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重生之黛玉-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敏的嘴唇绷成了一条直线,她本希望黛玉活的单纯快活些,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最好都不要接触。即使是自己的母亲——给自己女儿灌输这些,她也不由得不喜了。
  “黛玉,跟你说的你可都记住了?”贾母笑眯眯的拉着黛玉的手问。
  “记住了,外祖母。”黛玉点点头,很是乖巧的答。
  “老祖宗老祖宗,您别老霸占着妹妹,让妹妹也陪陪我玩。”贾宝玉见祖母一直拉着黛玉不放,说不完的话,终于按捺不住,抱着贾母的脖子撒起娇来,“老祖宗你跟林妹妹说说,让她住我们家好不好?”说着便在贾母身上扭得好似牛股糖一般,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
  贾母便把他揽在怀里,拿手不住的摩挲着他的背,笑得满脸褶子横飞,“你自己去跟妹妹说。”
  贾宝玉不情愿,哼唧半天,撅着嘴哼了一声,慢慢的转向黛玉。本要去拉她的手,猛然看见晟玉盯着他,手伸了几伸终于又缩了回来。他从心底里有些惧怕晟玉,待要再求助祖母罢,自己比晟玉大了两岁,气势上却弱了他几分,如今又靠祖母,岂不被林妹妹看轻了?想到这里,只得暗暗咬唇,大了胆子问:“妹妹,你住我们家好不好?”
  “不行,我要在家陪爹爹、母亲,还有功课要做。”
  “那多无聊,我有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你留下,我都给你,你就让我偶尔玩一下就行。”他瞪大眼睛盯着黛玉,伸出一个手指头,自信的样子,似乎断定黛玉会答应。
  黛玉哼了一声,扭头,谁稀罕!
  “祖母……”诱惑无效,贾宝玉只得使出杀手锏。
  人人都知道,贾宝玉可是贾母的命根子。贾宝玉皱一下眉头,这位贾府的实际掌权者就要心疼半天。这不,贾母又受不了了,为安慰孙子,只得以外祖母的身份开口让黛玉留下。贾敏也没有办法,毕竟自己是女儿,不好过于忤逆母亲。好在黛玉尚小,有些小脾气也无可厚非,她执意不肯留下,别人也就没法了。
  从贾府出来,晟玉便气鼓鼓的,贾敏知道他为何如此,索性放他自己想通。
  走至半路,晟玉终于忍不住了,气狠狠的道:“母亲,宝玉表哥一直对姐姐动手动脚的,姐姐都不想理他,他反倒越发过分,下次再见,我能不能打他一顿?”
  “不许造次!”贾敏狠剜了他一眼,“那是你表哥。你是男子,不能想什么做什么,做事之前先考虑好后果,别弄得一发不可收拾。到时候自己吃了亏,岂不让外人笑话?”
  “哦……”晟玉怔了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是上元佳节。十三这日,采购的花灯都已送到府上。林府夜晚花灯招展,亮如白昼。十三、十四、十五这三日,各院晚上可以不必锁门,丫鬟们都可以出来看花灯,有想去外头街上看的,报备一下,便可以出门。
  这是一年中唯一一个女子可以随意出门而不被人诟病的时候,很多人都纷纷走出深闺大院,到街上热闹热闹。
  当然,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也不会这么随意,要么是坐轿子隔着纱窗看热闹,要么令人圈着帷幕,她们走在帷幕里,也不至于遭人冲撞。
  林黛玉也被晟玉拉着坐轿子看了一圈。因她感知灵敏,街上熙熙攘攘、人潮如流,声音太过噪杂,不多时被吵的头昏脑涨的,黛玉就让人告诉晟玉一声,自己先回去了。
  走至半路,她又不放心,忙令人折了回去。
  如今街上人群比肩接踵,你推我我推你,拥挤不堪。晟玉并未坐轿子,身边虽跟着几个人,但到底不必往日,到拥挤,指不定就挤散了。历来听说拐子最爱在十五上元之夜拐卖儿童,因这一日众人皆顾着仰头看花灯、看烟花,多有把孩子负在肩上被人抱走而不注意的。况且今日晟玉刚换了一身喜庆的新衣,上面用金线缀着不少宝珠、珍玉,更容易被拐子惦记上。
  黛玉一路催着轿夫往回赶,奈何人流太多,走不了太快。
  林黛玉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轿子被人流堵住,黛玉拍着轿门道:“快停下,停下!”
