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贾琏-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丈一笑:“龙井茶源远流长,西湖龙泉名声在外。武义县山高路险,等闲人不到这里来,故而,这酒好也怕巷子深啊。“崔凤举与老丈说话之时,贾琏信步外出,凝目观察武义山,顿时讶异,无他,贾琏再茶园之中看见了稀薄的灵气飘散。贾琏顿时精神一震。慢慢踱步到灵气飘散之处。
贾琏仔细查看,发觉,这一出之所以有灵气飘散,却是因为这里有一股细细的沁水。茶园主,却把这一股沁水引流到一处水塘之中。
贾琏询问老丈:“你们这茶园生在半山腰,不怕干旱吗?”
老丈一笑:“老汉活了五十年,从未见过这武义山干旱过。”
贾琏仔细揣摩,暗忖,只怕这灵气乃是这山中有灵物,灵气助长灵物,灵物反哺大山灵气。武义山是块宝地。
大约这也是武义山植被特别葱郁的缘故。
老丈见贾琏特别注意那一股沁水,热情的介绍:“我们常常取用此水煮茶,茶水会越发清香,这茶出了武义县,味道会淡雅许多。”
贾琏心里划算,这个地方大约分自己萱草堂一般功效,这里的灵气太过分散,很稀薄,他上次回京,水井坊的灵气浓烈的竟然接了一层头名的冰灵石。灵气的云含量比之前的灵石多了十倍。只可惜,他祖父没留下后面的功法,贾琏如今丹田的灵气都聚集汪洋了,贾琏不知道下面该如何修炼,每次修炼也不过增加基地灵液罢了。
贾琏深深吸一口空气中的灵气,格外清香,他笑道:“这也是老丈不愿意住在城里却愿意自此隐居的缘故吧。”
老丈哈哈一笑:“雅客慧眼!”
贾琏一拍崔凤举:“小子,你有福气了,本督建议你,金水府府衙搬迁到这里来吧,包管你在此呆上三五年,你就会发觉你占了天大的便宜了。”
崔凤举一脸懵懂,却是点头:“谨遵大人指令。”
贾琏因此跟老张拉呱:“武义县像是这样能够栽种的山脉还有多少?”
老张一笑:“武义县十分山脉一分地,全部是山脉,应该说,半数山脉可以种茶叶,只是,这投资可不小,只怕没有谁有这样的大手笔。”
的确,崔凤举大约没有贾芸的号召力,能够进京一次拜年筹集资金二十万。
不过,贾琏不会放弃武义县这块上天砸下来的大馅饼,随对崔凤举言道:“你现在开始在武义县调查统计,需要多少资金启动,换算好了报给我知道。“贾琏回道督抚衙门,迅速写下好一封信笺,连带一包茶叶,派遣五百里加急急送回京交给嘉康帝。
信中,贾琏言称,经过他的考察,这武义茶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奉上一斤请帝后品尝,若是帝后觉得此茶可用,贾琏建议把武义茶列为贡茶,由朝廷出资开辟茶园。
若是嘉康帝看不中,贾琏言称,他愿意出资开发武义茶。
嘉康帝接到贾琏五百里加急信笺,莞尔一笑,以为贾琏太过小题大做,区区茶叶,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家可能更低将此事当成笑话说给皇后听,于榴玥顿时肃静了面色询问嘉康帝:“陛下自从认识贾督抚,何曾见他无的放矢?何时办过于国于家无益之事?”
嘉康帝一想也是啊,无论这小子练兵,还是剿匪、还是去平安洲、去草原,去海疆,看似轻描淡写,他从来都办的四平八稳,正中靶心,似乎一切事情都在掌握之中,只要他想干的事情,必定马到成功。
且贾琏似乎从来没有干什么什么么有意义的事情。
嘉康帝因问:“贾爱卿言称此茶延年益寿,于国于家何益?”
于榴玥淡然一笑:“陛下偿命百岁千岁万岁,难道不是社稷之福,朝廷之福?”
