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之帝国再起-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属下通禀朝廷派来的使节求见时,羌渠亲自出帐迎接了,和他的兄长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亲自带兵三千断后跟慕容家骑兵以及高柳军血战而重新博得各部的敬重不同,带领大军后撤却被鲜卑人击溃的他现在声望大跌,若不是眼下他手里的军队最多,恐怕他的左贤王位置也已经不保了。对羌渠来说,现在能保住他地位的就只有朝廷和天子。
看到羌渠,曹操知道这位左贤王是个聪明人,当即便露出了笑脸,和羌渠有说有笑的进了帐篷,对于羌渠的试探,他直接说出了只有单于才应该知道的事情,包括帝国不愿意南匈奴保留太多的贵族。
“左贤王大人,您应该知道,一旦贵部迁入并州,天子肯定要对各部贵族进行赏赐,这可是笔不小的负担,而且贵部的一些贵族对于帝国并不是太友好。”曹操和羌渠一边喝着酒,一边说道,接着他翻起了旧账,建宁元年以前,曾经侵扰过帝国边境的南匈奴几个大部都被曹操点了名,事实上要在南匈奴里找出一支从未抢掠过帝国边境村庄的部落是不可能的。
羌渠对此当然心知肚明,他也明白朝廷其实是不愿那些大部落在迁入并州后继续存在,不过他倒是没有像屠特若尸逐就单于那般犹豫,直接擂着胸膛说这些人早就该给灭了,对羌渠而言,以他目前在南匈奴的威望势力,即使他当上了大单于,这些大部落的贵族也未必会对他有多少敬意,说起来现在的南匈奴不过是名义上单于统治,实际上威权大不如昔。
曹操有心,羌渠有意,两人一拍即合,对曹操来说,羌渠是帝国在南匈奴问题上最好的代理人,而对羌渠来说,有朝廷的支持,单于的位子非他莫数。很快两人便谈下了密约,当然这一切都是要在南匈奴迁入并州后才管用,不过两人并不担心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会拒绝迁入并州的建议。
在考虑再三之后,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决定内迁并州,和投靠鲜卑相比,归顺朝廷对南匈奴更为有利,至少朝廷有能力养活四十万族人,而鲜卑人则做不到这一点。至于朝廷要除去的那些贵族,他也只有牺牲他们了,而且在他心里,这些贵族对南匈奴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当然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也向曹操提出了他的要求,他希望朝廷能支持他立自己的孙子做左贤王,他不打算让羌渠这个兄弟接任单于位,曹操自然是答应了下来,不过转口就告诉了羌渠,使得羌渠也更加坚定了对付自己兄长的念头。
既然南匈奴同意内迁,那么接下来曹操所要面对的问题便是压在南匈奴边境线上的六万鲜卑大军,并州的驻军只有一支军团可以抽调出来,加上南匈奴的五万大军倒也和鲜卑人势均力敌,不过曹操知道若是檀石槐全力进攻的话,至少能让南匈奴在退入长城时损失十万人,对于已经把南匈奴看做帝国财产的曹操来说,他绝不允许遭受到这样的损失,因此他劝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将军队指挥权交给他。
面对曹操的说辞,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犹豫了一会之后,便将目前单于庭五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曹操,实际上他也无法信任单于庭内的将领有谁能跟檀石槐对抗,眼下他只有相信曹操和朝廷军队能够挡住鲜卑人,让族人可以安全地撤入长城。
