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琮与冯紫英抱完了,回过身来:“为何要再等?早先一是不忍心拿枪炮对着燕王,如今他已不在王府。早先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如今已有了。”
冯紫英接口道:“燕王既要杀我,显见也不会放过荣国府的。我们两家交往莫逆。”
龚三亦道:“这个借口不足以造反,更不足以平天下悠悠之口。”
贾琮望着他道:“龚先生,除了这个,还有别的缘故么?”
龚三亦道:“你既要平定天下,又要出兵外洋,何须跳出来做世人的眼中钉?”
贾琮微微一笑:“原来是因为这个。好办。我暂不称帝就是了。”乃抬胳膊指着天空,“燕国乃中原腹地,民风最封建不过。突然让他们转个弯子,大部分老百姓吃不消。没关系,我们可以等。先生放心,最多十年。燕王最小的儿子好像是三岁?”
龚三亦皱眉:“你不称帝?”
“谁说我不称帝了?”贾琮眨眨眼,“我说的是,暂不称帝啊——”
冯紫英道:“你纵然行董卓之事,也必引起天下人群情激奋。不大好办。”
贾琮微笑道:“龚先生和冯大哥都请放心,我保证,让他们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不敢轻举妄动。”乃举起右手来,“各位,走吧,攻占燕王府。”
两军便合成一军,浩浩荡荡杀向燕王府。
事有凑巧。今日一早,又有御林军被虎符密令调出城去了。上回那事儿根本没人告诉各位将军虎符密令是假的,皇帝家的事辛密又多,故此并没有人多问。今儿得了密令,少不得又依令行事。而燕王的亲卫营,自打上回从西郊翠微山回来便没了——燕王责怪他们无能,只知道吃饭不知道做事,下令将其打散,分到御林军中去。并在御林军中新抽调了个亲卫营,只是人数有点少——只五百人罢了。而新上任的世子却命孙绍祖帮他规整了五千亲卫营。
台湾府的兵马不费吹灰之力攻占燕王府,拿住了卧病在床的假燕王并后院幼子,转头去攻老三的府邸。
此处的已挂上了世子府的招牌。到了门口,远远的已看见有兵士在屋顶持枪守卫。贾琮轻叹一声:“可惜了。我本不喜欢破坏建筑的。”乃下令,“开炮。”
台湾府之军最占便宜的便是火器。离燕军兵士之枪射程还差得老远之处,火炮却已可及。“轰隆隆”一声巨响,世子府邸之西南角便已倒塌。
此时世子在府中急得团团转,骂道:“人都打上门来了,还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罗曼也在他跟前,道:“敌军没打旗号。”
世子骂道:“孙绍祖呢?怎么还不来?”
罗曼道:“主公勿急,已有人给孙将军报信去了。”
有个斥候在旁道:“孙将军赶去朱雀大街了。”
世子急的直跺脚:“旁人呢?”斥候不语。
偏这会子有人进来回道:“殿下,西南角那大花厅已塌了。”
“怎么塌的?!”
“敌军火炮厉害,老远便开炮了。”
“怎么不还击?”
“射程太远。”
罗曼“哎呀”一声跌足道:“只怕这是王爷藏在暗处的兵马。”
“废话!”世子吼道,“除了他还有谁会救冯紫英!”
又有人进来回道:“殿下,东南角的马房也塌了。”
“闭嘴闭嘴闭嘴!”世子胡乱一推,满桌的茶壶茶盅跌了一地。
罗曼忙问:“后花园那儿可有敌军?”
