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色生枭-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随便哪个回鹘人都能以这柄传说的宝刀为名,除非他的家族前辈有过辉煌的战功。谢木谢尔就是如此,出身于大漠豪族,家族代代都出现过出色的将领,统领雄兵为大可汗忠心效命、平定四方……

谢木谢尔也没有愧对自己的名字,良好的传承、刻苦的训练以及身体流淌着的先祖热血,让他渐渐成长为大漠上最勇敢的武士、成为大可汗麾下最出色的将军。

领兵攻破天关、一路打通高原北境、最终夺下吐蕃首都仁喀树川的威猛战士,回鹘南征大军统帅,谢木谢尔。

罗布茶煮好了。

谢木谢尔将其捧在手。抿着家乡的味道,嘴里轻轻呼出一口长气,心却在反复琢磨着三个字:一年半。

又有谁能想得到,只是十八个月,却真真正正颠覆了土世界百多年的和平与安宁。

原来天下也如人命一般。前一刻看上去还健健康康精神百倍,下一刻或许就重疾爆发一病不起了。

脆弱。

什么天下,什么人命,都不比戈壁上低矮的野草更强大。

这段时间里。发生太多事情了。回鹘与沙民大破犬戎西关;大燕重创狼王于草原南疆;柴措答塔派去讨伐凤凰城的雄兵还未打通南理西疆便全军覆没;回鹘先破吐蕃天关,又长驱直入攻占仁喀,掌握主动陷远道而来、打算占便宜的燕人大军于被动;燕人灭掉南理,忽遭生番反噬。还有……燕皇帝景泰的疯做法!

自从攻克仁喀,谢木谢尔的大军就占尽了上风。

虽然高原上还有不少藩主,在他们手掌握着或多或少的武力,但已经变成一盘散沙不足为虑,至于来自大燕的远征军就更加狼狈了,为了自保不仅舍去前锋拖住回鹘人,还被迫去和附近藩主抢地盘。这样好的局面谢木谢尔当然不会放过,大军频频出动,努力保持打击。压得燕人缓不过气来,同时回鹘人努力寻找机会逼迫燕人拉出队伍来决战。

不过燕军的元帅周景也不同凡响,对自家陷落的小股队伍甚至不闻不问,始终保存着主力,不和回鹘人做正面接触……直到此刻,燕人援军抵达。

优劣之势转眼逆转。

不知不觉里,满满一碗罗布茶被喝得只剩碗底。谢木谢尔一仰头,连残汁待茶一股脑倒进嘴巴里,咀嚼着满嘴苦涩,他放下金碗,抬眼望向屋分列两旁的众将:“有什么想法,说来听。”

回鹘人礼法简单,说话就是说话,不隐瞒、不措辞、也没有下属对上级那些虚礼。左列首将直接开口:“不要打,我们跑,现在还来得及,第一路燕人军一直被我们打压、第二路燕人军刚刚才到立足未稳,想要咬我们的屁股不是件容易事。”

不等谢木谢尔开口,右列首将就摇头反驳:“走不得。此间是高原。”

左首将眉头大皱:“你说的啥意思?”

吐蕃话说得很流利。可右列首将的长相却带有明显的汉人特征,不用问,他和阿夏一样,是土生土长的回鹘儿没错,但家族混有汉人血统。所以此人说话也比着普通回鹘儿要讲究些:“我军便如神鹰,前后两路燕军仿若黑雕,若在其他地方,我们遭遇这两头恶鸟,或可考虑暂作撤退以图后算,凭它们现在的状况想追我们很难。可是莫忘了,我们这头神鹰现在不是翱翔在自己的天空,而是闯进了乌鸦的地盘。”

“附近的藩主,就是大大小小的乌鸦,以前不足为虑,它们没了头鸟,不敢和我们作对,更不敢来主动袭击我们。但是如今,两头黑雕来了,乌鸦们也就开始躁动了,此刻它们应该还不敢做什么,但所有的乌鸦都在拭目以待,等着我们争斗、也等着落井下石。”

“现在我们若走,不止黑雕会追,乌鸦们也会立刻群起而攻……我们不怕乌鸦,但乌鸦的的确确会拖慢我们撤退的速度,会被黑貂追上来。之前第一路燕军陷入被动却不撤军,固然是我们准备充分、让他们不敢回头逃走,但其也有乌鸦的原因在内。”

