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周郎周郎-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聚,她若执意不来,只怕太史慈高兴还来不及,孙策自然也不会强求她一个女子为他的兄弟冒险,这场真假孙权的闹剧如何收场只让周瑜去烦恼就好,又与她何干!
  她不是懵懵懂懂,万事不知的天真少女。她前世也谈过恋爱,有些事,心里早就隐约察觉,只是她一贯的冷静和理智却更早一步地就筑起一道围墙。一遍遍向自己强调周瑜只是个一千八百年前的古人,一个习惯了三妻四妾,将联姻作为政治手段的千古名将。那些不合时宜,也不可能有丝毫退让的想法,在这里就是天方夜谭,妄人疯语,于是干脆不去想,也就模模糊糊地将这些念头不清不楚地隔在一边。
  不过只是个时不时掠过心头的模糊感觉,多巴胺都未必开始生成,早晚都会消散而去。
  可有些事,她一个人可以不去想等着消散无踪。然而若是一旦两个人面对面说开了,挑明了,原来虚无缥缈的一个浅淡感觉反倒是存了印象,下意识潜意识里时时留意,处处留心,这念头便也跟着清晰起来。
  想那时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许你为妇”,纵然带了嘲讽之意,可若非心中早有所思所虑,又怎会在心神松懈时话赶话地就这么说出来?而再想到周瑜又理所当然顺势点头时的模样,李睦不禁自嘲地一笑。
  何苦!
  
  ☆、第五十三章
  
  纵然他们进城时张贴了安民告示,不征兵,不加税,甚至城中原来的官吏也都暂时一个没动,城中安定不见乱象,却因之前的一场攻城战,街面上仍自人迹寥寥,房屋残破,景象萧条。
  李睦策马一路奔到军营前,却在辕门前勒马徘徊起来。
  “权公子。”辕门前守卫的兵士认出她来,便过来扣住马辔,向她见礼。
  李睦定了定神,向那兵士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公瑾何在?”跟着周瑜几回征战,旁的一知半解,一口文言的口吻却不知不觉中已经习惯了,只要不让她念檄文,出告示,平日里日常的对话,寻常已然听不出什么格格不入的异样来。
  那兵士一躬身,牵了马往旁边让出路来:“周郎有令,若权公子来,可不用通报,自请入军帐便是。”
  周瑜知道她要来?李睦不由眉头跳了跳,不知为何,脸上忽然有些发烫。
  慢慢深吸一口气,再徐徐吐出来。
  不管怎样,乔氏姐妹既然最终还是遵循着历史的轨迹露了面,那让她们常留在县府里总不是回事。
  周瑜知道她是女子可以放心将两人放在她这里,可旁人看来,她还是孙权,与这两姐妹共处于同一屋檐下,日后乔氏姐妹再分嫁孙策和周瑜,难免引人非议。
  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她此来只是为此而已!
  理顺了逻辑,再整一整衣摆,李睦挺直腰背穿过辕门校场,一路自然又坦然地向一队队巡哨中停步向她行礼的兵士微笑点头,最后来到中军帐前。
  军帐前并无亲兵守卫,而四周的巡视的兵卒又队列齐整,目不斜视。李睦想找个人先报一声都找不到,又不能干等着惹得人人来看,只能在帐外轻咳一声,扬声先叫一声“公瑾”,然后自己揭开帐幕进去。
  长久驻扎的中军帐不同于她之前所见的小帐,六面高柱为梁,四方竹帘为窗,帐中矮塌,军案,火盆,床几,兵器架,一应俱全。白日里只需束起竹帘,自有日光照入,就免了帐中时时点灯燃火照明,烟缭呛人。虽比外面暗上一层,却也视线无阻,无论是书写信笺,还是研究地图,都能看得清楚。
  因而李睦进去的时候,也清清楚楚地看到周瑜正坐于军案前,一手拿着一卷竹简,而另一手则拿了一个……鸡腿!
