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墨香风韵-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久,荀子钦佩地望向凌云志,说道:“凌公所言发人深省,荀况定不负所托,但有所成皆凌公之功也。就此告辞,学生得回去好好想想。”

凌云志也不挽留,起身相送,欧阳丁、文寇、向古易陪同荀况离开。

凌云志望着荀况的背影,心里充满了信心,荀况受南宫吟影响致深,其思想萌芽皆受于南宫吟,性恶论、欲望论本为南宫吟首先提出,后荀况糅合百家,博采众长,发展和深化了“性恶论”和“欲望论”的二位一体假说,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他自己一整套的思想理论。此为凌云志推测所得,虽不中亦不远矣。所以他对荀况有信心,以自己几千年的历史知识,加上一代思想大家的雕琢发展,一定会形成一种崭新的、更合理的荀子思想体系,确立其主导地位,辅之以其他诸子百家,当能避免董仲舒、程朱理学为祸后世,致使中国积弱不前的祸端。

第一卷 畅想 第四集 舒缓飘逸 第九章 筹备(6)

欧阳丁、文寇、向古易起身向荀子道了喜,荀子神色平静,微微一笑,起身对凌云志一礼,说道:“谢主公为我等学士提供一个论学的场所,学风一起,天下诸子百家汇集,我等论道,主公善用,国富民强,所向无敌,必开前所未有大一统之天下,万世之伟业。”

凌云志谦虚地站起身来对荀子一礼,说道:“但有所成,皆诸人之力也,众志成城,才可有番作为。”

几人重新坐下,凌云志将横亘心中多日的问题问了出来,“前人云: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普天之下,莫非君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慆。此古礼也。如今礼乐崩坏,等级混乱,请问荀先生,是否可不分人之等级?”

荀子、欧阳丁、文寇、向古易闻言一震,斯时,士、农、工、商四民崛起,随着战争的需要士大部分可以凭着专有知识和一技之长,谋得衣食生活。有的更是活跃在各国的政治高层;在工商食官制度不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商业兴旺,财富已成为比政治权力还大的力量,非出身封君而是庶人、农、工、商、贾等级的通过努力其财富收入可以与封君相比,进而成为不是凭借其血缘关系而获取政权与社会地位的一个不明显的等级,将原有的因血缘而等级的传统制度冲得七零八散,正处混乱不明朗之时。凌云志于此时提出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荀子沉吟了一下,似乎感觉到了凌云志的深层意图,又仿佛摸不着边际,道:“不可以,人生而能从事生产,获得生存,全赖于合群,人若合群则必须分,因为人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智愚、能不能之分,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故礼者,养也。使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智愚,能不能皆有称者。所以人不可无等。以凌公之智,此问必有深意,可得一闻乎?”

凌云志微微一笑,说道:“领地之民的等级较中原各国均有不同,既没有宗法制的血缘贵族,也没有家族内的奴隶,有的只是官,士、农、工、商及各业之民,比较简单,一目了然,而且除了官以外,各民均没有一个明显的等级划分。一旦向外拓展,无论是进入边塞之地,还是中原各国,势必要面对复杂的同样正处混乱不明朗之时的等级制度,领地制度如何与拓展地接轨,这就是我现在最为关心的问题,其意义之重大,相信你们也能了解。”

荀子有些兴奋地问道:“莫非凌公准备建立一种全新的等级制?”

凌云志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等级制不确定下来,就无法制定健全的律令,也无法形成一套合理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经济标准。实则诸子对如何扬弃旧制、设计新制,已经处士横议、百家异说,其长短不一,难担总纲。先生学究天人,博学多闻,在下想委托先生采众家之长,根据领地和中原各地的实际,设计出一套积极的、昂扬着进取精神的思想体系,为未来统一的天下的律令的制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规范,提供合理的依据。在下大一统之路准备遵循定法度、明礼制、兴百技、兴生产、重军功、重开拓、重农工商,行王霸之道,一定一明二兴三重一行的方针,先生可参考此进行设计,领地的建设发展多少已经体现出了一些方针的影子,先生不妨多走走看看,定会有所感悟和收获。”凌云志说罢,期待地望向荀况,看他如何反应。

