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重生之黛玉-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几个婆子见了黛玉便一齐涌上来请安,拉着黛玉的手,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
  前世的黛玉可能只是觉得这些人热情的过分,虽讨厌些,倒可谅解。今生的她却只觉得这些谄媚的嘴脸着实令人厌恶,连多说一句话的*都没有。偏那些人还一直说老太太想她,让她有空去住几天。说老太太今儿吃了新做的点心,觉得好,便命人带来给女儿和外孙外孙女尝尝。间或旁敲侧击的说些亲戚间要多往来、不可生分了之类的话。黛玉听得不耐烦,便不作声。
  横竖她如今小,听不懂也正常不是?
  送走了贾府的人,贾敏打开糕点盒子,问黛玉吃不吃。黛玉不想拂了母亲的好意,便拣了一块玫瑰糕咬了一口,咀嚼半天,闷闷的道:“没有咱们家做的好吃。”
  贾敏失笑,伸手夺了她手中的糕点,道:“不喜欢就别吃。想吃什么?我让人去做!”
  “唔……”林黛玉眨眨眼,笑嘻嘻的说,“母亲屋里的果子还不错……”
  “小馋嘴!”贾敏伸手在黛玉鼻子上刮了一下,便命丫头,“快去拿果子来,多拿些!”
  ……
  贾母歪在炕上,一副懒洋洋的模样,从林府归来的几个婆子正回着事。两个小丫鬟跪坐在炕上给她捶着腿,贾母眯着眼,时不时的“嗯”一声,或是懒懒的吐出几个字。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听汇报,似乎没有重视起来的意思。
  “敏儿可说什么时候来看我这个母亲了没?”
  “这……姑太太没说……”
  “嗯?”贾母猛地睁开眼,扶着丫鬟的手坐了起来,皱眉盯着那几个婆子。
  另一个机灵的婆子忙将方才回话的婆子一拽,上前道:“老太太,她不会说话,没回清楚。姑太太说想您了,如今刚进京,诸事繁忙,等抽出空就来看您!”
  “敏儿真这么说的?”贾母眯起了眼。
  “千真万确,老太太,我们都是亲耳听到的。”她说着便推其余人,另几人也忙点头以证明此话属实。
  贾母这才笑逐颜开,又问林如海授了什么官职,婆子回姑太太说还没授官职。贾母有些不信,道:“这不合情理啊,定是你们没问清楚。今儿搞了那么大动静,整个京城的人都在传林如海在大街上被圣上十万火急的召了去,这一看便是要重用的节奏,如何会没授官职?”
  “姑太太确实是这么说的。”婆子的声音小了些。
  贾母叹口气,说:“罢了,你们都退下罢。”她这话说的不欢快,众婆子你看我我看你,都敛了眉眼低着头退出。贾母凝眉半晌,叫小丫头,吩咐道:“去把你们老爷叫来!”

☆、第15章 拜见太后

  “在看什么?”
  黛玉正坐在回廊上,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拿着一卷书籍。突然一道浑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只觉得手中一空,书已经被抽走了。她猛地回头,见林如海含笑正翻着手中的书,嘀咕着:“医药典籍……”黛玉“嘻”的一笑,站起身问:“爹爹你什么是时候来的,不用陪客人了?”
  自从林如海被任命为户部尚书的消息传来,林府便添了许多拜访者。除了世交旧友,还有不少不知名姓的官员,一股脑的递帖子求见,着实忙乱了一通。男客女客都有,黛玉也跟着贾敏接待了些女眷。后来贾敏怕累着她,才没让她去。
  林如海“嗯”了一声,说:“我站这有一会儿了,你小孩子家家,发什么呆?”
  “爹爹,我不是小孩子了!”
  林如海闻言笑了,“说什么呢,难道你今年不是才六岁?”