  素来清风朗月地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男子嘴手并用,刚撕咬下一块最嫩的腿肉,也不知是鸡腿实在鲜香,还是手中竹简上的文字异常有趣,眉梢眼角,笑意盎然。骤然听到帐幕门口的动静,猛地一抬头,便见李睦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咳咳……”眉宇间飞快地掠过一丝尴尬,周瑜慢慢放下啃了一半的鸡腿,擦了擦手,“此……军中禁酒,只可饮水耳。”
  “嗯?”李睦一愣,目光从那只鸡腿上挪开,这才发觉周瑜面前的军案上杯盏铜樽一应俱全,若非帐中毫无酒味,乍一眼看去,还真像是一个人躲在帐中饮酒。但李睦却注意到除此之外,案上竟还有一碗米粥,和一碟子切成小块的肉块,一眼扫过去,就知道他方才手里那只鸡腿只是其中的一块。
  刚过去的那股饿劲仿佛海浪涨潮般汹涌地席卷而来,李睦还没从方才那冲击力太大的一幕中彻底回过神来,肚子里就发出咕噜一声,紧接着又是咕噜噜的一串响。
  周瑜原本见她还有几分不自然,这时突然笑起来,将方才看的那一卷竹简合拢,长身站起:“昨夜酒宴酒多菜少,实没吃饱,便在回来途中出城行了次猎。”将案上的米粥碗递给她,“粥是哺食方煮了送来,我还不曾动过。”
  粟米独有的糯香隐隐约约飘散开来,李睦实在饿得狠了,既顾不得嘲笑周瑜徒手啃鸡腿,也顾不得自己肚子响得有多尴尬,端了碗就往嘴里倒。
  周瑜见她接了碗,便转身将堆在军案上的竹简清出一面来,正要回头让李睦坐下,不想只这一会儿功夫,李睦手里的碗已然空了。
  这时候的碗多为陶铸,看似是一碗,其实碗底极浅,军中煮粥,又多定时定点,不像寻常人家能彻夜大灶闷熬,虽然都熟了,却也米汤分离,粒粒分明,全不用勺就真可以一口气喝完。
  温热的粥入腹散发着一股暖意,李睦眯起眼满足了叹了口气,这才走到军案一侧坐下。
  她总也没办法学到古人能长时间及地跪坐的本事,昨夜酒宴,若非借着酒力和陪酒的舞伎嬉笑,不动声色地变换坐姿,她早就腿麻得坐不住了。现在军帐内全无旁人,李睦也不讲究,直接一撩衣角,盘膝席地而坐。
  周瑜闭了闭眼,哭笑不得:“礼曰,食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嘬炙。此处又无人与你争抢……”虽是这么说,却也一撩衣摆,学着她的模样,盘膝坐在她对面,还把盛肉的盘碟往她面前推了推。
  绕口艰涩的古文言李睦是没听懂,不过也大概明白周瑜这是在讲她狼吞虎咽,仪态不佳,不禁哼了一声,指指面前啃了一半的鸡腿,手一摆:“说得好听,谁又比谁好多少?”
  吃饱了,她心情好起来,再想到小乔,似乎也没方才那么郁闷了。伸手又拎了块肉扔进嘴里,脆骨咬得喀嚓喀嚓,仿佛咬的是某只狐狸的腿,要说的话也就这么闲聊一般说出了口:“我记得你说家中在柴桑有一处老宅距此不远,既然看上了,怎不将人直接送回去,还留在招眼?”
  “嗯?”周瑜早就料到她要提起之前的鸡腿,拿了方才放下的竹卷起来,正想装作要看要紧公文将这茬带过去,听到这话不禁眉梢一挑,抬眼露出了个不解的表情,“你说何人?”
  面前的男人修眉朗目,儒风优雅,英武内敛,简直好看得不像话!就连装傻……也装得……好看!
  李睦觉得心跳得有点快,不禁咬了咬唇,心里发狠。
  她本来还想给他留点面子,模模糊糊把此事带过去就算了,他既然要装傻,那就怪不得她明明白白说出来了:“还有何人?乔氏女有绝世容貌,又温柔娇俏,两人并肩而坐,吕蒙都说是天下奇景了。可那县府的后院又不似寻常人家特意隔开,人来人往,又有驻兵巡哨,你也不怕给旁人看了去。”
  她毫不犹豫就把吕蒙卖了出来,然言及小乔,终究心中难免黯然,于是拿起竹箸又夹了块肉放进嘴里狠狠地嚼。
  “送乔氏女去柴桑?”周瑜顿时明白过来李睦的意思,却足足愣了半晌,“你以为……我……”一时胸闷语塞,却又不由失笑,“你突然来军营寻我,便是为了乔氏女?”
