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重生之黛玉-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宝玉道:“我就是渴死也断断不会喝的。”
薛宝钗用手帕子掩了嘴,说:“真真是越说越糊涂了!”
黛玉将二人的互动看在眼里,暗道:今生没了自己的参与,贾宝玉和薛宝钗日日厮守的,感情倒是比前世好上很多。唉,随便吧,幸或不幸,就看各自的命了!
☆、第31章 元春封妃
坐了不多时,又去看戏,因贾政生日来的都是自家亲眷,大家也就随意的坐在一处。正是热闹非常的时候,忽有六宫都太监夏秉忠前来传旨,唬得贾府众人战战兢兢的。独黛玉心中明白该是贾元春封妃的消息到了,辗转一世,果然与前世相差不多。
这里贾府众人忙着撤酒席、止戏文,摆香案等,一时无人顾得上身为贾敏等人。
黛玉便扯了扯贾敏的袖子,悄声在其耳边道:“母亲瞧那夏太监满面含笑的谄媚样子,想来不是坏事,怕多半跟宫里的元春表姐有关。”因不便泄露自己重生的事,黛玉只能以模糊的猜测语气告诉贾敏即将到来的事实。倒不是她不愿意说的准确些,而是这属于未知时间,若说的太过肯定,一旦准问起根由来,她还真不好自圆其说呢。
贾敏听了暗自点头,也低声道:“看着倒是确是如此。”
正说着香案已摆好,众人都跪了,夏太监宣旨,却不说到底是何事,只宣旨说皇帝召贾政进宫陛见。
众人一时摸不着头脑,然皇命片刻也耽搁不得,大家七手八脚的匆匆打发了贾政进宫。然此时贾府上下人心惶惶,个个面儿都不安、心里都忐忑,唯恐有了什么祸事。大家坐在正房里,你看我我看你,都一言不发。打探消息的人派了一波又一波,始终未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眼见着天渐渐完了,可这时候贾敏自然不好提出回府,也陪众人干坐着。
不知过了多久,总管赖大才带着几个管事喘吁吁派来报喜,说是大小姐封了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让贾母带着王夫人等进宫谢恩。
贾府众人这才欢呼雀跃起来,贾敏也道了贺告辞。
元春封妃也不过是片刻前的事,可一得了这消息,王夫人的气焰顿时便高涨起来,好像她自己得了诰封一般。尤其是看贾敏的眼神,以前是嫉妒中带着愤恨,如今是得意中隐着轻蔑;变脸之迅速,简直令人佩服得伸出大拇指。
贾敏才不管她这些,跟某些见识浅薄的人计较,岂不是自己也见识浅薄起来,她可不做这么掉份儿的事!
贾府有了这欢天喜地的大事,早顾不上贾敏几人,因此一句挽留的话也没有,便令一个小丫鬟带着出去了。她们自去按品大妆,准备进宫谢恩去了。
回到府里,贾敏感叹一番,暗道,这一桩喜事,倒可令贾府再兴旺个几年,却也是治标不治本,强弩之末罢了,反倒会更快的透支着贾府这棵大树的分支;如今府里琏儿没什么大本事大作为,宝玉就更别指望了,以后且看贾兰的造化罢,若他扶得起来,说不定还能再撑个几年,不然……
贾府毕竟是她娘家,她多关心些也是难免的,却也只是停留在关心层面,不会放太多精力。该提醒的提醒,至于他们听不听,她也管不了,真出了事,能帮的帮,帮不了的也只能算了。她是已经出嫁了的女儿,早不是贾府的人看,没得为了娘家连累自己家的理儿。况且娘家如今也没有真心待她的人了,人都跟你不一心,做得越多反而越不落好。
晟玉回到家就感叹:“这下外祖母和舅母可不会老撺掇姐姐提表姐美言了。”
“如今他们正在兴头上,自然不会,以后还不好说呢。”
晟玉鼓了半天脸,说:“母亲这话就差了,元春表姐封了娘娘,二舅妈怕是看咱们不起呢,如何还来求咱们?这可不是她的作风!”
贾敏笑骂道:“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多歪理,那是你舅母,不许胡说!”
