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红楼之贾琏翻身路-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远在西北的贾琏真觉得如鱼得水一般,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却能把一整个县十多个乡掌控在手,跟土皇帝似的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背靠军中大佬,京中有新皇和北静王帮衬着,他不缺人也不缺银子,上头无人压着,四周都是爽朗的军人,花花肠子的少,脑袋都舒爽不少。
跟几个娘们在后院扯来扯去的,着实是没什么意思。
没来西北之前还觉得王子腾应该吃了不小的苦,结果到这儿一看,才发现并不是这么算的,王子腾的身份注定他不可能跟小兵的待遇一致,他绝对是有特权的。
军中那些十多个人挤个大通铺,甚至只能睡在木板上的待遇,王子腾就绝对不会受,更何况他会让自个没足够的粮食吃吗?军营里最大的难受便是饿肚子,每日操练能适应能习惯,但没东西吃真是难受得很。
如今的王熙凤也越发大气了,见识的人一多,总会有些变化。
已经怀上三个月的人变傻不少,对贾琏的帮助不能算多,但贾琏对此一点意见都没有,他爱王熙凤都还来不及呢,怎么肯让她操劳。
等明年这闺女生下来,他贾琏也该给王熙凤一个诰命了,想来应该不难。
第68章 宝钗的结局
两辈子加起来都没当过官掌过权的贾琏完全不想会荣国府了; 即便知道元春再度上位,他也毫不在乎,如今不管是王子腾还是旁的什么人; 想打他的主意可真是难咯。
拥有的财力越多; 贾琏的产业铺的越大,跟着他混的人自然多起来; 且不提他的车马行成了军中退役兵的养老之地; 他的商队、铺面、修筑的道路和手中的粮草; 就能让在西北获得难以想象的保护。
西北这个地方从来都是苦寒艰辛的; 往来的商人多却也不会让当地的住户得到太大改善; 大多不过是走私贩卖人口和物资而已,曾经来这里任职的官员也大多属于流配,除了能得点军功外,真的什么好处都得不到。
贾琏若不是畏惧三皇子,断然也不会轻易到此地来,不过到这儿,他荣国府的人脉自然得回收很大一部分,他能在这儿做的事就多了; 想要给自己脸上贴金; 也方便许多。
曾经的王子腾就是从这儿发达得; 贾琏难得到了这儿; 自然会可劲得把墙角挖回来,有了深入的利益往来,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 什么不用担心伤残后无处安身,军中地痞都能少很多,城中治安都难得清明不少。
这一切,可都是贾琏的实政,若是能在任期培养几个秀才举人,他的政绩能得个极优,连升两级都有可图。
因为能看到这些好处,贾琏做得卖力,王熙凤也在后头不断得给他鼓劲,只要迈过这最初的坎,未来就会好过许多。
以前在荣国府的时候,顶多也就想着去买个官而已,整日吃喝玩乐讨好老太太和二太太,依仗着别人的权势过得舒坦却也憋屈,哪像现在,贾琏只要努力得做事,未来能爬到内阁的高度,听着就让人振奋。
可贾琏认为过得不错,旁人却不这么认为,从来都只觉得西北苦寒的荣国府众人没一个看好他,各个认为他考上进士后甚至都不如贾敬。
打不了仗去边关,那就是个蹉跎人生而已。
二太太最近日子过得舒坦了,想想这事就觉得好笑,被她和她二哥忌惮了许久的贾琏竟然只有这点出息,真是世事难料啊!
