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过生意的。”

    那班主上前拱手道:“大晚上的,扰得百姓不安生,老爷们这是何苦。小人虽穷,却是良民,绝非拐子。”

    贾琮微笑道:“谁让有的人不长眼睛,拐了我未婚妻的宝贝徒弟?荣国府的孩子是好拐的吗?我便是将整个京城翻一遍又如何?”赵承这才明白被拐的孩子身份要紧,心道难怪贾家哥俩都惊动了,连声称是。

    陈瑞锦悄声道:“明漪委实是他们拐了无疑。”

    贾琮也留意到班主脸上有得色。若当真是冤枉了他们,听闻官家疑心他们拐了荣国府的孩子必冤屈、焦急的紧,哪里来的得意?又道:“也说不得这帮拐子不曾和京中的人牙子做生意。俗话说,走多了夜路难免遇到鬼。纵不曾卖孩童予京中下游人牙子,也必有行家能瞧出端倪来。城西这一带极乱,拐子不止他们一伙。烦劳各位殷家的兄弟,”他朝柳家众人抱拳,“不管蛇窝鼠窠,但凡是拐子皆给他们端了,拿来认这些人。少不得有同行能瞧出端倪来。”柳家也没有傻子跳出来说老子姓柳不姓殷。

    那班主脸上一僵。贾琮、陈瑞锦、赵承等人互视几眼,贾琮道:“五城兵马司的兄弟们不用去寻人牙子了。”

    赵承义正言辞道:“缉拿拐子本是下官职责所在。下官吃的这碗饭,岂能交予旁人做活?”喝令众捕快满城抓捕各色拍花子的与拐子,众捕快领命而去。柳家的人也纷纷散去。

    一时众人皆不说话,只冷飕飕的看着班主。班主自打方才柳家众人飞走便白了脸,这会子愈发撑不住了,有几分摇摇欲坠。

    贾琮乃望着他笑眯眯道:“这位先生可听过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句话?你早些把孩子交出来,咱们也早些收工歇息不是?天罗地网盖满人神鬼三界,你还能躲过去不成?”

    班主强笑道:“小人委实不知。”

    “原来你委实不知。”贾琮耸肩道,“既这么着,”他张望了一眼其余二十余人,向赵承道,“将这些人单独审问。谁知道的,非但除去拐卖人口之罪过,荣国府赏银五百两,还帮他保密。”杂耍班子的人顿时目色闪烁,互视来回;班主面如金纸。

    赵承答应一声,命人一个个带去里头盘问,若问出来不要吱声,悄悄记下便好。陈瑞锦道:“将留在院子等候的人蒙了眼睛堵了耳朵,再重新打乱站立所在,免得有人猜出谁招了。”

    赵承拱手道:“姑娘说的是!”又命捕快照办。不一会子,连班主在内二十余人皆掩了口耳、让衙役推着在院中胡乱走了会子。有人忍不住骂骂咧咧,有人死死闭着嘴。赵承便让人将那一声不吭的带去屋中,他自己亲自审问。

    带进去的头一个便招了。柳明漪与其余几个孩子让他们哄来看杂耍;待围观的百姓散去,他们又说有活的猴儿可看,引着孩子们过来。柳明漪虽是个女孩儿,却极难对付,费了好大力气才抓住。本来都捆在里屋关着,柳明漪却不知怎的挣脱了绳索,好悬让她逃了!有个性子燥的便说这丫头是个烈性子、不好降服,不如杀了。那班主舍不得她坯子好,养些年能卖个好价钱,遂命灌了她一盅迷药。方才班主听见远远的有犬吠,疑心有哪个孩子家中养了灵犬,遂命把他们捆好、拿帕子堵了嘴,使班中的人背着爬树越墙藏到隔壁去了。隔壁那房子因起火烧死了好几个人,没人敢住,正是空宅一座。

    贾琮、陈瑞锦、潘喜贵并柳家兄弟皆在屋中听审,闻言立时跑了出去。柳四伤得最厉害,偏他最快,闪电一般越墙跳去隔壁。只见屋子里头一股灰土味儿,房梁上有耗子四散逃离,地下横七竖八摆着四五条小身影。柳明漪因已迷昏了,不曾捆着,只躺在墙角一动不动。柳四抢上前去颤着手一探鼻下——尚有微弱呼吸,心下大定。待贾琮潘喜贵等人从外头绕过去,没进门便已听见数个孩子嚎啕大哭。陈瑞锦与柳小七皆不大会哄小孩,大眼瞪小眼;柳四紧紧抱着柳明漪使劲儿撒泪。

