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金钢指-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有一天,那些男人们就会遭到报应。日常背背男戒,再温柔贤良的给女人们张落侍妾。
她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_→)
将下晌她和贾琏商量的事与司徒砍说了,又从他借了一批人手后,俩人便再没谈论贾琏如何收拾他的豪奴们。
司徒砍拿了家俱的式样过来让元姐儿挑选。
之前司徒砍倒是拿了些图册,工笔画的图册虽然也好看,只是元姐儿看来都差不多,感觉没什么可挑的,于是兴致缺缺的。
最后司徒砍便让人弄了几套微型小家俱,跟后世的积木似的,小巧精致又可爱。
这会儿子微型小家俱都做好了,司徒砍将这些东西都放在一个食盒里,一道拎了过来。
一套一套的摆在炕桌上,元姐儿挑了一套刻石榴花的,其他的便不管了。
记下了元姐儿挑的样式,司徒砍又与元姐儿说了一些府中诸事,这才回去。
是夜,元姐儿一夜无梦,睡得极踏实。
笠日一日,元姐儿便学了邢夫人,也请了个长病假。只呆在自己院子,一日三餐也不去贾母那里用了。
她懒得动,想必老太太那里也不想见到她吧。
自己对她的孝顺就是让她每一餐都吃饱,而不是看到自己就气饱。
给自己的偷懒找了个光冕堂皇的理由后,元姐儿就心安理得的宅在家里。
这间屋子元姐儿住了十年多,宫里那小的不能再小的屋子完全没法比。元姐儿自是怎么住都觉得舒服。
荣国府的大厨房就没哪个敢怠慢了元姐儿的,生怕元姐儿待嫁的日子里想要拿大厨房练手。
其实,整个荣国府虽然还是王夫人在管家。可是荣国府里的人精却多了去了。
旁的不提,只这些下人就看得分明。老太太多大年纪了,等老太太一没,整个荣国府就都是琏二爷的了。
二老爷,二太太还有珠大爷那是哪凉快哪呆着去。
至于元大姑娘?
那会儿子她都嫁了,还能管得了多少娘家的事?而且元大姑娘自幼便与琏二爷姑娘亲密,比珠大爷这个亲哥哥更像是亲姐弟。
嫁出去的姑娘还需要娘家给她们撑腰,珠大爷虽然现在用左手也能写字了,可在这前程方面,还得看琏二爷的。
所以对于为二房撑腰这种事情,荣国府的下人看得都比二房那对俩口子明白。
于是府中各处人等不但有贾琏的吩咐,还有元姐儿往日的雌威和今后的身份,那日子过得直逼贾母这个荣国府老封君。
这些还不算什么,宫里的陈皇贵妃和十二皇子妃还时有赏赐送来。就是纯亲王府也会有些东西相送。
虽然纯亲王府送的并不如宫里的勤,也不如宫里的多。倒架不住实用性高。
一时间,元姐儿养病的日子更是将自己的双下颌又养出了一条小肉肉来。
与元姐儿养病不一样的是,金陵的薛蟠却是真的病了。
那薛蟠别看长的胖,可一身的肥肉竟是个虚胖的。被他老子罚跪了几个时辰,当天夜里歇下没多久就发起了高烧。
连日来请医问药不知让薛姨娘愁成了什么样,就是薛老爹心也有些担心自己唯一的儿子会不会伤了身子。
宝钗面上不显,心里也极担心她哥。
宝钗心里一直有股子怨气,不管父亲和母亲如何打算她的终身,可她最清楚的记在心里却是她的将来,婚姻终身都要为了薛家,为了她哥奉献的。
她是妹妹呀。为什么哥哥不能争气些,如果哥哥努力上进,是不是她就可以不用这么累?
