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墨香风韵-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云志和善地说道:“柳长老辛苦你了,总舵建设之事如遇到不可解决的问题,尽可前来请几位夫人帮忙的。”柳长老谢过,辞行而去。
嫣公主莲步轻移,缓缓地走到了凌云志的面前。一缕如兰如麝醉人幽香,飘荡在凌云志的鼻端,一直渗到他的心中,让他感到无比的受用。
嫣公主笑道:“先生准备明春进军燕国,距今还有五个月的时间,嫣儿了解下,襄平、武城两处登记的文人学士共达二千余人,吏司接到举荐登记的三百多人,目前领地的官吏趋于饱和,这些有志从政之人一时难以安排,暂时都安排在襄平学院、襄平军事学院、诸子学宫、凌云乡学以及各县乡学,很多人都是闲职,只要将这些人集中起来,进行专门的培训。相信有四个月的时间足可以让他们掌握我们领地内治的内容,然后让他们替换出一批领地现有官吏中经验丰富、忠诚无问题者,新老搭配,以老带新,组成内治派遣队,负责接收新地域的内治应该没有问题。而且我们可以随时对自荐、举荐的人才进行培训,这样应该能跟上军事进展的速度。”
凌云志眼睛一亮,惊奇地笑道:“领地内还藏着这么多人才呢?我这个领主做得有些失职喽。如此一来,按照嫣儿的办法,拓展领土后的内治人员的缺少问题就解决了。”
嫣公主继续献策道:“内治管理的关键在于使用人才,而县郡两级之首最为关键,为先生谋当重点培养选拔。道家老子云:以正道治国,以奇正用兵。可见在郡县之首的选拔上应首重忠心侍君、勤政爱民、清正廉洁之士,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嫣儿曾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郡县之首必得通达人情世故,不违时令,能兴农商各业,使地方安定清明,各民富足,能驭使属下各级官吏各尽其职者,这样的人一定要将他安排在郡守、县令之位。为先生谋当亲自考核、任命。”
凌云志马上笑道:“嫣儿所议非常稳妥,就按你的意见执行,郡县之首选拔推荐由你把关考核,经我面试之后任命。”
嫣公主很是高兴,能一展所长,心情舒畅,望见郁心怡、宇文芳华、毋月、祁珊眼中闪过的惊奇、钦佩的神色,不禁有些羞涩,一下又从纵横睥睨、侃侃而谈的女谋士变回了温婉柔细的水美人,说不尽的恬静平和,温柔可亲,道不完的妩媚风情,让凌云志迷醉不已。
郁心怡看见凌云志的神态,哪还不明白他的心意,上前拉住嫣公主温润如玉的小手,温柔笑道:“嫣儿,来,我给你安排住处去。这里有你一个房间,另外在宫里你还有一栋小楼。”
嫣公主闻言水嫩的肌肤腾地红了起来,水灵灵地大眼睛溢满了羞涩,闪烁地瞥了凌云志一眼。
凌云志闻言大喜,暗赞还是心怡懂得自己的心,马上笑道:“呵呵,对极,嫣儿住在这里更方便本领主时常求教用人之道,于领地于民善莫大焉。”
郁心怡、宇文芳华和祁珊心中同时闪过:是真得才怪,方便你偷香窃玉才是真的。
嫣公主闻言心中欢喜,她对凌云志的暗恋之心早已深种,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可以天天见到他了。她喜羞交加地随着郁心怡上了楼。毋月喜欢热闹,随后跟了上去。
凌云志色迷迷地望着宇文芳华和祁珊,笑道:“不如我们上楼去努力工作?”