荀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尤其是其所倡导的“礼制”思想,追求儒学的经世致用更是“荀学”之价值所在。为后世历朝历代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十分深远。只是此时的荀子还远没有形成属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凌云志此举在于加快催生和影响荀学思想体系的尽快形成,为自己大一统提供礼、法两大支撑体系创造条件,提供理论指导。

荀子现在已经可以用激动来形容,诸子百家学说无不想实践于当世,可惜各国重视者无几,尤其是儒学,更是不为当权者所重,更不用说实践了,如今凌云志所言,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他想用儒学来引导政权建设、规划各业各民秩序,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他仔细咀嚼着凌云志的每一个字,随即陷进深深的沉思之中。凌云志的话语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为他混沌的思维照亮了一个方向。

良久,荀子钦佩地望向凌云志,说道:“凌公所言发人深省,荀况定不负所托,但有所成皆凌公之功也。就此告辞,学生得回去好好想想。”

凌云志也不挽留,起身相送,欧阳丁、文寇、向古易陪同荀况离开。

凌云志望着荀况的背影,心里充满了信心,荀况受南宫吟影响致深,其思想萌芽皆受于南宫吟,性恶论、欲望论本为南宫吟首先提出,后荀况糅合百家,博采众长,发展和深化了“性恶论”和“欲望论”的二位一体假说,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他自己一整套的思想理论。此为凌云志推测所得,虽不中亦不远矣。所以他对荀况有信心,以自己几千年的历史知识,加上一代思想大家的雕琢发展,一定会形成一种崭新的、更合理的荀子思想体系,确立其主导地位,辅之以其他诸子百家,当能避免董仲舒、程朱理学为祸后世,致使中国积弱不前的祸端。

第一卷 畅想 第四集 舒缓飘逸 第十章 商路(1)

凌云志终于将烦恼多日的问题送了出去,身心感觉无比的清爽松弛,从前书房出来,来到堂厅,只见诸女都在。

此时早已过了吃晚饭的时间,诸女仍在等他一起用餐。凌云志急忙招呼她们开始用餐,大家围着凌云志设计的圆桌坐好,边吃边谈。

郁心怡笑吟吟地瞅了嫣公主一眼,然后望着凌云志,娇声说道:“师兄,嫣儿住在这里了,有些事情你是否也该明确一下了?”

宇文芳华、祁珊、毋月闻言都笑盈盈地望向笑靥染红的嫣公主。

凌云志瞅了一眼羞涩不堪的嫣公主,心中喜悦,对郁心怡说道:“还是心怡考虑的周全,也好,大家都在,正好宣布一下,我已经决定娶嫣儿为妻了,以后嫣儿与你们同为姐妹,大家要互敬互爱哦。嫣儿,这么安排你同意吗?”

凌云志明明知道她的心意,还要促狭地问上一句。嫣公主“啊”了一声,顿时羞得玉脸通红,手足无措,连晶莹的玉颈上也是粉红一片。

水灵大眼烟雨朦胧地瞅了凌云志一眼,急快地闪开,射出的万种柔情留在了凌云志的心里,轻点蛾首,粉琢的两颊更添嫣红,她羞涩地垂下头。

郁心怡、宇文芳华、祁珊、毋月分别起身给嫣公主道了喜,嫣公主羞答答地谢了几位姐妹,凌云志笑嘻嘻地坐看几女交流,心里欢畅至极。

饭罢,嫣公主羞涩地站起身来,首先提出告辞,并以害怕为名,将毋月约去同住做伴,实际上是断了凌云志当晚前去偷香窃玉的机会。

凌云志刚回,郁心怡、宇文芳华、祁珊思念若渴,嫣公主如此做,等于将今晚陪同凌云志的机会首先让给了三女。她的这番心思和细心,受到郁心怡、宇文芳华、祁珊的赞叹和好感。

当晚,凌云志首先宿于郁心怡的房中,相伴爱抚良久,待郁心怡甜睡之后,才将宇文芳华和祁珊约到自己的房间,享受鱼水之欢。

翌日,在朝会上,凌云志对武城战役有功之士进行了奖赏,并将奖赏的黄金派专人送往各师团,凌云志宣布历次战役有功之士都将记录在案,待时机成熟时另行封赐。

三日后,董先良率商队返回襄平城,凌云志亲自出城相迎,显示出对内府的高度重视。

董先良此行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中原各国,包括宋、鲁、中山等小国,内府都已设置了商业发展分部,而且海盐、家具、珠宝首饰、服饰开始大量销往各国,并且还拓展了土特产、客栈、酒楼、粮食等商业项目。

