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玫瑰花刺-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上遇到常拓,黛玉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无论黛玉是出府坐客,还是出门上香,总能遇到常拓。

    碍于男女大防,黛玉从来都没有跟常拓说句话,偶尔下马车的时候,看过一眼,总能看到这人灼热的视线追随着自己。

    今天坐在马车里,知道那人又跟在自己的马车后面,微微蹙眉,心中有些不耐。

    这样纠缠不休,真真是恼人。

    让人知道了,又要说她多少闲话呢。

    黛玉心中的烦忧,常拓一点都不知道。不过他因为柳湘莲和探春的事情,很注意这一点。每一次都非常的小心,不让人有说出闲话的可能。

    就怕被人传出什么,让黛玉生气烦恼。

    一路上,双眼直直地看着前面的马车,时不时的脸上还有闪现一两抹笑容。顺昌候府的下人早就知道自家候爷的心思,心中感慨了一番后,便主动帮着自家候爷控住马缰,不让自家候爷出什么意外。

    回了城,一直看着那辆马车驶进林府,常拓才一脸遗憾不舍地转身离开。

    要不要再跟柳湘莲学学功夫?哪怕只是听听她的声音也是好的。

    消消停停地在城外办了贾敬的后事,贾珍便准备带着贾敬的灵柩回南。还不等出发,便发现了他这一走的责任非常的重大。

    因为贾母一行人走的匆忙,所以荣宁两府停灵在家庙里的灵柩都没有带上。贾珍想了想,又让人雇了条船,将贾家京城这一脉的棺木都带了回去。

    先不说宁国府这一脉,只说荣国府的。

    有贾代善原配大史氏的,有贾赦原配大史氏的,当然还有贾代善以及他老娘,还有。。。。。。

    看着这些,贾珍才发现,这就是他们贾家的兴衰史。

    投机不如子孙上进呀。

    贾珍一时感慨完,便回了自己的船舱准备为贾家的繁衍出一份力。

    。。。。。。

    “我最近才知道常拓心悦林家姑娘,真没有想到他那样高傲的人,也有这么不高傲的心思。”这一夜从西山大营例行过来的柳湘莲,坐在探春对面跟着探春分享他的小发现。

    探春正在拿碳笑练素描,听到柳湘莲这般说,挑眉看他,“是心悦这事不高傲?还是心悦林妹妹不高傲?”探春抿嘴轻笑,她早就猜出来了。

    柳湘莲呵呵一笑,“他那人傲得二五八万似的,没有想到心中有了喜欢的人,就一副副扭扭捏捏的样子,跟个小媳妇似的。前儿我们吃酒,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比那酸儒的书生也不差什么了。”

    “他也有今天,真是难得。”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章。。。。。。。。。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柳湘莲并没有听出来探春不走心的随口应付; 继续说道; “谁说不是,听说他这一两年来,没少上林家提亲; 林大人都没敢他个好脸色。进宫里去说情,皇上还看他笑话。说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让他用诚心去感动林家人呢。”

    探春放下笔; 抬头看他; “真的?竟然还有这事?皇上倒是难得的帮理不帮亲; 唉,你说这常拓怎么这么可怜呢。”

    自己动手去一旁的水盆里洗了手,复又坐回来,对着柳湘莲说道; “最近你天天都过来; 这般作息; 身子可受得了?”探春对于常拓可能是第一印象不太好; 虽然被她报复回来了; 可是也不愿意多提此人。

    柳湘莲一听这话,连忙摇头; “没事呀; 我现在也不出早操,每天也就那么一点子事,比在西海沿子轻松多了。怪不得世人都喜欢做官; 还要做高官呢。我现在四品过得都这么清闲了,也不知道一品二品的大人,过得又是什么日子。”

    柳湘莲心思粗,根本没有看出来他这是空降然后权利被架空了。探春不了解内情,也只以为柳湘莲说的是真的。想了想,便没有放在心上。

    “早起那会儿收到一封信,说是我早年嫁出去的姑姑,她要进京了。”柳湘莲每次来,探春都准备了一些精致的吃食放在房里。

    有的是她自己画出来的,有的是让下人们准备的。此时柳湘莲便一边吃着探春让人准备的点心,一边说着身边发生的事情。

    仿佛每天晚上来探春这里汇报一天的事情,是他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若是不做,他总觉得这一天少了点什么。

    “你姑姑?我之前倒是有听你提起过。不过你那姑姑竟然还在人世?”

