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曹操,又来了-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曹公若能再次见到奉孝,我想…我想,绝不是像我现在这样忽视你的感受,奉孝看令君现在有多难受,便能明白他会对你多好。”一个会把你放在心上的人。
荀攸和贾诩听此转头间,便能见到荀彧闷声苦笑,谁也不解其意,都只当是曹小瞒所说的那样。
“公达去准备发兵官渡的事情吧!”
“官渡,可是徐州刘备?”荀攸不是太明白。
“刘备本该可以联合袁绍,但他清楚袁绍可不是个好盟友,已经弃城投刘表,补足自己的薄弱点去了。”
“薄弱点?”
“荆州此时有四友中三人,更有卧龙与凤雏人才济济,何必呆一个宛若空城的徐州,袁绍已经发兵官渡,公达去准备吧!”
“诺。”
只有曹小瞒清楚,左慈还真是什么都说了,刘备现在最欠缺什么,左慈都指点了下迷津。
能一早认识这些人,并能在新野发展多年,此时才只是历史上的建安四年,实际上是一九六年的建安元年,直接往前推了四年,而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本来的九年时间变成了十三年,所以之前曹小瞒不足十年寿命,根本就等不到赤壁之战,哪怕提前大战。
而现在再不平北方,她怕刘备成长到了已经足够强大的地步,再杀刘备就难上加难了。
都要杀不了,她还能对荀彧有好脸色不成。
他们几人,荀彧看她,在她身上有曹操的影子,曹操看荀彧,在荀彧身上有郭嘉的影子,他们几人受到的影响都太深了,以至于当她最开始带着诚意接近荀彧,根本就是适得其反,后面当放弃荀彧再面对郭嘉时,反而不知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所以她觉得自己对郭嘉,与曹操相比差的太远,当他回来在弥补自己那些未能实现的承诺吧!
在这未来的十多年里,希望能将这一切都一举拿下后,有那么一个人会带着她自己的遗憾,海河清宴与之共享。
此时战火将起,那些私情她已经做不到了,与郭嘉情谊的真真假假,只会更加让她觉得自己鞭长莫及,留给一个只独宠其一人,也不会让她这么难受!
作者有话要说:
修了下时间bug,时间线提前了不少。


第138章 山河永在
在曹小瞒离开后, 几人围上了荀彧。
“敢自称卧龙和凤雏, 这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令君可知这两人现在是何年岁?”贾诩问出了郭嘉想问的话。
“卧龙或许年少一些十五六,凤雏应该年长一点,前者出山后魏王难有大胜, 后者帮刘玄德夺益州,更是师出有名。”
“所以十年后的大战,曹公大败是因为他们两人吗?”郭嘉从曹小瞒的话中, 回过思绪后,出声问道。
“并不,更多的是江东大都督周瑜的功劳。”
“如此大战,就没人能劝住曹公万不可掉以轻心吗?”
“二十万大军下江南, 而敌方孙刘联盟也不过五万, 那时刘表之子刘琮举荆州投降,名义上除刘备安身的江夏郡外,荆州已经全部掌握在手,所有人都以为会必胜,但那时曹营内却已经开始像袁绍那处一样拉帮结派,如此必胜的局面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触他的霉头, 而那时奉孝已经不在, 没人敢去劝,而我…而我, 在奉孝走后,我们也算是决裂了, 因为在他眼中我只是奉孝的影子。”
“公达、仲德、文和,文和总该会劝吧!”郭嘉不信,为什么就只有他一个能劝。
“宛城一战长公子和典韦牺牲了,那时立世子一事,他看重的是四公子,文和是站在二公子身后,加上文和来曹营后一直不言,更没献过什么计策,没什么威信力。”
难怪曹小瞒会将贾诩拉进来,一切都对上了。
“最后这个天下归谁?”
“我不知道,我曾猜测是刘备,但后来有些怀疑,但那时刘备已经据有益州和荆州两地,高祖不就是以汉中王的身份而雄据天下吗?但后面便开始了一些怀疑。
贾诩联想一下荆、益州附近,“平南蛮,出北伐,两州两州之地,要完成这些才只是勉勉强强,还需步步取胜的情况下,但江东会让刘玄德成长到如此强悍的实力吗?不太可能,刘玄德取益州时,留下谁守荆州,军师是谁?”