大军到时,藩主不足为虑;大军撤退时,藩主多半会跳出来找麻烦、占便宜了。

又是鹰又是雕又是乌鸦的,各种鸟仿佛从右首将的话里飞了出来,绕着众将眼前乱转,还好道理比较简单,大家晕则晕矣,不过总算还是能明白他的意思。

主张撤退的左首将还有话说,对方的意见明确,他又何尝没有自己的道理,燕人的援军是北方兵,刚刚打过草原战役,既是精兵且士气正旺,何况燕人两路雄兵加在一起,规模远胜回鹘大军,以现在的状况真要摆出架势开战,回鹘人几乎没有胜算。

眼下盘踞在仁喀附近的回鹘远征军,差不多是大漠全境的五成兵力,国内剩下的兵力维持地方都吃力,几乎没有再增援的可能了。而他们真要是被燕军剿灭了,回鹘也会根基动摇、距离亡国不远了。

各有各的主张,回鹘儿的争论很快就变成了骂骂咧咧的争吵,直到谢木谢尔敲了敲桌,众人才收声闭嘴,把目光投向主帅。

谢木谢尔慢条斯理:“我有两个道理,你们听一听。一在国家大义,这座圣城、这附近的疆域,是我们大漠战士用性命打下来的,既然打下来了,它就是回鹘人的地盘、是大可汗的疆土。”

说着,他伸手向着外面一指,仁喀城,他手指方向是回鹘人刚刚建立不久的圣火祭坛,其熊熊火焰翻卷升腾日夜不息,这是回鹘人占地的象征之一,火焰到处便是他们的土地。

“军人守土有责,将士护持圣火有责,”谢木谢尔表明了态度:“回鹘的地盘,谁想要谁就得死。大漠的圣火,谁想扑灭,我们就杀谁。”

“另外一个道理则在我个人,大可汗恩封我为征伐吐蕃的元帅,若只是来打一打,形势不好的时候就要撤走的话,我根本就不领这个元帅来当,哪怕大可汗杀我的头;既然我做了元帅,也不外两条路,要么威风凯旋,要么战死疆场。”

说着,谢木谢尔望的目光从左首将和其他主张撤军的将领脸上扫过:“明白了?”

左首将嘿嘿笑:“明不明白不打紧,你是元帅你说了算!我们跟着你,你眼前就两条路,我们也没有第三条路。”

元帅说什么就是什么,能坐在屋的众将都跟随他多年了,无一不是生死相托、生死相随,大元帅要找死大伙劝不住,那就跟着一起呗。倒是之前说不退兵的右首将,又把眉头皱起来问谢木谢尔:“你这样想不对,你以前也不是这样……”

左首将烦他烦得不行,粗声骂道:“刚才说不能退的是你,现在元帅说不退你又废话,堂堂男汉怎么长了条娘们舌头,出尔反尔的。”

右首将对他怒目而视:“我说不能撤是局势所限,不是我不想撤!元帅是压根不想撤,意思不一样,这都不懂,脑里被骆驼拉过粪么?”

左首将愣了愣,问:“你这是…骂我是骆驼?”

右首将也愣了:“你还真笨。”

谢木谢尔笑了起来,再次敲了敲桌,打断了两位大将的争吵:“废话不要,说说怎么打吧。”这次他没在征询众将的意见,而是继续道:“这几个月我们想和燕人决战始终都能没到机会,从你们到儿郎怕是都挺憋屈的,亮阵,让崽们先冲上一场。”

左首将看上去是个莽汉,但是在战事上绝对有些心思,听到这里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元帅的意思,哈的一声大笑,连连道:“好、好、好!正应该如此!”