晟玉哼唧半天,嘴上虽不言语,心里可生着暗气呢。他想:二舅母一点也不喜欢我和姐姐,还逮着机会就对姐姐明嘲暗讽;姐姐大度不跟她一般见识,我可不会让姐姐白吃了亏受了委屈。
因元春封妃的事,贾母一连高兴了好几天。贾府搭了戏台,又连续唱了几天的戏。这日贾母刚听戏回来,鸳鸯带着几个捧着锦缎的婆子进来。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贾母听了一天的戏,此刻倒还有精神,正跟几个丫头说笑话,见鸳鸯进来便问:“你拿的是些什么?”
鸳鸯忙上前道:“娘娘派人送了几匹上用的锦缎,说是给老太太、太太和姑娘们裁衣裳穿。”
说着便令小丫头捧上前,贾母觑着眼瞅了瞅,又让那眼镜,又细细的摸了布料,连声道:“好好好,是上好的。鸳鸯,把这匹云锦给姨妈家的薛大姑娘送去,剩下的给你大太太一匹,二太太一匹,余下的便都给了咱们府里的三位姑娘罢。”
鸳鸯道:“老太太您不留一匹做衣裳?俱送来的小太监说,云锦在宫里都是稀罕物什儿,圣上一共就赐了娘娘两匹,娘娘特意拿出一匹来给老太太做衣裳呢。”
“就是稀罕,外人拿着钱也没地儿买,才要给亲戚呢。”
贾母说着便令众丫头退下,只余下鸳鸯一个,拉了她的手慢慢的道:“好孩子,你是最得我心的,我也便不瞒你了。薛家那姑娘是进京来选侍读的,她来了也有些日子了,我看她生的花容月貌,人也端庄稳重,懂得藏拙,也擅长小恩小惠的拉拢人;这样的人进了宫,以后前途无量。她如今就住在我们府里,咱们此刻拉拢了她,以后她得了势自然与我们亲近,利用好了将来也是我们的一大助力。”
“况且一旦她真进了宫,和咱们家娘娘也能相互有个照应,宫里处处都要看实力根基的,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更容易得宠,只要她们俩个有一个初心的,对咱们府里的助益便是数之不尽的。”她一面说,一面轻轻的拍着鸳鸯的手,“鸳鸯,你留些心,别让咱们府里的人得罪了她。府里的下人也都嘱咐嘱咐,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你罢?”
鸳鸯点头笑嘻嘻的说:“老太太,奴婢知道怎么做。”
“那就好,那就好啊……”
“可是……老太太……”鸳鸯犹犹豫豫的开口,“我听说二太太有意把宝姑娘许给宝二爷,还传出来什么金玉良缘的说法。”
贾母气得哼了一声:“什么金玉良缘,不过是串通起来糊弄人罢了。这个没见识的,早晚要把宝玉害苦!你不用管她,宝玉我已相了黛玉给他。”
“林姑娘……?”
“嗯,我今日告诉你,你记住就行了,别的不要管。”贾母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盯着鸳鸯,眼中带着冷冷的神色,她在用这种方法警告鸳鸯,这事要烂在肚子里,不然后果不是她承受得了的。元春虽封了娘娘,但到底身处后宫之中。本朝律法,后宫不得干政,宝玉以后进仕途还得另寻他法,林如海深得圣上宠信,只要他肯照拂一二,那么宝玉在官场上就能顺利的多。
况且别人不知道,她可是心知肚明,都说薛家有百万之巨,但林家比之薛家只会多不会少。薛家钱再多又有何用,子孙无能,薛蟠又是个奢靡过度、爱砸银子的,没有进项,只是坐吃山空,只会越来越少,到最后能给薛宝钗的又有多少?但林家就不一样了。首先林家有钱;其次林家一向教育有方,没有无能的子弟;况且林如海一向以疼女儿闻名,黛玉将来的嫁妆必不会少。
算来算去,还是娶林家的女儿更划算。
☆、第32章 咫尺天涯
阳光斜洒在青石板上,大地漾起一片生机勃勃。早饭后不久的阳光还不算浓烈,空气中带着浓郁未褪去的清晨的凉爽,喜鹊叽叽喳喳的在枝头婉转歌唱,音调清丽、动听,人也不觉神清气爽起来。街上浩浩荡荡的驶过几辆马车,贾敏携黛玉坐在为首的一辆朱轮华盖车里,后面是丫头和婆子们,并拉东西的马车。
她们正往英亲王府而去。
三王爷的长女嘉柔不日就要出嫁,贾敏带了黛玉去拜贺兼送贺礼。
黛玉隔着纱窗往外面看,因此刻早饭刚过,上午的热闹还没开始,街上有些冷清。但越走人也便了陆陆续续的多了起来,有吆五喝六的,也有挑着货担子卖东西的。倒有几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街上走,一色儿的粗布衣服,一看便是平头老百姓家的女儿。
这些人的生活条件虽艰苦,但比那些深闺内院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们算是自由的多了。况且她们以后嫁人也都是平头百姓,虽不能大富大贵,至少能和夫君相守相扶,不必担心什么妻妾之争;因为一般百姓娶妻尚且艰难,何来纳妾之说?