宇文芳华和祁珊小脸顿时变得通红,急忙站起身来,同时娇嗔道:“大白天的,这怎么可以?”说罢,飞一般逃上楼去,身后留下凌云志得意的笑声。
宇文鹃从外走了进来,她非常奇怪,怎么堂厅中就剩了主人一人了,刚才还热闹得很呢?上前一步,禀道:“苏大人、江大人、淡大人求见。”
凌云志吩咐道:“把他们请到前书房。”对这三位重臣,他很是客气。
自己刚刚从武城回来,三位重臣就连袂来见,看来一定是有难决之事了,凌云志边想边走进前书房。
苏焕、江子奇、淡颜已经等候在前书房,见凌云志进来,大礼参拜。凌云志走到书案后的太师椅上坐下,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意,说道:“三位爱卿,不必多礼,都坐吧。”
苏焕、江子奇、淡颜谢过,分别在书案前的太师椅上坐下,一起望向凌云志,苏焕首先起身说道:“禀主公,微臣三人有一事议而未决,请主公圣裁。”
第一卷 畅想 第四集 舒缓飘逸 第九章 筹备(3)
凌云志好奇地望向这三位重臣,微微一笑,说道:“哦,不知何事竟然令三位爱卿如此急促地商议,以至议而未决。三位爱卿可以坐着回话。”
江子奇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即将南征,为使军事行动得到统一指挥,微臣建议苏大人将行府、内府的军事作坊、后勤补给等移交到军府管理,苏大人有不同的意见,所以议而未决。”
凌云志微微一笑,臣子们能马上考虑筹备南征之事,这是好事,他没有问争议双方具体是何见解,反而问起了淡颜,“淡先生,对此持何意见?”
淡颜潇洒一笑,朗声道:“听了苏大人和江大人不同的意见,微臣感觉到了两位大人一片共谋领地发展、为主公谋的良苦之心,只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偏差。苏大人认为军事作坊和民用作坊很难区分得那么清楚,比如城防构筑和城市建设本就是一体之事,如果归到军府管理,势必影响整个领地的城市发展,如果军府、行府各管自己的一段又不现实。领地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训练体制,资源物资向来都是由行府统一筹集、拨付各师团使用的,如果统统由军府负责,军府势必要插手部分内治事务,所以苏大人主张维持现状。
江大人认为目前的体制不利于军事拓展的需要,特别是大型战役,必须将所有的力量都应用上,才能确保战役的胜利,尤其是兵器的生产、开发,后勤补给等必须由军府统一管理,统筹规划,这样才能彻底满足争霸天下的需要,尤其是目前南征在即,必须充分利用好这四五个月的时间,使军队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江大人才如此忧心如焚地马上提出建议。
要问微臣的意见,微臣建议由军府和行府将所有有争议的管理事项一一列出,务必做到详细,然后由主公组织各方面的行家进行逐项讨论、划分,对交叉的职能规定出具体的处理程序,这样能够确保更完善、更合理。请主公圣裁。”
凌云志赞许地看了一眼淡颜,这才是为官之道,一席话既缓解了苏焕和江子奇的争议,又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建议,笑道:“好了,淡爱卿言之有理,江爱卿、苏爱卿你们回去将所有有争议的管理事项都列出来,交本公一阅,然后再组织讨论。”
苏焕、江子奇起身,说道:“主公英明。”这样处理两人都挺满意。
凌云志安抚道:“两位爱卿一片忠诚勤政之心,本公心中有数,希能再接再厉。”
苏焕、江子奇心中一暖,齐声道:“为主公分劳,乃臣本分。”
凌云志接着将吴嫣(嫣公主的假名)关于选拔、培训内治官吏的建议向三人介绍了一遍,并肯定了这个建议,吩咐苏焕、淡颜,衔接襄平学院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苏焕、淡颜自然明白此事的重要和紧迫,应诺马上就去拜见南宫大师商量此事。
三人起身告辞,凌云志留下了江子奇,说道:“军师,本公一直有个想法,就是组建多兵种军队,将各兵种合理配置,以达到最佳的进攻效果,只是想法一直不太成熟,想听听你的意见。”
江子奇闻言非常感兴趣,兵种阵法一直是他所追求的兵者的研究方向,忙问道:“请主公详细谈谈,微臣再发表想法,可好?”
