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那些炮灰们-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雨村走后,吕成又为林黛玉聘请了一位新的西席,还添了一位老嬷嬷教导针线女红。林黛玉上午跟着老师唸书,下午就跟着林伯学管家、看账册,跟嬷嬷习刺绣等。看着好像挺忙,但其实吕成并没有给她安排多难的课业任务,都是慢慢来的,若用心,顶多每日两个时辰就能学完。

    林黛玉现在身体好了,药也渐渐断了。吕成若得空,便会带她去郊外游玩,督促林黛玉多运动、锻炼身体。虽然家里少了女主人,但父女俩日子过得倒也和顺。

    不久后,林如海收到了史太君的信,原来是贾雨村到了京城,给史太君报信贾敏亡故的事情。史太君哭得难以自抑,又惦记着林黛玉,于是就来了封信,问问林如海究竟什么时侯卸任回京?这一年又一年,她年岁也大了,还想在闭眼前看黛玉一眼云云。

    史太君的意思是,林如海一个大男人,带着闺女过日子,家里头连个管事的女子都没有,实在艰难。两淮的盐运问题又复杂,说不得家里什么时侯就有危险,下毒暗杀之类的,还不如将黛玉送到京安全,难道她这个当外祖母的,还能亏待了自己的外孙女吗。

    吕成思考了片刻,给史太君回了信。其实,他何时卸任,不看任期,单看皇上什么时侯满意罢了。只是这些话却是不能明白说的,于是只是写了些安慰的话语,言及若是重调回京,必然携黛玉登门拜访。还有就是,并非不信任岳母,只是黛玉身体不好,又小,经不住车马劳顿,而且生性胆子小,一个人上京他不放心。

    于是黛玉进贾府的事,就这么被彻底搅黄了。吕成想了,他一个大男人带着女儿过日子虽然艰难,但是也总比送到你贾府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好啊。

    不过史太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原本林如海的身体不好,真的说不上到底是本就不好,还是被扬州官员下毒暗害。故而,吕成分外的注意了起来,将林府重新整顿了一番,那些虚置的奴才都打发出去,家里用人要严格管理,守得如铁桶一般滴水不漏。

    同时又继续加大稽查力度,又三年后,终究是有所收获,将皇上想查的那些扬州官员,尽数斩落马下。

    皇上得知吕成完成了他交待的任务,龙心大悦。褒奖了林如海之后,又将他调回了京城,官升正一品殿阁大学士,赏赐府邸、珠宝等。等待扬州任期满后,即可携家众重入京城。史太君知晓后,又为此开了个宴会,专门庆祝了一番。

    吕成带人将扬州的林府收拾了一番,先是去苏州看过了老母亲,随后就带着林黛玉上京了。

110红1楼梦



    林如海过往与林家堂亲并不多往来;与贾家以外的其余官卿世家也并不熟稔;皇上对他格外放心也是有这一层顾虑。林如海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没有那么多的私心;只效忠于皇上;又有才华和能力,这便是林如海颇得圣眷的原因。恐怕吕成日后,也还是要继续发扬这个‘优点’,即便进京;也不好与世家过多往来。

    吕成入得京城;先至圣上所赐的学士府;放下行李安顿家众,而后进宫觐见皇上复命谢恩。十岁的黛玉,已经出落得十分靓丽了;身材虽仍旧纤细,但其实很健康。跟林管家一道,打理新府邸的事宜,家具摆放,人员调度,外出采买,都安排的妥贴。正忙着呢,就看到外头来了人,却是史太君迫不及待要见外孙女,遂派府中小厮送来了拜帖。

    吕成不在,林黛玉便出面代替吕成收下了帖子,见礼寒暄,言谢史太君,还打赏了送信小厮银钱。态度落落大方,照顾周全,对于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来说,已经很难得了。就连林伯都不得不叹一声,大小姐这些年真是成熟不少了。