夜晚,曹操的大帐内,易装而来的羌渠将他写好的军队名单交给了曹操,对于某些亲自带兵的大贵族,在战场上除去他们是最好的办法。
“左贤王大人,我保证您会得到您应有的地位。”对于羌渠,曹操并不吝惜自己的好话和安抚,这位左贤王的确帮了他很大的忙,至少他手里的这份军队里的贵族名单省了他很多事情,虽然不排除羌渠有公报私仇的嫌疑,不过他不在乎,若不是条件所限,他更希望能一举铲除南匈奴所有的贵族。
第一百一十二章 屠特若尸逐就之死
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曹操统帅的五万南匈奴大军在边境线上在随行参谋的指挥下,修建了坚固的营垒,和鲜卑人的大军对峙。对于士气低落的南匈奴士兵们来说,这种曾被他们视为胆怯的防御变得理所当然,他们已经失去了和鲜卑人一战的勇气。
曹操通过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鲜卑大营,眼里露出了几分惋惜,如果此时他手上有五支装备完全的羽林军团,完全可以正面击溃鲜卑人。
“走吧!”曹操带着部下们离开了前线,对于配备了望远镜的他们来说,鲜卑人难以在白天对他们发动突袭,让目前的南匈奴人得以顺利地迁入并州。
鲜卑大营里,檀石槐虽然看上去一脸平静,可是四周的各部大人都知道他现在的心情绝不会有多好,这十天里他们对南匈奴大营发动的进攻每次都被南匈奴人提前知道,在他们进攻的地方安排了重兵,一点好都讨不到。
“大王,还是去长城吧?”试探的进攻全部作废,对于合兵来此的鲜卑各部大人来说,继续在这里跟南匈奴人对峙,只是徒然消耗粮草,倒不如进攻长城,他们六万大军,总能撕开道口子,闯入汉国边郡进行抢掠,何苦跟已经日薄西山的南匈奴纠缠。
“长城。”檀石槐看着说话的弥加,冷哼了一声,“你们以为现在还是以前。”
看着发怒的檀石槐,弥加和其他各部大人都是不再言语,他们也知道汉国在长城加强了戒备,尤其是用那种叫水泥的东西在内外两道长城间造了不少的堡垒,据查探的探子回禀,那些汉国人居然还在一些比较大的兵堡的城墙里面混入了钢铁,就算他们突破了云中外围的长城,也要面对这些让人头疼的堡垒,若是不去理会这些堡垒,到时他们闯到雁门一线的长城时,这些堡垒里藏着的兵力足以切断他们的后勤,可若是分兵的话,他们的兵力根本不足以突破雁门关。
国力上的巨大差距,让檀石槐感到心烦意乱,虽然汉国的骑兵部队不过在三到四万的规模,可是配合他们驻守长城的庞大部队,汉国在云中到雁门这两道长城防线之间,拥有绝对优势,而且这段时间对南匈奴大营的进攻每每被提前识破,也让他确信汉国一定有什么办法知道他们的动向。
就在檀石槐举棋不定的时候,南匈奴则在曹操和羽林第十二军团的护送下,分部落进入了长城,迁入了雁门关以外到云中,五原一带的草原上,处于羽林第二军团的看管下。
就在曹操等着檀石槐和鲜卑人发动的进攻时,檀石槐带着六万大军撤离了,让曹操颇有一种有力没处使的感觉。
檀石槐的离开并不意味安全,对于段颎和卢植两人来说,六万鲜卑大军都足以在外围长城防线撕破一道口子,进入帝国的疆域,不过两人也早已做好了对策,现在帝国雁门至上谷的长城防线至外长城的中间地带上,各处交通要道上都修建了兵堡和烽火台,鲜卑人的动向瞒不过他们,再加上这一带的百姓也已经撤离完毕,若是鲜卑人要打的话,他们倒也不怕。
檀石槐的确没有打算就这样无功而返,而是离开了重兵云集的并州,指挥大军移动到了幽州一带,幽州地广人稀,尤其是右北平一带的防御并不强,当然那里居住的汉人也少,对鲜卑人来说,抢掠这一代基本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且要进入右北平,首先要通过乌丸的地盘,不过对檀石槐来说,已经打消了拉拢乌丸人打算的他,直接带着六万大军横扫了乌丸各部,根本没有想到檀石槐会突下杀手的乌丸各部几乎没有什么抵抗之力,就被六万大军给杀得溃不成军。
