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玫瑰花刺-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春有种猜测,贾母与王夫人应该是知道妙玉真实身份的。不但知道而且还是熟悉她们家家常待客行事的。

    比如说妙玉她们家家常便喜用六安茶,旧年的雨水待客。

    而那妙玉估计也是熟悉贾母脾气的人,知道她啥时候吃啥茶。。。。。。

    大观园建成的那个去年,妙玉随着师傅进京都,而林如海病逝是前一年的九月,办完了后事,贾琏带着黛玉是年底回来的,那么这和妙玉进京城的时间倒是很相近。

    也或者是搭伴一起进的京城,也未可知。

    苏州人氏,祖上读书仕宦之家,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姑娘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

    这怎么感觉是在说黛玉呢?

    还是妙玉家便是另一个林家,若不是林家出现了蝴蝶翅膀,这妙玉与黛玉到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好茶,好器皿,丫头婆子一样不缺。。。。。。

    何许人也呢?

    “你这丫头,好好的带着你来寺里转转,怎么看着菩萨发起了呆。还不快快拜来。”

    赵秀宁和刘琉两个纷纷拜过了菩萨这才发现一直跟着她们的探春还仰头看着菩萨发着呆,赵秀宁见了,不由嗔怪了两声。

    探春回过神,连忙上前两步跪了下去。不过心里还在想着刚刚转过的念头。

    算了,既然已经跳了出来,那贾家的事情她再不用多想了。

    虔诚地拜了三拜,一求家人和睦安康,二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三求。。。那个登徒子沙场无伤无痛,战事早了,早日归来。

    拜过了菩萨,赵秀宁又陪着刘琉拜了送子观音,探春是未嫁女现在拜这个有点早,便在外面等候。

    不过转头间却发现了熟人,连忙将头转了过去。

    自从搬出了宁国府,秦可卿和惜春的日子过得越发的舒心。想去哪都不用请示这个,寻问那个。真真是当家做主的好日子。

    贾蓉自从跟着秦可卿搬出了宁国府,人也上进了许多。再不似先前跟着贾珍以及一些世家子胡闹。

    虽然碍于身份,便是想要上进也不能够。不过人正派了起来,平时看着也像是个靠得住的。

    这不,秦可卿和惜春出来游玩,直接将他留在家里带孩子了。

    这个时代对于女人还是有着很大的约束力的。大户人家的女人想要出门游玩,便只有那么几个理由。

    要么是赴宴,要么是走亲戚,要么便是上香拜佛。秦可卿和惜春两人都将京城里外的寺庙逛完了,于是两人便想到了京城与长城县中间的牟尼院。

    出来走走,虽然累的很,可也是高兴的。一路上两人还想着等家里的孩子再大一点,就带着他出京城去天下各处走一走,拜一拜。

    “蓉哥儿媳妇,咱们早早地过来,却现在才到,幸好晚上住在这里,不然来了就走,有什么意趣。”惜春并没有看到探春,拉着秦可卿的手,左看看西看看。

    “谁说不是,来这一趟骨头都颠散架了。我们先去净室洗漱收拾,稍作休息,回头用了午膳再到处逛逛。等明儿一早起来咱们正好上头一柱香。”

    “嗯,我听说这里的香火很灵,明儿再给三姐姐点盏功德灯。”

    秦可卿听了一笑,“那功德灯哪有点那么多的,心到了便也罢了。等明儿咱们走的时候,多给寺里捐些香火银子,请她们给三姑姑多念两卷子经也就有了。姑姑切莫再伤心了。”

    “生生死死,轮回涅磐,不过是缘份到了,我一点都不伤心。。。。。。”