回城后,董先良单独与凌云志进行了汇报,当介绍到倒运粮食时,董先良有些遗憾地说道:“各地粮食余缺价格相差非常大,利益非常丰厚,只可惜运输工具太落后,一是装载量少,二是运输速度慢,造成费用太高。”

凌云志显然想得更远、更深,粮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如果内府能够尽可能地控制住粮食流通渠道,不但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而且对将来的军事、经济发展也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虽然一些国家比如齐国对粮食等谷物的交易有所控制,但更多的国家对粮食交易还是不加限制的,尤其是一些粮食生产过剩的国家,更是受限于运输工具的落后,不能使大量过剩的粮食尽快交易出去,所以还是鼓励粮食对外交易的。

看来只有在运输工具上做文章了。凌云志沉吟良久,说道:“先良,内府可以考虑加大对粮食囤积和远途贩运的投入,运输工具的事交给我处理。一定要在粮食交易上作大作强,最好在内府单独成立一个粮食交易的机构,单独发展,争取利用十到二十年的时间控制整个中原地区的粮食交易垄断,你回去研究一下,拿出一个方案,我们研究一下。”

董先良闻言,一脸兴奋地说道:“主公如果能解决运输工具的话,相信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实现粮食交易垄断的目标。而且对土特产的经营也是个非常大的促进。主公完全可以考虑打通北面、东北、东面三条商路,与东胡、发、秽三个边塞国家进行交易,以粮食等生活生产用品交换他们的土特产品,这样就可以双向获利了。”

凌云志闻言,触动了他心中早已存在的想法,笑道:“先良,你的这个想法非常好,我们不但要打通这些国家的商路,而且要尽快把领地先进的文化也传播过去,为以后我们拓展、管理这些地方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事我会尽快安排行府做出安排,你们内府也要尽快做好准备工作,一旦商路畅通了,马上就开展得起来才行啊。”

董先良圆滑的笑脸变得更加灿烂了,马上笑道:“请主公放心,发财的事我们内府是当仁不让的。”

凌云志微微一笑,然后又郑重其事地说道:“内府一定要做好各国商业发展分部的安全保障工作,在这方面要多花些心思,可以考虑在不曝露身份的情况下,让所在国的王公重臣参股分利,当然也要做好避免被其吞噬的预防措施和制衡措施,此事一定要重点研究,千万别弄出为人作嫁衣裳的事来,只要当权者的利益与我们的利益挂上了勾,就不怕所在国干出没收我们分部财帛的事情。”

董先良奸猾地一笑,说道:“学生已经意识到在别国发展商业的这个弊端,并且已在各国选好了各自得靠山,现在正在给他们喂饵呢,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人就会成为我们商业战车上的保护者和受益者。”

凌云志非常欣赏董先良在商业经营上的忧患意识和敏锐的触觉,笑道:“有你在,建立商业王国之事我非常放心。”

董先良闻言非常受用,说道:“谢主公信任。主公,鄂启让我给你捎个口信,让你在方便的时候,千万别忘记到鄂府做客,而且是越早去越好。”说罢,神秘地对凌云志一笑,他自然明白鄂启为何会让自己捎这个口信了。

第一卷 畅想 第四集 舒缓飘逸 第十章 商路(2)

凌云志冲董先良眨了眨眼,一脸奸笑地问道:“先良,你是否见过鄂府的那位鄂云碗?真得那么漂亮吗?”

董先良马上说道:“学生劝主公千万不要错过这段姻缘,否则你可能会后悔一辈子。学生走前,鄂启有意让鄂云婉露了一面,呵呵,怎么形容呢?那鄂云婉眉目如画,清丽难言,犹如出水的芙蓉,洋溢着出众的品位和内涵,说不尽的至柔至弱、温软缠绵、楚楚动人的韵致,动人心魄的绝色女子啊。”

凌云志让董先良描述的心动不已,忽然想到鄂云,忙问道:“这次你见到鄂云了吗?他不是要来帮助我吗?怎么没有跟随你一同回来?”