    早有机灵的捕快问那招供之人取了解药并水送过来,柳四亲替柳明漪灌将下去;潘喜贵在旁急的了不得。等了会子见她还没醒,贾琮便有几分着急。陈瑞锦道:“哪里有立竿见影的?还得一阵子。”话是这么说,见一个欢蹦乱跳的孩子死了似的,她内里也暗暗揪心。后头便是度秒如年,满屋子大人眼巴巴儿数着点等柳明漪醒来。小丫头忽然动了动,满屋子的人都伸长了脖子。过了会子,柳明漪睁开眼,微微眨了三四下,大人们皆屏气凝神。

    柳明漪先认出来柳四,哑着嗓子喊:“大叔……”柳四顿时泪如泉涌。她又看见了潘喜贵,哇的哭了:“阿爹……”

    潘喜贵凑在她跟前哭道:“好孩子,没事儿了。”有心接女儿过来,柳四不给。

    柳小七见侄女儿醒了,松了口气,悄悄问贾琮:“人寻着了,可要告诉我家兄弟别再找了?”

    “告诉他们干嘛?没的浪费了特制的烟花。”贾琮哼道,“自打京城大乱以来,官府便不大管下头老百姓的事,纵得贼盗横行、拐子也不少。今儿可巧借他们之力好生整顿整顿。你瞧瞧——”他朝柳四一努下巴,“你四哥平素是个什么人?丢了女儿都成这模样了。这是咱们几个有势力有手段,寻常百姓家哪里有这本事?不定多少爹娘撕碎了两颗心、哭瞎了四只眼去。拐子是天下最可恨的罪犯。你既有心思整顿地痞流氓,万万容不得这种人。”

    柳小七看了看他浑身是伤的哥哥、奄奄一息的侄女儿,森然咬牙道:“谁敢在我眼皮子底下拐孩子,我柳七让他碎尸万段!”

    贾琮一躬到地:“多谢兄弟。”

    陈瑞锦在旁暗暗点头,撤身出来吩咐人往梨香院给戚氏送信去了。潘喜贵看看柳四,仿佛有所悟,心里焦急又不敢上前抢女儿,进退不是、手足无措。

    待柳明漪缓了些,眼睛也有神了,柳四抱着女儿颇为踌躇。贾琮在旁轻声道:“还是送回去家里的好,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下安心些。”柳四点头。遂留下贾琮柳小七,柳四陈瑞锦并两个捕快送孩子们回家,潘喜贵一声不吭跟着。

    丢了孩子的另外四家听说官府已得了拐子踪迹,全都聚在巷口伸长了脖子候着,并许多看热闹的围着。远远的看见火把、听见马蹄声,众人心都拎到嗓子眼了。一时有眼力好的瞧见马背上坐着自家孩子,喊道:“回来了!都回来了!”巷口顿时哭成一片。

正文 第485章

    话说柳明漪这熊孩子让拐子拐了,惊动贾柳两家并五城兵马司闹了半夜,可算救回她和四个小伙伴。捕快们才刚将孩子交还爹娘,立时有小子挨了揍。有个汉子使劲儿拍儿子的屁股:“人家说什么你便听什么!日夜叮嘱你满街都是拐子!全当耳边风!”一壁打一壁哭。那小子本来就吓着了,才刚见着爹妈还没来得及撒娇便挨打,又是疼又是委屈,“哇~~”的哭起来。他一哭,其余那三个也跟着哭。那孩子的娘赶忙拦着:“干什么你!孩子吓着了你还打他!”又搂过儿子哄。众位街坊在旁拍手哈哈大笑,乱哄哄的。

    唯有柳明漪没哭。她还在马上没下来呢,仰着小脸儿问柳四:“栓子他爹揍他、他哭还罢了,王二宝他们哭什么?”柳四让她问住了,半日答不上来。

    潘喜贵到了自家左近变得大方许多,挺胸抱拳道:“各位恩公、捕快大爷辛苦了,到舍下坐坐吃杯水再走。”那些得了孩子的人家闻言立时哗啦啦跪了一片,齐声谢谢恩公和捕快大爷。

    陈瑞锦道:“我们不过是办事的,倒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赵承大人辛苦了,晚饭都没吃连夜办案。回头大伙儿给赵大人送把万民伞去,也好让王爷知道。”

    此事早惊动了地保,忙从人群中钻出来道:“这位姑娘说的是!赵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明儿请胡太公主持此事。”众人皆说好。人群遂散。

    柳明漪果然一进家门就活了,死活不肯上床躺着,满口喊饿。潘喜贵忙去厨房翻出两个米团子来,柳明漪捧着吃,活像一只小松鼠;眨眼吃完了还饿。

    大人都没吃晚饭呢,瞧她吃的香甜也发觉饿了。陈瑞锦问道:“你们家可有面没有?”