  林黛玉急了,跺着脚道:“爹爹,你知道的,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林如海知道不能再逗下去了,便拉黛玉坐下,却忍不住大笑几声,把医书递给黛玉,道:“玉儿啊,以后别随便说自己不是小孩子了,在父母面前,你再大,都还是孩子。过去的事,不要再想了,如今你有父亲,有母亲,有弟弟,我们都会护着你,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嗯……”黛玉认真的点了点头,“我知道。”
  “哦,对了!”林如海似乎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拍了一下脑门儿,“今儿我进宫面圣时,皇上说太后听五王妃提起你,很感兴趣,想见见你。应该就在这几天,必有宣召,为父告诉你就是先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太后知道五王爷给爱孙柳逸轩定了一门亲事,早就想见见姑娘长什么样了,碍于黛玉这些年不在京,才拖到如今。这不,一听说林如海携妻子儿女进京了,便再也按捺不住了。
  林如海明白其中关窍,只是一时不好跟黛玉解释。
  “太后?”林黛玉显然很惊讶,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暗道:自己不会听错了吧!她长这么大,可都没有跟皇家扯上关系。前世见过跟皇家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身为皇妃的表姐贾元春了。今生竟会有太后召见,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林如海点点头,肯定了黛玉的疑问。
  “怎么太后突然要见我?”林黛玉低着头寻思,声音小的几乎微不可闻,不知是希望有人回答还是仅仅是自言自语。林如海仰头四十五度望天,表示自己压根儿没听到。可是黛玉似乎不会轻易放过他,没得到回应,便拉拉林如海的袖子,“爹爹,您说,太后怎么知道我的?”
  “呃,这……”某爹支吾着,典型的是做那什么心虚。枉他堂堂二品大元,在朝堂上都能侃侃而谈,今儿面对一个小女娃子竟然口讷起来,说出去都觉得丢面子。
  “哦,爹爹你已经说过了,是五王妃跟太后说的。”
  某爹擦汗,闺女啊,你能一下说完不?
  ……
  接下来的几天,贾敏便亲自教黛玉宫廷礼仪。闲下来后,她本来是打算带黛玉晟玉姐弟去贾府拜访的,但突然有了这事,其余的只得暂且放一放了。宫中礼仪繁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行什么礼,事无巨细都要一丝不苟。黛玉以前学过,又兼其天资聪颖,倒不至于出什么差错。贾敏见她礼仪规范,一举一动皆不失体统,也暗自点头。
  很快宫中便来人了,黛玉带着翠竹上了轿子。
  太后是一个很慈祥的老人家,黛玉到的时候殿内并无闲杂人等,只是几个老嬷嬷陪着闲话。黛玉在殿内停下,行跪拜大礼。太后远远的看见,便已剩了好感,觉得这孩子不错,忙吩咐人,“快搀起来,叫黛玉是罢,来来来,到哀家这里来!”
  这过于热情的招呼,倒让黛玉有些诧异,一时怔住了。翠竹不听的使眼色黛玉都毫无察觉,急的翠竹拽她的袖子,小声提醒:“姑娘姑娘,太后叫您呢。”
  黛玉回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一步一步踏上台阶。
  方站定,太后便一把拉住黛玉的手,问她几岁了,什么时候出生的,平常读什么书,学什么女红,在家都做什么。黛玉都一一回答。太后见她吐字清朗,条理清晰,又温婉谦逊。回话的时候不卑不亢,不似有些女子,一见了贵人便露出谄媚的嘴脸着实让人喜欢不起来。便与身边的嬷嬷对视一眼,含笑点头不已,直赞,“不错,不错,林夫人教得好,教的好啊!”