    吕成从宫中回来,看过了贾府的拜帖,决定次日携林黛玉去贾府拜见史太君。

    上了马车,黛玉显得有些不安,一直拽着吕成的衣角。

    “过去常听母亲说,贾府里的规矩大,女儿是个野惯了的,也不知会否出丑?若惹得外祖母家里人不喜,该怎生是好?”林黛玉心思重,以前就听贾敏回忆在贾府当姑娘的日子,穿衣如何搭配,戴多少件首饰,出门带几个丫头,吃饭如何排场,话要怎样说才周到。可惜的是,她是一样也没学过。。。。。。母亲疼惜她身子不好,父亲又纵着她,也便就这样长大了。心说待会见着了外祖母,可不能随便乱动乱言,叫人看了笑话。

    “我的女儿自然是最好,贾家的那些规矩排场,不懂也没什么。咱们不过是来作客,便就是贾家有那么几个没有眼界的,说了什么,女儿心中也毋需太过在意。需知道当年你母在家时,便就有个不交好的嫂嫂。”吕成宠孩子也不是什么新闻,对于吕成来说,有什么能比孩子开开心心长大更重要呢。况且黛玉的规矩是不差的,书香门第出身,只是不像贾家那样铺张罢了。

    “贾府里的人,父亲且与你说说,等会你也好有个心理准备。”吕成更在意的是贾宝玉。

    “你舅舅有个儿子名唤宝玉,他是个奇人,生而衔玉,又是个喜欢与女子在一起玩耍的。见到漂亮的姑娘,便也喜欢问对方有没有玉。若是你回答说没有,他便要拿自己那块宝贝玉闹脾气。那位可是你外祖母的心头肉,他母亲又跟娘有隙,所以等会你不要太搭理他,免得他摔了玉,到时候大家怪到你头上。”吕成是不想让黛玉跟贾宝玉在一起的,就算他没死,能护着黛玉,可宝玉也的确不是个有担当的,非是良人。

    “这般的怪人也有?”黛玉听着觉得挺可笑,不免惊讶的颦眉。

    “正是了,贾府中真正对你好的,你需要尊重的,便就是你的外祖母,其余的人,还是不要太过往来为好。”吕成知道刚开始的时侯,史太君是真的疼惜黛玉的,想要将黛玉嫁给宝玉,也是为了黛玉好。在不涉及利益的情况下,史太君是对黛玉不错的。谁想到后来贾府会发生那么多的事,为了这一大家子人,史太君也不得不牺牲黛玉了。

    “是,女儿知晓了。”黛玉很听话,点点头,安静的坐在那里想待会自己该如何应对。

    来在贾府的门口,就看到了两尊巨大的石狮子矗立门前,门上挂着‘敕造荣国府’的匾额。父女二人下的马车,又命小厮将几台大礼都搬出来。贾府看门的奴才,见是林姑爷携女拜访,赶紧传人通报,又开了正门,这才进入。

    吕成一路携林黛玉,来在荣禧堂,贾母已经等候多时,见到吕成二人不免就想起了自己已故去的女儿,当场就落了眼泪。

    “小婿拜见岳母大人。”吕成先行见礼,而后黛玉也跟着侧身行礼,微微低垂着头。

    “黛玉见过外祖母。”

    “快过来,我看看。”史太君拉过了黛玉来,仔细观瞧那眉眼。

    “像敏儿啊。。。。。。”史太君握着林黛玉的手,眼泪不断,她可怜的敏儿啊。。。。。。。

    “老大家的,你看这闺女,是不是像我的敏儿。”史太君得意林黛玉,见之激动,便又是笑又是流泪的问身旁的王夫人。

    “这是自然,姑娘却是标致,与小姐像极了。”王夫人柔顺的笑着称赞,心底却不知是什么想法了。

    那头说着,吕成也命人将自己带来的礼物都命人抬了进来。

    “多年不曾见岳母大人,小婿心中挂念。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岳母大人笑纳。”吕成命人打开了那些礼物箱子,但见些奇珍异宝璀璨,散露光华。

    吕成是不想让贾府里的人,看轻了黛玉。黛玉怎么说都是史太君的外孙女,这老人家想外孙女,他也不能拦着不让见。况且史太君过去待林如海是很不错的,一下子说要绝交,根本不可能,只能慢慢疏远。既然要往来,黛玉就免不得要跟贾府中人打交道,他可不想让别人认为是林家高攀了贾家。