“没有。”
罗曼躬身道:“主公,事不迟疑,快些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微臣横竖是死,举白旗出去同王爷周旋一阵子。”
世子眼神一亮:“罗爱卿……”
“事不迟疑。”罗曼一躬到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世子咬咬牙:“你是父王心腹,他未必会杀你。”罗曼点点头。
不多时,世子扮作一个仆人,跟着十来个护卫,从府邸花园角门溜了出去。四面张望半日,不见追兵,便大着胆子往前跑。拐过那小巷口,忽觉背后阴森森的。不觉收住脚步环顾,只见对面一座房子屋顶卧着几个绿色的人影。世子还来不及呼喊,数声枪响,十几个人悉数倒地。
那一头,罗曼慢慢悠悠出了正门,缓缓举起手中白旗。此人背着胳膊同贾琮说了半日,回到府中告诉亲卫营首领:“贾琮答应不伤小主子。横竖主子已跑了,投降吧。”遂阖府投降。
几个时辰之内,京城大变。荣国府贾琮率军劫囚车,救走了险遭腰斩的内阁学士冯紫英及其二子。又兵占燕王府、炮轰新世子府,算是十足十的反了。谁知过了两日,燕王又抱病出来见了手下群臣,以示没死。只是台湾府的兵马早已入驻燕王府,而御林军根本打他们不过。
燕王下旨,立年仅三岁的幼子为世子,命世子拜贾琮为师,贾琮为摄政王。群臣不服,一时满京城都是骂贾琮的诗文,字字句句皆指他为当世董卓。贾琮不以为然。
邯郸城内一小镇中,有个客人居客栈多日。在外头听说了京中大变,惊愕许久。回到院中独自冥思了足有半个时辰,喃喃道:“他真的反了。”又一叹,“只怕不止于董卓。好在建安公主是我司徒家女儿。”
数日后,贾琮在燕王府大堂受封燕国摄政王,燕国大臣没几个来道喜的。贾琮自打进京就没回过荣国府,贾政几次三番来燕王府求见皆不得门而入,回去便气病了。贾琮当场立才刚满周岁、尚在台湾府的长女贾定邦为世女。此事传出,满京哗然。
次日,摄政王贾琮在燕王府发了头一道政令:委任燕国征北美二路大军军师林黛玉为燕国丞相。这下可了不得。谁听说过女子为相的?不过半日功夫,各色辞呈堆满了燕王府的桌案。贾琮笑眯眯道:“他们不想干了是么?没问题啊!有的是人想干。”大笔一挥,统统答应。
这些事儿传到别国,起初还没人肯信,只说再等等。等了一阵子便听到贾琮立世女和以女子为相之说。各家王爷都松了口气:燕国之势必有还有大变,且再等等、再看看。唯有蜀国司徒岑长叹一声,跑去找他父王:“贾琮真的反了。”
正文 第741章
林黛玉在北美忙完了要紧事物之后; 带着儿子辞别丈夫先行回台湾府;贾维斯须得再多留些日子,将军务渐渐交予钟威钟珩叔侄俩。因路途遥远、航船日子不好定,此事起初并未告诉林海。老头儿忽然见到女儿抱着大孙子回来; 揉了数次眼睛疑心眼花了。林黛玉抱了孩子让他喊“祖父”,孩子甜甜嫩嫩的喊了一嗓子。林海眼中顿时垂下泪来,双手连女儿带大孙子一块儿抱在怀内。
爷俩才刚哭了三四声; 孩子喊道:“娘~~我要吃糕糕~~”硬生生将他母亲祖父的眼泪堵了回去。林海忙不迭答应着。
林黛玉撒娇道:“爹,女儿也饿了。”林海一叠声的喊人送点心来。遂再哭不出来,爷俩反倒一齐笑了半日。
林海掐指一算; 连连点头:“龚三亦那老头的卦算不得极准,倒也不差。”当日林黛玉贾维斯赴外洋打仗; 龚三亦曾悄悄告诉林海,说他们两口子少则三年多则四年便得回来。算到如今四年有余; 女儿回来了,女婿还没呢。只是他还不知道这会子京里头已让龚三亦搅得乱如麻; 连燕王都已不是司徒磐了。
林家长孙林衢正在两岁多的年纪; 才刚学说话还不大会说,最是好玩的时候。林海抱着孙子乐得诸事不想管; 成日只逗他玩儿,公务便不大做了。那会子贾琮龚鲲等都已北上; 台湾府乃是贾敘主事。他无奈同林黛玉商议:“林大人想含饴弄孙本来没什么,横竖你也要回京的,自然是你们全家一道走。只是老爷子的工作是不是偷空交接一下?”林黛玉抿嘴一笑。
回到家中,林海果然又带着孙子搭积木呢。林黛玉拉了拉父亲:“爹; 我有事同你说。”
林海连眼神都没分她一个:“你说。”
“早年在荣国府时,琮儿曾跟我说,日后拜我为相。我答应了。”
林海眼睛盯着孙子,口里“哦”了一声。旋即觉察出不对,扭过头:“什么?”
