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的穿越之旅-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槽,小声应道。
好吧,反正都是儿子的东西,刘氏不想过问了。
左右她都打算好了,等儿媳妇进了门,就给几个儿子分家产。反正许家的传统就是分产不分家,到时候将产业留一份给自己和许道郢,剩下的都给孩子们分了。
都是从儿媳妇熬成婆的,刘氏哪里不明白当媳妇的苦楚,更何况,家中人口多了,纷争也会多,这样做还能省去了不少麻烦事儿。
跟着刘氏一同前来的都是府里头的老人了,对一应的规则都十分了解,在刘氏的吩咐下,动起手来。清阳也屁颠屁颠地带着人跟在嬷嬷后头,忙活得不亦乐乎。
很快就按制收拾出了八十八台,刘氏看了看,里头的东西比之先前两个儿子娶媳妇时候用的规格高了不止一点点。她倒是不忧心儿子多想,只是怕媳妇们会有意见。不过想想也是,老七的副业多,书也读得好,自己愿意贴补,谁能说什么呢。
“行了,这些绑了红绳的就别动了,收好等着到时候我让人来提就是了。”刘氏好生嘱咐了几句,之后才带着人走了,“清阳,你记着,要尽快找好人,到时候抬聘礼的人都要挑过才行。”
这个任务她很早之前就跟清阳说过了,要挑选抬嫁妆的人,都是有身高要求的,胖瘦也要差不多。除了从府里各处挑出来的人之外,剩余的还需要在外头挑选合适的。
清阳点了点头,“夫人放心,这件事已经在跟进了。”数量差得不多,距离定下来的送聘之日还有些时候,他觉得应该能完成任务的。
而且林家也选了不少人到时候抬嫁妆,实在不行就到林家借几个人,倒也无妨。
刘氏也不过是嘱咐几句罢了,她根本没有停留多久就转身走了,事儿还很多呢,她忙得很。为自己的儿子忙活,刘氏心里头却是美滋滋的,她就等这帮老七娶了媳妇,任务就完成了,她的这一生啊,也算是圆满了!
刘家是忙,林家也不差不多,林如海带着林黛玉在庄子里头住了几日就回来了。眼看着婚事就在眼前,他只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林黛玉陪嫁过去,每一样都是精挑细选,精心准备。
林黛玉也进入了备嫁的状态当中,不只是备嫁,她还要忙着准备明年二月自己的及笄礼。家里没个长辈操持,她可不得自己张罗,好在她已经不是从前的她了,否则还不定委屈成什么样子。
说到底林如海是个男人,他虽然将林黛玉捧在手心上,可很多时候这些细节的事情也考虑不到。许之嵩更是如此,他的心思还没转换过来,在他的眼里,十八岁成人礼才算是重点节日,及笄嘛,远不如他们的婚事重要。
重视这件事的反倒是霍氏,为了能够给林黛玉攒够面子,她可是费尽心思,努力帮着安排呢。
霍氏是过来人,她跟林黛玉有些相似,娘亲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后娘对她当然不上心。后来她自己有女儿,也有孙女,对这件事比其他人要在意一些,林黛玉是她好姐妹的孙女,又是她未来的儿媳妇,当然更是上心。
不过很多事儿还是要林黛玉自己来办,霍氏自己年纪大了不说,也不好让刘氏插手过多,毕竟林黛玉还未进门呢。
许之嵩的会试在即,她打算着,到时候中秋送节礼的时候,顺便给她送两个有经验的嬷嬷过去,帮着张罗,也让林黛玉有时间有功夫好好备嫁。
许之嵩对此一无所知,他正在杜先生处努力着呢。
杜先生对许之嵩这个关门弟子还是很满意的,资质不错,灵气也很够,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讲述的东西,非常适应。作为一个过来人,有经验的过来人,他对这种一点就通的人很有好感。
这种人是非常适合科举考试的,因为他们能够很快适应这种规则,融入其中,如鱼得水。跟那种所谓钟灵毓秀的才子不一样,这些人更加务实,而许之嵩在实业上的成就更是让他瞠目,这个极会挣钱的弟子,杜先生简直是爱不释手啊。
作为这个时代典型的读书人,杜先生不善经营,他手头上不过是些田地庄子,几家铺子出租给别人,对许之嵩这种人,天生有好感。儿子是来不及了,杜先生还等着许之嵩多带带他的孙子呢!