“后面是关羽独领,军师中以诸葛亮字孔明那个自称卧龙者为主,但一开始刘玄德并没有在出使益州时将其留下,但因为另外一位凤雏庞统字士元,刚来刘玄德的阵营,应该是急于有所建功,在一次攻城时被人埋伏射杀,后才将诸葛孔明传了回去。”
“关羽性高傲,荆州后面必败,更有可能会失了荆州,那么以刘玄德一州之地可能再加个汉中,但无论是平南蛮,还是北伐,人力财力都跟不上,所以刘玄德没有这个可能,而江东,既然荀令君已经将它排除,想来也是有自己的考量,那么问题就只出在内部,有人篡权谋位!”
一个建安十七年,一个建安二十五年,他们之间应该也只差了八年,但这八年那时曹公应该也六十有五了吧!而世子之争,最后不会是曹公中意的曹植,因为局势已经决定了,立长不立幼,那么只会是曹丕。
但以贾诩自己对曹丕的熟悉,之前曹小瞒还特地让华佗来给他看一种病,后来寻问过华佗后,才清楚曹丕这病若是拖下去,到了四十后,就不一定能撑过去了,而内部有人篡权,应该一开始就是曹丕身边的人,还要非常信任,不然一时也压制不过那些老臣,以及后居其上的臣子,贾诩想到一个人司马懿,这毕竟需要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可刚好不仅在后期把持兵权,同时前期在文臣中又能居首位的人,他现在自己父亲被抓,司马懿表现出来的隐忍,还真有这个潜质啊!
贾诩虽然有了猜测,但并没有第一时间说出来,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同时以这些条件,来进行解释,说不定以他知道的太多,处理了也不一定,贾诩选择了沉默。
除了走神的郭嘉,荀攸整个心思都在荀彧身上,便只有荀彧自己发现贾诩一直在沉思,其间的若有所思仿佛是已经看出了什么。
荀彧最不想再去回忆的事情,终究还是被人给问了出来,“叔叔最后曹公可是对你动了手。”
荀攸的话让荀彧一愣,他仿佛还能想起他们最后一次对话时的场景,谁也不让谁,相互在彼此心上都要插上一刀,下手之狠丝毫不留情面,可是后面想想,听着曹小瞒的解释,赤壁大战大败而归,朝中权势分散,拉帮结派之人更有分裂之倾向,荀彧似乎又能理解了。
诩见其不太好回答,自己先离开了,怎么说在这几个人中,贾诩还是没有融入进去,并且也不打算,毕竟他的站位本身就不太一样。
“这是令君的私事,不说也无妨。”但其实郭嘉还是想要知道,若是荀彧不肯说他也不会再继续过问。
“空食盒,是在扬州寿春,从入许都以来第一次出去,但也成了最后一次,司空曾解释不是那个意思,送我离开是因为那些势力的壮大,已经保不住,宗族势力逐渐膨胀,其后居上的二公子,都因权利不保而杀了不少人,何况我这个拦路的汉臣,到二公子的那个时候,汉室民风已经分崩离析,直系的刘氏皇族都没了,完全成了三分天下,但空食盒是真,只是意思应该是让我闭口不谈,但因根本不信他会有这份好意,留下也不过是在我身上找你的影子,找我的不快,但更多的也如这次求死一样,那时他已经要称帝,民风人心尚在,只怕会是晚节不保。”
“所以这就是司空所说的欠你一命。”
“……”
郭嘉一拳又要打出去,不过想起荀彧现在身体不适,最终还是收回了手。
“公达先去准备司空吩咐的事情吧!我与奉孝还有话要说。”
荀攸看了眼郭嘉那怎么看荀彧怎么不顺眼的模样,一时也不知该不该走。
“公达,先去司空吩咐的事情吧!令君现在躺着,我若真下手,害的还是司空。”
“好吧!”