嘉康帝闻言顿时笑了:“贾爱卿应该是想帝后万寿无疆吧。”
嘉康帝很快回信,同意武义茶成为朝廷贡品,也同意贾琏参股,总不能贾琏发现的好东西,皇帝老子一股脑儿抢了去。
嘉康帝回信将一切托付给贾琏:“爱卿参股十之一,将来收成,除开每年贡品,余下单凭爱卿处理。”
接到嘉康帝回信,贾琏再临武义县。此时,崔凤举已经寻觅了三五处沿河的山村,预备开发茶园。
分别为武阳河,岚阳河,溪家河,沐雨河,巫溪河,这是沿河的五个村镇。每个村镇每个村大约两千那木土地,但是能够耕种的土地约莫千余亩,余下多是大山坡地,粮食产量低到及至,委实贫瘠。
好在整个武义县人口也相对稀少,一个村镇不到千人。
大部分山区没被开发,这对于茶园的开发来说,购买土地的手续就简单多了。
根据走访,茶叶最喜欢生在在半高山地区。
贾琏随着崔凤举走访了他踩好的的五个茶园基地,发觉武阳河,沐雨河,巫溪河三地都蕴含灵气,不过,沐雨河与巫溪河的山峰都比武阳河陡峭,种植面积相对要少,不过能偶开发几百亩的茶园。
武阳河最长,几乎穿过整个武义县,武义县大约能够开辟茶园数千亩,而最好的茶园就是包括那茶园主占据的五十亩在内的三百亩方圆,亦即,整个武义山脉。
最后,贾琏决定,嘉康帝的贡茶基地放在武阳河,自己的私家茶园放在沐雨河与巫溪河。
决定在武义山开辟贡茶基地之后,贾琏跟茶园主详谈一次。
茶园主自己无介绍叫方文献。
贾琏恭维道:“好名字。”
原来这方文献不是武义县人氏,却是临县方家村人氏,因为他一味好武,起初只是小打小闹,后来有一次,竟然被一个疯道士忽悠,为了收集一本据说是无上武功秘籍,一掷千金,是真的千金,价值一万银子。
他因此买了千亩良田,偌大家私被他败了大半。
最终,他妻子不堪他的折腾,与他大吵一架,要了休书,带着嫁妆回娘家去了。
他无儿无女,索性变卖了家里最后百亩良田,携姿游览天下。
这人十分有趣,怀揣千金却装作花子穷游,一边修炼他自认为的武功秘籍。
贾琏拧眉:“道士卖的武功秘籍?”
方文献颔首:“正是,老朽那时候年轻气盛,听信那臭道士说什么学会这套武功,能够打通任督二脉,不仅可使武功登峰造极,还可以立地成佛羽化登仙。”
贾琏闻听这话顿时笑了:“老丈真的以为能够羽化登仙?”
方文献痛苦摇头:“不能,因为我前后修炼三十年,并未体验那道士所言,脱胎换骨之感。“贾琏随口言道:“未知武功秘籍如今何在?”
老丈手杖戳戳地面。
贾琏一看,这老丈估计老羞成怒,无处发泄,故意把那秘籍垫了桌子退。
贾琏一抓桌子,再一抓那本书,翻开看时,顿时被吸引。
这是跟贾府的祖产玉板记载的秘籍如出一辙,都是以武入道。
只是这本书说的羽化登仙,而荣府祖上秘籍是以武入道,然后练气筑基。
再后面就没有了,因为贾琏祖上没有筑基。
贾琏如今的成就已经超越了祖上,故而,他已经没有后续功法。
但是,贾府的秘籍只是记载练武之人无病无灾,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这本书却说,筑基之后能够活到三百岁,然后功力再进一步成为高阶修士,就能够长生不老,一如彭祖活到八百岁。
但是,如何成为高阶修士,这本秘籍却没记载。
这本秘籍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贾琏兴趣缺缺,将秘籍丢回去:“祸害才千年,人是不可能的。”
方文献黯然摇头:“可叹我多年堪不破!”
贾琏观看老丈的面色,却是红润得很,根本看不出五十岁,因此拱手:“小可学过几年脉细,老丈可否让在下替您瞧瞧脉息?”