“琮儿说要拜我为相,我答应了。”林黛玉想了想,“日子太久记不大清,那会子他大概是四岁还是五岁?横竖我答应了。”她微笑道,“爹,咱们该回京了。”林衢见祖父母亲都不搭理他,哇哇大叫求关注。黛玉只好边帮他搭积木边说话,将京中之事说了个大略。
林海听罢立时道:“龚三亦并不能掐算后事,只怕你们走时他便定好了计策。他已离开香港两年多了。”
林黛玉苦笑道:“岂止。我也是今儿才知道,连燕王下旨要衢儿做王孙伴读这事儿都他撺掇安排的。我因此事气了好几日,还盘算着回来同琮儿商议反了他。谁知那个只是龚老爷子局中的一步棋,他不过是要借势以讹传讹、吓得燕王之三子行玄武门之事罢了。这位老先生深知天家子弟的秉性。从前跟着义忠亲王、如今帮着琮儿,也算与燕王斗了一辈子。终究算是他赢了。”林海忙问究竟。
此时冯紫英及其二子已关在刑部大牢,只等着怎么个死法;贾琮、龚鲲、台湾府十几名要紧人物并五万精兵都正在赶往京城途中,大势已定。遂也无须再瞒着林海了。黛玉乃将龚三亦瞒天过海、引风吹火之计说了一遍。“这是方才五舅舅同我说的,并不详尽。回京后再细问龚先生他自己。”
林海听罢想了许久,倘若自己是司徒磐谋士,漫说不知该如何破了此计、只怕都察觉不出来有人在里头捣鬼儿。乃长叹道:“步步算的是人心。”
林黛玉悠悠的道:“天家子弟各怀鬼胎,臣子亦战战兢兢生怕跟错了主子,一招失守满门抄斩。若非跟从夺嫡者的失败下场过惨,孙绍祖又哪里会怕得当真投了那个老三?他全当自己必死无疑、绝处求生罢了。说来说去,当年太上皇清算义忠亲王余党太狠绝了些。”
“他若不清算得那么狠绝,也坐不住江山。义忠亲王做了几十年太子,党羽实在太多了。饶是现在不还留了个龚三亦?”林海想了想道,“还有冯紫英。没他帮着,龚三亦哪里能轻易调走满京城的御林军。单凭伪造的虎符密令极容易露馅,京中大将也不是傻子。关冯紫英进刑部大牢半分不委屈他。”
林黛玉嫣然一笑:“他都快要腰斩于市。”林海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下了。良久,幽然一叹、心绪难平。
后林海便开始与副手交接工作,林黛玉想着回京后如何处置朝廷事物。又给京城发电报,让贾环悄悄安排人手清扫修缮林家的宅子。贾环回电:多年来一直有人看守清扫修缮的,宅子与林姐姐离京时一模一样、拎包入住。林黛玉莞尔。待林海忙完了,打点行装乘车北上。贾赦也要跟他们一道进京,贾琏先留在台湾府。林黛玉带着二老一小,路上便走得慢了些。
眼看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荣国府门外热热闹闹都是送礼之人。贾政心中惊恐,一律不肯见。贾兰得了叔父们的吩咐,笑眯眯出来主事——来者不拒、见礼就收。到了下午,有门子急跑入荣禧堂回道:“老爷,琮三爷回来了。”
贾政拍案:“不准他进来。”
门子愁道:“奴才们不敢……且他与詹大人已进府了。”
贾政皱眉:“什么詹大人。”
“前头的人说,是圣人前几日新任命的一位大官,平章政事兼太师,詹鲲大人。奴才瞧着有几分眼熟。”
“圣人?哪位圣人?”
