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系统]云裳一舞在红楼-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细节上的讲究黛玉想不到很正常,可王熙凤却应该知道。只是不知是因为跟黛可不在同一条船上不方便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一路上王熙凤连个婆子都没派过来,更别提亲自来给黛可上一堂‘对外礼仪课’。
  
  或许正是因为王熙凤不经意的疏忽,船上贾府的下人们对黛可的怠慢愈发的明显。就拿书墨刚刚放到桌子上的饭菜来说,两天前的饭菜虽然是剩饭,好歹还有丝热乎气。如今却是冷得不能再冷了,才被拖拖拉拉的送过来。
  
  “姑娘还是吃一口吧,”书墨见黛可仿佛没听见,又重复了一遍。
  
  “先放那里吧,我一会儿吃。”黛可回过神摇了摇头,本来胃口就不好,再吃些冷食,肠胃肯定受不住。
  
  “姑娘说一会儿吃,就又是要饿上一天。”书墨跺脚,却也拿黛可无可奈何。别看她跟着黛可的时间不长,对黛可的了解怕是比曾经伺候黛可两年多的琢儿还要多。
  
  这位姑娘,瞧着逆来顺受,好欺负的很,其实主意大着呢。也罢,送来的这些东西,比当初她在庵堂的都不如,吃了还不知道会出什么毛病。总归姑娘不会糟蹋自己的身体,她也想办法弄些热乎吃食去。
  
  见书墨没再多说,安静的退了出去,黛可虽然又饿又晕,满身的疲惫虚软,也不禁嘴角微微往上勾了勾。只是在路上就被这么刁难,等到了京城前路真说不准是什么样,身边若是再没有个贴心的,日子怕是越过越糟心。
  
  她在林家这么些年,再怎么小心谨慎,那些不同寻常的地方总归是会露出马脚,平常的下人不清楚,贴身伺候的若是什么都发觉不了,真不如早早打发去厨房烧柴火省心。像李妈妈这样的肯定心知肚明,只是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罢了。
  
  书墨来到她身边的时候肯定被李妈妈敲打过,但也不会说的太清楚。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察觉到她不惧这些刁难,自己有保命的手段,可是比帮她守了两年小厨房门,却不知道她一手好厨艺的琢儿强上百倍。若是真如李妈妈保证的那般,只想平平稳稳过日子不起坏心思,这书墨以后就是她身边一等一的帮手。
  
  从苏州到通州,不过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对黛可来说却比她在林家这十年多还难熬。若是再熬上几日,就算黛可再舍不得,也要拿出识海中的东西保命了。幸好一到通州,船队就接到了通州到京城这段水路又堵塞的消息,只能选择弃舟上岸。
  
  双脚踏上结实的土地,黛可膝盖就一软,要不是书墨眼疾手快掺了她一把,黛可能直接跪倒地上。饶是有书墨扶着,从码头到马车这几十步路,黛可走得也是飘乎乎的。那感觉,就跟她上辈子滑完冰,把冰刀换回皮靴时似的,怎么走,怎么觉得两只脚踩的不是土地,是棉花。
  
  “哎呦我的二姑娘,这脸色怎么这么难看!”黛可眼瞅着要走到马车边儿了,正好王熙凤从前面的船上下来,一看黛可那状态,赶紧招呼身边的婆子,“都傻站着干什么,快扶姑娘上车里歇着!”
  
  “劳烦二奶奶担心,我没大碍,可能是不太习惯坐船,缓一缓就好,”黛可哪能真让王熙凤身边的人伺候,赶紧让书墨扶着上了马车。
  
  “你这丫头,怎么不早说!”王熙凤满脸懊恼,道,“也怪我,只当你跟林妹妹是姐妹,习惯必是一样的。快,我这儿有腌好的梅子,含两颗在嘴里,能舒服些。”
  
  黛可叫书墨接过梅子,再次谢过王熙凤,便回到车里闭目养神。马车虽然晃,却远不如水上的风浪,嘴里含着酸甜的梅子,的确舒服不少。
  
  半梦半醒间,黛可只觉马车走了没多远,速度便渐渐慢了下来。叫人到前面去问,小厮回来报说是链二奶奶发下话来,今天女眷不进城,就歇在前面不远的永福寺里。
  
  “永福寺?”
  