老丈无所谓伸出手。
贾琏悄悄用元力探查他的上丹田下丹田,果然没有丝毫元力存在。但是,他的体质经过灵力的洗涤,可谓百病消除,活到八十岁没问题。
贾琏笑道:“老丈虽然不能练成绝世武功,身体却老当益壮,如今幡然悔悟,娶妻生子,犹未晚矣!”
第232章232
老丈眼中惊喜一闪,却又摇头:“老今年都五十了,翻年奔花甲,我这儿子只怕有命生,无命养,何苦连累妻小受罪呢,罢了,老朽一辈子就这样了。”
贾琏笑道:“老丈你虽然没练成神功,但是,你这些年的努力并未白费,我方才替你看了,你的身子不比人家三十岁的汉子差,甚至略有胜出,我看老丈的寿诞应当是九十奔圆满,故而,您如今跟人家二十岁的青年娶亲活七十也差不离儿。“方文献闻言大喜:“果然?”
贾琏举手:“苍天为证!”
方文献闻言把手里的拐杖一丢,哈哈大笑。随后又泛起愁来:“只可惜,这里山高路悬,只怕没得人愿意嫁给我吧。”
贾琏笑道:“老丈何妨把这茶园卖掉,到武义县城去做个富裕员外,那时您这个模样往官媒走一趟,害怕姑娘不飞奔而来。”
方文献看着茶园依依不舍:“老汉在此住了十多年,乍然离去,真是舍不得。”
贾琏道:“您老若是舍不得,也可以把这茶园租赁给我,只不过这一来,您想到武义县城安家落户就有些困难。”
方文献摆手:“买了,不过,老汉有个要求,客观这茶园老汉替你管理如何,您每年不用与我工钱,就给我十斤新茶就好。”
贾琏如今也懂一些茶道:“五十亩茶园头茶也不过那么几十斤……”
方文献顿时笑了,摆手:“放心,莲心初展我都不要,我就要雀舌,还有二道茶。”
贾琏知道,这个老汉只怕也知道这茶有些益处。
贾琏言道:“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和祖宗方式,无需您老管理,只需要您老在我们开辟茶园、栽种、移植、还有茶树的管理,茶叶的采摘,茶叶冲泡的用水火候上面给予指点即可,您不需要日日待在这里,只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请您出山,我还可以给您一个官方称谓,茶园博士,一如县衙帮助农桑的三老,您看如何?“方文献大喜,躬身大礼:“敢不从命尔!”
贾琏伸手一请:“如今,咱们签订合约,五十亩茶园您要多少银子,做茶博士需要多少工钱,只管都写上。”
方文献五十亩茶园要加二千五百两,真心不贵。做茶博士,他要示警雀舌,十斤二道茶。也不过分。
因为茶园主还有个宅子,贾琏做主送给他五百银子安家费。
三千银子已经是一大笔家私,今后他喜欢的茶叶也不缺,真是两全其美。
方文献很是感激,连连道谢。
最终,贾琏写上了自己名字,然后盖上了总督衙门的印章。
方文献在贾琏吩咐小鹞子用印的时候,已经有些傻了,等贾琏把属于他的哪一张递给他,他看清楚闽浙总督的印章,顿时瘫倒在地:“不知道抚台大人当面,多有轻慢,大人赎罪。”
贾琏搀扶方文献:“无事,本督微服私访,你待客热情,我很感谢。”
方文献道:“既然是朝廷征收茶园,小人愿意双手献上,并不需要收取银钱。”
贾琏失笑:“这怎么成,我在这武义县开辟贡茶园子,今后武义县的赋税免征,乃是惠民之举,若是枪战你的茶园与强盗何异,老先生说笑了!”
随即,贾琏招来崔凤举:“这是你们府台大人,今后贡茶园子的开辟由他主办,你再武义县落户的事情,也有他替你落实。”
方文献纳头又拜,心里叨叨,这是祖坟冒青烟了,自己竟然结识了闽浙总督,今后还要指导府台大人办差。
贾琏留下昭儿,兴儿,让他们负责将沐雨河,巫溪河两处的茶园买下,开辟成小茶园。
贾琏回到临海城督抚衙门,将已经勘定的茶园地址告知,言称整个茶园大约三千亩,最好贡茶基地有三百亩,已经启动云云。
这时已经是二月间,贾琏言称已经买过手五十亩茶园,四月中旬就有新茶上市,届时大约可以挑选莲心,初展雀舌,各十斤进京。告诫皇帝老子,可别答应人家太多的茶叶,到时候自己没法子周全。
嘉康帝很快回府贾琏的折子,嘉康帝打了三个哈哈哈,然后批注:爱卿安心,朕知道了!
