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色生枭-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家园子,水池决不能太深,平日这里来来往往都是贵人,万一哪个失足落水,淹死了可不得了,小虫子不过是个孩子,身材矮小,但在水里还能露出肩膀。一只手捏住鼻子,沉下水去在池底摸索片刻,仿佛找到了什么机括,用力一掀,只听扎扎的闷响,水位迅速下降,只片刻功夫小小池塘就被倾泻一空,泥泞池底,正中央露出一只大洞,借着火光,隐约可见一排长满青苔的台阶,弯弯曲曲不知通往何处。

小虫子招了招满是泥巴的小手:“请万岁移驾……”

景泰笑了:“逃难呢,少文绉绉了!”说完,也不顾龙袍威严,跳进泥沼,沿着湿滑台阶向下而去,小虫子断后,跟在皇帝身后下了几阶,又从石壁上摸索出只铁环用力一扭,扎扎声再起,入口关闭,同时池水源头开闸,很快青莲池又被注满,恢复原状。

小虫子三步并两步跑到皇帝身前想去点灯,可他个子矮够得费劲,此情此景景泰哪还会忌讳什么主人奴仆,何况眼前这个小太监说出那九个字,对景泰而言当真就是个亲人了!

景泰上前帮忙,在小虫子的指点下,一边走着,一边点燃墙壁上的油灯,灯油九成满,显然平时有专人打理、养护。同时打量着周围,密道不算狭窄,能供三个胖子并肩而行,这一路都在蜿蜒向下,深入地下,潮湿阴冷。

小虫子在头前引路,笑嘻嘻地说:“师父给我讲过,这条密道……”

刚说了几个字,景泰就打断问道:“师父?”

“师父就是当朝国师,盛景大法师!”小虫子的语气自豪而虔诚,随即又继续刚才的话题“这条密道是他小时候在园子玩的时候无意发现的,直通西郊,应该是前朝留下来的,本朝无人得知,三十年前师父要先帝爷在西郊修建别苑,就是为了这条密道呢。

“师父仔细查过,这条密道修建巧妙,有通风有泄渠,又这么潮湿,基本不惧水火,万岁大可放心,进来了也就安全了。还有,这一路上都有师父早就布置好的剧毒,除非从小服食解药,否则只要进入其间,就必死无疑。”

密道是留给皇帝逃难用的,国师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他算不出今天的情形,只是按照常理推断,一旦要用到这里,景泰身后多半会有追兵……毒,是用来扼杀追兵的。至于景泰、小虫子,早在幼年时就被国师喂服过特殊药物了,能够解消密道中的剧毒。

走着,景泰皱起眉头:“他……为何不告诉我?”

小虫子声音清脆应道:“师父说,这点小事用不着万岁费心,由我们惦记着就可以了。”

回答的全没问题,不过他误会了景泰的意思,皇帝叹了口气:“我不是说密道,我是说你……还有,小豆子是不是也和你一样?”

小虫子点了点头,回答仍是千篇一律的‘师父说’:“师父说,怎么用人、用什么人他心里有数,自会安排,万岁就做随心所欲的皇帝就好了,要是提前知道了咱们的身份,不舍得打了也不舍得骂了,反倒容易引起别人猜疑,小豆子和我一样,他是我师兄……”

说着,小虫子撅起嘴巴,语气难过:“他死的可真冤枉。”

小豆子死得的确很冤,景泰杀他是因为对他说了他‘不能听的事情’,却不知道小豆子根本都是国师的心腹。

景泰不在意这份小小的忤逆,摇头苦笑:“是啊!杀错了,怪我。”

密道蜿蜒曲折,不过没有岔路,走起来全不用担心,景泰不会武功、今夜前后两次吐血,但他身体极好,每年盛夏时,隔三五天都会到东郊大湖中去游泳,一游一个下午不见疲惫。现在气血渐渐顺畅,步子也越走越快,下虫子几乎要跑起来才能跟得上,密道中走了良久,终于开始缓缓向上,最终的出口不在别苑,而是别苑十里外的一个庄户人家的菜窖。