檀石槐横扫乌丸的消息很快便通过溃逃的乌丸残兵传到了右北平郡,此时的右北平由于内迁的乌丸人补充,人口倒也有二十万之众,执掌幽州防务的卢植立刻就从内迁的乌丸各部征兵,拉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部队,同时让内迁的乌丸平民退往渔阳。
檀石槐选择幽州做主战场,一来是为了教训乌丸,彰显鲜卑军威,同时也是因为幽州以北,汉国修建的兵堡不多,他可以发挥骑兵的优势,不过虽然横扫了尚未内迁的乌丸各部,可是檀石槐根本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一进入幽州,就发现自己的大军总是能被汉军提前查探到,使得内迁的乌丸各部得以提前躲避,让他们斩获甚少。
由于数次被提前发现,几次担任前锋队伍的鲜卑各部大人都是和檀石槐同样发现了不妥的地方,因为一路上他们根本没有遇到过汉军的斥候,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发现我们的。
“难道那些汉人也驯养了苍鹰。”大帐里,柯最皱着眉道,可是很快其他人就否定了,苍鹰在天上最多知道哪一块地方有部队存在,一旦超过千人以上的规模,苍鹰就分不清楚了,他们发兵时曾经派出了不少疑兵部队,可是每次汉军都能提前知道他们的主力部队,这绝不是苍鹰能办到的。
“不弄清楚,我寝食难安。”檀石槐沉声说道,自己大军的行踪被对手摸得一清二楚,可是自己却对敌人一无所知,绝对是犯了兵家大忌。
柯最,慕容平等人也是一脸的深以为然,和汉军打了那么多年交道,他们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尤其是慕容平,当日檀石槐找到他,与他一番长谈,也让他觉得汉国才是鲜卑的大敌,如果他们二人继续勾心斗角,鲜卑日后绝对会覆灭在汉国手里,因此他接受了檀石槐的建议,拥立檀石槐为鲜卑之主,学汉人建立国家,而作为回报,他将成为鲜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臣。
“可是如今汉国边境封锁得极严,而且我们的人,汉人一眼就能分辨得出,打听些普通的事不打紧,可是那些重要的机密,根本没有办法触及到。”慕容平看向了檀石槐,他知道檀石槐在汉国的边郡留有探子,可是说句实话,那些探子在汉国不过都是些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色,能打听的消息极其有限。
“这个不用担心,我会从高柳挑选几个汉人来刺探消息。”檀石槐摆手道,草原各族长相与汉人迥异,一眼便可分辨出来,虽然现在汉国接纳南匈奴和乌丸,可是也只能把他们留在两道长城之间,一旦进入内长城以南,他们这些在内地汉人眼中和禽兽无异的夷狄下场绝对不会比落在他们手中的汉人好过。
“那些汉奴能信任吗?”其他各部大人都是露出了怀疑之色,他们都知道檀石槐重用汉人,可是他们怎么也无法完全相信那些汉人一旦回到了故国,还会为他们办事。
“他们的家人都留在高柳,量他们也不敢向汉国投诚。”檀石槐沉声道,一想起高柳的汉人,他不由恨起已经被他下令暗中处死的儿子,若不是他的胡来,又怎会让高柳的汉人不复往昔那般对他尽心尽力。
听檀石槐这样说,各部大人方才放心了些,那些汉人极其重视家庭,只要他们的至亲留在高柳,他们就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大王,这仗咱们还打吗?”柯最看向了檀石槐,按照眼下这个情形,他们继续在右北平游荡,已经毫无意义。
“继续打。”檀石槐眼里闪过了一抹凶光,“汉国玩坚壁清野,咱们就把他们留下的东西全都毁了,抢光能抢的一切。”