门子怔了怔:“奴才不知……大约是紫禁城那位圣人?”
贾政一想,如今贾琮手里捏着不知数目的火。枪队,还神不知鬼不觉运了火炮进京。既是能拿捏住燕王、也少不得能拿捏住天子。乃闭了半日的眼,颓然道:“只说我身子不爽利,不见他们。”便轰门子出去了。
事到如今詹家已没什么可怕的了,故此那爷俩都把姓氏改了回去,龚三亦也恢复本名詹峰。贾琮詹鲲忙了这个把月,才刚得了点空预备回府,早打发人骑快马回来告诉了贾环宝玉等。哥俩领着贾兰在前头的向南大厅候着。贾环早已进燕王府多次,宝玉贾兰却是这几年头一回与他二人相见。蓦然对视,竟生出沧海桑田之慨来。
贾琮笑眯眯招了招手:“大家好。”贾宝玉不禁失笑。
贾环上下打量了他半日,向贾兰道:“我说什么来着?这厮当了摄政王也没什么两样。”
众人一笑,并肩而行,直入荣禧堂,有几分衣锦还乡之感。贾琮负手抬头望了那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半日,又伸手出来招了招:“荣禧堂你好,我贾琮又回来了。”
乃转身去见贾政。贾政闷坐在屋内,外头小厮上前回说二老爷身子不爽利。贾琮冷笑一声,回头命带来的护卫:“把门踹开。”贾宝玉正要出言拦阻,那护卫已一脚踢开了房门,贾琮领着人大摇大摆走了进去。
贾政负手立在炕桌前,将外头的响动听得一清二楚,回身冷冷的道:“摄政王好大的架子。”
“二老爷知道就好。”贾琮直走到他跟前来,“我只来告诉二老爷一声。京中已平定,我爹要回京了。二老爷该从这荣禧堂搬出去了。”
贾政大怒,拍案骂道:“你这无知的孽畜……”
一旁贾宝玉急喊:“你让老爷搬到哪里去?”
“我哪里知道?”贾琮摊手,“这里是荣国府,我爹是荣国公。从前二叔住在这儿也不敢住正房不是?这儿不是东廊么?要么搬去隔壁贤国府也行。打发人收拾收拾,还不错的。”
宝玉一愣:“贤国府是哪儿?”
贾环在后头哈哈笑了两声。贾琮回过头去,哥俩互视一笑。年少时贾环与一帮兄弟撺掇贾琮造反,曾说过他想做贤王。贾琮便从怀中掏出了个物件儿随手一抛,那东西越过贾宝玉的头顶稳稳当当落在贾环手中。贾环打开来瞧着,口里道:“这是真的圣旨?”
“难道还有假的?”贾琮道,“盖着玉玺呢,字也是小圣人亲笔。”
贾宝玉忙问:“环儿,是什么?”
“圣旨。”贾环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贾氏子环,秉性忠良,才学卓越,有大功于社稷。兹特授尔为贤国公——怎么写得这么简单?不得来几句四六骈文么?”
贾琮道:“不就是个意思,随便写写。”
“这小圣人的字还不错。”贾环将圣旨递给宝玉,从后头走到贾政跟前。
贾政方才只吼了一句话,因宝玉问“老爷搬去哪里”,他也想知道,便没再吭声。这会子脸上已有了七八种神色变来变去,内里也是几十个念头转来转去,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倒是贾环先问:“老爷可要随我去东府?”
贾政迟疑片刻,越过贾环去看贾琮,问道:“宝玉怎么没个爵?”
贾琮道:“他一直在府中写文章,又不曾做出什么功绩,平白无故的怎么封爵?”
“环儿有什么功绩?”