    秦可卿听了什么都没有说,摸了摸惜春的头,领着她往里走。

    若是真的不伤心,又如何会说出来呢。

    随着距离的拉远,两人的谈话也几近不可闻。

    惜春的声音依旧清脆,却少了一股子清冷。虽是隔得远了,但探春却是明白她过得好的。

    一直到秦可卿一行人都走远了,探春才回过头来。

    虽然她的脸在荣国府里的时候,便一直画着妆,作着修饰,可两人都是人精,她还是不想太早的与她们见面。

    她在荣国府,若是说跟谁的关系走的近一些。也许便只有惜春了。

    不过惜春早早就跟着秦可卿过日子,将来再不济,也比原著要强些。

    想到惜春渐大,容貌也越发的秀丽,探春不由地想到了若是原著中的惜春真的出家了,也未必能清静,干净的活下来。

    少时,赵秀宁和刘琉拜过了送子观音,便带着探春在这庙里四处逛了起来。

    到了午膳的时间,三人用过饭,又小歇了片刻,便坐上车回家了。

    至始至终探春也没有告诉二人秦可卿和惜春也来了这里。寺里那般大,总不会那么巧的再遇到。

    果然,一直到离开寺里,都没有小说电视剧中所出现的意外。

    到了家,探春先回自己院子换衣服,一边换衣服,一边听到晴雯说宁夏被江行远叫到前院去了,说是将她送人了。

    探春的动作一顿,便又继续换衣服。

    看来这事她那便宜爹接手了。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愿她老娘事后会跟她八卦一下吧。

    “唉,也不知道那宁夏是不是白芷的妹妹,若是的话,白芷也能有个伴了。”

    探春听了心下好笑,这晴雯呀。要是有袭人一半的心眼子估计也不会落个那么惨的下场。

    “好像听白芷说,胎记什么的对不上。”

    “哦。”晴雯那声音好像比白芷还要遗憾,“姑娘,香奈儿回来了,姑娘进府前,我正好打发她去灶上看姑娘的汤水了。”

    探春点头,表示知道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她来长安县也已经好几天了。也不知道柳湘莲那边怎么样了。

    能怎么样?冲锋在最前线,杀人杀红了眼呗。

    一双鸳鸯剑,甩开了膀子的乱砍。西海沿子一开战,他便自动请缨做了先锋军。

    一路砍来,到是一战成名。

    若不是柳湘莲神智不正常的名声在外,估计会是不少人心目中的成。龙快婿。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章。。。。。。

 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章

    柳湘莲貌似潘安; 年纪轻轻; 却武艺出众,现在不但就已经是官身了,等到西海沿子这边的战事一了,回师后必是又要加官进爵的。

    前程似锦,东床快婿一般的人物; 只是可惜了。

    那神智错乱,见人就对对子的毛病挺让人不知道如何说起。若是传扬开来; 前程怕也是要受影响……

    有了这样的毛病估计将来是要止步三品了,不然若是金殿上朝时犯了病。。。。。。

    对着满朝文武便是一阵摇,再一阵的‘天王盖地虎’,那画面过于美好; 众人只要想到; 都是一阵寒颤。

    话说自从柳湘莲不为人知的认亲方法闹出来后,整个西海沿子就莫名的掀起了一股寻找下联的活动。

    天王盖地虎; 神龙覆鹤顶。

    天王盖地虎,云中有细雨。

    天王盖地虎; 雷公遇电母。

    。。。。。。

    庆幸老天爷还是个正经严肃的大boss; 他没给柳湘莲安排太多的磨难。也许老天爷认为他已经安排了一个更大的磨难嫁给他,所以才没有多此一举吧。

    所以时至今日; 仍然没有人对的出正确的下联。

    幸好没有对出来,不然以柳湘莲的性格还不得抱着人一顿诉衷肠呀。

    要知道能让柳湘莲遇到和主动找柳湘莲的人必是男人……

    之后就不止是传神智错乱,还要加上一条断袖之癖了。

    幸好,幸好。

    之前人家上赶子说亲事; 柳湘莲还不要。之后他上赶着去提亲,人家听到他这些谣言可不敢将闺女嫁出去。若是再多个断袖啥的,便是闺女老死家中,估计也没柳湘莲啥事了。

    这一日此时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柳湘莲,洗去一身的血气,独自一人坐在一处高坡上,将一直贴身揣着的那根小簪子拿了出来。

    对着簪子轻轻地在心里说道,我给你报仇了。

    今天柳湘莲在阵营之中又看到了南安王,柳湘莲一如既往,双眼赤红地向着那边扑杀而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有意相救,其实柳湘莲可没有那么好心。不过不管出发点如何,最终到是将南安王搅进战局。

    果然刀剑无眼,南安王身上被利箭扎入,看着南安王浑身是血的倒在囚进他的笼子里,柳湘莲的心中一下子涌出无限的激动。

    都是这个人。

    将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颁师回朝,封封阴子。凭什么他一军统帅还要苟延残喘地活着,还要害了一个无辜的闺阁女儿。

    男人的事情就应该止于男人,而不是将女人拉进来。

    他早应该死了。

    柳湘莲沉思了片刻,听到身后传来的脚步声,小心地将那根簪子收起来,然后放进怀里,还小心地拍了拍。

    来人看到柳湘莲一串的动作,抽了抽嘴角。

    真闹不明白他,不过一个破簪子,还紧张兮兮的。

    “今天战场的事情,我们都看见了。你不要为南安王爷的事情过于自责。生死由命,你救不下他来,也是他命中和该如此。”