听着檀石槐的话,各部大人也都是狞笑了起来,那些汉人和乌丸人虽然逃了,可是他们留下的房舍而在,还有那些开垦好的田地,他们就全都毁了,而且各处总还有些来不及走脱的人可以供他们劫掠。
在檀石槐的命令里,鲜卑大军开始了在右北平一带刮起了地皮,凡是看到的空房子全都推到,或者付之一炬,而那些空出来的农田更是花力气纵马践踏毁坏,而当地百姓幸苦修建起来的水利设施也全部毁坏。虽然右北平的百姓大部撤离到了安全的地方,可是他们的生产基础却被鲜卑人彻底破坏。
对于鲜卑人的举动,卢植虽然愤恨,可是也没有办法,眼下他最首要的是保住右北平的二十万百姓,在二万乌丸骑兵和他抽调的三千羽林第十三军团士兵的护卫下,檀石槐不愿冒风险和扎下坚固营垒,同时有兵堡护卫的他们对战,因此避免了一场大战。
就在鲜卑人在幽州右北平一带疯狂破坏的时候,三十多万的南匈奴人迁入了并州,按照曹操和羌渠的密约,那些被列在清洗名单上的部落被安排在了靠近两支羽林军团的驻地附近。
幽州的消息传来后,曹操立刻找到了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希望能带领五万南匈奴士兵去幽州解围,当然帝国也不会让南匈奴士兵白白打这一仗,每个参战的士兵都能拿到军饷,若是能有鲜卑人的首级,也可以拿来换钱。
“这个?”面对曹操的要求,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再次犹豫了,他很清楚现在南匈奴的情况,让他们赶到幽州和鲜卑人打仗,恐怕只会吃败仗,徒然增加损失。
“既然大单于不愿意,那就算了!”曹操并没有将不满表达出来,只是笑着说道,接着离开了单于帐,只不过心里把屠特若尸逐就从将死之人定为了死人,他不能让这个靠着和檀石槐,慕容平拼死一战而重新在南匈奴声望大震的单于继续活下去,否则的话他迟早是帝国的祸害。想到这里,曹操眼里闪过一抹阴冷,既然这么不识时务,就只有送你去死了。
屠特若尸逐就受的伤若是放在二十年前,在羽林军团随军的医官照顾下,恐怕早就好了,不过年老体衰的他在和慕容平的一战中消耗了太多精力,因此虽然被救了回来,不过伤势一直都没有起色,甚至有几次差点死了,都是随行的医官把他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
曹操现在既然打算要屠特若尸逐就的性命,自然将主意放在了给屠特若尸逐就看病的医官身上,虽然他不太懂医术,可是也知道,那些医官只需要在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的药里稍微动些手脚,就能要了他的命。
夜晚,曹操找到了留驻于单于庭的帝国军医官,此时南匈奴的五万大军还未拔营进入长城,因此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依然留了下来。
“我只问你,可有把握让他在三天之内死去。”看着替屠特若尸逐就主诊的医官,曹操的目光锐利,看得面前的医官背上被不停冒出的冷汗打得一片湿透。
“下官有九成把握。”医官不敢把话说得不满,只是说了九成,对他来说,只要在南匈奴单于的药里加几味大补之药,就能让年老体衰的南匈奴单于虚不受补,一命呜呼。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记得千万不能让旁人看出马脚,等这件事完了,调你回雒阳,升官发财少不了你。”曹操起身,拍着医官的肩膀道。
“多谢大人。”看到曹操神情缓和下来,医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如释重负般说道。
“记住,我从没找过你,你也不知道这件事,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是病发而亡的。”曹操离开时,盯着那医官冷声道,接着离开了。