片刻,信雀从圣城四散飞去;一个时辰后,呜呜的号角声响彻天地,以圣城为心,周遭回鹘各个大营、各支驻军都闻号而动,大军迅速集结……

第四卷 朔时月 第一五八章 炼狱

天无二日、军无二主。如今高原上有两支燕人大军,想要协同作战配合默契、完成短时间内歼灭回鹘强敌的艰巨任务,自然不能同时存在两位元帅,随着援军而来的还有景泰的圣旨与兵部的大令,有关高原所有战事,仍有之前的征西大元帅周景统领指挥。

景泰或许疯狂,但他在用人一项绝不糊涂。论行军打仗,大将周景的本领毋庸置疑,在燕国诸多名将中稳居前列,之前他率领的第一路西征军陷入被动,其实与他这个元帅的关系并不大。严格的说,这责任在朝廷身上,看错时机、被回鹘人给坑了一回。而西征燕军在回鹘重压、后援不畅的情形下还能坚持几个月,稳稳保住主力、一直等到援军来汇合,正是周景指挥恰当、用兵出色的证明。

最最艰苦的时候终于过去了,大批援军抵达,一扫之前的颓势,立刻从被动化作主动,可是还不等燕人对圣城展开攻势,回鹘儿竟尽启大军,舍弃了仁喀的高墙厚城,向着燕军前锋逆袭而来!

随即便是轰轰烈烈的一场恶战……

大漠战士名扬天下,与草原狼卒并称为世上最强大的骑兵,可实际上,在人数相近时,狼卒遭遇回鹘骑士大都会选择退避。单打独头、比拼马术与战技,回鹘儿技高一筹,两者齐名只是因为狼卒的总数更多些。

当回鹘儿集结成军,无数骑兵散开阵势,铺天盖地向着燕军扑来时,他们口中的呼号席卷四方、手中弯刀光芒映衬得天空几近透明,仅只大地那无可抑制的颤抖,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怕是都站不稳!

但燕军前锋也不是泥巴捏的。燕两支大军成功汇合,随即展开联合行动,能被周景委以重任、充当先锋的大军,全都是真正的精锐。面对回鹘人那几乎湮灭阴阳、踩翻世界的进攻,他们的防守稳健结实、他们的反击犀利可怕,完全不落下风,一点一点把这场大战拖延下来。

燕人先锋主将明白得很,拖得越久对自己就越有利,主帅那边收到消息,肯定再派精锐轻装简行、火速奔袭此刻卫戍空虚的仁喀。只要能把回鹘儿拖在这里两天…不、一天半,圣城就会落入燕军手中。到时候就算回鹘人赢下此这场战役也没有丝毫用处了,他们失去坚城依仗,就只有被剿灭的下场了!

将军的盘算很好,战事也正是如他所愿的那样。几个时辰过去,燕军阵势稳固、死死抗下了强敌掀起的惊涛巨浪,直到黄昏时分,回鹘阵中传来那刺耳的号角声……

不同于回鹘普通军号的苍凉、厚重,新的号角声很尖锐,甚至有些像中土乐器唢呐的声音,但远比唢呐更响亮、更吵闹。随即正在冲阵的回鹘骑兵,如潮水般向着两旁翻卷开去……

回鹘人自西向东而来,燕前锋大军面对西方而战。就是因为所在的方向。以至于正在苦守阵势的燕卒眼中产生了一个可怕的错觉:仿佛尖锐的号角刺破了苍穹,让天际那被夕阳染得血红的晚霞‘流淌’、‘蔓延’到了地面上:回鹘骑兵阵〖中〗央、燕军主阵前方,一支火红色的大军!

回鹘人之所以能成就这世上最强大的骑兵,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他们盛产强壮大马。回鹘儿的军马膘肥体壮,比着燕马要足足高出一头,无论冲刺、耐力、负重还是性子都远远胜出,据说回鹘的好战马都暗藏凶心。若训练得当,在作战时上它们甚至能够扬踢踩踏、低头顶撞,不用主人号令就去主动伤害敌人。

而红色大军中的马匹,比起回鹘的普通战马,身形还要足足大出两成有余,周身批满红色的鳞叶锁甲。它们身上的骑士更仿若金铁浮屠,全身都笼罩于厚厚的铁甲之内,除了眼睛外不存一丝缝隙。

连甲胄带骑士、在加上骑士手中的丈八鸿矛。骏马的负重最少也要三百五十斤开外,可它们再冲锋之际,非但不显笨重,反而比着之前的回鹘俊骑冲得更快。

从旗帜到铠甲再到手中鸿矛,全被染成了红色,不用于南理红波卫的那种血色味道。这支回鹘重骑的颜色鲜艳且明浩,是那种刺眼的明亮之红,单独一骑看上去就仿佛一簇跳动的火焰,当千军万马集结到一起时,何异于大地开裂、自幽冥中拥簇的浩浩恶炎。

当这支骑兵轰轰荡荡冲近时,燕卒骇然发现,这马的眼睛和奔跑中、透过鳞甲滴落在地上的汗水竟也都是红的,如血更如火!