凌云志沉思了一下说道:“目前中原各国兵种主要以弓箭兵、步兵为主,辅助以少量的战车兵和骑兵,弓箭兵则以手拉弓箭为主,手拉弓箭射程近,发射频率慢;步兵则以长剑兵、戈兵、长矛兵为主,长剑兵兵器短,不利于大兵团作战,戈兵在不配备战车的情况下,攻击缓慢,而且头部易脱落,很难施展,长矛兵兵器又过长、笨重,不利于冲锋。
除了战车兵种遗弃不用以外,本公准备对其他三个兵种进行改进,将弓箭兵发展成弓弩兵,由长弓兵、轻弩兵、车弩兵组成,可以进行远程打击,是防御时的重要力量,进攻中能掩护主攻部队的前进,是诸兵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步兵中的长剑兵、戈兵、长矛兵发展为铁制长剑兵、长枪兵、盾牌短刀兵,可以当作决战兵种,是进攻和防御的主要力量;将骑兵发展成轻骑兵和重骑兵。骑兵有三个优势是步兵所不及的,一是机动灵活,速度快,二是突击性,三是近战杀伤性。本来骑兵并不适合突击和近战的,但是我们已经生产出了马镫这个秘密武器,这就确保了骑兵成为进攻主要力量的可能性。轻骑兵配备上长弓、劲弩和弯刀,穿轻便的皮甲,只要着重训练射箭和马上近身格斗就可以成为战场上寻找和创造机会、出奇制胜的战神。重骑兵不仅骑士全身钢甲,而且战马也披上了钢甲防护,配备长弓、长枪,短剑,是主力决战兵种,冲锋的无敌杀手。只是太昂贵了,不适宜大规模发展。
水军也是我们必须要发展建立的,成立水师势在必行。
另外,就是建立工程兵,运输兵这两个非常重要的辅助兵种。工程兵主要职责包括攻城和守城器械的使用,前进中搭桥修路,野战时挖壕沟、修防御工事等;运输兵则负责后勤补给的运输保障等。
呵呵,有些兵器和机械,比如长弓、劲弩、车弩、长枪、弯刀、短刀、马镫等军师还都没有见过,等有时间本公带你去参观一下,都是我们领地自己发明制造的。
本公现在困扰的是,这许多兵种究竟应该如何分布与配置,这可是个关键问题。就好比我们有了许多珍贵的肉菜原材料,如何炒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全看厨子的本领了。军师多动点心思,看看应该如何编制组合。”
江子奇沉思着离开了前书房,凌云志交给他的难题,是既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又让他心中充满了思考的激情。
第一卷 畅想 第四集 舒缓飘逸 第九章 筹备(4)
江子奇走后,凌云志将身子斜躺在太师椅上,陷进沉思中,不时地蹙起眉头,显然遇到了难解之事。
“先生,何事烦恼?”嫣公主不知何时走进了书房,俏生生地站在书案前,水灵灵的大眼睛里流露出关心。
“嫣儿,人必须要有等级吗?”凌云志略显苦恼地问道。
嫣公主很是奇怪,难道聪明如先生,也会被这么简单的问题难倒?看来先生定有深意,她理所当然地回答道:“人当然要有等级,有人生下来就是贵族,有人生下来就是平民,还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奴隶,有人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的身份,这是很正常的啊。”
凌云志心思百转,心中暗自叹气,从嫣公主如此灵慧温婉的女孩嘴里理所当然地就说了出来,看来等级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那自己还要不要去试图改变这种深植于人心的观念呢?如果等级的观念不改变,自己很多的想法和思想就无法去实践,该如何是好呢?