  “是啊,”贾家的小厮满脸堆笑,“永福寺可是接待过王妃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庵堂寺庙能比的,可见二奶奶多看重姑娘。姑娘且再等一等,马上就到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_(:з」∠)_ 不钻牛角尖了……我跟自己叫个什么劲儿,犯不上置气。

☆、第七章

  贾家的船队差不多是午饭过后抵达的通州码头,到永福寺是也不过申时初刻,时辰尚早,永福寺的香火却比远没有黛可想象中旺盛。寺中只有三三两两的香客,虽说瞧衣着打扮就不是寻常人家,可人数着实少了些。
  
  “怎么这般清净?”
  
  “姑娘有所不知,”进了永福寺,小厮就不便跟在女眷身边,代替他们给黛可解惑的是贾家的两个婆子,“这永福寺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单是偏殿的一炷香就要一贯钱,更别说那大殿,家里爷们身上若是没品级,有钱都进不去!”
  
  “这么高门槛,就不怕没人来?”黛可更疑惑了。
  
  “瞧姑娘说的,天子脚下的富贵人家,哪会在乎这点香火钱,碰上心慈的太太,出手大方着呢,再说永福寺靠的可不只是区区香火钱。”婆子压低了声音,“京城这么大,多得是家里嫡出庶出姑娘遇上难处要避风头,一般有点脸面的人家都会把姑娘送来永福寺带发修行,就是年轻一点的哥儿听说也有被送来礼佛的。家里的太太舍不得姑娘受苦,自然大把的银子往这寺里撒。”
  
  “何况这永福寺据说是有先帝的圣旨护着,寺里的姑子也规矩,女客修行的地方都是单独圈出来的,姑娘家送进来别的不说,至少保证清清白白的。其他的寺庙庵堂什么人都能进什么人都敢进,可没少传出腌臜事,闹出人命都是有的。呸呸呸,这话奴才都不该说,没得脏了姑娘的耳朵。”
  
  婆子一边给黛可说着,一边将她引进一间单独的小院。院子中间一颗枣树,只有一间正房,也算小巧别致。黛可随身带的行李并不多,也就两三套换洗的衣服,其余的都打包跟其他东西一起由贾琏压着一路送到贾府,所以安顿起来很快,稍微收拾一下,便留下李妈妈在院子里,自己带着书墨去隔壁院子跟王熙凤和林黛玉说话。
  
  与黛可的小院不同,王熙凤跟林黛玉落脚的地方是个有七八间屋子的大院落。黛可进去时,里面正乱成一团,丫鬟婆子搬着衣箱拾物进进出出,大有将整个院子彻底重新布置一遍的架势。
  
  “妹妹来了,快坐,”京城已经到了深秋,屋子里的熏笼却还没到用的时候,黛玉身子弱,站起来正要迎一迎黛可,身后紫鹃就给她披上件罩衣。
  
  “姐姐快别出来,万一吹到风,紫鹃又该埋怨我。我可没忘了,当初我不过是想偷你一碗燕窝吃,愣是叫紫鹃追了半个府,最后生生的还是把燕窝给抢了回去。”
  
  “二姑娘又拿奴婢取笑,”紫鹃脸一红,又羞又怒的不依。
  
  “你们呀,瞧把紫鹃欺负的,”王熙凤笑道,“到底是亲姐妹,就是不一样。林妹妹平时对我们府上二姑娘三姑娘也就叫声二丫头三丫头,哪有这么亲亲密密的叫妹妹的时候?”
  
  “瞧链二奶奶这话说的,黛可本来就是我的妹妹,我不叫妹妹,难道要送给你去?”
  
  “若是林妹妹舍得,也不无不妥啊!这么伶俐的妹妹,多几个我都不嫌多。”
  
  “刚才还说我欺负紫鹃,现在就欺负起我来了!”黛可坐到右下首的梨花椅上,抿了口丫鬟递过来的热茶暖了暖胃。觉得暖和多了,才继续开口说道,“二奶奶这里真是热闹,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饭呐,我可是特意跑来讨饭吃的。”
  
  “这小嘴馋的,成,我这就叫她们去准备!”
  