  “多谢太后夸赞!”黛玉低头道。
  太后虽年过六旬,但身子还算健朗。今日见了黛玉,一高兴,便兴起了游玩的兴致。太后居住的长庆宫外有一条横亘皇宫的小河,两岸亭台楼榭峥嵘轩峻,茂林修竹奇花异石,令人目不暇接。沿河而下,不过功夫便能纵览半个皇宫的风景。太后命人备船,打算带黛玉坐船游览一番。
  不多时船已备好,遮阳幔子也撑了起来,太后便携了黛玉上船。
  黛玉还不觉得有什么,翠竹却是兴奋的不行。她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能进得了皇宫,抬眼望去,亭台楼阁都是从所未见富丽堂皇的,两边的树木也都比外面的繁茂许多,明明是夏日,一路上倒有很多开的茂盛只知好看说不出什么名儿的花儿。好在她身为黛玉身边的大丫鬟,也不是一点没见过世面的,内心虽激动,面儿倒还算平静。
  坐了一会儿船,太后便有些累了,便指着一人对黛玉道:“她是秦嬷嬷,哀家回去歇歇,你跟着秦嬷嬷她们再玩一会子,到用膳时我让人来叫你。”
  黛玉点头,送太后下去又上了船。
  彼时太后召见林家姑娘还亲自带着游玩的消息已在宫中传开了,不少宫人慕名来看。虽然他们只是借故路过,不敢明目张胆,但打量的眼神还是让黛玉很不舒服,便对秦嬷嬷道:“嬷嬷,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回去罢。”
  秦嬷嬷也觉得早点回去比晚了好,便命靠岸,扶黛玉下船。
  黛玉能清楚的感觉得到很多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甚至连他们低声的耳语都听得一清二楚。有时候过于耳聪目明,也是一种烦恼。其中有一个人的目光格外不同,怎么说呢,更浓烈,似乎带着置疑,隐约能听到她几不可闻的自语声:“真是……林家的表妹?”
  不用看,黛玉已猜到那目光的主人了:二舅妈所出的长女,贾宝玉的嫡亲姐姐,几年前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做女史的元春表姐。转身的瞬间,余光瞥见,虽离得远,却也足以看真切了,确是此人无疑。
  回到长庆宫,尚未进得宫门,便有宫女告诉黛玉皇帝也在。进得殿来,自然又免不得一番见礼,皇帝盯了黛玉几眼,道:“听如海说你喜欢下棋,可有此事?”
  黛玉回禀:“因家父喜欢,略有接触,上不了台面的。”
  皇帝含笑捻须道:“这也不错了。”他知林如海一向宝贝这女儿,今日见了倒觉真有些不俗。又问几句话,见她语言清朗、谈吐有致,小小年纪,一读过不少书、识得不少道理,也暗自点头。便将新得的一白玉棋盘赐给黛玉,又给了她几幅名家的真迹。
  用了午膳,皇帝告辞走了。
  这几年,宫中没有女孩子出生,最小的皇女也都到了待嫁的年龄,太后见了黛玉这么小的女孩子便稀罕。况她生的眉清目秀,天然一股气质,非凡人可得,不由越看越爱。因黛玉在外面吹了风,头发有几分凌乱,太后便命人拿来梳妆匣,亲自给她掠发整容。对此,黛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一刻,高高在上的太后似乎就是普通的老奶奶一样,让她不由得放下了心防。
  太后似乎感到了什么,徐徐的道:“你莫不自在,我一见你,便觉得是自己的亲孙女似的。我的那些孙女们小时候,我也给她们梳过头,她们可不像你这般拘谨。”
  “太后是一个好祖母!”黛玉仰头,认真的说。
  “你也可以把我当祖母。”太后笑道,横竖早晚都得叫祖母。
  黛玉笑笑,连称不敢。走的时候太后又赏赐了许多东西,什么宝珠、金珠、钏镯,金银锞子,还送了几匹上用内造的云锦料子说是给黛玉裁衣服。云锦因其绚丽多姿美如云霞而得名,多为皇室御用贡品,寻常人家很难得到,偶有些流到外面的,也都很快便被哄抢一空,价格堪比黄金。怕也只有太后才这么大手笔,一给就是好几匹。
  后来又有不少嫔妃借口请安,实则来瞧让太后喜欢的不行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孩子。
  见了面免不了又有不少表礼。
  林黛玉回府时除了所乘轿子,还有一辆马车专拉赏赐的东西。直到见了贾敏,问及在宫中的事,黛玉还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为何太后会对她这么好,还有很多人的态度,都有些莫名。

☆、第16章 又去贾府了

  贾敏去看黛玉时,黛玉正坐在窗下认真绣荷包。
  贾敏挥手屏退丫头,悄悄走至黛玉身后,笑道:“听丫头说你这几日不出门,苦练女红,我还不信。如今看来,倒没有谣传。”
  黛玉起身,笑着拉住贾敏的手,“母亲怎么这时候来了,我给您泡茶。”
  贾敏拉住她:“茶倒不用了,我就是来看看你。”说着拿起黛玉刚放下的荷包,仔细看了看,脸现惊异之色,“玉儿,没想到你绣工这么好。瞧瞧这花鸟,栩栩如生,跟真的一样。不愧是我的女儿,从小便心灵手巧,长大了还得了!”