嫣公主见凌云志仍然愁眉不展,嫣然一笑,柔声道:“先生既然暂时想不明白,就不要去想了,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说不定心情大好,就会忽然想明白了呢。” 如水般温柔的眼中不由闪过怜惜之意。
吴侬软语,温柔平和、柔美动人的声音,凌云志听着直有说不出的舒服。他洒脱一笑,站起身来,深邃的黑眸瞅着眼前风姿绰约,风华绝代、神仙似的丽人,笑道:“嫣儿,陪先生出去走走好吗?说真的,这领主宫从搬进来我还从来没仔细欣赏过呢。”
嫣公主善解人意地一笑,说道:“有什么不好的,正好嫣儿也跟着熟悉一下,免得以后迷失了路。”
宇文芳华非常体贴地将她从东胡带来的女护卫送了一个给嫣公主作贴身婢女,这名婢女名叫纳兰,长得娇小玲珑的,倒是与她的新主人挺相配,此刻正站在前书房外,见嫣公主与凌云志出来,忙和宇文鹃一起跟了上去。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踏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上,非常舒服恰意。甬道的两边花树掩映,绿柳轻荡,一股凤梨的香味在空气中随风漫开。
凌云志的心情顿时开朗起来,兴趣盎然地沿路走去。这领主宫的后宫面积非常大,绿树鲜花,小桥流水,奇石圆池,亭台曲径,还有星罗棋布的别致小楼,皆入奇景,构成一幅秀美宜人的人间美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嫣公主如水明眸闪着亮光,柔声赞道:“花草树木,水池山石,楼台亭阁各得其所,艳而不俗,淡而有味,确为名家手笔。”
凌云志的目光由景移人,只见嫣公主体态轻盈,莲步款款而行,纤柔修长的身形,曲线曼妙,轻柔摆动,摇曳生姿。走动间,带着说不出的优雅恬静。
微风拂过,几根青丝随风飘舞,一袭白色纱衣紧紧贴在冰肌玉骨上,现出一副曼妙惹火躯体,说不尽的山川起伏,诱人心醉。
嫣公主见凌云志半天没有接话,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深深的凝视,痴迷的神色,不禁霞飞玉颊,美眸闪溢出羞涩和慌乱,心湖更是清波荡漾,阵阵涟漪,难以自抑。
凌云志神情过于专注,以至于脚下一滑,一个趔趄,差点滑倒,多亏他乃修武之人,身手敏捷,急忙稳住身形,举止已经很是狼狈。
嫣公主忍俊不住,‘扑哧’笑出声来,眼中的羞涩和慌乱不见了,满是戏谑的笑意。柔美的笑声,悦耳动听。婴儿般细致无瑕的脸蛋泛起淡淡红晕,笑容灿烂。
凌云志神色自若地摊了一下双臂,表示遗憾,显得非常洒脱豁达,俊美的脸上也不禁洋溢出笑意。
纳兰和宇文鹃两个小姑娘不敢笑出声来,娇躯颤动,只憋得小脸通红,扭头喘气。
凌云志急忙转移视线道:“嫣儿,你的小楼是哪个,不反对我去参观一下吧?”