人生便是这样,享受了某些资源,便也难免会失去一些其他东西。
到底哪个更好,还真不好说。
如果可以选择,黛玉想,她宁可普普通通些,至少不必顾虑太多、活的简单。不过现在这样也不错,只要有父母弟弟在,只要自己一家人能健健康康的,便比什么都强。
英亲王府已经张灯挂彩,热闹非凡。
贾敏她们一到,便被热情的请到了王妃的正房。见面之后先是说了些吉祥话,然后便是送上礼物,王妃到了谢,便忙叫嘉柔郡主来见客。嘉柔听书是贾敏带着黛玉来了,也匆匆赶来,见面之后寒暄一阵,黛玉才掏出自己准备的礼物——一个荷包、一个香袋、一个扇坠儿、一方手帕子。
嘉柔一看便知这几样都系全是黛玉亲手做的,欣喜异常,捧在手里看了又看,感激不尽。
“黛玉妹妹,真是辛苦你了,做这些费了不少神儿罢?”
黛玉笑了笑,说:“姐姐一辈子只这一次的好日子,我这个做妹妹的辛苦些还不是该的?不过是我的小小心意罢了,姐姐不嫌弃就好。”
“不嫌弃不嫌弃,倒是多谢黛玉妹妹了。”
不多时嘉婉也来了,见过王妃,便拉了黛玉道:“走,咱们出去玩儿去!”
王妃还没说话,黛玉已经被嘉婉拉着走了,只得指着嘉婉的背影对贾敏说,“你瞧这二丫头,也是要出嫁的人了,还是这么的没定性!嫁了人可怎么办呦……”
贾敏顺着王妃的视线看过去,嘉婉正手舞足蹈的跟黛玉说着什么,嘴角便不由翘了起来。这些年两位郡主都跟黛玉相处的不错,她们比黛玉大几岁,平常很照顾黛玉,有了好东西也都让人送到林府或是给黛玉留着。对于这些,贾敏是心中有数且存着感激的。她并非不识好歹之人,平日里得了什么好东西,也便给她们送些。就像这次添妆,贾敏便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而不舍得用的梯己。
“自然是王妃心怀仁慈,待子女们好,她们才敢在王妃面前如此随意的。若王妃是个严厉的,郡主哪敢这样啊!英亲王府的家教历来都是极好的,嘉柔郡主温柔识礼自不必说;嘉婉郡主也是申明大义的,在家里虽随意些,但在外面一向是有规有矩的,谁不夸个好字?”贾敏道。
“哎呦,你太高看她们了,她们懂什么叫规矩?不过比一般人家的强些罢了。谁不知道你们林家家教好,看看黛玉、晟玉便知道了,我在你面前岂不是班门弄斧?”
