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曹操,又来了-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前不需要挽留, 现在想挽留,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袁营这处也是自从传过来的消息, 最后都出了意外,袁绍已经有些都不太相信那些情报,是否已经被人掉了包。
顿时袁绍整个阵营中,一时的慌乱也是不少,只是曹袁两人几乎都一直是在僵持,不相上下,两方都被这场战事,影响格外的大,只是曹小瞒在听到许攸因为提醒袁绍战机一事,袁绍却因为担心自己最小的儿子病情,而放弃了最佳时机,许攸一再提醒,却在在袁绍那挨罚的事情后,明白应该还是会有许攸过来传递情报后,曹小瞒则直接先让人带兵去了乌巢,前脚曹小瞒刚吩咐完张辽和乐进两人,后脚便有了来人前来传报,说她有故友前来拜访。
“请进来!”
“曹阿瞒,我来给你献计,怎么没人来迎接啊!”人未到声先到,没多久,便能见到许攸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瞬间刷低了曹小瞒对名士的下限,有些人被杀也不是没有理由啊!
两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便见许攸掏出了一张图,袁营的分布图,许攸献上后,却见曹小瞒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高兴。
“你来晚了,乌巢我已经派人过去了,来人。”
“司空。”
“带下去,等文远、文谦回来后,给本初兄再送过去。”
“诺。”
士兵伸手就要哦去拽住许攸,“曹阿瞒你这是何意?”
“没什么意思,你的计策来晚了。”
曹小瞒对于此人也是没什么好感,送过去能气一气袁绍似乎也不错。
官渡一役,以曹小瞒火烧乌巢做了一个结点,高顺也于不久后赶了回来,收回了徐州一地,袁家的事情却还没完,解决了袁绍留下的几个儿子镇守的各州郡后,派遣钟繇前往了西凉说服马腾,后派马超庞德救援钟繇,斩杀郭援后南单于、高干投降,他们来到邺城中,乘势消灭袁氏中残余的旧部势力,由袁尚与袁谭自相残杀后,再入邺城一时查处了不少信件,其中一封郭嘉拿过来时,他觉得曹小瞒的脸色似乎特别难看,“回去后,将司马防放了,征避其子司马懿入司空府门下。”
一切原本只是猜测,只是当猜测都变成现实后,不是谁都能去接受。
“诺。”
只是曹小瞒进入府院中后,却是见到不少袁家的家眷,只是在其中却是见到以为极其惊艳的女子,‘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甄宓,原来是她啊!
上前拍了拍一时有些呆愣的兄弟两人,只是站在这的曹植换成了曹昂罢了。   然而肩膀被人一拍,兄弟两人浑然一惊,在见到是曹小瞒后赶紧行礼,“父亲。”
“怎么没事情可干了?”
“没,没有。”曹昂赶紧跑了,曹丕看了眼跑远的曹昂,随之似乎也想跟上去,“我去帮大哥。”
见跑远的两人,曹小瞒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司空,何必吓唬长公子和二公子,好看地事物,世人皆会欣赏,何况长公子早以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了,司空难道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吗?”
“娶妻之事,随他们自己的意愿吧!奉孝可以问问子修中意哪家姑娘,那是子修自己的事情,他说我同意就行。”
郭嘉对于没有让曹昂自己去用联姻之事,巩固自己的势力,到是对曹小瞒这种说法,也是有些惊奇,“是因为要完成夙愿,而不想亏欠吗?”
“哪怕没有亏欠一事,我也不希望明明一个要过一辈子的人,选的太过于随意,权力若连自己的欲望都满足不了,那还要什么权力,它只是个约束,却不能限制。”
“司空在很多思想上都与我们,以及这个时代都太格格不入,臣到是对后世,多了几分向往,司空十几年后就是真的要回去了吗?”
“或许吧!”曹小瞒目光一时有些飘忽,经此官渡一役拔除了袁家这个阵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年,后面的大战等了这么久,呆了这么久,该来的还是会来。
郭嘉顿时低垂下了头,他其实不该再提起这个问题,只是曹操都能再有后世,这些离奇的事情,都能再发生,千年后不能再见面吗?