    “贤婿啊。”史太君看向了吕成。

    “你真是太客气了,来便来了,还带什么礼物,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史太君见吕成是用心准备了,这说明女婿仍旧尊重她,也代表了女婿看重已故的女儿,自然是高兴的。

    随后吕成留下了黛玉跟女子们叙话,自己则是去了东厅,见贾政等人。两人说到了一些朝事,而后话题就扯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贾宝玉不爱读书,都已经十一岁大的人了,整天就知道跟女人厮混,与贾珠当年相去甚远。与吕成抱怨,说偏老太太宝贝宝玉,每回他要教训,就拦着云云。还试探性的对吕成说了些有关宝玉和黛玉的的暗示。

    史太君这边,则是问过了黛玉这些年的生活,读得什么书,还有贾敏在林家时的日子,黛玉一一作答,相谈甚欢。这头正说着,那边丫鬟就喊了一声:宝二爷道。

    贾宝玉听说今日表妹要过府,心中是好奇。他早就听祖母叨念林妹妹叨念了无数遍,哪能错过呢。见来人说林姑爷已经来了,便迫不及待的跑到了荣禧堂。贾宝玉进门,看见林黛玉,就像磁铁有引力似的,立刻瞪圆了眼睛。

    “这位妹妹好生眼熟,我曾见过的。”贾宝玉是真心觉得林黛玉眼熟,他曾经见过。那些仙草仙君的说法虽不可考,但贾宝玉既然能衔玉出生,还梦游太虚幻境,说明红楼中还是有玄幻色彩的。

    你看谁都眼熟。。。。。。王夫人暗叹一声,老祖宗日前曾跟她说过,想要林黛玉嫁给宝玉。漫说是她一直想跟薛家联姻,就算不是薛家,她也不喜欢贾敏的女儿。

    “宝玉啊,别说胡话了,黛玉从未来过荣国府,你何曾见过。”史太君见到自己最得意的两个孙子辈都凑在了一起,不由得心生欢喜。

    “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宝玉绕着林黛玉不住的看,眼中兴味浓厚。林黛玉不禁警惕了起来,心说难道他的疯病要来了?

    “林妹妹,你有玉吗?”贾宝玉将脑袋凑到林黛玉面前问道。

    果然!林黛玉咬了咬下唇,她一定要好好应对,不能惹这位宝二爷生气摔玉,全家人不高兴,就是她的过错了。想到这里,林黛玉是笑意盈盈的抬起头来对答。

    “自然是有的。”林黛玉笃定的点点头。

    “家中玉不少,宝哥哥如此问是有什么含义吗?”林黛玉故作不解的询问。

    史太君好笑的叹一声:哎,随即摆摆手。

    “黛玉,你这宝哥哥,生来就衔着一块玉。你看,就是他胸前挂着的那块,必须得戴着,不然就要病了。他自己有玉,可别人总没有,于是就感觉孤单,不高兴。”史太君解释道,还想着黛玉这头脑可真聪慧,像敏儿了。以往那些笨姑娘,总回答说没有,宝玉就不依,要摔那块玉,这不是要了她老身的命根子了么。

    “如此说来,这玉可绝非凡品,兴许就是什么神物。宝哥哥,你可千万要护好啊。”林黛玉郑重其事的对贾宝玉说道。

    “哼,什么神物,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贾宝玉不高兴的哼道。

    林黛玉是松了一口气,赶紧把这个话题岔开。

    晚间一家人又吃过了酒宴,为林家父女接风洗尘。黛玉见那一大桌子的菜肴,那铺张浪费的作风,心中除了惊叹以外,也有些疑虑。毕竟黛玉这些年,是跟林伯学习了管家的,贾家家业虽大,但若收入支出不成正比,也迟早要出问题。只是这些话,黛玉只能憋在肚子里。