  下了船,王熙凤自然就得知了黛可这一路的处境。她是没把黛可放在眼里,但也不至于在这点小事上为难她。只是没想到下人们看人下菜碟的本事也忒犀利了点,她这头只是想敲打敲打黛可,那边就直接把黛可折腾的没了半条小命。
  
  所以王熙凤打消了当天回府的打算,选择了在永福寺停留一天。说到底,林黛可的底子在那里,就是晕船加上吃不好,好好睡一晚上,吃点补品,再打扮一番,保证又是水灵灵大姑娘一个。贾家老太太心善,说不得黛可入了她的眼,跟贾府几个庶出姑娘一样有造化也未尝可知。
  
  永福寺的素斋饶是黛可这样被自己逆天的厨艺给养叼的也没法说出‘难吃’两个字,可惜黛可肠胃罢工太久,喝了一碗豆腐汤,吃了几筷子茭白就再吃不下去了。
  
  “就吃这么些怎么成,“见黛可放下筷子,王熙凤不由皱眉,“平时老太太就说林妹妹吃的比猫儿都少,到你这里,怎么比林妹妹还不如,这不急死人了!”
  
  “链二奶奶说便说,怎么连我也一块儿挤兑?”林黛玉撇撇嘴,“我这妹妹都被折腾成什么样了,能一下子就缓过来么?你叫她多吃,是嫌没饿死,打算撑死她?要我说,那帮不长眼的奴才就该通通撵出去,没听说哪家奴才能欺负到主子头上去的!”
  
  “都是太太身边的老人,我也不好做主,”王熙凤没想到黛可这个受害人都把这口气咽下去了,心里怎么想不知道,至少表面云淡风轻的,林黛玉却冷不丁提起这一路奴大欺主的事来。
  
  这事儿原本王熙凤是打算就这么揭过去,依黛可的身份,是肯定不会主动去找人告状,她也没地儿去告,要是逢人便说,丢的是她自己的脸面。好好安抚一下,给两颗甜枣吃吃,即便将来有心人特意询问,黛可也会知道该怎么说。
  
  王熙凤千算万算,却忽略了林黛可虽然是庶女,却也实打实是林黛玉的亲妹妹。林黛玉养在贾母身边这么多年,吃穿用度跟贾宝玉平起平坐,事事都不落下,让王熙凤下意识的忘记了林黛玉姓林,而不是贾。跟贾府再亲,姓林的被欺负了,林黛玉不恼才怪。
  
  若是放在原著里,林黛玉身边一文都没保住,没底气自然也就忍气吞声了。如今情况完全不同,林如海具体留了多少家产林黛玉可能没有黛可清楚,但是至少她知道留下的钱足够她在荣国府横着走。更别说这回林如海临死还上了折子,当今圣上都说过她们姐妹俩是忠臣之后,对她们姐妹俩不敬,往严重了说,就是忤逆当今天子。
  
  “我一时的确吃不下这许多,不过晚上怕是会饿。二奶奶疼我,多给我准备些宵夜吧。”说实话,黛可也没想到林黛玉会为她出头,不过这也好理解,到了贾府,姐妹俩互相扶持总是比孤军奋战要来得好。这一点黛玉冰雪聪明,怎么会想不透。只是她现在并不想因为她让黛玉跟王熙凤起了嫌隙,连忙岔开话题。
  
  有了台阶,王熙凤自然顺着就下来了,满脸笑容的说,“那是自然。方才也是我大意了,二姑娘放心,我这就叫她们备上,保管你什么时候想吃都是热乎的。可这碗参汤你是说什么也得喝了,这是上好的西洋参,补身子还不上火,姑娘家吃最是温补。”
  
  其实黛可也不光是嘴上说说而已,到了掌灯时分,她是真的又饿了。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两碗汤几口菜怎么可能够,还不是空腹太久不敢多吃怕伤到胃。等消化的差不多了,肚子咕咕叫那是必然结果。而贾家的下人经过王熙凤的敲打,自然对她不再那么怠慢,宵夜很快就送了过来。
  