为了能够让许之嵩在会试取得好成绩,他不仅仅给出了考题,模拟了考试的环境让他适应,最近更是爱上当心理医生,每天都要叫他过来,美其名曰给他疏通心理问题。
许之嵩如今真的是痛并快乐着,毕竟,他觉得自己还是蛮想得开的。说实话,他还真没有什么很大的压力,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听杜先生唠叨,而且还是不断重复的内容,听着也是一种难熬。
第63章
过完年日子就过得很快了; 许之嵩忙着自己的事儿; 到了紧要关头,他更忙了。而林黛玉则是开始忙活自己的及笄礼,这可是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日; 可得好好重视。
及笄礼本来是三月三,可许之嵩的会试在即; 她的生日正好在花朝节,于是由林如海询问了大师,改了日子,就定在她的生辰这日。
正宾可是林如海好生考虑过后才决定的,请的是霍氏。她儿女双全; 孙儿也个个都有出息; 而本身她也是个德才兼备的人,请她很合适。而本来林黛玉是想请屠先生,可先生婉拒了,由霍氏提议,让屠先生当了赞礼。
贾家如今没落了,可林如海的意思是; 贾敏的关系毕竟还在; 他们总该要顾及一些; 左右先前都帮了这么多,也无意在这个时候给贾府脸色看。于是; 请了贾家人不说,还让探春、惜春跟着一块儿; 当了执事。
老太太年纪大了,来到现场观礼已属不易,林如海给安排了个妥当的位置,便去主持大局了。他可是今日的主人,贾敏不在了,他这个爹爹身兼母职,事儿可多着呢。
林黛玉跪在下首,心情很复杂,上两辈子都没有人真正重视过这个问题,这会儿倒是生出了几分愉悦,有种被珍而重之的感觉。霍氏的重视,林如海的上心,以及许之嵩的种种安排,都让林黛玉觉得暖心无比。
在头上瓒上了分别加笄、簪、凤冠之后,林黛玉的心情突然就变了,她成年了呢!重来的这次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她的预期范围内发展着,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林黛玉抬头看看边上观礼的许之嵩,与他相视一笑。
她即将成为他的新娘,只盼着他们能白头偕老,共度一生呢!
最后,林如海含着泪总结道:“小女林氏黛玉及笄礼成,感谢各位宾朋嘉客盛情参加!五月初是小女的好日子,到时候恭候各位大驾!” 林如海与林黛玉郑重地向全场再行揖礼表示感谢。
将林黛玉留在里头跟霍氏说话,林如海一一将客人送到门口,周到不已,倒是叫来的人见识了他这视女如命的一面。
不久之后便有传言,林如海与亡妻鹣鲽情深,才会为她执意相守这么多年。而许家与林家的结合,也不知这两个孩子日后是否要兼祧两家?!