  再看一看李睦的脸色,因嚼着肉块而微微鼓起脸颊似嗔非嗔,以及脸侧咬着牙迸出来隐约的青筋,他忽然朗声大笑:“子明与你说了天下奇景,难道就没说这奇景为何会被送进县府么?”
  李睦切了一声,咽下肉:“见美人兮魂飞扬,当然是用眼睛多过于动口,哪有当着人的面说人怎么被送进来的?”
  看着她一脸鄙夷,又咬牙切齿,周瑜的眉头跳了跳,修长的手指在军案上轻轻敲了两下:“子明……倒是确未娶亲。邓当也曾向伯符提过他家中老母时常叨念其早日娶妻,他年纪尚小,功勋未深,乔氏女此时……倒也相宜。”
  “嗯?”李睦没听懂,乔氏姐妹和吕蒙又有什么关系?怎么听周瑜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要把乔家姐妹推给吕蒙?
  将那竹卷放下来,周瑜续道:“人是范须寻来,原是送往我这军营里来。然我告诉他……”说到这里,他语声一顿,目光落到李睦身上,微微一笑,“孙郎为主帅,严令在前,瑜不敢领受。”
  “嗯?”
  什么意思?
  一人多宽的军案两人毗邻而坐,虽是一人一边却是隔得极近,周瑜这一转头,身子微微向她这里倾过来,一双极黑的眸子就正正凑到了李睦眼前。
  清晰的瞳纹让她忽然想到前世在电视纪录片里看到的深海漩涡,安静之中又暗藏激流,又似乎带了一股说不出的期许之意。
  可许是刚刚吃得太快,血液都流到胃里帮助消化去了,她头脑有点转不太动,明明看出了这股激流,却一时有些卡壳,没想明白他那句话里暗含的深意。
  孙郎?他们离开下邳时,因要避开刘备和袁术的眼线,故而特意选了清晨时分,孙策也只在城门悄然相送,她没记得他交代了什么严令啊……
  难道是前一晚她喝多了之后他们密谈的?
  明明平时聪慧机敏,反应极快,此时却突然不开窍了,周瑜不禁抚额。
  要不是他深知李睦的性子素来不屑作假,就算作假装傻也要装得就是让人一眼看出来,几乎都要怀疑她是故意的!
  轻咳一声,手指又在军案上敲了敲,垂了目沉吟片刻:“伯符有天下之志,伐者为兵,定者为政,也不一定非要依仗联姻不可。”
  言及于此,他霍然站起来,负手背过身,往窗口行了两步,又转回身:“不过多费些力气而已,我随他征伐天下,以现鸿鹄之志,又何惜这点心力?若要兄弟成连襟这样的佳话,他还有三个亲兄弟,实在不必非我不可。”
  “啊?”
  李睦又发了个单音节出来。只是这回,她却是听懂了他的意思。嘴里一口鸡肉顿时噎了一下,连忙狂拍胸口,拿起水猛灌一口,不想倒得略快,又呛得一阵咳嗽。
  周瑜不妨她的反应如此激烈,被她吓了一跳,连忙从怀里取出一块白巾递给她,一面替她拍背,一面从她手里取下茶盏,笑容如帐外旭阳般亮眼:“此事……原是我思虑不周。你兄是太史子义,是伯符亦钦服的军中要将,瑜若能得与子义联姻,也算是……给伯符个机会证明他用人不疑,不忌功高,不行帝王制衡心术。”
  “况且……兄弟连襟固然是佳话,又怎知夫妻一心不能流传千古?”
  “你……”
  夫妻一心,唇红齿白内外一翻,四个字轻轻吐出。薄唇唇角微微勾起,好像把人的心也一同勾起来。
  周瑜……这是在……说他绝不二娶?