  不过这次的宵夜可就没有晚饭那么精致了,倒不是厨子故意,而是换了做饭的人。永福寺的尼姑晚上都有固定的晚课,特意腾出手来给她们做晚饭已经是看在荣国府的面子上,自然不会一直守在厨房等着给黛可做宵夜,所以这些宵夜是贾家的婆子自己做的。
  
  为了弥补之前的过失,贾家的婆子特意跑到附近村里寻来的荤油跟土猪肉,想给黛可弄点荤腥。可她们也不想想,农村用肥肉榨出来的猪油跟她们平时用的油能一样么,再碰上黛可这样嘴刁的,只尝了一口就差点没吐出来。
  
  偏偏碰上好心办坏事黛可就没了脾气,又不想勉强自己吃猪食,又不想饿着,就直接叫婆子带路,准备亲自动手。婆子们开始自然是一通劝阻,后来听黛可保证不在王熙凤跟前提起这事儿才勉勉强强的将黛可领到永福寺西北角的一间小厨房里。
  
  “二姑娘,寺里的大灶早就熄火了,奴才们也是在这个灶上给您做的吃食,可不是故意不给您领大厨房去。”领头的婆子小心翼翼的瞅着黛可。
  
  “成了,我知道。你们先回去吧,灯笼留一盏给书墨就行。”黛可环视了一圈,说是小厨房,食材却不少,米面蔬菜水果样样不缺。
  
  “那怎么成!奴才们还是在外面守着的好,这黑灯瞎火的,二姑娘回去时没人陪着怎么成!”
  
  “你不都说了这寺里最是安全不过么?难不成都是说着哄我玩的?”见婆子连连摇头,黛可眼睛一瞪继续道,“行了,让你们回去就赶紧都回去,难不成还等着我发火?”
  
  婆子们下午刚被王熙凤狠狠臭骂了一通,这时候可不敢得罪了黛可,生怕黛可又跟王熙凤说什么,见实在劝不过,也只能由着黛可。加上书墨随后又给她们每人塞了一个小荷包,也就都喜笑颜开的回贾家女眷所在的院子,该守夜的守夜,该休息的休息去了。
  
  打发走了婆子,黛可照旧让书墨守门,自己把厨房门一关开始尽情的捣鼓。                    
作者有话要说:  【#可怜】【#可怜】,今儿双更!

☆、第八章

  即便心里清楚荣国府真正的厨子绝对不会跟今晚做宵夜的婆子是一个水准,但是黛可一想到那一筷子又腥又腻的肉片,就忍不住想要质疑宁荣二府的后厨水平。所以明知道是杞人忧天,黛可还是停不下手,这小厨房里模子也多,一不留神甜的咸的多做了七八种口味的点心。
  
  上蒸锅之前,黛可自然没忘记将一小瓶水小心翼翼的撒在笼屉里的点心上。这水是由剑三中的特殊药品下品静心散稀释而成,只一点就能将饭菜散发出来的香气遮掩的一干二净,却又不影响菜肴的口味,是黛可一直以来偷嘴解馋的必备利器。
  
  黛可虽然被扔到红楼里的时候是云裳心法,但是在剑三里却是实实在在的双修。冰心心法打副本的时候仇恨总是太高,所以随身总是带上一组下品静心散降低仇恨。
  
  当初整理包裹的时候黛可还发愁来着,那些加体质根骨的小药小吃可以治病,更别说她还有专门加治疗量的药品,拿出去估么着更是有起死回生的效力,可【瞬间降低目标对自身威胁值10%】这种药品,完全就是占包裹格子的鸡肋,早知道会穿越,还不如换成五彩石来得实在。
  
  后来黛可有一次整理包裹的时候不小心撒了点药末在绣好的帕子上,眼瞧着帕子上原本栩栩如生似乎都要飞出来的喜鹊立马变得呆头呆脑匠气十足,才恍觉这下品静心散的妙处。降低目标对自身的威胁值,在这个红楼的世界可不就等同于低调平庸么。
  