当然,这些传言都不能影响时间的流逝,很快就是会试的这一日,京城人头汹汹,各地赶考的学子早早来到了京城,如今正收拾好了,赶赴考试地点。
会试可是三年一度的大事儿,礼部从朝廷上上下下一共扒拉出来二十多个德高望重的人当考官,一应的官员们也都领着各自的任务忙活着,而许道郢却十分得空。他是考生的直系亲属,按例递了奏章,避嫌在家休息,顺道张罗着儿子应试的事儿。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当然有自己的一套应试方法等着要传授给儿子。
平日里耳提面命不止,还打算在考前给他突击一下。
这一次许之嵩可谓是集大家之所长,在长辈们轮番教导,哥哥们纷纷指点的情况下,他要是再考不好,许之嵩觉得自己都对不起这些人的关心。
林黛玉也破例来到了许家,并且为许之嵩亲自准备早膳,看着他吃完了出门去。
带着大家的期待,许之嵩收拾心情,奔赴考场。
贡院里头早就布置好了,这会试是三日一场,一共三场,考试的内容为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许之嵩在搜身之后,领着自己分发到的三根蜡烛,背着考试用具来到了号间。
他的运气不错,分到的单间位置还不错,距离茅厕有些距离,味道也小一些。想到自己要在这里头待上整整九天,他就有些犯恶心。
虽然中间也有大半日的休息时间,可到底相隔甚近,根本没什么休息时间。紧锣密鼓地投入到考试当中,许之嵩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应对,只盼着能好好完成发放的答卷,不出幺蛾子,顺利度过就算是大功告成。
毕竟,读书读到这个程度了,该掌握的也都掌握了,就看自己应试的时候临场发挥效果如何了。
考场里头,许之嵩是克服艰难困苦地在应试,考场外头,关心他的人可都是心心念念地煎熬着。林黛玉在许家住着,原本婚前是不让两人待在一起的,礼俗如此,大家都不愿意打破。可许之嵩坚持,林黛玉也愿意跟着,于是,两家的长辈只能帮着描补一二,给糊弄过去,将林黛玉接到了许家。
刚刚送走了许之嵩,林黛玉就有些心慌,她总觉得定不下神来。在霍氏的院子里头住着,好不容易撑过了午膳时分霍氏与刘氏的关心,午后,也没敢去打扰长辈们的休息,径直在自己的屋子里头发呆。
采晴见自家姑娘这般,也有些无奈,有心想劝劝,却不知道说什么。在林黛玉再一次坚持要她下去,留些私人空间给她之后,采晴只能带着两个小丫头走人。
如今林黛玉身边,除了林妈妈,就是采晴管事儿了,因为有四个一等丫鬟,也就是四个采,于是她身边便没再要二等的,直接就是八个三等的小丫头,跟着四个采慢慢熟悉。拂琴拂棋嫁了人,已经在林家当起了管事儿妈妈,成为了年轻媳妇里头的翘楚。
眼看着林黛玉就要出门儿了,林如海本来有意给她多备几个好的,可古嬷嬷劝住了。自家姑娘与许家七少爷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的,最是投契。许家自己都还未有行动,林家贸贸然在林黛玉身边安插得用的丫鬟,这不是示弱嘛。更何况,要是影响了姑娘和未来姑爷的感情,就得不偿失了。
林如海是男人,根本不管这些琐事儿,也不觉得有什么,既然古嬷嬷阻止了,他也没再坚持。一应的准备工作,都让古嬷嬷接手过来,倒是让林黛玉真正成了待嫁的小姑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绣嫁妆。
来了许家,她也没停下。
这幅嫁衣是她在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做的,凤冠霞帔,可不是简单的一件衣裳,还有配套的所有东西,一式十八件,样样都寄托着她对这桩婚事的期待。
如今独自在屋里头,林黛玉看着兜子里头的红盖头,这是她最后动手的一件,四角拴住接上了流苏,四边都滚了金丝,绣上小小的一个福字,而中间是许之嵩挑选的图案,凤穿牡丹。