    潘喜贵连声道:“有、有!前日孩子她娘才买的面条儿,小人给各位恩公下去。”乃赶去厨房。不多时煮了面条上来先捧给陈瑞锦。

    陈瑞锦笑道:“孩子先吃。”

    潘喜贵道:“您几位是我小囡的救命恩人,又是客,哪有她先吃的理儿。”

    陈瑞锦一想也是,遂接过面碗谢了他。潘喜贵又端上一碗来给柳四,眼睛瞧地面的土砖;柳四默然接了。再后头盛给二位捕快和女儿,潘喜贵最后才吃上。

    过了会子,荣国府的人接了戚氏回来,戚氏抱着女儿大哭。柳四在旁默默坐着,潘喜贵上前淌着眼泪安慰道:“孩子不是找回来了么。”又哭了半日,戚氏方想起尚未谢过诸位恩人。才一转身便看见了柳四,登时杵着不动。

    陈瑞锦道:“这位是殷家四爷,今儿多亏了他帮忙。”

    柳四苦笑道:“惭愧,只添了些乱罢了。”

    戚氏张了张嘴,终默然行了个万福;柳四点点头,也张了张嘴不曾言语。戚氏又谢了陈瑞锦与两个捕快,抬目飞快的看了潘喜贵一眼,又转脸去看女儿。柳明漪吓也吓过了、吃也吃饱了、父母大叔都见着了,这会子倦意上来打了个哈欠。戚氏可算得了事儿做,忙张罗与她洗漱换衣裳,哄她睡觉。两位捕快告辞回衙门;柳四自然不会回柳家养伤,陈瑞锦知道他伤处虽多却并不厉害,没闲心把他打包带回荣国府,遂丢去巷口的猎鹰书局。

    这一夜可了不得。柳家的人哪里会查案?只往赌坊花楼酒馆等处寻闲汉地痞来审,盘问出各色拐子所在来。他们脚下快、又学过审问,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竟瞎抓出了不少;没抓到拐子也抓到不少作奸犯科之徒,还有人因知道自家侄女儿前些日子让赌徒欺负了、顺手砸了几个赌坊。五城兵马司的人也知道荣国府有钱、琮三爷大方,不辞辛劳的盘问地保、线人和流氓头子等,足足折腾到天亮,端了十几伙拐子。

    因为要等柳家的人,贾琮在拐子那小院呆到天亮,告诉赵承:此乃大人之独功,且不与我们荣国府相干,并非因为我们家丢了孩子赵大人才忙的这一宿。赵大人心系苍生疾苦、不辞辛劳布下天罗地网替寻常百姓家寻回孩子,实乃朝廷楷模也。赵承喜得给他连作了数个揖。他又命人回头给诸位捕快发荣国府几个铺子的购物券,笑道:“晚生可不曾给诸位捕快大哥送钱。”众人哄笑:“我们并不曾得荣国府一个钱!都是为朝廷做事罢了,辛苦点子算什么?”

    回到荣国府,陈瑞锦施黎都已睡足一觉起来了。遂命人喊贾环过来碰头。柳小七问柳明漪那头如何。陈瑞锦略说了几句,叹道:“戚氏怕是更中意柳四哥些,偏柳四哥对她不冷不热、只惦记女儿,明漪一心认定了潘喜贵是她爹,潘喜贵爱慕戚氏也喜欢明漪。那家子来日还不定乱成什么。”

    贾琮思忖道:“他二人若想争夺明漪,眼下潘喜贵必占上风——柳四什么都不会。然而日久天长,他终将落入下风。柳四既喜欢女儿,自觉不自觉的会去学着怎么当一个父亲,柳明漪早晚也会像喜欢潘喜贵一般喜欢他;而潘喜贵终究是个太监,那头还有个戚氏呢。”

    贾环道:“柳四不喜欢戚氏?”

    “不是不喜欢,也不是喜欢。”贾琮看了柳小七一眼,“谁知道他们柳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看在明漪的份上,要他娶戚氏他大约也肯的。戚氏又不是什么烈性女子,柳四本来就是她男人,哪里会要求那么高?你当人人都是林黛玉啊。”

    柳小七正吃包子呢,闻言立时兴致勃勃问:“林黛玉可就是当年不肯嫁给二皇子、逃出京去的林海大人之女?前儿阿黎说,贾维斯在福建打的几次胜仗是她是军师。”

    “没错!”贾环道,“我常年在京城呆着,好久没看见林姐姐了。陪建安回了娘家我们就上台湾府逛逛去。”

    “见见三姐姐是真的,未必见得着林姐姐和幺儿哥哥。”贾琮道,“这会子他们该出海了。”

    贾环皱眉道:“打几个小岛用得着他们亲自去么?”