  热腾腾的点心出锅,黛可才注意到她做的似乎有点多,拣起两块垫垫肚子,将剩下的都装到了食盒里。多就多吧,没事当零嘴吃也比平常厨子做的正餐强。
  
  “姑娘,这是?”书墨接过比预览中沉上许多的食盒,有些疑惑的问道。
  
  “多准备些以备不时之需总是好的,”黛可一僵,随后若无其事道,“天不早了,我们回去吧,明天说不得要早起赶路。”
  
  “是。”
  
  来时有两个婆子提着灯笼引路,如今折返只剩书墨手上一盏灯笼,加上已经到了亥时初,天色比之前暗了不少,即便有灯笼照着,也只能看清面前的几步路。所以在路过一个类似小花园的地方的时候,由于树木的遮挡,书墨不可避免的在转弯时跟迎面走来的人撞了个正着,身后的黛可也被吓了一跳。
  
  “什么人!”
  
  “我才要问你是什么人,惊吓到我家公子你担待得起么!”
  
  出乎意料的,出声反驳的竟然是个男人,书墨乍一听到立刻将黛可护在身后,“三更半夜的,你一个大男人在尼姑庵里做什么,莫不是贼人!”
  
  “你才是贼!我还要问你呢,大半夜的一个大姑娘到处乱走,是想偷汉子么!”
  
  “你才在尼姑庙里偷汉子!”
  
  “我还和尚庙里偷姑娘呢!”对面清脆反驳。
  
  “行了雨墨,少说两句,”随着低沉的声音,一个看不太清容貌的男子绕过面前的书童走上前,一躬到底,“下人轻狂,还请小姐莫怪。”
  
  “是我管教婢女无方,让公子见笑,”见对方的主子出来,黛可也不好再躲在后面,侧身低头,朝对面男子福了一福。
  
  “总归是……”男子的话说到一半,突然没了声音。双眼直勾勾的盯着黛可的侧脸。
  
  黛可碍于男女授受不亲,并没抬头,却也感觉到了异样。书墨更是被男子的孟浪气得眼睛里差点冒出火来,也不顾主仆尊卑了,往前猛走几步逼退对面的主仆二人,扶着黛可匆匆离去。
  
  等一路回到屋里,书墨才长出一口气,“可算是回来了,真是晦气。”
  
  “好了,兴许对方也不是故意的,”黛可摇摇头,坐了下来。
  
  书墨不服的嘟囔:“明明就是存心的,这么晚了连灯笼都不带,还是在尼姑寺里!”
  
  “先前王婆子不是说过有些人家的哥儿也会送来礼佛么,保不准是哪家的公子哥儿,也别太大惊小怪了。”
  
  “怪不得这么没规矩,被拘起来的哥儿能有什么好东西。还有那个小厮,叫什么不好,偏叫雨墨,就他那张嘴也配!哎呀,”书墨突然低叫一声,“都怪那两个狂徒,奴婢把食盒给忘了!”
  
  黛可一愣,食盒里的点心虽说不是什么要紧东西,可若是被贾家的人捡到,不大不小也是个麻烦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时候有技傍身未必是好事。偏偏天又这么黑了……
  
  “姑娘先歇着,奴婢这就寻去,”书墨见黛可默然不语,提着尚未熄掉的灯笼照转身就出了门。
  
  不说书墨如何黑灯瞎火的寻找食盒,永福寺西北角最靠边的小院里,一主一仆也在进行着对话。
  
  “公子,都打听清楚了,那位姑娘的确姓林,是跟荣国府的二奶奶一起的。”
  
  “可问清她跟荣国府的关系了?”
  