嫣公主犹豫了一下,然后轻柔地说道:“跟我来吧。”
小楼非常雅致,位于郁心怡的小楼右侧,嫣公主甜甜一笑,说道:“先生请进吧,这里面很舒服雅静的,我很喜欢。”
凌云志在堂厅中四处看了看,布置得确实很雅致、很舒服,抬腿向楼上走去,嫣公主小脸微红,轻声道:“楼上就是一间卧室,没什么可看得。”
凌云志暗笑,装作没听见,继续向楼上走去,笑道:“我得检查一下,看心怡是否对嫣儿照顾得周到。嫣儿,你也上来啊,哪有主人站在楼下,让客人自己上楼参观的。”说罢,瞥了宇文鹃一眼。
宇文鹃很是机灵,在嫣公主无奈上楼之时,一拉准备跟随上楼的纳兰,示意她去楼外,纳兰马上明白了宇文鹃的意思,两人轻手轻脚地来到楼外的草坪上坐下,相视一笑。
嫣公主走到楼上门口只觉得心跳加快,浑身酥软,她预感到要发生什么,心中既有期待,更多的是慌乱和羞涩。
凌云志微微一笑,了解她现在的心理,轻柔地拉住她的嫩滑小手,温柔地说道:“嫣儿,来,我们进去。”
卧室非常宽敞明亮,地上铺着图案精美的毯席,案几,锦榻,安着铜镜的梳妆台,靠窗的地方,放着两把太师椅,靠墙的一面是前挂粉纱的大床,看着那粉色朦胧的大床,凌云志直觉得别有一番韵味。
通过嫣公主的小手,凌云志感受到了嫣公主的紧张,微微一笑,将她领到窗前的太师椅前,让她坐下,然后他将另一个太师椅紧挨着嫣公主放下,他潇洒地坐下,依旧拉起那只让他留恋不舍的小手。
窗外,绿柳飘荡,微风拂面,清爽宜人,不远处绿波荡漾,一汪小湖,湖里荷花绽放,景色旖旎。
凌云志柔声笑道:“嫣儿,喜欢这里的风景吗?”
嫣公主望见窗外的景色,心儿逐渐平静下来,感受到凌云志的温柔体贴,直觉得浑身暖暖的,娇柔地笑道:“喜欢,这里得确非常的美。”说到这一顿,看向凌云志,水灵灵的大眼睛中如梦似幻,充满了柔情,柔声道:“能与先生在一起,嫣儿觉得什么都是那么的美丽动人。”说完这句话,她羞涩的不行了,低下头不敢再看凌云志。
第一卷 畅想 第四集 舒缓飘逸 第九章 筹备(5)
闻到从嫣公主身上散发出来的幽幽处女芬芳,听到她深情的吴侬软语,还有什么比知道美女倾心更让人开心的,凌云志整个心都醉了,他伸手捧起嫣公主粉嫩花娇的小脸,深深地望进她烟波浩淼、如梦幻般美丽的明眸,深情地说道:“小湖因有了荷花绽放,才会旖旎秀美,绿柳因有了暖风吹拂,才会变得潇洒飘逸,好嫣儿,我的人生因遇到了你,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无怨无悔。”
温柔的情话,如柳絮飞舞,飘进嫣公主的心湖,芳心荡起了小桨,在飘飞歌唱,亲昵的称呼,更是让她的心儿沉醉欢快的海洋,流连忘返,希望永远。
忽然门外传来宇文鹃怯怯的声音,“主人,荀况荀先生在前书房等候主人。”
迷醉的一对人儿,赫然而醒,凌云志暗道可惜,心中挣扎了一下,歉意而遗憾地望向动情如水的绝色佳人。
嫣公主一双水汪汪的秀目接触到凌云志留恋不舍得眼神,读懂了他的意思,羞涩而温柔地说道:“以后的时间还长着呢,先生当以大事为重。”
凌云志对嫣公主的善解人意,心中充满了爱恋,深情地说道:“今生来世,卿,永为吾爱吾妻。”
凌云志走后,嫣公主仍然沉醉在他露骨的表白所带来的激情涌动中。
宇文鹃有些胆怯地跟在凌云志的身后,虽然主人出来后没有露出任何恼怒的神色,但打断主人的鸳梦这件事仍像一根刺一样横亘在她的心中。“你做得很对,很好。”前面飘过来温柔的话语,让宇文鹃顿时放下了心。
凌云志后面好似长了眼睛一般 ,一直没有回头,却将宇文鹃的心理想法,看了个清清楚楚。
儒雅清秀的荀子恬淡宁静地坐在太师椅上,看神态他也颇为享受坐在凌云志发明的太师椅上的感觉。他身边还坐着三位文生打扮的中年人。见凌云志进来,荀子悠然起身,睿智而悠远的眼眸打量了一番凌云志,笑道:“凌公风采依旧,可喜可贺,尤其是武城一战,更是天下瞩目,万民思归啊!”