出来时,景泰随手扯了一根酸菜叶尝了尝,扔掉……而对他的到来,庄户家中的人完全无视,就仿佛这突然冒出来的两个人根本不存在,小虫子熟门熟路,引着景泰到一件静室休息。

才一踏入其间,景泰就站住了。

静室陈设简单,只有一床、一案,由此墙上悬挂的一副字也就愈发醒目了。

没有落款,笔力稀松,甚至有些歪歪斜斜,景泰认得这是国师的手书。国师的手烂着,写不好字,很少动笔,平时法旨都由阿一代笔。

墙上六个字:无妨,来日方长。

看得出,纸张微微泛黄,已经挂在这里有些年头了……此刻,雄鸡高唱、天边破晓。

第二卷 百花杀 第七十四章 大辱

稍事休息,小虫子又把换过普通衣衫的景泰带往三里外的一处人家,随后道:“小虫子去请诸位大臣来迎驾,万岁安心静养,这里都是咱们的人,安全得很。”待会大臣们就会过来,所以才要把皇帝换个地方,密道的出口不容旁人知晓的。

说完,小虫子走到门口,可又站住了脚步,犹豫了片刻,转回身跪倒在地:“万岁,有几句话不是我该说的,可我忍不住,您别怪我。”

景泰起身上前:“以后独处时,不用跪、不用谢、不用小心翼翼,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就算朕……就算我听着生气,只会杀别人泄愤,不会责怪你。”

国师的亲信爱徒,落在景泰眼中就是亲近的自己人。

说着,景泰把小虫子拉起来:“说吧,什么话。”

“师父离开了这么久,昨天夜里又有人冒充他……我知道,您担心他老人家,怕他、怕他回不来了。我也担心,可我不怕!师父是谁?堂堂大燕国师,中土第一人!或许他不小心会遭了宵小的暗算,身边有麻烦一时脱不开,但师父一定不会有事,能伤他性命的人,根本就还没生出来呢!师父一定会回来的,小虫子等着。万岁,您也别怕。”说话时,眼泪顺着他的脸颊吧嗒吧嗒地滴落,小虫子用袖子抹去,转身跑出大屋,从农庄里牵了匹马,赶往别苑喊人去了。

过了一阵,隆隆马蹄声传来,朝中一众重臣急匆匆赶来,而出乎意料的,景泰并没有众人想象中的震怒或者颓丧……国师只是下落不明,连太监小和尚都认定国师能回来,自己又哪能那么沮丧?花小飞还没回来,现在就绝望,未免有些太‘心急’了吧!

景泰的确是振作了许多,群臣见到皇帝这个样子,自然也觉得欢喜,齐齐跪拜高呼万岁,景泰摆了摆手,赐众人平身,大臣们赶忙挑着好消息报上来,京师叛乱彻底平定、如今完全安定、大军镇守四方等等,但没人敢提皇宫大火尚未熄灭、以及仓皇出宫的队伍遇袭等事。

景泰大概听了听,就捡着自己最关心的问道:“天权有消息么?明日山庄怎么样了?”

明日山庄已经顺利攻占,之后就没再有过什么消息,大营不可能会出事,想来是没什么可呈报的吧……景泰大不耐烦,命令手下:“马上传令过去问,到底堵到反贼了没有!”

而后,他也不问自己的家眷逃难是否顺利,从跪在面前的人群中扫视一圈,伸手点向其中一个武官:“诸葛小玉,你跟我来!”

当年谢大人死后不久,朝廷撤掉了他的常廷卫,另立武夷卫取而代之,诸葛小玉是不久前刚刚上任的主官,很年轻,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身材消瘦目光阴鸷。

战战兢兢地随景泰转入后间屋,还不等皇帝开口,诸葛小玉直挺挺地跪倒在地:“臣有失职守,罪不容赦,求万岁责罚。”

睛城民变、反贼起事,武夷卫负责刺探民间,事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无论如何也脱不了罪责。

不料景泰闻言愣了下,随即笑道:“你不说,朕还真没想起来,你罪过大得很呢!”

诸葛小玉心里嘀咕了句‘你早晚能想起来’,口中则沉声应道:“臣有罪,无可辩,求圣上降罪!”