整套嫁衣的样式都是许之嵩与她商议着决定的,基本上符合林黛玉的审美观念,而样式也都不是繁琐复杂的,不会让她累到自己。而许之嵩的婚服也是由林黛玉准备着,早早就已经送到了许家供起来,等着婚事当天使用。
林黛玉看着自己的红盖头,有些感慨万千,她和许之嵩来到这儿已经很多年了,这些年来两人的感情早就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男女。在她看来,无坚不摧,让她心安无比。
这个男孩子用他最朴实的行动,最坚定的内心诉说着他的请求,就是照顾她,爱护她,与她共度一生。曾经林黛玉迷茫过,不知道什么是情爱,不知道如何回应许之嵩热烈的感情,可一起走过这些风风雨雨以后,她觉得自己跟许之嵩如同对方不可或缺的部分,已经深入彼此的骨髓了。
她已经不在意自己能不能等价回报他的好了,如今的她,早已离不开他。
当然了,林黛玉只盼着许之嵩能顺顺利利度过这九天,每一次科考都是非人的折磨呢。上一次乡试的时候也是如此,他身子这般康健的人,出来都像是累瘦了一大圈,而且劳累至极的样子,让林黛玉心酸不已。
如今会试,只怕会更严重呢。
林黛玉心里头明白,对许之嵩而言,恐怕科举考试的确是他当官的途径,可是为争名次而奋力,也确实是因为自己。所以她感念,却也担心不已。
这一份担心她不敢表露,在许家的长辈面前都小心翼翼的藏在心里头,只有独处时,才流露出丝丝的脆弱。
三日就这样煎熬着过去了,林黛玉原本还想着要去贡院门口等着许之嵩的,被霍氏阻止了。她一个女孩儿,去了也无益,徒惹闲话罢了,还不如乖乖在家等着要实际一些。看林黛玉坐立不安的样子,霍氏叹了口气,年轻人到底是沉不住气啊,将林黛玉使唤去厨房看着给许之嵩准备的炖汤,跟老嬷嬷感慨。
“您不也是担心得很,昨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呢。”她跟霍氏是多年主仆,情同姐妹,说话比较直接,戳破了她的伪装,直击霍氏内心深处:“只怕您也不放心七少爷吧。”
霍氏也不由感慨,的确啊,自己也是放心不下呢,“越是了解多,越是担心,多得是那些熬不出的孩子,如果说失了考试便也罢了,最怕那些连命都给丢了的,那才叫一个不值得呢。其实何必要那么有出息呢,我总盼着小七能健健康康的就放心了。”
老人家不就是如此,谁还愿意计较他是否功成名就,到了她这个年纪,早就看开了。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得为自己喜欢的事儿活着,否则这一生忙碌着都不知道图个啥,老了老了,就觉得自己很没用,虚度了这一生呢。
老嬷嬷可不管霍氏心中的感慨,轻声道出了事实:“七少爷肯定能顺利通过,只是想博个头名儿,才如此努力罢了。经过杜先生□□,再加上家里这么多人盯着,焉能不顺。”
许家的底蕴可不是这一点点,在应试上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孩子们从小就精心养着不说,君子六艺,本就不可能弱不禁风,若是一场科考就能要了命,那这个人也基本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这边还没感慨完呢,那边就传来了喧哗声,原来是接许之嵩的队伍已经回到家里了。一家人严阵以待,就盼着把许之嵩伺候的舒舒服服的,能从紧张的科举考试中缓过来。
许之彦和许之茂都是过来人,经验丰富得很,带着弟弟去洗漱换装,给他灌了一肚子的茶汤药水,这才带着人往祖母的院子来了。他们都知道家里的长辈记挂着,没敢耽搁,收拾完了就赶忙去了。
霍氏已经坐在上首等着了。
三天的时间不短不长,可再见孙儿,哪怕刚刚清洗收拾完的许之嵩已经恢复了他往日的风采,可霍氏还是能从他眼中看出疲惫来。招呼着林黛玉给他送汤水,按着他灌下去一大碗之后,才让他回屋休息。