这支骑兵的名字唤作:炼狱。

回鹘的杀手锏,精锐中的精锐,倾大漠之力、积累百年光阴才辛苦培养出来的炼狱重骑!

大漠上,三匹马中才能有一匹战马,十匹战马中才能挑出一匹好马,供长官、将军坐乘,但百匹好马的驹子里,也未必能有一头红色眼睛的凶马。

赤眸血汗,这种名驹被回鹘人唤作‘火烧云’。

本来是可遇不可求的异种,但回鹘建国后,大可汗看中了这马的本事,征兆此道能人通过杂交刻意育种,最终大获成功。不过因人为干预,这种马匹虽然能够被培育出来,但存活率很低,且即便存活下来,有最好的饲料和专人照顾,它们的寿命也只有普通马匹的一半,力量和速度也都逊于真正的火烧云,不过比起普通战马要强得多了。

因为这些原因,火烧云无法装备全军,如今日出东方手上,满打满算也不过四万炼狱奇兵,这次南征他直接调了半数给谢木谢尔,作为远征军压箱底的本钱。自从谢木谢尔领兵出征以来,这支队伍从未被用到过,大元帅把他们捂得死死的,吐蕃人不知道、燕人更不晓得。

两万炼狱,数量上不值一提,在这场浩大会战中不过沧海一粟,但是在战力上…足够了。

重甲、鸿矛、骑士和马匹自重,再加上风一般的奔跑速度,每一头‘炼狱’冲入敌阵时的力量何其凶猛;从骑兵头顶直到马匹四蹄都披着的厚重铁甲。让‘炼狱’完全无视弓箭、刀枪这些常规的狙击手段;最可怕的却不是它们的力量和速度,而是这样的负重、狂奔中,骏马依旧能良好地保持着灵活。

‘炼狱’并不比普通的回鹘骑兵笨拙,奔跑之际四蹄纵跃,轻松跨过地上的障碍……

凶猛的力量、一座座风驰电掣般的铁塔汇聚成的金钢洪流,燕人拿什么去抵挡。

在对冲战阵中,对付炼狱重器最好的办法仅在于在地面上做文章,挖陷阱、设拒拦。可大战开启突兀、又已经打了大半个白天,就算燕军在之前仓促布置了些地面功夫,也早都被之前大规模的轻骑冲阵给趟平了。谢木谢尔等到这个时候才把杀手锏派上阵去,不是没有道理的。

由此两万炼狱重骑的冲锋。变得全无悬念,轰轰铁蹄声中,燕人的阵势被狠狠豁开了一道口子,没多久功夫,烈焰似的铁骑就打穿了燕阵,但炼狱不停,随着长官号令,他们调转马头,又复折冲回来。

拉锯般冲阵。几个来回之后大燕军阵被他们冲得支离破碎。跟着,回鹘主阵中的冲锋号与催战鼓同时响起,来自大漠的轻骑战士齐声嘶嗥,排山倒海、杀向敌阵!

月上中天时,燕军完全溃败了,撇下数不清的尸体仓皇逃去。谢木谢尔再度传令,回鹘人不做追杀、甚至不去清理战场搜刮战利。大军立刻掉转马头赶回仁喀。他们返回圣城时,周景派出的劫城距离城池不过三十里之遥……

回鹘人胜得酣畅淋漓,但也胜得危险无比。主力弃城而出远击强敌,势必导致城防空虚,燕人会派兵趁虚来袭。说到底两军拼的就是时间,若是那场大战进展不顺、回鹘大军被燕前锋拖住的时候稍长,圣城很可能就丢了,到那时回鹘人的下场不堪设想。

