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一统天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刘协的话,沈娴一时无语,感受到指肚下的脉搏逐渐微弱,沈娴想了想,运起离经易道的内功,将温缓的混元真气缓缓渡进了刘协的身体里面。
真气入体后,刘协微微一震,如同打了强心剂般瞬间觉得轻松起来,但他并没有惊喜或开心的神情,相反刘协面上一慌,他攥住沈娴的手腕,目光不善地盯着她:“皇姐这是做什么?”
“帮你一把。”沈娴漫不经心地拂开了刘协的手:“杨司空还没来呢,你就要驾崩了,这接下来的戏……你要怎么唱?”
面对沈娴无悲无喜的目光,刘协忽然心生恐惧——难道沈娴知道自己的目的?
可她为什么这么淡定?!
“陛下,死到临头——不对,是事到如今,”沈娴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了一把扇子,她哗地撑开扇了扇,将半张脸遮在后头,掩下眸中一闪而过的嘲笑:“你还觉得这么做能将我一军?”
沈娴看了伏寿一眼,伏寿便挽着长袖走上前一把拖起了董贵人将她向外拽去。
“放开我!”董贵人一手扯住床铺一手护着小腹,双腿拼命踢腾着:“伏寿你这个——”
沈娴抬手点了董贵人的哑穴,叫来了立侍在一旁的宫人:“送董贵人下去歇息,都仔细着点,她肚子里可怀着太子爷呢。”
刘协闻言,怒视沈娴猛烈地挣扎起来。
“陛下,您还是老老实实地待着吧。”沈娴将一指压在刘协胸口把他推了回去,见伏寿带人把董贵人拖远了,这才慢腾腾地说:“杨司空是不是对你说,我不想抢你的皇位,而是想自己开个国,所以为了不能让我如愿,也为了保住你们刘家的江山,更为了董贵人肚子里的孩子,你得做点什么让我偏不能如愿?”
你不是不想承认自己是大汉的公主吗?我偏要昭告天下让你认祖归宗承认是我亲姐;
你不是不想当大汉的皇帝吗?我偏要让你当。
我倒是要看看,姐姐你能在这个皇位上坐多久。
刘协喘着粗气,胸口剧烈地一起一伏。
沈娴用关怀精神病人的目光慈祥地看着刘协,她微笑道:“你傻吗弟弟,拱手送来的皇位,我为什么不要?”
杨彪被王越半挟持着走进了长秋殿,身后还跟着一脸紧张的杨修。
看见沈娴跪坐在床榻前,杨修的目光先是一亮,随即他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神情又黯淡了下来。
沈娴没注意到杨修的变化,她捉着刘协的手腕起身看向杨彪:“司空大人,您给做个见证吧,陛下要立遗诏。”
“朕早已经写好了,这点就不劳皇姐费心了,”刘协剧烈地咳嗽起来:“杨司空会在早朝时当众宣读的。”
杨彪没说话,只是对着沈娴和刘协鞠躬一拜。
“哦,也对,”沈娴点点头,甩开了刘协的手:“你们既然合起伙来算计我,那一定是早就准备好了。”
杨彪四平八稳地回答:“广汉公主言重了。”
沈娴:……这名字真特么难听。
没了离经易道内功的续命,刘协也渐渐撑不下去了,他双手无意识地抓挠着身下的床铺,剧烈起伏的胸脯逐渐趋于平缓,目光开始发直。
沈娴盯着刘协越来越白的脸色,心中忽然涌上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
这是我弟弟,沈娴默默地想。
不……他不是我弟弟,本来就没什么关系,白顶个名号,还一直被算计,就算真的是亲生姐弟也早撕逼断绝关系了。
那为什么……还是不太舒服呢?
刘协忽然叫了一声,他的声音低得近乎于呢喃,如果不是沈娴的耳力过人,她还以为刘协是在呻吟:“皇姐。”
“何事。”沈娴问道。
刚一开口沈娴就微微一愣,自己的声音怎么这么沙哑了?
