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一统天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来写,我说。”沈娴面无表情地抱着胳膊说道。
字写的不好看真的很忧伤啊。
几天之后孙策在同一天收到了沈娴、贾诩和周瑜的回信——其中周瑜竟然亲自来了。
这让孙策一边感叹这三人真是太默契了!一边嗷嗷叫着朝周瑜狂奔而去。
周瑜伸出一只手把他那如同哈士奇一般的义兄推到一边去,对缓步跟来的郭嘉说道:“进去详谈。”
“你来西陵了,豫章怎么办?”
郭嘉随口问道,他知道周瑜并非冲动的人,必然是已经安排好了后路,这么一问也不过是为了让孙策手下那些老将安心而已。
周瑜闻言音而知雅意,他解释道:“我的好友鲁子敬前段时间来投奔,我将豫章托付给他了。子敬为人仗义豪爽,且颇有急智,深谋远虑,大家不用担心。”
黄盖很想说这鲁子敬是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我们并不放心好吗!然后就听见孙策乐呵呵地说道:“啊,我知道子敬,你跟我说过他,挺好的。”
黄盖:“……”
挺好的什么呀公子!你醒醒啊!
孙策都点头了,其他人再纠缠这件事也没什么意义,程普偷偷地扯住了黄盖的衣摆,示意他等会儿再讨论这个。
“你这次来是干嘛的呀?”孙策挠了挠头问道:“我们这儿还好啊。”
周瑜顿了顿,语气淡然地说道:“我不放心,过来看看,等你打败了樊义明我再回去。”
“好!”孙策目光灼灼地看着周瑜:“公瑾你来了我就安心了!”
郭嘉呵呵一笑,并不说话。
寒暄几句之后周瑜再不废话,他本来就是为了攻打樊稠的事情而来,当下便开门见山道:“我建议此战不打水战,引他们上岸决战。”
孙策刚想反驳,郭嘉抖了抖手里的两封书信笑道:“先别急,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说的。”
贾诩的回信一如既往地短,好大一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看着就觉得浪费:雨季水流湍急易洪涝,建议陆上决战。
沈娴的回信倒是挺长的,洋洋洒洒写了满满的四张,且字迹流畅龙飞凤舞,郭嘉瞄了一眼就知道不是她的亲笔。他笑了笑,把最后一页纸推到了众人的面前,那上面写了句总结的话:“夏季不宜在长江上打水战,最好佯装败绩引人上岸,若是非要水上决战,洞庭湖是个不错的地方。在赢了之后可以伪装成荆州军,反入江陵城,里应外合。”
沈娴要是知道自己的观点和周瑜、贾诩一样,肯定得美滋滋地说上一句:“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你要是非想打水战呢,那就用三妹的法子,把人引去洞庭湖。”周瑜面带微笑柔声道:“我觉得她的办法其实不错,而且她想得很长远啊。”
引樊稠的军队上陆地上决战并不能全歼他带来的所有人,因为如果只是过江打一场,江北大营那边必然要留下守卫来接收补寄,而不会是一座空空荡荡的营地。
什么情况下才能让樊稠的军队倾巢而出呢?
自然是让樊稠认为这是一场决战,他可以把孙策一网打尽的时候。
所以说要败的就败得真实一些,从西陵城一路败到洞庭湖去,引着樊稠朝既定的目标而来,同时为了突出这场败绩的真实性,周瑜则应该从柴桑派出支援逆江而上。有了豫章这边的策应,樊稠会选择尽快拿下洞庭湖,歼灭孙策之后,周瑜的援军自然不足为惧了。
至于为什么孙策会往敌人的腹地跑而不是往豫章郡跑,或许是他想跟周瑜里应外合东山再起,也或许是洞庭湖这边有太史慈的营地,让他以为他能翻盘吧。
这个猜测不是很符合孙策倔强不服输的人设嘛?相信樊稠也会是这个想法的。
这么看来沈娴比其他人都要狠,她并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为了一劳永逸地干掉樊稠,竟然舍得放弃已经落入手中的江夏郡的大片土地。
“这计策……放弃大片土地,诱敌深入,再在合适的时机一举歼灭……跟黄祖对付昭姬的办法是一样的啊。”郭嘉低声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最后樊义明反应过来了,会是个什么滋味呢?”
