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系统]云裳一舞在红楼-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林如海的意思,要么他一个人尽快死,要么他们一家人几年后一起死,没得第三种选择。黛可自然不想死,可她也不想去荣国府。
  
  “父亲,就没有其他亲戚可以指望了么?”
  
  “若是有,为父怎么会这样为难。难道为父不知道你年纪小,这样的重担着实太重了些么?”林如海摇摇头,“荣国府虽然底子败了,总还有个架子撑着,至少在你跟你姐姐出嫁前不会倒。至于以后,各凭造化吧。”
  
  黛可心说根本用不了那么久,再没几年荣国府就要被抄家了,可这话她没法跟林如海说,说了林如海还不以为她被吓魔怔了,得了癔症。
  
  “你姐姐不擅琐事,为父想来想去,也只能将这个家托付给你。你母亲的嫁妆当初是说好都要给你姐姐的,这个为父不能动。剩下的东西,你跟你姐姐一人一半,为父绝不偏袒了去。”
  
  “你姐姐外祖家如今只是表面风光,若是真有什么需要帮衬的地方,你也别舍不得,但也不能让人欺负了去。你姐姐不懂这些,少不得要你操心。至于扬州这边,这个宅子你想留就留,不想留就卖了吧。”
  
  “你姐姐的婚事自有荣国府老太太做主,你的婚事为父却不知该如何是好。本来为父想在扬州给你找一户好人家,可是又放心不下你姐姐,说不得要委屈你了。”
  
  开始黛可还觉得林如海这絮絮叨叨的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听着听着觉出不对劲了。什么叫委屈她?虽然是庶女,但也好歹是三品大员家的庶女,高门大户攀不上,小门小户的正室却是没问题的。
  
  林如海如今这意思,合着是想学尧舜,妻之以蝗,媵之以英,让她随着黛玉出嫁,照顾黛玉一辈子啊。黛玉没有当家主母的本事,她这妹妹有,所以就合该她给黛玉的丈夫当妾,替黛玉管家理事,凭什么!
  
  再说林黛玉那是要嫁贾宝玉的,人家俩郎情妾意,姨娘位置还有袭人。袭人连王夫人都能哄住,管个家还不是小菜一碟?她是多想不开,上赶着给人当妾不说,还要去跟个丫鬟争管家权?
  
  “父亲这话说的,能帮上姐姐是我的福气。只是父亲打算的是好,可若是荣国府老太太舍不得姐姐,把姐姐留在身边,女儿该如何自处呢?”这个年代,表哥表妹可是能结婚的,就算没有贾宝玉,姓贾的还有的是人,黛玉要是嫁给了荣国府的人,用得着她来帮黛玉管家么?
  
  “这……”林如海还真没想到这茬,仔细想想,黛可这话还真有几分靠谱。贾老太太说不准真舍不得黛玉外嫁。若是嫁到荣国府,姐妹共侍一夫可就是大丑闻了。                    
作者有话要说:  ︿( ̄︶ ̄)︿ 第一更

☆、第四章

  这年五月,林黛玉收到家书启程返回扬州。
  
  七月,林如海欣喜于女儿的归家身体日渐起色。
  
  又一年五月,林如海身体急转直下,林家两位姑娘轮流侍奉于床前。京城荣国府闻讯,遣贾琏并王熙凤夫妇一同赶往扬州。
  
  六月,林如海病逝。此时,贾琏夫妇尚在路上。
  
  荣国府的人没到,林黛可就没让人对外发丧。超度的和尚道士却已经请到,灵堂也布置好了,算算日子,等贾琏夫妇到扬州,七七四十九日的停灵日最多走过一半。
  
  至于得到消息的人家,没接到正式通知,也不好贸贸然前往,打发下人来探消息,黛可一律回答说家中长辈未至,身为小辈不方便接待。等家中长辈到了,丧葬事宜自然有长辈做主,到时候帖子也一定会往各家送。
  
  林如海去世,黛玉哭的是泪如雨下,几度因为伤心过度晕阙过去。黛可心里也不好受,虽说林如海对她基本没尽到父亲的责任,临死还想坑她一把,但好歹也有生恩。何况林如海去世,意味着她寄人篱下的生活即将开始。
  