班师回许,只是让荀彧和荀攸都没想到的是,还会再见到一个人荀谌,本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荀谌是袁绍的幕僚。
只是官渡之战袁绍将荀谌作为谋主,但在历史记载上,经此一战后,袁绍大败然而此人却是不知去向,不过这回曹小瞒因为清楚荀谌和荀彧的兄弟关系,特意派人去寻了过来,因其要殉主且性子也很是顽固,被曹小瞒说服能让其去与荀彧见面才稍作罢休,但两人有个约定,荀谌在见了荀彧后,也绝不会为她效力,已全忠孝之情。
曹小瞒本来也只是对这个人比较好奇,更多是帮荀彧和荀攸,荀谌愿不愿意留下,和救不救他也不冲突,曹营也不差这么一位谋士了。
只是荀彧和荀攸这边,一开始三人也是格外惊喜和意外,毕竟前世这个时候,他就再也没见过这位兄长了,今生醒来后,他们已经各自投其主,又是敌对哪怕想传信问候,也要考虑各自的身份问题,能再次遇见都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当一切激动的情绪都沉淀下来后,荀彧却是在想曹小瞒为什么会救荀谌,曹小瞒将一切情谊和人情,分的太清楚,清楚到了荀彧有些害怕的地步,更有甚者的是连命还了,心细到将荀谌留了下来,真的是一点的关联都没有了。
只是当荀谌发现荀彧神情有些沉痛,之前风轻云淡的荀香君,如今的变化,一时这位与荀彧两人是亲兄弟,彼此也是知之甚深,难免惊讶。
“文若他?”荀谌望了眼荀攸。
“唉!之前叔叔不是还说要将这位曹司空当踏脚石,现在看清了不少东西后心有内疚,曹司空多少骂名那些戴的高帽子,何尝没有叔叔自己的功劳在其中,矛盾毕竟是矛盾,想再回去就难了。”


第142章 此心安处
准备一场接下来一场大战, 不仅仅只是曹小瞒期待, 在经过官渡一役后, 于南方的战事,无疑是最振奋人心,一统之期指日可待, 而在曹营中,这又是多少人的盼望啊!
回到许都中,曹小瞒可就忙起来了, 只是事发突然的却是,曹小瞒刚要发出命令,征辟司马懿为司空府的臣子时,原本是要将司马防放出来, 但让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是, 司马防出来后就死了,死的还很是时候。
只是不知道司马懿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不过众说纷纭中,做为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将指向她,只因她要搞定这帮汉臣, 得到的利益太多了, 且在许都县大牢,一般人可真进不去, 毕竟满宠酷吏的名头,可不仅仅只是说说的。
“司马懿近日来的动作如何?征辟的召令, 他可收到了?”
郭嘉望了眼正坐上的曹小瞒,“司马懿半月前就病了或许是早已察觉会出事情,如今司马防死了,也需再守孝三年,恐怕司空的征辟,司马懿根本不会来。”
此时郭嘉也算是看出曹小瞒钓的那条大鱼是谁了,只是现在的司马懿,也只是个想要保护自己家人,并不逞强的人,权利会无限扩大一个人的野心吗?
郭嘉在曹小瞒身上并没有看到这些,或者更确切地说,曹小瞒非常抗拒这些,抗拒变成那个人吧!