经过大家的讨论,最后孙策拍板定下了这个计策,于是派谁充当先锋去佯败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孙策肯定是不会去的,败了就跑不太符合小霸王的风格,小霸王应该是在战场上一往无前直到死的类型。
听起来还蛮悲壮的。
孙策摸了摸下巴,提议道:“要不黄老爷子你去?”
黄盖:“……”
“老夫看着就像是投降的人吗!”黄盖愤怒地咆哮道:“让德谋去!”
程普:“……”我招谁惹谁了?
孙策低头偷笑。
“其实我不介意我去的,但很显然我带兵一看就不对劲儿……”郭嘉慢吞吞地说道,他看了周瑜一眼,无奈地将目光转向了黄盖:“老爷子,您别说,这活儿还非您不可呢。”
“怎么说?”黄盖皱眉问道。
郭嘉微微一笑,沉默不答。
黄盖见状,有些烦躁地说道:“啧,有什么话直说!这种时候老夫还能跟你计较?”
孙策撇撇嘴心说您已经计较多少天啦!然后就看见郭嘉对黄盖郑重地作了一揖,他说道:“全军皆知老爷子您与太史子义不合,对主公也颇有不满,趁着两军对垒之时故意落败遁走……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郭嘉话音刚落,周瑜便继续说道:“在战败后您被伯符问责,心生不满,一怒之下便决定带人另投他处,然后……”
周瑜顿了顿,他也跟郭嘉一样对黄盖作了一揖:“您看如何?”
所以说还是需要进行沈娴并不看好的诈降活动咯?
大帐之中安静地可以听见怦怦的心跳声,这时孙策忽然一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只见他满脸恍然大悟的样子:“哦……我知道了,你们的意思是让老爷子先佯败,再去诈降?”
黄盖想了想,最后还是同意了郭嘉和周瑜的提议。虽然他不大喜欢这些总是胡闹的小辈们,但眼下除了佯败诱敌深入和硬碰硬之外真的没别的办法了。对于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军们来说,人命显得特别珍贵,一场战争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是他们都希望的事情,如果能用计策减少我军的伤亡程度,黄盖本身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具体的还需要再想想。”周瑜沉吟道:“不做点什么樊义明不会相信老爷子是真投降的。”
孙策拎着沈娴的四大张信看来看去,他指着当中一句话问:“三妹为什么问我们,荆州那边是否已经知道了韩玄投降的消息呢?”
“嗯?”郭嘉眨了眨眼睛,他接过信后与周瑜一起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
“原来如此……”周瑜笑了:“三妹的意思是让樊义明和韩玄前后夹击对付子义,有了‘盟友’的支持,樊义明会更放心地往洞庭湖这边走。”
“说起来文和临走前好像确实叮嘱我不要把韩玄投降的消息到处乱说来着……”孙策忽然嘀咕道:“难不成他早就料到了今天?”
“大约是为了以防万一。”郭嘉撇撇嘴:“文和一向滴水不漏。”
“我是没往外瞎说。”孙策摊开手耸耸肩膀:“至于黄祖和樊义明那边能否打听到这个消息,我就不知道了。”
“赌一把吧。”周瑜拍拍孙策的肩膀:“有时候也要学习一下三妹那种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就算樊义明知道韩玄这边是个陷阱,他还是会过来的。”
就算一直在乌林僵持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总有一方要主动出击才能决出胜负,孙策迈出了第一步,樊稠定然会继续跟上,一旦双方都动了,平衡被打破,就不可能再回到之前那种僵持的状态,到时候哪怕樊稠知道是陷阱也不得不来。
而樊稠一旦上岸,渐渐脱离了江陵城的范围,黄祖就无法庇护他了。
毕竟黄祖那边还有蔡琰牵制着,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入去了夷陵,江陵只是个空壳子而已了。
“那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
随着孙策的话,所有人整齐划一地将目光投向了黄盖,那种饶有兴趣的目光看得黄盖毛骨悚然。
“老爷子,”孙策满脸真诚地问道:“到底怎么做才能让人家相信你是真的去投降呢?”