那些规矩,那些嬷嬷,还有那些针线,心机手段和算计。。。。。。
气兄长不争气,不上进,宝钗为人妹妹的却没办法多做劝说。指望母亲吧,母亲又是那标准的慈母多败儿。盼着父亲多加管教吧。父亲忙于应酬,对于哥哥的事情更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没办法宝钗只能自己上手了。
哪想到不过是多跪了一个时辰她哥就这样了。看着母亲坐在哥哥床边拭泪的模样,一时间宝钗心里泛苦。
陪着母亲陪了一会儿薛蟠,宝钗便带着丫头回了她的绣楼。她还有好多的功课没有完成呢。
也许,真的像母亲对父亲说的那样吧。
哥哥。。。还小呢。
有哥有哥的烦恼,没兄弟也有没兄弟的烦恼。
林家那边,一个姨娘落了胎天天阴阳怪气要死要活。一个姨娘仗着肚子里的胎,天天折腾来折腾去。
贾敏为了自己的女儿,忍得心肝气肺都快要气炸了。
不过好在林如海还算是个知礼的,并没有因为这两个姨娘这么作就忽略了规矩和发妻嫡女。
平日里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
当然了,这也有可能是因为当初贾敏下的那个套子。
毕竟在林如海心里,现在还蹦跶的那个作死的姨娘肚子里也不过是个庶出的闺女。
他有嫡女珠玉在前,庶出的闺女到底差了几分。
当然,若是个儿子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姑娘,小蓉大奶奶过来给您请安了。”楼叶从外面进来,先是烤火去了身上的寒气这才走到里间,对着歪在炕上看小话本的元姐儿回道。
作者有话要说: 东北这边的蚊子并不毒,就是咬人真痒呀。。。。。。
不说了,大家晚安。
第165章
秦可卿的年纪比元姐儿小; 或者说元姐儿的年纪比红楼诸钗们都大。想到红楼诸钗; 要么是贾家的女儿,要么是嫁进贾家的女人,最不济也是跟着贾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姑娘。而这些个姑娘竟然都是太虚幻境里挂上号的。
真不知道要让人说什么好了。
想到秦可卿; 就不得不让元姐儿想到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事了。
那警幻仙姑也真能瞎掰,她特特去引宝玉去太虚幻境; 还能说成是贾家先祖拜托她的。
试问就算真是贾家先祖拜托你的,你就是那么帮忙的?
十岁出头就引着人家小孩懂了男女之事,难道她不知道那种事情做得太早,男人的身高都会受影响吗?
说不定宝玉就因为那事接触太早,长大了也是个小矬子呢。
(→_→)
想到矮矮的宝玉; 元姐儿就有些出戏。等到回过神的时候,秦可卿已经走了进来。
从贾家这边论; 元姐儿是秦可卿夫家的堂姑,是长辈。从皇家那边论; 元姐儿也是她未过门的七婶; 还是长辈。
所以于情于理; 元姐儿都不需要起身相迎。而秦可卿自然也不会觉得怠慢。
哪怕贾蓉有亲妹妹; 她去见自己的小姑子,在贾家这种未嫁的姑娘比媳妇尊贵的地方; 人家要是不客气的坐着不动; 秦可卿也没理可挑去。
一时秦可卿进来,元姐儿不过是坐直了身子,笑着受了她一礼; 便让她在对面坐了。
看了一眼秦可卿的裙角,元姐儿探头看向窗户,“竟不想下了头场雪,来人,给小蓉大奶奶换条裙子。我这里倒有两条没上身的裙子,你且换下来,让人给你烤烤裙子去,鞋也让人给你烤干了,省得穿湿鞋再做了病。”一路走来,裙子湿了,鞋自然也免不了。
“还是姑姑心疼我。”秦可卿说完,便从炕边站了起来,随着楼叶去了元姐儿内室。
在那里换了裙子,又穿了双元姐儿没上脚的室内托鞋走了回来。之后顺着元姐儿的意,脱鞋上炕,与元姐儿隔着一张炕桌说话。
“前儿姑姑派人送过去的料子,还没过来谢过姑姑。今儿我们那边不忙,便过来看看姑姑。我们四姑姑还小,现在也不会说话,不过侄儿媳妇已经让人用姑姑送来的料子给我们姑姑做了两身小褂子。”
不过一段话,左一个姑姑,右一个我们姑姑,听得元姐儿不禁发笑。
“不值什么,洽巧那颜色你们现在能用罢了。四丫头可好?可有哭闹?”