    吃过了酒,史太君有心想留黛玉在贾家住,但是黛玉自己也有家,便不合适了。再说,姑爷也说了,他不好与世家过多往来,怕皇上那头不好。所以最后,也只能依依不舍的送了黛玉离去。还命人将西院收拾了一间出来,说是什么时侯黛玉想来看外祖母,便就在那个院子里小住。

    “父亲,今日那宝二爷问我可有玉,我说有,他便没有闹。”黛玉将荣禧堂的事这么一说。

    “那人总说看我眼熟,却是不知何意了?”黛玉觉得贾宝玉还是轻浮了些,她不是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女子,读书这么多年,也见过不少父亲的同僚。一见到姑娘就说人家瞧着眼熟,曾经见过,仿佛不是什么正经话。

    “女儿,宝玉这都十一岁了,老太太有意思要亲上加亲,你对宝玉是个什么感觉?”吕成心知史太君在这方面固执,如今林家家业繁盛,他又颇得圣上青睐。贾宝玉娶林黛玉,不管怎么说都是桩合适的买卖,彻底将林家绑在贾家那艘破船上。

    “什么?”林黛玉惊呼了一声,这可是万万不行的。

    “父亲,漫说我是第一次见那人,就他这浮浪的作派,我便心中难安。”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感观很不好,因为父亲之前与她说过,那人今日差点给她下了套,万一他真的摔了玉,外祖母也会怪她的。

    “这便好了,宝玉不爱读书,喜好美色,其实父亲也不希望你跟他扯上什么关系。你且放心,这事情父亲会替你周旋。说出来,只是让你心里头有个数,日后莫要太过接近宝玉,免得引人误会。”吕成这回是彻底放心了,他总怕原著的惯性,林黛玉还是会喜欢上贾宝玉,如果真是那样,任务就不好完成了。

    “是,父亲,女儿明白了。”林黛玉严肃的点点头,她可不想嫁给那个动不动就哭闹耍赖的,以后去看外祖母的时侯,还是少跟贾宝玉说话为好。

    王夫人今日见了黛玉,晚间的时侯,贾政又与他提及,现在林如海在圣上面前如何得重用,口碑甚佳,门生众多,若是能攀上这门亲戚,日后宝玉就官运亨通了。王夫人心中也不是没有起念头,若宝玉娶了黛玉,一定是个助力。

    但是今日她亲眼见过了林家父女,不像是个好控制的,尤其是那个林黛玉,小小的年纪,就替父亲管家,又聪明,这样的儿媳妇,怕不好糊弄。熙凤凤和她放贷的那点事,不是合法的,藏着捂着尚且来不及,若叫林氏父女知道了,也许会惹祸。再说了,她是不希望宝玉仿佛高攀了林黛玉一般,她的元春在宫里,也很得皇上的心意,这什么风能比得上枕头风呢?宝玉做官,不靠林家。

    王夫人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给自己的妹妹去了一封信,信中说道,宝钗即将选秀了,她这个当人家姨母的,也要尽心。若是无事,还请妹妹携女儿薛宝钗来京,她会安排嬷嬷教导宝钗规矩,还会替薛家打点云云。列举了种种宝钗进京待选的好处。

    史太君想亲上加亲,王夫人又何尝不想呢。况且她看重的是薛家的万贯家财,贾府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钱!林家虽然也不穷,但毕竟有林如海坐阵,要想吃进肚子里也不容易,薛家那孤儿寡母的,不比林如海那精明人好对付多了。

    且看看宝钗那姑娘与黛玉相比如何,若是实在不如,就让黛玉做了她的儿媳妇,放宝钗进宫吧。若是旗鼓相当。。。。。。那就以宝钗优先。元春现在还在宫里头当娘娘,如果宝钗真的那么好,她怎么可能放心让小姑娘进宫去跟自己的女儿竞争,这是不是犯傻吗!