  “能打听的奴才都打听了,这位林姑娘是荣国府姑奶奶的庶女,林家老爷新丧,她是跟嫡姐一起投奔荣国府长住的。听说荣国府的二奶奶很重视林姑娘,知道她有晕船的毛病,特意在永福寺停留一天给林姑娘将养身子。”雨墨撇撇嘴,继续转述打听来的消息。
  
  “说的好听,既然晕船,为何不走陆路?”男子半倚半靠在炕上,“别说这些虚的,继续。”
  
  “公子英明,果然知道这些都是荣国府上的人糊弄傻子的,”雨墨嘻嘻一笑,“这林二姑娘进京这一路被折磨得可惨呢,晕船呕吐不说,吃的比下人还差,半条命都丢了。荣国府的这位二奶奶是个伶俐人,怎么会留人口舌,今儿歇在永福寺是给林姑娘缓缓,养足了精神才好拉出去,啊不对,是介绍给那些亲戚。”
  
  “哼,姓贾的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最毒妇人心!”男子恨恨的猛灌了一口茶水。
  
  ……公子爷,您能不一边鼓着腮帮子猛吃一边说这么严肃的话么。雨墨偷眼瞅了下被男子抱在怀里的食盒,里面七八碟点心如今已经被消灭了大半。
  
  “看什么看!”男子顺着雨墨的目光往怀里看了看,顿时恼羞成怒,“净打听些不轻不重的消息!你瞅瞅林姑娘这手艺,每个十年功夫能成么!平常的大家小姐怎么可能天天下厨练厨艺,肯定是在林家也被慢待,还不快继续给我查!”
  
  “公子,您这可是冤枉奴才了,才这么点时间,奴才能打听出这么多已经是很难得了。再说奴才又没尝过林姑娘的点心,怎么知道好吃还是不好吃。要不……您赏一块儿给奴才尝尝?”就看他家公子这势头,傻子也知道这点心定是美味,不分一杯羹还真是不甘心啊不甘心。
  
  “好你个死奴才!敢跟你家公子爷抢嘴吃,看来是我太惯着你了!明儿你就给我收拾收拾东西回师父那儿去,就说我养不起你,还给师父!”
  
  “哎呦我的公子爷,您可千万别玩奴才。您要真给奴才退回去,老爷子能打断奴才的腿!”
  
  ……
  
  这主仆二人斗嘴斗的开心,可苦了书墨。找了大半个时辰也没能找到食盒,只好垂头丧气的找黛可交差。
  
  “奴婢无能,给姑娘惹祸了,”这是书墨自打到黛可身边来唯一犯错的一次,书墨懊恼的同时更是深深记恨上了害她丢掉食盒的那一对儿主仆。
  
  “无妨,不过是一盒吃食,”黛可摆摆手,先前也是她多虑了,白累了书墨跑一趟。不论谁捡了去,她只要不承认东西是她的,谁还能逼她承认不成?再说一点香味儿都没有的点心,想来有点身份的人也不会去尝。给下人吃了去就吃了,便宜她们一张嘴罢了。
  
  不得不说黛可这次可真是料错了,还真就有人拿鼻子闻了半天什么都没闻出来,照样一口咬下去然后差点把舌头都吞掉。不过这些都不是黛可能知道或是需要关心的事情了,一夜无话,转眼黛可便要真正的踏入荣国府。
  
  天亮后,黛可照旧带上书墨往王熙凤与黛玉的院子去跟两人一道用早膳。折腾一晚上却为旁人做了嫁衣,没吃多少宵夜的黛可免不了多吃了几口。王熙凤见黛可一连吃了四五个素包子,一颗心总算彻底放到了肚子里。
  
  撤下饭菜后,黛可原以为稍作休整就会出发前往荣国府,哪成想这边刚回了自己的院子,那厢王熙凤派来的梳妆娘子就已经侯着了。
  
  “给姑娘请安,二奶奶担心姑娘身边的人伺候不周,特派奴婢来给姑娘梳头。”
  
  经过一晚上好眠,黛可的精气神恢复不少。只是尚在重孝,虽然路上从权,黛可仍选了件牙白印斜纹的对襟褂子,头上也并未佩戴首饰。衣服颜色本就暗淡,衬上她的脸色,就有些苍白憔悴之感了。
  
  如今梳妆娘子一来,说是梳头,其实也不过是将黛可头上的白头绳重新系了一次,更多的时间则是拿着铅粉在黛可脸上抹来抹去,最后又在掌心溶了块胭脂,往黛可的两腮拍了几下才算完事。
  