郭嘉也已经开口,荀彧也没再继续留下。
荀攸也走了,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了,“令君,有什么话就直说了吧!”
“以司空的纠结,被一个影子的影响,我怕你们也会和我一样错过。”错过一个眼中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诚心诚意的靠近,都被一一拒绝了,我不想你成了他,到最后徒留他一人。
“令君什么时候竟也会成人之美了!”荀彧跟他将事情说开有什么用。
“风水轮流转吧!奉孝应该清楚,哪怕明白这些误解,但真要去表现什么,以我的性格做不到,而她或许都不会想再见到我了。”
“令君,寿春那副画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令君可曾看出来?”
“另外一个意思!”
见荀彧迟疑,郭嘉马上就能看出荀彧依然不解其意。
“从头至尾,至尾从头,善始善终,嘉的话便言尽于此。”在郭嘉看来还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郭嘉一走,荀彧望着门口久久没能回神,他不擅长去表达什么,既然是出于内乱,便只是用他所能做的,护她山河永在!
走了一个刘备,但是曹营内不是还有一个让天下归心的人吗?
官渡之战,这种特别大的战役,曹小瞒其实还挺紧张的,出发前的一天,荀彧居然主动来见她,格外意外的则是两人难得没有吵起来,荀彧居然还叮嘱了一大堆事情。
“司空,袁绍虽败过一次,但也不可轻敌!”
“说完了吗?”
荀彧一愣,见曹小瞒一脸的不耐烦,果然是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认真听他说这些了。
“司空,袁绍四州之地,又有三子镇守各地,且柳城……”
“说完了吗?”曹小瞒的声音立马高了一节。
荀彧拧了下眉头,没再继续说话。
但是郭嘉不配合曹小瞒,“柳城怎么了?”
然而这回两个人都没再开口,更没回答郭嘉的问题。
若说那时官渡之战,之后应该是平定北方那些外族,再到南方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时他已经不在了,那么往前推那段时间应该就是,他死了的时候,在曹小瞒提出发兵官渡时,贾诩曾找过他,说现在他虽有曹小瞒为其续命,但那个必将让其死亡的地方最好是不要再过去,而贾诩这个时候提起,必定与此次出行的地方有关系,而刚荀彧提起柳城,被曹小瞒打断后,他问了一句,却是两人都没有再回答这个问题,柳城会很让人忌讳吗?
不过到了时候,应该也就知道,他不能去的地方,曹小瞒到时怕是会极力阻拦,郭嘉也没什么特别纠结了。
只是等曹小瞒出门时,从后面却是传来一句,“司空若是对大战有什么疑惑,可以传信!”
“没空!”
“臣会尽快帮司空找出天选之人,以平司空忧愁之心!”随后便是长揖到底,一礼恭送。
这回到是正好曹小瞒回头看了一眼,愣了好半响才走。
走在后面的郭嘉,都不得不佩服荀彧最后真会找话题说,没看曹小瞒回神时,表情特别复杂吗?


第139章 止乎于礼
虽然郭嘉觉得以曹小瞒晃神的那一刹那, 说不定对荀彧或许会有一些改观, 但从出发后郭嘉再来向曹小瞒寻问时, 她早不知忘到什么地方去了,心中也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于他而言是比较呆, 而对荀彧抗拒的很厉害。
“司空,令君所说天选之子是何意思?”与其在那凭借自己的一点观察进行猜测,郭嘉到是想去曹小瞒那套上一些话, 回去几人还能讨论一番。
只是可惜这回曹小瞒似乎并不买账,“怎么,令君改变了主意,你们也要去参合上一脚?”
常言不是都说天机不可泄漏, 她不清楚是因为什么, 让荀彧改变了看法,但曹小瞒明白荀彧是猜不到这些东西上面来,就算知道那个人是谁,以荀彧那种性格,真能将一个还未曾做出坏事时,就能把这个人杀了吗?做不到吧!