    宝钗若能嫁给宝玉,也算是一种造化。王夫人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天下最好的男儿,有种所有的女人都任君挑选的优越感,丝毫没有想到万一人家姑娘不乐意嫁,该如何是好。

    薛姨妈收到姐姐的信之后,几乎是立刻的就打定了主意。她本来就有意带宝钗进京去见见世面,到时侯选秀,也不至于手忙脚乱。若是姐姐肯帮她安排打点,那就更好了,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叫来了薛宝钗和薛蟠,言讲了王夫人的意思。

    “母亲,我以为,上京是有必要的。但选秀的事情,还是不要太过依赖姨母为好。毕竟,元春可是娘娘啊。”薛宝钗如何精明剔透的一个人,贾元春在宫里,姨母就算跟娘姐妹关系再好,也不会乐意送一个厉害的女人进宫去跟自己女儿竞争的。

    “娘,咱们进京,不是为了投奔依靠姨母,是为了提前准备。这花钱走动,打通关节的事情,自然早做早好。届时,恐怕还是要靠哥哥来帮我的。”薛宝钗对薛姨妈说道。

    “还有就是,若我当真落选了,也能凭借贾府这个平台,在京城找一个不弱的夫家,帮衬咱们薛家重振声威。娘,哥哥惹了这么多事,金陵,怕是再难有所发展了。所以咱们现在只有去京城,放手一搏了。银子,就这么多,你到时侯可别被姨母三两句就哄晕了头,白白的贴钱进去。”薛姨妈脑袋不怎么好使,总想不到这层,什么事儿都得由薛宝钗分析透了、揉碎了跟她说。

    薛姨妈如梦方醒的点点头,女儿说的也确实有道理。真不愧是她女儿,就是聪明啊!

    “那好那好,你放心,娘也没那么蠢,白白送钱给人。”薛姨妈怪罪的瞧了宝钗一眼,随即笑了笑。

    “既然如此,咱们就还是准备上京吧。就像女儿说的,有些事情,早做早好。”薛姨妈是对薛宝钗抱了很大期望的,她觉得凭借自己女儿的条件,一定能进宫,而且还能有大成就。

    就这样,薛家一家离开了金陵,打点了全部的家财,前往京城。
111红1楼梦



    薛家三人相偕进京;还是住进了贾家;王夫人见那薛宝钗年龄虽小,却圆润漂亮;假以时日必定一身风华,又是个冰雪聪明的,如若进宫,肯定会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遂王夫人是下定决心要破坏薛宝钗的选秀,薛蟠在金陵,为了争香菱打死了冯渊;甭管贾雨村怎么为其开脱,这便就是个污点,如果操作得当;薛宝钗就会失去资格。理由就一条:身家不够清白,哥哥杀过人。

    薛宝钗毕竟年纪还小,十二岁小姑娘她能想得到第一层,想不到第二层,以为离开金陵,哥哥的那些旧事就会慢慢被人遗忘。可却忘记了,如果上头人非要翻旧账,那是谁也拦不住的。王夫人这么多年花了无数钱打点宫里的太监,好歹也是认识些人脉的。当今圣上非常重视道德廉孝,主张以德治国,对秀女的要求也是如此。除了秀女本人要德才兼备,出身也要是‘有德之家’。薛蟠那些不着调的事儿,随便拿出一两件来说几句闲话,都足够让宫里的巨头们对薛宝钗的身家不满意。

    薛宝钗到京,作为亲戚,黛玉也得找个机会去拜访姐姐。黛玉是个目无尘下的,极少有人能入得了她的眼。可薛宝钗宛如一尊玉雕的仙女,贵气非凡,才华横溢,又思虑周到,就连黛玉也不得不承认,这确是一位人物。在没有贾宝玉横亘在两人中间、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黛玉和宝钗还是挺聊得来的。谈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还偶尔说说这管家的心得,两个小姑娘感情是挺好。

    又一年,薛宝钗选秀,顺利的过了太监初选的第一关,可在第二轮‘选阅’的时侯却被皇后刷下来了。元春在蒙宠之前,是皇后跟前的女官,薛宝钗见皇后开口撂了她的牌子,还哪里有什么不明白。回程的时侯,虽然眼眶有些红,但也没有掉泪。这时侯再哭已经无用,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利用贾家,找一个有力的夫家吧。