之后的时间,贾琏整个就在外面转悠,不死去视察贾芸的龙井茶的长势,就是去湖州嘉兴两地巡查桑田的培育情况。粮食上头,贾琏真心不发愁了。海疆的稻田不缺水,稻米不够还有番薯凑,老百姓真是好吃好喝。税收上面也有市舫司抗大头,这一年的土地税已经降低到了一成半了。
那个若是在胡咧咧负担不起,那就是丧良心了。
凤姐过完正月就到了海疆,结果还是摸不到贾琏一根毛。
贾琏从杭州湖州嘉兴这几个地方转一转,最后,一头扎进武义县致力开辟贡茶园子去了。这关系到帝后的延年益寿。
皇室成员多夭寿。除了上皇这个会享福的最长寿的,活了八十岁。□□爷当初只活了五十五,乾元帝活了五十三,花甲也没挣到手。当然,乾元帝夭寿大约跟他多年来憋屈有关系。
贾琏可不希望嘉康帝夭寿,贾琏自己还想在嘉康朝安安稳稳逍遥几十年,不想那么快又去适应新的帝王。
所以,茶园必须尽快建立起来,用灵茶把皇帝身子保养好,只要他自己不要想不通,胡胡乱糟蹋,不说百岁千岁,七老八十不成问题。
却说凤姐,自从到了海疆,贾琏就成天不见踪影,弄得凤姐都怀疑贾琏在外面有了外室了。
虽然贾琏回家照样把她收拾的七荤八素,但是,贾琏整日往外跑,十天半月不着家,凤姐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一次,贾琏回来把凤姐收拾一顿又跑了。
凤姐便离开督抚衙门去了最信任的侄子贾芸任上。结果只看见杜若馨,杜若馨如今如愿生了儿子,陈天乐呵呵的。见凤姐来了十分高兴。闻听凤姐怀疑贾琏有外室,他也紧张起来。
凤姐说的贾琏的情形跟贾芸一模一样。婆媳两个挨着脑袋商量一番,决定来个跟踪追击。
这两个女人对于家里的奴才都不信任,谁知道是不是被人收买了,贾芸贾琏都在外面当官的,面子当然比内宅妇人大。
不能相信,要自己亲眼所见才能信服。
可是两个女人在外面行走也有不便,虽然海疆女子可以岁以上街,那也只是逛逛花田市场,踏踏青。真正追踪几百里,还没有谁敢过。
最终,凤姐想到自己小儿子豪哥儿,杰哥儿。
本来凤姐首选逑哥儿,但是逑哥儿成天被安宁缠着,若是逑哥儿一定,安宁必定跟着,一旦贾琏有什么,笑话都要传进皇宫去了。把公公的风流韵事闹到媳妇家里去,凤姐丢不起这个脸。
十二岁的杰哥儿豪哥儿担当起护送嫂嫂与母亲的任务。
首先跟踪贾芸,结果发觉,贾芸一天从早到晚都在各处视察茶园,新开辟的茶园有些移植不当枯死,有些生长缓慢,要寻找原因。贾琏几乎每天都在跟那些茶园的园丁商议事情。
凤姐杜若馨跟了三天,都是这般,只得作罢。
杜若馨安心了,凤姐还是心理不安定,因为本来贾芸就比贾琏老实多了。贾芸年轻就没有风流韵事,贾琏却是从十五六岁就喝花酒的主儿。当着凤姐的面也敢插空子摸丫头,当然这是贾琏二十一岁之前的事情。
可是,凤姐保不住贾琏会旧病复发。
凤姐心急如焚,在家蛰伏七八日,这日贾琏终于回来了。又把凤姐一顿死命收拾,差点下不来床,第二天,贾琏神清气爽又出门去了。
凤姐有心不跟踪,却是心里不落实,因此吩咐杰哥儿牵头追踪,豪哥儿在后面护着凤姐慢慢跟上。
果然,贾琏穿越三百里,到了隔壁金水府,然后走上崎岖的小路,去了武义县。
凤姐走到了武义县终于在走不动,吩咐杰哥儿前去盯梢,看看贾琏去了哪里。
结果,杰哥儿一去就没了音讯。凤姐以为杰哥儿贪玩,又派遣豪哥儿去寻找,结果又是一去永不还。
凤姐顿时慌了,带着车夫亲自出去寻找。
结果已出客栈门,就看见贾琏盯着她冷笑。
贾琏冷笑:“你一个妇道人家竟然跑到这个偏僻地方来,说说,你是来私会那个老情人?”