以前曾给予过希望, 但摔地太惨, 现在明知做不到,还去相信, 那就不可能了,既然是天选, 她连左慈这个代言人都没有将其斩杀,不是做不到,而是杀了这一个还会有下一个,能成仙的诱惑那个方士能抵挡得住。
比之司马懿而言,天子都还受命于天,怎么说也是个有主角光环的人,现在曹小瞒只是控制住司马防,司马懿要救他自己的爹,必然是会在曹丕身上实施一些手段,因为已经被盯上,自然是不能从她这处着手,扶持住曹丕救的不仅仅是司马防,更是他自己的命。
郭嘉一听曹小瞒的语气,就知曹小瞒是不会赞同他来参与,便只能换一种方式,“司空若真有这种大气运的人,更是对如今局势的一种挑衅,若是出在阵营的内部之中必将祸患无穷,当今司空民心所向,臣当更愿看到最适合这个乱世阵营,带来一场盛世,何况臣也是拜服于此,若再来一个谋逆之人上位,怕是有性命之忧。”
郭嘉现在丝毫不敢往曹小瞒个人身上扯,不然又会被一句,她自己的事情哪轮的到他来管,又会被怼回去,只能以曹营的命运,以个人性命安危,来坚持自己的立场,为人臣还需忧虑国家,现在他也该思虑曹营的未来。
曹小瞒这回没来怼他,但也没有再继续说话,他们两人一般问题都不需要往这上面靠,一旦靠上了,想再好好聊下去就很难了。
他也只能再等等荀彧那边,能尽快找到那个人,也好及时布置出一些对策来。
但现在最主要的还是目前对敌袁绍,到了后面除了荀彧那处于此事有些进展外,郭嘉这边则是尽心尽力关注战事。
如今战争逐渐打响,虽然步步战事虽然顺利,反而在荀攸眼中,曹小瞒却是更加忧虑了。
“司空。”
此时夜静,然曹小瞒的营帐中却是灯火通明一片,荀攸进来便能见到曹小瞒对一张白纸,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曹小瞒见着进来的人略微抬了抬头,“公达可是有事?”
然而荀攸却是摇了摇又点了点头,也不知有没有事。
“此时两军交战,敌强我弱的情况,公达负责总揽,此时到还很是闲适啊!”
荀攸听着曹小瞒所说的话,也算是能看出,对于最近郭嘉和戏志才为着某件事情各种计划,以及运用那些手中能够差使的人力,进行着打探,曹小瞒似乎并不是很清楚。
“司空所思虑的怕是前往徐州的高顺吧!虽说刘备已经撤往了荆州投靠刘表,就算是一座空城,也免不了也进行设伏,让人有来无回一番,一州之地说走就走,还是需要一番魄力,如今半月有余,却还是没有消息传回来,难免会猜疑一番。”
也就是说这场官渡之战,已经进行了半月有余,只是依旧僵持不下,荀攸都收到好几封荀彧送来寻问战况的信,他特曾旁敲侧击跟曹小瞒提了一下,然而他后一句还没说完,她前一句就忘了,连他这个被称为木讷的人,他都想说说曹小瞒了。
“以高顺的义气,徐州的事情再等等吧!”
“诺。”
徐州虽是曹小瞒担心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曹昂和曹丕这对兄弟的事情,之前曹昂被诬陷,曹小瞒因为一些自身的事情都都耽搁好长的一段时间,如今外面的流言趋势,已经有向一边倒的局势,如今的不管不问,到是让不少人都在猜测她的意思,从曹丕加入进来后,随着之前的刺杀,她对曹昂的关注度却是越来越少。
“子修和丕儿那边现在如何了?”