“如果……我们换换……”刘协的目光变得涣散:“最开始是我被送出宫……现在会不会……不一样?”
沈娴被刘协问得整个人一愣,过了好半天她才说道:“我……不知道。”
“主公,”郭嘉缓缓走上前来,当着满屋子人的面毫不忌讳地握住了沈娴的手:“陛下驾崩了。”
沈娴回过神来,她低下头看着刘协瞪圆的眼睛,仿佛能从里面看到他的心有不甘。
“你说说,你怎么就那么瓜呢?”沈娴叹了口气,伸手帮刘协合上眼睛:“别人忽悠你你就相信了?”
贾诩不断地给郭嘉使眼色,郭嘉撇撇嘴,无奈地拽了沈娴一下:“主公。”
“别吵。”沈娴瞪了郭嘉一眼,抖开被子把刘协从头盖到脚,然后回头看向去而复返的伏寿:“这……”
伏寿往床上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她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顿时就眼圈红了。
沈娴被伏寿吓了一跳,也没多想,走过去蹲下身扶着她的胳膊:“你……”
“我不知道,”伏寿使劲儿摇头,豆大的泪珠从眼角接连不断地滑落:“我……我不想哭的……”
沈娴心中憋屈,酝酿了半天,还是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伏寿抱进了怀里。伏寿揪着沈娴的衣袖,先是小声啜泣,随后嚎啕大哭起来。
伏寿的哭声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满屋的人面面相觑了半晌后,忽然将手里的东西统统一扔,然后呼啦啦地跪了一片,扯开嗓子嚎了起来。
慢半拍的司马懿被贾诩身手敏捷地一脚踢到了膝窝,他双腿一软,这才随大流地跪在了地上。双手撑着地面,司马懿低声呢喃道:“天呐……不是说要封锁消息吗?”
这震天响的哭声传出去了,被沈娴请来安置在宫里的文武大臣们立马就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接下来还要怎么瞒?
这孩子怎么那么轴呢?贾诩白了司马懿一眼:“哭吧。”
孙策还在外面围着呢,传不出这座宫殿就行了。况且满屋子的人都跪了,沈娴也勉强算是跪着,就你司马懿一个人特立独行,这是等着被有心之人秋后算账呢?
沈娴抱着伏寿待了一会儿,忽然觉得怀里的声音弱了下去,她低头一看,发现伏寿妆花了满脸,双眼紧闭显然是昏过去了。
沈娴赶忙一搭伏寿的脉,确定只是急火攻心没什么大事,这才松了口气,她抱着伏寿站起来,对贾诩使了个眼色后走出了沉闷的长秋殿。
刚走到殿门口,孙策急吼吼地跑了过来,杀鸡抹脖子地比划了:“是不是……”
沈娴见状哭笑不得:“是。”
孙策似乎微微松了口气,他咳嗽一声:“那接下来怎么办?”
“封锁长秋殿,”沈娴回头看着殿中昏暗不清的虚影,将还有些湿意的眼角抹了一把,低声道:“那些宫人,暂时都别放出去。找人把陛下收敛了,等着发丧吧。”
看见郭嘉等人和杨彪一起出来了,孙策皱起眉头,用不高也不低的声音问道:“现在就……?”