  趁着贾琏夫妇还没到,林黛可将家中的下人聚在了一起。她跟黛玉就要走了,扬州这个家是要散掉的,如今整个林府人心惶惶,早做打算也好让底下人早寻出路。
  
  “管家并管家媳妇每人八百两,其余的婆子下人四百两,外院粗使的也每人一百两。父亲并我跟几位姨娘院子里的一等丫鬟每人五百两,二等丫鬟三百两,小丫鬟每人一百五十两。拿了银子就都各自家去吧。”
  
  “至于几位姨娘,好歹伺候父亲一场。每人三千两银子,有家人的归家去,从此自行嫁娶。若是没有去处的,改天官媒上门,断不会委屈了各位姨娘……”
  
  “二姑娘,奴家愿为老爷守节,求二姑娘不要打发了奴家!”黛可话还没说完,一旁的方姨娘哭着扑倒在黛可身下,扯着黛可的裤脚不撒手。
  
  “都不长眼么,还不快把人拉开,没得惊到二姑娘!”不用黛可开口,黛玉身后的紫鹃扬声道,“想守节也要看看自己的身份,姨娘难不成以为自己是宫里的太妃么。寻常人家谁听说过妾室守节?妻妾不分,姨娘是想让老爷死后也不安宁么!”
  
  “不是的,不是的,打死奴家奴家也不敢啊!”方姨娘吓得瘫在地上,“实在是奴家兄长好赌,自从老爷卧病就盯上了奴家。只怕奴家前脚出门,奴家的兄长就会抢了奴家的银子,说不定……说不定奴家还会被他给卖了啊!求二姑娘可怜可怜奴家,看在奴家伺候了老爷一场,不要打发了奴家!”
  
  黛可身旁的婆子也是有知道方姨娘底细的。说起来方姨娘也是可怜人,父母为了养活大儿子将她卖进林家,结果儿子长大了不学好,气死了爹娘不说,还跟狗皮膏药似的贴上了方姨娘。
  
  好在方姨娘人虽然懦弱,却是个明白人。从丫鬟到姨娘,最多从牙缝里省些月例银子接济兄长,其他的念头却是一点都没有。不过她那兄长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混人,见到方姨娘就骂她自己在富贵人家吃香的喝辣的当太太,不管娘家兄弟的死活。
  
  “娘家?呵,这么个破落户也敢跟林家攀亲,他算哪门子亲!”黛可听完颇为同情方姨娘,这就是身为古代女子的悲哀,父死从兄,哪怕这兄弟再混,女儿家也没法做自己的主。
  
  “二姑娘,这种事不能管,”紫鹃见黛可面露犹豫,低声说道,“这种事听听同情同情就罢了,否则一旦您留下方姨娘,自然有李姨娘张姨娘也要留下。姑娘们要上京,这些姨娘难道也带着?个人有个人的命,是方姨娘自己的命不好,怨不得姑娘。”
  
  话虽这么说,黛可也明白理也是这个理,但她还是有点狠不下这个心。先前管家的时候,她撵人撵的利索,那是知道那些人走了还能找其他的活计。可方姨娘这次,撵了那就是一个死,说不定死还是好的,被卖到青楼女支院,那才是生不如死。
  
  “罢了,就当我最后任性一次,”黛可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就任性这一次,从此以后,为人处世都要遵循这个世界的规则了,“相处一场,我总不忍心把你们往火坑里推。这宅子原本是打算变卖了的,如今想来,倒不如留下。若是有人实在无处可去,就帮着看看宅子吧。只是有一条,你们再不算林家的人,犯了事闯了祸也跟林家无干。”
  
  “谢二姑娘,谢二姑娘!奴家断不会叫姑娘为难!”
  