秦可卿点头又向元姐儿谢过,这才说起惜春。
惜春在她那里也养了许久,因着吃喝使唤都有奶娘。不需要亲自侍候小娃娃的秦可卿倒是没有磨灭她对惜春的疼惜之情。
说了几句惜春还好,只时不时的会左右转头似是在寻找着什么。
元姐儿听了微微有些叹气,“敬大伯常年住在道观,敬伯母又去了。珍大哥哥上了年纪又是个爷们,四丫头那么小,能指望的就只有你和珍大嫂子了。”
“姑姑放心,这是侄儿媳妇应尽的事,再不敢怠慢。”
“这世上哪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事,世人都说媳妇的本份就是孝顺公婆,侍候丈夫,养育儿女。要我说,那就是最没道理的话。”亲自倒了杯茶给秦可卿,元姐儿又继续说道,“媳妇嫁进婆家前,既没吃他家一粒米,也没喝他家一滴水,凭的什么要孝顺公婆?”
呃?
秦可卿:。。。。。。
这话真应该对一个嫁进你们家的媳妇说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媳妇为了什么?不过是将心比心,不过是给孩子一个榜样罢了。要我说,你能善待四丫头,我很领你的情。我虽不管事,这两年也没住在府里。可这两年府上越发不如从前了我却是知道的。四丫头将来长大了,她的嫁妆你很不必担心,自有我这个长姐呢。”
“姑姑说的哪里话,何至于此呢。”
“会不会如此有什么打紧的,我这些妹妹里,最疼的便是四丫头。虽然她最小,也没见过几回面,只她却是这些妹妹里最可人疼的。我多为她打算一二,也不过是尽我的一份心罢了。我也没有什么,给她出份嫁妆却还能出得起。”
现在的红楼,贾家的四个姑娘,也就只有惜春是半个孤儿了。
探春养在赵姨娘身边,贾政还是个宠妾的。探春的日子虽不及迎春却绝对不缺父母疼爱。
迎春就更不用提了,绿柳是大房的实际管家人,她的心肝肉过得不比元姐儿当初差分毫。
迎春又记在邢夫人名下,日常有着绿柳的刻意为之,邢夫人对迎春也比王夫人对探春强了百倍去。
至于贾赦。。。他要是表现出丁点对迎春不上心的样子,绿柳都敢手刃亲夫。。。。。。
这么一来,小小年纪尚不记事的惜春一对比就成了小可怜。
元姐儿本身也挺可怜原著中的惜春,因此倒是希望她能过得好了。
她希望通过她的身份和认可,让秦可卿清楚的知道惜春并不是真的孤立无援。
再一个,她敢这么说,也是因为她真的不差钱。
元姐儿话里话外的意思,秦可卿立时便听明白了。笑晏晏的跟元姐儿保证必不会怠慢惜春后,俩人转了个话题。
“史家老候爷越发的不好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今冬去。”说起惜春,秦可卿又想到了史湘云。于是说话间便提起了这位荣国府的外家。
史家老候爷是贾母的兄弟,贾政贾赦的亲娘舅。若是他没了,贾政贾赦也是要守孝的。
就跟当初贾珠和元姐儿替王熙凤的老子娘守孝一个样。
元姐儿听到秦可卿提起自己这位舅爷,自是明白秦可卿担心的是什么。
没了一个惜春娘,直接让贾珠的亲事又延后了。若是再这个冬天再没了个史候爷,贾琏和她的亲事都得被耽误下来。
元姐儿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什么都没有说。
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贾母年纪已经不小了,她的同胞兄弟年纪自是也不少了。人一上了年纪,生老病死就是常态了。