杨彪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了过来。
“不,先压一下,”沈娴摇摇头:“我要先去见个人。”
“哦,对了,”沈娴回头对孙策说:“大哥,好好看着史阿,我怕他自尽。”
“放心,”孙策龇牙一笑,他咔咔地捏着指关节:“我会好好招待他的。”
第177章 176
自从那晚宫廷事变被“造反”的虎贲营抓起来后,对比隔壁眉头皱的能夹死虫子、整天神情焦虑的沮授,荀谌自觉过得还算不错,不用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地批文件了,也不用应付同僚们真真假假的猜忌和话里试探的机锋,他的生活骤然变得美好起来,每天该吃吃该睡睡,除了不能出宫去大街上溜达,简直完美。
不过人生本来就伴随着各种遗憾嘛,不能溜达不算什么。
直到有天半夜,荀谌在睡梦中被不远处的长秋宫传来的骚乱惊醒了。
院子里吵吵嚷嚷地乱作一团,要是放在其他时候,看见这么多人不睡觉聚在一起明目张胆地“拉帮结派”,虎贲士兵们早就出面制止骚乱了,然而今天那些守在大门口的“刘太尉的爪牙”不知是得了谁的指示,也没管这些朝廷的栋梁之才们叽叽喳喳地交流,似乎早已打定主意,只要这帮大人不试图偷跑出去,哪怕他们在这方寸之地闹翻了天,也全都当做没看见处理。
沮授扒在窗边推开一条缝,他耐心地观察了好一会儿,确认虎贲士兵们是真的不会干预了,这才将衣冠整理妥当,光明正大地推开门走到隔壁,开始坚持不懈地使劲儿拍门。
其实荀谌开始想装作听不见的,但沮授拍门的声音越来越大,大到已经有人注意到了他门前的动静,最后荀谌无法,只得无奈地揉着阵痛的太阳穴起身把沮授放了进来。
沮授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友若,出事了。”
尚在迷糊的荀谌顿时清醒了,他心里咯噔一声,暗道不好。沮授这人虽然有时看着风风火火的,但遇事却很淡定,能让他说出“出事了”这三个字,代表事情真的很严重了。
果然,沮授的下一句话就是:“陛下遇刺,据说现在……”
具体怎样沮授没说出来,但皇帝要是没有受伤或者伤不严重,至于闹得满宫沸沸扬扬吗?
荀谌和沮授对视一眼,无数的念头和算计开始在两人心中打转,皇帝若是真的有了什么闪失,对他们来说是个机会。然而还没等两人想出个对策来,长秋宫方向竟然隐隐传来了哭声。
荀谌从沮授眼中的震惊之情确认了那哭声并非是他的错觉,先是陛下遇刺,然后是哭声……
“陛下,驾……”
沮授的嘴唇有点哆嗦,他憋了半天也没胆子说出那个词。
说来也是好笑,他们这些以袁绍为明公的谋臣武将们,当长安和皇帝都还在袁绍的掌控之下时,平日里有事没事、或直白或暗示地损当今皇帝一句,谁也没觉得有什么心理负担。可是在沈娴设计抢了长安城、大逆不道地将皇帝和满朝文武统统“保护”起来之后,大家反倒是不敢说皇帝的坏话了。
荀谌的脸色变得十分严肃,他深吸一口气,按住了沮授放在桌子上攥成了拳头的手:“公与慎言。”
情况未名,现在最好什么言论都不要发表,避免日后给人留下把柄,造成麻烦,毕竟谁也不知道陛下是如何在沈娴的重重保护中“遇刺”的,如果是沈娴派人所为……
荀谌想起了之前在杨府中见到的挺着肚子目光淡然坐在那里的沈娴,心中觉得这个可能性并不太高。虽然只是匆匆一面,难以真正了解当事人的秉性,但考虑到荀家除了他之外,荀攸和荀彧都在沈娴手下任职,彼此间书信往来,有时会抱怨沈娴不太靠谱,总爱四处乱跑,常常不带人就出门,还专往敌人家里钻,喜欢亲自卷袖子上阵搞内部瓦解,反间计和挖墙脚的水平深得贾文和真传,而且她那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仿佛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把荀攸和荀彧搞得身心疲惫,精神衰弱。
但也仅止于此了,荀谌从来没听二人说过沈娴在性格上有什么较大的缺陷,她并不是能做出弑君举动的人。
退一步讲,就算沈娴想要干掉皇帝自己登基,也不会挑在这种敏感的时候。皇帝可在她手心里攥着呢,一旦有点什么问题,别管谁做的,黑锅统统都是她去背。在这件事情上,哪怕沈娴拎不清,她身边的其他谋士们也不会让她这么做的。
就算沈娴再不喜欢,为了自己的“名声”,她也得拼了命护住刘协的安危,于是最大的可能就是沈娴被人栽赃暗算了。
荀谌思考了一下,发现如果沈娴这个弑君的黑锅要是背结实了,最后获益的人就是袁绍。
难道这是袁绍策划的?