  回想起方才周瑜说的“孙郎严令”,原来说的不是孙策,而是她?
  因她的严令,才把乔氏姐妹都转送到她这里来。不是要金屋藏娇,而是故意表清白?
  那她想了许久,压了许久,最终宁愿只作不觉的那丝缕心思,气了几回,也闷了几回,无端又发作不得的那番纠结,还有何意义?竟是……无用功么?李睦脸上不觉通红一片,心口剧跳得仿佛连呼吸也都一同窒住。
  “我已传信和子义再商议六礼之仪,伯符那里,有我二人担着,总怪不到你头上。”
  “怪我?”
  这回,李睦总算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随手抹了抹嘴边的水渍,又朝他递上的白巾摆手:“敢情你不能与人联姻了还怪我?”
  少女仰头抬起下巴抿着唇,瞪了眼,一脸兴师问罪之色,却因脸颊绯红而毫无杀伤力,尤其是嘴角还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一同翘了起来,反倒添了几分明媚清丽。一双眸子晶亮清透,映出一道他唇角与她相似的弧度,连同他的眉眼一起,好似一直映到心里。
  周瑜暗中长长呼出一口气,只觉得从宣城一路打进皖县也没如此费力,而唇角的笑容却愈发深了,一句话接得极快:“怪我。”
  
  ☆、第五十四章
  
  新月如勾,悬于半空,在丝丝缕缕,飘飘荡荡的些许轻云里银华不减,仿似某人的入鬓长眉,英气内敛,秀致清华。
  军帐里,一名身材高大,一身道袍飘逸的中年道人正向周瑜侃侃而谈:“慈乃化外之人,奉元君之神,修长寿之身。至于时局如何,星象变转,山河改道,俱是天机浩渺,慈也只可算得一二。汉室气数未尽,虽势弱却仍有将星护明,只不知孙伯符将军可愿为此将星乎?”
  这道人虽已是中年,却是面如冠玉,风姿楚楚,宽袖道袍飘然之下,极有出尘脱世之风。
  只不过周瑜立于窗前,望着那满满一窗的月光,神思半点都没放在他的身上。
  城中杂事繁多,李睦只坐了一会儿就回去了。周瑜原来刻意将她留在县府内处理政务,一来考虑到安全,有他大军在城里城外驻守,就算皖县还有人心存异心,也不敢妄动。二来她留在县府里好歹头上有瓦,又有独立院落,不必再住在军帐里与诸多兵士只隔了一席帐幕。
  他在军中又有威信,若是被人说一句不是,却是不妥。再加上宣城外之后总有尴尬,他自然察觉得到,如此虽在一城却分隔两处,避免了天天撞见,想来李睦也会自在一点。
  可现在他却后悔了。
  开始盘算若是悄悄也搬去县府,会造成何等影响,又该有些情形需要应对。
  直到那道人一句话问出来,久久不得他答复,在他身后轻咳无效后,不禁提高了声音连催两声“将军”,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周某素不求长生不老,也无意为仙绝尘,俗世难舍,左道长如此辛苦找上我,却不知所为何事?”周瑜惯于人前一张温和的笑脸,即使方才那道人所言一句都没听进去,也照样客客气气拱手一礼,抬手请人坐下细说。
  此人是范须引荐来的,无论如何,现在还不到立时就翻脸把这多方势力纠结较劲的皖县彻底清洗一番的时候。
  那道人左慈又将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再向周瑜深深一揖,“听闻孙伯符之弟权公子就在县府之中,慈不敢贸然登门,还请将军代为引见。慈只求乱世得一容身之处,能潜心修行而已。”
  “潜心修行?”周瑜不咸不淡地挑了挑眉,“左道长怕是为曹操做说客来了罢!”
  左慈来自曹操之处,号能卜吉凶,占星辰,极富盛名。若要修行,哪一出青山绿水不可去,非要来皖县拜会李睦?
