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湘云忽然道:“既然大老爷有钱。当初为什么不多拿些出来?还说什么二姐姐融掉旧首饰才凑了两百两金子出来?”

    贾玖看了看史湘云道:“很简单,父亲不是不愿意。而是不敢,或者说,不能。有些事儿不能外传,就是知道了,也只能藏在心里。二叔和二婶的事儿,一个是大姐姐在宫里犯了过错,另外一个就是宝玉的那块玉。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家,哪怕是跟其中一件扯上关系也够呛,更何况是两件。”

    史湘云道:“二姐姐年纪越大,胆子就越小了。”

    贾玖答道:“若是事情发生在我父亲身上,我说不准就闯宫了,可二叔二婶,我也不过是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唤一声叔叔婶婶罢了。自古以来的规矩,两家已经分宗了,连同族都算不上,又能算哪门子的亲戚?”

    从前的时候,贾玖是讨厌贾政王夫人的贪得无厌,所以人云亦云,身边的人如何说,他便跟着学舌罢了。其实对这里面的事情,他根本就是一知半解。

    他以为贾赦不肯出手,是因为还在生贾政王夫人的气,或者说,是因为彻底厌恶了贾政王夫人,所以迁怒贾宝玉,不想伸手。

    毕竟原著里,贾宝玉和王熙凤逢五鬼的时候,贾政都放弃了,贾赦却还在外面忙着,想救这个侄儿。

    对这件事情的印象太过深刻,贾玖怎么都想不到,如今这个对贾宝玉爱理不理的贾赦,居然会是原著里那个连贾政这个亲生父亲都放弃了他还不放弃的亲伯父。

    经过贾倩的解释之后,贾玖这才明白,所谓分宗的意义。

    原著里,贾政王夫人那么对待贾赦,贾赦却依旧不放弃贾宝玉,不是因为贾赦心胸宽大,而是因为那个时候贾宝玉是贾赦的侄子,从律法的角度上来说,作为一家之主,贾赦有这个义务照顾贾宝玉这个家里的男孩子。

    而现在,贾赦已经自请分宗,贾赦跟贾政就不再是一家人,哪怕贾宝玉在贾母的院子里住着,哪怕贾宝玉依旧是贾母的亲孙子,对于贾赦来说,贾宝玉也只是一个客人。哪怕后来贾宝玉因为无处可去和贾母的担心,被贾赦接到了荣国侯府里,对于贾赦来说,贾宝玉也只是他用来讨贾母欢心、让贾母高兴的玩意儿罢了。

    那个时候,贾宝玉之于贾赦,甚至可以说连个摆件都比不上了。

    所以在贾玖拿出那些庄子、银钱的时候,贾赦才会那么惊讶。

    不过,贾赦惊讶归惊讶,却还是把东西给了贾宝玉等人。一来贾玖准备的几个庄子都不是很大;二来,如果贾宝玉没有下场,一直住在荣国侯府里也是个麻烦;三来,贾母的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个孙子,如果贾宝玉过得不好,贾母不高兴,被折腾的还是贾赦。

    所以,贾赦将贾玖准备的庄子银钱给了贾宝玉之后,自己也不过是另外添了二百两金子罢了。

    贾玖是真的没有想到,当时贾赦是真的不想管贾宝玉的事儿,甚至认为给贾宝玉几千两银子就完了。

    只是这些事情,贾玖是不会跟史湘云开口的。

    听见贾玖这样说,史湘云忍不住道:“想不到二姐姐也是冷情冷性儿的人。”

    贾玖点了点头。道:“事关父亲哥哥的安危,我当然是先保全父亲哥哥。只有在保证父亲哥哥不会被牵连、一切安好的情况下,我才会留意他人。我一贯如此。”