沮授和荀谌一个想法,但仔细回想一下,自从沈娴占了长安之后,忠于袁绍的大臣们都被她控制起来了,长安八门有孙策和王越把守,消息根本送不出去,袁绍手下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在沈娴的眼皮子底下直接翻了天?
“难道是陈仓关那边?”沮授微微蹙眉,想到了被袁绍亲自指派去守陈仓关的张郃:“这么长时间,长安出事的消息肯定早就传了过去,只是儁义……”
沮授和张郃同为冀州派,自然会为张郃多考虑一番,当时沈娴忽然出手夺城,形势反转,沮授最初的想法肯定是希望张郃在得到了消息后立即驰援长安城。但静下心来再仔细想想,沮授却改变了主意,他发现张郃坚守陈仓关不出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沈娴手头兵力不够,她能守住长安就不错了,根本无暇派人出去找陈仓关的麻烦。只要张郃坚持将荀攸和马腾的大军堵在陈仓关外,沈娴得不到支援,最后结果就全看兖州的战局如何,袁绍还有一搏之力;假如张郃率军回援,陈仓关无主将镇场,必定形势危急,荀攸得知变故后就算拼死也会打入关内,到时候失去了陈仓关这个屏障,长安彻底落入沈娴之手,远在兖州的袁绍就危险了。
这当中的弯弯绕绕如何决断,全在张郃一念之间。
沮授开始有些后悔当初派人去陈仓关报信了。
“儁义会有自己的判断的。”烛光下荀谌的脸有一半被遮挡在阴影之中,沮授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能听到他沉静的声音:“我们现在人在宫里,消息不灵通,只能等了。”
沮授长叹一声:“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不甘心啊。
两人沉默着相对而坐,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了不疾不徐的三声敲门声。
沮授这才发现,原本乱糟糟的院子不知何时早已安静下来,不远处长秋宫的哭声也停息了,空气中静的可怕。
沮授用目光询问的看向荀谌,荀谌摇摇头,沉声道:“请进。”
吱呀一声响,门被缓缓推开了,沈娴踏着满院火把的光辉,独自一人缓步走进了这座不大的偏殿里。
沮授心中一跳,一时间各种乱七八糟的念头都涌上了心间,他控制不住地想起了自己败得最惨的那晚,沈娴鬼魅般从树上一跃而下,弦指拂过琴弦,声音震慑人心。
“刘太尉,”沮授单手按着桌角缓缓站起来,他的脸色阴晴不定:“稀客。”
沈娴将视线从荀谌的身上挪开,饶有兴致地看向了沮授。
沮授忽然发现沈娴的眼角有些发红,好像刚刚哭过的样子。有个念头从他心底一闪而快,速度快得沮授连尾巴尖都没抓住,只得暂时放下了那丝异样,迎着沈娴的目光,镇定地问:“不知刘太尉来此所为何事?”
“陛下遇刺,有人栽赃陷害我,”沈娴一掀衣摆,在沮授和荀谌的对面跪坐而下,她微微一笑,道:“那人我暂时不动能,但是为了名声着想,我决定找个替罪羊先糊弄一下。”
沮授:……
荀谌:……
太尉阁下您这么耿直真的好吗?
这年头的文人说话都讲究语言的艺术,特别喜欢打机锋,谁话中的弯道道多,就显得谁有内涵,聪明。于是大家绕来绕去,能转出个山路十八弯来。沮授也不例外,但今晚的事情有点严重,他没那个心情绕太远,能开口就问沈娴目的,已经是很直白的话了。
按照沮授的设想,就算他不绕,沈娴怎么也得客气一番,扯扯别的,做个铺垫再顺利成章地进入话题。然而没想到的是,沈娴根本懒得跟他废话,开门见山就倒豆子似的交代了一切,话里分明透露着“不跟你玩阴谋快来刚正面”的不要脸气息和浓浓的威胁。
纵横官场十几年的沮授从来没见过沈娴这种套路的人,一时之间被震在原地,根本反应不过来。
有了荀攸没事的抱怨,荀谌对沈娴的脾性算是有个预期,他到底没有沮授那么目瞪口呆,但也是微微愣了一下才说道:“不知阁下的意思是?”