  其实,是不是曹操的说客他都无所谓,倒是这道人一进门就来了一手空盆钓鱼,只装了清水的铜盆,一根普通木竹鱼竿,凭空就钓出一条活鱼来,所谓神仙法术,他便忖着让李睦来看一看,似乎应该可以博君一笑。
  同一轮明月下,李睦也在窗前。只不过她是坐在房里的几案前,托了下巴发呆。明媚的月色沿着支起的丝绢窗口勾勒出一道四方的银光,轻轻扬扬地在几上展开的竹简上落下一片白蒙蒙的光华。
  今日她去军营时范须曾来县府中拜访,正好与她错过后也没留下什么话,只是将两株开了花的桂树又移到她院子里来。清幽馥郁的桂花香在院子里沉浸飘散,只不知这两株本就是催熟的桂树如此移了又移,又能存活多久。
  心脏似乎自从今天下午去军营之后就一直跳得飞快。她将前两日没有点完的田亩损失都清算完了,又去看了县府府库里堆了半库成色不足,破损不堪的五铢钱,还勾销了招募来重建战中破损城墙的民夫的口粮及工钱,几乎一刻都不曾停歇,连水都忙得没喝上一口,一晃眼天色暗下来。城中到了宵禁时分,县府的官吏纷纷都各回各家,她就一下子闲下来,虽然明明累得脖颈酸痛,头晕眼花,却还是睡不着。
  于是干脆在架子上抽了卷《太公六韬》出来,点了油灯,借着月色展开了想研读一番这本架上唯一书名里她能认全大半的“著作”来。
  竖写的隶书本就看得吃力,又是艰涩的古语,有些字的比划还左曲右折,仿佛孩童随意的涂鸦乱画一般要她要连猜带蒙,因而盯着一行字看了许久也没看进去是个什么意思,叹一口气,就又想起周瑜来。
  若是她刚穿来的时候发现要嫁周瑜,怕是一颗心立刻就放到肚子里,欢欢喜喜立马就打包嫁过去了罢。
  能保命,能安身,至于周瑜有多少个女人——关她什么事?今天说大姨妈,明天说风寒,周瑜又要出征在外,史上又早有记载是个短命的,自然拖得过去。
  只需想办法或赚些钱,或拢几亩田,从此就算是在江东自由地扎下了根。更何况,她后来还知道兄长就是太史慈,太史慈要江东之后,再顶着江东已故名将的女人这一重身份也不会有人能动她的主意。
  小乔美名动天下,不也没听说在周瑜死后改嫁么!
  而宣城外,周瑜头一次提出要娶她,她却怒不可抑,跳着脚当场翻脸!
  丝毫没想过这本该是她乐意之极的局面。她一直拿太史慈当做借口,可扪心自问,若从一开始她就知道长兄是太史慈,她还是会高高兴兴地嫁周瑜为妻。然后再高高兴兴地给他张罗立刻就娶小乔过门,然后继续今天大姨妈,明天染风寒……
  她难道不是只想着安安稳稳,找个栖身之处,把这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一辈子平平安安过去么?没准死后还能再穿回去呢!
  李睦又叹一口气,安稳明明就在眼前……她却是从什么时候起又不想抽身于外了?天下大势,徐州和刘备,宣城和孙权,与她何干?
  坏了!
  李睦捂住头,呜咽一声丢开竹简滚到榻上。
  亏她还一直自负自控能力,原觉得已经把心里汲汲萌芽的那点旖旎彻底掐断了,却不想这根幼苗只需周瑜稍稍浇一点点水,就腾地一下窜了起来。
  真看上这只狐狸了!
  李睦在榻上翻身一滚,把脸埋在被褥里哼哼唧唧,又是长吁又是短叹。
  她从来都不信一见钟情,就连日久生情,在她身上也未必能说得准。可却会在某个瞬间,忽然觉得就这么过下去也挺好。
  比如说,周瑜看着她在下邳城头调整弓弩,最终射出那一箭时眼中爆出的光彩。再比如……周瑜把盘子里的肉往她面前推的那一刻……
  李睦从被褥里里伸出头来,长长呼出一口气,嘴角不由自主地又翘起来。
  罢了!睡觉!