  最后数了数,因为各种原因无处可去的共有十三个人。大多数人还是有亲戚投奔或者想谋个更好的前程。黛可将剩下这些人又重新查了一遍,其中有几个平时就爱多话的,直接找了人牙子远远发卖了,剩下连带方姨娘在内总共留下了七个人。
  
  林家在扬州的宅子不算大,林如海刚上任时并未打算常驻,所以就几进的院子。但是住七个人也太空旷了。正房一直封着贾氏的嫁妆没动,东边如今住着黛玉,贾琏夫妇来了,说不得王熙凤也要暂时住进来。黛可便叫人把西面的几间院子打通,又在临街开了个小门。又把跟正房这边的门锁上,钥匙交给了方姨娘。
  
  接下来几天,黛可领着人将家里明面上的摆设、古董以及各种小玩意全都收到了一起,只留前院几间招待客人的屋子没动,其余的屋子都直接落了锁。办完这些,黛可便回了自己的小院。
  
  打发下人们离开,重新雇几个不知根底的跑腿下人自有身边的李妈妈帮她弄好,她得趁这最后几日好好打算一番。
  
  刘姨娘临走前一晚,曾来找过黛可。她跟被贾氏发卖的费姨娘同是林家老太太给林如海选的通房。当初费姨娘被发卖,多多少少跟黛可有些关系,如今她也要走了,便将自己知道的一些事告诉了黛可。
  
  “二姑娘的生母跟林家是没有关系的,要真计较起来,林家恐怕还有强抢民女的官司要吃。”刘姨娘道,“当年太太也曾提过让春秀补上卖身契,可是春秀死活不肯。想来也是,任谁一个好人家的大姑娘,也不愿意把自己卖给别人。当时她又怀着身孕,太太怕孩子出事,就说等孩子落地再说。哪成想春秀命薄,难产死了。那时候太太自顾不暇,人又没了,这事儿就这么被忘了。”
  
  “按理说老爷生前已经将二姑娘记在了太太名下,二姑娘的名分是妥当的,这事儿我也不该再提,可是春秀家里还有人在,我想着怎么也要跟二姑娘说一句。费姨娘跟春秀关系好,曾经打发人偷偷去春秀家看过。春秀她爹在春秀死后没两年也死了,这就不用说了,春秀还有一个弟弟,比春秀小了有十岁,他,他可是恨着林家的!”
  
  “当初春秀难产,太太打发人送抚恤给春秀家。二姑娘还不知道后院这些婆子,平时采买就什么都敢扣,春秀家老的老小的小,她们扣得还不更多!当时春秀那位弟弟据说才六岁,就敢拿棍子去打送钱的婆子,还嚷着说是林家害死了他的姐姐,要让林家人全家偿命呢!”
  
  “我那小舅舅如今人在哪里?”黛可对春秀毫无印象,这几年也还真没想起过生母这头的亲戚。
  
  “走了,据说是要去考状元,再就没回扬州城。哎哟我的二姑娘,我跟你说这些不是让你去认亲啊!现在林家就剩你跟大姑娘了,万一那人回来……”
  
  黛可笑了,“姨娘,光听你说我生母的弟弟如何如何,你可知道他的名字,或者说,我娘姓什么?”
  
  “这……”刘姨娘哑了,“说不准费姨娘知晓。”
  
  “这不就结了。连姓字名谁都不知道,何谈提防。再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人是死是活还两说,没得操这份心做什么。”
  
  将刘姨娘打发走,黛可就将这事儿给抛到了脑后。荣国府的小厮已经到了,最多两天贾琏和王熙凤就会到。这次连王熙凤都来了,定是荣国府听到了什么风声。她已经将府上的老人都打发走了,王熙凤就算问应该也问不出什么。
  
  黛可身边就留了一个婆子,这婆子还是她拿到管家权之后特意寻的,管事很利索,嘴也严,没牵没挂的,因着黛可答应给她养老,对黛可是忠心不二。原本黛可还想留个丫鬟,奈何寻的几个丫鬟都不争气,j□j了一年多还是上不得台面。
  
  黛玉身边的人,黛可没打发。紫鹃雪雁还有黛玉的奶妈王嬷嬷,全都留下了。雪雁一直是个老实的,紫鹃更不用说,她对林黛玉的忠心是雪雁这个从小跟着黛玉的都比不上。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紫鹃心里肯定有数。现在剩下的就是她自己怎么应付王熙凤,怎么最大程度的保住林家的家产。                    
作者有话要说:  ︿( ̄︶ ̄)︿ ︿( ̄︶ ̄)︿ 第二更!虽然比不上我家丫鬟勤快,但是也不差了有木有!

