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6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33
这个冬天因为雪地靴; 长安的野兔子倒了大霉,等着雷锋帽,大手套出来; 那更是让阿玉大大的火了一把; 连着乡下庄子里的人都知道; 他们家的主子脑子好; 最聪明等等。可这样的恭维阿玉自己却不怎么接受,连着李世民难得宣了他进宫说话的时候,他都十分谦虚的说到:
“这哪里是我的功劳?分明是那些工匠本事。”
“哦,这话说的倒是奇了,难得还有不要功劳的人。”
“陛下,该是我的我不推; 可不是我的; 平白的去抢了工匠的功劳……这样没脸的事儿我可不干。”
“那你说说; 这工匠是怎么突然这么聪明,做出这么多东西来的?以前怎么就没这样的本事?”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受制于人; 阿玉自认是个劳心者,所以自然是将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说出来; 然后悬赏一贯,以利驱之喽。”
阿玉的眼睛眨啊眨的; 十分的无辜,可李世民却没让他这一副表情给糊弄过去,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随即对着一边坐看他们说话的李承乾说到:
“你可听明白了?”
“是,这是御人之道。”
“不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家贵胄,贫民黔首其实都一样,区别只在于想要的东西不一样而已。百姓质朴,要的也最直接,养家糊口,丰衣足食就是全部,而世家贵胄则眼大心大,名利皆不可或缺。新年大宴你细细的看,必有收获。”
“是,谨遵父命。”
这边父子两个一个教,一个学,说的那是相当的热闹,可这阿玉就尴尬了,你这当皇帝的教儿子御下手段,当着他的面,这是不是有点……好歹他也是臣子,也是要被御的一个,你说的这样清楚明白的,让他以后怎么装傻啊。
阿玉低着头,除了将自己当成傻子,呆子,没耳朵没眼睛之外,他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偏偏这当皇帝的还不放过他,一根手指指向了阿玉,对着李承乾说到:
“看看苏玉,你觉得他求什么?或名或利?”
“这……”
太子也为难了,虽然阿玉确实只是个臣子,和好歹也是他朋友,是他的小幕僚,这样直勾勾的拿他作例子,这么来是不是太过了?想想阿玉往日对自己的好,李承乾忍不住用眼神哀求起自家老爹。李世民看着这样的儿子,心里有些复杂,他到底是该庆幸,还是该恼怒?
庆幸是因为他的这个太子,重情重义,连相交不算长久的小伙伴也不忍伤害,想来将来对着他那些弟弟,必定也十分的宽容,他该十分的高兴才是,可与此同时,作为未来的皇帝,这样的心软却不是什么好事儿,很容易被大臣拿捏,说不得还会被人利用这一点做文章。
当爹不容易啊,当一个皇帝爹就更不容易了,李世民觉得,他真的是为了儿子操碎了心。罢了罢了,到底他还小,天性善良而已,那些权谋手段的,自己以后还能慢慢教。
想到这些,李世民终于收起了刚才那种冷清的模样,转头对着阿玉说道:
“怎么?知道装傻了?刚才不还说什么劳心劳力的问题吗?真的当朕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从大水车,到这火炕,如今又是这鞋子,帽子,手套的,阿玉,你想让朕重视工匠这是好事儿,可你把朕当成了什么人?难道就听不得你说话建议了?你才几岁?居然就开始学那些老狐狸,给朕兜圈子了?”
咦?问题是出在这里?李世民是以为自己这是变相的劝谏?不对,不能上当,刚才低着头的一瞬间,阿玉将自己代入了李世民的角色,然后用几百年老狐狸的心思,重新反向的琢磨了一遍,李世民这不是为了阿玉,而是为了李承乾。他这是在考验儿子?