“啊!长公子和二公子。”荀攸也不太好说,曹小瞒明显是在钓鱼的状态,只是钓的是谁,他们几个都还在猜测中,但是其中又确实是有一件大事。
“臣有事禀告,却不知当不当说。”
“那就直说。”
“臣观测出,二公子后面司马懿此人很是擅长隐忍,之前月旦评上,二公子虽受人嘲笑,他虽没有第一时间去解围与人争辩,但能剑走偏锋在学术上一语惊人,为二公子夺回场子甚至有压过杨修的势头,且在一些事情上帮助二公子,几乎以的都是二公子名义,从不成将自己真正的暴露出来半隐半露,奉孝似乎查出司马家和袁家书信上的往来,似乎泄漏我们此次作战计划。”
其实原本以曹小瞒提出的一些点子,更有荀彧在后来传信进行的完善,本该此战问题根本不大,但现在的僵持不下,频频总能让人打个回马枪,就有些不太对劲了。
虽说本该能将曹昂拉下,但也是因为曹小瞒并没有追究,反而事情随着时间越长,都快淡出众人的眼中了。
“所以司马懿远在许都,能知道我们这处的情况,就显得不太简单,让奉孝继续往下查吧!”郭嘉总会找到这些上面来,阻止是没有用的。
其实有那么一刹那间,曹小瞒都觉得左慈是否是已经放弃了司马懿,如此明显的事情,未免胆子也太大了吧!这些到成了曹小瞒有些想不明白的地方了。
“诺,叔叔他让我带封信给司空!”荀攸自己在见到从许都传来的信时,也是有些想笑,曹小瞒说没空,还真是一封信都没送回去过,反而到是荀彧自己送了信过来。
“给我?我们能有什么好谈的,公达再送回去吧!”
“可是司空……”
“是要我亲自送回去不成?”
荀攸被曹小瞒一说愣住神,当断就断真是舍的干脆,荀攸依然还是选择将信留下,  对于曹小瞒到底会如何处理,那是他们两人自己的事情。
当荀攸走后,曹小瞒将信拾起,若是能来的再早那么一点点,他们也不会成了如今这副光景,发乎于情,却终究止乎于礼,她留不下来了,还的是别人的人情,搭上的却是自己的感情,也是讽刺……
曹小瞒还真唤来了信使,让人送了过去。
还等在外面的荀攸,却是见到信使一进一出,其实挺替荀彧心疼。
对于泄密一事,几人都没有再被明面上提起,只是对于曹昂和曹丕的关注,曹小瞒更上心了不少,然而事情有时还真挺能出人意料,袁绍却是主动邀她去见上一面,征战半月,如今到是要去见正主了。


第140章 环环相扣
两军对敌, 随着前方不远处的军队望去, 巍巍气势哪怕她极力在进行发展, 门第上的差距依旧是不可避免,比之多上一半的兵力,袁家四世三公, 依附于其家族的子弟遍布,普通世家还真比不了。
从前方传过来的声音,不难看出袁绍还真想邀她进行一叙, “司空,真要过去吗?”郭嘉觉得袁绍竟然会来主动邀请,且之前还曾查出有人将军情泄漏了出去,一时袁绍的来意, 就有些来者不善了。
“本初心里想些什么, 也算是多年旧友,总该还是清楚一些。”若是曹操能再见到哪怕后面是死对头的袁绍,应该也会觉得亲切吧!两人年少时,可还有不少闹剧。
骑着马来到军队最外围后,曹小瞒下了马,由典韦护送着前往, 此时随着另外一边的袁绍走近, 马上便有人搬来桌案以及呈上酒水酒樽。
朝身后的典韦示意让他先退下去,不过典韦还有些不是很情愿, 但见到袁绍后面也未曾带人,只好退了下去。
“孟德, 咋们现在也是多年未曾见过了,不想再次见面却要刀兵相向,想想我们当年过的可比现在潇洒得多,哪知会有如今的光景。”
“是啊!当年什么偷鸡摸狗的事情,我们没干过,只是谁也没想到如今的北方诸侯就剩你我了。”没想过如此浪荡的两人,会有如此壮举,没想过他们两人中,袁绍竟然会输。
袁绍竟然跟她说了不少的往事,在她面前更是个绝对的自来熟,只是后面说着说着,就开始往她地盘上扯了。
“如今的形势,孟德我看你可没什么把握直接赢我。”说到这里,袁绍其实也是有些得意,这个世道还是看门第,不然他身边也不会聚集到如此多的人。
曹小瞒将酒樽放下,抿嘴一笑,终于是能说到正题上了,袁绍越自信有起名无其实,那么所能钻的空子才越大。
“确实没把握,本初总能反败为胜,操也是防不胜防啊!”
