子真是不相伯仲,都那么优秀。林黛玉的才华更胜一筹,写诗艳压群芳,一身风华,文人傲骨铮铮。可薛宝钗也不逊色,长袖善舞,能言善道,对人情世故看得透彻,口碑和人缘最好,谁娶了她都是多了一个贤内助。
元春心里头是欣赏黛玉,也支持宝钗,倒不知道如何决择了。
可这回,贾家的人怕是白费心思了,因为不论是黛玉,还是宝钗,都从来没有意思要嫁给贾宝玉。人家一个是仙气氤氲,目无尘下。一个是自强不息,百折不弯。两人少有看得上眼的男人,都认为世间男子,除了自己父亲以外,都庸俗得很,尤其是可恶的王夫人的那个儿子,嫁谁也不会嫁他的。
唉,贾宝玉,也算是被自己母亲带累了。
113红1楼梦
至黛玉十三岁时;也要进宫参加选秀了。吕成是想让女儿撂了牌子;回家自行嫁娶的。黛玉那个性格,根本不适合在宫里。而且如果真进了宫;他就护不住了,如何能放心。这事儿,求谁都不如亲自去求皇上。虽然有大不敬的嫌疑,但爱女心切的吕成还是向皇帝开口了。
自己得意的能臣求女儿撂牌子自行嫁娶,皇上也没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况且黛玉的年龄也确实小了点。再怎么多才多艺,翩然若仙,也不过是个小姑娘;皇上还是比较喜欢成熟一点的女人。于是黛玉也跟宝钗一样,在殿选的环节上撂了牌子。
被撂牌子之后,吕成也得打算着给自己女儿寻找一个夫家了,完婚虽不急,但订亲却是要赶早的。不然到时侯条件好的男子,都被人家挑走就不美了。吕成筛选了一些身家清白、道德品性都十分出色的男子,给黛玉自己选择,对黛玉说如果她不喜欢,他也绝不为难,全凭女儿自己作主。
黛玉心念父亲果真是疼爱她的,自古以来,女儿家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她却能够自己挑选夫君,说出去都没有人信。只是黛玉而今提不起心情想婚事,见宝钗成就了一番事业,实在不甘心就这么平庸的嫁人了。大家都是女儿身,亏她自诩多才,可她的生命却仿佛一片空白。她也想像宝姐姐那样,做一些旁的女子不敢做的,令人钦佩的事情。
黛玉也是个行动派,心里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她决定要成为一个李清照那样的女诗人,更有甚者,她还要著书立作,流芳百世。就算将来嫁人,她也是一个不依附于男子的女人,有自己的傲骨。既然就连父亲、贤德贵妃娘娘都认可她的才学,也就说明她是有真材实料的。黛玉将自己的心思告知了薛宝钗,若是其他姑娘听见了,莫不以为黛玉疯了,一个女儿家的,学男子写诗立著,可薛宝钗是非常能理解黛玉的,还决定帮助她完成理想。古有木兰从军,后有则天女帝,女儿家凭什么就不能有出息。
黛玉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才学,给自己取了个号,叫自在散人。将自己写的诗词都给了宝钗,由宝钗策划印制成册,放在薛氏书斋里寄卖。不久以后,果然就听说京城里因为一本《自在散人诗集》,掀起了一股论诗的热潮。随后黛玉又以自在散人的名义,写了一本《如梦令》,是一些短故事合集,颇具讽刺意味的鬼神小说,看似荒唐,但却是黛玉蕴藏了自己对目前社会种种不公之事的看法,对人生百态的感悟。黛玉本就不是凡尘俗人,看事情的角度与旁人不同,因而写出的故事也格外的奇幻生动。
吕成知道黛玉跟宝钗折腾的那些事情,只不过他装作不知道。他明白黛玉的想法,黛玉不屑像普通女人那样,平平淡淡嫁个男人,生儿育女,操持管家,劳心劳力。一辈子憋屈在一个后院里,上伺候翁婆姑嫂,下应付小妾庶子,斗来斗去,那根本是降低了她的格调。黛玉和宝钗,都是与世间芸芸众女不同的人,她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吕成认为,女儿既然有这个愿望,那么他就应当鼓励。况且写诗著书,是正经事儿,女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和精神寄托嘛。于是,有吕成这个开明的父亲偷偷保驾护航,黛玉的路就更顺畅了。而缘份就是这么奇妙,也正是因为黛玉要做女中状元,她的才学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敬佩,也因此在日后遇上了她真正的良人。。。。。。
《如梦令》受到了京城文人的喜爱,大家都对这位思维古怪的自在散人十分好奇。就连某些朝廷的官员,也对这部小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在京城茶楼文人雅聚的时侯,经常有人就书中的情节寓意,争得面红耳赤,自在散人的名气更大了。
再说回贾府里始终乱七八糟的事,贾环终究还是莫名其妙的烫伤了宝玉,赵姨娘也被埋怨,找来了马道婆把凤姐和宝玉咒魇了。虽然没有了宝黛,但该闹该斗的人依旧不会停止他们的折腾。
薛宝钗见哥哥年纪也大了,只有香菱一房妾室,整日里在外头鬼混,于是就想找一房嫂子,她是信不过兄长和娘亲的眼光的,因此决定亲自上阵为哥哥甄选。正此时侯,吕成家乡的堂兄来信说,老太太怕是不好了,想请吕成回姑苏一趟。
林如海身为皇上的重臣,为官多年时常被调任,可以说是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老太太也固执得很,不想离开家乡,一辈子就在姑苏守着林父的坟过日子。前两年身体也曾不好过,但终究是挺过来,但这回怕是真的不成了。
吕成急忙向皇上禀告了自家的情况,老母身体不好,要辞官回乡照料。当今圣上以德孝治国,怜惜吕成孝心,于是便准许了,只是没有除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