“见到他了,这次你未能如期前往寿春,让他好生失望。本来是要跟着学生一起回来的,由于鄂府在巴蜀的生意出了问题,他父亲派他去处理去了,为此,他对他父亲还很是不高兴呢。恐怕短期内是来不了。”董先良说道。

凌云志遗憾地叹了口气,说道:“本来还想借重一下他的经商才干呢,看来短期内是指不上他了。”

董先良奸笑道:“呵呵,主公不用遗憾,只要将他妹子娶回来,还怕他不来帮忙。”

谈话在两人的笑声中结束。

五天后,以礼司司长欧阳丁为团长,由礼司、内府和密营干员组成的庞大外交使团正式踏上出使东胡、发、秽三个边塞国家的征途。对这次出访,内府做足了准备功夫,出动了多名商人组成庞大的商队随同使团出访各国,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凌云志率领地四府首脑亲自出城相送,表明了凌云志打开这三条商路的决心。

随着外交使团的出发,领地一系列新的措施开始全面展开。

内治人才培训计划正式开始执行,分散于襄平学院、襄平军事学院、诸子学宫、凌云乡学以及各县乡学的2300名有志从政的文人学士,进行短期培训的学员356人和正常学员269人全部被集中到了襄平学院参加内治集中培训。吏司和襄平学院共同筹备举行了内治人才培训开班典礼,凌云志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随后,凌云志对领地军队进行了全面改组,凌云志自任军府总理,军府下设参谋决策部,江子奇任参谋总长;后勤补给部,梅盛任后勤总长;军训预备役管理部,滕毅任军训预备役总长;武器装备发展部,由管通任总长,下辖发明创造宫、辽队造船城、新昌铁器制造城、领地养马场。

在参谋决策部下设军情处,任命罗弼为军情处总管,兼任密营副统领,仍接受密营管理。

任命白起为烈豹师团长,邓贲为副师团长。

将整编后剩余的五万齐国降军打乱编入秦开的朱雀师团和白起的烈豹师团。这样碧龙、狂狮、玄武、猛虎、朱雀、烈豹六个师团都达到了十个营的编制。

六个师团同时进行新的兵种组合,配备一个游骑兵营,装备长弓、劲弩、弯刀、和轻便的皮甲;两个弓弩兵营,由长弓兵、轻弩兵、车弩兵组成;步兵组成七个营,其中铁制长剑兵一个营,盾牌短刀兵两个营,四个长枪兵营。

另外每个师团配备一个工程兵大队,一个运输兵大队和一个师团长护卫队。每个师团兵力将达到五万两千二百多人。

碧龙、狂狮、玄武、猛虎四个师团额外各配备一个重骑兵大队。

建立飞凤舟师,舰队编制待定,暂时由宇文芳华担任舟师长,负责组建工作。

一批作战有功、训练刻苦的士兵和军官都得到了相应的提拔与晋升。

接着凌云志组织诸子学宫和襄平学院的学士贤人、以及各府司的官员对刑司、户司、农司、商司四司研究草拟的《领地居民法》、《领地税法》、《领地移民法》、《领地经济法》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完善。

《领地居民法》、《领地税法》、《领地移民法》、《领地经济法》四部律令一经颁布就受到了领地居民和外来经商者的欢迎。

《领地居民法》开篇就确定了基调,‘刑无等级,官吏与民罪等同’这其中也包括了凌云志,因为他虽为领主,也是官,自然也要受《领地居民法》的约束,改变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弊端。《领地居民法》对刑事犯罪和民事纠纷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规范了居民的行为。

《领地税法》则以律令的形式确定了不同的行业收税的种类、标准、税率、计算方法,避免了以往各级官吏乱收税、乱加税的现象;平均税率定在20%,比大陆其他国家和地区都低,确定粮食作物生产免收税赋;规定了调整税收种类、标准、税率的步骤和方法,它规定必须通过成文律令的方式才能进行调整,任何人、任何机构都没有权利单独进行调整。

《领地移民法》则包括移民和招商两部分,明确规定了移民和招商在指定的区域内所享受的优惠政策。

《领地经济法》最是繁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保护领地居民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

二是规定领地内实行长子继承制,其余子女年满十八岁必须离家独自立户,可得到不超过4% 的财产资助,田地由领地另行分配。此举主要是为了培养后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避免财产分散而阻碍整个社会生产的进步发展。