  轿夫忙落了轿,黛玉率先下来,翠竹扶了她的手道:“姑娘,这里人太多,您还是坐轿子里吧,小心一会子挤到您。”
  黛玉不理她,径直往前走,翠竹忙喊了雪雁过来,二人一左一右护住黛玉。余下的小厮们开道,丫头们跟在翠竹、雪雁身后。黛玉走到之前跟晟玉分开的地方,之间一跟晟玉的家人正焦急的左顾右盼,黛玉忙上前问:“晟玉呢?”
  那家人“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捂着脸大哭,“姑……姑娘,小的该死,把小爷给弄丢了……呜……”说着已是泣不成声。
  林黛玉越发着急,跺着脚道:“别哭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哭声戛然而止,那人显然被黛玉毫无依据散发的气势震慑了一瞬,接着才断断续续的说明了来由。原来他们四五个人护着晟玉看烟花,晟玉个头低,看不到远处的,这家人便将晟玉负在肩上,几人看到兴头上,便忘了负着的小主子。待想起来找时,人已不知哪里去了。几人这才急了,忙着分头寻找,寻来寻去毫无结果。
  黛玉数了数,自己身边丫头、家人褐一起不过十余人,便忙至一清净处,吩咐道:
  “现在都听我的,你,马上去报官,就说户部尚书林如海的儿子看花灯时候丢了,该如何办,他们自然知晓;你,以最快的速度回府像老爷报告此事,让他派人来寻;你,马上到英亲王府,告诉三王爷,三王爷不在的话就告诉世子,让他派人在各个路口拦截,可疑的人一定要仔细检查,尤其是大布袋麻袋之类的,一定要解开看清楚。剩下的马上各处去找,尤其是酒馆、茶肆、客栈之类,不务正业的贼人多数酗酒,便是不如此,他们也总要落脚的。”
  “是”众人各领命而去。
  ……

☆、第26章 虚惊一场

  林如海急匆匆赶到的时候,黛玉已是焦头烂额。
  “爹爹!”她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声音几乎是呜咽。
  林如海抿了抿嘴唇,极为怜惜的把黛玉揽在怀里,低声安慰,“别担心,已经派人在找了,很快就该有消息了。没事的,晟儿你还不了解吗,他会有脱身之法的。”
  “可是晟儿才五岁……”
  黛玉也曾这样安慰自己,晟玉从小聪明,说不定自己就能想办法回来,可是这么久都没有消息,她的信心也快消耗殆尽了。
  “五岁已经不小了……”林如海悠悠的叹道,能做很多事了。出城的路上都派了人,贼人只要出城,就断不可能逃脱得了。如果他们不出城,也总能找得到的。知子莫若父,林如海对儿子还是了解的,晟玉从三岁多便跟他读兵书学韬略,熏染了这两年不说胸有丘壑,但利用贼人的疏忽自保应该还是有可能做得到的。
  因此,他此刻并不十分着急,贼人拐了这么大的孩子不会害命,顶多蓄养起来卖掉。只要确保晟玉暂时没有危险,余下的都可以慢慢计议。这么多人手,只要贼人还在京城,定能找得出来。当然,这过程中晟玉未免会受些委屈,不过,男孩子嘛,总要多经些磨难,才能成长。
  倒是黛玉,林如海实在放心不下,便叫丫头带黛玉回去休息。黛玉执意不肯,只得作罢。不多时三王爷、世子也带着人赶来,彼时人已渐散,众人找寻一回,街上的茶馆酒肆,都一一看过,依然杳无音讯。
  林黛玉拼命释放者自己的异能,耳目并用,查探周围的情况。
  此举极耗心力,渐渐的黛玉不禁有些体力不支。她额上渐渐渗出一层密汗,有些头晕目眩,突然双腿一软,倒下的瞬间黛玉只觉得身子被一双有力的臂膀托住。回头一看,却是柳逸轩,黛玉此刻也顾不得许多,低声道了谢,匆匆站起,才发现自己已经脱力了,站着有些摇摇欲坠的。
  “你的丫头呢?”柳逸轩问。
  “我让她去那边看了。”黛玉微微抬眼,往前方指了指。
  “你没事吗?”