那一瞬间阿玉只觉得他好像看到了满空的灰色,不过……李承乾的表现应该是让李世民满意的吧,毕竟如今他还是壮年,不够完美的太子才更能体现他这个父皇优越感不是吗?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承乾的重情重义,才是最完美的表现。
和皇家打交道就是不好啊,看看,啥时候都一拐三个弯,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的玩耍了?形势比人强啊,不管阿玉心里怎么想,这皇帝的话还是要回答的。
“陛下,阿玉可真没这心思,学老狐狸兜圈子?我需要吗?您可是我姑父,陛下,难道您准备不认我这个侄子了?这可不成啊,金口玉言的,上次您可是认了的。”
胡搅蛮缠有没有?李世民瞬间让他给撺掇火了,从火炕上下来,都顾不上穿鞋子,快步的就往阿玉这里过来,一脚踹到了阿玉的身上,那一股子臭脚味,同时也沾染上了阿玉的新衣裳,让阿玉瞬间郁闷了。
火炕是个好东西,雪地靴也是个好东西,可为啥却总是伴随着臭脚味呢?他们怎么就不知道勤快点洗脚呢?还有这鞋……
“陛下,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嗯?你说。”
“这有了火炕,那咱们为什么不能有地炕?您说,若是这大殿地底下也掏空,像是火炕那样排上烟道,那这大殿该多暖和?还有啊,这火炕上下来,若是不出去,雪地靴是不是就有点太热了?那是不是该有专门在这屋子里穿的便鞋?比如地薄些,能接触到地炕热度的那种,或者宽松些,没有后鞋帮子,一脚就能套进去的,若是有那样的,这屋子里没人的时候,走动起来可就轻便多了。”
明明刚才还说着狡猾不狡猾的问题,说着劝谏帝王这样高大上的事儿,怎么一下子,这阿玉就能扯到鞋子和炕的问题上?李世民感觉自己脑子似乎有点不够用了,难道说,他真的误会了?阿玉真没这意思?真的只是因为自己需要,所以才让人想法子的?
想到这个,李世民忍不住重新将阿玉从头到脚的看了一遍,围着阿玉转了三圈,嗯,臭脚也熏了阿玉三圈,弄得他差点闭住呼吸直接窒息了,半响才听到李世民说:
“想的倒是有理,只是这事儿你不觉得太过奢靡了嘛?平白的浪费钱财,耗费劳力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能想到这样取暖的,多是臣这样的闲人,而能有这闲钱置办的,基本都是有钱的人家,这所谓的奢靡对这样的人家又算的了什么?花费不多,却能让全家享福,他们乐意着呢。至于劳力?这能有更多的活干,那是让工匠力夫们多了挣钱的来路,他们也一定很欢喜,多挣几个钱,这个冬天许是就能多吃几碗饱饭,许是就能让挨冻的老少多一点取暖的木炭,衣裳,让家人不至于冻饿而死,真说起来反而是大大的好事儿才对。钱藏在家里是生不出崽子的,花出来,或者是让家里钱多的人散一些出去,让百姓多点活络钱,那才是好事儿。”
经济流通什么的,这个太高大上了,和这些人基本说不通,嗯,阿玉就是想说,他自己也不是什么经济学家,实在是没什么系统的理论可以给人洗脑。可从富贵人家散钱,贫苦人家赚钱这最简单的道理上说,还是可以的,而人李世民也能听得懂。想来也一样能达到目的吧。
“巧言令色,不过……你说的倒是也有道理。”
确实能达到目的,人李世民脑子好着呢,阿玉不过是开了个头,人就开始联想起了别的,比如那些大世家,若是他们多花点钱,那是不是就能让百姓日子过的更松快些?这或许也能算是劫富济贫?
古代的人一向认为,财富是一条河,总量是一定的,主干多了,那支流就少,相反,支流多了,那主干就少,所以他们常常因为藏富于民还是聚财于国争论不休,而隋朝被推翻,也有大隋国库太富,让世家们觉得这是夺了他们本该有的利益的缘故。
不得不说,这样的经济论调真是有点让人无语。可偏偏,世上大多数人还就吃这一套,你说,如果真要搞什么经济建设,让阿玉怎么整?也就借着这富人穷人说说话罢了。
感觉有些道理的李世民一个挥手,将李承乾和阿玉送到了太上皇那里,陪老人家说话,而他则准备招人过来商量这劫富济贫的大事儿了。那挥手的态度,让阿玉十分的无语,往太上皇那里过去的时候,忍不住对着李承乾说到:
“这是用完就甩?我怎么觉得咱们好像抹布呢?”