    史湘云一惊,这才知道自己说话造次了。可要他道歉,他却说不出口。

    当下史湘云便咬着嘴唇站住了。

    倒是贾玖,看着这样的史湘云,长叹了一声。道:“云妹妹。有些事儿,不是我想做就能够插手的。我总要顾着家人些。大姐姐怎么说也是贤德妃,如果这里头没有什么事情。大姐姐会连个正经后事都没有,直接就那么被埋了下去?宫里人都知道,大姐姐是遭了万岁厌弃,所以才连身后都不得安生。大姐姐犯的错儿。我又何必替他受过?我可没有这个义务。同样,二叔二婶是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妇。但是,他们并不值得让我的父亲为他们冒险。他们家出事儿了,我们家在事后帮忙捞一下儿孙,却没有将自己家也给赔进去的道理。”

    只要贾宝玉的那块石头曾经存在过。上头就不会忘记。被贾宝玉送钱?落进上头的眼里就是资助逆谋、资助造反!

    所以,跟贾赦这样,送出三十万两银子为贾政赎罪已经是冒险了。

    三十万两银子正好是荣国侯府一年的总收入。可荣国侯府一年的开销也不少。即便是荣国侯府要积攒起这么多的钱财,也需要好几年时间。

    现在。高调为贾倩贾清置办嫁妆,就是向上头表明,贾赦跟那些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

    一切都是为了跟贾政王夫人撇清关系。

    至于夏金桂知道之后的反应,贾赦才不会顾忌呢。

    史湘云道:“我们家也是吗?”

    贾玖点了点头,道:“是。”

    史湘云道:“二姐姐倒是坦荡。”

    在家人和外人之中,贾玖选择优先保护家人,在家人无恙的情况下,才对别人伸出援手,不然,就只做些小事儿。

    史湘云不能说贾玖虚伪,也不能怪罪贾玖。

    因为他知道,换了他,处在贾玖的位置上,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甚至有可能比贾玖做得更为冷漠。

    就像薛宝钗做得那样。

    想到薛宝钗,史湘云就忍不住道:“说起来,之前二老爷和二太太出事儿的时候,宝姐姐那边也没有什么表示,倒是这次倩儿清儿出嫁,他送来的添妆,都是摆件。真没有想到,宝姐姐还有这样的好东西。”完了,史湘云又加了一句:“比大观园正殿里面摆放的东西也差不离了。”

    贾元春省亲的时候,就在大观园的正殿里面接见娘家人。薛宝钗在别的地方敢动手脚,大观园正殿里面摆放的东西却是正品,而且都是好东西。

    贾玖笑笑,道:“薛家虽然大不如前了,可到底曾经富贵过,自然有些压箱底的东西。薛家太太若是疼宝姐姐,拿几件出来给宝姐姐压箱底也不奇怪。”

    史湘云道:“我只是不忿而已。就是双方有再多的不合,二太太终究是宝姐姐的亲姨妈。结果,二太太出事儿的时候,宝姐姐连点表示都没有。不要说送点吃食铺盖了,就连派个丫头婆子探望都没有。从大观园上弄走了那么多银钱,他却……”

    贾玖道:“宝姐姐是宝姐姐。他是薛家的女儿,是柳家的媳妇,之于你我,不过是过客,妹妹又何必计较这些?”

    史湘云垂着头站了好一会儿,方才道:“不过是不甘心罢了。”

    贾玖听了,也只是一叹,却什么都没有说。

    史湘云见贾玖没有表示,十分好奇:“二姐姐,你就不生气吗?被他弄走了那么多的财物?”

    贾玖话到了嘴边,还是改了口:“云妹妹很生气。”

    史湘云道:“自然生气。我们史家就是最辉煌的生活,家业什么的全部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呢。”

    贾玖道:“浮财终究是浮财,该消失的时候还是会消失的。当我跟宝姐姐开这个口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那批石头早就注定了要打水花儿的。哪怕这些石头价值不菲。”

正文 第十五章第六十六节 厌恶

    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还有人对那批石头念念不忘,尤其这个人还是史湘云,贾玖不免有些无语。

    转念一想,一千万两银子,对于朝廷来说都是一大笔钱,更何况是史湘云这样的姑娘家。

    这么一想,贾玖倒是转了过来。

    贾玖这样跟史湘云道:“云妹妹,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我会牢牢地抓在手里。只有那不怎么重要,或者说,别人根本就抢不去的东西,我才会放在世人的眼前。因为我知道,我并不能拒绝每一个人,所以,放在世人面前的东西,我都做好了准备,有去无回的准备。”

