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娱]璀璨人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正面对正面了,不知道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先不说其他人怎么想的,丹尼尔·克雷格被葛瑞丝看的不自在了。他以前是没遇到过这种纯然扫视,像是被照X光般的目光,而且人家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那么理所当然的,这么一来被看的要是觉得不自在了,那就好像是被看的人有问题了,这么想怎么都不对吧?
    “你穿了内增高。”
    丹尼尔·克雷格:“……”他现在该说什么,‘谢谢你问候我的身高’吗?
    其他人:“……”用这句话打招呼,真的好吗?
    “哦,我不会告诉记者的。”葛瑞丝好像意识到这句话不妥当了,补充了那么一句。
    
    第49章
    
    当《大破量子危机》的主创人员们陆续登台时,已经在台下坐定的记者们敏锐的发现,他们尤其是丹尼尔·克雷格的神情中,带着他们异常熟悉的微妙感。
    《每日电讯报》的记者和《洛杉矶时报》的记者面面相觑,然后都看懂了对方眼中那不言而喻的含义:格林博士又做什么了。
    在这种“果然如此”的心理下,两位记者紧接着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感,毕竟葛瑞丝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她连007都没有放过。还有一种感觉大概是,果然格林博士就如同传闻中的那般:情商低到令人发指,并且不谙社交规则。
    人无完人。
    在这种台上台下达成了微妙统一的气氛下,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了。
    虽然台下的记者们多是冲着葛瑞丝来的——他们能从其他人身上挖掘的新闻价值已经不多了,葛瑞丝才是那个从确定为邦女郎后,就没有任何媒体采访过她,但她身上新闻价值却节节升高的那个女人——但他们也懂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在例行询问了制片人、导演几个问题后,就有记者迫不及待的向葛瑞丝发问了。
    “格林博士,能说一说你为什么会选择邦女郎这个角色吗?”
    这是个大家都很想知道本人怎么回答的问题,没有浪费提问的机会,很好。
    斯特林也问过,而葛瑞丝像是回答斯特林模拟问答时那样,一脸诚挚的想了想才说:“当我问起梅丽尔‘演戏真的有那么快乐吗’时,她告诉我在扮演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角色,赋予该角色喜怒哀乐,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我衍化了下这个解释,对我来说,我喜欢在广阔的舞台上,通过角色掌控观众的喜怒哀乐。你们可以把它当做‘炫耀欲’,不过我就是爱炫耀,我们这类人都这样。”
    从葛瑞丝侃侃而谈时,记者们意识到梅丽尔是在说谁后,先觉得她们关系果然很好,再有莫名觉得这样的答案,似乎没有那么有爆点啊,好吧它听起来有那么点官方,但哪想到炸弹在后面等着他们呢。
    提问的记者脱口而出:“你说了‘我们’对吧?除了你还有其他像你这样的人吗?”还有同伙?她的母星不止派了她一个人?地球有危险,MI6知道吗?
    “咳咳。”
    “我假设你没有在想我的母星——”
    “你怎么知道?”
    嗯,这三个反应呢,第一个是《综艺》的记者发出来提醒《卫报》记者,也就是第一个提问葛瑞丝的记者的;第二个则是葛瑞丝拖长了调子问的;
    第三个很好理解了,那就是《卫报》的记者,再次没有一丝丝防备脱口而出的。
    再然后,一片静默。
    坐在葛瑞丝旁边的丹尼尔·克雷格,下意识去看葛瑞丝,他觉得他好像看到葛瑞丝翻白眼了,但觉得应该是错觉吧,像是明星,尤其是女明星大都很注意在公众场合,尤其是现在台下还坐满了记者的情况下自己的言行举止,像不太优雅的翻白眼好像不太好吧。
    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的丹尼尔·克雷格,思考的时间太长了,以致于在眼皮底下翻了个白眼的葛瑞丝,已经回视了。再对上“邦德先生”的视线后,葛瑞丝回了一个再纯良不过的微笑,丹尼尔·克雷格顿了下,默默收回视线了。
    经过了这样一个…非凡的开场白后,记者们也需要缓一缓了,他们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了,等会儿再坚强的来继续问葛瑞丝问题么。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煞到了,问到的问题都比较平和。
    等差不多一轮后,终于有记者再次点名问葛瑞丝了:“格林博士,可以说一下你对詹姆斯·邦德的认知吗?”