林黛玉见他神色微带疲惫,可眼中慢慢都是得意,可见这一科是顺利通过了,心中暗暗为他高兴。也顾不得没跟他说上两句话,赶忙让人送他回去休息。这会儿时间很重要,休息更重要,万事都要排在后头。
可能是因为见到了许之嵩,有可能是因为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种蓬头垢面,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于是,林黛玉放松了很多,在第二场的三天过后,哪怕迎来了已经有些消瘦的许之嵩,也只是镇定的陪着他吃过饭,便送他回去休息了。
这种蜕变让霍氏很满意,她知道凡事都有个过程,这样刚刚好,只有经历了这些事情,林黛玉才可能慢慢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一个担得起事儿的主母。霍氏期盼着,林黛玉能够成长起来,跟孙儿和和美美的共度一生。
夫妻之间就是如此,共同成长才是正道。如果只有一个走的快了另一个被拉下的就很有可能出问题。而和谐的夫妻关系对所有事情都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对未来孩子的教育。
霍氏对此深有感触。
作为过来人,她真切地希望,孙儿们个个都能顺顺利利,哪怕日后没有她的呵护,也能过完自己的一生,不留遗憾。
不过,千百个人有千百种过法,霍氏并没有干涉过多,她得留空间给他们自己成长。而林黛玉与许之嵩都没有让她失望,这两个她最喜欢的孩子,一如既往地让人满意。
很快,三场考试就都完成了。
殿试就在四月初,当然了,能不能有资格参加殿试,也是个大问题。礼部在学子们散完以后,开始了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弥封、抄录、校对、套封再到考官审阅、开封落卷。等忙完了这一些列的事儿,还要由德高望重的朝堂高管在审阅一次,排好名次,才算是完成了任务。
等张榜之后,还有复试,殿试。
许之嵩几乎可以说一个进士出身是妥妥的不会跑,可到底名次如何,就要看考官的批阅了。等待的过程中,许道郢也将人叫到了书房,通过许之嵩口述自己的策论文章来判断他的成绩。
前两场都是点对点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什么可以发挥的空间。策论不一样,主考官的喜好问题,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了,许之嵩研究过这位考官的习性,对他可以说是有些了解。这位陈大人并不喜好奢靡华丽的文风,更侧重于实干务实的,有真材实料的内容,许之嵩觉得自己应该是没问题。当然了,他也没有明说,因为这样的自夸有点儿像是自我感觉良好,让人不舒服。
不过等许道郢听完了他的复述,也点头,儿子这策论应该是稳了,他心中得意,面上却一点儿都没有表露,岔开话题道:“也该去林家拜访一番,好生跟你未来岳父大人探讨一下,他陈大人兴趣相投,肯定比为父更了解陈大人。”这件事当然得让林如海也跟着高兴高兴,让许之嵩去,林如海一听应该就能明白了呢。
果不其然,十五日后,张榜时,许之嵩的名字赫赫然就在第二位!
第64章
复试在保和殿举行; 其实就是核实这些人有没有作弊; 是不是真的有真材实料。当然了,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从中筛选出去殿试的人选; 毕竟,面圣还是件挺神圣的事情; 这些人的礼仪还是需要过关的。
这些选中的学子们,除了要应对殿试当天的考试题目之外,还要进行基本见驾的礼仪,对他们进行二次筛查,以防混进来什么不明人物。
四月初; 殿试如期举行。
许之嵩穿上了礼部发放的学士服; 带上自己的工具箱,坐在马车上,往皇宫出发。这一次林黛玉没有来送,她正在家里享受最后的未婚时光,婚期定在五月中,殿试的结果出来以后; 就该忙活他们的婚礼了。