  躺平了便渐渐有了睡意。她闭上眼,也懒得再下榻去关窗,反正夏末的夜晚还有些闷热,直接滑出去半边身子用力甩了甩脚,蹬掉鞋,再扒着榻侧翻身一滚,滚进被褥里转过身背对着窗口避开月色的光亮就准备早些睡了。
  然而只这一翻身,李睦突然觉得身边软绵绵,暖洋洋的……
  扯了扯被褥,再一探手,却摸到一把毛茸茸的……头发……
  “啊……”李睦心里猛地一抽,一下子从榻上弹起来,连滚带爬翻落下来,也顾不得脚下的鞋在哪里,噔噔噔噔就往后退了好几步,一脸惊恐地望着自己的床榻。
  清凌凌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方才她还坐着靠着的窗边的小几此刻在这月光下显得白晃晃,阴森森的。
  几乎就在她翻落床榻的同时,一个人影从床榻上坐起来,乌黑的长发束成一束搭在胸前,一抹窄小的鲜红的心衣裹着一大片白晃晃的肌肤……却是个年轻女子。
  见李睦朝她这里看过来,微微低了头,慢慢将身上的被褥揭开,再挺一挺胸,大红的心衣里包裹着的凶器微微颤动,呼之欲出,衣角系带的地方又突然抽紧,勒出一截细腰,而再往下……
  好一片明晃晃,白亮亮的月下风光!
  李睦倒抽一口冷气:“你……你谁啊……”方才滚下榻的时候小腿腿骨正好磕在榻侧,痛得她立马蹲在地上龇牙咧嘴,一句话说出来声音抖得好像飘在半空中,听得她自己也跟着一激灵,突然又想到这是东汉末年,于是赶紧又加了一句,“啊额……你是何人……”
  却见那女子见她忽然就蹲下来了,侧了侧头,似有些不解。但却什么也没问,只在榻上盘拢双腿,全身伏倒向她行了个拜礼:“妾名文踽,侍郎君入寝。”
  啥?
  那女子一身肌肤白皙细嫩,肌骨丰腴,这一伏下来,胸口两团跟着一同往下贴到榻上,挤出深深的一道沟壑就凑到李睦眼前,背后又是两团白花花的肉光,更显腰细臀大,身材简直……
  口味极重!
  睡觉时突然摸到床上多了个人,李睦被吓得不轻,好不容易定下神来又见了这一副“奇景”……
  “我何时说过要人侍……那个……寝了?”连蹦带跳地往后退了两步,李睦避开那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沟,然而一站起来却发现这个时代的床榻实在太矮,这女子这样趴伏着,腰软臀高,她居然又看到了另一条沟,顿时脸一黑,直接喝道,“给我起来,坐好,把衣服穿起来!”
  那女子被她喝得浑身一抖,幽幽然抬头,挺直了身体。没穿衣服却比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看的李睦要自然得多,不见半点羞涩。
  “妾不曾穿衣而来……”
  什么!
  李睦想起来她确实没在房间里看到不属于自己的衣服,要不然她也不会没注意到房间里多了个人!可不穿衣服,那她怎么进来的!
  她咬牙切齿,面对这个突然闯进来的“侍寝”女子,感觉自己脸色都快青了,恨不得立刻把她门口守卫的那两个兵士拉出去狠狠打军棍:“何人叫你来的?又是何人允你擅入我房中?岂不知我有夜梦杀人的习惯么?”
  夜梦杀人?
  那女子吓得附身又朝她拜下来,还娇滴滴地哭起来:“妾蒙范公恩养一十六载,训习歌舞。范公昨日酒宴之后,说周郎军事操劳,打仗辛苦,本欲将我送往周郎军中,为他解忧去愁。不想周郎言,他以郎君为主,若君不曾得奉,则他不敢收,又说郎君出门在外,少人侍奉,于是范公便又将妾送入于郎君,侍郎君……”
  周公瑾!
  丫的敢情有女人就往她这里送!还“少人侍奉”,少个毛线!这样的“侍奉”,她要得了么!
  
  ☆、第五十五章
  
  周瑜携左慈同来的时候,见李睦顶着两个黑眼圈,不经意间眉头皱了皱,心里却又像是估摸到了什么,隐约又有几分抑制不住的欢喜。
  李睦的目光往左慈一身宽大的道袍扫了一眼,有些浮肿的眼睛微微眯起来——大清早给她带个制丹炼药的牛鼻子来,算什么意思?