已经得了她二哥准话的二太太最近已经开始让人收拾起屋子,老太太的碧纱橱不大,却也有内外两间卧房,宝玉的呆病需要宝钗随身陪伴,自然不能住的太远。
在二太太看来,完全坏了名声的宝钗想必不会反对,甚至还会极为欣喜,至少还有宝玉肯要她,不然她一个被皇子看上的低贱商家女还不知道会被什么人惦记上呢。
对此,老太太睁只眼闭只眼就当做不知道。
袭人和晴雯把宝玉的东西规整到外间后,面面相觑得一叹,等宝姑娘进来后,就不知道宝二爷还会再看重她们几分了。
曾经的宝钗有多耀眼,袭人和晴雯如今就有多忐忑,连皇子都难逃她的魅力,她们两个丫头如何能及得上。
宝玉听说宝姐姐可能会来荣国府居住,兴奋得不能自己,一整日都高高兴兴得,完全没有半刻钟在发呆,这人还没来,竟然就已经治好了的呆病,袭人看在眼底,晚上便偷偷去告知二太太。
二太太得知此事后,对宝钗是势在必得的,以如今薛家的权势,想要拒绝她只怕是没可能的。
但世事的确会有意外,毕竟十七皇子曾经那么喜欢薛宝钗,几乎人尽皆知,他没有娶宝钗不过是因为宝钗没有及笄而已。
这样的一个女人即便身份低贱,甄太妃这个做人母亲的,却不能允许旁人利用她来再次嘲弄她儿子。
不管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太上皇对外全都是说得暴毙而已,不是谋反更不是不孝不睇。
十七皇子的爵位没有被夺,新皇上位后甚至被追封为亲王,这样的人要个女人来给他守活寡有什么不可以吗?
甄太妃在得知薛家大老爷出事后,便去找了新皇。
也不知她们是如何交涉的,在此之后便有宫中女官来到薛府呵斥宝钗,让她从此梳上妇人发髻,为十七皇子守寡,但相应的也拿来了皇后懿旨,宝钗被定为亲王侧妃了。
身前没能在一起,十七皇子死后,宝钗也逃不掉,这等身份的差距让宝钗哭笑不得,却也甘之如饴,等她守完父孝就去那人府上守寡,日子即便无聊些,却也好过在荣国府被人糟践。
十七皇子的正妃得知这事后,很是冷笑不已,却也无力拒绝,她倒想要看看,这个传说中的绝色美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甄太妃的这一举动,无疑又打破了王夫人的幻想,宝钗她们是完全指望不上了,甄家也不会允许她们再过多算计,可宝玉该怎么办。
左等右等都没等来人的宝玉又渐渐得开始犯傻了,偶尔发呆时叫都叫不醒了。
如此一来,王夫人和老太太哪还有不信这邪的,宝钗既然指望不上,就只能去算计黛玉了。
已经完美得伪造了贾敏书信的老太太颇有些胸有成竹,这邪书信拿过去只怕林如海都会将信将疑,没人比她更知晓敏儿的孝顺了。
想必林如海已经能探听清楚敏儿的品性,也知晓敏儿对荣国府的看重,宝玉作为她最喜欢的孙子,敏儿自然也会认为这是个好女婿人选的,曾经与她通信时,便时不时得有提及宝玉。
这些真真假假的信放到一块儿,可信度极高,至少王氏看见时没有发觉异常,尤其是贾敏的那些私章盖印跟真的没什么两样,什么纹路都一模一样。
像那种玉石的纹路很少有一致的,这等作假的手段当真是极为高超。
老太太选定个日子,带上王氏亲自登上林家的门,这一次她们是正正经经来提亲的,并不是故意想诬蔑谁指摘谁。
已经许久没去过荣国府的林黛玉作为林家的长女,再没有女主人的时候自然得出来迎客,她一个小辈不好对老太太和二太太摆脸色,即便再不开心,却也只能笑脸迎人。
只是过去匆匆的几年时间,林黛玉已经出落得绝世无双,白瓷般的肌肤吹弹可破,甚至连一丝瑕疵都难发现,那一头青丝被仔细竖起定于脑后,配上珠玉点点,灵动又清纯,尤其那双眼睛清澈得很,一颦一笑都带着少女般的空灵。
这丫头完全不必宝钗差,难怪宝玉会更加看重她。
老太太和王氏全都是如此认为的,对两个玉儿的婚事自然是只可胜不许败,否则她们到哪儿去找这么标志的姑娘让宝玉回魂。
看见她们从上到下打量的目光,黛玉并不是很开心,站在她们面前,自己就好像是个物件一样被人估着价,随时都有可能被人算计了去。
作为林家的长女,黛玉从自个嬷嬷那儿得知,她应该振作起来迎客,绝不能坠了林家的脸面,所以黛玉微微一笑,示意老太太和二太太上首坐下。
“外祖母和二舅母今日到林府来可是有什么事吗?若是不要紧大可以让黛玉去荣国府便好,怎么能劳累外祖母和二舅母呢。”
“我的好玉儿,今儿外祖母上门,是来提亲的,可不得亲自来,你父亲今日可休沐了?”