    柳湘莲也是一脸的感慨,“谁说不是,这一升了官,八百年找都找不着的人,都自己冒出来了。上次回城里,顺道回了趟家,还听家里人说,我那死了八百年的奶娘竟然又活了的事呢。”

    探春听了抽了抽嘴角,这话题在晚上说,是不是有些不太好?感觉很惊悚呢。

    “甭说你那奶娘的事了,这回真是你姑姑?”

    柳湘莲摇头,“这就不知道了。”

    探春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你这身份不明的姑姑,可在信上说了,她此次进京城是为了什么?”

    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这个倒是信上有提过,好像是姑父要进京述职,再加上我有几个表妹要参加明年二月份的选秀。”

    “几个?”选秀的事情被推来调去的,终于定了下来。好多的人家都在积极准备着,不少人都准备先让闺女进京城呆着,毕竟换水会有些不舒服,要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而影响了选秀,那才得不偿失呢。

    不过一般人家送闺女参加选秀,最多也不过是两个,能用几个来形容,应该是不止两个吧。

    “五个。”柳湘莲伸出一只手,在探春面前比了比。看到信时,他还特意擦了擦眼睛,这才相信自己没看错。

    “。。。。。。”,真不少。这么些个人进京城,又特特给柳湘莲写信,不会是要,

    “那你姑姑一行人是准备住到你家里去?”

    柳湘莲摇头,“哪能呀,我姑父在京城有宅子。写封信来,可能就是要告诉我这件事吧?”

    对于这个所谓的姑姑,柳湘莲其实是没有放在心上的,所以说起话来也是不怎么上心。

    咦,等等。

    “你姑夫是做官的?”

    “是呀。”

    “我恍惚记得凡是做官的,差不多都是三年一任,然后是连任还是调任差不多都得进京到吏部去的吧。”

    柳湘莲摸了摸头,“好像是有这么一说。”

    “那既是这样,你这姑父进京城的时候,就没有来看过你?你姑姑也没有稍过一回只言便语的?”

    “。。。没有。”就是心再粗,有些事情心里也记得。

    见此,探春只能呵呵了。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许是认错人了呢。”

    这虽是探春的安慰之词,但是柳湘莲却是相信了,“我也是这么想的,等到人来了就知道了。”

    。。。。。。

    柳姑姑带着嫡女庶女跟着柳姑父的官船一路进了京城。从坐上了进京的船开始,路上用尽心思,也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这让她的心情很不美妙。

    那几个庶出的丫头竟然防她防的那般紧。

    进了京城,本以为她那位那侄子会来码头迎接她,却不想人家压根就没有从西山大营赶过来。

    柳姑姑一边安排下船事宜,一边在心里感叹,幸好她是私下里通知的柳湘莲,不然那才叫丢人丢面了呢。

    柳姑姑其实心里也明白,兄长过逝后,她这么多年对着唯一的亲侄儿不管不顾,有些个不地道,可是他们怎么不想想她的难处。

    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她这些年容易吗?婆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男人的通房姨娘也越来越多,满屋子的庶出,她若不是早年生下了嫡长子,都不一定在那个家有一席之地。

    柳姑姑想到兄嫂前后病逝时,给她寄来的书信,柳姑姑有些愧疚,又有些个埋怨。

    她自己都过得艰难了,哥哥嫂嫂不说体谅体谅她,竟然还想着让她将半大的小子接过去抚养,这让人怎么看她,怎么看她的娘家。

    要是让人知道娘家败落成那个样子,她还怎么在内宅混?