“嗯?”
得,他问错人了,人李承乾没见过抹布,不知道这东西的具体功用。亏得他还小心了一下措辞,没说出一次性筷子来。
不过太上皇看到他们倒是挺高兴的,乐呵呵的招呼着他们两个赶紧的过来和他打牌。对,还有麻将,这也是阿玉近来的新创作,没法子啊,面对时不时扭着他一起喝酒,一门心思逗孩子玩的太上皇,不给他找点能长时间玩的乐子,那他自己就要变成人家的乐子了,所以喽,麻将就被隆重的推出了,解救了自己,也解救了太上皇,最起码这老头自打有了这东西,吃酒瞎来的次数开始减少了,或许,因为这个他还能多活几年?这个真的有可能啊,若是这样,阿玉这德积的绝对感天动地。
“前几日寻了几个老家伙来打,那帮老小子,居然学坏了,窜起来合伙想挣朕的钱,好在朕眼睛利索,不然还真是让他们糊弄了,所以啊,我最近又想了个新招,专门挑不对付的过来开局,你猜怎么着,嘿,这一个个的立马恨不得咬对方一口,让朕实实在在的过了一把瘾,一日就赢了足足三贯。”
李渊越说越高兴,可阿玉却越听越黑线,一日,三贯?亲,真是没想到啊,和我这样的小孩子来一两文的局还说的过去,您和人家那些家财万贯的居然也来这样的局,不觉得太小气了?这太上皇的名声啊,全让你自己给毁了,抠成这样真的好吗?
不过这让敌对的一起打麻将?这个招倒是挺不错的,果然,这当过皇帝的对于坐收渔翁之利都很有心得啊。
“三条。”
“碰。阿玉啊,你这行不行啊,这都让我碰了三回了。”
因为三缺一,被李渊火速招来的李泰趁着阿玉一个闪神,居然又占了一次便宜,这让阿玉忍不住怒目而视,可转头他猛地又想到了前头李渊的话,对头?李渊这是也看到了李泰和李承乾的问题?
阿玉的眼角偷偷的往老头那里一扫,咦,啥反应没有?难道自己想错了?不过说实话,如今的李泰,可不是历史上的李泰了,或许那想要成为太子,成为储君,将来当皇帝的念头还有,可却未必会像是历史上这样,大家来个你死我活什么的,他已经不小了,在有了阿玉和李承乾明里暗里的提点之后,多少也感觉到了这储位之争下的暗流,所以他即使想,也未必真的动手,即使动手,也未必会那么的没有底线。若是这样说,这对头?或许李渊更多是一种隐晦的警告?对李世民的一种暗示?