眼下三书六礼基本上走完; 只差最后这一步了; 两人都觉得日子变得有些难耐。许之嵩还好些,毕竟有事儿忙活着; 除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想,也就是梦里头被自己的美梦笑醒罢了。倒是林黛玉; 也没有机会出门,每日闷在家里,只安心准备着,一边给许之嵩写信抒发下自己的心情,缓解紧张的情绪。
太和殿里头,两位陛下钦点的内阁大学士作为考官,六部的尚书都在边上监考,龙椅上安坐着的皇上一声令下,殿试便开始了。昨日皇上就已经定下了今日的题目,并交给读卷官密拟,誊抄在考卷上,封好等待今日下发给各位考生。
许之嵩跟在打头的第一名的身后进入太和殿,低垂着眉眼,安静有序地往自己的位置走去,并且快速地坐了下来。今日是礼部尚书在其他部门提调的人帮着执行受卷、弥封、收掌、印卷以及填榜的事宜,他细细观察,却没有发现熟面孔。
很快许之嵩就在皇上下首看到了站着的履亲王。
这位王爷倒是挺亲民的,平素跟下属也亲近,许之嵩跟着他爹和林如海见过几次,但是没有交谈过。他估计,这个履亲王应该记得自己。
在皇帝以及众位大臣的看顾之下做题,对考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饶是许之嵩这种自诩定力过人的考生,也难免微微有些慌乱。他深呼吸,提了提气,轻轻磨墨平复心情,等好一些了,才审题提笔。
一切都很顺利,也没有所谓的栽赃构陷,更没有人敢使小手段,等许之嵩交卷离开,才发现自己刚刚脑袋一片空白,基本上已经忘了自己写在考卷上的内容了。
等到了家,跟许道郢一聊,才发现自己答题有些偏颇,许之嵩倒也没有不高兴,更不会怨天尤人,只是叹了口气:“爹,此番殿试只有十人应试,儿子左不过是名次靠后些,总归不会把我放到同进士里头去,就别担心了。”
以他的家世条件,一个进士是绝对少不了的,也够他选官的了。不能留在京城,那就外放,天高皇帝远,他还挺乐意的。毕竟,他只有十六岁,半大的孩子,成绩太好了反倒惹眼了。
当初林如海这个探花郎,也是在及冠之年才有幸被点中的,许道郢自己中了进士授官的时候,也早已经结婚生子。许之嵩已经比同龄人快很多了,就别强求一定要名列前茅了。
原本他其实也自我感觉挺良好的,觉得自己的能力够,一定能够考个好成绩,光宗耀祖,给林黛玉至高的荣耀。可这会儿他就不这么想了,反正试卷都已经交了,成绩马上也要出来了,他纠结过多根本没有益处。
眼下他最看重,最紧张的还是跟林黛玉的婚事!
“你能这么想就最好不过了。”许道郢摸了摸自己新留的美须,“为父是老怀安慰啊。”
许之嵩有些无奈,自家爹爹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有些不大对劲儿,总是一副慈父心肠的模样,怪别扭的。
其实许道郢会如此也是因为最小的儿子就要成亲了,他自觉自己已经到了年纪,是该好好做个榜样,不能像往日那般,要更沉稳些才是。等么儿生子,他就也算是个老人家了,该好好含饴弄孙了!
两人在书房聊了一会儿,许之嵩就径直往自己的院子去了,而刚刚考完试的他迫切的想要见一见林黛玉,可婚礼在即,他根本没有机会。将自己关在屋里头好好睡了一觉之后,第二日,许之嵩便借口要出去散散心,转身往市集去了。
他在东市有一家新店,专营新鲜摆设玩具,因为价格便宜,深得大家的喜欢,生意还算不错。许之嵩在这儿给林黛玉定制了礼物,这会儿取了之后,正好给她送去。他已经打听过了,林如海最近忙得很,不到休沐日没得休息,白天基本上都不在家。暗暗在心里盘算着该怎么突破重重防线见上林黛玉一面,将自己准备多日的礼物送给她,跟她好好聊聊天,成了许之嵩最大的难题。
好在清羽清阳鬼点子多,没敢让许之嵩出面,而是派了个小丫头进了林家去传信,将人约到了茶楼里。
临近婚期,林黛玉的精神紧绷,难得愿意出去走走,又只是去自己产业下的店面,林妈妈也没办法阻止。