☆、第五章

  六月二十一,贾琏跟王熙凤终于赶到扬州。
  
  “我可怜的妹妹呀……”人还没进门,声音便传了进来。等丫鬟挑开门,黛可顺着声音看过去,就见一个二十岁左右妇人打扮的女子风一样的走了进来。
  
  只一眼,黛可便认定这女子就是王熙凤。那长相跟红楼书中一般无二,眼角眉梢的风情更是活脱脱的凤辣子。只是今日王熙凤穿得不是红楼中经常描述的那种鲜艳,一身鸭卵青配丁香花纹的袍子,头上斜斜插着几枚金钗。也是,林家新丧,就是再爱艳色的人也要换上素服,这要是一身花枝招展的进来,还不让人给打出去,这是来奔丧的还是娶亲啊!
  
  王熙凤进来直奔黛玉,一把抱住,眼泪也流了下来,“我苦命的妹妹,林姑爷怎么忍心就这么去了啊!”
  
  黛玉听着眼泪也止不住往下掉,“凤姐姐……”
  
  “好妹妹,”王熙凤握住黛玉的手,“如今我来了,你就且放下心吧,一切交给我,妹妹你且好好养养身子,瞧这瘦的!老太太还在等着妹妹呢。”
  
  说完,王熙凤又拉过一旁的黛可,“这位是二姑娘吧,哎呦,也是个可怜见儿的,快别伤心了!你就跟林妹妹一块儿安心的在后院待着,这府里上上下下就交给我跟你琏二兄弟,保证给林姑爷风光大办。”
  
  “有劳琏二奶奶,”黛可俯身给王熙凤行过礼,手帕按着眼角坐到一旁。
  
  王熙凤素来是雷厉风行,稍微安顿就开始分派。各家的报丧帖子打发小厮去送,前来吊唁的,男人都让贾琏去接待,她在后院接待各府的太太。因着林如海是要葬回苏州老家,送葬的队伍就没有大弄,只安排了出城这一路的道士,更远的就免了。
  
  至于内宅,王熙凤一上手就直皱眉。厨房的采买、日常用品的采购,所有长期的单子竟都已经停了,这几日林府吃的用的全都是现买的。府中的下人也都是临时工,大部分院子都落了锁,若不是大件的摆设古董肯定不能拿走要折合成现银,她简直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变卖东西就要记账,王熙凤早就风闻林家这几年的账都是二姑娘在管。七岁管家,在王熙凤看来就是一个笑话。的确,像她们这种人家的女儿j□j岁就要开始跟着学习管家理事,但那也仅限于跟在主母身边观摩,看个一两年之后试着做些不打紧的,真正上手还是要等出嫁。碰上婆家有厉害的妯娌或者上面的太太不想放权,说不定一辈子都摸不到管家权。
  
  像林家这种家里没了正经女主人的,最有可能的是哪个稳妥的姨娘在管家。至于为什么传出来是黛可这个庶女手里握着管家权,在王熙凤看来,很可能是管事的这个姨娘不得林如海的心,林如海不想抬她,拿了个庶女去压她。
  
  不止她,荣宁两府的内眷都不大相信这个传闻,只是有备无患,林家这么大的产业,万一真让个小小的庶女给私藏了,都对不起死去的姑奶奶贾敏。所以这次知道林如海不好,贾母二话不说就把荣国府这边最厉害的王熙凤一道派了出来。
  
  其实宁国府那边的小蓉大奶奶秦可卿手段也不比王熙凤差,而且不像王熙凤什么都浮在表面上,心细如发不说,人还和声和气,温温柔柔的就能把全府的人给拿捏住。这种查对别人家账目的事,秦可卿明显更合适一些。只是怎么说也是隔着一府,秦可卿身体也时好时坏,贾母犹豫再三,到底没拉下脸开口。
  