凌云志脸上露出礼待的神色,急走几步,儒雅一礼,笑道:“在下来迟,失敬。先生来襄平,怎不通知云志一声,在下也好出城一接,如此岂不是慢待了先生。”
荀子恬淡一笑,说道:“凌公,礼遇天下之士,天下士子岂能不望风而投,善也。公与学生就不用落这些俗套了吧?”
荀子身边站着的三位中年文士,闻凌云志之言,观其行止,脸上均露出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的神态,天下传闻辽西辽东凌云志礼贤下士,此言果然无虚,更胜闻名。
荀子一指身边三人,将他们介绍给凌云志,青衫者,欧阳丁,韩国人,曾游历整个东方大陆,甚至到过西大陆的部分地区,对各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精通各族语言;身高修长的灰衫者,文寇,秦国人,内治人才,曾任县令,因得罪秦庭权贵,被满门抄斩,只逃出他一人;一袭白衫者,向古易,齐国人,内治人才,曾在魏任职县令,难展大才,遂辞官游历各地。“……为凌公思才若渴,故举荐三位大才而回。”荀子不自觉地在话语中流露出将领地当成了家的意识。
凌云志自然流露出欣喜的神色,礼节周到地分别与欧阳丁、文寇、向古易见了礼,并请四人坐下,他来到书案后坐下,然后与欧阳丁、文寇、向古易三人热络地攀谈起来,不时地也询问荀子些周游各地的情况,他对欧阳丁、文寇、向古易表现出的学识、见解和经验非常满意,当下表示了要借重大力的想法,“……在下想请欧阳先生去礼司帮忙,淡颜淡先生身兼两职过于繁重,委屈欧阳先生就任礼司司长,文先生、向先生,在下更是要借助两位的大力,在下已有向外拓展的打算,目前正在筹划成立内治派遣队,在拓展后的领土上建立治理机构,所以想请两位先到内治派遣队培训班熟悉一下领地内政运转的规律,为下一步建立政权做好准备,不知两位先生意下如何?”
三人对凌云志的礼重表示了感谢,并重新以臣属的身份拜见了凌云志,表示了效忠的心意。
凌云志深邃的黑眸望向荀子,笑道:“荀先生,为了使领地学风自由而浓厚,在下成立了诸子学宫,希望能通过宽松的学风氛围,吸引天下的学子百家,共同研究出一条适合万民发展的道路,为后世的发展创建一套指导之道。先生是否有兴趣来领导这个学宫?”
战国时期,人们由于没有儒家道德观念的束缚,因而在思想上也比秦以后朝代的人们要开放、自由得多。这种开放与自由,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的随意性和对他人行为的不追究性。崇尚“大国之事,在祀与戎”的价值观,“大吃小”、“强吃弱”被视为是国与国竞争的游戏规则,大国可以随意地将小国吞并掉,而不会遭到人们的谴责。而且人们的正统观念和意识较弱,即使出现了诸如共伯和取代周厉王、曲沃武公取代晋侯缗而为晋侯、田常杀其君简公而为齐候、韩赵魏三家分晋等等,也不会遭到国人的谴责。言论更是比较自由,可以畅所欲言。
所以诸子百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论来创立一套秩序,成为万世遵循的道,开创三皇五代的伟业。研究万民发展之道,圣人所为也,诸子百家奋斗的目标就是圣人之道。
欧阳丁、文寇、向古易看着荀子的眼光都不一样了,荀子微微一笑,说道:“此乃我所愿也,乐而从命。”
凌云志大喜,忙说道:“太好了,那就请先生就任诸子学宫宫主。诸子学宫不受各府管理,有议政的权利。”如此一来,诸子学宫的地位就非常超然了。
欧阳丁、文寇、向古易起身向荀子道了喜,荀子神色平静,微微一笑,起身对凌云志一礼,说道:“谢主公为我等学士提供一个论学的场所,学风一起,天下诸子百家汇集,我等论道,主公善用,国富民强,所向无敌,必开前所未有大一统之天下,万世之伟业。”
凌云志谦虚地站起身来对荀子一礼,说道:“但有所成,皆诸人之力也,众志成城,才可有番作为。”
几人重新坐下,凌云志将横亘心中多日的问题问了出来,“前人云: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普天之下,莫非君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慆。此古礼也。如今礼乐崩坏,等级混乱,请问荀先生,是否可不分人之等级?”