  一番折腾下来,眼瞅着就过了晌午。若不是婆子传话说马车已经备好,黛可都做好午饭也在永福寺解决的准备了。上车时,黛可与黛玉打了个照面,刚想跟黛玉打声招呼,却见黛玉死死的盯着她,脸色都变了,也就没自讨没趣,转身进了马车。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章

  
  永福寺到荣国府这一路少说也要走上两个时辰,婆子来送午饭时书墨打听到消息,说是黛玉又闹上了脾气,死活不肯吃东西。
  
  “这又是怎么了?”黛可还记得上车时黛玉的脸色。
  
  “姑娘是真不知道?”书墨后悔不迭,“我以为姑娘经历过林家太太的丧事,这些必然知道,只是有自己的考虑才没有动作,没想到竟然姑娘竟真的不知道。”
  
  “什么知道不知道的,你越说我越糊涂。”
  
  “也怪奴婢,没有提醒姑娘。如今姑娘还在重孝,涂脂抹粉是绝对不能的。出了百日,大多数人家便不再讲究这些,至少关起门来没人会追究。就是规矩大守古礼的,也基本只有第一年严些。除非是刻意为难,否则一般都不会逼着披麻戴孝不食肉糜整三年,特别是姑娘跟大姑娘这样还在长身体的,还要松些。如今老爷过世虽然将近三个月,却依然在百日之内。大姑娘看姑娘脸颊上这两团胭脂,怎么会不生气。”
  
  “我真不知这规矩,”黛可顿时懊恼的不行。
  
  贾敏死的时候根本就没人来告诉黛可这些讲究。那时候她才六岁,别说在孝期,就是平常过日子,也没人会给六岁的小丫头梳妆打扮。她是知道古人各种规矩很多,但她又不是古代礼仪专业,能记个大概就很不错。
  
  “太太去世时我还小,并不懂这些,只跟着婆子走,让我跪我便跪,让我哭我就哭,哪成想今天竟出了这么大的错处。我只以为琏二奶奶是看不得我脸色不好,也就由着她去,要不我现在洗掉?”
  
  “想来琏二奶奶也不至于用这般手段,这要让其他家看去,姑娘毁了名声是一说,她也讨不得好。多半是刚才的梳妆娘子自作聪明,奴婢猜测,琏二奶奶的吩咐是给姑娘的脸色弄得好看些,她却画蛇添足,想着红扑扑的才算气色好,就给姑娘用了胭脂。”
  
  书墨也是在大户人家呆过的,那种猪队友似的下人可没少见,以为自己给主子拍了马屁,其实一连踩了四个马蹄子还拽了下马尾巴都不自知。
  
  “罢了,现在说什么也没用。等安顿好我再去跟姐姐请罪。你先去弄点水,我把脸上的胭脂擦掉。铅粉……还留着,总归不能这时候跟琏二奶奶结仇。”
  
  不说黛可这边如何偷偷在马车内折腾,随着马车外逐渐喧闹起来,又渐渐安静下去,荣国府终于到了。
  
  马车从西角门进了荣国府,往前走了大约一百多步的样子,在二道门停了下来。门里迎出来几个小厮,将几辆车的车夫带到一旁的耳房。闲杂人都退下去了,才有婆子放下矮凳,扶着车里的王熙凤等人下了车。
  
  “二奶奶你可回来了,可叫我好等!”黛可脚方一落地,就瞅见迎面从二道门里走出来一个身着银红色绸缎衫子,头上簪着赤金莲花对钗,却梳着丫鬟发髻的美貌女子。
  
  “怎么是你来了,让赖大家的过来接就可以,哪里用得着你?”王熙凤笑道,“这是林妹妹家的二姑娘,还不过去见礼?二姑娘,这是我身边的平儿,以后若是我不在,有什么事尽管去找她。”
  
  “我这不是等不及吗,昨儿晚上二爷就到了,哪成想二奶奶竟没回来。可是想得我一晚上都没睡好,所以今儿一大早就跟老太太讨了差事,到这儿等着二奶奶跟林妹妹。”平儿上前给黛可施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