二人难免又一番玩笑恭维,接着便说起儿子们的事来。
这是二人两年多前便达成的共识,一见面必然得说说自家孩子,话题最多的还是儿子,什么你家儿子读了什么书,我家儿子习了什么武之类的话。
不说英亲王妃和贾敏如何交流闲话,且说嘉婉拉了黛玉出去,嘉柔便也随后跟着。三人到出了正房,进了花园,便沿着□□漫步。满园的馨香弥漫开来,偶有几只五彩斑斓的蝴蝶飞过,翩翩的的扑扇着翅膀优雅的滑翔而过。嘉婉一见了蝴蝶便有些雀跃,举着团扇便要扑蝶,嘉柔拉了她说:“你安静点罢。何况派来跑去的,好好的写着不好?”
“不好不好,姐姐先别管我,等我扑了那个五彩大蝴蝶再说!”
说着人已冲了出去,嘉柔想叫没叫住,黛玉笑道:“嘉柔姐姐就让她去吧。”
嘉柔见黛玉也如此说况且人已经走了,也叫不回来,只得作罢,对嘉婉道:“扑不到就快回来。”
嘉婉应了一声,高兴的追着那只五彩蝴蝶跑。不多时又来了几只又大又好看的蝴蝶,别先前那只五彩蝴蝶还要好些,嘉婉一时不知选哪个为好,便一会儿扑这个,一会儿扑那个。黛玉看着着急,便喊:“嘉婉姐姐你莫要如此三心二意的,倒是看准了扑一个的快些。”
“诶?有道理呢。”嘉婉收了手,怔了片刻,想了想,惊喜的瞪大了眼,“黛玉妹妹,你也来罢!”说着便拉了黛玉,指着一只渐行渐远的蝴蝶道,“妹妹你扑那只如何?”
黛玉看了看,笑着点点头。她有异能,反应可比嘉婉灵活多了,别的不说,就这抓只蝴蝶,那简直是手到擒来,甚至让她判断蝴蝶的飞行轨迹都不是什么难事。不过,黛玉知道这时候是万万不能展示自己的真是能力的,否则该如何解释都是一件麻烦事。
因此,黛玉也取了团扇,故意每次都差一点点扑不到。如此连续几次之后,才隐晦的勾勾嘴角,伸出团扇微微使了点力道——只见她轻轻一拍,翩翩起舞的蝴蝶便扑簌簌落下,像一只毫无生机的纸片儿。
“死了?”嘉婉跑过去,低头伸出指头戳了戳,仰头满面惊悚的看着黛玉。
“该是晕了罢!”黛玉也蹲下神,把蝴蝶轻轻捏起,放在掌心里。她自然是知道蝴蝶没死的。她力道控制没出问题,最多让蝴蝶晕上一刻,倘若用一丝能量注入蝴蝶体内,便足够器比先前还活蹦乱跳了。
“晕了?”
“嗯,不信你看!”黛玉用手轻轻戳了戳,实则是往其体内注入一道能量。只见蝴蝶的翅膀动了动,翩煽两下,以优雅的姿态从黛玉手心儿里起飞,还绕着黛玉转了几圈,才穿进花丛里去了。
“诶?真的没死诶?黛玉妹妹你怎么做到的,也不跟我说说。”
“我也不清楚,不过是巧合罢了。”黛玉说,看来以后还是不能随意展示自己的能力啊!
此刻外书房里,柳逸轩正翻着一本书卷,贴身小厮青砚捧着茶水进来。柳逸轩头也没抬,双眼看着书卷,冷冷的道,“放桌子上,退下罢!”