    那人见柳湘莲不解地看着自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明白你们柳家与南安王府的关系,只是事以至此,没人会怪你的。”

    四王八公自来便交好的事情,凡是京城中人便没有不知道的。柳湘莲虽然是柳家旁支,估计上阵杀敌之前也受到了嫡支的吩咐,务必要救出南安王爷来。

    不然为什么每次进攻,柳湘莲都要申请进入前锋营,又每一次冲锋的时候都要往关押着南安王爷的笼子那边去呢。

    这些,他都懂。

    他是懂了,可是柳湘莲却是懵逼了。

    谁要救那个早应该死掉的混蛋了。

    柳湘莲:“。。。。。。”要不要说实话?

    柳湘莲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什么也不说了。

    因为看着一直在安慰自己的同袍,他觉得真话若是说了出来,可能会让他受到刺激。

    半晌,那人说了半天才发现柳湘莲一点反应都没有,不但没有理他,竟然又将怀里的那个簪子拿了出来,一会儿摸摸,一会对着夕阳看看,仿佛多稀奇似的。

    “不过就那么个单珠簪子,你至于吗?”既不名贵,样式又普通的个镶珠簪子有什么好看的。

    柳湘莲一听这话,可不乐意了,“怎么不至于了,你有你拿出来呀。”

    “我没事带着个簪子上战场,我有毛病呀我。”

    “哼,谁有毛病谁知道。既然没有就别说这些废话。”这就是赤。裸。裸的嫉妒。

    来人被柳湘莲这句话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才顺过气来,然后又嘴欠地问他,“听说你有未婚妻了,可是真的?”那破簪子应该是他未婚妻的吧。

    “嗯。”听人提起探春,柳湘莲微冷的面容上出现了一抹笑意,嘴角轻轻勾起,看着簪子的眼神越发的温柔缠绵。

    “哪里人?谁家的闺女?”

    “不知道,正在找着呢”。他相信她一定没有死,他一定会找到她。

    那人听到这话,似是想到了什么。眼角带着嘴角都不受控制地抽个不停,咽了咽口水问道,“你怎么找的?”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我每天都有去问人。”

    “。。。。。。”

    “。。。就是问人那句‘天王盖地虎’?”

    柳湘莲点头,“对,就是那句。”