第88章 【085】无法逃脱的板子
就算沈娴不同意诈降这个办法,黄盖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揍一顿的命运。
这事儿动静闹得还挺大的,据说长江对岸的荆州军们都感受到了西陵城的骚乱,樊稠还派人潜过去打探消息呢,探子回来就告诉樊稠,是原孙坚的老部下黄盖不满益州牧沈娴,结果惹怒了孙策,被拖出去狠狠拍了五十军棍。
五十军棍啊!打在肉上噼噼啪啪听着都疼啊!樊稠感同身受地哆嗦了一会儿,不解道:“黄公覆不满益州牧,为何会惹怒孙伯符?”
“这……”探子愣了愣,试探着说道:“据说刘商羽是孙伯符义结金兰的兄弟啊!”
樊稠眯起眼睛自言自语道:“等等,这里面绝对有猫腻。”
早几年樊稠还跟着董卓祸祸司隶呢,他当然知道沈娴和孙策是义结金兰的兄弟,他还知道沈娴这人颇有点手段,因为吕布在董卓军中最丢脸的一件事情就是沈娴和孙策联手干的。
那时沈娴带着几千人就敢去劫董卓押运朝廷文武百官的队伍,在救走了大批官员后,正巧碰上了匆匆赶回来的吕布,为了让属下们有机会逃走,沈娴亲自出马拖住了吕布。按照常理来说,沈娴那小身板完全不够接吕布一方天画戟的,尽管后面孙策单枪匹马赶来救援,俩人加一起被吕布穿成串也是迟早的事儿,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明明胜券在握的吕布竟然被沈娴一琴弦震晕了。
按照吕布的说法,当他一戟朝着沈娴的门面戳过去的时候,沈娴刚好抬手划过琴弦,随即吕布就听见了“嗡”得一声巨响,像是有千万烟火在他脑海中瞬间爆炸了一眼,把人震得晕头转向,直接就昏过去了。
其他人当面表示惊讶,背后里却凑在一起嘲笑吕布。大家都觉得吕布在撒谎,他要么是被一个无名小卒打败了心中不甘所以找个借口,要么就是撞晕了头脑子不清楚,总之,谁会被琴弦震晕啊?那人弹琴得多难听?
但就算吕布不是沈娴震晕的,他毕竟是栽在沈娴手上了,单凭这点就很值得樊稠重视沈娴和孙策。所以自从他接受了刘表的委派,来到江夏郡抵抗入侵的孙策后,从来都不敢轻举妄动,而是先老老实实地扎下营寨等待大军集结完毕,再商议反击之事。
樊稠想了想,觉得自己不能跟孙策碰硬的,孙策联合了刘繇和沈娴两方势力,再加上他自己打下来的地盘豫章郡与会稽郡,可谓是实力雄厚,而荆州不只是江夏一处受到攻击,南阳郡和南郡都遭受了入侵,这种四面开花的状态很难让刘表专心致志地对付哪一方,他要是都抵挡不住,荆州可就易主了。
想到这里,樊稠忽然微微一愣,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当年樊稠走投无路从武关逃出来的时候,他其实可以选择去投奔袁绍的,但想想袁绍那里实力雄厚,自己带着兵过去,说不定就留不住兵权了,寄人篱下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樊稠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正在犹豫的时候,樊稠碰上了黄祖,黄祖是奉了刘表的命令走小路逃出襄阳城去调救兵的,襄阳城被孙坚给围住了。
想起把自己打得四处乱窜丢尽面子的孙坚,樊稠和黄祖一拍即合,直接去了荆州。