  黛可并不知道王熙凤心中所想,若是她知道王熙凤都不用她铺垫,就完全按照她的剧本在走,门口放烟花放个三天三夜估计都是有的。她把家中的下人都散掉的原因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藏拙,怕有碎嘴的嚼舌头,叫贾家的人知道她‘名不虚传’,没办法把所有‘功劳’都推到刘姨娘身上么。
  
  这个年代,哪家都不喜欢比嫡女出色的庶女。远的都不说,就说探春,荣国府落败的时候全靠她撑着,结果呢,一竿子给支到爪哇国去了。别看贾母疼爱黛玉,说到底她就是个没有父族依靠的孤女。这次黛可跟着一起去,那就是拖油瓶的拖油瓶,想安安稳稳的长大成人,只有一条路——低调。
  
  先前黛可太自信,以为书中的林如海是病死的,她有剑三这个外挂,治好林如海的病不过是小菜一碟。林如海经她手活了下来,不管将来她怎么圆,至少那份孝心就能让她在林家站稳了脚跟。即便林如海续娶,继室为了讨好林如海也不能对她太苛刻。
  
  哪成想林如海是个必死的命,黛可如今要打包入驻荣国府。荣国府那水多深,就算她有外挂小命能保住,若是被人看不顺眼,平时光挤兑也能呕死她,书中的林黛玉不就是活活气死的么?那么大个荣国府,想瞒卧床不起的病人还不容易,哪那么不小心,在贾宝玉拜堂的当下让林黛玉知道了消息。
  
  说白了,就是有人不想再看见黛玉。当时木石良缘传播的可比金玉奇缘广的多,虽然没有正式定亲,但早都默认了贾家二房的宝二爷是要跟表妹亲上加亲。结果临到头突然换了宝钗,黛玉不死,让贾家以后怎么在亲贵圈里混。
  
  所以王熙凤来问时,黛可是十二万分的配合。叫李妈妈从箱底把近两年的账本都拿出来,一一摊开给王熙凤过目。
  
  翻开账本,王熙凤不由笑了,瞧这一手字写的,荣国府刚启蒙的哥儿都写不来这么难看。说是蝌蚪都是好听的,歪歪扭扭,难为这二姑娘还真能下得去笔。
  
  “叫二奶奶笑话了,”黛可羞赧的低下头,两只手绞着帕子,“我都说不会写了,父亲非叫我写,本应是姨……,本应是我口述,他人代笔的。”
  
  王熙凤只当做没听见黛可的失口,继续翻着账本。从大面上看,前几本账目都没什么问题。只是最近一次结算也是三个月前了,而且最新的两个月的账目支出巨大,记得却很简单,只有寥寥数笔。
  
  “打发下人而已,如何用了这许多?”王熙凤细细一算,几十个下人就用去了两万多两银子,就是荣国府打发一个下人最多也不过一百两,这些银两足够打发两三百人了。
  
  “这都是父亲的意思,父亲的心肠是最软的。之前放出的那些下人似乎也是这么多,”黛可说着,示意李妈妈翻找两年多前的账本。
  
  王熙凤接过账本仔细对比,确实数目一致。只是之前放人都是每月两三房,连续几个月,所以支出并不显眼。既然林如海在世时就是这个规矩,那便不是黛可的差错了。不过给下人的恩典如此大手笔,真不知是林如海这个大男人不懂管家大手大脚,还是林家家底丰厚。
  
  “二奶奶,”黛可笑道,“既然二奶奶今天来了,我想着赶早不如赶巧,不如把姐姐也请来,将父亲临终前吩咐我们姐妹的事告知二奶奶,还请二奶奶为我们姐妹筹谋。”
  
  “也好。”王熙凤点点头,想来林二姑娘要说的就是林家家产的问题了。她正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问,林二姑娘主动提,倒是免了她一番麻烦。
  
  黛玉进来时,眼圈依然是红的,可见又是哭了一天,王熙凤一见又是疼啊宠啊的劝慰了好一通。黛可是早就习惯了黛玉的多愁善感身,若是平时,她也会宽慰黛玉一番。现在有王熙凤在,这些面子上的事情她并不想做,只跟着一起掉了两滴眼泪,便问道:“父亲先前留下的东西不知姐姐带来了么?”
  