  “没事,我是累的,歇歇就好。”
  柳逸轩只得扶着黛玉道路旁的茶楼里坐了,又怕她自己不安全,小厮们守着也不方便,索性自己在另一边的桌子前坐了,叫了一杯茶慢慢的吃。黛玉却是一坐下便闭目养神,这是恢复体力的最好方法。柳逸轩除了最开始看黛玉的一眼,后来连头也没有扭一下,目不斜视的正襟危坐,也不找人交流一下,似乎整个茶楼就他一个人一般。
  直到黛玉睁开了眼,柳逸轩也慢慢的吃完了茶。
  他又看了黛玉一眼,见她脸色比方才红润很多,轻轻的吐出一口气,指着窗外道:“那不是你的丫头?”
  黛玉一看,果然是翠竹,刚要招手叫翠竹过来,被柳逸轩制止,说已经派人去叫了。
  翠竹到的时候柳逸轩的脸色很不好,浑身散发着冷气。翠竹下意识的缩了缩身子,暗道:怪道听人说皇室的人身上有龙气儿,果然不假,这一个世子便有这气势,那皇帝还不定怎么样呢?
  黛玉一见了翠竹便问:“可有消息了?”
  翠竹低了头,嗫嚅道:“没有……姑娘,您脸色看起来怎么差了很多?”
  还不等黛玉说话,柳逸轩便冷声道:“身为丫鬟,不时刻跟着主子,乱跑什么!你知不知道你们家姑娘……”黛玉知道在往下说彼时责备翠竹的,忙拦住他的话,“世子莫要怪翠竹,是我让她去的。”
  “照顾好你们姑娘。”柳逸轩被打断话,倒并未生气,而是看了翠竹一眼,冷冷的道。说完转身要走,还未出门便见一人急匆匆的便跑边喊,“姑娘,大喜大喜,小爷找到了,小爷……找到了。”
  黛玉忙冲出去问:“在哪找到的?”
  “呃……在……是……”对着一圈问询的眼睛,那人说了几次都没有说出来,张着嘴,只是喘粗气。
  “在哪?姑娘问你话呢,你倒是说啊!”翠竹也焦急的催促。
  “没……没在哪……是小爷自己回去的,如今就在府里,老爷也回去了,让小的来通知姑娘和世子爷。”
  “马上回府。”黛玉吩咐一声,率先带人走了出去。外面已经备好了车马,黛玉上了朱轮车,柳逸轩骑上了银鞍白马,往林府而去。三王爷也在府内,林黛玉顾不得许多,忙去看晟玉有没有伤到,亲眼看了,亲口问了,见他一切安好,才终于放下心。
  原来晟玉看花灯看得正在兴头上,猛然抱人抱走,一时竟未反应过来。等察觉时已经为时晚矣,左右一看,全无跟来的人,便知是碰到贼人拐子了。
  他知道自己不过一五岁孩童,硬来的话必然不是贼人的对手,须得智取,方能有几分的胜算,便先默不作声,却拿眼观察着周围的环境。那贼人负着他一路只往人稀之处走去。晟玉看准了一七八岁的孩子,身上绫罗锦缎,还有四五个家人跟着,料定必是富贵人家的公子;便趁歹人不备,照着那孩子的发髻狠狠抓了一把,那孩子登时便大哭起来。
  如此一来,那跟着的家人岂能善罢甘休?
  晟玉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他们自然不能跟一个孩子过不去,自然是找负着晟玉的贼人追究。那贼人被几个强壮跋扈的仆从拦住,挣脱不得,也解释不清,总不能说打人这孩子跟自己没关系,是自己拐来的吧;便是如此说,怕也不会有人信;便是有人信,那罪过岂不是更大?