    先不说这究竟是想“抛砖引玉”,进而引出来关于那则引起广泛热度的伪预告片;还是其实想问葛瑞丝关于她对饰演詹姆斯·邦德的演员,丹尼尔·克雷格本身的看法,但问题问就问了,葛瑞丝自然就得回答了。
    还记得先前葛瑞丝和雷蒙德分析过邦德的人设么,葛瑞丝那一次还没有说完。这次在原有‘邦德有轻微的反社会人格,和有缺陷的道德水平’的基础上,葛瑞丝还增加了新内容,“……我说邦德先生有轻微的反社会人格是因为,虽然他杀人不眨眼,但是仍能维持正常的社交关系。再有通常会和人保持着他认为安全的距离,当然也有特殊情况,考虑到上一部情况,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是合理的。另外他还不幸的患上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那类人总是会得这个。”
    葛瑞丝这一次还在‘他们那类人’上,稍微加重了音节,很明显是在呼应她前面所说的‘我们这类人’了。
    安静,再安静。
    哦,这也不能意外吧?考虑到人家有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并且还就这方面出版过的四本相当有参考价值的书籍,就只是听得有点懵逼而已,还有他们就装作不想知道葛瑞丝所说的‘他们那类人总是会得这个’,是怎么得出来的了。
    当然也有例外,《帝国》杂志主编凯文·戴维斯,就听得津津有味么,不仅如此他还有那么些与有荣焉。这里得说一句了,凯文·戴维斯是从牛津大学文学系毕业的,也就是说葛瑞丝是他的校友。另外,他是没有受过葛瑞丝荼毒,所以算是比较纯粹的人迷,不过说回来就算是受过葛瑞丝荼毒的牛津大学师生们,他们对葛瑞丝绝对是又恨又爱的,看葛瑞丝的个人粉丝论坛里,牛津大学的学生属于生力军就可见一斑了。
    除了他以外,还有制片人和导演,尤其是导演马克·福斯特,他还偏过头多看了葛瑞丝一眼。葛瑞丝改写过的剧本,他在拿到后重新仔细看过了,可以说邦德的人设完全是承继了上一部《大战皇家赌场》的,而且新的变化在他看来很合情合理,但他没想到葛瑞丝是从她自己专业的角度出发来解读的。
    安静过后,新闻发布会还得继续。
    葛瑞丝又被跳过去了,而且似乎是也为了呼应记者问她的这个问题,就有记者问丹尼尔·克雷格:“你对这次的邦女郎是什么样的认知?”
    丹尼尔·克雷格微不可查的僵硬了下,他难道也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出一堆专业性的东西出来吗?别逗了。他组织了下语言说道:“事实上,这一次的邦女郎有了一些新的改变和尝试,导演是这么告诉我的,但具体的改动是什么,我并不知道,或许你们可以问导演?”
    很顺利的就把皮球踢给了导演,马克·福斯特:“……”我没说话啊,怎么也能得到话语权?再说这个问题吧,关于邦女郎具体的改动,马克·福斯特当然不能说,现在他们还处在观望状态呢,说出来就没什么意思了。再有,丹尼尔把皮球踢给他,他可就不能把皮球踢给制片人了,所以说在记者们把视线转移到他身上的时候,他就硬着头皮开始……绕弯子了。
    “是的,这是一部新的电影,我们希望都能有新颖的事物来满足观众,也希望观众在观看过电影后,能深刻了解我们的衷切希望,并给予良好的反馈。”
    这话听起来好像很官方,但又感觉可以深入挖掘下,但还没等记者们想这么做时,制片人芭芭拉·布洛科尼就接过导演的话头,说起了更官方的话,比如说展望下这一部新片的未来。
    她很明智的没有提到票房,上一部《大战皇家赌场》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邦德电影,这无疑是带给制作组和米高梅压力的,更不用说他们这一次制作的《大破量子危机》,是邦德电影史上一次真正的续集电影。
    另外,对改动后的剧本,芭芭拉心里没有忐忑那都是说假的,所以在一切尘埃落定前,还是不要随便预测票房的好。
    芭芭拉·布洛科尼的发言,在记者们看来那全都是套路,难道这次新闻发布会就这么在套路下结束吗?
    《每日电讯报》的记者脑筋转得快,就对旁边《洛杉矶时报》的记者使眼色,想升职就勇敢的上吧,兄弟!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还真就鼓起了勇气,当然并不止升职加薪的问题,还有《洛杉矶时报》作为美国第三大报纸的尊严问题,不然就是作为一个记者的专业素质问题……反正作为站起来向葛瑞丝提问,那就是有正当理由的。
    哦,这次提出的问题总算不是那么平和了:
    “格林博士,丹尼尔在先前接受采访时声称,担心女友不开心,这一次在新电影的拍摄中,关于激情戏的部分仍旧采用替身,您对他这样的做法怎么看?”