    薛姨妈也是十分失望,她本想得女儿一定能进宫呢,这下忽然愿望落空,一时间还是难以接受,对未来也迷茫了起来。

    “娘,大约是哥哥的那些事情,影响了我,终究名声不好听。”薛宝钗知道当今圣上主张以德治国,可她的哥哥杀过人,就算是误伤也是死了。这若是不追究,其实也就过去了,但偏偏‘某些人’使坏,要在皇后耳边叨念。

    “娘,今日撂我牌子的人,是皇后。。。。。。”薛宝钗这么说了一句,薛姨妈也明白她的意思了。薛姨妈性子比较驽钝,当即就拍着桌子站起身来,要去问一问自己的姐姐,这样给她的女儿下绊子是什么意思!

    “娘,你别冲动,这也不过是女儿的揣测罢了。咱们空口白话,一点证据也没有,万一是冤枉了姨母,岂不是闹笑话。外人还当女儿不甘,对皇后的决定心怀怨忿呢!”薛宝钗连忙拉住自己的娘,跟她言讲这些道理。事情已经盖棺定论,这时侯再追究姨母的责任,就是丢了西怪,连芝麻都没了。现在姨母就是他们薛家在京城的依靠了,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她。就算是她使坏让她落选,她也得打落牙齿和血吞,摆出笑脸来。

    “也对啊。。。。。。”薛姨妈想不到薛宝钗那么深远,只是想到也许是错怪了自己的姐姐,遂安静下来。母女俩对着烛火静坐,好半晌沉重的叹了口气。

    “宝钗啊,现在你可有什么打算?”薛姨妈实在想不出下一步路该怎么走,于是只有问女儿了。

    “娘,金陵是肯定回不去了,咱们以后就在京城了。暂且,只能先靠着姨母。我听说,那些世家权贵女儿们经常会办赏花会,京城的贵妇小姐们也都会出席。咱们跟着姨母,首先就具备了出席的资格。女儿的条件不差,被哪家夫人看中了,也未尝没有可能。还有就是,我已经落选了,姨母怎么都不会亏待了我的。我找个好夫家,对姨母也有好处啊,毕竟咱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薛宝钗讲的这些很正确,也很现实。小姑娘不容易,摊上这么糊涂的娘,这么拖后腿的兄长。一路上百般算计着前行,重振薛家声威的任务都撂她一个人肩膀上了。

    王夫人这头,见宝钗已然落选,她的心愿就快实现,怎么可能真的给宝钗介绍什么贵妇人认识,让宝钗嫁给其他人。于是对薛姨母的托付,只是打哈哈的晃过,从不为宝钗着急办事。还逐渐开始在薛姨妈的耳边提及,那些让宝钗嫁给宝玉的事情。

    薛姨妈糊涂,竟然也觉得这是一条路子。京城的权贵里,除了水家的那些王爷,还能有谁比得上贾家呢,宝玉是贾政唯一的儿子了,将来这万贯家财、爵位官职还不都是要交给宝玉的吗!而且这回是亲上加亲,宝玉也不能亏待了她的女儿。思来想去,回头就跟薛宝钗把这事儿说了。

    “娘。”薛宝钗一听说娘竟然擅自的就想将她许配给宝玉,登时是心火上扬,小姑娘差点没晕过去。

    “如果再过两年,找不到其他的,嫁给宝玉也未尝不可。但现在,女儿是不考虑的。”薛宝钗压下脾气,跟薛姨妈好好的说。

    “娘到了贾家这些日子,可有什么感觉没有?”薛宝钗是个敏感的人,尤其是在哥哥惹祸之后,他们薛家吃了亏,跌了大跟头,她对于一些律法规矩的事情,就更加看重。

    “到了这一代,贾家的爵位是三等镇国将军,可门口竟然还立着荣国府的匾额。府中各项建造,均是违规,吃穿用度,铺张浪费。女儿自幼管家,对这荣国府里的一切,倒是很好奇。已经入不敷出了,还能坚持着过奢侈的日子,凤姐儿是个有手段的,其中有多少猫腻是不合我朝律法的,谁也说不清楚。这些事情,圣上若是不追究,其实也无妨。可若一旦追究下来,唉。。。。。。”薛宝钗摇摇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她是不愿意跟贾家绑在一块的。