  “李妈妈来说时,我便想到了,”黛玉点点头,转身看向紫鹃。紫鹃连忙将手中的托盘放到桌子上。“信和匣子都在这里了,”黛玉睹物思人,不免又是一番伤心,“当日父亲吩咐时,我与妹妹都在,妹妹说与凤姐姐听吧,我是连想都不敢再想一次。”
  
  “姐姐这样伤心,万一坏了身子,父亲九泉之下也会不安稳的,”黛可拿起封好的书信,“那便由我来说,哪里说错了或是漏了什么,还要姐姐提醒。”
  
  “父亲身子不好之后,就开始着手安排这一大家子。二奶奶你刚才也看了,满府的奴才父亲都开恩放了出去,剩下的便是一些死物。太太的私产父亲一直都没动,全都封在内宅。这些东西太太去世时便有吩咐,全是要留给姐姐做嫁妆的。”
  
  “父亲这几年置下了不少产业,铺子父亲已经都变卖掉换成了现银。田产都买在苏州老家,一直有人在打理,还有这边的宅子,父亲说都是不动的,也不需要我们姐妹操心。剩下的摆设古董这几日正劳烦二奶奶帮着变卖。”
  
  “按律女儿是不能继承家产的,可是林家实在连旁支都找不出可以过继的妥当人选,所以父亲留下话,这匣子里留下的财产以及田产宅子,都留给孙子。将来若是姐姐夫家体谅,生下的第三个儿子便姓林,继承林家的产业。若是无法,便让我招婿,以延续林家的血脉。至于这几日变卖的银两,就用作我们姐妹将来在京城的日常开销。”
  
  “到荣国府就是到自己家,哪用得上你们自己出钱!照我说,这府里的东西不少都是有年月的了,卖了换银子才不划算。前几天卖掉的那些就算了,剩下的我都给你们留着,等你们出嫁,全抬走当嫁妆。”
  
  那些不值钱的桌椅板凳当然不在王熙凤所说的范围内,卖也卖不了几个钱。王熙凤指的很大一部分是贾敏当年的嫁妆。当初林如海外放扬州,贾敏嫁妆里的大件家具也都一块儿抬了过来,除掉用旧的,其余那些红木的,黄花梨的,不多不少也装了两三艘船。                    
作者有话要说:  ︿( ̄︶ ̄)︿ 求收藏求留言求各种包养,会打滚会卖萌还会抽打丫鬟加更!

☆、第六章

  自从那日将话与王熙凤说清,黛可便彻底两耳不闻窗外事,每日与黛玉姐妹作伴。黛玉读书,她便做绣活,缝了一堆荷包香囊准备将来进荣国府做人情。林如海停灵满四十九日,姐妹俩随着贾琏夫妇送林如海灵柩到苏州下葬。
  
  林家亲族凋零,林如海自身便是林氏的族长,他这一死,林家竟一时找不出像样的人来继任。幸好贾琏还算有本事,不知道从哪儿找到一个林家的三叔祖,这才开了祠堂,将林如海的牌位顺利入祠。
  
  期间黛可听说还真有不着调的穷亲戚想来谋夺林家的产业,嚷着说林家只有两个女儿,应该由他们这些侄子来继承才对。结果贾家的小厮都没来得及报与贾琏知道,王熙凤听说后,直接一顿板子把人给轰走了。
  
  一切都安顿好之后,一行人便启程前往京城。先前林黛玉进京回扬州都是走的水路,这次自然也是乘船。黛可自打来到这红楼的世界,就一直圈在林府那小小的一片天里。给林如海扶灵回苏州,大半时间也是坐在马车里,偶尔掀开帘子瞅瞅外面都要被提醒行为不妥当。这次本想着坐船是万万错不过这沿途的风光了,结果……她竟然晕船。
  