    史湘云道:“二姐姐的话还真是稀奇。”想了想,却又笑了:“可不是。宝玉那个性子,见到好东西,必定是要开口的。宝玉一开口,只怕二姐姐也留不住。”

    就跟贾玖屋里摆的那几样翡翠摆件好了,袭人没了以后,史湘云才从其他的丫头嘴里知道,袭人曾经打过这几样摆件的主意,却被晴雯发现了、被晴雯好一通要挟,不然,那盆翡翠兰花只怕也通过贾母→→贾宝玉这条线,到了袭人的手里,成为花家人到处炫耀的传家宝。

    想到这个,想到袭人,史湘云的心里就不舒服。

    袭人是史湘云的黑历史,被袭人糊弄、认为袭人是贾家的丫头中一等一的忠心更是史湘云的黑历史。

    贾玖就好像没有发现史湘云的不对劲一般,道:“宝玉那个性子,就需要一个厉害的妻子管着他,不然,即便有再多的家私。也会被他屋里的那些丫头们给搬空了。可是跟宝姐姐这样的妻子,将他从头管到脚,只怕哪个男人都受不了。而且宝姐姐性子看着是端庄大方,可那性子委实好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非要占了正理、占了大头、让周围的人都站在他这一边才好。这样的性子,放在姐妹之间。不过是一笑而过。最多也不过是远着他些罢了。可放到夫妻之间,这种事情一次两次还好,若是次数多了。哪怕是原来有再多情分,也会被消磨得一干二净。更何况宝玉是个娇养大的?宝玉的脾气看着软和,可该有的脾气他一样都不少,若是一次两次的。别人说宝玉不如宝姐姐,也许宝玉会当做夫妻情趣。可次数多了,宝玉只怕是不肯回家来、天天都往外跑了。”

    史湘云听了心乱如麻,想起过往的一桩桩,却觉得跟薛宝钗的性子样样相合。

    史湘云忍不住道:“这么说来。二姐姐是更看好哪个夏金桂了?”

    贾玖答道:“这舌头还打着牙呢!更何况是过日子!除了父母,没有人会事事由着我们。宝玉若是娶了宝姐姐,那是憋屈。可跟着这夏金桂。虽然夏家如今已经败了,夏金桂本人也比不上宝姐姐。可日子却是他们自己过的。这吵吵嚷嚷的,虽然看着不像,可有多少事情是这种吵吵嚷嚷中说开的?”

    在贾玖看来,如果贾宝玉跟薛宝钗结了婚,要么,贾宝玉最后被薛宝钗逼得出家,要么,就是贾宝玉跟薛蟠一样,被薛宝钗比得卑微到了尘土里面。

    史湘云道:“二姐姐,你是说,宝姐姐跟着宝玉,两个人只会日渐离心,反而是这夏金桂,有可能跟宝玉长长久久?”

    贾玖答道:“是。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其实不是贾玖真这么觉得,而是他三世为人,听过不少这样的事儿。男人都是好面子的,在外面辛苦也就算了,可回到家里,还要被妻子下面子,一丁点儿的小事儿,都要被妻子踩着脸,哪个受得了?

    若是跟后世那样,关起门来,就夫妻两个,小夫妻怎么闹,那都是人家小夫妻的事儿。可现在呢?哪怕是现在贾宝玉落拓了,家里还有几个丫头、一房仆妇伺候着呢。薛宝钗要压在贾宝玉的上头,就已经不是夫妻间的小问题,而是下家主的面子、威胁家主的权威的大事儿的。

    贾宝玉的公子少爷脾气可一样都不少。

    看薛蟠就知道了,如果薛宝钗真在乎这个哥哥,薛蟠会是这个模样?在薛家一点威信都没有,由着人拿捏磋磨?甚至连亲戚们提起薛蟠,都是十分不堪的模样?