不懂,嗯,也不想太懂,他毕竟不是皇家人,有些事儿即使插手也不能插手太深,不然越了界,吃亏的是自己。
这么一想,阿玉立马全当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模样,乐呵呵的说到:
“碰吧,碰吧,不到最后,谁输谁赢谁知道呢,倒是你,这样沉不住气,该不是和我亲近,想要提醒我多注意你吧,哎呦,青雀啊,你这么好,我就大度的原谅你上次在我家抢我年糕汤的事儿了。”
“谁,谁对你这么好了,还年糕汤,我什么时候抢过了?别瞎说。”
“嗯?有好吃的?你们两个不孝孙,有好吃的怎么不知道弄点给祖父尝尝?阿玉,朕可是你叔爷爷,明儿赶紧送点过来孝敬孝敬,不然小心输死你。”
嗯?他说的是不是让人误会了?为啥他从李渊的话里听出了想要庇佑他的意思?呵呵,或许这是他想多了?哦,也许吧,唉,在宫里就这一点不好,啥事儿都容易让人想多啊,在这么下去,阿玉觉得,自己绝对会未老先衰,连将来早死的借口都不用找了。
第87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34
阿玉做每一件事儿都十分的小心; 每一个小小的推动都前思后想,生怕自己动作太大,惹出什么事儿来; 可问题是; 你这小动作其实惹的事儿也不小好不。所谓的蝴蝶作用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来; 我们细看看啊; 因为阿玉,这从小到大的,到底改了多少,先说最小的麻将,这东西小吧,那就是个玩意; 可问题是这个不起眼的玩意让我们的太上皇乐呵了; 日子过的有滋味了; 酒少喝了,美人少找了; 于是; 身体……比历史上不知道好多少好吧,晚死什么的; 绝对是可以期待的。即使最后依然会在那个时间点死,就冲着这心情; 这身体,后期和李世民这父子两个相处的肯定不会太差。而没再自家亲爹这里受气的李世民,对着政务什么的; 肯定会多点耐心,多点细心,这延伸出来的可能……你能说没蝴蝶?
转过来我们再说鞋子帽子手套这冬日三件套,这东西大嘛?说实话真是不大,就是那鞋子,拆一双也立马能搞明白,更别说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帽子手套了,在这个女红属于女人基本生活技能的时代,这东西不说专利问题了,就是想混个发明人的名头都要靠着贵族的身份,和周围其他人帮着作证明。没法子,仿造起来实在是太简了!流传速度也太快了。然后,蝴蝶也来了,你说这穿的暖和了,那冻病的自然少了,以前每年因为冻伤,腿脚出毛病最终残疾,或者直接早丧的也不在少数,而如今……这邀天之幸活下来的,你说这里头会不会有什么能人,天才?搞点革命性的小发明?即使这样的没有,多了这么多人口,那么整体GDP又会上涨多少?大唐战争潜力又会提升多少?没有热武器之前,人多力量大才是真理。
除了保暖三件套,火炕在大唐人口问题上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是这针对的更多是老人和孩子,这一年的冬天绝对是这些老弱过的最舒坦的冬日了,往年,即使是富贵人家,也不过是皮裘裹身而已,哪有这样的好待遇。想想太上皇最近迷上了坐在火炕上欢快的打麻将,就知道这东西有多受欢迎。
至于水车什么的这个好像就不用说了吧,好在这曲辕犁啊,耕种渥肥啊,阿玉没有一次性拿出来,不然估计不用两年,这大唐的粮食产量就能增长的直接翻几番了。那改变就不可控了。
可即使这样,这小蝴蝶扇的也已经很厉害了,比如说那个著名的释囚事件,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赦死囚三百九十人去岁太宗释死囚归家,限今秋至京师就死。是月死囚三百九十人皆如期至京师,皆赦之。而到了这里呢?人不但是回来了,居然还是携家带口的来的,而这些跟来的人是干啥的?那是来感谢皇帝隆恩的,又是给他们家乡请人做工装水车,又是让他们家人在伏法前能一家团圆,这恩德大的,已经不仅仅是仁义了,已经有万家生佛那么高大上了,他们怎么能不来表示一下?于是啊,我们李世民同学就被欢乐的破财了,不但是大赦了这些死囚,连着家人,每家也赏了一点回家路费。