老太太仔细握着黛玉的手,笑得格外慈祥,好似她们之间什么都不曾发生一样。
黛玉微微一怔,“提亲?府上只有黛玉一个姑娘。”
老太太忍不住呵呵得笑起来,“是啊,可不就是来向你提亲的吗?宝玉与你也算是两小无猜,你们表兄妹一起长大情分不同,往后黛玉你嫁到荣国府,日子会舒坦的。”
黛玉的眉头深深蹙起,“老祖宗,您不知道黛玉已经定亲了吗?父亲一年前就已经为黛玉定了门亲事,如今六礼都走完了。”
“你说什么?”王氏不敢置信得尖叫道,“定了什么亲?那人是谁。”
这等咄咄逼人的语气,着实让人不悦。
黛玉没给她脸色看,依旧柔弱得说道,“听父亲说,是礼部侍郎家的次子,庆郡王的嫡孙。”
这等人物身份不低,比宝玉好上太多了,最重要的是,这人与她父亲有师生情谊,从上一年起,那人就在林府就读了,与她是未婚师兄妹的关系,嫁给他远比嫁给宝玉过得舒坦。
“听闻府上来客了。”这会儿外头突然走进来一个清秀少年,几步便走到黛玉身旁,“师妹,这位便是荣国府的老祖宗你的外祖母吗?”
黛玉见他突然冒出来,面色一红低着头点了点,样子着实娇羞得很。
徒江笑着对贾老太太拱了拱手,“小子徒江见过外祖母,外祖母身子可还安好?”
这不要脸的直接就叫唤贾老太太为外祖母,这等宣誓主权的模样,差点没气死老太太,王氏上上下下打量一通,就没觉得他到底有哪处好,就他这吊儿郎当的样子,给宝玉提鞋都不配,林如海他还真不愧是眼瞎。
但徒江再如何无礼,他都是姓徒的,是皇室宗亲。
贾老太太想装作不知情都不能,只能笑着道,“好小子就直接叫我外祖母了,你便是那个礼部尚书家的次子?与黛玉订婚的那个小子?”
“回外祖母的话,正是小子,小子恰逢师父看重,这才得了师妹的青睐,原先等师妹及笄后再去拜见外祖母的,不过今日外祖母已经上门来了,小子又怎么能视而不见呢。”
恭顺起来的徒江很有股风度在,样子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的少年,竟是已有了男人的厚重可靠感,让黛玉这样的小女孩儿着实移不开眼。
黛玉偷偷抬头瞅了眼,眼睛更红了,手指都忍不住纠缠到一块儿,惊慌的笑模样看得徒江又板子了腰杆,站得那叫一个风骚。
王氏看得眼都啐了毒,恨不能唾他一脸唾沫,看他们这两个不要脸的淫*荡胚子如何立足。
这会儿贾老太太却突然板起了脸,“你小子不知道内情倒也罢了,黛玉你既然知道你母亲给你和你表哥宝玉订了亲,怎么还能另寻他人?”
“什么?”黛玉迷茫得看着老太太,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徒江面色微沉,“宝玉?可是荣国府的贾宝玉?往常听人说这表弟最爱绝色女孩儿,外祖母这是准备做什么?”