“罚的事情一会儿再说,你先起来。”景泰摆了摆手,待诸葛起身后,继续道:“追查叛党什么的,不用朕吩咐了。另外有两件事要去你去办,一个,昨晚所有参与暴乱的乱民,三代之内一个都不能活,我不管爷爷远在山中还是孙子寄养乡下,反正都要死。”

民变现在已经被彻底镇压,无数人死在铁蹄下,但更多人会逃回家,人太多,皇帝一定会传旨大赦,可景泰一想他们还能活,心里就千万个不舒服。

诸葛小玉咬了咬牙,躬身答应下来。

“第二件事,朕不想这天下,还有人姓罗,这个姓氏你给朕抹去吧。”景泰语气清淡。

诸葛小玉先是一愣,而后一惊!

一品擂败,在场燕民心生怨恨,要不是这个原因,乱民哗变的规模至少会小一半,一想起‘罗冠’这名字,景泰恨得咬碎牙齿,将来要打下南理,以后再无罗姓汉人,从此断了姓罗的根!

饶是诸葛小玉阴沉性子,喉咙里也有些发干:“万岁……朝中就有三位罗大人……”

“不想还有人姓罗,很难懂?”景泰目光炯炯,盯住诸葛小玉:“怎么?做不来?当年有件差不多的事情,常廷卫的谢大人做得四平八稳,漂亮得很。”

诸葛小玉长长吸气,沉声应命。

景泰哈哈一笑,伸手拍他肩膀:“前罪的话……罚你三年俸禄,另外降官两品,职位不变容你戴罪立功。新差两年为限!需要什么跟朕说,朕调运给你,但需牢记八个字:大燕皇帝,爱民如子!”

同样的八个字,十八年前传旨屠戮妖星时,他也对谢胖子说过。

诸葛小玉当然明白其中含义,再次躬身,领下口谕。

景泰明白得很,这两道谕令,是连昏君都不会去做的事情,可九月八这一夜太压抑,即便因为小虫子的话,他振作了许多,可心里仍是堵得难受,逼着他发疯,不发疯就不行!

发疯之后,心里果然痛快多了,景泰返回正屋:“都起身,回别苑去,还有大把事情要忙,谁也别想在这里偷懒。”

直到大队启程,景泰才注意到,来接迎自己的是西郊天玑营的军马,并非羽林、青牛两卫,而且太子居然也没来迎驾。皇帝询问旁人,可大人们面带难色、回答的支支吾吾,还是小虫子抓了个空子,低声道:“万岁,两卫的主官都在别苑,等到了地方您亲自问他们吧。”

景泰的脸色再度阴沉下来,暂时没多问什么,就是一会儿的路程,还是直接去问正主好了……

别苑的规模比起皇宫差得远,不过也算‘五脏俱全’,从寝宫到朝殿该有的全都有,景泰才一进大殿,就看见两卫主官跪在正中,脸上鲜血淋漓,从额头到下颌,皮肉翻卷、伤口触目惊心。

景泰皱了下眉头,他也能大概想到发生了什么,说道:“遇伏了?反贼处心积虑、有心算无心,设伏也再正常不过。”

说话功夫,走到两人面前,两个将军重重磕头,跟着各自托上一个簿子:“请吾皇过目。”

不用太监传手,景泰直接接过来,翻开一看,是两本花名册,其中不少名字他都知道,是青牛、羽林两卫的军官名册,从将军、中郎到属官、兵曹全都记录在册,而所有军官的名字上,都有朱砂一抹、斜横打杠。

景泰吃惊不小:“所有将官都死了?打光了?反贼的兵势如此强大?”若非如此,怎么会所有军官全都被勾掉了名字。可就算设伏,要是反贼真有能力能把两卫彻底打掉,现在睛城也绝不会安静下来,一定还在鏖战。

果然,将军摇头,语气沉痛:“万岁所见名册,并非战中阵亡,而是自问罪责深重,无颜再见万岁,唯有自裁谢罪。”

两卫的确是出了大篓子。

名册上的军官不都是心甘情愿地自杀,但人人知道景泰残暴,自裁或许能免去株连之罪……两位主官的脸也并非作战受创,是自己动刀剖面以示无颜见君。

景泰深吸了一口气,京师大乱初定,朝中人心不稳,两卫主官也的确是良将,景泰努力镇静了些,只要皇后、太子没死,他还不打算杀两个将军,容他们戴罪立功,应该能给其他大臣吃下颗定心丸的。

景泰走回到龙椅,端坐,心情微微散乱,也没心思措辞,就直接白话相问:“太子死了?皇后死了?”