  晟玉人小,众人一时不注意他,他便趁此溜开,直奔林府去了。
  黛玉听完晟玉的脱险过程,也暗暗惊奇。此举虽也说不上是什么奇谋妙计,却也有其精妙之处,而且竟然还成功助晟玉脱了困。尤其被一个不足六岁的孩子想到,也算了不得了,这两年的兵法没白读。
  “小黛玉,多日不见,可有想我?”三王爷见黛玉一进来便只拉着晟玉问,理都没理他,不由耐不住了。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还不行吗?
  黛玉这才注意到三王爷,不由满面羞愧,忙上去见礼。
  三王爷摆摆手说:“这次也算是因祸得福,晟玉受了这一惊,倒端出个长期窝在京中的盗窃拐卖团伙,也算有功了。”
  “咦?”黛玉睁大了眼,“这是怎么回事?”
  三王爷说:“你们林府三人,你父亲,你,加上晟玉,可都不简单啊!晟玉被贼人负着的时候,便在贼人的衣角上做了标记。他回来后众人便照着标记去抓人,在一个酒坊里找到了拐晟玉的贼人,顺便挖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盗贼团伙,查获各类金银珠宝无数,解救几十个两三岁到七八岁不等的孩童,使多少家庭免于妻离子散之苦,还不算功德一件?”
  “当真?”黛玉的嘴角不自觉的翘起,“如此说来晟儿还立了功了?”
  “那是自然。”突然,一道深沉洪亮的声音传来,众人扭头,都有些讶然,纷纷行礼,“见过陛下!”
  “免了,都免了。”皇帝摆着手,“朕今日是微服出巡,不要那些俗套子了。”说着已在主位上座了,叫着林如海道,“听说你儿子逛灯会丢了,朕就带了人来,没想到晟玉自己回来了。过程我已经都听说了,如海,你这儿子不简单啊,小小年纪都如今处事不惊,不仅从歹人手里成功逃脱,还立了如此大功,以后怕是要青出于蓝了。”
  林如海躬身道:“陛下过奖,犬子这次是误打误撞,误打误撞。”
  皇帝指着林如海笑道:“你呀,也别过谦了,他有几斤几两,我心中有数。”
  说着又叫了晟玉上前,摸着他的头问了好些话。晟玉都不卑不亢回了,应答也很有序。皇帝更是大喜,解了自己身上的玉佩,赏给晟玉,还亲手给他戴上。晟玉便有模有样的稽首谢恩,凑在皇帝面前说话。他本就生的乖觉,粉团儿一般,此刻故作老成的样子更是可爱之极,说话也有趣儿讨喜,不多时皇帝已畅笑了几回,指着晟玉对林如海说,“以后也多让这孩子进进宫,有他在,朕也能开心开心。”
  唉,皇帝也不好当啊!宫里的人都是从小学规矩,学的都死板了,平日里说话都一板一眼,连个逗趣儿的都没有。那些皇子皇孙们见了他都是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的,哪有晟玉这小子好玩?
  林如海答应了一声“是”,又看黛玉,见她脸色不怎么好,脸上不由带上了担心。皇帝似乎也有所察觉,只见他看了林如海一眼,又看黛玉,吩咐说:“林丫头,你提心吊胆了半日,该累了吧,快回去休息吧!”