凤姐一见贾琏就知道自己的行动被这个家伙察觉了。
凤姐瞪眼:“只许你出来游逛,不许我们娘儿们出来走走?杰哥儿豪哥儿呢?你把他们怎么啦?”
贾琏冷哼一声扭头走了。
凤姐忙着跟上,又走了二十几里山路,忽见杰哥儿豪哥儿冲了出来:“妈妈!”
凤姐看时,两个儿子手上满是血泡,有的都破了,留着血水。顿时心里疼化:“这是干什么去了?”
兄弟们委屈的不行:“父亲说我们闲得慌,叫我们去挖土方种茶树。”
贾琏冷哼:“你们的土方挖完了。”
豪哥儿杰哥儿忙着跑了:“我们是来给妈妈见礼,这就去。”
凤姐正要求情,贾琏眼一瞪:“你自己身上还有虱子不干净,还想说什么?”
凤姐眼珠子转啊转的,扑哧一笑,上前拉扯贾琏:“哎哟,二爷,我不是心疼你吗,觉得你在外面成天忙,我几次说要跟着你伺候,你也不答应,我只好偷偷来了。“贾琏睨眼:“真的?”
凤姐派个眉眼:“别这么凶嘛,人家不过是想伺候你嘛!”
第233章233
贾琏哼一声,享受凤姐的投怀送抱,再不纠缠凤姐追踪的事情。
凤姐以为贾琏不知道呢,却不知道,凤姐说的每一句话他都听得真真的。
从此,贾琏出行成了一道风景,身后亦步亦趋跟个俊俏书童,白日拎包,端茶递水,夜半□□。
至于杰哥儿豪哥儿,在他爹指导他们运气于臂之后,劳作的趁机大大提高,如今不仅手不打泡了,还功力大增。
如今的贾琏,再不是从前那种糊里糊涂练功模式,在儿子浑身出了两省黑黢黢的泥垢之后,他知道,两个儿子已经以武入道,进入先天,能够直接洗手天地间的灵气。
按照先天功力划分,儿子们该是练气二层。
杰哥儿豪哥儿从三岁开始练功,十岁的时突破后天进入先天练气,经过两年磨炼,竟然在每天的挖土方中突破了一层进入二层。
竟然比天天强迫他们打坐修炼更迅捷,这事儿似乎让贾琏找到了磨炼儿子的方法。
从此后,贾琏每年都会吩咐两个儿子一些需要运用的灵力差事,逼迫他们将浑身的灵力消耗殆尽,再重新积累。
两个家伙后来在十五岁的时候开辟了神识,这可真是让贾琏惊喜不已。
须知,贾琏之所以很快以武入道,练气筑基,拜师因为他祖父贾代善将自己一声的功力传给了贾琏,初期缓慢,不过是因为贾琏自己不会练功,摸索之中耽搁了时间。
杰哥儿豪哥儿两人却是从无到有,自己修炼出来,十二岁的先天高手,十三岁修炼出神识,虽然他们只有方圆一丈的覆盖范围,可是,这是打破了一,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天下间只要有了开始,那就是三生万物,后面没有什么做不到。
只可惜,贾琏在后期之后已经没有修炼的法诀,不过每每磨炼灵力的精纯度而已。
从此后,贾琏也增添了一项毛病,那就是喜欢收各种武功秘籍,千金不吝。
方文献那本被发配去垫桌腿的秘籍也被贾琏收集起来,无事的时候就观摩推敲,希望能够拿从哪里推敲出来后续功法。
纵然如此执着,但是,贾琏因为又上一世的磨难,心性坚韧,并未陷入痴迷。
否则,方文献痴迷三十年被贾琏点醒,贾琏自己还不知道等谁点醒了。
这一年的暮春,虽然杭州与武义县的茶园还不能采摘,但是,贾琏在整个海疆境内搜罗了数十种零碎茶叶,堪堪满足了英吉利与弗朗机人的需求。
至于扶桑国的小倭寇,贾琏懒得理睬,有剩余就跟他们交易,没有剩余就把他们驱赶出去,爱干嘛干嘛去。
贾琏一副天老大,我老二,你愿意就等着吃些残羹剩饭,不乐意就滚蛋,不服气就来干一仗试试,老子打得你不能生儿子!