将军摇头,还不及说话,景泰就先轻松了下来:“没死就好,这么说是被伤到了?或者其他皇儿伤了?”

羽林将军咬着牙,鼓了几次勇气,总算是开口了:“诸位殿下性命无恙,诸位贵妃娘娘也、也还好……”

景泰更轻松了,甚至带了些笑意:“这么说,他们就是受了些伤、受了些惊吓?无妨的,朕要守这大燕,还要打这天下,他们是朕的眷属,这时见识下刀兵厉害,也不见得是坏事!说吧,他们伤得怎样?昨夜具体情形如何?”

“太子殿下右脚脚筋被逆贼所伤……诸位殿下都是如此,只有四、七、九三位殿下幸、幸免。”

景泰的笑容陡然僵硬!

半晌过后,景泰再开口时,声音明显变得阴狠:“你说‘都是如此’,是什么意思?”

这是宋阳的主意、帛先生的手艺,断脚筋对帛胖子而言比着吃一根面条还要更容易、更快,遗憾的是当时面太乱,最后落下三个。

除了三个,其他都断了一根脚筋?

景泰‘啊’的一声怪叫,整个人几乎是从龙椅上弹起来的!

皇家富贵,瘸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反正也不用他们干活,都能养的白白胖胖直到终老。可这是莫大侮辱啊!燕国祭祀、庆典、朝会等等无数仪式都要所有皇子列席,以后景泰一出来,身后拉了两排瘸腿儿子,还全是往一头瘸的,岂不让天下人都笑掉了大牙!

暴跳如雷,真正暴跳如雷,可比着‘莫大’要更大的侮辱还在后面:昨夜混战时,有几位贵妃、贵人被剥光了衣裙、光溜溜地扔出了驾辇。

这是顾昭君的主意,李明玑的手艺……老顾想看看皇帝的女人,比起漏霜阁来会不会更好,结果大失所望,李明玑下手利落且清楚,只剥衣衫不动凤冠,被扔进乱军后身份一目了然。

断脚筋、剥衣裙,要是二傻也在殿上,就该明白在城门洞子里,宋阳、老顾、帛胖子几个人提起行刺,为何会哈哈大笑了。

刺王杀驾,何其严重的一件事情,却被这些疯狗狐狸当成最最不要脸的流氓打架来对待,果然是从青楼妓馆里商量出来的主意。

景泰疯了,真气疯了,哪还记得‘安抚人心’,光想着安抚别人,谁他妈来安抚朕!跳脚咆哮着:“金瓜,殿上打,在朕面前打死!”

别人谁敢相劝?护殿武士抄起金瓜锤一拥而上,景泰面皮抽搐神情狰狞,只是看着无论如何也无法泄愤,跑上前抢过一柄金瓜,抡起来向着两个将军疯狂乱打。

他一动手,跟在他身旁的太医跪着爬上前,口中颤声呼喊:“万岁息怒……万万不可再大动肝火,龙体要紧……”话没说完,疯魔般的景泰伸手向他一指,叱喝武士:“把他也打死!”

沉沉金属砸烂皮肉、砸断骨头的闷响和凄厉惨叫充斥大殿,良久方歇……

景泰拄着沾满血浆的金瓜,站在大殿中央粗重喘息,心口憋闷异常、胸肺中气血翻涌,他大概知道,自己又要吐血了,嘶哑着传令:“拿酒、给朕拿酒来。”

殿上鲜血横流,三个人被打得血肉模糊,几乎看不出形状了,太医和青牛主官当堂惨死,羽林卫古将军还勉强存了一口气,呼吸时口鼻间供出一片片血沫子,声音虚弱,断断续续:“臣罪责难逃,百死无怨。但还不敢死,留、留下一口气,只求万岁看在古家代代忠心的份上,开恩饶过臣的家小,来世臣再做牛做马,侍奉我主、永奉我主。还有名册上的兄弟们……”