因为这个阿玉还偷偷的鄙视了李世民一番,当然这偷偷的,不代表李承乾不知道,毕竟阿玉还要借着这个好好的给李承乾洗脑的对吧。
“这也太亏了,你耶耶这是当冤大头有瘾啊,你看啊,来个什么使节,要赏赐,来个感激的要赏赐,在这么下去,那些小国就该靠着赏赐过日子了,你看啊,弄点不值钱的土特产混个什么进贡的名头,一年一次,等着赏赐,哎呦,这日子,这钱也太好挣而来。”
阿玉说这话的时候李承乾很懵逼,脑子不自然的想到了刚到了长安的岭南冯家人,难道阿玉说的是他们?可他们……
“阿玉,岭南冯家可不是什么小国,他们……”
李承乾还没说完,阿玉就点着脑袋,一脸赞同的说到:
“知道知道,他们不一样,好歹冯家几代人坚守岭南,虽有天高皇帝远做土皇帝的嫌疑,可人家好歹依然承认中原正统,将岭南牢牢的控制住了,没让南面的那些混球占了去,从这个角度来说,赏赐也是应该的,哪怕不是为了冯盎,也该为了冼夫人赏赐重些,我说的是其他的人,比如东面的东瀛,西面的西域,南面的猴子什么的,太好说话不一定会得到感激,还有可能得到人家暗地里冤大头的嗤笑。”
南面的猴子?这比喻太猛,一时李承乾都有些噎着了,可这样的话有没有道理呢?李承乾觉得很有道理,那些人拿来的东西他也一样看不上眼,那水果……都快成干了,只能看个大概模样,那动物,养上几日就会集体暴毙……当然了,他赞同归赞同,回去还是不要告诉自家老爹的好,不然老爹得气的吐血的,前几日还嘚瑟大唐万国来朝呢,这里立马就让人说冤大头,这凉水浇的有点太猛了。作为孝顺的好孩子,为了自己老爹的身体着想,还是悠着点吧。
不过要说李承乾自己的话,他因为常跟着阿玉做游戏,什么物价啊,什么一日生意挣多少啊,什么算数算计粮草啊,这事儿做多了,不自觉的也染上了几分计算成本的毛病,所以不自觉的就开始想怎么样处理才能不亏本的问题了。
什么?眼光不够远?不够大气?彰显不出天朝上国的气度?不是不想大气,而是不想让人糊弄。展现气度也不是充冤大头啊。成本什么的,他会算,那些小国难道就不会?两下一对比就知道,人家这是一开始就奔着占便宜来的啊。越算越心塞好不。
“算了,这都要过年了,且让父皇乐呵乐呵吧,到了明年,我想法子劝劝就是,即使要赏赐,好歹也看看人家诚意怎么样,不然太傻了。”
呵呵,看李承乾都说自家爹傻了,李世民啊,你这威信实在是堪忧。
当然阿玉破坏的历史事件还不止是这一个,还有一个更加著名的大事件让阿玉给蝴蝶了,那就是突厥颉利可汗跳草裙舞的大戏没了。虽然十二月的时候,李世民依然奉了太上皇去了芙蓉园,去了少陵塬打猎,去了汉未央宫办酒宴,可人太上皇一看到一群老伙计,手就开始痒痒,这饭还没吃完,就已经寻好了牌搭子,等着差不多了,更是拉着人直直的就往安置好的麻将桌……某个大地炕上去,连着李世民招呼都不想听到。等着呼啦啦的一声响,那码长城的大战就开始了,你说,他这时候还记得颉利可汗是谁?
李渊忘了,李世民不在意,那么阿玉知不知道自己忽略了啥?对不住,他也不知道,因为当天他让那几个无良的亲戚兄弟们给灌醉了,亲戚兄弟太多虽然很带劲,可喝起酒来就不怎么好了,那一帮子往常总跟着他到处霍霍的,如今比以往不知道精明了多少,眼见着这么多大人在这里,他们凑过去只有挨揍的份,自然立马自己先把自己整热闹起来,好以此为借口避开那些喜欢逗孩子玩的大人们。
而这么整更不会惹大人干预?没说的,自然是折腾阿玉,谁让这阿玉太聪明,太本事了呢,这样的孩子难得一次出丑,那些无良的大人一定很乐意看,自然也不会来阻止他们了。于是,阿玉倒霉了,十来个人盯着他灌,就是他在本事,在想学段誉逼出酒气什么的,也没戏了,居然这样他还不如一起闹起来,早点全趴下更好呢。
当然了,他在被灌醉之前,还干了一件相当痛快的事儿,那就是,将左庶子于志宁的腰带给弄开了,在众人喝醉推推嚷嚷的时候,于志宁突然衣衫大开,自己踩到自己的衣裳上,直接摔了一跤,出了个丑,惹出了满堂的大笑。
啥,阿玉为啥作弄于志宁?因为这于志宁就是后来逼疯李承乾的几位大臣之一啊。你说他当老师,劝谏什么的确实是职责,也有这个权利,可你动不动的将李承乾和隋炀帝比,和秦二世比,还到处嚷嚷给人知道,你这是什么心?你要一直这样,那倒是也算生性耿直,确实不会说话,不懂这些,可后来呢?人李治要换皇后的时候你怎么就不这么干了?这说明啥?说明其实你啥都懂啊,那就是欺负李承乾这太子位置尴尬呗。至于说什么在家头枕土块,睡凉席什么的,亲,大唐俸禄不少,你这装清贫是不是有点过了?