    贾琮扯了扯嘴角:“不然他们上哪儿找仗打去?早闲出毛来了。”

    “也是。”贾环想了想,“他们出马也好。早些打下来、早些把西洋人的可可种植园抢来、早些做可可茶。建安前几日才吃了头一回便爱上了,偏没处买去。”

    陈瑞锦忙说:“她才吃头一回?”

    贾环道:“在宝二嫂子那儿吃的。宝二嫂子也大方,见她喜欢,把自己的都给她了。”

    陈瑞锦奇道:“你们成亲前我便使人送了好些过去,她不知道么?”

    贾环一愣:“哈?”

    贾琮道:“我们这趟回京什么都没带,只带了可可茶,周小兰特使人送来的。”

    贾环登时站起身来就走:“她真不知道,我问问去。”

    瞧他走得飞快跟跑似的,贾琮忍不住笑了起来,问陈瑞锦:“还记得当年我说的那个笑话么?全世界的女人都爱巧克力。”陈瑞锦含笑点头。

    柳小七问道:“巧克力是什么?”

    “拿可可做的吃食,据说女人都喜欢,还不知道怎么做呢。”贾琮揉了揉太阳穴,“好困……日后研制出来再给你尝鲜。”柳小七眼神亮了一亮。

    一时他们吃完了,恐怕积食,在院子里溜达会子才能去睡。贾琮见王福又在院中侍弄盆景儿,想起潘喜贵来,便蹲去他身边瞧了会子。王福撂下剪子:“有事就说吧。”贾琮便将潘喜贵与戚氏的事儿说了。王福听罢拾起剪子,“不到最后他不会死心的。”接着修起盆景来。

    贾琮瘪了瘪嘴道:“罢了,我多什么事儿?”打了个哈欠转身欲回屋睡觉去。

    王福在后头道:“纵然那小姑娘来日认回亲爹,想来也不会忘了这个潘太监。太监能得个女儿,已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了。”

    贾琮随口道:“要求太低了吧。”

    王福闻言僵了半日,待贾琮已回屋去了,他颓然道:“一个废人,还想要什么?”

    这日歇罢午觉,施黎扯着王福在院中摆了张案子打扑克牌。两个人也没什么好玩的,只玩跑得快。偏施黎连着几盘手气不好,王福已悄悄让了他点子,他还是一直输个没玩。眼见又输了一盘,施黎丧气的站了起来:“不成,我得去洗洗手换个手气。”王福呵呵直笑。

    施黎瘪着嘴伸了伸胳膊,眼角忽然扫见一个什么东西,转过身一瞧——梨香院院墙上不知何时坐了个孩子,约莫十岁上下,扎着小爪髻,齿白唇红的冷眼看像个女孩儿,正呆愣愣的往院中望过来。施黎忙招手道:“小哥儿,你好~~”

    孩子大眼睛闪了闪,半晌才喏喏的说:“你好……”

    施黎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孩子不答话。他又问,“你是自己爬上墙头的么?”孩子点点头。“要不要哥哥帮你下来?”孩子摇头,轻轻一跃,稳稳当当落在院子里头。施黎看出来了:这小子非但有功夫,功夫还不低。遂含笑上前问道,“你可是来玩儿的?”

    孩子轻声道:“我来找我七叔。”

    施黎登时明白这是柳家的人,眯了眯眼笑成一头狼外婆:“你来找柳小七么?他还在睡懒觉呢。要不你去喊他起来?”

    孩子歪着脑袋想了想:“七叔昨晚是不是也在做事?让他多睡会子好些。”

    “无碍,睡久了晚上又睡不着,这会子喊起来正好。”施黎上前想牵他的手,孩子警觉避开。施黎心中暗骂柳家的小孩个个贼精,命小厮去里头喊柳七爷出来。

    孩子绷着小脸儿抱拳:“多谢先生。”施黎与王福瞧他一本正经的都想笑。

    一时柳小七踏着布鞋打着哈欠出来,口里念叨:“干什么呀我困着呢。我是伤号,本就该多歇着,昨儿还一夜不曾合眼。”

    施黎横了他一眼:“你不合眼难道不是为了你们柳家的事?”

    那孩子睁圆了一双眼睛看着柳小七,仿佛不敢认。倒是柳小七先瞧见他了:“你不是大哥家的小二么?叫什么来着?柳庄对不?”

    那孩子点点头:“七叔……”又打量了他会子,“怎么都不像七叔了?”