最开始樊稠过得很舒坦,因为他的到来直接帮刘表解了襄阳之围,所以刘表很看重他,并没有剥夺他的兵权,那些西凉兵马依旧由樊稠自己统领。可是渐渐地,当刘表平定了荆州的内乱和匪贼,逐渐安定下来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开始产生矛盾了。
手下的兵力比自己还强大,这能忍吗?刘表天天看着樊稠,就好像看着一颗随时会在自己地盘上爆炸的炸弹一样。而樊稠自然也发现了刘表的敌意,开始有意疏远他。
眼瞅着两方就要撕逼了,彼此之间甚至都已经开始产生了各种小冲突,就在这个时候,孙策打荆州的消息忽然传来了。
攘外必先安内,不管将来荆州是谁的,至少这一刻不能便宜了外人啊。
所以樊稠和刘表终于暂时握手言和,刘表更是十分大方地把荆州的精锐水师交给他统领,一路向着长江岸浩浩荡荡地开来。
在跟孙策试探着打了两场后樊稠就断定这位小霸王比昔日讨董时成熟沉稳多了,现在的孙策可能比他还要强大。说老实话樊稠风里来雨里去这么多年了,他倒不是怕了孙策这个愣头小子,然而当线报中出现了一个人的名字时,樊稠还是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番。
贾文和。
这个把长安城搅得天翻地覆的男人,从容地游走与西凉派和帝党之间,在把两家人都得罪了之后竟然还能全身而退,最后去了沈娴所在的益州。
在荆州这些年樊稠也没有断了对长安城的关注,他眼睁睁看着吕布打回长安恁死董卓,看着郭汜撕吕布却被段煨联合帝党踢出司隶只能四处流浪,这当中有多少是贾诩的手笔,樊稠想都不敢想。
有时候樊稠也很疑惑,贾诩那人从不轻易相信别人,他在长安除了杨修之外恐怕谁也没真心相交过,为何最后毫无顾忌地就去了益州呢?
有了贾诩坐镇西陵城,樊稠不太敢出手,这仗就打不起来了。没等樊稠苦恼该怎么把贾诩弄走或者自己干脆送信给孙策请求联合、把刘表拽下来算了的时候,樊稠终于收到消息,说贾诩走了!去洞庭湖了!
想到贾诩离自己远了不少的距离,樊稠那天乐呵得多吃了三碗饭。
开心过了,樊稠就开始思考贾诩为什么走了。
虽然荆州的江夏郡差不多全都落入孙策手中了,但其他郡暂且还是安全的,比如紧邻江夏郡的长沙郡。
提起长沙太守韩玄,刘表脸上的神情都是难以言喻的,然而一向不被人看好的韩玄竟然没有在孙策的威名之下闻风丧胆立马投降,甚至还回应了黄祖的请求派人出战偷袭孙策,这让樊稠有些意外。
虽然太史慈占领了洞庭湖边的位置,但就凭他那点兵力,只要孙策完蛋了,太史慈也蹦跶不起来。
樊稠忽然想到了一个很绝妙的计策,他觉得自己可以先联系韩玄让他限制住太史慈,然后再把孙策逼上岸,将他朝着洞庭湖的方向赶过去,最后在洞庭湖将他们一举歼灭。
黄祖正在夷陵跟益州军死磕,刘表正亲自带兵在襄阳城抵抗汉中的张鲁,这俩人都没空管江夏的事情,再加上长沙太守韩玄不堪大用,到时候拿下了长沙郡,樊稠就可以自己列土封疆称诸侯了!
虽然长沙没有北方其他的州郡富庶,但这里胜在天高皇帝远,中间还隔着天险长江,只要派人截断水道脱离战争,至少能保得上十几年安逸啊!
樊稠的大脑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打孙策到裂土封侯的全过程,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新生了。
“传令下去,准备迎战。”樊稠猛地站了起来,他紧紧握住手中的长枪,声音低沉道:“给韩玄送信,让他在洞庭湖外埋伏好了等待,等我们将孙伯符赶去洞庭湖的时候,再前后夹击将其一举歼灭!”