荀子、欧阳丁、文寇、向古易闻言一震,斯时,士、农、工、商四民崛起,随着战争的需要士大部分可以凭着专有知识和一技之长,谋得衣食生活。有的更是活跃在各国的政治高层;在工商食官制度不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商业兴旺,财富已成为比政治权力还大的力量,非出身封君而是庶人、农、工、商、贾等级的通过努力其财富收入可以与封君相比,进而成为不是凭借其血缘关系而获取政权与社会地位的一个不明显的等级,将原有的因血缘而等级的传统制度冲得七零八散,正处混乱不明朗之时。凌云志于此时提出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荀子沉吟了一下,似乎感觉到了凌云志的深层意图,又仿佛摸不着边际,道:“不可以,人生而能从事生产,获得生存,全赖于合群,人若合群则必须分,因为人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智愚、能不能之分,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故礼者,养也。使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智愚,能不能皆有称者。所以人不可无等。以凌公之智,此问必有深意,可得一闻乎?”
凌云志微微一笑,说道:“领地之民的等级较中原各国均有不同,既没有宗法制的血缘贵族,也没有家族内的奴隶,有的只是官,士、农、工、商及各业之民,比较简单,一目了然,而且除了官以外,各民均没有一个明显的等级划分。一旦向外拓展,无论是进入边塞之地,还是中原各国,势必要面对复杂的同样正处混乱不明朗之时的等级制度,领地制度如何与拓展地接轨,这就是我现在最为关心的问题,其意义之重大,相信你们也能了解。”
荀子有些兴奋地问道:“莫非凌公准备建立一种全新的等级制?”
凌云志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等级制不确定下来,就无法制定健全的律令,也无法形成一套合理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经济标准。实则诸子对如何扬弃旧制、设计新制,已经处士横议、百家异说,其长短不一,难担总纲。先生学究天人,博学多闻,在下想委托先生采众家之长,根据领地和中原各地的实际,设计出一套积极的、昂扬着进取精神的思想体系,为未来统一的天下的律令的制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规范,提供合理的依据。在下大一统之路准备遵循定法度、明礼制、兴百技、兴生产、重军功、重开拓、重农工商,行王霸之道,一定一明二兴三重一行的方针,先生可参考此进行设计,领地的建设发展多少已经体现出了一些方针的影子,先生不妨多走走看看,定会有所感悟和收获。”凌云志说罢,期待地望向荀况,看他如何反应。
荀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尤其是其所倡导的“礼制”思想,追求儒学的经世致用更是“荀学”之价值所在。为后世历朝历代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十分深远。只是此时的荀子还远没有形成属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凌云志此举在于加快催生和影响荀学思想体系的尽快形成,为自己大一统提供礼、法两大支撑体系创造条件,提供理论指导。
荀子现在已经可以用激动来形容,诸子百家学说无不想实践于当世,可惜各国重视者无几,尤其是儒学,更是不为当权者所重,更不用说实践了,如今凌云志所言,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他想用儒学来引导政权建设、规划各业各民秩序,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他仔细咀嚼着凌云志的每一个字,随即陷进深深的沉思之中。凌云志的话语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为他混沌的思维照亮了一个方向。
良久,荀子钦佩地望向凌云志,说道:“凌公所言发人深省,荀况定不负所托,但有所成皆凌公之功也。就此告辞,学生得回去好好想想。”
凌云志也不挽留,起身相送,欧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