等到曹操离开后,医官几乎瘫坐在地上,他不是蠢人,当然知道这件事的分量,不过他没有选择,只有把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才有活下来的可能。
连续两天,屠特若尸逐就单于都喝下了动了手脚的药,为了不被人看出端倪,医官严格控制了两天里加入的药量,他要让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看上去尽量像是伤口迸裂而死。
曹操做事一向雷厉风行,在办妥了医官一边的事后,便找到了如今在南匈奴并不被人看好的左贤王羌渠,和他商量起如何铲除那些需要清洗的带兵贵族。
“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活不过明天了。”见到羌渠后,曹操在再无他人的帐篷里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自从羌渠给他写了那份南匈奴贵族名单,又写了向帝国效忠的血书后,他便不怕羌渠敢反悔,现在羌渠只有一条道走到底,否则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那么快?”对于屠特若尸逐就这个兄长,羌渠自从知道他有意废掉自己左贤王的地位后便没有了半分感情,只不过曹操那么快就要除去他,让他有些疑惑。
“我原本是想等你们的人撤得差不多时,再借鲜卑人之手除去那些人,只是想不到檀石槐居然会突然去了幽州。”想到撤走的鲜卑大军,曹操不由有些恼火,接着说出了自己不愿意留下屠特若尸逐就的理由,当然只是说了一半。
听着曹操所说,羌渠才明白是自己的兄长拒绝了让五万大军去幽州才惹得曹操动了杀机,不由心里冷笑起来,这老东西也不看看眼下的情形,他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大人物不成,朝廷开出了军饷和人头赏金,条件已经够优厚的了,这事情询问你是给你面子,不然的话,只需要跟各部贵族一说,那些贪婪的蠢货也会答应下来。
“总之,单于死后,你不要急着出来,一切都配合我,等除了那些人,单于便是你的位子,没人能抢走。”曹操心里已有全盘计划,只是眼下他不愿先告诉羌渠,先通声气足够了。
“大人放心,我一定配合。”羌渠虽然没什么雄才大略,可是人却极圆滑,他知道自己只有靠着朝廷,才能登上单于之位,因此连忙表示自己到时一定配合。
“好,那我就告辞了。”曹操也不多作停留,若不是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当日带着三千武士和慕容平一场血战,剩下的心腹不多,难以看管整个单于庭,他也不能那么顺利地和羌渠接触,不过他仍旧很小心,在大局抵定前,他片刻不敢马虎。
夜半时分,单于的王帐内突然灯火通明了起来,呼号声不绝如屡,左贤王帐内,羌渠听到那嘈杂的喊声,想到就在几个时辰前曹操跟自己说的话,不由心里一惊,暗想朝廷果然厉害,说不让那老东西活过明天就活不过明天,对朝廷越发敬畏起来,同时心里也欢喜起来,老东西死了,他就是大单于,到时他非把那些嘲笑自己的贵族全都杀了,出口恶气。一边想着,羌渠飞快地穿起了衣服,做出了慌张的样子,带着几个随从赶往了王帐。
等到羌渠赶到时,才发现左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这些显贵都已经赶到了,自己进帐时,他们看向自己的目光十分不善,羌渠心里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些人都在觊觎单于之位,他自然也不会给这些人什么好脸色,只是理所当然地走到了最里面,找那个一脸慌张的侍卫首领问起情形来。