  “母亲,有这么夸自己女儿的么?”黛玉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笑笑,“我随便绣的,技术有限,跟那些专业的绣娘还差得远呢。”
  贾敏点头道:“若只论技艺,你是不如她们娴熟,但你有一个别人都没有的优点。”
  “什么?”
  “你绣的荷包有一股子灵气啊,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一般人可做不到,当然,除了我的乖女儿。”
  这些黛玉心知肚明。她选的本就是上等的丝线,最关键的是——刺绣时她可是在丝线上输入了能量的。这是她的新发现,不仅能使图案栩栩如生,佩戴时这些能量还会缓缓输入佩戴者体内,有强身健体之效。因为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而是循序渐进,倒不至于引人注目。所以她打算用心绣几个荷包、香袋之类给父母、弟弟,还有五王爷王妃和两位郡主姐姐、太后她们一人一个。
  “不过,绣的好也不能一天到晚的绣。针线活太费眼睛,你小小年纪正是要多休息的时候,莫伤了身体。”贾敏叮嘱道。
  黛玉吐吐舌头:“母亲,我不会绣太多的。”她掰着手指头数,认真的说,“八个,只绣八个。”
  “好,你绣多少,要送什么人,我都不管。不过先说好,每天刺绣的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时辰。”
  “啊?”黛玉的脸夸张的皱了起来,“母亲,两个时辰是不是……太少了点?”输能量也是一项体力活,输完一根线,至少要歇半个时辰才有体力刺绣,两个时辰怕是一个都完成不了。这样一来,全部绣好,得猴年马月?
  “不行,就两个时辰!”贾敏说的很严厉,见黛玉垮了脸,又有些心疼,揽在怀里摸着她的头说,“两个时辰已经很费精力了,再多,我可不放心。”
  “那好吧!”听了这话,黛玉心中又感动的甜蜜蜜,在贾敏怀里蹭了蹭,“谢母亲关心。”
  “傻孩子,跟我还客气呢?”
  离开时贾敏告诉黛玉明天要去贾府拜访,让她提前有个准备。
  对于这事,黛玉并未十分放在心上,横竖贾府现在没有她挂心的人,又不用表现给谁看,也无需笼络什么人。翠竹选明日穿的衣裳时,黛玉也恹恹的,随意指了一件。翠竹一听便撇了嘴,“姑娘,您怎么心不在焉的?”黛玉抬头,疑惑的看她,翠竹举了举衣服,“这件衣裳是您平日家穿的旧衣裳,不是见客的衣裳。”
  “翠竹,你也作弄我!”黛玉故意瞪了眼,板着脸道,“把平日的旧衣裳拿来哄我,你倒要挑我的不是了!”
  “姑娘,我也不是有意的,拿得匆忙,不知怎么就夹杂了这一件。”
  林黛玉摆手:“好了好了,你随意挑一件见客的衣裳,别吵了,我还要看书呢?”