    说白了,比起薛蟠这个哥哥,薛宝钗更在乎自己、非要踩着哥哥,才让薛蟠成为众人口中的呆霸王。这种行为本身就说明了薛宝钗的性子也不是很好,而且手段也不高明。真正手段高明的人,哪怕是哄着,也能够将薛蟠哄出几分样子来。

    可实际上,薛蟠根本就是个风月场上的门外汉,连初哥都算不上,根本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奶娃娃,连贾宝玉都不如。

    当然,薛蟠这样的人,若是有人细细地教着,也比贾宝玉容易拐过来。更值得庆幸的是,薛蟠现在身边有王子腾王熙鸾父女,一个是舅舅兼岳父,一个是表妹兼妻子,薛姨妈又离了薛宝钗这个对薛家、对他本人影响甚大的女儿,自然会将目光转向薛蟠。

    离开了薛宝钗的光环的薛蟠,终于有机会得到别人的正眼,也在别人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地学着走人生这条路、学着一点一点长大。

    至于薛宝钗,他把自己定位在管家婆。他也只能是管家婆罢了,而且他的本事人品以及能否将日子过好的本事,还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好斟酌一番。

    至少贾玖是不看好薛宝钗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冲进来一个丫头,给贾玖行了个礼,道:“禀姑娘,甄家的案子发落了。甄家家主腰斩,所有十五岁上的男丁全部斩首,幼童、女眷发卖为奴。”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甄家剩下的人便是官奴了,除非有天大的造化,或者说甄家的男儿愿意去战场上拼命。否则,甄家将再无出头之日。

    因为官奴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的。

    史湘云立刻道:“那我叔叔婶婶呢?”

    那丫头道:“回史大姑娘的话,两位侯爷已经被削职为民,爵位没有了,家产也被抄没,倒是太太们的嫁妆发了回来。”

    只是这发回来的嫁妆,经过不少人的手。说不得里面值钱的宝贝早就被人摸了去。若是史家两位太太的陪嫁里面有庄子。日后吃喝嚼用还能宽松些,若是没有,那说不得要靠典当过日子了。

    当然。如果史家的祭田什么的很多,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跟史家这样,哪怕现在落拓了,只要家里还是良民。过两年,史湘云的堂弟们考中了举人。不要两年时间,史家又能起来了。

    不像甄家,从此翻身无望。

    贾玖听说,也松了一口气。道:“云妹妹,你可放心了。”说着,又道:“既然如此。也该打发人去把表叔表婶表弟表妹都接回来才是。”

    那丫头道:“回姑娘的话,侯爷得到了消息。立刻就带人出去了,还吩咐让人把客院收拾两座出来,预备着给两位表舅老爷落脚。方才奶奶已经带着人亲自去打理了。”

    贾玖道:“嫂子也真是的。虽然距离生产还有两个月,可到底是头一胎不是?就是他交代下面的人去办,表叔表婶知道了,也不会多说什么的。云妹妹,这下,你可算是放心了。”

    史湘云胡乱点着头,道:“担惊受怕了一整年时间,如今可算是安心下来了。”

    话虽然这样说着,贾玖还是回去跟贾母说了一声。即便是躺在屋子里、半身不遂、嘴巴歪斜、连话都说不清楚的贾母,听说此事也十分高兴,连连催促贾玖史湘云两个快点去前面招待史家人。

    史鼎史鼐兄弟是贾母的亲侄子,贾母如何不关心他们?