    Good  job!
    当然丹尼尔·克雷格不会这么想就对了,他现在大概有些感受到被他踢皮球过去的导演的感受了。
    “你的立意很模糊,你是想我对克雷格先生作为一个演员的专业素养提出评价,还是想我感叹下他们情侣间关系好,又或者你是想旁敲侧击我饰演的角色,在电影里有没有和他饰演的邦德先生发生性关系?”葛瑞丝思维敏捷的给出了三个选项,任《洛杉矶时报》的记者选择了。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最后一个吧。”
    葛瑞丝稍微挑眉:“嗯?”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就差立正稍息了,他赶紧改口:“最后一个。”
    葛瑞丝微微一笑,很言简意赅的回答:“没有。”
    这是一个爆点!没有和邦德发生性关系的邦女郎,这好像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吧?毕竟大家都知道邦德就是个人形春药,风流韵事从来没有断过。
    在下面记者们有那么点蠢蠢欲动时,葛瑞丝又懒洋洋的开口了:“说实话,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选择这一项。”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顿时头皮一麻,但心中那小期待又是怎么一回事?事实上不仅是他,知道葛瑞丝是什么样“品格”的,都开始了微妙的期待起来,当然被无辜中枪的丹尼尔·克雷格大概不会这么想吧,而且还有不好的预感。
    事实证明,他的预感成真了:
    “不管这一项的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那都不会改变新电影里有激情戏的事实。当然了,如果你选择了第一项,我觉得我不会给你什么有意义的答案,鉴于我和克雷格先生总共认识了——”葛瑞丝说着还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115分钟,我并不能仅仅凭借我刚听说的一件事,就去评鉴他的专业素养。”
    这么说也无可厚非,而且这显然是把问题回避掉了,不会因为说错话就和丹尼尔·克雷格交恶,但这么想的就太天真了,葛瑞丝的话还没有说完。
    “不过,如果是第二项的话,我倒是可以说些什么。”葛瑞丝稍微倾斜头再度定睛看丹尼尔·克雷格,那对视的样子好像有那么点暧昧,但现场这么想的还真不多,甚至说很少,大概是葛瑞丝平常时候看人的目光,太具有侵略性了,很难让人想象她在除演电影以外的时候,还有其他的眼神,再说人家可是一言不合就会回母星的,怎么可能会和地球人类搞暧昧。
    “克雷格先生和他的女朋友确实感情深厚,这一点可以从克雷格先生的袖扣上看的出来。很显然它是特别定制的,乍一看扣面上的图案是纸牌里的花色,但如果仔细看的话就可以看出来只有‘红心’是红色的,而本来对应是红色的方块却不是红色。显然,赠送的人是想借此表达着什么。为什么说这是被赠送的,显然克雷格先生并不是那么喜欢这副袖扣,我想这大概和他在《大战皇家赌场》的经历有关。但他不那么喜欢,却在今天这样的场合里佩戴出来,显然是出于对赠送者的情谊。”
    葛瑞丝可是赢得过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举办的,‘看谁语速更快’大赛的,并不,是在语速上有过系统练习的,而且还有像马克·扎克伯格那样同样语速要上天的‘敌人’共同进步。因此从她开口到那么长一番话结束,前前后后过了其实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等其他人的目光才从丹尼尔·克雷格的袖扣上移开时,葛瑞丝的话差不多就说完了。
    这语速,也没谁了。
    另外,丹尼尔·克雷格没有一丝丝防备的,就被这一番话砸的晕头转向,想要做表情管理都来不及。这下子也不需要求确认,就大概可以知道葛瑞丝说的是对的。
    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迎来了它的第三次静默。