见曹操似乎也挺是气愤,莫名觉得这情报看来没错了,只是让他迎立天子,袁绍之前是拒绝,现在看曹小瞒过的风生水起,难免有些小心思。
“我们也是多年的旧友,只要你敢将许都让给我,也不至于被打地落荒而逃。”
“许都让给你!”袁绍胃口不小啊!
“如何?”
“许都是发号施令之地,不少人揭示虎视眈眈,本初与我乃是旧友再见,操哪能让本初兄落于群敌之首呢!况西有马腾父子,南有荆州相望,没我牵制他们,本初何来幽、冀之地。”
一时袁绍也有些犹豫,“许都不要,徐州总行吧!高顺陷阵营在徐州还未归来,绍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看着袁绍这死不罢休的模样,这是要把曹操从他那坑来的人,要把她这里的地捞回来不成。
曹小瞒默默跳过这个话题,“一切尚未成定局,本初未免也太自信了一些。”都忘记了被坑时,所支配的恐惧了吗?
见曹小瞒一脸的不屑,袁绍就想展示些什么,之前装大佬没成功,咋怎么也要再装回来,不是。
也怪袁绍心比较正,可没曹小瞒那么多花花肠子,论奸诈袁绍可不行!
多的可是一半的兵力,粮饷更是可以自由支配,所以袁绍还是很有信心。
“怎么说也是从小玩到大,你那点路数我清楚的很!”
清楚的很,还会被坑?又是一个死鸭子嘴硬的人,曹小瞒莫名觉得这曹袁两人,年少时应该特别好玩,只是可惜参与不了。
“是啊!都知道军情了,本初是了解我,还是另有高人,本初心里最清楚。”曹小瞒已经开始在诈袁绍,最让她想不明白则是司马懿远在许都,曹丕又不曾参与这些机密的事情,这一切又是如何传扬出去得?
袁绍没有再说话,多说多错,曹小瞒总能曲解他的意思,更是总感觉那种被坑得不祥感又回来了。
“本初不说,那就是高人了。”
这不就是曲解吗?“高人,谋臣又不是摆设。”拿过一旁的酒樽,抿了抿几口美酒,心虚的厉害。
袁绍发现聪明的人,似乎都喜欢那些不显山漏水的大佬,曹操如此,从他那跑掉的人更是如此,就是没选他,郁闷啊!
谋臣,曹小瞒瞬间想到许攸,最后还不是被许褚一刀给砍了。
不打算再和袁绍废话下去,“从本初那传来许都的书信,被我一把火烧了,但本初还能有内应,这点我服你。”
袁绍在当时听到下人来传报时,也是没想到曹小瞒能查地这么快,后来有一封子辈传来的信件,解决了他不少的危难,从来官渡开始曹小瞒就打算速战速决,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若非有人接应,第一战他就要以轻敌之名,被打的落荒而逃,遭人耻笑了。
“孟德可以好好查查,听说你也要效仿我立幼不立长,给长子树立一个对手,强者为王,但两子相斗必有一败,伤的是人心、情谊。”
内应一事,袁绍有信心,不是对他自己,而是那群夹缝求生的汉臣,为达到自己不去破坏礼制,而将杀曹昂一事,以杀子之名推到曹小瞒自己身上,也不知曹小瞒是在诱敌,还是自讨苦吃。
杀子,为让曹丕上位,又不破坏自己遵守的礼制,遭到曹营的人来质疑他们,必然要处理掉曹昂,而这个死不能在最后将帽子扣在他们头上,让曹丕上位后,以此来将他们斩草除根,继承人一事选最强者,在乱世而言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样能保证一份延续,以曹小瞒的作为,不少人都会以此来进行猜测,为什么会在最后突然加进来一个人,给曹小瞒加上心狠的名头,以竞争来进行决定他们便能将曹昂的死,往曹小瞒头上扣帽子,有此罪名,那些投靠她的人辅助的人,就该好好掂量两下了。
而让曹小瞒一楞的却是袁绍竟会提醒她,立幼立长,她的意向不一直以来都是曹昂吗?内部的人基本都应该清楚才是。
曹小瞒将袁绍的话记在心里,站在袁绍的立场上说出这些话又是何意?