“这里没你说话的份。”王氏冷冷的叫道。
“没有我说话的份?那我就得找我父亲或者祖父来咯?他们应该有说话的份了吧!我徒家还没遇见过敢当面抢亲的呢。”
第69章 黛玉的依仗
黛玉偷偷看眼义正言辞的徒江; 脸微微泛着些红,完全一副小媳妇样站在徒江身后。
徒江不知不觉间便站到了黛玉前身,挡住了贾老太太和王氏的小部分目光; 即便林如海不在; 有他这个准女婿在,也无人可以随意欺凌黛玉。
今日林如海并没有休沐; 贾老太太他们来得可真不是时候; 若是此刻唤作是林如海; 他还未必敢如此大放厥词得威胁人。
跟徒家人抢媳妇; 那可真是蠢到爆了; 更可况人家连六礼都已走完,你们张嘴这样一说就像毁掉这门亲事,那当真不怎么合适。
王氏和贾老太太一想那礼部尚书和庆亲王,想要纠缠不休都不行,只能憋着而已,以如今荣国府的权势地位,哪能跟这样的人家结仇。
若是没有妨碍到宝玉的康复,贾老太太没准会为了这门婚事高兴; 不管如何黛玉都是荣国府的外孙女; 这层血缘是脱不掉的; 好歹扯上这层虎皮; 也能多吓唬些人。
但宝玉对这二位而言,那就是如命根子般的存在,别说黛玉这个外孙女了; 便是贾敏林如海甚至是贾政贾赦,又算得了什么。
贾老太太也没想跟徒江吵,只让人取来那些伪造好的书信。
“好小子,倒是知道扯虎皮,不过你再怎么扯也没有用,她母亲的确已经把她许配给了宝玉,有书信为证,即便小子你身份不一般,但我荣国府忠骨才刚刚入土,你就想让人知道你在欺辱忠臣之后?”
徒江冷冷一笑,“老太太您也不错,扣帽子的能力着实厉害,可你有没有想过,你想让人知道我欺辱了忠臣,也是需要有人帮衬的,不然乡间几句笑话又如何能上达天听。”
“我荣国府难道就没一个故交好友,就没一个能为我荣国府出头秉明圣上?”
“老太太,能当然是能,但代价不小,”徒江笑得春光灿烂,“从我徒家手里抢走媳妇,丢的是皇室宗亲的脸,这辈子只怕前途都黑暗了,不知荣国府时候能有这么大的脸面,让人能可以为荣国府贴上自己前程。”
说罢,徒江又侧身挡住某个小女孩的身子,黛玉这会儿脸已经红得快猫眼了,看向徒江的眼神满满都是依赖和钦佩。
能跟老祖母对峙而不弱下风,这样的男人难道不可靠吗?
贾老太太深深得蹙起眉,没有再多说一句,她手里的书信自然也送不出去,徒江根本不会跟她纠缠这个。
既然老太太敢拿出来,想必就能笃定他们没法反驳,既如此徒江直接以势压人,看她又能如何?他们定亲的时候不来反对,等礼都走完了才来闹腾,这是想毁掉黛玉的名声不成?
若是这两人连黛玉定亲的消息都不知情,那就愈发没得说,只怕压根就从没在意过黛玉,把黛玉当成了那种可以随意拿捏的人物。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徒江都不是很喜欢,即便早有预料,却也恶心得要命。
王氏这会儿突然站到老太太跟前,“这位小兄弟如此喜欢黛玉?黛玉在我荣国府之时,基本与宝玉一桌吃一屋睡,你大可以去打听打听,若非他父母同意,又怎么会让他们两个如此亲密。”
她这样说话,基本就是想毁掉黛玉的名声,王氏的双眸透过徒江死死瞪着黛玉,“想必你也能听见外头不少传言,前阵子还有人说黛玉与宝玉之间太过亲密呢。”
贾老太太皱着眉听不下去,却没有去阻止王氏。
站在徒江身后的黛玉突然就红了眼,手不知不觉间拽上了徒江腰后的锦带,徒江微微一怔,下意识回头看了眼。
比他矮了足足一个头的黛玉柔弱可怜得拽着他,拽得他心都疼了。
这京城里的事多少是可以瞒得住的,荣国府那点破事早就人尽皆知了,包括哪些诬蔑的论调是谁传出来的,稍一打听就能知晓。
昔日定亲之时,林大人有明确告知过这些,连远在边境的贾琏贾大人也写了书信作证,黛玉与那贾宝玉当真是没半点情谊可言,甚至从她的言语之中,能听出她对宝玉轻浮的厌恶。
所以,徒江从来没有为这些事闹腾便扭过,可这一回却觉得有些气不过,这王氏当真是好胆,敢这么诬蔑他的小媳妇儿,是想给他头上扣屎盆子吗?