    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她都是打着理国公府近支的身份自持身份的。

    她容易嘛她。

    再说了,十岁上下的小子又不是没得吃,没的喝了。留在京城也不是活不了,千里迢迢地去找她算是怎么回事。

    心里埋怨至亲之人的不理解,同时又埋怨上柳湘莲的不懂事,不孝顺。

    没有爹娘教养,不识礼仪规矩,就算是官做得再大,也是个独木难支的。

    柳姑姑心中贬低了一会儿不将她这个姑姑当回事的柳湘莲,转念间便想起了在书院读书的儿子,刹那间,柳姑姑的眼中又满是希望和喜悦。

    那才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她后半辈子的荣耀可就都在这里了。

    柳姑姑只要一想到儿子,心情就非常不错。哪怕一路上没有将哪怕一个庶女干掉也是一样的。

    刘府在京城是有府邸的,原来并没有多好,不过刘家发迹之后,倒是特意修缮了一回。

    刘家是在南边做官的,捞了不少,一行人看着也气派。一路又是马车,又是小轿子,那排场之大,若不是人数太少,真的跟原著中盛极一时的国公府打醮,有的一拼。

    柳姑父,我们的刘大人一进入京城便去了吏部。柳姑姑则是带着下人和闺女团们回了刘家。

    因为早就已经决定要进京城,所以提前便让人打扫了房舍,此时住进来,倒也省事。一番安排后,柳姑姑想了想又让人给柳湘莲送了封信,让他来城南的刘府拜见。

    柳姑姑的信是傍晚才到的西山大营,柳湘莲正好已经吃过晚饭离开了大营去了长安县。

    等到回去的时候,才看到放在他帐子里的信。匆匆看罢,便洗漱睡下了。第二天开了个例行的会议后,柳湘莲便带着随从策马回京城了。

    而去给柳湘莲送信的人,因为回城时,城门已关,便在城外对付了一夜,清早赶回来,将信送过去了,但是没有看到人的事情也跟柳姑姑说了。

    正好那下人回话的时候,柳姑父也在这里,柳姑姑见了,笑着说道,“我实在想那孩子,昨儿下晌一进城便让人去给那孩子报信了。若不是不知道咱们哪一天能到,我都想着让那孩子第一时间过来了。”

    柳姑父一边用茶盖漂着茶叶,一边笑道,“也不怪夫人心急,便是我也是想要看看那孩子的。”

    因为不知道柳湘莲是个什么心思和情况,柳姑姑也不敢大包大揽,“可惜了,也不知道那孩子知不知道咱们过来的消息。”刚刚那送信的小厮可是说了,去了大营,柳湘莲不在,只知道进山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柳湘莲晚上出去的时候,一般都会说去山上了。反正西边山多,也没人来找他。

    等到回去的时候,去之前挖的陷井里看一看,然后拿着猎物回去,倒也没有人问过什么。

    他是再也不敢对任何人说迷路的事情了。

    虽然当初他就只跟常拓一人提起过。

    柳姑父却不知道柳姑姑的心思,笑着说道,“咱们既已到了京城,见面的时候总是多的。夫人也不要太心急了。休息几日,夫人倒是可以带着她们姐妹出去走动走动。我听说吏部的刘大人去年丧偶,他母亲正在为他相看继室呢。”

    柳姑父这些年的发家历程,让他的脸皮已经厚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说起这些话来,真真是一点都不害臊。

    柳姑姑一脸贤惠,“老爷放心,我明白的。不过总要等到她们姐妹选秀之后才能做打算。”

    此时若是按着柳姑姑的想法,那就是先将庶女打发一个是一个,要是她也知道自家老爷更看重宫里,所以才会这般说的。

    果然柳姑父一听柳姑姑这话,很是满意,“我乃天。朝官吏,自是应该一切以忠君为先。”

    少时这对没脸没皮的夫妻又说了些安排,便有下人来报说是太太的侄儿来拜见。

    柳姑姑一听这话,脸上的笑越发的灿烂,“老爷你说说这孩子,这报信的人回来还没有一盏茶的功夫,他怎么就到了呢。老爷还说我心急,真正心急的却在外面呢。”

    柳姑姑此时也忘记先前对柳湘莲的着恼了,她此刻便觉得非常有的脸面。

    对着柳姑父似嗔似怒的抱怨了两句,柳姑姑便急忙叫人领进来。

    柳湘莲大步走进来时,无论是柳姑父还是柳姑姑都对他有了不错的好印象。

    “见过姑父,姑母。”都说侄子肖姑,这面前的中年妇人长的好像与他有几分相似,应该是真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柳湘莲是习武之人; 自有一股精神气。再加上相貌出众; 仪表堂堂,虽没有什么居移气养了来的气质,可是毕竟也是上过战场; 领过先锋军,杀过敌寇,身上的气质当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何止是眼前一亮; 整个屋子仿佛都在柳湘莲进来的时候; 瞬间闪亮了。

    若是探春见到此时的柳湘莲; 估计那颗爱美的心; 也不会看着柳湘莲隔三差五来提亲,然后又碰壁的离开了。

    这般小帅哥,那也是探春的菜。

    。。。。。。

    一番行礼拜见,柳湘莲并坐在了下坐的椅子上。

    下人上了茶后; 又都退了出去。

    柳姑姑一脸慈爱地问了些家长里短后; 便将舞台让给了比她更有演戏天份的自家男人。

    柳姑父也不让人失望; 从头到脚的将柳湘莲打量; 打听了一遍后; 对着柳湘莲就更满意了。

    这位便宜侄子竟然还认识那位颇得圣上喜爱的顺昌候?