  黛玉便谢了恩,告辞。
  彼时天色已晚,皇帝也并未久待,说了几句话也就走了。
  三王爷也带着儿子回去了……

☆、第27章 时光飞逝

  过了黛玉七岁的生日,便是花开正盛之时。京中豪门公府照例有许多赏花会,黛玉收了不少请柬,有去的,也有不去的。心情好了就出去转转,结识几个朋友,闲了也可以凑在一处读读书,做做针线;懒得出去便只在自家读书晒太阳,兼学些医理;日子过得倒也逍遥。
  时光如梭,转眼已是两载。
  九岁的黛玉出落的越发动人,身形婉转,一双似蹙非蹙的眉,两弯似喜非喜的目,肌肤嫩的能掐出水来;又知书识礼,在家帮着母亲料理家事。京中的贵妇们提起黛玉,没有不首屈一指称赞的;倒有不少人不知根由,暗中托人说合,想给自己家孩子定下,都被贾敏、林如海婉拒。
  这些黛玉自然都毫不知情,她这两年潜心读书、修炼,异能较之两年前已大有长进。
  两年前不过是较常人耳聪目明些,如今这种能力进一步精进,发展道可以感知周围百步之内的风吹草动的程度,且具有一定的攻击力。不说多么的惊世骇俗,自保是绰绰有余了。
  她自己凭着修炼的心得和这两年对医术的潜心研究,为晟玉创制了一套吐息之法。此法可强身健体,尤其是习武之时配合使用,有事半功倍之效。晟玉六岁开始习武,如今两年过去,功夫大有长进,其中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于此。他与太子、柳逸轩交好,自己得了好东西,自然而然便想他们也能受益,于是去问黛玉可否将这吐息之法教给他们。
  黛玉本非藏私之人,何况他们又都待晟玉不薄,投桃报李,自然是没有不允的。
  ……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锦衣小公子带着几个仆从匆匆穿过,渐渐走入一人迹罕至的巷子。
  “爷,就是这里了。”
  这小公子正是晟玉,他眯着眼睛瞧了瞧,抿了抿嘴,问:“这就是你说的有李羲和亲手所绘烟雨图的铺子?”
  “就是这里,没错。”小厮指着铺面的匾额,一字一顿的念“大、丰、泰,义清巷的大丰泰,就是这里了。”
  “那快进去吧,别又被人抢了先。”说起这事,晟玉便一肚子的闷气无处发泄。黛玉喜欢书画,他每次出去便留心看各处有没有好的书画作品,偶有不错的,便买回去给黛玉。但极好是却不常见,令人气闷的是,每次听说了极好的,总有人先他一步买走。一两次倒还罢了,总是如此,任谁就是再好的脾气也不免生气。偏他还不知此人是谁,甚至连是不是同一个人所谓都不知道,真是有气也无处撒,让人郁闷的不行。
  晟玉进了铺子便叫掌柜拿那副烟雨图来。
  掌柜凑上前,躬身低头含笑道:“不好意思,这位小爷,您来的不巧,那烟雨图刚被人买走。要不,您再看看其他的?”
  “什么!又被人买走了?”晟玉登时把眼一瞪,生气的问。
  掌柜道:“是被买走了。”
  “是什么人?”
  “也是一位公子,比您大些。”
  晟玉握了握拳头,暗恼自己该早来点,或是路上走快点,别耽搁这么久,也不至于如此。不过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他今儿就是奔着这铺子里的烟雨图来的,如今没了烟雨图,其他的也没兴趣再看了。饶是掌柜热心的招呼他看其他字画,他也没心情,素性带着人回府。
  黛玉一见晟玉,便问:“怎么出去一趟,回来就这般垂头丧气的,可是谁欺负了你不成?”
  “谁敢欺负我!”晟玉气鼓鼓的端起茶碗,一股脑的灌了一碗茶。
  “既然没人欺负你,为什么这么着?”
  晟玉叹口气道:“别说了,我听说有一个铺子里有李羲和亲手所绘的烟雨图,便想着跟紧给姐姐买来,没想到晚了一步,已经被人买走了。”
  “噢……我还当什么呢,原来是这缘故。”黛玉笑道,“这有什么,人家开门做生意,难道只许你进,不许别人进不成?买走了便买走了,横竖我这里有几幅烟雨图都不错,也不用非要那副不可。”
  “可是那副姐姐一定也喜欢。”
  黛玉笑说:“万事随缘,该是你的便是你的,强求不得。你没买到,便是我跟它的缘分没到,何必生这种闲气?”