当然了,这逼疯李承乾的人里头,于志宁其实还算好的了,最过分的是孔颖达和张玄素。前一个是不管何时何地,想到就骂,另一个是你不听我的就是错,遇上这样两个所谓的太子师,李承乾苦的嘴里都含着黄连。也就后来的杜正伦稍微好些,知道用事实劝解,可当时李承乾已经疯魔了,又哪里听得进去。反倒是赔上了自己,陪着李承乾一起倒霉。
阿玉自从搞清楚了这前后关系,一直再帮李承乾想法子,也一直再为将来做准备,这扶持工匠,解说儒家,就是伏笔,对着的就是孔家,想来也足够李世民动摇了吧,至于其他人,若是他们不那么完美了,那贞观十三年之后,那所谓的“搜访贤德,以辅储宫”或许就该换几个人了吧。
当然更重要的是,阿玉觉得,若是他能保证李承乾腿没毛病,那或许也不至于引发李世民强烈的爱子之心,弄上十几个老头围着李承乾转了。
唉,说起这个,也不知道历史上李世民是怎么想的,十几个老头啊,那比几百个鸭子都麻烦呢,这一帮子别以为他们老了,就没了名利的心思,想想将来帝师的名头,他们估计都恨不得将其他人全挤下去,太子全听自己的,好权倾天下,以佑子嗣,那样的激烈竞争,能不采用极端手法嘛,等着太子继位渺茫,夺嫡危机到来,为了在其他皇子身边落后的情况下制造功劳,他们能不使劲折腾李承乾?可以说,李承乾后期的苦,那全是他爹给他找的。
作为李承乾的小伙伴,阿玉的立场是相当坚定的,所以喽,一有机会他就上了,给这些人添堵其实也挺有趣的对吧,嗯,或许,明年他该查查孔家到底有多少地?欠了多少税赋?有多少隐户?万代师表啊……
“阿玉,阿玉,你想什么呢?都喊了你好几声了。”
“啊?哦,没事儿,我想着冬天哪儿还能玩呢,咱们这比赛可有些日子没操持了,人心都该散了。”
很多事儿只能干,不能说,这一点阿玉还是知道的,即使他作为太子的小谋士,往日分享的秘密很不少,可这些太长远,还没发生的也算计上,很容易让人当成乱咬的疯狗,他这一点还是很注意的。所以,立马换了一个话题。
“咦,冬天还有的玩?不冻死就不错了。”
“怎么没有,刚才我就想到了一个,咱们可以溜冰啊,可以滑雪橇啊,哎呦,这么一想,我怎么就蠢蠢欲动了呢,这一天天的关在屋子里,人都快冬眠了。”
话题选的好,转弯就特别利索,听听,这就带过来了,太子啊,你还是太年轻了,经验不足啊。
当然,李承乾自己不觉得有问题,他这会儿想的是:咦,真有?还一说就是两个?这下李承乾也心动了,不过……
“你说的,该不是还要从头学吧,那样,我估计来的可未必多。”
“不会,一个个都快窝出病了,哪怕是去外头吹冷风呢,肯定也有不少人来,权当放风了。”
啥叫放风?阿玉啊,你的词汇量太多,太子听不懂你知道不?