“大人。”裨将微微一愣:“西陵那边……”
“孙伯符为了刘商羽杖责黄公覆,此举着实不妥,定然会让那些曾经跟随孙文台的老将们寒心,孙伯符还是太年轻啊。”樊稠笑了笑:“再加上孙伯符与刘商羽原本就只是联合,他们两个再亲密,下属彼此间也会有摩擦的。军中离心是大忌,现在是最好的进攻时机,不能等了!”
“是,大人!”裨将领命而去。
“现在就等韩玄的回信了……”樊稠低声嘟哝道:“贾文和怎么办?算了,到时候若是有机会,能留他一命为我所用……就更好了。”
沈娴完全不知道有人暗搓搓地窥觊她麾下的谋士,她被徐州传来的消息震惊到了。
曹操带着两万兵马攻进徐州,连克数城之后终于遇上了匆匆赶来的刘备,不过刘备来的太迟了,在此之前,曹操每过一城,便屠一城,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男子还是女子,老人还是孩子,统统被诛杀在了兖州军的乱刀之下。
一时之间徐州哀鸿遍野,天下震动,各路诸侯纷纷谴责曹操泯灭人性丧尽天良,面对这些指责,曹操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父亲在徐州被曝尸荒野的时候,他们就该有这种觉悟了。”
“卧槽……”
沈娴握着军报的手有点抖,她想,比起曹操,自己果然还是太嫩了。
“曹孟德此人简直残暴!”黄忠眉头紧皱冷冰冰地说道:“两军交战死人没什么,他为何要虐杀无辜的黎明百姓?”
沈娴没说话,她不知道自己该评论什么。因为死的不是她的亲人,她没法跟曹操感同身受,也就没有开口的资格。
对此,刘繇只是感叹了一句:“唉,性情中人啊……”
沉默了半天,沈娴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曹巨高真的是刘玄德杀的?”
黄忠嗤笑一声,刘繇则是意味深长地看着沈娴。
沈娴咬咬嘴唇自嘲道:“我傻了,是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乌云蔽日,腥风四起,程昱用长袖掩着口鼻在城中快速穿行。
曹操在连屠三城之后终于缓下了杀戮的步伐,因为刘备终于姗姗来迟,还送上了请罪的书信。
程昱掀开帘子走进大帐中,军帐里只有曹操一个人,他腰背挺直如一杆标枪般跪坐在桌案边,在他面前摊开放着一份饱含愧疚的书信。
程昱匆匆瞄了一眼,便将目光挪开对曹操拱手道:“明公。”
“仲德,坐。”曹操低声说道,他将书信递给程昱:“看看,刘玄德写来的。”
程昱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正封信,他不得不说刘备真是好文采——或许根本不是他写的,但也没听说刘备身边有高人在。
曹操语气平淡地问道:“有什么想法。”
程昱揣测了一下曹操的内心,试探着回答:“虽然刘玄德信中并未直接言明,但在下觉得,此事与他应该并无关系。”
这话几天前程昱压根儿就不会说,但现在曹操屠了三城,气也消了不少,估计能听进去谏言了。
果然,曹操低声笑了一下:“我知道。”
程昱低着头没说话。
是啊,你知道,你从一开始就知道,只不过还是选择杀过来了,哪怕就是为了出出气。
安静了好一会儿,才听到程昱的声音响起来:“经此一役,再加上南线有袁公路,刘玄德的徐州怕是保不住了。”
“袁公路。”
曹操慢慢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他将字咬得很清楚。
“袁公路此人不足为惧,让他一半又何妨。”曹操的语气中含着浅浅的讥笑意味,似乎并不把袁术放在眼中:“只是他能不能守得住……呵,恐怕他至今还不知道,刘商羽就在庐江呢。”
“什么?”程昱微微一惊,他猛地抬头看向曹操,却发现曹操的目光正落在地图上。
益州牧在庐江?什么意思?益州不是正与孙策联合攻打荆州么,这个节骨眼上他去庐江做什么?