    “那下一句到底是啥?现在赌注都到了五十两了。”大家都在猜那下一句,整个西海沿子这边可都开了不少的赌局。便是他们先锋营这边都开到了五十两。

    柳湘莲斜了他一眼,站起身拍拍衣袍走人了。

    哼,这是他们当初约好的相认暗号,他怎么可能会主动告诉别人。

    别人要是知道了,那他岂不是更要多了一道分辨的程序。

    真当他傻呀。

    谁死了太阳都会照样从东边升起来,谁都得吃饭睡觉。

    此时此刻的京城,还尚未接到南安王的死讯,所以仍是一片祥瑞气象。

    好吧,就算是南安王的死讯传回来,估计也没影响不了多少人。

    至少薛家便是如此。

    薛姨妈与宝钗那是天天地给薛蟠准备嫁妆呢。

    婚礼的时间定的太急了,好多的东西都没有准备。

    若说最让娘俩觉得满意的地方,那便是无论婚礼是啥时候举行,薛蟠都不需要绣嫁妆。

    ╮( ̄▽ ̄)╭

    时间晃晃悠悠就到了指安的日子,薛家有钱,薛姨妈又舍得给儿子出钱,十里红妆那是必然的。

    虽然大部分东西都给正经嫁妆差了不少。

    但是这份嫁妆那也是相当的体面的。

    还好司庆不算太促狭,没有让薛蟠穿什么凤冠霞帔,不然薛蟠坐在花轿里估计就不止是晕的慌了。

    薛蟠好多年都不曾做过轿子,除了骑马便是坐马车。轿子这玩意在他的心里那就是女人坐的东西。

    一场不伦不类的婚礼下来,薛蟠正式成为了义忠亲王妃。

    话说薛蟠就是个大呆子,他自那天又被司庆接回来后,便一直住在王府,好不容易在婚礼吉日的前一天被放出来了。今天一早就又被抬回去了。

    被折腾了一天后,薛蟠觉得这婚礼的折腾劲都快赶上司庆兴起的时候了。

    不过无论怎么折腾,司庆都会让他填饱肚子。

    可是这成亲却并不是这样的。

    婚礼的时候,很多人都受到了邀请,不过能来的却并不多。

    司庆这边暂且不说,只说薛家那边,除了王家,贾家这几个亲戚,就只有一个不如薛家和依附薛家生活的过来了。

    王夫人陪着薛姨妈,本来还想劝劝薛姨妈甭伤心难过或是失落什么的。

    当初元春被花轿抬走的时候,她的心情就极复杂。

    可她刚要张嘴劝说两句,却发现薛姨妈的神情并不如她想的那般。

    薛姨妈其实心里也是复杂的。

    至少儿子不是没名没份被那个霸王似的司庆天天圈在王府里了。无论怎么说都有了名份,这辈子是有靠头了。

    以前薛姨妈看到司庆那个霸道劲就怕耽误了薛蟠,等到过几年他玩腻了,将薛蟠一赶,虽然她们也高兴,可是毕竟薛蟠的年纪大了,也不定能说上一门好亲事了。若是那个司庆霸道的就算是放回了薛蟠还不许薛蟠成亲,那才叫一个闹心呢。

    唉,儿女都是债。

    薛姨妈这心里暂时算是放下了薛蟠,可是宝钗的年纪也大了,这闺女的婚事更让她闹心。

    “我的事一时半会也就那样了,姐姐那边如何了?”

    薛姨妈想到了宝钗的婚事,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宝玉的婚事。

    王夫人听到薛姨妈这般问,笑得好不得意,“说起来我还要感谢妹妹呢。那日从妹妹这里听到了消息,我便派媒人上门提亲了。夏家一听说是荣国府,又听是含玉而生的宝玉,当下便同意了。”

    顿了顿,王夫人又道,“你也知道宝玉这几年多灾多难,前儿又被你姐夫揍了一顿,我这心里别提什么滋味了。所以便和夏家商量了一下,六礼都挑最近的日子,将婚事早点办了,也算是给宝玉冲冲晦气。夏家那边倒还算通情达理,倒也同意了。

    让人看了一遍黄历,好巧不巧的最近还有好日子。婚事就定在下个月初。细细算下来,也就这几天的事情。今天来的匆忙,也忘记给妹妹捎张喜帖。你是他的亲姨妈,便是没有喜帖难道还不能去了?

    凤丫头天天拿她那肚子说事,我现在是一点力都借不上她的。妹妹到时候可早点过来,也帮帮我应酬一番。”

    薛姨妈听了大为诧异,“时间怎地这般紧?可还来的急?”

    现在成亲,哪家不是数月以至一年的功夫才能将婚事弄得像个样子。他们家是皇商薛家,再加上是嫁儿子,没有嫁女儿那般的繁琐。

    司庆那边又是王府,又有礼部以及郡主府的帮忙操办,虽然时间赶了些,可是两个男人的婚礼倒也能凑和。这宝玉可算是正常的婚礼,如何能这般容易?这也太草率了。

    王夫人一笑,“如何来不急,一个王爷的婚礼都这般时间,我们宝玉哪里能跟王爷相比。”

    而真正的原因,王夫人却是不想提的。

    。。。。。。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

    。

    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宝塔镇河妖,蘑菇放辣椒。——在网上看到的。

 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章

    王夫人其实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是; 宝玉与夏家这份婚事; 她还是她骗来了的。

    一方面是打着宫里迎春的名号,一方面便是打着司庆的话。

    前几天当薛姨妈将夏家介绍给王夫人的时候,王夫人的眼前就是一亮。

    这可是一只肥羊呀。

    放过了太可惜。

    于是火速向夏家派了媒婆,在请媒婆去夏家提亲的时候,王夫人都没有告诉贾母与贾政一声。

    当然了; 王夫人为了这事不出任何的意外,那是在薛家一听到消息; 便坐在薛家,让薛姨妈将媒婆请到薛家,直接从薛家出发的。

    若是回到了荣国府,还不知道要出什么样的波折呢。

    从薛家出来的当天傍晚; 王夫人找来了贾政; 只是对着贾政说了句义忠亲王偶然听薛蟠提起宝玉,特意介绍了一门好亲事给宝玉; 咱们是做不做这门亲事呀?

    做呀,必须得做呀!