第88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35
公元633年的冬日; 阿玉最终真的是带着一帮子小子在雪地里度过的,开始是因为溜冰,滑雪橇; 还有雪地逮兔子等一系列活动。对于大冬天能不躲在家里; 在外头和小伙伴们一起撒欢; 几乎所有跟着阿玉已经有些混野的孩子都十分的激动。
虽然在阿玉看来; 这一帮子裹着皮袄子,穿着雪地靴,带着雷锋帽,套着大手套的所谓世家贵胄家的孩子,整体看起来,和现代某些乡下野孩子一个造型; 那穿得实在是让人有些辣眼睛; 让人有种耻于为伍的冲动。可你也不得不说; 人家玩起来那是相当的痛快和像样。
像是溜冰滑雪,摔了几次; 一个个就立马感觉到了这个比赛的魅力; 于是呼朋唤友开始制造比赛气氛,这是其一。第二就是创造比赛条件了; 阿玉特制版冰刀鞋,滑雪板这样的必备工具; 都不用阿玉多说,自有各家小厮侍卫十分有眼色的找人赶制,还十分贴心的多制作了不下十来个; 连着礼物,一并送到阿玉家,作为阿玉提供样品的补偿。
等着这两样一齐备,小组会议那么一开,为了给后来的腾出点学习时间,为了扩大比赛人数,为了玩的更有意思,所以啊,这比赛推迟,先来点练习赛什么的,就十分理所当然了。
你说,和这么一帮子玩都玩出了套路,玩出了层次,玩出了谋略的一帮子家伙在一处闹腾能不痛快?反正阿玉是觉得相当痛快的,几辈子了,他这童年,少年,从来没有过的这么肆意过,或许这就是纨绔子弟自古不绝的原因?
只是可能是老天爷对阿玉这日子看着也有些妒忌,所以啊,这样的肆意时间并不长。这边正是比赛还没开始,大家伙儿还处在练习赛的时候,某一天,好好的让所有人都喜欢的运动就变了味……
事情是这样的,某日孩子们因为滑雪需要一定坡度的问题,新寻了一处好地方练习,可不想却正巧遇上了大雪天发骚/情跑出来赏雪吟诗的某家耶耶。你这看到也就看到了吧,可偏看到的这个某家耶耶脑子十分的活络,联想里十分的丰富,从这滑雪板,雪橇,猛地就想到了草原行军,想到了冬日粮草运输,想到了……
于是这游戏猛地就变了味道了,一次次的,被激动的大人们喊着演示,给无数的人呢看了一遍又一遍,随后又被拉着开始当什么教官,教导十六卫的兵士怎么使用……
“唐五郎,你家耶耶……这脑子也太快了吧,难道是因为作诗没做出来存心转移话题的?”
唐五郎是谁?那是唐俭第五子,唐善识,豫章公主的驸马,今年十五岁,正等着那比长乐还小一岁的豫章公主赶紧长大。作为驸马中的一员,阿玉对于他一向挺照顾,为啥?因为大唐的驸马不好做啊,李世民十几个公主,除了早夭的,近半的驸马最后因为谋反案给牵连死的,剩下的……夫妻和顺的也稀奇,因为大唐公主娇蛮跋扈那是出了名的,养面首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你说说,这当驸马当的,可怜不可怜?
对着拥有这样可怜人生的唐善识,阿玉能没点想法?可怜什么的,就算了,贵族什么的,婚姻这东西更多是一种政治资本而已,没啥好说的,不然房遗爱这史上最大绿帽王的帽子,也不会在当时戴的那么不在意了,连着帮着站岗都出来了,这是为啥?因为他根本就没把这高阳公主当媳妇看啊。
像是这样的属于政治生物的人,他们看重的是在这联姻中李世民表现出的政治讯号问题,难道你们就没发现?李世民基本是我信任,所以给你家脸,让你家儿子娶我家闺女?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