不是谢木谢尔莽撞贪功。明知是冒险还要带兵出城去仗,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自从他们攻克仁喀以来,在高原战场上回鹘人就掌握了主动,但是他们一直没能找到机会剿灭燕人,如今情势骤变,回鹘人被迫要由攻转守。这个突兀变化对军心、士气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对于燕国现在正经历的生番浩劫,谢木谢尔了解得很清楚,自然也能明白面前这两路燕人大军会不计代价发动猛攻,以求尽快结束此间战事、赶回去救国救主。

不难想象,不久之后的攻城战役会何其惨烈。

为了即将到来的艰苦战斗、为了能把圣城坚守都更长久些,谢木谢尔非得先提振大军士气不可。在正式转入防守之前,回鹘人需要一场大胜,哪怕是强求、哪怕是冒险。

不过话再说回来,如果不是因为手上还藏了两万炼狱,心中有了较大的胜算,谢木谢尔也未必会去打这一仗。

谢木谢尔成功摧毁了燕军前锋,但短短三天之后,燕军便卷土重来,没有任何战前交涉,燕军直接发动攻城。

这一战从开始之后,就再没有片刻停歇。

昼夜不息,城外燕军各部轮流罔替,发疯般猛攻城池。

洪太祖留下的攻城密道在不久前被堵死了,这条路本来还能被守军利用,但是宋阳从雪原下来后,曾托谢门走狗给回鹘人传讯,燕顶已经获知了洪太祖留下的布置,虽然不知道他具体了解到什么信息,但是谁也不能保证石壁上到底有没有记载圣城下的密道,为策万全,回鹘人还是把它彻底封死了。

城中,神山柴措答塔前,本来供信徒礼拜的巨大空地变成了焚尸场,层层烈焰翻卷,把阵亡的将士尸体化作灰烬,时时刻刻都有尸体从四城送来,黑烟自从升起后就再不曾散去,浓浓滚滚风吹不动。回鹘人拜火,死后尸体火化,灵魂回归火神怀抱。

城外,四墙下,有些地方燕人的尸体甚至已经堆积得和城墙差不多高矮了,周景没有时间,他不敢片刻耽误,甚至顾不得传统上对亡人的尊敬,传令大军只攻城、不收尸!高原上的天气渐渐寒冷,尸体腐烂很慢,短时间里不虞会有瘟疫爆发,燕人士兵就踩着前面同僚的尸体,向着城头奋力攀登、厮杀,不久之后他们也变成战友攻城的垫脚石。

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燕人都在强攻,回鹘都在苦守,人命变成了云烟、一阵风吹过就倒下一批尸体;士兵也变成了机械,他们就只做两件事:厮杀、休息。

城内城外,所有人都变得麻木了。

前阵子打燕前锋的大捷带来的士气已经消散了。

回鹘战士见识了燕人的攻势,明白了敌人必克此城的决心,由此也清楚了自己的下场:城破人亡。虽然大帅已经宣布援军将至,但是大伙心里都晓得,这不过是激励士气的说辞罢了,又怎么可能再有援军……其实也不用编这样的蹩脚借口,如今早就不用再动员或者激励,当死亡变成身边的风、随时都会流过身体防无可防时,死战到底就变成了在生者唯一的执念了。

为护持圣火而死,是灵魂升入天国、从此沐浴圣光永得欢乐祥和的最直接的途径,信仰让人变得坚强,若今生注定此刻消亡,我还有来世可依、可求。

转眼一个月过去,城中守军伤亡惨重,谢木谢尔刚从城头上下来,身上血迹斑斑,散发着刺鼻腥气,军中几位重要将领分列两旁,逐一报上自己负责的防务,之前曾主张撤退的那位左列首将最后开口:“要想再守下去,给我人,我要沙蟹旗!”