司马懿找到的人也无非是曹丕,他父亲那些人脉,这帮汉臣早在曹小瞒的监视中,司马懿他不会不清楚,汉臣与袁绍通信无非是看其实力,能与她对敌,胜率还非常大,这个赌注看起来也不是很亏。
袁绍能得到的利益,拿捏天子占领她的地盘,两方合作也还是无可厚非,袁绍手中那些拉帮结派之人,又能让汉臣钻个空子,他们拿捏袁绍可比她要好控制的多。
司马懿得到的利益,汉臣胜能救其父,她胜能得到什么呢?
司马懿现在站在曹丕这一方,曹丕知道军情显然不可能,曹小瞒重视曹昂却曾让郭嘉多多照顾过他,她怕自己说不定那天就不在了,希望以郭嘉让曹昂接触这些,以后也不会太过于陌生,但曹昂和曹丕的亲厚,又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以曹丕的自卑,曹昂被曹丕和司马懿两人套路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会不会有贾诩在后面助推,毕竟直接原因找不到他身上,自保有余,又能扶持曹丕成为世子,那么他的地位水涨船高,都可以直接养老了。
但是查起来罪名又只落在曹昂一人身上,曹昂知道军情往上一推就是郭嘉,那么曹昂这一党就直接出局了。
出局,一切的事情似乎越来越有意思了,都敢往曹昂和郭嘉身上扣帽子,挑战她的底线吗?
“司空。”郭嘉见从和袁绍攀谈完回来后,曹小瞒这呆愣都有好几个时辰了,本来他就劝曹小瞒不要去。
曹小瞒回神后,看了眼面前的郭嘉,想着之前自己的那些猜疑,问道:“军情,应该是从我们内部泄露出去的。”其中有两个人郭嘉和贾诩,只是两人的目的应该都不一样。
然而在郭嘉听来,内部不就是指他们这几个吗?此时曹小瞒这么问,是在怀疑他吗?莫名心里一紧,整个人都有些紧张了。
“司空是觉得我们内部有奸细吗?”
然而曹小瞒却是摇了摇头,“奸细怕是算不上。”
郭嘉几乎更加紧张了,“司空的怀疑是?”
“奉孝以及文和……”可惜曹小瞒话还没说完,郭嘉就跪了下去,“司空,臣绝无二心!”
曹小瞒到是被吓到了,立马伸手去扶,“我知道,快起来,我曾让奉孝给子修讲过这些,有人从子修那套了话,且加害的就是奉孝和子修。”
郭嘉起来后,一阵惊讶,“套话,能套到这些必是亲厚之人,但长公子亲厚就属司空和二公子了,可二公子……”
曹小瞒为什么会怀疑曹丕,曹丕能传扬出去?
“丕儿身后还有人,或者说不止一个人,也是我一直以来在钓的鱼。”
“不止一个,袁绍、汉室吗?”
曹小瞒点了点头,只是郭嘉少说了一个受益匪浅的司马懿,将自己的猜测跟郭嘉一提,到是有了不少应对的方法了,也能解解燃眉之急。


第141章 还清
许都中, 荀彧在收到被退回来的信件时, 心里则是一凉。
来给荀彧送信的人, 那时接收到曹小瞒的命令时,也是万分不解,毕竟才刚将这封信送过来, 现在却又要送回去,真如传言那般,司空和荀令君关系果然是不太好, 只是那时是荀彧对曹小瞒,如今反了过来,微抬头看了眼荀彧此时的神色,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而那封握在手中的信件, 一时皱成了一团, 只是捏到了最后,荀彧一时心里原本堆积起来的怒气,又不知该往何处发,“下去。”
“诺。”
曹小瞒到底为何没有收下,荀彧都明白,没有原不原谅的问题, 只是心凉了而已, 但等荀彧自己看清了不少东西后,以前不需要挽留, 现在想挽留,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