  “是!”翠竹将那一堆衣服收走,顺便问一句,“姑娘,您真的不要再点几根蜡烛?”只点一根蜡烛看书,光线实在太暗。她原要说多点几根的,可姑娘死活不让,说闻不惯那烟气儿。
  “不要不要,你家姑娘眼力好。翠竹,我说了多少遍了,就你聒噪,还快去!”黛玉笑着翻一页书,摆着手让翠竹快去。她会看不见,笑话!异能又不是摆设。
  第二日一早,贾敏便携黛玉、晟玉上了马车,黛玉将新绣好的荷包给晟玉。晟玉喜欢的不行,说这次的荷包比前几次都好,还说要多多的买各种玩具送给姐姐。贾敏一手搂着儿子,一手搂着女儿,心里别提多满足了。“晟儿,你是男子汉,以后要护着姐姐,知道吗?”她道。
  晟玉看看母亲,又看看黛玉,认真的点头。
  进了贾府,自然先去拜见贾母。
  可巧王、邢二位夫人也在,王夫人的态度与上次可谓天壤之别。这也难怪,毕竟上次进贾府时林如海还未授官职。这次则迥然不同了。不仅林如海做了户部长官,黛玉还进宫见了太后。这让王夫人心中很不舒服,却又不得不小心笼络。自她进了这个家,就看那贾敏不顺眼。那时正值贾家的风头正盛,贾敏作为金娇玉贵的千金小姐,金奴银婢使着。而同样世家千金出生的她,却要在婆婆面前立规矩,还要处处被小姑子压上一头,心中自然不忿。
  这也可以理解,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千金小姐,突然身为人妇,总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很多人开始也有牢骚,但时日久了,那份牢骚也就淡了。可王夫人显然不同,她对贾敏的不忿是随着时间与日俱增的,也无怪她自己找气受了。
  当初贾敏出嫁后多年未有子嗣,她在心中暗暗高兴了许久。觉得终于扬眉吐气时,没想到传来了贾敏有孕的消息,好在生出来的是个丫头片子,谁料想仅仅一年之后,贾敏又生一个儿子。老太太听到后还高兴了好几天,感叹贾敏终于在林家立住了脚跟,以后更有了帮衬娘家的底气。
  哼,老太太就是偏心,也不想想,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人家有了夫家心里哪还有你这娘家?
  贾敏对于王夫人,就是一个噩梦。这不,好容易王夫人的女儿进了宫,以后前途无量,以为终于可以压过贾敏一头。没想到人家的闺女竟得了太后的青眼。
  王夫人此刻的心情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吐血。
  可表面又不得不陪着笑脸,着实让人郁闷。
  “敏儿瘦了不少,可是最近太累了?”贾母满脸慈爱的看着贾敏,又招呼黛玉晟玉上前,将他们揽在怀里,一口一个“心肝儿”、“宝贝儿”的叫,又说想她们,抱怨她们不常来走动。
  贾敏挨着贾母坐下,说:“最近是有些忙,母亲莫怪。我多见未见母亲,岂有不想的理儿?”说着想起这些年背井离乡的心酸,不禁落下泪来。贾母见她如此,也拿帕子揩泪。贾敏当年在闺中做女儿时,是极得父母疼爱的,如今见母亲流泪,心内也有些酸涩,只得止了泪,强笑道:“如今好了,咱们离得近,来往也方便,以后倒要常来叨扰母亲,母亲可不许烦的?”
  贾母呵呵笑道:“自然,自然!”
  不多时迎春姐妹到了,贾母便令她们陪黛玉、晟玉去里间玩耍,又命去叫宝玉。
  “林姐姐,听说你去了皇宫,皇宫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很富丽堂皇?里面的人是不是都很幸福?那,有没有遇见大姐姐?”刚坐下,探春满便一连串的抛出好几个问题。
  迎春、惜春也满脸好奇的盯着黛玉。
  “跟外面差不多。”黛玉整了整衣襟,接着说,“只是大了些,亭台楼榭多了些。至于里面的人幸不幸福,我就不得而知了。我进宫太后,宫中规矩大,自是不敢随便逛的,倒没见着元春姐姐。”
  探春垂了头,闷闷的道:“姐姐怎么什么都不知道?不过人人都说皇宫是天堂,我猜,里面的人一定很幸福,大姐姐真幸运!”
  黛玉默然,她没想到探春小小年纪便有这种想法。幽幽深宫,锁住了多少女子的青春,意气风发的有几个?多数都是淹没在深宫中的可怜人罢了,可见不是什么好去处。
  晟玉没参与她们的讨论,只低头解自己的九连环,偶尔抬头看一下黛玉,以防她被刁难自己可以随时支援。

☆、第17章 晟玉威武

  一阵噪杂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黛玉料定是王熙凤来了。她是个喜奉承尚排场的,每一行动必前呼后拥,尤其是见客时,少说也要带上一二十个随从,断不肯让人看轻了去的。
  “姐姐,林妹妹可来了?”这声音,这腔调,一听便是贾宝玉。
  “来了,不过宝兄弟,林妹妹还小,你可不要唐突,别吓到她。”
  “风姐姐,林妹妹才没有这么胆小!”