说着,古将军身体剧烈颤抖起来,看样子是在拼出所有力气,想要再跪起来叩头。

“来世?不用了,来世朕给你做牛做马。”景泰忽然笑了,依旧狰狞,声音很低,只有古将军能听到:“父四、母三、妻二,你古家九族,七日内所有男丁,从祖爷爷到重孙子全部凌迟处死、所有女眷不管八十还是八岁,一律充作营妓,不止你,名册上所有人都是如此,你下去找阎罗告朕的状吧,告朕残暴、告朕凶狠,看阎罗敢不敢管这门官司!”

古将军想哭想骂也想拼命磕头求情,可身子里哪还有半分力气,而景泰说完,再度抡起金瓜,破风之后嘭的一声闷响,震人心头。古将军脑浆迸溅伏尸于地。

殿上再无半点声息,所有大臣都屏住呼吸,这时有内臣取了酒,急匆匆地给景泰送上,来得正是时候,景泰只觉得血已经涌到喉咙了。昨夜已经两次呕血,景泰不想再有第三次,这天底下能有什么事值得朕吐血三次!一把抢过酒壶大口灌下,硬生生地把涌上来的鲜血,和着烈酒又吞回到肚里。

朕,不能被你气得吐血!

另一位太医见状,神情惊骇,嘴巴动了动可终归没敢出声,那位同僚就躺在不远处,身体都被捣烂了。

尸体搬走、净水冲地,等大殿处理干净,城北天权大营的消息也传到了别苑,昨夜他们顺利占下明日山庄,没遇到一点抵抗,天权迅速设伏、布下天罗地网……但一直等到现在,根本不见有人回来。

景泰吞过烈酒之后,心胸里果然畅快不少,没了再呕血的感觉,闻言皱眉道:“那火气球呢?是不是还在山庄之内?”

天权的呈报颇为详细,有关山庄的紧要事宜都有记载,负责呈秉的大臣点头道:“已经拷问过山庄中的工匠,最近几个月他们忙碌赶工的那个气、气球就摊在后院里,可是……所有人都觉得,它不像能飞的样子,按照工匠估计……莫不是还要用上什么仙法才会飞起来?”

……

回到一千多年前,学商贸英语专业的女孩子,得了皇帝的支持,造得出一只真正的热气球么?

不知道。

能确认的仅仅是:苏杭没那个本事,她造不出来。

自从第一次放弃之后,她就大概明白了,虽然道理差不多,但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区别还是挺大的,那以后就再没动过靠着气球飞天的念头。

有关哗变、反叛、大火,宋阳要做的这些事情,苏杭一概不清楚,不过五月初七南理使节燕宫面圣时、有关‘亡国之道’的事情苏杭都听说了,再联想景泰为人,以她对这个疯狂皇帝的了解,很快就想明白了:南理不派武士而遣‘奇士’赴擂,如果是别家帝王或许一笑而过,但景泰不会,南理奇士们会死在睛城,宋阳也不例外。

如果有能力,为了救宋阳,苏杭会杀光这个天下的。可实际里她能做的不多,前面都要靠宋阳自己,就只有最后的逃跑,她能帮上一点忙……他那么笨,我又哪能不帮他呢。

宋阳等人冲出睛城,与姥姥汇合之后,并未赶去明日山庄,而是就此转向,转向东方逃跑。

东边有海,海上有船,苏杭的船,大燕国唯一一条能够远航深海的大船。

苏杭的小算计。

热气球不过是个障眼法罢了。苏杭想得挺好,如果宋阳能够活下来,自己一定要上前与他相认、当着景泰的面前相认,然后一起逃跑,景泰会暴跳如雷派兵追赶,皇帝知道‘热气球能飞了’,多半会猜她要靠飞天逃走,会派人往明日山庄去追……自己则带着宋阳逃向东方,乘船出海。