只是郭嘉所不知道的事情,是当曹小瞒的权利越大,时间就会所剩无几,权利越大那时就必须直面她和荀彧的矛盾,这关系到曹营的未来,不是用逃避就能将现状维持下去。
“三年,我们也等的起,如今年年战事,将士们应该也已经格外辛苦了,现要下三道召令进行休养生息,让将士们好好准备韬光养晦,以待一场大战。”
“大战,取荆州定南方!”此时郭嘉却是有些担心自己的身体,会给曹小瞒造成麻烦。
途径柳城时,曹小瞒是硬逼着没让他随军过去,但曹小瞒因为替他承受这些影响,被人埋伏时受了很重的伤,军中主将有难,士气更是逐渐低落,为了帮戏志才他们,郭嘉还是进了柳城,但水土不服的病症特别严重可谓九死一生,最还靠有伤的曹小瞒帮忙,后面的荆州一行,只怕会更加拖累下去,但最重要的一场大战,郭嘉不想在这个时候缺席。
曹小瞒似乎并没有发现郭嘉走神的异样,但站在郭嘉旁边的戏志才,对于郭嘉所担心的事情深有所感,在柳城曹小瞒受伤那次,他们也算是清楚了曹小瞒身体伤到了何种程度,一般伤口愈合的能力,要不了几天,但曹小瞒的伤,却是拖了将近半个月。
郭嘉回了一句后,曹小瞒便径直说了下去,“休养生息,其一则是让文则去往西凉处开垦,听说那处产战马,许都内鼓励农商,免除赋税三年,现今纸的广泛使用,修铜雀台内置各色古籍,以供天下学子博览,并大量印刷发行,于治学一事,创立学府,不视门第财富之见。”
“学府之事,未有大儒学府讲学,许都内怕是未能震慑住来往各处的学子。”荀攸上前提出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学士都以大儒为治学标准。
“大儒?”好的夫子,确实能撑起一个学府的门面,但以她的身份,就算她重礼去请,都会让人觉得是她在高攀。
这回三人都没有再说话,门第之见对有才之人的重视,这些人难免都会有些傲气。
曹小瞒除了一时惊讶外,很快又平静了下来,有才也好,都逃不过对书籍的诱惑。
她脑子里的东西,虽然做不到引领这个时代的潮流,却可以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那么也就足够了。
“学无止尽,修筑的铜雀台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民用的书院,但只对来到许都的学子开放,我这有他们求知若渴的学识,此时应该更崇尚于儒学一些,儒家延续了几千年,只是现在才刚起步,那些大儒若自视甚高闭门造车,请了也不一定有用,只要许都有足够吸引力,便是不请自来,毕竟治学是厚积薄发的事情!”
“司空高明。”
曹小瞒一说完,戏志才立马称赞。
郭嘉眼中,曹小瞒的想法依旧不按常理出牌,大儒在她眼中,或许也只是个普通的夫子罢了,曹小瞒若真去请,郭嘉反而会觉得,这似乎就不是曹小瞒的决定了。
“铜雀台一事,司空打算交给谁来处理?”荀攸听了这么久,难得的开了口说话。
“荀令君吧!”
曾说过,要换你荀令留芳,这是曹小瞒为这个承诺做地第二步,也是最能保护荀彧的一步,以荀彧现在的声名又加上总领尚书台,树立的敌人自然是不会少,前有修筑皇宫之举忠于帝,后有管制修筑铜雀台之德贤于民,这些学子自然会是荀彧很好的倚仗。
前世送走荀彧,是因为保护不了了,他走以荀彧汉臣的位置,曹营中绝对混不下去,汉室又会被曹丕废立,那么荀彧的处境一定非常尴尬。
现在荀彧身后是天下学子,想对他动手的人,也要好好掂量两下才行,何况荀彧擅长推荐人,这些混入曹营中又有一定权利的学子,就不仅仅是倚仗那么简单了,更关乎于人脉,袁家门生遍地取冀州时,不就是几句话便被荀谌说服了,那么荀彧这些人脉,便是荀氏的财富。
以至于荀攸将这事告诉荀彧时,荀彧自己都狠狠吃了一惊,第一次是帮他立威,第二次是帮他长存,那些承诺,都被一一兑现了,她不再欠他,反而他欠了她!