尤其一冷一热的时候,最容易没个人。
这个话题也是个没办法继续的话题,虚虚的说了几句关心的话,元姐儿二人又说起了旁的。
女人在一起说的也不过是那么几件事。先是秦可卿说起今年在孝里,不过按着府中的惯例年底主子丫头都是要打首饰的,府里的丫头虽然没说,可心里到底盼着呢。她想着今年也不好赏金的,不如就全打了银饰。
元姐儿听了,也觉得这主意好。转头看了一眼楼叶,楼叶知意的出去打听荣国府这边是怎么安排的了。
一两金十两银,打套银首饰又好看实用,还不贵。荣宁两府的日子就是过得太奢侈了,这才导致败得那么快。
“我最近正在琢磨件事,正巧你今儿来了,我说了,你也给我参详一二。”
秦可卿听了便笑了,“姑姑这般人品,哪里还需要我们参详。姑姑想的事,必是好的。”
听到秦可卿奉承的话,元姐儿也没当真。做了主子后,你就知道下人的下线都可以低到地平线上去了。
变着花样的夸人,还都夸得不带重样的。那种时候,谁信谁傻逼。
不过是听个乐呵罢了。
“咱们贾家有家学,现在二老爷也管了起来。听说最近正做了旬考,好多贾家子弟都比以往更用心读书了。我想着咱们族里的姑娘也不少,是不是也应该弄个贾家女学出来。”
看一眼秦可卿,元姐儿认真的说道,“女人对一个家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好主母,可以影响三代人。可一个目不识丁,不懂律法,礼义廉耻的女人,不但会坑了自己的婆家,也会在无形中坑了自己的娘家。
因此,我想着是不是要弄个女学,教导族中女儿熟悉律法,规矩礼仪以及最起码的针线女红管家应酬?”
原著中迎春的悲剧除了来自她的性格,何尝不是她的教养出了问题。
她没有系统的学过管家,也没有系统的学过如何成为一个好妻子,以及让下人敬服的主子。
回首原著中,贾家的姑娘都被当宠物养着,这样的姑娘走出去,谁人会瞧得起她们?
薛宝钗也不是多么完美的人,为什么在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她比贾家姑娘强出不少?
人家是系统的学过管家,也帮着薛姨妈管过家的。最重要的是人家是进宫的标配,在小小的荣国府还有什么玩不开的。
“其实,建这个女学,也不需要多少花销。打扫一处房舍院落也就是了,重要的是女学里有上两三个会教导姑娘的好嬷嬷。”
本来嘛,也不是真的让她们去读书写字,呤诗作画。就是将这些姑娘集中起来开个小课,学习律法,学习规矩管家的手段,这些东西都是用嘴能教,用耳能听明白的。
秦可卿听到元姐儿最后的话,一下子便明白了元姐儿的意思。
这位隔府的堂姑姑是惦记她身边的那几个教养嬷嬷呢。
不过旁的不说,这件事情在秦可卿看来却并不是不能操作一二。
她也想要做出一番事情来,好。。。。。。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早前申请的发明专利经过重重波折终于彻底申请下来了。今天几个朋友给作者庆祝,回来晚了。
第166章
元姐儿想到女学; 满脑子就是贾家女眷组团放利子钱的画面。而秦可卿想到的却是通过建立贾家女学; 成为人人称颂的皇室女儿。
这个世道,对女人何其不公平。女人能够靠自己出人头地的时会太少了。