贾琮撇嘴:“这个当真不能告诉你。嗯……我想想有什么可以说的。”
贾环自己说:“十几年前四将乱京师,是我设法给皇帝、娘娘、王爷、王孙、朝廷大员们送饭的。这个算吧。”
贾琮瞥了他一眼:“那点子出息!芝麻大的破事你竟还记得。”
贾环摊手:“能说给我老子知道的也没什么了。”
“好吧,那个也算。那你娶了个公主大概也能算了。”贾琮转头看贾政,“您老是不方便再住在这府里了。环哥哥在东府、他老子在西府,说不过去。或是跟着宝玉哥哥。这些年他已得了许多稿费,算个财主了。可以就在左近买个宅子……”他想了想,“要不然,翰林院?”
贾宝玉连连摆手:“不必。我这性子不合适做官。”
“嗯,你自己琢磨着办吧。”
贾政看了贾琮半日,眼神复杂。贾琮无奈:“您老想说什么就说吧。你再怎么说也是我亲叔叔,环哥哥的亲爹。虽然我们俩都挺憋屈你的。”
贾政长叹一声:“你当真做了权臣。你可知道,自古以来权臣皆没有好下场。”
贾琮诧然:“二叔,你知道这个?”
贾政皱眉:“我岂能不知?”
贾琮叉手道:“那你也该知道,自古以来外戚都没有好下场,当年为何还想着送大姐姐入宫?不就是想走当皇妃生皇子立太子外戚权倾天下的路子?”詹鲲这会子还在屋外没进来,闻言不由得探了下头。
贾政面色一僵:“谁说生了皇子就要做太子?”
贾琮撇嘴:“原来你们连这么点子野心都没有。好吧,算我想多了。横竖你放心,今时不同往日。哎呀这句话打小我都说了多少遍了。”
贾政噎了一下,又道:“你一个小孩子,可能稳得住朝局么?”
“能啊。”贾琮道,“如今有詹老爷子、冯大哥和罗先生在呢。林姐姐和林姑父很快就能抵京,他们会帮我。”
贾政又叹,语重心长道:“这些哪能服众。天下悠悠之口皆在士林。翰林院御史台的那些大人,哪个会放过你。你竟还妄想以林丫头为相!她纵然在外洋出了几个计策打了几仗,终归为女流之辈,朝廷之上谁肯服她?”
“哦,我刚才漏了一个最重要的人物没说。”贾琮正色道,“幺儿哥哥也要回来了,会带北美的军队过来。北美军中对林姐姐服得五体投地。在武将之刀枪跟前,文人之笔墨没半点用处。什么翰林院御史台,想辞官就辞官、想不做就不做嘛。台湾府这些年培养了大量人才,只管拿来用便好。悠悠之口那种没屁用的东西,我搭理它作甚?”
“那民心呢?”
贾琮微笑道:“老百姓根本不在意谁当皇帝,何况丞相是男是女?我包管他们有钱赚有好日子过就行了。”贾政还要说话,贾琮抢着说,“还有件事先跟二叔打个招呼。三姐姐交接完台湾府的事物也要回京。”
京中一直传说台湾岛荒蛮没人才,荣国府几个姐妹都帮着知府贾琏为小吏。探春嫁了个比她职位还低的小吏,贾政得信之时便郁闷了许久。闻听此言立时道:“你欲给三丫头夫婿个什么官衔?”
贾琮道:“三姐夫在台湾府时,先是三姐姐的文书秘书,而后做了她的部长助理。故此我欲请三姐夫做户部侍郎。”
贾政全然听不懂什么秘书部长,户部侍郎这个官衔他倒是满意,乃捋着胡须道:“只是他不曾科举,忽然得个从二品大员怕是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贾琮道,“三姐姐都要做户部尚书了。”
贾政怔了怔:“你说什么?”
“三姐姐要做户部尚书。”贾琮再说一遍。
“你!”贾政指着他,“胡闹!”