    “可荣国府多少年的基业,颇得圣宠,元春又在宫里头,想必是不会有什么意外的。”薛姨妈只能看到这些好的一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贾家的男人,能顶大梁的基本没有,迟早会失了圣眷。这么多人,总也不能就靠着女人当家过日子。。。。。。若贾宝玉自己争气,我也是喜欢的,可他偏偏。。。。。。”薛宝钗很为难,她希望自己的夫君起码是个有志向的,人不怕起点低,只要胸怀大志,脚踏实地,事在人为,总有出头的一天。可怕就怕,自己自甘堕落,没有理想。贾宝玉就是这样的人,成日里骂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是禄蠹,可没有禄蠹,吃什么,穿什么,谁支持你过这样奢侈的日子,每天什么都不必想,只跟姐姐妹妹们玩耍。贾宝玉不是个坏人,但实在不是她欣赏的类型。

    “哎,话不能这么说。宝玉现在还小,等日后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薛姨妈不理解女儿的心思,还一直觉得这桩婚事是天作之合。

    见母亲被哄骗,薛宝钗这才想明白,原来姨妈打得是这个主意。。。。。。阻止她进宫,又不带她出门见人,不帮她说亲,就是要耽搁她,让她到时候选都没得选。薛宝钗想到自己糊涂的娘,又想到了什么都不懂只知道闯祸的兄长,眼泪也忍不住掉了下来。

    “宝钗,娘就是跟你说说,现在这些事儿都还早,你自己好好想想。”薛姨妈也是疼女儿的,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嘛,现在宝钗看不上宝玉,说不定以后就喜欢了呢。薛姨妈看到这荣国府里的生活,是非常羡慕,她想不到繁华下隐藏的危机,只想让自己和女儿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宝钗能想什么?现在她只有一个念头,薛家的财产,必须保住了,这是她最后的底线。

    “娘,你说这些,我会想。但是你要记住,姨母跟咱们,毕竟不是一家人,钱财之物,万不可交给她。”宝钗不得不再次告诫。

    薛姨妈闻言脸色略带尴尬,前一段日子,宝钗还没落选的时侯,姐姐说宫里头来了太监,要银钱打点关系,想走元春的路子,就要花钱。于是她也就拿了一百两出来,也不多,就是一百两而已。

    薛宝钗一看自己娘亲的脸色,就知道她已经犯错了,于是深深的叹了口气问道。

    “这回又花了多少冤枉钱?”

    “不多,就我自己的私房而已,一百两。”薛姨妈还觉得挺幸好,虽然钱白花了,但幸好只是她的私房钱。

    “娘,从今以后,家里所有钱都归我管了。哥哥若有意见,就让他来与我说,钥匙拿来。”薛宝钗看着自己娘亲,伸出了手掌。

    “这。。。。。。”薛姨妈有点不舍得,她好歹是个长辈,手里头没钱像话么。

    “拿来啊。”薛宝钗板着小脸,钱柜的钥匙,还有那些银票之物,从此以后都锁在她这里,谁都别想动。

    “好好好,给你给你。”薛姨妈没好气的将钱柜的钥匙给了宝钗,她这个女儿,是比当娘的还有威严了。

    “娘,您别生我的气。这些钱,都是咱们留着以后做生意,给咱们薛家翻身的资本,薛家是皇商,以前是,以后还会是。钱给我管着,你就放心吧,我是不会动的,娘你也不能动,哥哥也不能动。”薛宝钗始终记得爹爹死前跟她说过的话,哥哥不争气,以后薛家,要靠她了。她不能辜负爹爹临终时,对她的看重和期望。

    薛宝钗又想了想,如果姨妈非要拦着,破坏她的婚事,娘也被她蛊惑,那么她始终独木难成林。嫁个能帮衬着薛家的好男人,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别的男人身上,不如自己使劲吧。瞧瞧人家凤姐,女儿能做的,不比男儿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