世人都知道她是谁,可她更希望能够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她是皇家女儿; 先太子的女儿,哪怕她父王已经坏事了; 可她仍然流着皇家的血。
她不要什么郡主的身份,她只要一个认祖归宗的机会。
元姐儿的这个想法,许是比相夫教子能让她更迅速的达到目的。
蓉哥儿读书不成,又不肯吃苦习武。她就算是靠着她男人,最终也不过是个诰命夫人。而她儿子; 她年纪尚小,尚未与蓉哥儿圆房; 又哪里有儿子可让她教养成才。
这京城正经没有哪家真的建立了女学。小门小户不过是母亲传言身教,豪门世家也不过是请了先生回府教导自家女儿。更有甚者就是如她这般; 自幼由着宫中出来的教养嬷嬷教养。若是在京城成立建一所女学; 先以贾家女儿开始; 渐渐的向京城其他人家延伸。。。。。。
捶下眼眉; 秦可卿在心中反复的思量贾家女学这件事情。
女学成立之初并不需要准备什么。首先是需要一个独立的小院,其次是一些桌椅。
因着并不需要教导她们习字做画; 书案倒是都可以用家中的几桌代替。
冬日需要一些碳火; 日常也不过是茶水点心。教导她们的人,自己身边的几位嬷嬷便可以胜任。
只不过不能让嬷嬷们白白辛苦一回,势必要多加一份月薪。
“平常人家的姑娘; 还要帮着家里操持家务。这上学的时间半天便可。”若真的上了全天课,怕是没几个人会愿意来的。
贾氏一族,贫富差距悬殊。像是宁荣二府,姑娘们再不受重视也是一脚出几脚迈。而大多数人家的姑娘,别说用得起丫头婆子,姑娘在家里几岁的时候就能帮着父母做些家务,洗衣服做饭,收拾屋子带弟妹了。
与秦可卿的野望不能比,元姐儿的初衷真的很简单。不过等到秦可卿将贾家女学一点一点干大的时候,元姐儿这个最先提起并且时不时会去女学传播邪魔歪道理论的元姐儿也颇为受益就是了。
谁让她也是桃李满天下的人了呢。
“姑娘的年纪也不能太小。”黛玉六岁进京城,以这个年纪来算的话,“姑娘们年满六岁可进学,每年中秋后开学,学制五年,十一岁后便不需要再去上学了。”
秦可卿点头,“很该如此。只族中还有不少年纪大一些的待嫁姑娘?”
元姐儿想了想,看着秦可卿拿不定主意,“单纯给她们开个速成班,将一个姑娘五年要学的东西,用最短的时间教授给她们?”
“也可。”
。。。。。。
就着兴头,元姐儿与秦可卿到是针对这个贾家女学的事情说了又说。最后差不多能想到的都想了,秦可卿才问道,“也不知道老太太会不会答允。”
若是老太太不同意,她们这会儿子说的话,那就没办法实现了。
秦可卿的话一落,元姐儿就诧异极了。
“这跟老太太有什么关系?你们宁国府才是贾家长房,你公公又是族长,只要你公公婆婆支持,老太太虽说辈份高,又是国公夫人的诰命,可说到底也不过是贾氏一族的普通宗人,如何能与族长和族长夫人相比?”
顿了顿,元姐儿也知道自己这话不太孝顺,又笑着对秦可卿说道,“别说老太太了,就是我。我虽是你姑姑,又是亲王妃,可贾家大小事情,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由着长房以外的插手。我不行,老太太也不行。”
原著中的宁国府,可不就被荣国府牵着鼻子走。弄得好像贾母才是族长,贾政是下任族长似的。
现在的秦可卿身边有人,外面有‘亲戚’,她很不必像原著中那般对荣国府小心翼翼的巴结。
旁的不敢说,若秦可卿不是顾忌荣国府能让宝玉一个半大小伙子去她房里午睡?