贾琮摊手:“闹就闹吧。我反都造了。”
詹鲲在外头扑哧一笑,走进来向贾政躬身下拜:“岳父大人。”
贾环在旁解释道:“大姐夫本姓詹,族祖父乃是先太子太保詹峰大人。”
贾政大惊:“先太子太保詹大人?!”詹鲲含笑点头。贾政这才明白,方才门子说的“平章政事兼太师詹鲲先生”便是这个大女婿。显见贾琮这个摄政王一当,兄弟姐夫们都鸡犬升天了。只是他竟全然没想起自己这个叔父来!不由得内里五神烦躁、憋闷不堪。倒是把这些日子那点子惊恐给冲没了。
正文 第742章
贾政素来不喜欢大女婿; 嫌弃他没有功名官职。不曾想大女婿出身并不低。倘若义忠亲王没坏事,詹家必也是权倾朝野的;何况这会子他竟得了如此大官。乃立时瞧他顺眼起来,捋着胡须道:“贤婿快快请起。”贾环偷偷翻了个白眼。
贾琮笑道:“大姐夫同你岳父小舅子聊聊天; 我和环哥哥说会子话儿。”遂丢给詹鲲一个“这老头归你摆平”的眼神,与贾环两个走了。
出了荣禧堂,二人直奔贾环的院子。自打贾琮当上摄政王; 建安公主便心绪不宁、百感丛生。贾环才刚安慰几句,她只说自己诸事皆明白、不肯再听。贾环想着,解铃还须系铃人。既是贾琮造的反; 唯有先让始作俑者出面解释,自己再使别的招数。
建安公主正在院中桂树荫下哄着孩子睡觉呢。抬头见他们哥俩来了; 便欲将孩子交予乳母。贾琮忙说:“三嫂莫管我。孩子最要紧,我去书房坐着。”建安公主深深看了他一眼; 低头接着哄孩子。
贾环跟着贾琮走了几步。贾琮冲他挤眉弄眼咬耳朵道:“你跟着我干嘛?陪三嫂哄孩子去。”
贾环低声道:“我不会,总把他弄哭了。”
“那你在旁边看着。”贾琮又使了个眼色; “横竖别让人家觉得带孩子是她一个人的活。你这会子又没有要紧事做。”
贾环瞟着他:“你哪儿来的这些念头。”
“你管我哪儿来的。”总不能告诉你是三百年后听前女友吐槽的吧。“听我的没错。”贾环遂依言返回建安公主身边; 在旁陪着她哄孩子。建安公主抬目望了望贾琮的背影。
过了会子,孩子睡着; 贾环两口子走入书房。贾琮才刚拿了本闲书在手里翻开几页,奇道:“这么快?你们这小崽子好哄的紧。我家丫头闹起来不闹塌半间屋子绝不肯停手。”
建安公主嘴角微笑; 脸上别处并没动。乃径直往他跟前一坐,道:“他们老三特意来找过我和贾环,冯紫英与咱们府里不相干。”
贾琮耸肩:“你信么?”
“言辞恳切。”
“你敢信么?”贾琮道,“这等事; 退一步绝非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阖府的身家性命,你敢赌么?咱们如今都为人父母了。我自打看见女儿那一刻起,就巴不得把我所有的一切都给她。”他不觉咧开嘴笑起来,“我的宝贝。”乃遐想了片刻女儿,正色道,“但凡世上有任何事可能威胁到她,我必不肯置之不理。三嫂,我很不愿意离开她跑到万里之外的京城来的。”
建安公主瞧了他半日,摇头道:“你实在不像个会造反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方才让贾环过来陪我哄孩子是你吧。”
贾琮笑道:“三嫂莫怪他,他只是少了那根筋罢了。三嫂辛苦了。”
建安公主道:“不是他少了那根筋,是你多了那根筋。”
“是他少了那根筋。”贾琮道,“不能因为这世上许多男人都少了跟筋,就认为那根筋本不该有。你们生的小子还好些,女儿更需要父亲。我家瑞锦自打生了孩子性子都软了许多。若只让她一个人管,我怕把女儿教导得太柔和。女人天生身体素质就比男人差些,若性子再软了,太容易被人欺负。”
贾环在旁直翻白眼:“你的女儿谁敢欺负!”
“那可不好说。万一呢?”
“杞人忧天!”
建安公主轻轻一叹,道:“听闻有人劝你让女儿和小世子订亲。”
贾琮哂笑道:“可能么?”