    虽然说,贾母是贾赦的亲生母亲,在荣国侯府里的地位无可动摇,可史家是贾母的娘家,史鼎史鼐兄弟的地位直接就关系着贾母的面子。哪怕史家被问罪,也不会影响到贾母的权力和地位,贾母还是希望,这两个侄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到官宦之家的圈子里。

    哪怕史家两位侯爷跟王子腾一样,都已经成了白丁、庶民,可在贾母的心中,史鼎史鼐兄弟跟王子腾是不一样的。王子腾是自己主动犯错,有逆谋的嫌疑,史家兄弟只是被甄家威逼、牵连;王子腾将亲戚们得罪了个遍,所以没人帮他,史家兄弟却有自己儿子这个表兄;王子腾获罪之后,家产全部被抄没了,连妻子的嫁妆都没有保住,史家兄弟虽然损失了些家产,可妻子的嫁妆却都发了回来。

    在贾母看来,这些迹象都表明,史家要起来,也不过是上面一句话的事儿罢了。

    因此,对于史鼎和史鼐兄弟俩要住进家里的事,更是视为理所当然。

    时隔多年,史湘云再度看到了他的叔叔婶婶,还有堂妹、堂兄弟们。多年不见,本来应该是最亲近的亲人们,到如今,已经陌生得连外人都不如了。史湘云的二婶三婶看见史湘云的时候,只说了一句:“大姑娘看着精神尚好,我们就放心了。”却一个拉着贾玖一个拉着商氏说了许多话。就连史湘云的堂妹们,也多上来跟商氏、贾玖说话,却不怎么理会史湘云。

    这是贾玖头一次在家里见到史家的其他女孩子,史鼎的女儿史湘霓,史鼐的两个女儿史湘君和史湘龠。史湘霓的年纪大些,倒是看不大出来,可史湘君和史湘龠姐妹俩,看到史湘云的时候,居然扭过的头。

    贾玖明显地看到史湘云的手僵住了。

    倒是史鼎的妻子,史湘云的二婶,原保龄侯夫人见男人们还在站在这里说话,便寻了个空子,道:“看你们,等回头收拾干净了,有多少话说不得的?不如现在各自回房梳洗打理,回头坐下来慢慢说罢。别人倒也罢了,琏儿媳妇如今身子重了,可站不住呢。他又是小辈,我们这些长辈不落座,他也不好意思坐着。”

    史鼎听了,连忙告罪,贾赦亲自招呼着,送史家人去了客院。

    唯有史湘云,在原地略略站了站,找了个由头,说是担心贾母,转身也走了。

    对于史家人的表现,贾玖自然是心里有数的,可贾家的那些丫头们却不是个个都清楚,自然在背地里窃窃私语。也亏得贾玖身边的几个姑姑、嬷嬷都是厉害的人物,在训练这些丫头的时候更是花了大力气。因此,即便是这些丫头们在背地里嘀嘀咕咕的,可在人前,他们还是一点儿风声都没有露出来。

    这让史家的女眷们松了一口气。

    这也是他们这种犯官家眷很容易遇到的事情。

    甄家势大,哪怕是被抄家问罪,那些牢头们也不敢得罪甄家,更不要说冒犯甄家人了。跟甄家相比,史家自然算不了什么,那些牢头们不敢折腾甄家女眷,自然是折腾史家等从犯家的女眷、拿着这些人家的女眷泄火了。

    在南面的时候还好,南面的那些牢头们还不敢做得太过分。可京里的牢头们都是经过大世面的,背地里的路子也多,不止史家等从犯人家的女眷,就连甄家的那些女眷们也没有落到好。

    如今,上头的发落一下来,甄家的几个姑娘就进了楼子。据说,其中一个跟丫头换了身份,一样被那些衙役、人牙子找了出来。

    至于史家几个姑娘,虽然还顶着姑娘的名头,其实已经不是姑娘的身子了。

    这也是史家几个女孩子不想理会史湘云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就是因为史湘云死死地巴着贾宝玉,结果赔上名声、赔上青春,都没能有个结果,耽搁了自己的不说,害了史家所有姑娘的名声。

    那些牢头们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甚至有的人还将大观园里的事情说得个七七八八。史家几个姑娘被这些人欺负,还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话,自然是迁怒史湘云的。在他们看来,史湘云自己不尊重,这种事情,应该由史湘云背着,可到头来,史湘云一点儿事情都没有,反而是他们落到了那样的地步。