青砚放下茶碗,立在地上没走,纠结的看着自家主子。
“何事?”柳逸轩仍是没抬头,声音也是冷冷的。
“主子……今儿林姑娘来了,就和两位郡主在花园子里呢。”
说完小厮便出去了,柳逸轩放下书,蹙了半天眉,缓缓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一会儿搓手,一会儿咬唇。犹豫纠结了半天,他才迈步出去,小厮们要跟,全被他喝止。众小厮你看我我看你,都满脸疑惑,唯有青砚也嘿嘿的搓着手。他赌对了,主子果然放不下林姑娘,嘿嘿……他跟了主子这么多年,也就见过主子对林姑娘这样,希望林姑娘也对主子好罢,不然主子就太惨了。
☆、第33章 见面了
林黛玉正和嘉柔、嘉婉姐妹坐在花园的亭子里,突然察觉有一道目光射向自己,忙回头看去,那人脚步极快,一闪而过,只看到了一抹月白色的衣角。
“黛玉妹妹,怎么了?”嘉柔是个心细的,此刻有些意外黛玉的反常。
“方才后面好像有人。”黛玉回头指了指。
“哪有什么人?黛玉妹妹你定是看错了。”嘉婉认真的瞅了瞅,插话道。
方才被注目的感觉让林黛玉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却也不让人觉得难以忍受。因为她感觉得到那目光里没有恶意,反倒有一种很令人舒心的感受。她不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目光,近两年碰到过还几次这样的事,凭感觉她就可以确定是同一个人。如此失礼的行为,黛玉却奇异的没有觉得不高兴、不舒服——
似乎这种目光,已经伴随着自己很多很多年……
熟悉到了骨子里……
黛玉知道在场之人除了自己,怕是谁都没有注意到那人的存在,自己就是说再多也不会有人信,便也不跟嘉婉争论,就当是自己看错了好了。事实究竟是什么,自己个儿明白就行了,也并没有必要强行说服旁人不是。
王府的花园绿树成荫、峥嵘氤氲,尤其是临着水的凉亭下清爽异常。
“姐姐,黛玉妹妹,咱们就在这坐着纳凉,等吃饭再回去罢!”嘉婉迎着风张开双臂,眯着眼,深吸一口气,任凭凉风吹得自己衣袂飘摇,鬓角的墨发扫着脸颊乱飞。
“如此自然是极好的。”黛玉也学着嘉婉的样子张开双臂,晒多了太阳,偶尔享受一下夏日的凉爽也是个不错的体验呢。况且这里风景极好、繁花灿烂,光是和这些花为伴也是一种很特别的享受。
黛玉又是个善良细心之人,自己虽不怕太阳,但往往也会为别人考虑。这亭子里凉快,对普通人来说也算是夏日里的一方净土了。换了是在屋子里,即使放了冰块也不如这里凉爽得自然、清新。
且说柳逸轩本要偷偷看上黛玉一眼,不想刚靠近就差点被发现。幸亏他近来武功大涨,身法快了许多,不然就真原形毕露了,看来以后还须勤练功夫啊!他第一眼看见黛玉,便有一种异样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自两年前知道与黛玉定亲的事,便暗暗将其视为自己的未来伴侣。
待年龄稍大,懂得男女之事,他更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总想找机会见面。可黛玉生活在深闺大院,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买的姑娘家。他找尽机会,一年统共也见不了几面,有时甚至话也没机会说上一句。
唯一可以获得林黛玉生活信息的便是晟玉。
但……晟玉越大说话越是谨慎,已经很少会提到黛玉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晟玉书房里看到一首诗,写的意蕴极佳,读完令人回味无穷;那小诗字迹娟秀,却蕴含着一股磅礴之势,细看不似男子手笔。询问之下柳逸轩才知道是黛玉所写,晟玉还嘱咐他不要流露出去。
柳逸轩自然是满口答应,即使晟玉不说,他也不会告诉人的。似乎这样……自己就和那丫头有了某些不一样的接触一般。他很为自己这样的想法不耻,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也会有这样的小心思。
林黛玉足足比柳逸轩小了四岁。在柳逸轩看来,她还不过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他不知道自己中了什么邪,总想打听那丫头的消息,想亲眼看见她。只要远远的看上一眼,便能维持几天的好心情。所以,他总是趁她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看她……
“这丫头,反应还真灵敏!”柳逸轩忍不住自叹似的说了一句。
“哪个丫头反应灵敏了?”
柳逸轩被这突然的天外来音惊的一怔,抬头一看,三王爷正一腿笔直的立着,另一腿微屈,手摸着下巴,满脸悠闲、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柳逸轩立刻正色起来,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垂手道:“父王,您听岔了,哪有什么丫头?儿子还有事,先告退了。”说完行了礼便极为恭敬的退下。
“臭小子,少嘴硬了!”三王爷气得哼笑出声,指着柳逸轩的背影骂道。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干什么去了,知子莫若父,你瞒得过旁人还能瞒得过你老子吗?