只是曹小瞒不清楚的是,荀彧对于修筑铜雀台治学一事,事无大小事无巨细,皆亲力而为,只是对外极力传扬铜雀台的好处,曹小瞒为天下学子能够进学的壮举。
荀彧最清楚曹小瞒宦官子弟的身份,哪怕如今权倾一时,但很多人依旧看不起,铜雀台一事可以为她自己带来多少赞扬,在天下学子举足轻重,曹小瞒却愿意去抬高他。
荀令留芳再好,但荀彧想通过自己的实力去达到,在他眼中,不希望自己是曹小瞒引燃自己后,来尽全力呵护他这个发光点,曾愿是在其身后,是无后顾之忧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143章 挽留
于铜雀台的修建, 荀令君也算是亲力亲为了, 一年的时间也快全部完成了, 然而外面的呼声却是都涌向了她这处。
每次她派往尚书台的人,回来时报告给她的都是荀彧非常忙,而所忙的却是她派给荀彧的事情, 放下朝堂中没有忙完的大小事,总愿意抽些时间出来帮她,曹小瞒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一年多的时间, 春去冬来又正直年关将近,大部分官员都闲赋在家,曹小瞒也不例外。
只是耳边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更是越来越近,曹小瞒打开门后, 便能见到又是从尚书台冒雪而来司空府的文吏, “已近年关,荀令君也该告了假才对,你这是又来禀报什么事情?”
“司空,令君还在尚书台处理事情!”他们这些人根本就劝不动,更甚者下属都回去了,荀彧还留在那, 他是最后一个离开, 但走时被荀攸告诫,让曹小瞒来劝, 或许会更有用。
怎么又来了一个死脑精,之前郭嘉和戏志才, 现在轮到了荀彧,“你先回去吧!稍后再前往尚书台。”
“诺。”
曹小瞒赶紧吩咐让人去备马,但此时屋外下着的大雪,让畏寒的曹小瞒还是不禁打了个寒颤,马被牵来后,曹小瞒从司空府出来后便冒雪前往了尚书台。
曹小瞒推门而入,就听到里面传来荀彧不太耐烦的声音:“我不是说了,如今铜雀台能为司空带来更多的有志之士,修筑完后的运行更重要,不能有任何差错,不必再来劝了!”
只是曹小瞒被这不耐烦语气下说出话,顿时一愣,而是荀彧竟然也会因为要维护她,而被人劝阻便不耐烦吗?
只是这种就因为她救了荀彧的命,让他多活了几年,而得来的变化,他们之间就必须要这种牺牲她自己的方式来和解,她能要得起吗?
然而在荀彧说完后,半天不见有出去的动静,再次抬头时一脸的不耐,“出!”去,荀彧还没说完,便见到站着面前曹小瞒,眼神格外复杂地看着他。
只是荀彧在见到曹小瞒衣服上沾满了雪花,尤其头上的发丝与之雪花对比,荀彧猛然瞳孔一缩,“司空。”
只是长久跪坐,腿早已有些麻木,突然起身难免有些腿脚无力,而没曾站稳,滑了一下,然而就在荀彧要摔倒那一瞬间,曹小瞒已经脚快过来自己的意识,快步走了过去,伸出了手正想去扶,但犹豫了那么一刻,将手收了回来,荀彧也眼见着曹小瞒已经站到自己了身前,却仍然将收了回去。
虽说哪怕荀彧真摔了,也是他先失礼,曹小瞒做为君,并没有扶的必要,但曹小瞒和他们之间,却没有这些观念,所以曹小瞒出手,完全出于情谊,现在曹小瞒明明已经伸出了手,但依然收了回去,荀彧心里一时有些难受。
荀彧稳住脚步站起来后,向曹小瞒行礼,“臣,拜见司空。”
然而曹小瞒只是很冷淡地扫了他一眼,荀彧也不再去在意这些,他们的关系毕竟是他自己拉地越来越远,若曹小瞒真不在意了,那才是一点挽留的余地都没有了。
“铜雀台……”曹小瞒却见荀彧解下一件他自己身上的披风,就要往披在她身上,再次愣了一下后,便往身后退去。
但荀彧仿佛知道曹小瞒不会接受一样,伸手拽住了曹小瞒袖子下的手,将人又拉回到了自己面前,“你……”
荀彧将披风替曹小瞒披好后,就去系紧上面的带子,只是荀彧才刚系完,便被曹小瞒将手拽了下来,同时在其伸手要去解开时,荀彧自己将那双手,又拉了回来,握紧在自己的手中。
荀彧也才知道那双手有多冷,然而曹小瞒的畏寒,原因却是来源于他们……
“司空不必担心,铜雀台,臣会将一切都打点好!”