“单于他的伤口裂了,秦医官正在里面。”被羌渠揪住领子,在一群贵族虎视眈眈的目光下,那被新任命的侍卫首领结巴地答道。
“伤口裂了。”一众贵族都是眉头皱紧了,以前单于的伤口就开裂过几回,不过都给救了回来,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还有没有得救,想到这里,几个有能力争夺单于之位的显贵都是不约而同地看向了羌渠,算起来他们也是虚连提一脉,和羌渠也算是兄弟叔侄的关系,不过在权力面前,谁都不会讲什么亲友之情。
一时间气氛沉默得可怕,其他的贵族此时也俱是心中盘算起来,若是单于死了,自己该站在哪边,羌渠虽然是左贤王,可是他在鲜卑人手里连吃败仗,窝囊至极,而且现在他手里的五千兵力虽然是各部里最雄厚的,不过左右谷蠡王他们也不会比他差太多。
就在一众贵族想着单于死后,如何争权夺利的时候,曹操终于到了,他刻意来晚了一些,现在南匈奴内迁并州,再加上南匈奴此时的情势,在大单于之位上,帝国才是最有说话分量的。就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他一进帐,所有人都看向了他,目光里藏着渴望。
曹操只是和羌渠还有几个显贵打了声招呼,接着便露出了一副沉痛的姿态道,“没想到我刚刚和大单于谈好出兵的事情,大单于便?”说到这里,曹操叹息了起来。
“出兵?”一众贵族都是皱起了眉头,说实话他们并不愿打仗,不过当曹操顺势说出他曾像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提出的出兵条件时,那些贵族都是立刻目光炙热了起来,一个士兵三千钱军饷,每杀一个鲜卑士兵,就是一千钱,这让他们都是被这丰厚的条件给震惊了,对于将士兵当作私人财产的他们来说,这最后的得益都是归属于他们,想到这里,他们贪婪的内心都是蠢蠢欲动了起来。
“大单于归天了。”这时,从内帐里走出的几个大单于的心腹和医官一脸惨淡的神情,顿时整个帐内都混乱了起来,不管是否真地为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的死感到哀伤,至少每一个人都露出了哀戚之色。
“诸位,我以为当务之急是重立大单于,发兵讨伐鲜卑,为老单于报仇。”贵族中,有人开口道。曹操看着那人,知道他是羌渠的死党,果然那人随后就以羌渠是左贤王,是名正言顺的单于继承人,要求所有人立刻拥立羌渠,同时请曹操帮他们上奏朝廷,确立羌渠的单于之位。
第一百一十三章 曹操的坏心眼
看着嘈杂如闹市的王帐,曹操安静地站到了一角,就连羌渠向他投来的目光,他也故做不见,由着他们互相争吵。
见曹操不言不语,羌渠心里忐忑不安起来,就连和其他人相争时底气也弱了不少,不过他总是左贤王,是单于之位名正言顺的接掌者,因此最后双方都是争执不下,一齐看向了沉默的曹操,谁都知道这位天子身边的近侍才是决定单于之位归属的关键。
“诸位,大单于说起来也是死于鲜卑贼子之手,不如诸位随我一起兴兵讨贼,哪一位功劳最大,哪一位便是贵族之主如何?”曹操在众人的目光下,静静说道,“当然朝廷为贵族士兵开出的军饷和人头赏依然算数。”
听着曹操的话,帐中有能力争夺单于之位的南匈奴贵族都是露出了贪婪之色,此时没有一个人在意鲜卑骑兵有多么凶悍,檀石槐又有多么狡猾,现在他们所想得便是讨伐鲜卑所得到的实利,先不说朝廷拨下的赏赐,光是单于之位就足以让他们拼命了。
羌渠一脸死灰,他怎么也想不到曹操会提出这样的提议,还未等他说话,势力不弱于他的左右谷蠡王和左右日逐王都是抢先答应了下来,几人看着羌渠的面色都是心里冷笑,对他们来说羌渠这个左贤王不过是靠着和大单于的兄弟关系才当上的,真要上了战场,也不过是个无用的懦夫,除了逃命什么都不会。
对于左右谷蠡王和左右日逐王眼中流露出的藐视和鄙夷,羌渠的脸变得很难看,可是他只能忍下这口恶气,“既然曹大人这样说了,我也没有异议!”