徒江回过头来,冷冷扯出个笑意,“王二太太这种话还是少说得好,知道的会以为你想抢亲,不知道的就会认为你想往我身上扣屎盆子,我徒江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在京城却也是有头有脸的,你这么随意诬蔑我未婚妻,貌似并不好看啊。”
“你不信?”王氏瞪大眼怒视着他们这对狗男女。
“我为何要信你,明知道你是来抢亲的。”徒江这次直接把黛玉挡了个严实,摆明了态度保护她,“王二太太别忘了,我父亲可随时能让贾二老爷搬出荣禧堂的,二太太是想明日见到大理寺的人吗?”
“你……你威胁我!”
“是的,我实在威胁你,不可以吗?难道王子腾王大人可以管到我头上来?或者是二太太想让宫里的贾妃来管教我?”
徒江这话着实是不怎么客气了,他高扬的下巴摆明了他不怕荣国府这两个人,若是贾代善还在这事也许不太好办,但偏偏他人已经入殓,荣国府早已成了散沙。
如今唯一还算是有出息的贾琏,却也不站在她们二人身后,徒江对她们当真是半点忌惮都没有。
“如果二太太真想让那两人来管教我的话,明日我父亲便会亲自上门讨教一番的,毕竟他从来都觉得自个教育子孙的能力不错。”
黛玉抬起头,目光落在王氏那张忽白忽青的脸上,“二舅母,宝二表哥的呆病黛玉怕是无能为力了,不过府上若是缺了银钱药材,黛玉还能尽一份力,正好前几日府上进了些人参,就让人包上吧。”
雪雁一听这话,立马下去准备,没过多久,便拿了包人参来,这些个人参都是准备给厨房做药膳调理身体的,不是什么顶好的东西,送出去也不心疼,正好还能恶心恶心人。
人参被强行塞在玉钏手里,玉钏那也不是不拿也不是,总之尴尬得站在那儿,看见王氏杀人一样的目光,只得低着头不说话。
徒江冷冷一笑,“二位还有别的事吗?若是没有,黛玉也乏了。”
这便要送客了,徒江压根就不想再招待人了。
贾老太太的面皮也渐渐得开始青白,眼神同样落在黛玉身上,那神色好似黛玉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一样,让她不敢置信又厌恶非常。
黛玉这会儿没有躲,大大方方站在那儿任由她们看。
人参既然都送出去了,这等恶客很不必再给脸,反正她们也不敢随便乱说话。以徒江的背景,他能让宝玉和贾政死得很惨。
这些事贾老太太知道,王氏也知道,即便此刻站在这儿的是王子腾,也未必能把黛玉抢走,毕竟徒江他还算是皇家人,皇家人的媳妇被人给抢了,那得是多大的轰动。
贾老太太和王氏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却没有半丝进展,王氏忍不住跑到碧纱橱去看看宝玉,见他长高许多却呆呆傻傻的,鼻头一酸真的有一刻绝望。
若是宝玉没有能耐,她这后半辈子又该靠谁呢。
而这么大年纪还被个小辈奚落威胁,老太太心气不顺,没过多久又病了,这次病得不算严重,却也大半个月没能下床,头上的白发多了许多。
宝钗不能指望,黛玉也许配他人,老太太只得让人把史湘云找来试试,史湘云从小也是个美人胚子,与宝玉关系不错,若是她能唤醒宝玉,倒也是个不错的孙媳妇人选。
史湘云作为史家嫡长孙女即便没了父母,却也不容人小视,可她却偏偏看重长得精致可爱的宝玉,曾经黛玉没来之时,湘云是常常来荣国府见宝玉的,只是最近史家有些落魄了,哪还有那点银子让她随便挥霍,如今府上连马车都没再供养了。
这回史湘云上门来,完全是因为贾家人去接得人,打扮的红红火火的史湘云同样是个美人儿,也就比黛玉和宝钗差上那么一丝而已。
坐在马车上的史湘云可谓是极为兴奋的,因为从她二伯母口中得知,此番她若是能让宝二哥哥回神,只怕宝二奶奶的位置便是她的了。