曹小瞒眼神闪躲着荀彧望向她自己的视线,并不与之对视,“不必了,我将其另外再交于他人,荀令君还是回去好好歇着吧!不耽误荀令君的时间。”
曹小瞒抽了抽手,但是却越抽越紧,一开始还好,在她把话说完后,荀彧便不是握,而是改掐了。
“放手。”这回曹小瞒到是敢跟荀彧直视了,只是怎么看怎么神色都不善,几乎都是怒目而视。
然而这次荀彧却没有和曹小瞒硬犟下去,“我们之间就不能平心静气地谈论吗?”
但曹小瞒仿佛觉得听到一个好听的笑话,“平心静气,从一开始你给过我机会吗?”
第一次见面,哪怕后面荀彧有了怀疑,她身上不是一直都有一个人的影子,就算是开始认可,可那时荀彧却能被一个人的几句话就能说服,这种认可还不如不要,哪怕她没有做过的事情,杀人、屠城,荀彧依然能往她身上套标签,似乎这就是一个坏人、贼子该有的样子。
汉室就可以用命来捧,她和他就能用尽力气来踩,曹操虽独宠郭嘉一人,但却能在最后为他考虑周全,空食盒意义的所在,从来没有谁欠谁,荀彧为自己的理念,曹操为解决乱世为自己的报复,赤壁之战失败权利未能统一,他背负的压力,荀彧从来都不知道,他们所做的这些,曹小瞒替自己也替他,觉得不值。
原本来这里,只是心疼惋惜这些心有众多遗憾的人物,想帮忙却要付出自己的性命,甚至回不了家,有人考虑她的感受吗?帮人只是情分,不是本分,哪怕可能是前世,但没有人想要搭上自己的性命,现在却依然要被受误解,只是有些心凉了而已。
闭了闭有些微红的双眼,这个尚书台就不该来。
“司空,臣只是想帮你!”荀彧微垂下了头,没有人能看清楚他眼中的思绪。
他们都曾以为靠着一份默契,便能走到最后,只是你以为我会知道,我以为你会明白,不知不觉间原本相交集的线,过了那个点就分开了,越走越远渐渐回不了头,而现在能回头,却回不去了,他的伤口没必要将她也拉上去。
“可还需要回报?哪个回报,荀令君觉得更合适一些,才能值这个价!”
“司空!臣从未如此想过,以前不明白错过了,现在只是想要挽留,善始善终!”
“挽留?”曹小瞒抬头看了眼荀彧一眼,有些不可置信。
荀彧伸手一用力将曹小瞒拉了过去,拉进怀中,环手一抱,“挽留!”


第144章 各自安好
“我将前世的执念, 都怪在你们身上, 现在想来若我自己有能力, 就不需要一直都受你们的保护,最后我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路,没什么好再怨言, 如今司空实力更甚,必然也能为黎民百姓带来盛世安乐。”
汉室是他自己的理念,不需要强加在曹小瞒身上, 他所看重的是汉室的礼制、礼法,而非崩坏下的乱世,已经烂泥扶不上墙,为什么他们两人要互相伤害。
然而曹小瞒抬了下头两人四目相对, 或许这是荀彧最大的让步吧!
只是这话……曹小瞒伸手也抱了下荀彧, 便自己往后一退再退,“这些话,令君能早点说,就好了。”早点释怀,说不定不会是走到如今这一步。
有一个郭嘉便已经放不下,现在还要加上一个荀彧, 曹操会待郭嘉很好, 那荀彧呢?
荀彧与她之间相隔的越远,曹小瞒才能说服自己, 不需要将他放在心上,便不用考虑荀彧以后的感受。
“早点说!”荀彧往深处一想, 就直皱眉头,“司空又骗了奉孝,司空不是回家吧!”
这回轮到曹小瞒呆愣在了原地,但想了想才瞟了眼荀彧,“这不就是令君想要的结果吗?你说欠下的,我都还了。”
“奉孝那么相信你,司空反而却骗了他,也只有奉孝的坚信不疑,司空才能将不少事情都隐瞒下来。”
“奉孝坚信不疑,怎么荀令君自己承认了,荀令君在我们之间并没有存在过信任吧!”