一连串的疑问从脑海中冒出来,程昱的脑子转的飞快,他立马想起来前段时间戏志才带着三十个虎豹营的好手去了庐江找华佗看病的事情。
沈娴在打荆州,但隶属于扬州的庐江也归了她,这样看来,这位益州牧的胃口着实不小呀。
“庐江的瘟疫……”程昱慢慢地说道:“是假的?”
“瘟疫是真的,只不过早就治好了。”曹操眯起眼睛,用一种颇为遗憾的口吻说道:“刘商羽用瘟疫隔开了庐江和豫州的战场,那时吕奉先占了兖州,我们自顾不暇,没时间收拾他,倒是放过一个好机会。”
程昱心想之前也是个好机会,只需要将沈娴在庐江的消息透露给袁术就行了,可惜兖州出了曹嵩那档子事,什么都没来得及布置,戏志才还被调回去了。
等等,这么巧?一次两次的,都让他逃过了?
“徐州,青州,豫州,兖州,四郡之地……还不足啊。”曹操长叹一声,拉回了沉思的程昱。
程昱闻言说道:“明公,刘商羽此人不得不防。”
“怎么说?”曹操漫不经心地问道。
“庐江郡太守陆季宁是个刚正不阿之人,袁公路多次拉拢未果,却不知怎么被刘商羽抢了先,足见他有些手段。再加上此战刘商羽与孙伯符联手,目前已获有扬州三郡,他们若是真能打下荆州……”
程昱顿了顿,将目光挪到地图上:“这天下一半可就尽入其手了。”
益、荆、扬三州便囊括了南方天下,再加上一个朝廷都管不到的交州,这地盘确实够大的。
曹操没说话,程昱继续说道:“但尚有文章可做,比如刘商羽和孙伯符的关系……”
听到这句话,曹操目光微亮,他忽然生出一股兴致来,打断了程昱的话:“照你这么说,应该防着孙伯符而不是刘商羽,毕竟刘商羽哪天要是出嫁了,她的地盘不全都是别人家的了?”
面对目瞪口呆的程昱,曹操微微一笑:“哦,忘记告诉你了,刘商羽是个女子,几年前刘君朗还活着的时候,我曾经想为子脩向他们家提亲来着,不过还是晚了一步。”
程昱受的打击好像有点儿大,他已经不想说话了。
曹操并没有安慰下属玻璃心的打算,他换了个话题:“先生去哪儿了?”
程昱闷闷不乐地说道:“夏侯将军来信说戏先生去冀州了。”
曹操拍手笑道:“好!知我者,志才也。”
袁绍坑了曹操一把这件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曹操又不是圣母,暂时压着没管不代表以后都不讨债了,总有一天他会把袁绍欠的账一笔一笔都让他还清楚的。
经过这么一打岔,终于摆脱了沈娴阴影的程昱顺着曹操的话题问道:“主公,我们要徐州么?”
“你说呢?”曹操凉凉地看了程昱一眼。
“但是本初公那里……”
程昱显得有点犹豫。之前曹操只有兖州一州之地和一半的青州,还被袁绍那么惦记着坑了一把;要是这次战争结束后再拿下一半的徐州……谁知道袁绍会干出来点什么事儿啊?
“这件事情交给先生处理吧。”曹操挥了挥手,眼中闪过一抹烦躁之色:“拿下徐州后再看看今年兖州的收成如何,一直打着也不是个事儿,先缓上几年。”
“至于袁公路……”曹操慢慢地笑了:“吕奉先或是刘商羽,都想要那块地吧。”
被打得好惨的黄盖将前来探望他的人都骂了出去,他着重骂了周瑜和郭嘉这个组合,并且捎带着连没到场的孙策都骂了个狗血淋头,路过的小兵们纷纷感叹真是没想到黄老爷子骂人的水平如何之高,半柱香了都没重样的,简直令人钦佩。
周瑜和郭嘉顶着大日头站在营帐门口相视苦笑。
“走吧。”周瑜长叹一声,将带来的补品药物交给了守门的裨将:“将这些拿给黄老将军,这是我家祖传的金疮药,治疗棍伤很有效果。”
“拿走!我不要!”黄盖咆哮的声音传了出来。
裨将吐了吐舌头,对周瑜眨眨眼睛表明自己一定会完成任务的,然后周瑜就被郭嘉拽走了。
“老爷子挺大岁数了,”在回去的路上,周瑜难得絮絮叨叨:“就这么打了,我真是有点……”
“反正是伯符动的手,他人呢?”郭嘉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不知道。”周瑜摇摇头:“怕是在哪里躲着难过吧?义兄最重情义了。”
郭嘉沉默了半天忽然说道:“你知道黄老将军很不喜欢主公么?”