  这不是什么胆小不胆小的问题……
  贾宝玉向来不讲什么男女之防,黛玉心知他这一来,必定要见自己。她今生不想再跟贾宝玉有什么瓜葛,所以最好是不见。只因贾宝玉有些痴处,被他惦记上了,终究是麻烦。倒不是怕他,只不过他为人太过愚顽固执,认死理儿,烦都能把人烦死。但转念一想,倘此时避开,不免显得太过刻意,怕有失稳妥,碍于亲戚的情面儿,也不好看。看来今日这一见倒不可避免了。
  晟玉见黛玉蹙眉,便放下九连环挨着黛玉站定。脚步声越来越近,愈来愈噪杂,外面清晰的传来贾宝玉咋咋呼呼的声音——
  “老祖宗老祖宗,林妹妹在哪?”
  “没规矩,还不见过你姑妈!”虽是责备的语气,但被贾母笑呵呵的说出来,除了亲昵,并无任何威慑。王熙凤也满脸堆笑的说了几句话,便给贾母、贾敏请安。。贾宝玉垮了脸,止住要冲上去的步子,拱拱手,“给老祖宗请安,给姑妈请安。”打拱请安毕,便像完成了某种使命般,志得意满的猴到贾母身上撒娇。
  贾敏看得暗自皱眉,宝玉足足比晟玉大了两岁多,倒不如晟玉懂事。
  “老祖宗,林妹妹在哪?我去找林妹妹玩。”
  “在里屋和你妹妹他们玩呢,你去吧,不过不许胡闹,安安静静说话就好。”
  贾宝玉闻言便从炕上跳下来,“老祖宗放心,孙儿保证安安静静的。林妹妹那么个超凡脱俗的女孩儿,我不会欺负他的,我一定照顾好妹妹。”说完朝贾母半个鬼脸,便飞也似的奔进里屋。
  贾敏对宝玉的印象本就不好,又见他这般形容黛玉,更加不喜。她素知宝玉为母亲所溺爱,顽劣异常,专爱跟女孩子厮混,这一进去,怕他又缠着黛玉不放,心中放心不下。偏此刻在母亲面前,不好十分表现出对贾宝玉的质疑。两次进贾府,她也看清了,如今贾宝玉是母亲的命根子,自己在母亲眼里或许有些分量,但这分量跟宝玉是不能比的。谁说贾宝玉一点不好母亲都要记在心里的,自己这个女儿也不能例外。
  贾敏离京多年,不想刚来就跟母亲产生如此之大的分歧。便给跟来的大丫鬟若雨使个眼色,让她去里间守着,好歹别让黛玉吃了亏。
  若雨跟随贾敏多年,是其身边一等一得用之人,也算见多识广,以往官夫人之间的聚会来往她都能得心应手,此事自然不在话下。
  王熙凤在贾母处陪着说话,贾宝玉却一进去便直奔黛玉。想抓黛玉的手却被晟玉推开了,不由登时通红了脸,死瞪着晟玉,眼中满是愤怒。他从小长到如今,从来都是凤凰蛋儿一般,何曾遭人如此对待,此刻已经恼羞成怒。若非还有理智,知道晟玉是客人,早嚷着要让人拉下去打死了。
  黛玉扯扯晟玉的袖子,暗示他不要惹事。
  若雨忙上前护住黛玉晟玉,“贾二爷,男女孩授受不亲,我们哥儿也是护姐心切,并无恶意。”言下之意,这错在您,不怪我们姑娘和小爷。您要明理,就该小心自己的行止,别动手动脚。我们姑娘可是千金之体,不是你家几两银子买来的丫头。
  宝玉猛听到贾二爷这个称呼,不由愣了,指指自己的鼻子,“贾二爷,你叫我?”
  “是,贾二爷。”若雨又重申了一遍。
  “你为何不像他们那样,叫我宝二爷?”