    不止史湘云的几个堂妹,就连那些堂兄弟们,还有史湘云的两个婶子也厌极了史湘云。只是这里是贾家,有些事儿不好表现出来罢了。

正文 第十五章第六十七节 流言

    发下来的嫁妆有三份,史湘云的母亲留的、保龄侯夫人的和忠靖侯夫人进门时带来的嫁妆。史湘云的那份还算好,当初他母亲去世的时候,特别请了中人另外立了册子封存起来的,不但包括了史湘云的母亲的陪嫁,还包括了私房。不管怎么样,史湘云的母亲也做过保龄侯夫人,甚至在丈夫去世的时候,将丈夫的私房一并收了起来。

    对比之下,史鼎之妻和史鼐之妻的嫁妆可是特别按照进门时的陪嫁单子清理出来的,甚至里面好些值钱的小玩意儿都没有了,被人换上了三钱不值两钱的东西。

    如此一来,最后史湘云到手的东西竟然比两位婶娘加起来都多。

    在贾家借住的这些日子,史湘云一直呆在贾母的院子里,轻易不出门,史湘云的三个堂妹也不跟史湘云说话,即便是来探望贾母,也都是挑贾玖守着贾母的时候,甚至有的时候,史湘霓几个看到史湘云在屋子里,要么去碧纱橱里找贾玖说话,要么直接转头就走。

    史家姐妹如此表现,就是贾玖想装作没有看到都不成。

    好在史家出来之后没几天,上头就把财物发了下来,保龄侯夫妇和忠靖侯夫妇就跟贾赦告辞了。虽然史家如今已经败了,虽然保龄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的陪嫁不多,发回来的财物更少,可忠靖侯夫人甚至连陪嫁庄子都没有,只有京里的一套三进的、只有二十来间屋子的小院儿。

    史鼎和史鼐到底是贾赦的表弟,又跟贾政不是一路人,看在贾母的面子上,也看在两家的交情上。贾赦出了两万两银子,两位表弟一家一万两。史鼎史鼐兄弟俩拿着这些银子在京畿分别置办了一二百亩地,算是在京畿落了脚。

    毕竟,科举、做官、补缺什么的,到底是京中的机会比较多。

    史家搬走的时候,史湘云还不想走。史湘云觉得,自己若是跟着叔叔婶婶走了。怕是落不到好。史湘云的行为让贾赦很不高兴。硬是叫人将史湘云塞进了马车,宁可把史湘云屋里的那些摆设当成礼物送给史湘云,也不愿意史湘云继续留在自己家里。

    对于父亲的安排。贾玖什么话都没有说,更不要说提出反对意见。唯有史湘云,即便是上了马车,还不停地回头张望。依依不舍,看得他几个堂妹都不约而同地翻了白眼。

    无论是史湘云还是贾玖都很清楚。这次一别,也许未来就相见无期了。

    贾玖是朝廷钦封的一等郡君,日后出席的,也是顶级权贵之家的宴会。而史湘云则是罪人家眷。哪怕他的嫁妆不少,也不会嫁得什么好人家,日后。除非是史湘云得到长辈或者是丈夫的允许来贾家作客,否则。只怕他是再也没有机会跟贾玖面对面了。

    其实史湘霓几个对贾玖的印象还算不错。他们史家如今落败了,他们姐妹几个又遭遇了那样的事情,将来的婚事肯定要比别人艰难些。史湘霓几个原本都对未来不抱希望了。可谁想,贾玖居然给他们送了许多首饰,而且都是足金的首饰,花纹不多,做工也简单,但是份量十足。别的不说,单单他们姐妹都有的每人十副手镯,随便哪一只都有十两重。更不要说那些金簪子耳坠子金项圈之类的东西了。