这一年,不仅茶叶大卖,贾琏推行的桑稻鱼结合型种植产业,获得整个闽浙百姓的认同。
此后,这种植方法在整个江南推广,大获成功。贾琏因此被载入闽浙发展的青史之中。
这年四月,十四岁逑哥儿回金陵参文武童生试,获得文武双案首。
八月,逑哥儿不听贾琏劝告,分别参加文武乡试,结果正如贾琏预料,逑哥儿获得了文武举人,并获得武举案首,却与文举案首失之交臂。
贾琏觉得逑哥儿的武功文章都有待磨炼,建议逑哥儿等待三年在参加春闱。
这一次,意气风发的逑哥儿接受父亲贾琏的建议,留在海疆继续磨炼文章。
其实,贾琏并非要儿子三元及第,只是考虑逑哥儿岁数太小,不已太早进入官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贾兰贾菌贾蓝三人明年要回京参家春闱。
贾兰贾菌的文章十分好,肯定要进前三甲,逑哥儿是将来驸马,嘉康帝肯定不能让他的名刺太难看,至少要给个探花郎,才撑得起驸马爷的门面。这样一来逑哥儿就会挤占贾兰贾菌的位置,贾兰贾菌贾蓝三人都十八岁了,不可能在等三年,逑哥儿十四,在等三年不过十七岁。
总不能前四名都姓贾吧,这可就无私也有私了。
结果却因为安宁想念母亲,催着逑哥儿急躁进京,逑哥儿为了正大光明进京,这才提前参加乡试。
这也是贾琏了解逑哥儿跟安宁之间的猫腻,总以为孩子还小,懂什么呢。
却是凤姐发觉安宁因为逑哥儿延迟进京跟他大闹一场。凤姐这边正准备劝说贾琏,让逑哥儿进京投奔林姑父或者是张家舅舅学习文章,不一定要留在海疆。这边安宁一气之下,竟然不声不响偷跑回京去了。
当然,她并非一个人上路,贾琏早安排了暗卫跟着她,她一动,凤姐这边便知道了,忙着吩咐逑哥儿追赶进京去了。
不过,凤姐知道贾琏的意思,将荣国府的对牌交给了逑哥儿,让逑哥儿回京之后,承担起荣府的一切人情往来,特特叮嘱逑哥儿,绝对不能参加明年的春闱,考试名次不好,嘉康帝面上不好看。
凤姐害怕逑哥儿被安宁唆使胡闹,又特特让陪同逑哥儿回京的贾菱给贾蓉带了封信,让他关键时刻劝阻逑哥儿。
贾蓉如今身居兵部侍郎高位,在兄弟们中间十分有威信,逑哥儿也十分喜欢贾蓉这个大哥,想来应该会听他。
逑哥儿走后,凤姐真是一心挂两场,这边巧姐儿与芊姐儿更让凤姐挂心,也只有让逑哥儿自己去扑腾。
贾琏听闻逑哥儿回京去了,却无所谓,男孩子一辈子跟着母亲有什么出息。虽然,贾琏也觉得逑哥儿独立门户太早了,不过,迟早要独立门户,趁早历练也好。
再不济,还有个皇后替他撑场子呢。
这年秋收,闽浙两省毫无意外,粮食再次获得大丰收,贾琏被邀请参加了无数次丰收盛宴。
同月,贾母三周年,贾琏回金陵参加了贾赦主持的祭奠大礼。
贾政决定不回京都了,就在老家耕读看守祖坟。
翌日,薛蟠回道金陵,这家竟然混成了正七品的粮秣官,彻底摆脱了罪籍。
这也是卫堃提拔的结果,此后,薛蟠经常行走在京都与北疆之间,薛宝钗在镇国公府的日子好过多?