隔房的堂叔?啧~,就算是贾珠她都不会高兴的。
反正换了她,她才愿意呢。
女儿家,本就有些小洁癖。娇养长大的秦可卿哪怕是嫁了人,怕是也不会改了这种习惯。
现在秦可卿刚刚成亲,又是以这种众人心知的身份高调嫁进来的。此时元姐儿既然发现了秦可卿有了这种‘低头’的心思,就更不可能让她继续像原著那般了。
毕竟贾母和贾政是惯不得的。
谁知道这一惯,这娘俩又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有些人是惯不得滴。
╮(╯▽╰)╭
秦可卿又不傻,以现在荣国府的情况,除了大房和元姐儿,还真的没什么让她礼让的。
现在元姐儿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今后对于贾母要摆个什么态度,秦可卿用后脚跟想一想都知道了。
什么都没说,秦可卿只对元姐儿轻轻笑了笑,复又说起了旁的,少时看着来的时间不短了这才起身告辞。
因是来了元姐儿这里,又因为换的是元姐儿这里的新裙子,秦可卿也没多少顾忌,就这么穿着走了。
秦可卿自然也不是空手来的,她手上好东西不少,又有好几个陪嫁庄子。寒冬腊月正是庄子上送收成的时候。
因她们宁国府是守重孝的地方,许多东西都用不上。不是送人了,就是当成年礼送到各处去了。
死的是太婆婆,再加上真要是三年不与旁的人家走礼,秦可卿便担心关系会淡掉。
元姐儿自秦可卿走了,就听屋里的丫头说了秦可卿送过来了些什么,听到有半扇鹿肉,当即就笑了。
让人切了薄切,用少少一丁点的调料煨上,之后便又让人去给司徒砍捎信,问他晚上过不过来吃。
若是过来吃,她就请他吃烤鹿肉。若是他不过来,他就请贾琏吃了。
没了‘上进心’,司徒砍正闲得很。听说元姐儿请吃烤鹿肉,不但要来,又特地让自己府中的厨房做了些东西一并带过来。
元姐儿一早就打发人去贾母那里,说是不过去吃了。贾母那里对元姐儿过不过去,可有可无。她不过去,贾母许是吃的更香呢。
少时,司徒砍到了,俩人坐在炕上一边烤鹿肉吃,一边还烤了些旁的菜,吃开心了,元姐儿还喝了一大壶的果子酒。
酒这种东西,哪怕是果子酒那也是酒。喝多照样醉人。而鹿肉呢,则是吃得再少,也是个‘发物’。
两人越吃越热,越热靠得就越近,弄到最后,差一点就擦枪走火了。
笠日,元姐儿还在睡,昨夜留宿元姐儿这里的司徒砍轻轻摸了摸自己一夜间长出来的几个痘,心中对于成亲的念头越发的强烈。
再这么憋下去,他非得真憋傻了。
轻轻的在元姐儿圆润的肩头上咬了咬,看着元姐儿祼露在外的肌肤上青青紫紫的,腹下那团火又烧了起来。
咬了咬牙,又在元姐儿的耳朵上咬了一口,最后听着外面丫头的呼声不得不起床。
真想从此君王不早朝。
叹了口气,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自己,司徒砍便趁着天未亮离开了元姐儿的小跨院。
一路不停从密道回到王府,司徒砍洗漱换朝服,之后又用了些早膳这才坐着马车去上朝。
坐在马车里,司徒砍还想着以后能少去荣国府就少去吧,他真怕哪一日他管不住自己干出什么禽兽的事。
宫里的嬷嬷都是人精,若他和元姐儿成亲前有了首尾,成亲的时候一定会被看出来。若是传了出去,元姐儿也不用活了。
鹿肉易上火,别说司徒砍火火加一火的受不住了,就是元姐儿也吃上火了。
不但火炕,火炉,烤鹿肉,还喝了那么多的酒,不上火才是怪事。
最重要的是吃完了这些,这两人就你推我赶的歇下了,那就更上火了。
笠日,元姐儿顶着嘴角的火泡起床了。一屋子的丫头都小心的看着元姐儿阴晴不定的脸,都不敢触元姐儿的霉头。
吃着清淡些,再喝些菊花茶什么的,元姐儿在嘴角抹了些清凉的药膏后,没两天嘴角的火泡便下去了。
当然了,别看只起了两天泡,但府里诸人却也都知道元姐儿自己吃‘独食’落下的证据。
相较于元姐儿这种明堂正道的理由,司徒砍那理由就有些个不可告人了。
大家都是过来人,谁还看不出来司徒砍那一脸的红痘痘是怎么回事?