沙蟹旗是回鹘儿军中的一支番号,总共六万之众,如果没有‘炼狱’的话,他们就是谢木谢尔麾下核心的战力,不过这六万精锐是清一色的骑兵。

最出色的骑兵,要在马背上才能发挥全部的威力,如今让他们下马去做普通守卒,无疑舍长取短、是巨大的浪费。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守军伤亡太大,普通骑兵早都下马、被调上了城头,如今人手再度不足,想要继续固守圣城非得调用他们不可。又何止沙蟹旗,按照现在的样子,用不了多久,怕是那两万炼狱也要舍弃骏马、脱掉重甲登城卫戍了。

左列首将话说完,情不自禁模棱起眼睛,去望对面的右首将,两个人同在谢尔木耳麾下十几年,几乎见面就吵,从来都没和睦过,一向是你开口我反对、我说话你驳斥……可惜,这一次等他望向对方的时候才恍然醒悟:死了、换人了。

老对头,家里有汉人血统的右首将,前几天已经战死在城头了。

左首将目光一黯。

第四卷 朔时月 第一五九章 决战

对左首将的要求,谢木谢尔不置可否,低头沉思片刻后站起身,对阵前众将道:“眼下没事的,陪我出去走走。”

手下不对正当值守城、或者有要务在身的将领就此离开归回军中,左首将和另外四五个人跟在了元帅身后。

谢木谢尔带着心腹爱将缓步而行,一路从城下来到圣山柴措答塔的顶峰,途中不曾说过半个字。这样的时候,元帅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其他将领也不会去开口,以免自讨没趣。

圣上顶峰眺望,燕人联营绵延远方,一支支部队仿若蚂蚁,从营中穿梭来去奉命调动。仁喀城的卫戍防御,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这座圣山,人在峰顶,四下里敌人的动向几乎一目了然,料敌先机,这让守军着实占了不少便宜。

峰顶哨台上的军兵见到元帅,纷纷躬身行礼,谢木谢尔摆了摆手:“不用理我,做好本分就是。”说完,他背负双手,向着北方遥遥眺望,那是大漠、家乡的方向……

良久过去,谢木谢尔终于收回目光,开口:“阿古提,若我不派沙蟹登城,你还能守多久?”

阿古提就是左首将,看上去是个莽汉子,平时什么事情都浑浑噩噩,反应迟钝,但只要一沾到打仗,他就像换了副魂魄似的,立刻变得精明起来,闻声想也不想,直接应道:“三天没问题,五天不好说,十天准完蛋!”

“九天!”谢木谢尔给出了一个时间:“沙蟹你不用指望了,炼狱更不可能给你,但你还要给我再守九天,其他人随你调遣,就是让我上城去守也没问题。”

元帅的声音平静,但这句话就是军令,左首将阿古提直接点头:“得令!”昂首领命之后,他又放松下来,咧开大嘴嘿嘿笑道:“我得要你的亲兵,你就算了,不用上城了,你要上去,还不够我们忙着保护你的。”

说完,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九天之后?”

谢木谢尔忽然笑了,眉宇之间殊无欢愉之意,脸上的笑纹荡漾,扩散出来的却是深刻决绝,他没回答爱将的问题,只是喃喃地低声道:“九天之后…九天之后……”

九天之后。

黎明前夕。

恶声震彻云霄。

檑木猛烈锤击城门的闷声;沉重城门在扭曲、碎裂中一次次爆发出的怪响;城外沸反盈天的号角与战鼓;已经从城下蔓延到城头上的喊杀声;外面尚未登城的燕人大吼震喝声……所有这些声音,都是燕人的胜利,都是老天爷的宣判,仁喀即将失守,再无可救了。

城头、门后回鹘儿的抵抗只是可悲的徒劳,执拗的本能。

胜负已分、生死早定!

那无数的可怕声音裹杂在一起,汇成恶浪直冲九天,震得整座苍穹都在瑟瑟发抖。

相比之下,柴措答塔的圣山上一片寂静。这座城中山峰已经伫立了千万年,它一直很安静……可是今天它变了个样子,只是此刻正是夜色最最黑暗的时候,山下的人看不出什么。

不久之后,当曙光初透,一道道亮丽晨霞如剑刺破沉沉黑幕,让人间褪去沉沉黑暗、重返于万千色彩时,正渐渐占领城头、正轰碎大门的燕卒才骇然发觉,今日的柴措答塔山完全换了一副颜色!