    往好的方面想,这是最后一次了。葛瑞丝这么接连几棍子下来,好好的新闻发布会怎么都回不到它既定的轨道上了,未免接下来再出现什么非战斗性损伤——毕竟丹尼尔·克雷格可是主演,他要是出什么事,剧组大概就得跟着开天窗了——所以还是就这么…圆满的结束吧。
    记者们也没有什么怨言,他们得到的新闻也足够了,另外还是回去再心疼他们的智商吧。
    不过呢,新闻发布会还有最后一个环节,拍照环节。
    原本主创们是坐着的,所以在身高的对比上基准线不好拿捏,但现在站起来一起拍照就不同了。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呢,不算特别正式,所以也不会要求主创们一个个都西装革履,或是穿礼服。像导演马克·福斯特,和大反派的饰演者马修·阿马立克,虽然穿着西装外套,但却没有打领带,不像丹尼尔·克雷格,他俨然就是电影里邦德会有的打扮。
    至于女士们,只有制片人芭芭拉·布洛克尼穿了裙子,另一名邦女郎的扮演者杰玛·阿特登是黑色牛仔裤,外加黑色外套,系在腰间的腰带,很好的凸显了腰部的轮廓。
    而葛瑞丝,她是穿了件袖口有蕾丝镶边的衬衫,领口的系带还打成了蝴蝶结模样,但她今天还穿了件黑色的高腰裤,衬衫的下摆自然是要束进裤子里的。不仅如此,她在外面还穿了件深蓝色为底有白色格纹的及膝长大衣,再配合上别致的剪裁,简单的设计,让她看起来有着脱俗的率性韵味。
    还有,这样的穿着打扮,即便葛瑞丝穿的高跟鞋并不高,可她本身就身量高挑,比例很好,高腰裤又是视觉上很好地提升腰节线,拉长身材比例的利器,顺便还展现出漂亮极了的腿部线条。就那么站在那里的时候,总感觉腰部以下全都是大长腿了。
    现场的男记者们或许会想,这大概是个不走性感风的邦女郎了,好吧,他们也没办法想象格林博士走性感路线的样子。但女记者们想的就不是这个了,她们的目光就不自觉从丹尼尔·克雷格身上移开,往葛瑞丝身上徘徊了,心想论腿长,丹尼尔·克雷格好像就输了一丢丢了。
    尤其是拍合照的时候,他们俩挨着站,纵向比较的结果就更明朗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
    不仅如此,除了大合照外,还有单独拆开的合照,作为邦德和邦女郎,怎么都得单独来一张合照吧。
    拍照前,丹尼尔·克雷格又叫上了杰玛·阿特登。
    哦,对,邦女郎其实还有一位,那就一起来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大家胶卷还有剩余。
    按照一般的拍照站位,“邦德先生”是该站在中间左拥右抱的,不过这次要拍摄前,葛瑞丝已经很配合的站在丹尼尔·克雷格左边了,被后叫过来加入的杰玛·阿特登,正要从葛瑞丝那边走到丹尼尔那边去时,底下就有记者叫住了她,“杰玛,你站在格林博士左边就好了。”
    这样一来,可不就是两全其美了嘛。
    《每日电讯报》的记者看了一眼,在这关键时刻出声的记者,看到他胸前挂着的铭牌了——美国《综艺》,就是另外一个被葛瑞丝说过就升职的记者。所以说,他是故意的?又或者单纯就是想让格林博士站“主位”?
    《每日电讯报》的记者抬起照相机看向台上,不得不承认,这好像真的是神来一笔。他在心里感叹着: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关键时刻不仅能对比出来,而且它还无处不在。另外还给这张合照想好了小标题,‘格林博士男女通吃,尽显邦德小姐风采’。
    咦,为什么总觉得好像忘记了什么事呢?不管了,先拍了这一组“气场大比拼”的照片来,明天的新闻就配这组图好了。
    这次的新闻发布会,到这里算是要彻底圆满的结束了,但还就是有人不圆满,他没忍住叫住了葛瑞丝,脸色不怎么好看:“格林小姐,你是不是该对你今天的所作所为说点什么?”
    葛瑞丝把手背在身后,用一种很“事不关己”的语气说:“你在生气?”
    丹尼尔·克雷格觉得他不能好好和葛瑞丝说话了,他语气平板地反问道:“我不该吗?”
    葛瑞丝换了下脚上的重心,眨了眨眼,也用了反问的句式:“是因为记者们没有问起邦德先生改版为邦德小姐的事吗?”
    丹尼尔·克雷格一愣,还真的是,记者们就没有问到这个更令他感到尴尬的问题,毕竟他们一会儿又一会儿的就被葛瑞丝的回答弄得懵逼了,脑筋没那么灵活,到最后就没想起来,也没有机会问到了。这么一想,丹尼尔·克雷格就不由得地看向葛瑞丝,她是故意的?