“都这时候了,司空还想隐瞒下去吗?”荀彧不太明白,他都已经指明,为什么曹小瞒还想蒙混过关。
“我自己的事情,有必要向荀令君禀告吗?我去哪,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之间已经两清,若是觉得不够,等他回来了,冤有头债也有主!”抬眸看了荀彧一眼后,就移开了视线,只是眼中的情绪,没了之前的激动,反而像一滩无波无澜的池水,沉静地宛如死寂。
只是在曹小瞒转身的那一刹那,袖子下的手再次被人攥住,“司空,也曾向奉孝说笑过,他若回来,看到臣的不痛快,便能知道他会对奉孝多好,臣曾说希望司空不要变回去,不要成为他,从那时开始,臣一直都是认可司空,我们就不能各自退一步吗?”
“以前能退,现在没有这个可能了!”
“为什么?”
“退无可退!”曹小瞒将荀彧的手甩开后,就往外走去,因为她的后面没路了。
荀彧那一瞬间仿佛明白了什么,建安十七年有人替他离开了。
要将人留下的是他,可最后让人离开的还是他,荀彧算是知道为什么曹小瞒会对他那么大的意见,不曾理解过,却一直在逼迫。
“这个尚书台,我不会再来了,那些司空府的事务我会另外交给其他人,你…还是好好做这个荀令君吧!那些都是我自愿,你…有太重的负担。”
各自安好互不打扰,没有那么多的念想,她也不必歉意,在未来的时间中,荀彧过地可曾如意,她能还的都还完了,他们之间误会也不再是误会,只是希望荀彧没有那么多的负担,一开始她或许不会太容易接受这个结果,但毕竟舍不得,舍不得他们,便只能舍得自己了。
从尚书台出来,曹小瞒却是见到外面停着一辆马车,在她出来后车夫便迎了上来,“拜见司空,祭酒大人听闻司空是冒雪而来,特意派人驾了马车过来等候。”
“司空。”车夫才刚说完,郭嘉便从马车内出来了。
“奉孝!有什么事进去说吧!”
“诺。”
郭嘉为其撩开车帘,将曹小瞒迎进了马车中,待坐定后,马车才缓缓向前行进。
只是在车内,曹小瞒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但郭嘉自从看到曹小瞒,便注意到了那件披风,阵阵熏香的气味,显然披风是荀彧的,看来两人的关系,似乎也没那么僵。
“司空去尚书台,可是荀令君有何重要的事情禀告?”在郭嘉眼中,两人平时还真没有什么见面的时候,话也很少说上几句。
然而曹小瞒却是摇了摇头,“铜雀台已经修筑完成,里面古籍的布置,我打算交给清河崔氏的崔琰。”崔琰也是在打败袁绍后,才来了许都为官。
“啊!怎么会临时换了人,荀令君他…有令司空不满的地方吗?”
曹小瞒再次摇了摇头,“皇宫中大小事务,也够麻烦他了,没必要从中再抽时间来再次麻烦。”
“可,可是帮司空……”不仅仅是天经地义,更是心甘情愿。
郭嘉却见曹小瞒似乎实在没这个意愿,便没有再说下去。
这次谈话,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不仅仅是荀彧的改变,其中似乎还有些耐人寻味的理由,具体一点郭嘉一时还猜测不到。
只是等郭嘉猜到,打击就不是一点点了……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在去往荆州前夕,荀彧来了司空府,这是距离两年前一次曹小瞒前往尚书台后,一次正正经经见上一面。
曹小瞒在见到荀彧时,也是非常意外,“荀令君?”