    贾政这个时候早就让南太王府的人吓破胆子了; 哪里还敢说什么反对的话。一听是司庆介绍的; 当即也不反对,只让王夫人操办。

    看到贾政同意了; 王夫人抿了一下嘴角。转天又跑到贾母那里说听老爷说起夏家这门亲事,又听说是里面有义忠亲王府的意思。媳妇想着是不是按着老爷的吩咐去派人提亲。

    此时贾母早就从史家那里等到了史湘云拒婚的事情,大感意外之时,又听到这事是贾政和司庆说的; 想了想夏家的身份,除了有点钱外,啥都没有,倒也就没有反对了。

    不过也没怎么上心就是了。

    王夫人一番欺上瞒下,终于将贾母和贾政摆平了。而夏家那里又真的被哄住,同意了婚事。

    听说王爷什么的也要来参加婚礼,再加上种种原因婚事要提前,娘俩个还就真的没有反对。

    这一不反对就将婚事提前到了九月初。

    好在夏家也是皇商,她们家的闺女本就不擅女红,正好可以由婚事太赶,而不动针线了。

    “妹妹就放心吧,到时候一定要早点来。”

    薛姨妈点头,亲外甥成亲,她哪能晚到。笑容满面的答应了下来,并且非常上道地对王夫人说一定会送份大礼过去。

    等到了宝玉成亲的那天,薛那一天妈才发现她挺没有用武之地的。这宝玉的婚事比她儿子的还要冷清还要不如呢。

    就连他们以为的夏家豪富得多少嫁妆呢。可是真到了这个时候,姐妹俩才发现人家夏家并没有多少嫁妆陪嫁过来。

    那一副嫁妆虽然整齐,可是也并不出彩就是了。

    王夫人听到司仪念着嫁妆单子的时候,当时脸就落了下来。

    不过转念一想,这儿媳妇是家中独女,就算是那些产业都没有带过来,那将来也是她的跑不了,这才又高兴起来。

    。。。。。。

    南安王爷虽然死的并不光彩,不过至少人死为大,皇帝也不追究他前次战场失利的事情了。

    让人将南安王爷的遗体送回京城,由南安王府自行发丧。南安太妃听说了儿子的死讯,当即哭晕过去。

    儿子年纪轻轻就去了,南安太妃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的伤心难过可想而知了。

    人在最伤心难过的时候,总是容易迁怒别人。

    南安太妃当初舍不得自己的闺女和亲,便想着让京城中别家的贵女代替,有这样的结果也是她自己找的。

    她也不想想若是她用了自己的女儿和亲,这事估计也就不会出了,可是她却迁怒上了荣国府二房。

    此时,南安太妃整颗心都快恨透了荣国府。若不是他们家出尔反尔,也不会将事情弄到后面的地步,当今也不会发兵西进,她的儿子也不会战死沙场。

    所以一切都是荣国府的错。

    南安王妃想到这里,便让府中的长吏官收集贾家的所有罪证。

    她要让贾家给她的儿子陪葬。

    要知道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不可能没有一点灰色违法之事。只要一查便没有查不出来的东西。

    哼,就算真的查不出来,她可以帮忙弄些出来。

    再加上当初当今即位时,贾家可是站在甄家那边的,这也不是没人知道的事情。

    对了,贾家宁国府还娶了老义忠亲王的女儿,这说明啥,说明当初的贾家是两头站队的。

    想到这里,南安太妃摇了摇头。这一条已经没用了,当今是不会动老义忠亲王这一支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贾家无论怎么站队,竟然也都没有站在当今的背后,也真是够眼瘸的。

    此事当今不追求也罢了,可若是当今追究起来。。。。。。

    就算是当今封了贾家的女儿为妃又能怎么样。

    封妃的那个贾家大房,如今贾家大房又是个什么样。

    大老爷替太上皇出家祈福,大太太带着袭爵的哥儿去了书院读书。。。。。。

    。。。。。。

    荣国府与宁国府也是要出五服的族亲,而荣国府大房又与二房奉旨分家,无论怎么样,别人都可以暂不追究,但是荣国府二房却是不行的。

    于是不过几天,荣国府贾政一家的罪证便一件一件地到了南安太妃的手上。

    当看到贾政帮人打点官位时,南安太妃哼了一声,他自己都是几十年的官位不升分毫,竟然还给人打点官职,也够奇葩的。

    当南安太妃看到王夫人不但包揽诉讼,放利子银,竟然收了江南甄家的几大箱子财物时,脸上一抹阴狠的笑容那是止也止不住。

    好呀,好呀,犯官家里的财物也感收藏,那就是同犯同罪。

    想到这里,南安太妃能不高兴的乐出来?