如今林黛玉身边可谓是人才济济,除了霍氏送来的两个得用的嬷嬷之外,还有两个会武功的丫头,是许之嵩送来,加上四个采,又是在京城,天子脚下,林妈妈还是挺放心的。看着林黛玉戴上了帷帽,在下人们的簇拥下出了门,林妈妈感慨颇深,眨眼间,自家姑娘就长大成人了。
林黛玉可不知道林妈妈心中的感慨,她一心只想着快些到茶楼去,见见许之嵩。算起来已经将近大半个月没见面了,自从会试结束之后,她便回到了林家,再没出去过。而许之嵩忙着备考,自然是没有时间来林家见她。
好不容易颠簸着往茶楼去了,林黛玉下马车之前,就在采晴的帮助下戴上了帷帽,并在两个嬷嬷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茶楼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车夫不敢大意,停的是后院门,清阳清羽早就在这儿等着了。许之嵩原本也想在这儿等着,可又怕被人看了去,徒惹闲话,毕竟,这儿人来人往的,他们知名度虽然不高,可也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呢。
许之嵩在后院的亭子里摆了茶壶,正煮水呢,水榭上凉气迎面扑来,四周围上了纱幔,有风吹过,影影绰绰,颇有一番朦胧的美意。琉璃茶杯里,林黛玉最喜欢的花茶正在水里浮沉,香味随着蒸汽往上升,让人忍不住深呼吸。
走过池边的水榭,进入亭中,林黛玉与许之嵩深深对望,似乎有说不尽的情意。这样胶着的视线让边上站着的清羽清阳和采晴采晓都有些不好意思,他们很有眼色地溜了出去,将空间留给这两人。
“来,坐这儿来。”许之嵩向林黛玉招招手,“好久都没见你了,我可想你了呢~”不知道是不是这辈子一起长大,他对着林黛玉总是难忍不住撒娇,说话的语气格外的甜腻。
有时候林黛玉也有些无奈,他还比自己大一些呢,明明在外人看来是越来越成熟稳重,可在自己面前怎么越长越小了呢。
轻巧的走到许之嵩身边,在他的拉扯下,险些掉到他怀里去了。林黛玉推了他一把:“讨厌,别这样。”虽然马上要成亲了,可林黛玉还是有些不习惯这样的亲密行为。倒也不是反感,只是这种感觉十分陌生。已经十六岁的许之嵩身材颀长,面容俊秀,浑身散发着与女孩儿完全不同的味道,太过亲密,时常会让林黛玉感觉到害怕。
“别怕,我就是忍不住想要搂着你罢了。”上辈子已经成年的许之嵩,当然明白男女之间的那些事儿,可他愿意等林黛玉长大。他明白,林黛玉其实应该也知道的,只是她还很抗拒,而这,都需要成婚以后,慢慢培养。
这会儿能跟她紧紧挨着坐,聊聊天,许之嵩就已经很满足了。
“我才没有怕呢!”好歹上辈子两人都已经亲过了,林黛玉觉得这会儿自己的拒绝显得有些矫情。可是,这种陌生的感觉,从前是真的没有,也是这段时间,离得远了一些之后,才产生的。“我就是很久,很久没有跟你在一起了,有些不习惯。”
她自我安慰,反正马上要成亲了,两人有大把的时间腻在一起,到时候肯定会习惯的。男女之间的□□她早就清楚,虽然还是有些许抗拒,可如果对象是许之嵩,她愿意去尝试,去接受。
可能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话,林黛玉往许之嵩的方向靠了靠,整个人差点依偎到他怀里。“嵩哥,你说我们成亲之后,还会这么好吗?”哪怕跟许家人已经十分熟悉,也常常到许家去小住,可林黛玉心中清楚,当客人和当媳妇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她有些迷茫。
许之嵩将人搂进怀里,亲了一下她的发丝,安慰道:“我们的家你也看过了,反正离长辈们远,到时候你就每日上祖母那儿去给她老人家请安,其他事就不用管了。”
反正在他家,祖母就是老大。
而且,两位嫂嫂进门之后,他娘对她们也并没有什么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