荀谌知道跟沈娴兜圈子完全没用,就得直来直去地说。
“我的意思不重要,”沈娴托着下巴笑意盈盈地说:“重要的是你们二人的意思。”
荀谌微微一晒:“阁下直言便是。”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能反抗吗?
“好。”沈娴拍了拍手:“烦请两位大人帮忙给张儁义写一封信,催他赶紧来长安,再在半路上拖拖拉拉的,我就让荀公达出兵,大军轰隆隆踩过去,直接把他绑进城。”
“不过要真是那样,待遇可就完全不同了。”
张郃在城外憋了这么多天没动静,说明他心中依然没有下定决心,否则也不会同意司马懿带着人来“诈降”了。
司马懿以为自己出了个好主意,但张郃也不是傻子,他比司马懿多吃几年饭,自然能看出来这个手下的野心勃勃,所以借司马懿之手试探一番,未尝不可。
如果刘协老老实实地当他的吉祥物皇帝,沈娴还是有心情跟张郃斗一把的,全当调剂无聊的生活了。但刘协现在死了,形势一变,有些事情就必须在事态发酵之前速战速决。
至于如此直白地交代了目的,会不会被荀谌和沮授利用……大家各凭本事呗。
沈娴也不多待,说完就走了,留下无语的荀谌和风中凌乱的沮授面面相觑。
“友若,”看着尚在晃悠的木门,沮授倒抽一口冷气:“你、你刚刚!”
荀谌不动声色地摇摇头:“公与,你是否听到了刘太尉的话?”
扒拉了一下混乱的大脑,沮授把沈娴刚才说的几句话翻来覆去地念叨一遍,脸色渐渐地变了:“儁义他竟然……”
沮授闭上了眼睛。他也是聪明人,自然能想明白当中的关窍,定然是张郃听到了长安沦陷的消息,着急忙慌带兵回援,跑了一半,冷风一吹,大脑忽然清醒了,发现自己此行简直错的离谱,把荀攸放入了关中,结果打下长安也是错,打不下长安也是错,横竖在袁绍那里都不讨好,最后干脆一咬牙,决定带着手下人直接投奔沈娴算了。
但直接投降似乎对名声又不太好,张郃心中尚在犹豫,便要先拖个几天,最好能与沈娴交交手,找个适合的机会再说。沈娴估计也明白张郃的想法,所以她开始并不急,然而后来刘协遇刺,长安变天,沈娴便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刘协一死,悬在张郃头顶威胁他生命的剑顿时消失了,这时候张郃要是出兵长安全力一搏,未尝不能帮袁绍扳回一局。所以沈娴得在张郃得知刘协驾崩的消息之前把他忽悠进城,到时候一切尘埃落定,张郃已经是自己人了,他再心有不甘也没办法。
想通这一切后,沮授有些激动,这就是所谓的刚瞌睡就有人递枕头。他深吸一口气,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向外观察了一会儿,确认沈娴确实带着人走了,这才将门关进,对荀谌低声道:“友若,这是个机会。”
如果能想办法告诉张郃实情,他们就有机会翻盘。
荀谌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他:“问题是,要怎么将消息传递给儁义。”
他们只负责写信,送信等事情根本没法控制。就算可以将消息隐藏入信中,沈娴在将信送出去之前也会检查一遍内容是否有不妥的地方,想要不动声色地暗示张郃,很难。
“总要试试,”沮授一拍手掌:“不能坐以待毙。”
偏殿之外,沈娴遇上了等在外面的郭嘉等人。
孙策也跟来了,他问沈娴:“三妹,你干嘛去了?”