“小娴?”周瑜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郭嘉竟然这么直白地说了出来,他半开玩笑地说道:“这难道不是你的托词?”
郭嘉撇撇嘴:“大约只有伯符不明白是为什么。”
“他不会,你多虑了。”周瑜淡淡地说道:“他不适合当……主公。”
“主公也不适合。”郭嘉微微一笑:“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你想说明什么?”周瑜停了下来,他定定地看着郭嘉,两人隔了几米的距离互相对视。
半晌后郭嘉微微一哂:“不是我想做什么。”
周瑜坚定地说道:“不会,我保证。”
“借你吉言。”
临分别的时候周瑜拽住了郭嘉:“我想了半天,还是有件事情不明白,望先生解惑。”
收到郭嘉肯定的目光,周瑜微微一笑:“先生是个聪明人,这种有挑拨离间之嫌的话,应该是不会说的,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郭嘉嘴角浮起一丝嘲弄的意味,不知道是在嘲笑周瑜还是他自己:“反正总要有人说的,不是么?我就多一回嘴……也没什么。”
郭嘉摆摆手离开了,周瑜看着他消瘦的背影若有所思。
黄盖的营帐中,让众人遍寻不见的、以为躲在角落里哭的孙策正亲自拿着金疮药为黄盖上药。
黄盖趴在榻上还算精神,但当衣服被掀开之后,后背上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淤血青紫还是让孙策看了心中一颤。
“老爷子,真对不住。”孙策低声说道:“我给您赔罪了,等这仗打完了,我任您处置。”
“公子你说什么呢?!”黄盖吹胡子瞪眼道:“你要是不打重点骗的过谁呀?”
孙策还想说点什么,黄盖话锋一转道:“反正刚才公瑾过来的时候我已经骂爽了,那就原谅你吧。”
孙策满头黑线,他又想起了刚才眼睁睁看着黄老爷子中气十足地骂完郭嘉骂周瑜,骂完周瑜骂自己的事了。前两位好歹有个帘子当着互相看不见也就不那么尴尬了,可孙策就站在黄盖的旁边啊!被骂的狗血淋头了还不能还嘴,不仅不能还嘴,就连脸上都不能表现出不爽啊!
太折磨人了!孙策愤愤地想。
给黄盖上完了药,又陪着老爷子说了一会儿话,孙策便要告辞离去,他来时是趁着所有人不注意偷偷摸摸溜进来的,回去的时候也得溜走。
就在孙策掀开帘子的时候,他顿了顿,转头看向刚刚闭上眼睛要休息的黄盖:“老爷子,我早就已经跟公瑾和三妹商量好了,我只想带兵打仗,您老就放过我吧。”
黄盖的眼皮颤了颤,他没吭声。
孙策继续说道:“我就喜欢打仗带兵,但除了这个我什么都不会,既不懂谋略,也不会跟那些乱七八糟的世家打交道,我觉得他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简直烦死了。”
“我现在就挺好的。”孙策笑了起来:“跟你们一起打仗,挺好的。”
孙策说完就离开了。黄盖在榻上爬了好半天后才低声说道:“哼,臭小子。”
第89章 【086】叨逼叨
贾诩在调教长沙那些刚刚投降却又想着造反的墙头草们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