苏杭绞尽脑汁,想得头疼,也就这么一点能做的。其实如果没有叛军、暴乱,她的算计根本就行不通,景泰手底下又不是只有一个人,别说一个障眼法,就是一百个假目标,皇帝的人手也足够分配。

可是九月八当晚,反贼们诸多谋划、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发动,再把苏杭这个漏洞百出的算计嵌入其中,竟一下子变得完美了。就是那只飞不起来的热气球,把来自北方的平乱大军引去了明日山庄,也正因此攻打北门的琥珀才能坚持到宋阳回来。

若非如此,宋阳回去前,天权就会杀到北门……

而景泰认定热气球真能飞,纯粹是惯性使然,苏杭从不骗人,一贯如此。

这世间之人没什么值得苏杭去骗的,可惜景泰之前没分清,不屑骗和不会骗是两回事。

苏杭找到了唯一一个同类,她喜欢他。只要为了他,她随时都可以变成骗人精。

第二卷 百花杀 第七十五章 妖言

从睛城到南理万里迢迢,正常赶路要一个月的功夫,沿途关卡重重,宋阳一行倒有大半不会武功,真要往南逃,即便有老顾手下和谢门走狗的接应,他们能躲过通缉、逃回国的机会也不过两三成罢了。

可是从睛城向东,抵达海边……苏杭上次出海回来,登岸时是五月初一,南理使节五月初四抵达睛城,当晚宋阳去明日山庄杀她的时候,她已经到家了。

充其量,三五天的路程,只要上了船,景泰就只剩下望洋兴叹的份了。

路程一下子缩短了五六倍,成功脱逃的机会随之猛增。

苏杭的安排,就连宋阳也是在皇城下见到她的时候才知道的,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直到此刻大家才知道要坐船出逃,不过短短几天的逃亡,人人都振奋起来。帛先生问道:“景泰知道我们和苏小姐同路,在明日山庄扑空后,一定会想到我们要用船的……”

姥姥神情骄傲,替苏杭回答:“杭姐早就着我准备海船出航,昨个儿正午,大船已经起锚出海了,昏君现在再去控制码头、监视大船,晚嘞!”虽然提问,但这个答案对帛先生也不算意外,就算二傻来筹划此事,也不会安排大伙去码头登船,胖子也就是随口一问,闻言点头而笑,一连串恭维话送上。

苏杭没客气,高高兴兴地把所有称赞全都收下。逃亡的线路是早就设计好的,由姥姥领着,一行人在穿梭于荒野间,道路曲折难行,但燕兵的盘查搜索也少了许多,并未遇到真正危险,宋阳开始忙碌起来,一边赶路,一边给琥珀处理猛药腐烂的皮肤,这些伤势不会致命,按照琥珀自己的意思不用着急医治,等到了船上再说。

的确不致命,可痛苦异常。经过九月八当晚,或许把琥珀当娘还不够,但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她再受折磨……

行走时,望着苏杭‘眼巴巴的好奇’,宋阳也不用隐瞒什么,把有关睛城动乱的大小事情、前后计划都和盘托出,苏杭听得大眼睛一眨一眨,俏脸上尽是惊奇:“全都是你算计的?”

宋阳摇头笑道:“我自己哪做得来!好多能人凑到一起才商量出来的,到最后还是靠杭姐儿的手段,咱们才能活命!”提及此,自然也就想到北门之战,宋阳又转头望向琥珀,认真道:“不该等的,差一点点就害了你。”

刺杀景泰的机会,宋阳一定不会放过,但他也的确没想到,琥珀竟会真的停下来等自己,母子之谈他没当真,而真正母亲在那时,会做的也不过两件事:或拉住儿子不让他离开;或死等他回来否则不走。

“该不该等你说了不算。”琥珀无所谓,且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转头去问苏杭:“我儿子怎么样?”

苏杭轻轻呵气,又拉起宋阳的手贴近脸颊:“我没想到……姐姐一直以为你是个小笨蛋啊。你要总这么凶猛,说不定真会爱上你了,那可麻烦得很。”说着,摇摇头,甩开心绪,踮着脚尖凑到宋阳耳边:“这些事听得我想要你了!”