“劝降。”沈娴懒洋洋地说:“让他们给张郃写信,赶紧把人给我骗进城来。”
张郃至今犹豫着没下定决心,未尝没有荀谌和沮授的因素在,如果这俩人都被沈娴收入麾下,张郃估计也就没什么反抗的心思了。
“什么?”孙策一惊:“你成功了吗?”
这些天孙策兼职守着满朝文武,想起周瑜曾经说过要礼贤下士帮沈娴网罗人才的话,便没事就跑去找沮授和荀谌聊聊天,想凭借一己之力把人策反到己方阵营,到时候又是大功一件,还能跟周瑜炫耀一番。
然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了,荀谌还好,最起码孙策说什么他都听着,除了不给准确答复这点有些烦人,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至少能正常交流;但沮授这个讨厌鬼一看见孙策就开骂,骂了这么多天都不重样,每次都气得孙策卷袖子想冲上去教他做人,要不是手下人拦着,拼命在孙策耳边叨叨:“太尉大人说了不能打!孙将军您控制一下!”沮授早就被孙策打扁了。
“成功了啊。”沈娴看向孙策:“我倒是挺奇怪的,听司礼卫说你没事儿就跑去劝降,劝了这么多天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呢?”
“我怎么知道!”提起这个孙策就来气:“我完全按照公瑾所说的礼贤下士——”
“呵,你还想来个三顾茅庐啊?”沈娴一摆手,打断了孙策的话:“满大街的人才多了去了,咱们家这么多能人,又不缺人手,有他们锦上添花,没他们照样生活,你那么客气干嘛?破脾气都是惯出来的。”
贾诩:……难以评价。
司马懿:妈呀好险躲过一劫!
孙策:……早知道还不如打一顿呢,白忍这么多天!
至于郭嘉,他的关注点和别人不太一样:“主公,何为三顾茅庐?”
沈娴:“……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快去看着荀友若和沮公与写信,他俩绝对会在心里藏一堆幺蛾子!”
“主公放心,”郭嘉微微一笑:“虽然公达不太靠谱,但在这种大事上他还是不会含糊的。”
荀攸不在,人人都能黑他一把。
沈娴无奈地摇摇头,将目光转向了神情颇为失落的孙策:“大哥,你就是太耿直了啊!”
“发现了,”孙策沉声道:“剩下的人交给我就行了,一天之内,保管让他们全部改口。”
孙策说完,没等沈娴阻拦,便握着剑气势汹汹地离开了。
贾诩:“……我总感觉要闹出人命。”
第178章 177
荀谌和沮授的书信写好后,沈娴过了一眼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就派人给郭嘉和贾诩他们送去玩挑错。收到信后,贾诩兴趣缺缺,郭嘉懒得动弹,司马懿左看右看心中犹豫,实在是搞不准这两位大佬的心思,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越众而出揽下这活。他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待着比较好,现在这时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啊。
沈娴完全不知道三位谋士不约而同地集体消极怠工,她抱着貂蝉送来的刘曦,一边哄小祖宗乖乖地自己玩,一边凝神看地图,研究长安城外的局势。
若是万一,万一荀谌和沮授真的在信里夹带私货了,郭嘉他们也没检查出来,沈娴就得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了。
沈娴毫不怀疑张郃是否会被说服,有荀谌出马,这位可是空口套白狼,给袁绍说回来一个州的人,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沈娴研究了一会儿,忽然听到门外有守城的士兵来报,说是斥候在城外发现了大军集结的痕迹,到底是荀攸的人还是张郃的人目前还不清楚,至于是来投诚的还是来打仗的也不清楚,已经派人继续深入探查了。
来传递消息的小哥看起来很窘迫,沈娴想了想,觉得可能是这消息实在是太模糊了的缘故,她倒是不着急,一边下令再探,一边让守城的士兵们准备好,如果真是来打仗的,至少别让人突然袭击得手忙脚乱。
不过……信使的速度也太快了吧?这才多长时间就送到张郃手里啦?想起郭嘉的工作效率,沈娴心中直犯嘀咕。
没事,郭嘉不靠谱,还有贾诩呢,文和特靠谱。
沈娴安慰自己。
沈娴正准备起身去看看谋士们在干吗,她怀里的刘曦忽然咿咿呀呀地伸出手使劲儿地往地图上指。
“干吗?”沈娴抱着刘曦走到了地图前,她戳戳刘曦的小嫩脸:“你要指点江山吗?”