    原来这位便宜侄子与林如海家的长子也有几分交情。。。。。。

    好,好; 这很好。

    这真是太好了。

    “贤侄头一回来; 还没有见过你那几个表妹,”笑着对柳湘莲说完,柳姑父便对着府外的下人吩咐; 让他们将姑娘们都请过来。

    下人领命去吩咐,少时五位娇花一般的姑娘,便在一帮丫头婆子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刘家的五个姐妹,嫡出的姑娘是五人中的长姐,于是站在第一个,其余的依次排开。

    柳姑姑让姑娘们与柳湘莲见面,然后指着这些姑娘一个一个给柳湘莲介绍。“这是姑妈所说的表妹,美丽。

    这是美容,美白,美艳,美妙。。。。。。”

    柳家的姑娘都是柳姑姑的婆婆取的名字,那名字中的美好期待直白的让人无法直视,不过幸好面对的是柳湘莲这般看起来精致,其实就是个糙汉子的人。

    柳湘莲并不觉得几个与他没相干的表姐名字有什么俗的,垂目侧脸与几位表妹行了礼,便不在看人。

    自从心里装了某位姑娘后,柳湘莲对其他的姑娘就少了一份耐心与心思。

    此时刘家的五位姑娘看到英俊帅气的柳湘莲都是一颗心狂跳,跟小鹿乱撞似的。

    柳姑父见此情景,心下又不免对柳湘莲高看了几分。

    这个知礼有分寸的。

    等到选秀结束,他闺女若是有落选的,就许配给他了。

    等等,等等,他家里还有几个姑娘,若是没有落选的,还可以从那里挑一个出来。

    柳姑父想到昨天去吏部的时候,在吏部好友那里打探到的消息,心里又有了些别的想法。

    那位顺昌候虽是番邦质子,可也毕竟流着皇家的血液,又是满天下都知道的,是当今最疼爱的一位外甥,若是嫁个闺女给他,也许对自家的帮助会更大一些。

    只是那样的身份,必然是嫡女才配得上的。

    只是嫡女,他可就只有一个。要不就挑个好一点的记到嫡妻名下,或是将嫡女嫁给他,其他的庶女仍是按原计划进宫?

    反正在宫里,出身再高也没用。看的是宠爱和手段。

    。。。。。。

    柳姑父是个能说会道的,柳姑姑也是个会察言观色的,将几个姑娘打发了出去后,三人又在屋里好一通说话。

    及至用过午饭,柳湘莲才以回营为由婉拒了刘家夫妇的热情好客。

    话说,他的那些表妹都躲在屏风后面看了他小半天了,这么长的时候,到底在看啥呢?

    柳湘莲此次进城,倒是跟上官请了一日的假。所以离开了刘府,便又去了顺昌候府。

    不用下人通报,柳湘莲便直接去了常拓的书房。

    那厮日常无事就会在书房里对着这个发呆,对着那个发呆的。

    真想不明白,这读书人的脑子里还能不能想点别的了。

    对于现在生活异常满意的柳湘莲自然没有办法体会常拓的纠结。

    林如海已经明确地告诉他,闺女是绝不可能嫁给他的,让他死了那条心。

    而黛玉也有好些日子没有出府做客或是去上香了。他加她惯常乘坐的马车都没有机会瞧上几眼了。

    林姑娘生得单薄,也没知道这换季时节会不会生病?

    林姑娘幼时生活在扬州,那里温暖,气候宜人,也不知道现在还习不习惯北方的天气。

    听说林姑娘口胃清淡,也不知道他特特花大价钱送到林府的厨子做的饭菜可还合她胃口不?

    还有,他曾听林砅说过,他姐姐心肠最是柔软,这个时节,正好是柳絮纷纷吹落的时候,会不会看了会难过。

    等等,等等,常拓每天呆在书房里,无论是看到什么,都能让他联系到黛玉的身上。

    他感觉他很可能是种了一种名叫林姑娘的毒。

    “我说你一个大老爷们的,天天整这一出给谁看呢?咋地?又没成?”