果然,当初定下林丫头是对的!三王爷笑呵呵的哼着小曲儿往花园里走去。
“林丫头,听说你好多天都没来我们府里走走了,以后可不能这样!”嘹亮浑厚声音传来,黛玉回头一看,三王爷正老远的穿花度柳而来,忙起身施礼,边道:“世叔,您来的可巧,我正要拜访您呢。”
“是要问我江南的事罢?”
“世叔所言不差,您刚从江南回来,我有很多事要问。”
这时候嘉柔嘉婉也都行礼,三王爷摆手让免礼,边道:“坐吧,这里没有外人,不必拘谨,都随意些,随意些。”说着又向黛玉,“你这丫头,打听事是假,想打听如海的消息才是真罢?前日我回来的时候不是带了信和如海给你们买的礼物?怎么,信上没说清楚?”
黛玉听罢噘起了嘴:“世叔是明知故问,一封信能写多少,左不过是些问候之语,具体如何还不是一无所知?况且也不排除家父为了宽我们的心,写家书时报喜不报忧的可能,所以还是亲口问问的好,还请世叔体谅侄女身为子女关怀父亲之心,告诉我实情罢!”接着又问林如海的身体,公务忙不忙等。
黛玉深知林如海的性子,真有了什么难处,他是不会告诉妻子儿女的,什么都是一个人扛。平日里尚且如此,如今漂泊在外,迢迢千里,更不忍让家人空着急而毫无办法了。黛玉料想三王爷回来前,林如海可能已经嘱咐过他只拣好的说,坏事就暂且隐瞒了,所以才如此说,希望能了解到关于林如海的最接近事实的情况。
黛玉说的情真意切,三王爷也不由动了容,正色说:“好丫头,你放心,江南的事情很顺利,不然我也不会有功夫回京。这次我回来是有件要事要办,过几日就回去,你还不相信我?有我帮着,最多两个月,你就能见你爹爹了!”
“真的?”
三王爷拍着胸脯:“我拿我的信誉担保。”
“多谢世叔。”黛玉说着摸出两个香袋,“这是我才绣的,孝敬世叔一个,另一个倒要劳烦世叔带去给家父。”
“还是有闺女好啊!”三王爷感叹一句,又看着自己的两个女儿,“你们两个也不说做个香袋什么的孝敬父王我!”
嘉柔嘉婉听了都表示自己绣工虽然比不上黛玉,但孝敬之心还是有的,即刻就要动手给父王绣荷包。三王爷大笑道:“开个玩笑,你们就认真了?横竖我这里还有几个荷包,此刻也用不上。你们也都老大不小了,还是尽多的跟你们母亲学着理家罢。”
二人都答应了“是”
三王爷坐了不一会儿便有内侍传旨,召进宫里了。
到了午饭时分,王妃的正房里摆了许多山珍海味,众人让了一番才入座。王妃便问:“世子在府里吗?”丫头答是,王妃又问:“其他公子呢?”丫鬟回说大公子带着小公子出城狩猎了。英亲王府一共三个儿子,长子大柳逸轩三岁,三子小他两岁。柳逸轩虽是次子,但因是唯一的嫡子,从小便被立为世子。
王妃吩咐说:“去把轩儿叫来罢,他跟林大人读了那么久的书,也是半师之谊,理当来拜见师母。”
贾敏眉头跳了跳,王妃突然如此说,她还真有点意外。不过转念一想,如此也好,毕竟这世子是和自己女儿订了亲的,常听晟玉提起,老爷有时提起也说不错,但自己到底还没见过。如今见见也好,正好悄悄模样性格什么的配不配得上自己女儿,也好做打算。便是黛玉在这里也没事,以来还小,二来长辈都在,传出去也不会有损黛玉的名声。
☆、第34章 珍之惜之
“母亲!”柳逸轩迈步进来,脸上挂着得体的笑意。
“轩儿来了,快过来!”王妃摆着手,“来,见过你林伯母还有林姑娘!”