是男人,就都懂的。
众人一脸同情外加庆幸时不时的扫一眼司徒砍,这让司徒砍的脸色更加的阴郁。
当今独坐上首龙椅处,自是也瞧看了满朝文武大臣的小动作,顺着这些人的视线望去,当今便瞧见了冷着一张脸站在皇子队列里的他家老七。
喝,这一脸的痘,怕是上了不少火吧?
掐指算了一下他家老七的年纪,当今那是止不住的心疼。
其他的儿子,哪怕是小十二这种开窍晚的,十四五岁也都有了女人。可他家老七都二十好几了,怕是这几年就只会用鞋底子碰女人呢。
唉,回头催催礼部和内务部。
不管怎么说,先是让他们家老七先将媳妇娶回来吧。
一大早顶着所有人同情和揶揄的视线,司徒砍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阴郁和暴躁的气息。
顶着这么一张脸,司徒砍也不想再去后宫接受他老娘的关心和安慰,于是直接出宫回府了。
至于他负责的公务,司徒砍全丢给了下属,人家自己则是直接回府请了病假。啥时候脸上的痘痘下去了,他再出府。
不过晚上去元姐儿那里的日常行程,司徒砍照了照镜子,咬了咬牙,也停止了。
他媳妇最不是个含蓄的性子,若是知道他因为憋火起了一脸痘,还不知道要怎么嘲笑他呢。
司徒砍老实的猫在家里祛痘,当今等人也都知道司徒砍真实的请假原因,俱是笑了笑,再没多理会。
至于元姐儿,她只知道司徒砍派人送来他可忙的消息外,其他的一无所知。
说起来,这也是宁荣两府最奇葩,也最无奈的事情。
两府男丁,就没有一个在朝为官的。
宁国府现在至少还好听一些,毕竟人家在守孝。□□国府。。。。。。
原著中只有一个五品官的贾政算是天天都有个差事上衙门。而这辈子贾政则是遇到了个坑爹的闺女,直接给他折腾出了朝臣的行列。
这样的家族,若不再反省努力些,怕是只能逐渐没落下去了。
第167章
世上对女人极苛刻; 荣国府对女人更是刻薄。男人不想上进; 却偏偏想着靠女人保住荣华富贵。他们懒怠的读书习武,却总想着让姑娘们学精了规矩飞上枝闲当凤凰。
因着贾姐儿成了王妃,贾家多少子弟男丁觉得又得了靠山; 更加恣意放纵。张口王妃闭口王妃的,深谐拉大旗扯虎皮的精髓。
贾琏白日里要读书; 虽说时常到她这里的书房一边陪聊一边读书,但元姐儿到底觉得闷了些。
让人去看看司徒砍最近都在忙什么?毕竟没了造反抢皇位这事,元姐儿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事情让司徒砍这么忙。
夏粮去了又回,脸上有些不自然。不过到底还是没将司徒砍‘上火’的事吐给元姐儿知道。支支吾吾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正经的理由,元姐儿一见这样; 便明白是司徒砍那里下了封口的命令,遂也不再过问; 只等着哪日司徒砍闲了,来个秋后算总帐。
转头又问了问贾家子弟都在干什么; 这个问题倒是极好回答。只是答案却让人愤怒至极。
“你是说贾瑞去青楼吃了霸王餐; 走时还特么拿了本姑娘的名头说事?”
夏粮抽了一下嘴角; 抬头小心的瞄了元姐儿一眼; 然后点头轻是。
是这样没错。
自从元姐儿当公主的时候就将贾政打发去族学了,贾代儒在族学的地位就发生了改变。他那宝贝孙子自然也不像之前那般得意。
贾政做事不通俗物; 贾代儒年纪大了; 贾瑞时常替他爷爷看着课程纪律,管着课堂自习啥的。
然后贾政来了,然后利用自己王妃亲爹以及比贾瑞长了一辈的身份彻底的将贾家的家学收入麾下了。
再然后不但学生们迎来了旬考; 就连贾瑞这个心中没有人伦的混帐玩意也迎来了春天。
他不但要监考,也要被贾政考。
贾政懂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