  然而一眼瞥到周瑜一身风华,丰神俊朗,精神奕奕的模样,不由就想起她昨天夜里的“惊魂”,李睦不禁轻轻挑起眉梢:“公瑾来得好早,想来昨天夜里一夜好睡!”
  听她语气不善,周瑜诧异了一下,转念一想,却也只当是他来得早了,又扰了她的清梦。
  赔罪的话当着左慈不好直言,以免这皖县里马上就传出什么孙权在县府中日日睡到日上中天的消息来,只能朝她略带歉意地笑一笑:“军务多繁杂,瑜不敢贪眠。”拱手一礼,应对得极为得体。
  左慈是察言观色的高手,听话听音,李睦这一句话出来,他又怎听不出是嫌他们来得太早之意?他此来正是有求于孙权,若是因第一次拜会的时刻令人不悦而无功而返,岂不难堪?
  于是,他风度极好地接着周瑜的话音立刻打了个圆场:“周郎昨日向老道提起权公子近日劳心为民,睡眠难安。老道自问略通提精舒气之法,可得回精续力之丹药,可助人延年益寿,解忧去乏,这便今日随他一同来拜望公子。”
  “劳心为民?”还又是精气又是精力的,一听就不是好东西!
  李睦横了周瑜一眼,忽然展眉一笑:“若论劳心劳力,我哪及得上公瑾在军中操劳,打仗辛苦,又少人侍奉?正好,昨日我新得一舞姬,名文踽,擅歌舞而姿妖娆,送于公瑾闲时为你解忧去乏!”
  说到后来,眉眼尚有笑意,语声里却是已经听得出咬牙切齿的森然之意。
  周瑜听到“少人侍奉”时已经知道不好——他记性好,当然记得这是打发范须时候说过的话。
  当初范须来时,他只是随意找了个借口把人赶走。往军营里送女人,简直就是笑话!他要是还留下来,不说他从此还要不要带兵了,就说面前这个笑吟吟地磨牙的小女子,一句“周公瑾,你太高看自己”,他就无言以对。
  偏现在皖县里的许多事还尚未理清,一时还离不了范须这层当地豪门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除了将李睦当成挡箭的盾牌之外,他也实在找不到何时的理由把人推出门去。
  毕竟,像范须这种没有官面上根基的豪门富族而言,送个把女人联络一下关系实在正常,甚至酒宴上直接把他家中的舞姬带走也是常事。
  若是他说军中军令,怕是范须能立马就送他个院子把这女人养起来——他就更说不清楚了!
  原以为送进县府的女人只养在后院也就行了,最多就像乔氏姊妹那样,落入李睦眼中,引来昨日的那一段……他如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竟还有主动爬到李睦榻上去的!
  还将他当日打发人走的话原封不动地传到了李睦面前……
  周瑜暗自后悔怎就今日带了左慈同来,其中的关节不好明着说出口解释,只能再长长一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推辞了她这番“美意”:“军中乃肃穆之地,军纪严明,瑜片刻不敢怠慢,怎可沉于女子歌舞?”
  一礼毕,想了想,又笑着加了一句,“要是乱了军纪,回去后子义兄可又要寻我去校场一叙了。”
  太史慈要找他去校场好好打一架,到底是因他乱了军纪还是因其他的什么,那就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了。
  李睦哼了一声:“你还怕与他去校场比试?”
  “非惧怕也,实乃瑜欲与子义之妹定下姻约。士之耽兮,不可说也,岂贰其行?及尔偕老,无使怨矣……望权公子明鉴。”
  周瑜连连拱手,一脸“挚诚”,两句古词李睦没怎么听懂,唯“及尔偕老”四个字听得明白,不由脸上一红,瞪了他一眼,方才还含嘲带讽的眉眼不由自主地也跟着舒展了几分。
  就在唇角轻轻勾起来的时候,她突然想到还有旁人,连忙正色轻咳,转开头去不看他。径自走上两步,走到左慈面前,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