三是推行契约制,鼓励经济活动以契约的方式确定权责利,其中包括了借贷、交易、劳役等诸多方面的经济活动,领地保护契约双方的合法利益,并以契约凭证对违约方进行处罚。

法令还对各行各业的经济行为进行了规范,对经济纠纷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四部律令的颁布使领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一定的规范准则,确保了领地居民的利益,当天,襄平城全城沸腾,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欢庆这四部律令的实施,很快波及到了乡、里、聚和领地内的其他城市,一片欢腾。

第一卷 畅想 第四集 舒缓飘逸 第十章 商路(3)

律令的颁布使很多实务都有律可依,有章可循,使领地步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尤其是《领地经济法》的颁布,更是使大陆商家纷涌而入,保护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意味着只要商人合法经营,就连领地朝廷也无权没收罚没个人的私有财产,这在整个中原地区都是前所未有的保护各业产权的律令,商家们纷纷申请加入领地户籍,成为领地居民,以求得对自己财产的保护,就连大陆知名的大商家们也在几年以后逐步将产业转移到领地内。

长子继承制的实施,则使领地内兴起了学习的浪潮,由于领地内有生育鼓励政策,多生的子女将享受领地免费教育和优先得到培训,以及享受领地生活补贴的优惠,这样就使大批没有财产继承权的学龄儿童、少年从生产中解放出来,纷纷进入领地乡学进行学习,为自己将来能有个美好的前途而努力。而为了使家产能够传下去,不致中途衰落,家长们对长子更是加强了学习教育的力度。学知识、学技能在领地蔚然成风,自立、开拓、创新、发展的精神更是深深地扎根于新生代的心中。

为了不使因大批劳力离开土地而造成农业生产的衰退,领地适时地推广精耕细作、牛耕等先进的生产技术,技术和耕牛由领地提供,仍然按照以劳役抵顶的方法,而且大力兴修水利等来提高生产效率,使生产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推进了新技术的推广。

军训更是受到了儿童、少年们的欢迎,这是将来进入军旅的唯一途径。这一切都使文风、武风在领地分外兴盛,经久不衰。

凌云志马不停蹄地巡视各地,对律令所产生的效果非常满意。

回到领主宫后,他马上召见了公输梨、班亮。

“公输大师,广收门徒之事进展得如何?”凌云志望着红光满面的公输梨问道。

“哈哈,在先生的领地我墨门如鱼得水,尤其是全民军训的开展,更是兴起了前所未有的习武之风,给我们墨门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墨门兴盛指日可待啊。”公输梨爽朗地笑道。

“恭喜大师!不过,为什么要指日可待呢?在下准备再助大师一臂之力,务要使墨门武学成为我领地的显学,在下准备在领地成立襄平武宫,以墨门武学为主,吸纳百家武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名正言顺地开门授徒,费用由领地负担,想请大师担任宫主,不知大师意下如何?”凌云志笑呵呵地看着公输梨。

以墨门为主成立襄平武宫,这就意味着将以墨门为主导,吸引各门各派进入武宫,彼此切磋,共同研究武学。而且武学从此将登大雅之堂,与其他学问等同,这对武者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期盼啊。

各派武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过都是各研究各的,藏密自珍,很难有机会彼此观摩、学习,更不用说公开研究,彼此借鉴了。武宫成立后,大家就有了一个交流的渠道和互相学习的机会,对各门各派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提升本门武技的大好机遇。

“谢谢先生为我们武林界提供这个正名、显学的机会,老夫万分赞成,一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公输梨激动地说道。

“武宫门徒将优先进入军队,相信以武技的功底不日必将成为军中的骨干力量。”凌云志这番言语等于保证了武宫门徒的未来出路。

凌云志微微一笑,望向班亮说道:“居就城四周林木丰茂,我想派你去那里建立一座木制品加工城,主要生产交通工具、家具等,接受内府管制。木匠,你可以暂时从领地抽调,后续木匠由吏司负责到各地招聘。”