  “奴才是林家的奴才,不是贾家的。”
  贾宝玉还要说什么,贾母身边的大丫头鸳鸯捧着果盘进来,笑道:“各位姑娘小爷们,来吃果子吧,老太太让送来的。”
  “鸳鸯姐姐,你来的正好,她……”
  贾宝玉见了鸳鸯就像见了救星一样,指着若雨要控诉。鸳鸯却一把把他拉过来,道:“宝二爷,老爷叫你呢,快去吧!”
  贾宝玉一听这话,顿时垮了脸,如雷轰电掣一般,扯着鸳鸯的袖子,一动也不愿动,“姐姐,老爷这时候叫我干什么?好姐姐,你去告诉老爷我在陪客,今天不去了好不好?”贾宝玉在府里谁都不怕,唯独怕他父亲。不管如何调皮荒唐胡闹,只要一提贾政的名字,管保他如老鼠见了猫一般,顿时失了威风锐气。
  “哎呦,我的爷,这我可做不了主。”
  “那我去求老太太……”说着已奔了出去,扑倒贾母怀里,扭来扭去的撒娇。贾母百般哄他,说只是去见见,不会为难他,还派两个老嬷嬷跟着,不让他老爷委屈了他。贾宝玉见杀手锏也失了作用,只得扭扭捏捏的下了炕,先到里屋冲着黛玉喊,“林妹妹,你等着我,今儿别走了,就住我们家,我把碧纱橱让给你住如何?”
  说话间外面已在催了。
  贾宝玉哭丧着脸,一步挪不出三尺远,慢慢的蹭了出去。
  再回来已是午饭时间,贾母命传饭,令邢王二位夫人来陪客。
  贾母正面独坐,贾敏坐了左手第一,黛玉带弟弟晟玉挨着贾敏坐了,迎春姐妹包括宝玉也都入座,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李纨则立于岸边布让。邢夫人很殷切,王夫人依旧是那张面无表情的慈悲脸,王熙凤则俨然是另一种清静,笑不拢口的,态度也还谦逊。贾府吃饭的规矩多,排场也大,且食物多油腻,与林家大不相同。贾敏包括黛玉晟玉在内,都很不习惯,能下口的并不多,偏王夫人王熙凤一直给他们添些油腻的菜。
  黛玉抬头看贾敏,贾敏岂能不明白她的意思,放下碗,道:“你受不了这些油腻的,换些清淡的吧。”
  王夫人眸子缩了缩,攥紧了手中的筷子。
  贾母则抬眸看了王夫人一眼,扯扯嘴角,奉送一个失望的眼神。
  倒是王熙凤脑子灵活,一拍手,“哎呦呦,罪过罪过……瞧我,竟不知道妹妹吃不了油腻的,还添了这么些,大错特错矣,该打该打!妹妹宽宏大量,别跟我一般见识——”
  “表嫂子严重了,不知者不罪,如何怪不得了你?”
  前世黛玉也跟贾宝玉他们一样称呼王熙凤为风姐姐,或是琏二嫂子。跟表嫂比起来,前两种称呼要亲昵很多,今生……还是算了吧。
  王熙凤笑道:“还是妹妹读书识礼的,气量大,那句话怎么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说到这她顿了顿,声音小了下去。她是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察言观色更是纯熟于胸,不需刻意,分分钟便能将众人的表情和心思了然于胸。她看王夫人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心知再说下去,别看她是自己姑妈,怕也会对自己很不满,识相的立马闭嘴。
  空气凝滞了一瞬,鸦雀无声。
  半晌贾母悠悠的道:“都吃饭吧!”
  用了午饭,过不了多久也该告辞了。贾宝玉死活要留黛玉住下,贾敏自然是不会同意的。原因也好找:黛玉才请了针线师傅,是宫里出来的,很有体面,很多官宦人家都抢着要,好容易请来,不好刚开始就缺席;再者孩子小,老爷又爱如珍宝,一日不见便放心不下等等;简直数不胜数。
  贾宝玉虽极不乐意,还抱着贾母闹了一阵,却依然改变不了什么。

☆、第18章 本性暴露了

  又逢京中庙市之期,大街上熙熙攘攘。
  各色商贩将那百般货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