刘曦一言不发,她颤巍巍地指着地图,举起胳膊抡圆画了一圈,把地图整个圈进去了。
抡完之后,刘曦开心了,她咯咯笑着拍手,张嘴去咬沈娴的衣领。
“这个不能吃啊。”沈娴无奈地把刘曦的小脸蛋推开了:“你才多大?牙都没有的小东西什么都想啃一啃,走走走,带你去找你爹玩。”
走到半路,正遇上往这边来的郭嘉等人,大家一交谈,发现都是听到了斥候传来的消息,不放心想去城楼上看看情况的。于是几人一合计,干脆一同前往城门口。
“你带着她没事吗?”郭嘉身上沾了寒气,不敢随便抱刘曦,只解下了沈娴的凤凰佩,用一根手指吊在刘曦眼前一上一下地抻动,引得刘曦的大眼睛滴溜溜直转悠。
“没事。”沈娴给刘曦的襁褓外面裹了一件厚厚的披风,刘曦只露出了半张小脸,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我身边是最安全的。”
真要出点什么事,沈娴也有把握带着刘曦安全离开。但要是把刘曦寄托别人那里,她就总会担心。
沈娴和郭嘉说话的时候,刘曦积蓄了半天的力量,忽然抬手对着玉佩狠狠一抓。
小宝宝看着张牙舞爪颇有气势,其实就是纸老虎一张,手劲儿软绵绵的,准头也不够,一下子打在她爹的下巴上了。
“这个不能给你,”郭嘉平白无故挨了闺女一巴掌,倒也没生气,他晃了晃玉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娘给我的。”
司马懿:……我什么都没听到没听到。
贾诩鄙视地瞥了郭嘉一眼,跟个小孩子抢东西,郭奉孝你多大啦?
还未走到城门下,孙策先骑马过来了,他脸上是显而易见的喜色,隔着老远就扯开嗓子喊:“来的是公达!”
沈娴闻言,缓缓松了口气,心往下落了一半。虽说她不害怕张郃带人攻城,但麻烦还是越少越好。
孙策在沈娴身前停下,动作潇洒地翻身下马,一把抄走了她怀里的刘曦:“小曦想我了没?”
沈娴:……
郭嘉:……
刘曦的回答是毫不客气地一巴掌拍在了孙策的脸上。
眼看郭嘉又要卷起袖子,为了必避免军中传出郭嘉和孙策为了小主公当街打架的传闻,沈娴赶忙挑起话题:“公达是一个人来的?”
“不是,”孙策并不介意刘曦肉呼呼的粉拳头,他抱着刘曦颠来颠去,好不容易将她哄得笑了一声,这才回答:“张儁义跟他一起来的。”
沈娴听到这话才是彻底松了口气,吊着的心脏终于彻底落回了原处。
沈娴笑的挺开心的,她回头夸了夸自己的谋士团:“你们的动作也挺迅速的嘛。”
谋士团看天的看天,看地的看地,就是不看沈娴。
“嗯?”沈娴觉得不对劲儿,这和以往画风不同啊,就算贾诩和新来的司马懿谦虚,郭嘉这货才不会如此低调。
就在沈娴想问问这几人为啥不说话的时候,荀攸和张郃带着人走了过来。
“主公!”
再次看见完好无损的沈娴,荀攸表示自己终于放心了,这段时间他被挺着肚子的沈娴搞得精神衰弱,总担心她在长安城里被发现了抓起来,或者是不小心磕着碰着了,万一出点什么事——
荀攸的视线从沈娴平坦的小腹上掠过。
咦,孩子呢?!
“这不?”听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