柳逸轩便上前打个拱,道:“见过林伯母。”又向黛玉笑了笑,“林姑娘好。”贾敏忙拉着黛玉起身摆手,“别别别,世子快休如此,这……我们可当不起,”王妃便笑呵呵的拉了贾敏的手,道:“好妹妹,别管他,他小孩子一个,这原是该的。”
见过礼,又寒暄几句,丫鬟安设桌椅,摆上膳食。入座时不免又推让一番,最终王妃坐了正中的主座,贾敏坐了左手第一,柳逸轩右手第一,黛玉挨着贾敏坐了左手第二,嘉柔、嘉婉便都挨着柳逸轩而坐。饭桌上众人都不说一句话,连筷箸碰击杯盘的声音都微不可闻;旁边立着大小十几个丫鬟,也都各个屏气凝神,不曾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
黛玉暗想:果然还是王府的规矩重,比之贾府又有一番不同。
整个过程中,柳逸轩都没敢正眼看黛玉一下。他知道黛玉聪明敏锐,自己几次三番偷窥于她,怕是已经引起她的怀疑,此刻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破绽,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说不定就引起这丫头的怀疑。到时再顺藤摸瓜、窥一斑而知全豹,很有可能就完全露馅了;那自己在黛玉面前岂不成了个德行有亏的偷窥狂?这怎么可以!
他如此作为,看在黛玉的眼里,则更证实了外界的传闻。
果然英亲王世子是个没什么人情味儿的孤高冷傲之人,她想。
贾敏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柳逸轩,她第一眼就对柳逸轩的印象很好。这孩子长得够俊,一双眉目凌厉异常,而且满脸英毅正气,仅从容貌来说是足以配得上玉儿了。她抿了抿唇角,心里有些畅快,从前常听老爷和晟玉提起,说柳逸轩人品、才干都是上上之选,看来是不差了。
贾敏越想越觉得自家女儿和这柳逸轩很是般配,再想想不免又有些遗憾。柳逸轩一切都好,只是有一样不足……他出身皇室,又是御封的王府世子,以后是要继承王爷爵位的。自家和他们相比,到底是低了些,怕黛玉以后嫁过去受委屈。况且这柳逸轩已经十三岁了,这个年纪……便是放在普通的富贵人家也都该挑通房丫头了,可黛玉呢,才九岁。就算黛玉刚及笄便成亲,柳逸轩也都已经十九岁了。
整整六年的时间,皇室又一向注重开枝散叶,在这期间,柳逸轩难免不会和别的丫头姬妾什么的有染,说不定连庶子庶女都能生上几个。她又如何放心让黛玉嫁过去?她统共只这一个女儿,也不指望她大富大贵、攀龙附凤,只要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就好。
如此……王府倒真不是好去处。
而王妃看看自家儿子,再看看黛玉,越看越觉得是天生一对,喜得眉开眼笑不止。
一顿饭在众人各怀心思中过去了,柳逸轩并未马上离开,先是向母亲禀报自己学业的进度,又说圣上破例让他提早进朝堂随太子习学。王妃自然而然的说了几个好,又嘱咐他认真办差,不懂的多向老臣们请教,莫辜负了圣上一番爱护之心。
柳逸轩都一一答应了,鼓了片刻,他又看向黛玉,道:“听说黛玉妹妹喜欢收集书画,可巧我这里有几幅,前儿圣上才赐下的,都是名家真迹。我最近习武,没工夫管这些,白放着没得白糟蹋了,一会子妹妹走的时候带去罢。”
他这话说得随意,除了王妃没人察觉出来其中的深意。
黛玉一听有好字画,也来了兴致,便问:“字画在哪里,世子能带我去看看吗?”
“世子”这两个字,是柳逸轩从小便听惯了,但此刻从黛玉嘴里喊出来,却是怎么听怎么别扭;似乎因为这两个字,就表示他与黛玉也不过和旁人一样,是个不相干的外人罢了。他不希望黛玉也用这么官方的名号称呼他,但苦于此刻让黛玉改口喊别的什么,一来没有理由,二来想黛玉也不会同意,只得暂且忍耐些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