一直以来都觉得宝玉会继承荣国府的爵位,即便如今她也依旧这么想着,往后嫁给了宝玉又有这份两小无猜的情谊,她的日子不会难过的。
她一个深闺少女,又如何能知晓荣国府如今权利的更迭,又如何能从目前的情景看出荣国府的变化,她能看到的,依旧是贾老太太的清贵,还有宝玉的受宠非常。
宝玉是个喜好颜色的,也着实能够判别女儿家的样貌,黛玉和宝钗被划做一等的话,湘云、晴雯便可算作二等,有前面二者珠玉在前,也顶多是能看能哄哄而已。
史湘云原以为她的宝二哥哥会对她的到访格外兴奋,结果却只看见有些木讷的贾宝玉。
晴雯这个跟林黛玉有三分相似的丫头都没能耐让宝玉回神,史湘云这个有些微圆润的少女,又怎么能让宝玉惊艳呢。
不过却也聊胜于无,宝玉发呆的次数少了,人的确是精神些许,每当湘云跟他笑闹时,他还是曾经那个怜香惜玉又机灵聪明的贾宝玉。
王氏和老太太见状,只得去外头寻找那等绝色,即便没能找来厉害的,却也能减缓宝玉的症状,而这样的绝色在江南有许多,那等扬州瘦马弱柳扶风的少女,正好是宝玉的最爱。
为了他的病,王氏和老太太即便不愿意,却也安排下人去江南买些长得好的戏子来,这一来一去的功夫,大半年又这么过去了。
到了年底之时,京城中下起了大雪,不过一个晚上的时间,城里便积了一指厚的雪,朝廷的反应很快,却也听说城西有不少茅屋被压毁,冻坏了好几人。
可偏偏这个时候边境来犯,各地粮草吃紧,国库需要拨出去的银子太多,到处都要安抚,也不知是谁大胆,竟然提出户部的欠银来。
第70章 贾琏的大手笔
敢在这个时候提出户部欠银的事情; 很响亮的一个耳光打在了上皇脸上,户部一直没有银子的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整在上皇身上。
有权有势还有银钱无数的皇亲国戚以及勋贵大家们; 哪个没在户部欠过银子; 反倒是那等真正需要银子的家族,却怎么也借不到银子。
这等还是其次; 上皇的仁慈因为这件事的确有所上涨; 却也只是在上层人群中流转而已; 可整个王朝国库里没银子; 简直后患无穷。
第一个受到压迫的就是最底层的农民; 各种苛捐杂税盘剥下来,日子没比前朝好多少,也就没有天灾,能将就着过而已。
第二个却是新皇无法忍受的事情,前线的粮草吃紧,武器装备明显不足,战马都在减少驯养,相比那群日渐势起的外邦; 简直就是自毁长城。
可上皇年纪大了; 哪里能看那么长远; 南安王在边境大肆敛财; 连京中都有所耳闻,他却没有深究,总想着平安熬过这个时候; 等下一任帝王再来雷霆大治。
不过,他身子骨那么好,在活个十年不成问题,十年后这王朝会是个什么民不聊生的模样,谁又能说得清楚。
就好比这次的事情,京中不过一场小小的暴雪,就没银子可以妥善安置,新皇可以想见得想拿人开刀。
后宫的妃子们早已安稳多时,却除了皇后外全部未被册封,直至拖延到今日,新皇的态度其实已经相当明显了。
贾家还没收到上头传来的任何消息,贾珍那儿却得了贾琏的一封书信。
曾经投靠了太子殿下的贾珍最近躲着严实,轻易不出门,也不许自个府上的人外出闹事,他们一家子如今是全无靠山,甚至还隐隐得罪过王子腾。
也就是王子腾还不知情,若是让他得知当初太子会下定决心对付他,完全是因为贾珍他的主动告发,后续简直就要闹翻天了。
这封信贾珍还真是不敢接,贾琏这小子当初知道他的所作所为,甚至那事是他安排的,贾珍害怕他以此要挟他。
宁国府虽然没什么有利可图,但贾珍还是担忧不已。
打开一看,贾珍那颗心真疼得厉害,贾琏竟然想联合宁国府归还户部欠银,而且还准备做那出头鸟,那简直就是在拿命闯啊!