    葛瑞丝却又说了:“真遗憾,你认为呢?”她都用上咏叹调了。
    丹尼尔·克雷格:“……”再见。
    
    第50章
    
    在《大破量子危机》新闻发布会前,还有一些琐事:
    《大破量子危机》的发布会是在2008年1月25日,在此之前的一个月份里,美国电影界分量仅次于奥斯卡金像奖的金球奖,颁奖典礼在1月13日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举行了。这无疑是受到了到现在仍然没有结束的编剧大罢工影响,相比于往年的红毯闪耀,冷清了相当多。
    《赎罪》获得了剧情类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电影配乐奖,而葛瑞丝入围的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这一奖项由法国女演员玛丽昂·歌迪亚获得。
    而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也于23日揭晓。《赎罪》被提名了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西里莎·罗南)、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原创配乐奖。葛瑞丝主演的《魔法奇缘》,相比之下就黯然失色的多,它仅仅被提名了最佳原创歌曲奖。
    不过,《魔法奇缘》作为一部商业片,已经做到了最好。在奥斯卡金像奖上有所提名,这对《魔法奇缘》来说是锦上添花。
    ——截止到日前,《魔法奇缘》的全球总票房已经高达四点五亿美元,作为一部预算仅有八千万美元的商业片来说,粗略计算下来《魔法奇缘》的投资回报率(利润与投资成本的比值)高达四点六。
    当然这只是粗略计算,《魔法奇缘》的成本自然不止八千万美元,除了预算成本外还有宣传成本,但真的要说,《魔法奇缘》的宣传成本并不高,但取得的效果却令其他电影公司侧目,当然总票房也是。
    斯特林对葛瑞丝能再在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其实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不报希望归不报希望,但不能因为被提名的几率不大,就不去运作。在葛瑞丝去拍摄《虐童疑云》时,斯特林和WMA就私下里做过功课,现在看来好像是做了无用功,但从长久看来,葛瑞丝潜力无限,所以现在就先混个脸熟,日后好相见。
    另外,葛瑞丝是没得到提名,学院却另外邀请她作为颁奖嘉宾,并且希望她能够在颁奖典礼上演唱《That's How You Know》。
    不过,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将在2月24日举行,和葛瑞丝的档期冲突,斯特林代表他的客户表示了十动然拒。说起“十动然拒”来,从《魔法奇缘》热映开始,斯特林还真的做了很多十动然拒的事,比如说代言、脱口秀、接踵而来的剧本邀约等等。
    原因很复杂,更主要的还是葛瑞丝档期吃紧,她基本上在连轴转——拍摄完《虐童疑云》就进入了《大破量子危机》剧组,再有另外一部制作费其实只有七百五十万美元的《成长教育》,在排队等着拍摄。还有,《妈妈咪呀》将在今年7月上映,而《大破量子危机》是在11月,《虐童疑云》定档应该是在12月。
    当然,也有在洽谈的。斯特林最近就在和迪士尼商谈一份合约,等把葛瑞丝送到意大利,他就回去“啃”迪士尼那根硬骨头。
    咦,怎么和意大利又扯上关系了?
    这就又不得不说起,在葛瑞丝正式进入《大破量子危机》剧组前参与拍摄的另外一些琐事了。
    在《大破量子危机》里葛瑞丝饰演的卡蜜儿,不仅是第一个没有和邦德上床的邦女郎,而且她在影片里有很多的“武戏”,在历届邦女郎里论能武程度,也是名列前茅的。
    这对武打动作的要求就高了,而葛瑞丝的剑术倒是挺不错的。
    讲到这里,或许就得问葛瑞丝是怎么通过试镜的了。这个么,试镜的时候是有四个选角导演,葛瑞丝在展现她的剑术前,被其中一个选角导演问到特长,葛瑞丝就展现了下她的“特长”,然后…就没然后了。
    所以说,在正式进组拍摄前,葛瑞丝要在意大利接受系统的训练。同时,剧组也将从松林制片厂转到意大利拍外景,不仅如此,《大破量子危机》在以后还要转战的外景地要更多,除了意大利和英国外,还包括巴拿马、智利、墨西哥和奥地利等。
    考虑到训练是封闭式的,而且负责训练葛瑞丝的教练们是业内顶尖的,并且还需要在短时间内速成,所以斯特林觉得在这四个星期内应该不会出什么事,所以他就放心的飞回洛杉矶了。
    这时候关于记者招待会的新闻,已经陆续出炉了。
    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斯特林就在外面等着,在记者们鱼贯而出的时候,他还特意观察了下他们的表情,看谁哭过了——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但斯特林相信,葛瑞丝不是不能办到——意外的是,记者们大部分都很放松。
    斯特林原本还在想,难道是葛瑞丝有所收敛了?等斯特林看了出炉的报道后,就知道他实在是想太多了,以及那张葛瑞丝“左拥右抱”的照片,为什么成为了被拿来当配图最多的一张?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大破量子危机》记者招待会新闻出来后,网络上的反响了。另外,除了纸媒外,各大新闻网站上陆续放出的图片更为齐全,看起来更清晰,而且新闻也是更加的五花八门的,这是一部分前提。
    ——“格林博士男女通吃,尽显邦德小姐风采”!我就想说能不能不要配这么具有误导性的标题,你有本事配标题,有本事让标题成真啊!