班亮慨然应诺。公输梨当场也表示将从门人弟子中选派人员帮助班亮。

凌云志嘱咐班亮,当前最要紧的是开发出新的大型运输工具,并交给他一张帛绢图样,指点着说道:“现在的马车主要是独辀车,采用的是轭靷式系驾法。此设计图标示的是双辕大车,一种用于长途运输的载货车。车身高大,轮与车厢齐平,车厢上加拱形卷篷,车由辕、身、梢、篷、轴、轮几大部件组成。车辕为两根圆头方身的长木,后连车身、车梢,构成整个车的‘龙骨’。车辕前还横置一根方形木棍,停车时,用以支撑车辕,以便减轻牲畜所负的重量。车身宽大。车轴木制,位于车厢中部的重心上。车辋是用硬质木破成扇形木板、开榫拼接而成,中心以硬木为毂,最后用16根木辐连接毂与辋而制成木轮。轮的拼接处用大铁钩钉牢。轮框和辋的触地滚动部分都密钉大型蘑菇头铁钉。采用的是鞍套式系驾法。你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大批量地生产。”

这个设计图是凌云志借鉴明清的大骡车画就的,先进了几千年的技术自然不同反响。班亮直看得目瞪口呆,半天才看明白,赞叹道:“主公真神人也,此图奇妙无比,开奇思之先河。”

公输梨在一边看了半天也是惊奇无比,凌云志颇有其祖鲁班之风,每多奇思妙想,设计出来的东西奇妙绝伦。

公输梨、班亮走后,凌云志传窦章来见。要他从密营挑选出两名组织能力强、武技高超,善交际,懂经营的人来,有大用。

窦章当时就举荐了两个人,一名是魏国分站的负责人,名叫蒋乾,此人自幼在河水边长大,不但有一身好武技,而且水性极佳,交游广阔,为人四海,从他担任密营魏国分站负责人以后,魏国的情报网建设位居各地之首,所经营项目的效益也非常好。另一名则是密营总部的,叫俞任,原来是一名游侠,被窦章网罗以后,主要筹划密营的掩护项目经营的设置,是窦章得力助手之一。

凌云志吩咐窦章将这两人领来自己过过目,如合适的话这两人将仍然保留密营的身份,接受内府和密营的双重领导,他们具体要干什么,凌云志并没有马上跟窦章解释。

第一卷 畅想 第四集 舒缓飘逸 第十章 商路(4)

窦章很快就将俞任领来,凌云志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十几日以后,蒋乾急匆匆赶来,凌云志同样与他也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

俞任、蒋乾本就在领地默默无闻,所以这两次会见,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凌云志与他们都谈了些什么更是无人得知了。

随即董先良接到凌云志的通知,先后拨出两笔巨款,从而内府账簿上多了两笔去向不明的巨款,只是标明总理董先良亲提几个字和董先良的提款凭条。

初冬,水始冰,地始冻,农闲。

领地大规模的军训活动又蓬勃开展起来,各师团结束了新兵器的教授训练,开始了各兵种综合配合演练。

外交使团圆满结束东胡、发、秽三国之行返回襄平城,此行硕果累累,与三国签订了贸易协定,规定在彼此的境内保护对方商队的安全和畅通无阻,免收关税;内府随行商队在三个国家成功设立了发展分部,开办了商业店铺;襄平学院派员在三国设立私塾,教授文字,传播领地文化。

凌云志在朝会上对此次外交使团的有功人员进行了嘉奖。

越国云阳城,是位于江水南岸的一座小型城池,在城池西面的沿河湖泊中战舰林立,沿岸更是军营遍布,这里就是越国最大的水军训练基地云阳水师训练舟师。

中军大帐中,坐着一位身材修长,温文而雅的年轻武官,正在悠闲地翻看竹简。

“报。”帐外传令兵的报告声,使那武官抬起头来,他的相貌煞是好看,端正的轮廓隐含儒者特有的尔雅温文,一双眼睛却透露出锐利的寒光,刚毅精亮,使他在这一刻充满了军人的威严。“进来。”

传令兵的身后跟了一位老家人,正是水军训练舟师统领府的老管家,年轻的水军统领甘宓望见老管家慌张的神色,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不禁问道:“你如何来了这里?”传令兵退了出去。

“少主人,老爷和少奶奶等人是否在大营之中?”老管家闻言,更加证实了心中的想法,急忙问道。

“父亲他们不是在家中吗?怎么会在我大营之中?” 甘宓闻言变色,急忙反问道。

“十日前,少主人军中的传令兵拿着少主人军中令牌来到吴城府中,说少主人思念亲人,请老爷和少奶奶到军中团聚几日,这样的事以前已有过多次,所以老爷和少奶奶也没有怀疑,带着一家老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