本来以黑山、黄宇为基色的密宗神山,竟变成了灿灿火红。

山不会变,只是它换了一套山衣吧……战士们拼成的山衣。

从山脚到山腰,六万沙蟹;从山腰到峰顶,两万炼狱。回鹘远征军剩下的最核心、最精锐的力量,整整八万披红挂彩的凶卒,覆盖了这座算不得太宏伟的山峰。

炼狱不用说,本就是赤旗红甲,流火般的颜色。至于沙蟹旗,回鹘人拜奉圣火,战士们随身都会携带一身红色布衣,遇重大战事披罩在甲胄之外。

此刻,密宗的圣山,变成了回鹘人的烈火雄峰!

这是谁都不曾想到的。谢木谢尔元帅始终不肯把手上这八万精骑投入守城,竟然为了在仁喀城破、回鹘大军败亡之际、再打上一次冲锋。

骑兵,是回鹘人的骄傲。

沙蟹,是由来已久的番号,曾追随开国大可汗东征西讨,立下过绝大功勋,所以这一旗始终得以保留,百多年里的传承中、威风里,大漠儿郎已经不知不觉把加入沙蟹当成了梦想。

炼狱,是一只神秘的部队,就仿佛博结大活佛的‘佛光’,大燕景泰的‘锦绣郎’,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极少真正出现在战场,他们的现身,象征着帝国最最强大的武力,是圣火光芒在人间的化身,是所有回鹘人目光的所向,更是整座大漠的荣光所在。

或许这就是谢木谢尔之前不肯动用他们去守城的原因所在吧,真正的骑兵,不该缩身于石墙背后,而应骑坐于骏马、驰骋于疆场、战死于风驰电掣般的疯狂快乐之中。

最后一次决绝的冲锋,让这世上最强大、最精锐的骑兵,尽享本就属于他们的骄傲、梦想与荣光。

燕人的中军帐距离圣城较远,加之城墙阻隔,站在大帐门口的燕帅周景看不到圣山全貌,但山顶处被火骑染出的那一抹亮红他仍清晰可见。由此周景打了个愣,心里不由自主升起四字评价:“傻子,疯子。”

的确是够傻、够疯的。

骑兵的威力的确惊人,但相比之下,如果把这八万人投入守城,借着高墙厚垒的掩护,完全可以让仁喀再坚守得更长久些。若是冷静的主帅,一定不会像谢木谢尔这样做…战争与荣耀根本没有半个大钱的关系,为杀敌要不择手段、为求胜能卑鄙无耻,这才是战场的王道。

谢木谢尔连这一重都看不破,根本不是个合格主帅。

燕军营,周景元帅心里四字评语刚落,圣山顶谢木谢尔元帅口中的大吼便响起:“五天之后,仍在此处,我与诸位共享胜果…活着的,人回来;死掉的,魂回来。五天之后,黎明之时,柴措答塔,不见不散……杀敌,虽死无憾!”

名将世家,自幼习武,让谢木谢尔中元充沛,响亮吼喝传遍四周。

锵锵断喝,一如回鹘人的性格,简单而直接,没有什么可矫情,他的战前动员就是元帅最后的命令:杀敌,死而无憾。

旋即号角声冲天而起,八万骑兵纵马、狂呼,从柴措答塔山上,向已经杀入城内的燕军扑去。

中土世上,几乎没有什么城池能够成全骑兵最后的荣誉,唯独仁喀,城内有山,可供骑兵蓄势、俯冲。

浩浩的赤色洪流,来自大漠儿郎的烈焰之师,来自回鹘战士的钢铁之杀。

刚刚冲入城内的零星燕军如何能够抵挡这样凶猛的冲锋,及时逃开的捡回了一条性命、不及躲避的便直接被撞飞、踩翻、化作一滩血肉泥沼,在铁蹄下四溅散碎……任何挡在铁骑面前的东西,无论人命还是凶器,就只有一个下场:碎裂。

八万骑兵早就得了命令,冲下圣山后阵势不乱,并未游散开去追杀城内敌人,仍是汇聚于一处,仿若猎猎火龙,直接冲出圣城东门,所有战士的弯刀所指,燕人帅旗!

最后的骑兵,最后的冲锋,最后的疯子们,竟要孤军闯联营,妄想去摧毁燕军的中军帅帐。

周景冷笑不已,若是他的中军那么容易就被几万敌骑摧毁,他也根本没资格来做这个大元帅,根本都不用他传令,大军中早有针对回鹘铁骑截营冲军的部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