  晟玉想了想,说:“倒是姐姐明白,我糊涂了。”
  黛玉笑而不语,慢慢的品着茶,半晌放下茶碗,杯盘相触发出轻微的“铿”声。她起身从匣子里拿出一把折扇,递给晟玉,道:“瞧你出了一身汗,快扇扇罢!你呀,就是小孩儿心性,这也没什么,你原才八岁,正是没定性的时候,以后读书识得道理多了,自然也就好了。”
  晟玉展开扇子,扇面上画着竹子,还题有一首小诗,字迹娟秀,内容也雅致。他晓得是黛玉的手笔,便感叹道:“姐姐也不过比我大一岁,如何姐姐就沉得住气、耐得了心,从来都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黛玉含笑不语,她暗想:你如何跟我比?你若也像我这般经历过一世沧桑,你便就知道为什么了。
  姊弟二人说了会子话,便一同去了贾敏的正院。贾敏正歪在榻上养神,见他二人来,便起身叫到跟前儿,一手拉了黛玉,一手拿了帕子给晟玉擦汗。贾敏一面命丫头打扇,一面道:“天热,怎么不等太阳下去了再来?”
  晟玉道:“我不怕。”
  丫鬟端来冰镇过的水果,贾敏捻了一块塞到晟玉嘴里,一面皱眉道:“又扯谎,脸都晒的通红,出了一身臭汗,还说不热呢?”晟玉闻言吐吐舌头,嘻嘻笑了两声,便极为享受的把水果嚼的“咔咔”响。贾敏睨了他一眼,看着黛玉说:“倒是玉儿不怕热,刚从太阳底下过来,手还是凉凉的呢?也不见出汗……”
  黛玉笑道:“我不怕太阳。”
  贾敏说:“你是不怕太阳,还专爱在毒日头底下晒呢?老爷也是的,竟由着你胡闹,中了暑可不是玩的!”
  黛玉忙说自己不会中暑,贾敏如何肯信,又嘱咐了一番让她不要在太阳底下晒。黛玉知道争辩也无用,只得先答应着,以宽慰母心。
  几人正说着话,一丫头进来报说:“舅老爷府里派人来了。”
  贾敏忙令带进来,一看却是贾母身边大大丫头鸳鸯带着四个婆子。鸳鸯一见了贾敏黛玉等人,便先行了礼,说庄子里送来了些瓜果,老太太尝了很好吃,便让给姑太太送些来;又说老太太想姑太太和外孙外孙女了,想接黛玉、晟玉去住些日子。
  关于此事,自他们进京,已经提了不是一次两次了。
  贾敏知道黛玉晟玉都不喜欢在贾府住,因此没有都找借口推了。何况贾母知道黛玉常进宫看望太后,一直想通过太后给在宫里的贾元春牵上线。这两年贾敏也看清了,母亲明着说是想黛玉,其实不过是想黛玉能带来的好处;那是她母亲,她不好直接说什么,也只有凡是忍让些,尽一个女儿该尽的孝心罢了。可天下那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儿女,不管是谁,想把注意打到黛玉、晟玉身上,她是不允许的。
  因此,事实上,贾敏也是不希望黛玉、晟玉去贾府住的。
  况且贾府还有一个混世魔王宝玉,今年都十岁了,还是顽劣不堪,眼里毫无礼法,不思读书进取,天天在内帷里跟女孩子厮混。黛玉去了那,岂不是自损名声?