不过,贾珍很是好奇,这等事他这个在京的都不知晓,远在西北的贾琏怎么能这么快就得知消息,而且,这样一封信竟然没被人截住,好端端得送到了宁国府。
要不是这书信上有贾琏的私章,贾珍还以为是人设计陷害他宁国府呢。
粗粗一算,宁国府欠银五十万两,荣国府欠银八十万两,此番倒不必一次性归还,却也至少要还上一半,两府加起来一共六十多万两,足够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尤其贾琏说的一句话比较切中他心,干完这一票,原先的过错便能一笔勾销,新皇想要一个人做出头鸟,这只出头鸟干得好,后头就可安枕无忧。
想想户部以前是归新皇管得,如今户部有人提出欠银一事,不是新皇的主意,难道还是某个大臣的主意不成?关键此刻国库缺银子,新皇他想要大笔的银子来安抚各地。
倘若不是宁荣二府先出,也会有其他新皇党派走上台前,可他们宁荣二府没什么损失的,干完这票除了丢点银子,便再无其他,可新皇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死忠却会受到不小的打击。
所以,他们干这票完全就是为了让新皇舒畅,只要他能看在这一次宁荣二府卖力不小的份上,他们宁荣二府应该不会被列为重点推翻的对象。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说法,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搭上这次顺风,没准宁荣二府又能安稳许久。
想了想后,贾珍便开始规整府上的家财。
前来帮贾琏送信的小厮与他约定好三日后入宫,便匆匆离去了。
在荣国府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贾珍在三日后带着三辆马车十来个箱子朝皇宫而去,等到了皇宫外的主道上,便能看见那日前来送信的小厮。
对方比他还多带了一辆马车,孔武有力的二十来个汉子分站两旁,看着比贾珍气派许多。
贾珍摸摸下巴,觉得贾琏这一朝出京,怕是有不小变化,原先他能瞒过荣国府干出这等事吗?他手上能有这么多能人吗?就更不提这么多银子了。
“珍大老爷,这边是我们二爷准备的物资,您先看看。”那小厮恭恭敬敬送上份单子,上头第一条,便列出四十万两的银钱,后头还有粮草、布匹、皮革、棉絮等,足足凑满了八十万两的总价。
尤其是后面的这些,算是急缺之物,贾珍都不知道这东西送上去后,新皇会有多高兴。果然当上了官就是不一样。
那小厮看出贾珍的心思,微微一笑又递上一份单子,“这一份是我们二爷为珍大老爷准备的,二爷说宁荣二府都是贾家人,自然得守望相助,不过却要珍大老爷写份欠条,后续再归还就好了。”
这份礼单上的东西可不是寻常物,足足五万套士兵战袍并一万件兽皮,算上价也够宁国府欠下的那一半银钱。
“好家伙,准备多事啊。”贾珍干净利落得在欠条上按下手印,随后高高兴兴带着所有人朝皇宫走去,此番一去,必然能让新皇欣喜万分。
守着宫门的守卫一早便盯着他们这群人,见到贾珍带队前来,甚至还露了个笑模样,“珍大老爷再此稍微等等,且容我等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