    柳湘莲见到常拓这个样子,突然觉得有件事情常拓比他做的好。

    那就是专门买个媒婆,隔三差五的就去林家提亲。自家买回来的下人,让说什么说什么,还不会将这种事情传得人尽皆知,影响了林家姑娘的声誉。

    哪想他呀,除了最开始请了两回媒婆外,每次都是自己上门找涮。

    他当初那样,他老丈人都相中他了。现在他出息了,怎么就瞧不上他了呢。

    唉,都是一对难兄难弟。

    娶个媳妇是真难呀。

    不过他比他兄弟还好一些,至少他能见到自家媳妇,而他兄弟现在连媳妇的马车都见不着了。

    常拓见是柳湘莲来了,理都没理他,继续抱着书在那里长嘘短叹。

    弄得他今天连林家大门都进不去的是谁害的?

    死者为大,他还是留点口德吧。

    “我听说你向长安节度使江大人提亲了?”你不是要死要活地爱着贾三姑娘吗?怎么这么快就变心了。

    你还是我的那个好兄弟吗?

    “嗯,上元灯节偶然见了江家姑娘一面,觉得合眼缘,便去提亲了。”

    常拓诧异,“合眼缘?不会长的很像已逝的贾三姑娘吧。”

    常拓说完,见柳湘莲没反驳,一下子就说不出其他的话了。

    “。。。。。。”

    这个世界,或者说凡是有人类,有意识的生活圈都会存在一种现象,一种关系。

    比如说师兄师妹,再比如说表哥表妹。

    雷打不动,铁一般的定律便是要么男女双方相互爱慕,要么就是单相思,一方追着另一方跑世界的跑。

    探春眼前的便是后一种了。

    之所以这么判断,还是因为其中那位‘表哥’,跟她比较熟。

    昨天这位‘表哥’,还迷路到了她房间,吃了她半盘干果,一匣子点心,拿走她好不容易绣出来的荷包,留下了个审美极度贫乏,做工也绝对粗糙的手工簪子一支。

    “表哥,美丽,美丽,”探春目及之处,那位一直喊美丽的女子说话吞吞吐吐的,让不远处围观的探春感觉到了一阵阵的内伤。

    姑娘矣,你表哥女妆扮相是挺美丽的,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你这形容词就有些个夸大了吧?并不知道刘家姑娘名讳的探春很是感叹。

    “父亲对表哥赞许有佳,预在我们姐妹之中选一人许配给表哥。进宫非我本意,若是表哥不弃,待我落选后,还请表哥上门提亲。”

    刘美丽自持容貌家世,以为这般表态这位从未见过面的表哥会感动,却不想她的这位表哥那是出了名的二货,听到刘美丽这般说,极为不解,“表妹不想进宫那就不进。跟姑父姑妈说便是了。你毕竟是姑妈亲生的。还有,你进宫还是落选的,为啥让我上门提亲?这道理也说不通呀。”

    听到便宜表妹也不愿意进宫,便让他想到了当初还在荣国府的探春。

    想到探春也是这般不愿意进宫,不愿意和亲,却因为没有是庶出,无人关心,只能被逼自尽而亡,心下很是伤感。

    不过就算是同情,他也没弄明白,她进不进宫,落不落选跟他有啥关系?为啥要让他上门提亲?

    你不想进宫,就想让我娶你,没这道理呀。

    刘美丽没有想到柳湘莲会这么说,眼睛尤为不信地睁大了,“可是父亲。。。”

    “那是姑父的想法,跟我有啥关系?”

    那我呢,我的心思呢?

    刘家姑娘脸皮还没有那么厚,只是又说道,“表哥,你怎么可以这般说,我父亲必竟是你的长辈。让人听到岂不是要说你不孝。”

    柳湘莲扬眉,很是不解,“我为啥要孝顺他?他姓刘,我姓柳。他又不是没有儿女,晚年缺爱?就算是没有儿女,也没有这个道理。

    我自小到是听说我有个姑姑,可是从来没有见过。我爹没的时候,姑姑没有回来过,也没有稍封信或是派个人回来。我娘没的时候,也是没有。现在突然冒出个姑姑,姑父,还要让我孝顺?咋感觉就像是骗子呢?要不是骗子,你们家真的没有认错亲戚?”

    刘美丽听到这话,除了双眼愣愣地看着柳湘莲外,那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探春隐在暗处,拼命地压住上涌的笑意。

    她们家这个呆子,可真是绝了。

    “那个,我越想越觉得,你们可能认错亲了。”

    柳湘莲这话可是真心话。

    前儿见到自称是自己姑母的那位夫人,还在言谈中偶而提起那位便宜姑父每隔两三年都要上京述职。既然上京城了,怎么就没有想过要看看自己过得好不好?