恕?
薛王氏想要回京投奔宝钗,倒被薛蟠劝阻了。
薛蟠言道:“儿子在北疆之所能够脱离罪籍,却是占了表妹夫的光。当然,最后这一哆嗦也是依靠舅舅提拔,但是没有之前贾琏给我的提点,指给我一条奋进之路,也是白搭。儿子以为,您要不走当初那一步,如今既然走了这一步,就不要再三心二意,您就在金陵陪伴姨夫,元春表妹看在您照顾姨夫的面上,或许也能照顾些宝钗妹妹。如今的镇国公府也不能分家,妹妹要在元春表妹手底下讨生活。”
同日,凤姐贾琏正在收拾行李预备回海疆,邢夫人忽然求见贾琏与凤姐。
贾琏凤姐忙着起身相迎,毕竟是名誉上的婆婆。
贾琏见礼之后想要避开,却被邢夫人叫住了。
邢夫人却是来跟凤姐商议他侄女儿邢岫烟的婚事。
凤姐在金陵守孝期间,邢岫烟来过几次,凤姐每次都是衣服银子一大包,从来没有亏待过,并且替他们出钱赎回了租屋,邢岫烟一家人这才从庙里回到家里居住。
凤姐对邢岫烟这个聪慧漂亮的女孩儿有几分好感,因问:“未知太太看中哪一家,可是要我们出门作伐?”
凤姐以为邢夫人想让她出面撑面子,凤姐兵部排斥。因为如今的邢夫人比之前好说话多了,人也平和多了。到如今,贾赦也没替她请封侯夫人。理由却是这个爵位是贾琏挣得,他没脸。
所以,邢夫人的存在,对凤姐实在没有任何威胁。
凤姐很乐意帮她个忙。
邢夫人听着凤姐问话,眼睛把贾琏瞟了几眼,这才言道:“我想把岫烟说给琮儿,你们看?”
凤姐一愣之后笑道:“这是好事儿啊,再者,这个邢大舅舅家您去说保管一说就中,别人去说倒外道了。”
邢夫人顿时叹息:“我兄嫂是没问题,你们老爷不乐意。”
凤姐十分讶异,贾琮蚊不成武不就,比从前的贾琏还要窝囊,邢岫烟满腹诗书,只不过家里穷酸些,有些门不当户不对吗,但是,要论本人,邢岫烟配那贾琮富裕得很。
凤姐看眼贾琏。
贾琏对邢岫烟很了解,那是个很有才情的女子。
鉴于邢夫人前世对邢岫烟十分冷淡,贾琏因问:“太太看准了?”
邢夫人见贾琏肯兜揽,忙着点头:“我看准了,这孩子是个好孩子,我去年病了一场,这孩子一带不解伺候我三天三夜,直到我痊愈,她才歇息,生个女儿也不过如此。以前是我作兴了,厌恶他爹,也疏远她,没想到她是个好的。”
贾琏点头:“琮儿蚊不成武不就,家里固然不缺他们吃喝,只是这女方也要有嫁妆才能在夫君面前立住脚,您要想描眉管得住琮儿,就给表妹置办一份嫁妆,光身子嫁人可不是好话。”
邢夫人一贯是贪财无度,邢家老宅一千五百银子赎回,凤姐出了一千,邢夫人自己倒直出了五百,后面一应家私,也都是凤姐出银子买回。
故而,贾琏才有此一说。
邢夫人顿时红了脸:“不会了,那个时候,我不了解这个丫头。”
贾琏径直去见贾赦,想着自己没能板正贾琮,就给他儿子找个能干母亲吧,也算是一种补偿了。
贾赦一口回绝:“邢家能有什么好东西,不成,那丫头还比琮哥儿大三岁,琮哥儿虽然不成器,将来总有一份家私,回京去说个勋贵或是清贵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