  上船的头三日,黛可基本是抱着痰盂度过的。上了船一颠簸,她是吃什么吐什么,不吃照样吐,最后实在是没的什么可吐了,就开始呕酸水。短短几日,整个人憔悴的比黛玉还要弱柳扶风。后来好不容易适应了点,脸色却是缓不过来。别的不说,吃食补品就跟不上。
  
  高门大户的下人向来比主子难缠,本来船上的吃食就不新鲜,送到她这里的更是比一般的差了不少。黛可经过贾敏在世那几年的冷落,早就对这种情况有过预估,原本想着大不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是她万万没想到她会晕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更何况下厨。至于识海中剑三包裹里的小吃小药,吃一颗少一颗,黛可实在不想将这些保命的东西用在晕船这种熬一熬就能忍过去的事情上。
  
  “姑娘,多少也吃点东西吧。”书墨将贾家下人送来的,已经冷掉的饭菜放到桌子上劝道。
  
  书墨是黛可临离开扬州时收的大丫鬟。那时王熙凤看黛可身边没人,就想着把身边的丫鬟给黛可一个。黛可不想放个王熙凤的眼线在身边,可实在是没有能用的人,幸好李妈妈给她解了这燃眉之急。
  
  这书墨原本是巡抚家老太太身边的一等大丫鬟,叫银铃,人机灵懂事,长得又漂亮,一来二去就被巡抚的弟弟给瞧上了。儿子想要个通房,老太太当然不反对,可书墨本人不乐意,这位巡抚家的三爷,吃喝嫖赌样样不落,若真是被收了房,等几个月的新鲜期过去,还不知道要怎么熬。见老太太没有为她做主的想法,书墨一狠心,直接绞了头发跑到扬州城外的念翠庵当了姑子。
  
  李妈妈是书墨的远亲,怎么忍心侄女年轻轻的就到庙里青灯古佛一生。何况真正干净的庙宇能有几间?现在书墨是运气好,碰上个心慈的主持,时间久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沦落到比给巡抚弟弟当妾室还要不堪的境地。
  
  先前李妈妈不敢跟黛可提,因为林家也在扬州,肯定犯不上为了个丫鬟跟巡抚家过不去。如今黛可要上京,身边恰好没有得用的人,李妈妈趁机就跟黛可提了这件事。黛可听了书墨的遭遇,不禁想到了鸳鸯。书墨跟鸳鸯的处境很像,不同的是贾母活着的时候还护着鸳鸯,而巡抚家的老太太直接就没把书墨放在眼里。
  
  黛可权衡再三,答应了李妈妈所求,离开扬州的时候将书墨也一道带上了。【书墨】是剑三中万花门派称号之一,原本黛可给书墨改名的时候是想改成七秀的门派称号,可是昭秀,楚秀,琴秀……用起来实在是绕口的很,后面收多了人又容易混乱。可黛可又执着于留下点剑三的痕迹,回忆了半天各个门派的门派称号,最后目光对准了万花,选了书墨。将来若是再有合心意的丫鬟,就依次叫做商羽,丹青,星弈。
  
  事实证明,这次黛可的决定万分正确。这一路,书墨不但将黛可身边事打理的极为妥当,还时不时的给黛可补课。自从林家没了正经女主人,就再没宴过客,所以黛可对内宅的了解仅限于收租子记账分派下人这些,对外的招待是一窍不通。
  
  用的放心的李妈妈更擅长的是内宅阴私,几位姨太太更是没什么眼界。而书墨帮着巡抚家老太太办了不少的宴席,得空就把心得一一讲给黛可听,比如坐席的安排,上菜的顺序,菜品的等级,林林总总,各种讲究。
  
  这些对外的东西黛可以后未必用得上,但是却必须知道。到了京城肯定少不了黛玉的接风宴,以后还有各种大场面,若是哪一步行差走错,好一点是在宁荣两府丢人,差一差,这人就要丢遍整个京城。
  
  这些细节上的讲究黛玉想不到很正常,可王熙凤却应该知道。只是不知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