  鸳鸯说着已经命人抬来了瓜果,一样样的拿给贾敏看,指着道:“这是水蜜桃儿,老太太吃了说很甜,让送来给姑太太和姑娘、小爷尝尝。这西瓜是我们自己庄子里种的,从海外弄来的种子,比一般西瓜好吃些。个头也大,足足是平常西瓜的两倍,姑太太不如切开看看,瓜瓤也很好。”
  贾敏往她指着的西瓜上看了看,说:“倒是先不切罢。黛玉、晟玉他们姐弟刚吃了果子茶水,再吃便恐怕克化不了,反不好了。先放着,到后晌再切给他们吃罢。”
  鸳鸯抿了抿唇,应了声“是”,又道:“这样也好,我们家里还有很多,不够了姑太太再派人去要。”
  贾敏道:“这是自然。我们府里也有不少新鲜瓜果,上午才送来的,一会子你走的时候带些给老太太和你们府里的哥儿姐儿们尝尝,也是我的一点子心意了。”
  鸳鸯没想到贾敏会说出这么一番话,一时怔住了,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忙点头应下。鸳鸯在说请黛玉去住的话,贾敏便以它事岔开,鸳鸯也不好再死揪住不放,结果自然是带了不少林府的水果气急败坏的回去了。
  鸳鸯一见了贾母便把贾敏不让黛玉来住的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气得贾母捶床,咬着牙发狠,道:“真是白疼了她那么多年,有了靠山就不要我这个母亲!我……”一句话说不上来,被唾沫呛到,扶着床咳了起来。鸳鸯忙上前给她捶着背,一面劝道:“老太太息怒,莫气坏了了自己的身子。前儿大姑娘不是还来信说送进去的银子有作用了,不出意外,过不了几日大姑娘就能见到圣上了。咱们大姑娘可是知书达理,模样也俊俏,还怕以后不能……”
  鸳鸯说到这住了口,后面的便只可意会了。
  贾母咳了半天,在鸳鸯的服侍下吃了半盏茶,才摆手道:“但愿如此罢。”
  这里黛玉在林府却也有些出神。前世大概贾元春封妃,大概就是在此不久;今生好多事都与记忆中的有出入,却不知这件事会不会有变化。总之,不论如何,都不与她相干。前世这位表姐就不怎么喜欢她,当年撮合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元春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如今这些黛玉虽不计较了,却也不想跟贾元春又太多接触,她将来富贵也好、蹉跎也罢,黛玉都不想过问,更不想沾她的光。
  “玉儿,你想什么呢?”贾敏见女儿怔怔的出神,不由问。
  “啊……没什么……”黛玉回头笑笑,“母亲,我想吃点心了。”
  “刚吃了果子,又吃点心,我怎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饭量这么大了?”
  黛玉垂头笑道:“我饿了还不行吗?”
  贾敏也好笑,忙令人将那各色点心都那些来,给黛玉挑着吃。晟玉也凑热闹,他小孩心性,偏爱跟黛玉抢着吃,自己还觉得挺好玩的。不多时姊弟二人倒吃了两碟子,贾敏便命丫头端了,不许他们吃,“你们俩去外面转转,吃了这么多别都积在肚子里,不然要难受的。”
  ……
  柳逸轩已经十三岁了,越长越显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那俊俏不知引得多少宫女丫头芳心暗许。两年过去,他不喜跟女子亲近的怪癖是一点没减,反有加重的趋势。身边伺候之人全是小厮,仅有的两个丫鬟也于一年前打发出去了。
  黛玉如今还小,成亲起码也得五六年之后,到时候柳逸轩也快二十岁了,中间这几年难道便要他一个人过?英亲王妃偶然兴起给儿子弄一两个通房丫头的念头,可尚未开口,自己便销声匿迹了,这情况,哪是能塞得进去的啊?
  如今,英亲王府的丫头们偶然凑在一起,便是在议论世子柳逸轩。
  “你们说,什么样的人才陪得上我们世子爷?”
  “嗯……那须得是一个美貌绝伦、风华绝代,还得超凡脱俗的女子才行。”
  “不对不对,只是这样哪行?”
  “那你说怎样才行?”
  那人便叹了一口气,“只怕这世上没人配得上咱们世子爷了。”
  突然一人道:“我倒想起来一人,怕也只有她了。”
  众人忙问是谁,那人便神神秘秘的咕哝半天,才低声说:“就是常来我们府里的林姑娘。”众人想了想,都点头道,“极是,除了她再无旁人了。”
  这时,不知是谁叹了口气,“可惜啊……咱们世子爷向来对女孩子不假辞色……”
  众人一听便都皱了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她们起码还有一丝机会。一人咬着唇,欲言又止的张了几次嘴,半晌才示意众人凑在一起,低声耳语道:“我听说……男子到了十二三岁就该想那起子事了。寻常富贵人家的男孩子到了这个岁数长辈都会赐通房丫头的,你说咱们世子爷到现在还不爱跟女人亲近,不会是……”
  众人都红了脸,骂说话的那丫头:“你要死了,这话是能浑说的?还不快打住,以后休要再提,不然咱们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