    ——楼上淡定,换一个角度想,邦德小姐的接受度是很广的,说不定哪一天米高梅就毅然决然放飞自我真拍了呢。
    ——再换一个角度想,就凭着格林博士展现出的腿长,不,是气场,在这部邦德先生的电影里,我都开始想认为是邦德先生主打性感,而格林博士主打智慧了。
    ——说起气场的问题来,我格林博士气场两米八,谁来谁弱。看梅丽尔,看莱昂纳多,看记者们——'附图''附图''附图'
    ——我开始期待以后了,让娱乐圈各路人马都成为格林博士的“手下败将”吧!
    ——等等,为什么你们的关注点会在这张配图上啊?我承认葛瑞丝是气场最强,是腿最长,是颜值最高,可比这更值得关注的,难道不是她说的话吗?就像她从丹尼尔的袖扣,就看出那么多问题;再比如她说的同类人。
    ——我能说我假装我没有看到那‘一言不合就搞智商碾压’的言论吗?
    ——我能说我假装我没有看到那‘外星野心好大,地球有危险’的言论吗?
    ——我能说我假装我没有看到那‘格林博士要文化侵略全人类’的言论吗?
    ——地球有危险,发言需谨慎,所以我们还聊一聊格林博士的气场吧。
    ——哦,呃,好吧。
    郑重申明一句,这只是葛瑞丝个人粉丝论坛上的言论,在外面葛瑞丝可没有被这么“妖魔化”,不然国家安全局早就找上来了。
    开个玩笑,不过葛瑞丝又圈粉了倒是真的。
    事实上,随着《魔法奇缘》票房节节升高,007伪预告片的横空出世,再有记者招待会后的新闻发布等,葛瑞丝脸书上粉丝数目就一涨再涨,即使葛瑞丝脸书仍旧空荡荡的,她上一次登陆脸书还是那次绯闻事件,不过葛瑞丝一次发言,就足够回味很久的了。
    斯特林也没有自告奋勇的帮忙打理葛瑞丝的脸书,虽然这是常态(经纪人或助理帮忙打理明星的社交账号),但斯特林就不去“自讨苦吃”了,他也模仿不来葛瑞丝的作风。经纪人先生就只是看着粉丝数目,再然后心里有底,去给他的客户去争取更好的合约,比如说和迪士尼的合约。
    迪士尼想得到葛瑞丝的“剧本优先选择权”,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葛瑞丝得优先于其他影业公司的剧本,而考虑迪士尼送上来的剧本。作为回报,迪士尼也会在他们公司制作或发行的电影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介葛瑞丝。
    迪士尼会有这样的考量,一是葛瑞丝现在是好莱坞人气最高最受看好的明日之星之一,她不按常理出牌,可偏偏不仅影迷们吃那一套,而且媒体也似乎对她格外纵容,即使她目前只有两部电影上映,但迪士尼也不能否认,《魔法奇缘》能取得现在超过他们一开始预期很多的票房成绩,葛瑞丝在其中贡献了超乎他们想象的票房号召力,再看现在007系列新电影,她的关注度可是超过了邦德,试问又有几个明日之星能做到?在这种情况下,迪士尼自然是要先下手为强,将这样的明日之星尽早拉拢到自己的地盘上来的;再有,到目前为止还从没有媒体扒出过葛瑞丝的家世,其他七巨头也不知道,但因为《魔法奇缘》的关系,迪士尼自然是知道一部分的。虽然不是特别清楚,但知道她出身显赫就足够了,迪士尼可从来不会和大资本家过不去,毕竟电影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投资商”。
    综合下来,迪士尼有这样的考量就不足为奇了。
    斯特林心里更清楚,所以在和迪士尼的谈判中就很稳得住,扯皮谁怕谁。
    想想看在和米高梅,就葛瑞丝的片酬扯皮的时候,斯特林都硬生生的将原本的两百万扯皮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