曹操又提出了几条要求,无非是要各部出兵的贵族听从他的号令和指挥,而那些有意争夺单于之位的贵族都是明白所谓的功劳最大者多半还是要看曹操的意思,都是拍着胸膛表示一定唯曹操马首是瞻。
半个时辰后,谈妥这次出征事宜后,各部贵族都是退出了王帐,回去整顿部队,等着跟鲜卑人大干一场,对于那些没有实力争夺单于之位的贵族来说,多杀些鲜卑人换钱也是好的。
众人散去后,曹操看着留下的羌渠,笑了起来,走到他身边道,“左贤王,你何必跟那些将死之人计较,反正最后单于之位都是你的。”
看着曹操朝左右谷蠡王等人离开的帐口露出的讥讽笑意,羌渠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知道他们恐怕不会活着回来,当即笑了起来,原本沮丧的心情也变好起来。
和曹操一起走出王帐时,羌渠瞥见远处几个非自己派系的贵族看向自己和曹操,连忙大声道,“大人若是喜欢那两个婢女的话,我马上便派人送来。”
“那就多谢左贤王大人了。”曹操也看到了那几个贵族,连忙顺着羌渠的话说了下去。
第二日,就在整个单于庭的大军都在准备出征的事情时,曹操帐子里多出了近十位侍女,虽然匈奴的女子总体不如汉人女子,可是各部总还是能挑出美女的,曹操心知肚明,昨天那几个贵族肯定将话传了出去,左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等人才送了人来,不愿落于羌渠之后,看着面前的十四位女子,曹操还算满意,他从来就不是什么洁身自好,清高好名的名士君子,因此也就不做推辞,留下了这些女子。
就在曹操坐享艳福时,那些心思活络的贵族也给随军的帝国参谋送去了女子,结果全给送了回来,算起来曹操也算是细柳营的异类,至少和其他刻板严谨的同僚比起来,他几乎算得上是个浪子了。
“大人,您这样做不觉得有辱国体吗?”夜晚,曹操的副官董昭找到了正在和几位匈奴侍女调笑的主官,一脸的义正言辞。
“公仁。”看着比自己大了三岁的副官,曹操挥退了帐内的侍女,笑道,“我这是为国捐躯,若不接纳这些女子,如何取信于那些匈奴人。”
听着曹操的解释,董昭的目光犹疑了一下,不过他还是不相信这个平素就以风流著称的上司,不过曹操说得也不无道理,最后也只能说了几句‘请大人重视帝国军人之名誉!’的话就离开了。
看着董昭的背影消失在帐口,曹操摇了摇头,说起来细柳营出来的同僚里,十个人里有九个都是这幅样子,虽然自律是件好事,可是像这个样子,又有何乐趣。
“来,陪我喝酒!”曹操又唤进了那些侍女,继续喝酒作乐,只不过心里有些怀念袁绍这个好友,若是那个假正经也在的话,自己倒不至于一个人太孤单。
单于庭的五万南匈奴大军在各自将领的鼓动下,士气高涨了起来,虽然为大单于报仇是一个因素,可是对这些南匈奴士兵来说,朝廷给予的军饷才是主因,虽然朝廷答应给他们每人三千钱的军饷在贵族的克扣下成了一千钱,杀一个鲜卑人三百钱,可是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钱财了。
十天后,五万大军按照曹操的意思,其中三万人编成了十支队伍,作为主力,另外两万人则作为辅兵出征,负责大军的后勤和扎营等杂役。
当檀石槐带着六万大军在幽州北部进行破坏的时候,曹操带着南匈奴五万大军出征了,名义上打着报仇旗号的南匈奴大军看上去个个双眼通红,其实心里都是算着鲜卑人的人头功,一个人头三百钱,斩杀数超过五人,只要愿意加入朝廷军队,就能带父母妻儿迁入内地,到时军饷更加丰厚,这对那些底层的南匈奴士兵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
十天后,五万南匈奴大军便出现在了鲜卑大军的身后,直到距离大约百里时,檀石槐才得到斥候送来的消息,让他大吃一惊。
“被人摸近百里之内,才有消息送回来,留你们何用?”看着来回禀的斥候,檀石槐大怒道,他带兵打了二十多年仗,这还是头一回被人摸到身后这么近的地方。
“大王,冤枉啊!”那名斥候叫了起来,按照往常的惯例,他们这些负责大营安全的斥候都是将查探范围扩展到三天的路程,只是那些南匈奴人总是能提前发现他们的人,安排在外围的斥候连消息都送不回来就给灭了,实在是怪不得他们。
听着那名斥候的话,檀石槐的眉头皱得更紧,他觉得这仗不好打了,那些南匈奴人能把他们的动向摸清楚,说明这一次他们的队伍里一定有汉军同行,想到汉军那能查探他们行动的神秘方法,檀石槐心里忽然有了种不安的感觉。
南匈奴大军的突然出现,让檀石槐陷入了进退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