身体软软的,大半分量都依到宋阳身上,不过她总算还没疯,转目又看了看左右,叹道:“还是等上了船再说吧。”

怪失望的神情,苏杭深呼吸,跟着又笑道:“还有其他故事没,说来听听……阿姨怎么能冒充国师这么像?”

后半句是对琥珀说的,‘阿姨’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呼,琥珀倒不觉得什么,只是指了指自己的嗓子:“说话吃力,让儿子给你说吧。”

几十年前的往事算不得什么,就算是机密也是国师的,和宋阳等人没半点关系,宋阳把它当成故事来讲,不过略去了自己与尤太医的那段。

名人秘辛,没人不感兴趣,随着宋阳讲述,总会有人啧啧称奇,忍不住议论两句,直到他全部说完,大伙才呼出一口长气,可这个时候,姥姥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

苏杭见他神情有异,还道是逃亡的事情有什么纰漏,关心追问:“怎了?”

姥姥一边琢磨着,一边开口:“杭姐儿知道,我以前在宫里当差,而且做得挺高的。”也不是随便个太监都有机会得罪皇帝,姥姥原来在宫内身份不算差:“宫里有些隐秘事,外面不知道的,咱们也不能随便说,不过总有些嘴贱的,会不小心漏出口。哎,也难怪的,做太监的,从来都没什么指望,私底下嚼嚼舌头根子,也就这么点有趣事情了,只要不再传……”

顾昭君从一旁听着,忽然笑了,对身边的帛先生说:“你要没什么事,不许和姥姥说话。”姥姥的这份唠叨,比着帛胖子怕也不相上下了,他俩要是聊到一起去,大伙谁也受不了。

“咳,我这份碎嘴头子,惹顾先生笑话了,”姥姥也笑了,可说的话依旧罗嗦:“我还当差的哪会儿,宫里有个快死老太监,也没什么人搭理,可他长得有点像我爹,我就时不时去照看一下,处得久了从他嘴里听说了一档子事,说话得是四十多年前了,那会康平皇帝还在,后宫出了件邪性事。”

康平是景泰的爷爷。

四十几年前,康平在位,几个儿女那时已经长大,后宫争斗永远都离不开‘夺嫡’两字,其中最有希望继承大统,一个是‘资历最老’的大皇子,另一个则是康平最喜欢的、还是少年的七皇子,结果一天七皇子突然怪病……苏杭撇嘴,对宋阳笑:“跟电视剧似的。”

有关七皇子的怪病,那个老太监也是道听途说,具体症状就只能说出个‘溃烂’,可如何个烂法他并不了解,姥姥自然也就不从得知。七皇子病倒后不久,皇家就宣布他皇子不治身亡,风光大葬。至于他为什么会患上要命恶疾,没人敢说,不过大伙都有个想法。

又过几年老皇去世,新皇登基立号延光,本来一切安好,可随后三五年里,不知延光皇帝命犯哪路煞神,膝下几个孩子,除了年方八岁的老九,都相继染病、去世,下人心里偷偷的想,万岁爷这是要绝后了,莫不是七殿下的冤魂回来报复了?

只剩下一个了,延光皇帝不敢不仔细,亲自赶赴卜陀山金顶拜佛祈愿,并把老九送到大寺中,‘吃斋修行’两年年,以求佛祖庇佑。两年后,在九殿下回来之前,原先近身的下人全都被逐出宫去,没人知道到底因为啥。再后来,延光皇帝始终无后,所幸九殿下茁壮成长,直到先帝驾崩,九殿下作为唯一子嗣,理所当然继承帝位,年号景泰。

姥姥呼出口长气:“那个老太监告诉我,九殿下未被送走前,他虽然没机会见到,但听说他长得虎头虎脑、漂亮可爱。可咱们的景泰帝,他的长相……”

侏儒听得投入,从一旁插口:“老九住寺的时候被人换了?可他回来的时候,爹妈怎么会看不出来?”

帛先生闻言随口应了句:“一定能看出来的,不过是妥协了吧,否则又何必把老九的贴身下人全都换过。”

姥姥把事情说完,最后还不忘唠叨着笑道:“这些陈年往事,杂家……我可不保得准,其中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