荀彧行了礼后,想起自己来时的目的,便开口道:“荆州,有了左慈的干涉,刘备或许并不会和上一世一样,不接手荆州之主的位置,此来刘备提前去投靠了刘表,怕是关系会更加亲厚一些,以刘备的心思,或许会趁早进行谋划,需要的可能正好是我们将刘表逼死,毕竟刘琮可是举整个荆州投降,刘表算是被软禁,一点消息都没传扬给他,刘表临死之时可是向刘备托付了荆州,有左慈在其中泄露这些事情,准备这个机会,刘备的时间更加充足。”
“令君说的这些事情,我都有考虑过,毕竟这一战,关系甚大。”此战不胜,将是三分天下,她若要兑现郭嘉的承诺,就不能将时间都拖延下去。
“臣请愿与司空同赴赤壁!”
他想让曹小瞒留下,或许找到左慈他应该会有办法,所以南方一行荀彧必须去。
听到荀彧请愿后,曹小瞒诧异地看了眼荀彧,“你,令君要同去?”荀彧去做什么?
“司空想钓鱼司马家,如今三年已过,是否强行征辟,全看司空自己的意愿,臣若不坐镇许都,司空可引蛇出洞,若将司马懿带往赤壁,臣跟随在司空身边,也能多些帮衬,许都司马懿一走,司空似乎也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人了。”
尤其天子身边的那些人,都已经被曹小瞒给打压,要注意的反而是西凉那一块,但曹小瞒似乎早有准备,担心马超等人会策反,特意让钟繇提拔了庞德。
荀彧最担心的反而不是战事,而是曹小瞒自己的身体,还有好几年时间,但有命,不代表没病,何况还要支撑住郭嘉和戏志才的身体,他更迫切的想要找到左慈。


第145章 守护
荀彧要随同赤壁之战, 曹小瞒还是有些意外, 毕竟之前的搭配便是荀彧主内荀攸主外, 她已经习惯了荀彧坐镇后方,许都若有荀彧在,出不了什么大差错。
之前两人有不少误会, 曹小瞒都不曾去怀疑过荀彧的能力,毕竟许都出差错天子的性命也会不保,因为荀彧尚且还可以靠人情, 来压制她不要对刘协下手,但其他诸侯可不会和她一样好说话。
但许都内,若是有足够威慑力的人都走了,或许会更容易引蛇出洞, 只是这次对于司马懿, 此人曹小瞒或许会强行征辟,今日不来就职,明天坟头上香。
“那…令君便留下吧!”曹小瞒此时还完全不太明白荀彧留下的目的,不过知与不知,于曹小瞒而言并没有什么害处。
“诺,司马懿他…司空打算如何出手?”
对于曹小瞒来说要杀一个人, 似乎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曹小瞒却一直迟迟没有下手,荀彧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些什么隐情, 曾有人说他过于忧郁,但曹小瞒的忧郁是无声更是无形的, 她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说出来了,就因为不想麻烦,这样活的太累就只有她一个人了。
“一起带去南方吧!他想让阿丕赢,以目前形势来看只能是在军营中有所建树,文,阿丕这种格调,一般人还真欣赏不来。”
“臣替司空拟下征辟言辞,即刻送往司马家。”
曹小瞒点了点头算是同意,她只是奇怪荀彧近些时间来的举止言谈,有些莫名和她亲近,反而还是她在疏远荀彧,而非荀彧在疏远她了。
但除了公事外,两人现在完全不谈私事,见曹小瞒也没有再继续攀谈的想法,荀彧便转身离开了,只是在离开时,正好碰见了进来的郭嘉,相互点了个头,则是直接擦肩而过了。
郭嘉进来后,便见到曹小瞒百无聊赖地一手撑着头靠在桌案上,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司空!”
但随着郭嘉开口叫唤,曹小瞒回神看了他一眼,“奉孝有何事?”
“荆州捷报。”
荆州这么快,“念吧!”
“刘表重病被软禁,其主要部下蔡瑁推崇二子刘琮愿举荆州投降司空,长子刘琦被赶往了江夏,新野的刘备一年前拜了一个军师,如鱼得水宛如神助,并且将新野发展的格外好。”
“诸葛亮!”她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传令下去,即日便启程前往荆州。”
“诺。”郭嘉行礼表示自己明白,但依然没有退出去,只是望着曹小瞒有些欲言又止。
曹小瞒也是半天没听到动静,抬头看了眼面前的郭嘉,“奉孝还有事,便直说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