    甄家是个什么罪名抄的家,她虽然是个太妃却也清楚。

    现在贾家还跟着掺和进来,活该一起倒霉。

    王夫人不知道这个罪名?

    她知道,她也非常的清楚。

    可是现在将东西送到她这里,她帮着收藏,将来还回去了,那才叫藏匿犯官财物。可是她要是不还回去。那就是她的,她的东西凭啥算是别人的?

    她压根就没有想要将东西吐出来的想法,凭啥说她藏匿了?这是污蔑。

    咱得讲个道理,是不?

    她没藏,只是收了甄家的一点孝敬。

    甭管王夫人是咋想的,第二日收集整理了所有的证据,南安太妃便将这些证据送到了忠顺亲王的手上。

    她一个老寡妇,现如今又死了儿子,是没有办法直接将荣国府一房搬倒的。

    但是一直与甄家不和的忠顺王却是一把好剑。想来应该是不介意在此事上帮她一回忙。

    唉,幸好四王八公关系虽好,可是在站队这种事情上却是没有做到同进退,不然她还没有办法做些什么呢。

    忠顺亲王看着贾家的这些证据,笑得很是开怀。

    他还真的一点都不介意给人当回枪使。

    又过了几日忠顺亲王便将南安太妃给他的证据都核实清楚了,这才找了个他门下的言官一道折子将荣国府给告了。

    当今对于现在的荣国府真的没有多少好感,当然,也没有多少恶感也就是了。

    他登基前,这荣国府就是京城中的二流世家。等到他登基后,荣国府直接分家,这一分家,荣国府也不过是有个老太君支撑的普通人家罢了。

    收不收拾他们,真的已经到了无关紧要的地步。

    这世道,没人会为了踩死一只蚂蚁而兴师动众的。

    不过民不举,官不究。可这既然有人举报了。那就交由三司会审去吧。

    至于为什么小小荣国府要动用三司会审?这便是庆丰帝的帝王心术了。

    除此之外,便是上皇不是还活着呢嘛,他做什么,总要让上皇满意不是。

    让上皇看到他对老臣的重视,也省得他再指手画脚。

    不过,现在的贾家别说三司会审了,便是来个大理寺直审,他们都扛不住呀。

    这命令一下,荣国府上下就慌了神。

    尤其是王夫人和贾母,两人手上的好多东西都来不及处理。

    今年春天的时候,官里的甄太妃偶感时疾,治了好久,却没有想到就那么被太医给‘治’没了。太上皇一直感伤,皇太后也掉了几泪鳄鱼眼泪。

    皇太后想到这辈子的宿敌终于死掉了,浑身上下所有的毛也都想要是沐浴了阳光,舒服极了。

    太丰帝也是如此,为了庆祝甄太妃的玩完,还特意找人参了几本甄应嘉,真真假假的一出来,甄家便直接抄家了。

    甄家抄家就是前些日子的事情。

    甄家抄家前后,甄家的下人送来了几大箱子的财物请求贾家看着几辈的老亲份上帮忙保管。

    王夫人一见,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必须帮忙呀。

    她现在就愁这样的事情太少了呢。

    原著中的王夫人都能帮着林如海保存林黛玉的嫁妆,最后将林家财产和林家闺女一起收拾了,这个时候的甄家财物又有什么不‘帮忙’的。

    王夫人多少还是知道点时事的,她知道当今的皇帝是不会放过甄家的。甄家也别想有起复的机会了。

    一个没有起复机会的人家,又有什么办法要走寄存在她这里的财物?

    将人一通忽悠打发走了,王夫人便让人打开箱子仔细地看着这些意外的收入。

    不成想还没有看完几样呢,贾母那里便派人过来,说是既是甄家的老亲,那便由她保管吧。

    王夫人一听,气急。

    这东西自然是谁收的归谁,凭啥她收了东西,却要那个老妖婆来管。

    这样明晃晃的摘果子,真的好?

    不服,她不服。

    ╮( ̄▽ ̄)╭

    但在这荣国府,是龙你得盘着,不服你也得憋着。

    贾政是个假仁假意的愚孝之徒,贾母又是王夫人的婆婆。

    现在整个荣国府都是靠着贾母支撑着最后的体面,她又能做什么。

    她又敢做什么?

    王夫人气急败坏的在屋里顺了半天的气,没有办法,也没胆子扣下什么,只得让人将东西全部抬到了荣庆堂。

    王夫人知道现在的局势对她非常的不妙。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章。。。。。。。。。。

 第11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