    有了这些金子,足够他们每人置办出一份体面的嫁妆。更不要说,贾玖为史湘霓姐妹三人每人准备了一支中空的金雀簪,每支金雀簪里面都夹带了一张两千两的银票。

    靠着这笔在贾家人的眼里看上去十分单薄、可是在外头眼里却十分丰厚的嫁妆,史家四姐妹很快都陆续出嫁了。

    其中,又以史湘云的婚事最为磋磨。

    史湘云的嫁妆很多,房子、庄子、地,样样都不少。史湘云在大观园住了几年,也学了些王夫人薛宝钗的做派,将手里的金钱抓得很紧。至少是私底下,将自己手里的财物看得很紧。

    在当年史鼎史鼐兄弟外放之前,史湘云就跟两个婶婶关系不好,到如今,史湘云越发忌惮两位婶婶了,甚至总是怀疑两个婶婶在背后要害他。抱着这样的想法,史湘云对叔叔拿来的人选都十分不满意。

    史湘云喜欢贾宝玉这样,模样俊俏、能体谅人,也能包涵他的任性的人。同时,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史湘云也知道,没有钱财是万万不能的,只有钱财却没有权势也是万万不能的。

    可是要达成史湘云的要求的,这天底下的人又有几个?

    婚姻是女孩子一辈子的事儿,被娇惯大的史湘云根本不允许自己的婚姻有瑕疵。哪怕他明知道这很可能会激怒自己的两个叔叔,史湘云也不愿意轻易点头。

    实际上,现在差不多是史家最为艰难的时候了。

    史家已经是平头百姓,史家的女眷也进过女牢,这清白二字,更是不要想。史鼎和史鼐自己的妻子女儿也就算了,不少人都知道,是因为时运不济。史家先被甄家要挟,然后是被甄家牵连,史家的女眷会进了女牢,也是运气使然,不是史鼎史鼐的妻女有错。

    反而是史湘云,明明是到了年纪,先是贪图荣国侯府的富贵安逸,然后是贪图贤德妃的权势,一点点委屈都受不得,可见是个淘气的。

    别的不说,跟史家相熟一点的人都知道,当年史湘云大约十二三岁的时候,史家两位侯夫人看史湘云整日玩耍不成个样子,让史湘云学着做些针线,结果史湘云转头就在贾家抱怨自己在家做针线做得辛苦。可实际上,史湘云为贾宝玉做过不少针线。

    如果说史家对史湘云的教养根本就不上心,史湘云哪里来的那些捷才?力压探春惜春不说,连薛宝钗在捷才上也比不上他。

    当年,王夫人为了银钱,将大观园里那些调教好的丫头往外面卖。有的丫头运气不好,沦落到那些地方去了,更是心生怨恨。这些丫头不敢编排贾赦这边的贾玖贾倩贾清和林黛玉惜春邢岫烟几个,可是贾宝玉的风流事儿,他们可没少说,自然是少不了薛宝钗和史湘云的事儿。

    更何况,有些事情本来就发生过。比方说史湘云不止一次替袭人做针线。

    哪怕那个时候。史湘云身上没有婚约,可是这种事情到了别人的眼里,还是落了个不知自重的名儿。

    当然。也亏得那个时候史湘云没有定亲,若是那个时候史湘云已经有了婚约,还给不是兄弟、堂兄弟,也不是亲表哥的贾宝玉做肚兜这种东西。只怕谁都会以为自己的头顶绿油油的了。

    最后,史鼎史鼐兄弟用了史家最后一点情面。让一个受过史家恩惠的读书人家的儿子娶了史湘云。这还是看在史湘云丰厚的嫁妆的份儿上。

    反倒是史湘云的那几个堂妹们,靠着贾玖给的财物置办了嫁妆,在史湘云摇头的名单上挑了几个风评不错、为人有几分机变、战功也还不错的人嫁了过去。

    史湘云议亲一事对薛宝钗的婚姻冲撞不小。

    薛宝钗是个很好强的人,而且他的好强跟别人有些不一样。别人好强是力争上游,薛宝钗好强,不但是力争上游。还非要压住别人一头不可。

    就跟原著里一样,原著里大观园改革。探春提出的点子,薛宝钗几句话就把功劳抢了过来,下人们感激的却是他薛宝钗,跟探春一点事情都没有,而大观园里从此又生了多少事情。

    而在这里,大观园是薛宝钗统筹安排的,薛宝钗坚持大观园是他薛家出的钱,在那几年里面,更是将大观园死死地捏在手里,根本就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