“我知道你不会肯的,瑞锦也必不愿意。”建安公主正色看着他道,“贾琮,你骨子里头有绿林侠气,并非为王之人。若不能为王,你的子嗣早晚必为王者所灭,你待如何?”
贾琮摇头道:“环境改变人的思想。三嫂是在台湾府呆过的,竟还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建安公主默默吸了口气。他接着说,“我非王者,难道木匠皇帝朱由校就是了?马球皇帝李儇就是了?锁匠皇帝路易十六……额,这个例子就算了。国家本来就不是靠君主一人维持的。军队、官员、百姓都比君主个人重要。我有兵、有林姐姐五叔帮着,还怕什么?”
“京城不比大佳腊。百官百姓都不会答应朝廷有个女丞相。”
贾琮笑了:“三嫂别急,且等等,林姐姐就快到了。百官无所谓,我手里有人才。燕国也不过是比台湾府大些罢了。至于百姓就更好办了,我已大略能猜出林姐姐上任后头一件事是什么。”
建安公主默然片刻:“你要毁我司徒家的江山。”
“你指的是天生高人一等的特权吗?”贾琮站了起来,“是。三嫂,你想想你儿子。燕王的儿子一句话就能要他性命,你不怕么?”他定定的道,“我怕。”乃起身便走。
建安公主在后头道:“我弟弟呢?”
贾琮回头一笑:“三嫂也算知道我性子的。庐王是我半个学生,我舍得把他如何么?”
贾环在旁拉了建安公主一下:“怎么不问我?我可舍不得!你弟弟不就是我弟弟。”贾琮忍不住偷笑:这厮忽然聪明了。
回到荣禧堂,詹鲲已把贾政哄得笑逐颜开,开口贤婿闭口贤婿,早年瞧人家不上的仿佛不是他。便听贾政捋着胡须道:“既这么着,元儿她们何时回京?”
詹鲲道:“还需等一阵子。岳父想想,从京城到台湾路上就得两三个月。小婿还得先使人画好图纸,再送去大佳腊,她再琢磨一阵子如何收拾,还得送图纸回来,小婿方能打发人去收拾。一来二去的怕得大半年功夫。”
贾政连连点头:“大半年也快的很,无碍无碍。”
贾琮好奇,扭头去看宝玉。宝玉竟也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大姐夫可认得善画之人?”
詹鲲拱手道:“不认得。兄弟可认得?还望举荐一二。”
贾政顿时笑得眉毛胡子一并翘起来:“宝玉最熟京中才子,各色奇人他都认得。”
宝玉也笑道:“詹子亮的工细楼台最好,说起来还是大姐夫本家;并有程日兴的美人是绝技。”
詹鲲忙说:“美人就不用了,恐怕你姐姐瞧了不高兴。”说得贾政宝玉爷俩又笑起来。詹鲲乃给宝玉做了个揖,“这般人物儿寻常人怕请不来,还望二弟帮忙。”
宝玉最喜替姐姐妹们做事,忙不迭道:“大姐夫放心,我这就去找他。”贾政愈发笑得欢喜。
贾琮在门口瞧了半日见没人留意自己,只得举手:“那个……打扰一下。你们在说什么呢?”
詹鲲朝他含笑道:“琮儿你来的正好。方才我与岳父大人商议弄个什么宅子;岳父大人提议说,先太子府如今还空着呢。”
贾琮忍了半日才没翻白眼:这事儿不是十几日前就商议定了?贾琮对燕王府颇为满意,预备日后弄到手。先太子府离燕王府近,也修得不错,就给詹鲲贾元春两口子住。眼下显见是他大姐夫拿话引着贾政“提议”的。贾政这个幼稚的老头……他既在忍着白眼,脸上便僵了。贾政瞧着以为他不乐意,咳嗽一声。贾琮忙说:“大姐夫既瞧上了,就给你们吧。”贾政立时满面得意,嘴角不禁往腮帮子扯。贾琮有种错觉,以前认识的是假贾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