    现在自己都不缺要人家关心了,却开始对他的生活指手画脚,这真的是真亲戚?

    他咋不相信呢?

    他家姑娘可是说了,他现在大小也算是个官老爷了,虽然在京城这地界四品武官跟换季的牛毛似的,可是在京城外,却是不小的官老爷呢。

    有些人想要胡乱攀亲戚,可一定要慎重。

    今天连宗,明儿认干亲的,谁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八成都是骗子。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身份是真的,亲戚血缘是假的。为的便是拉拢一下人脉关系。

    不是她危言耸听,你爹和你姑姑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你是她亲侄儿,为啥这么多年她不跟你联系?八成是凶多吉少,之后再有什么人冒名顶替,毕竟万水千山想要调查事情真相,可是个不小的工程。而不等调查明白,许是就着了人家的道。。。。。。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章。。。。。。。。

    沉迷撸猫,错别字怎么也改不快。这也不算是借口。

    猫主子太小了,起的又早,然后给他泡奶粉,炮猫粮,收拾猫砂猫厕所,然后看着他吃完,又抱着他哄了会儿。。。。。。

    爪子太利了,挠的好疼。我将他的爪子剪了,然后发现,猫主子竟然跳不到床上来。。。。。。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想到探春之前的话; 柳湘莲将自己的猜测在心中过了一遍; 然后用一种怀疑的眼神上下地打量面前的表妹。

    现在的骗子防不胜防,也许他姑姑就是被这些人给害了呢。

    刘美丽没有想到柳湘莲会这般想,一时间当真是不知道要如何言语。

    父亲有些趋炎附势; 母亲又是个嫌贫爱富的性子。前时因为柳家的没落将这个表哥当成了路人。如今在人家起来的时候攀上来,这吃相便是她看了都觉得难为情。

    更何况是表哥这个当事人了。

    她娘也真是的,便是心里再怎么样; 面上总要过的去。便是不舍得派家里人送信; 也可以花上几两银子让驿站送封信。

    写上几个字; 聊表一下心意问候也不呼啦啦的奔过来强。

    弄得现在人家还以为是她们家上赶着攀扯呢。

    “表哥; 我父亲也是朝。廷三品官员,在这京城虽不算什么,可在地方上也可以被称一句大吏。如何会认错人?”

    “这话就不对,怎么就不能认错人了。我便认识两个人; 两人一南一北; 却是一般容貌无二。人有相似; 名有相同; 认错的可能也不少。”

    顿了顿; 柳湘莲考虑了一下,又接着说道; “许是表妹说的认错与我想的认错不是一回事。自从柳某升任这四品指挥佥事; 就经常有人认错。其中原由我也明白,不过,算了; 这些事情我自会与姑父,呃,刘大人直说,你若是无事便回夫人那里去吧。”

    柳湘莲这个棒槌,越说越觉得自己想的没错,于是竟然连姑父都不叫了。

    刘美丽听了这么一番言论,又是一阵气急的直喘气。好几个深呼吸才堪堪平复下来。

    她本来心下已经恼怒,可是看着柳湘莲的相貌及身材,心下那股子恼气又散去了不少。

    柳湘莲就站在这姑娘的对面,中间隔着很大的一段距离。看着那姑娘的面,由白变青,又由青变红,也不过是扬眉看了一眼,便不在看她。

    若不是昨天从江家那里回去,就看到刘家又有人来送信,说是柳姑父今天要准备面圣的事情,柳姑姑听说城外的庵堂很灵,她们一行没有男丁,若他无事请他护送一番,不然谁没事来这里。

    他的好姑娘可是借尸还魂,谁知道这些个佛寺庵堂会不会对她有影响。

    虽然柳湘莲也知道探春自来了江家便经常陪着江家夫人来寺里念经上香,可心中总是害怕她被人发现不妥之处。

    柳湘莲不记得在哪里听过的一出白蛇传,说是许仙就是因为和法海多说了两句话,然后便被法海的法器跟踪回了家里,白蛇一个没防备便被收走了。

    所以,他觉得不但探春应该来寺庙庵堂,就是他也应该避免沾上什么。

    。。。。。。

    探春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在现代的时候,骗子的行骗手段都是五花八门的。被骗了还有些人傻傻地给人家数钱呢。

    现代人不傻,做为现代人的老祖宗,古代人就更不傻了。那些穿越者将古代人当傻子一般的耍弄,吃亏的时候在后头呢。

    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