    柳小七摸了摸脸:“哪儿不像了?”

    孩子道:“模样儿像。唯有模样儿像。”

    施黎在旁慢悠悠的道:“你这懒劲儿,侄子认不得你了喂。”

    柳小七又打了哈欠:“我这是困的。”乃朝那孩子一努下巴,“柳鹄的儿子,柳明秋的弟弟。”

    “咦?”施黎再瞧了瞧他,“这俩都是先驱嘛。”

    柳小七遂问:“你怎么跑来这儿了?”

    孩子支吾了半日扯不清楚,还是施黎一句句引着他方说明白了。原来,昨晚上柳家往各处帮着寻柳明漪,他心下好奇,今儿悄悄打探到地址溜去戚氏家中偷窥了几眼,见她们家那般破败,大惊。他打从出世起还没见过那么烂的屋子。顿时想起一个人来。

    他本有个孪生妹子,二人在母亲身边养到三岁时他被送到柳家,妹子送去了女卫营,后再没见过了。孩子心里悄悄挂牵,并不敢让人知道。前些日子,外头都说他老子做了叛徒,他日子也有些难过,愈发想念妹子。方才见了柳家那模样,忧心妹子在外头受苦,遂来寻柳小七打听。

    柳小七听罢与施黎面面相觑——他二人皆不知道陈瑞锦已找到了柳家的几个女孩儿,一时不知从何处下手。相对愁了半日,施黎道:“宫里头遣散宫女好几回了,上哪儿找去?要不先去怡红院问问?”

    柳小七瞪他道:“我们家的孩子才不会去那种地方!”

    “你想歪了!”施黎辩道,“我是说寻罗掌柜的问问。”

    王福在旁听见了,有心提醒又不知贾琮可有别的盘算,道:“不若先问问琮三爷和陈姑娘。”

    柳小七拍掌道:“陈姑娘出去办事了!此时不拎贾琮起来更待何时?”遂窜进去喊人。他侄儿在旁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他满面坏笑着跑了,惊愕得一直扬脖子盯着他。

    王福便给那孩子端了盘点心过来。施黎递给他一块新鲜桂花糕贼兮兮问道:“你七叔平素在家里不是这模样么?是什么样?”

    孩子见着了叔父,戒心放下许多,接了点心道:“跟别的叔叔一样。”

    “别的叔叔什么样?”

    “衣裳鞋子不许乱穿,腰背要直不许歪。”孩子咬了口点心,好香甜!情不自禁笑弯了眉眼。吃了两口又说,“他不笑。”

    王福与施黎互视一眼,王福摸了摸他的头道:“今后你只管笑,没人敢拦着你。”孩子微微颤了颤,仿佛想避开王福的手;低头看看手里的点心,忍了。

    屋里头贾琮迷糊着让柳小七闹起来,口中只骂“惨无人道”。待听说是要替柳家的孩子找妹妹,登时醒了,喜道:“这么快?!”

    柳小七问道:“什么这么快?”

    “连锁反应。”贾琮翻身穿鞋子,“咱们叫连锁反应,你祖父得叫破窗效应。”乃挤了挤眼,“一所没人住的屋子,当有个熊孩子打破一扇窗户之后,很快所有的窗户都会被打破。”

    “会吗?”

    “会。”贾琮站起来换衣裳,“破坏规则是件很痛快的事。家规也一样。”

正文 第486章

    话说柳家来了个小孩欲打听失散的孪生妹子,柳小七趁机喊贾琮起床。二人出来一瞧,施黎那张狼外婆的嘴脸还没来得及收起来。柳小七几步抢过去推他:“莫要拐我侄儿!”

    施黎笑道:“这孩子好生有趣,比刚认识你的时候有趣多了。”

    贾琮见他生得粉雕似的雪白,手里捧着一个滚糖末子的红豆沙糯米糍粑小心吃着,嘴角半点子末子都没沾上,叹道:“这吃相柳小七哪里比的了。”

    柳小七道:“家里头规矩严,我早年也这么吃东西的。如今让施黎带坏了不是?”

    施黎横了他一眼:“罢了,你若是金刚钻,我纵有磨盘般的本事也带不坏不是?听闻你在家里头都不笑的?你们家不许笑么?”

    柳小七愣了愣:“何尝不许笑了?”又想了会子,“没什么可笑的罢了。”

    贾琮摇头,坐到孩子跟前问他:“小伙子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看看柳小七,柳小七道:“贾三叔问你叫什么呢,你告诉他。”

    孩子放下糯米糍粑取帕子擦擦手道:“我叫柳庄。”

    “哪个庄?”

    “庄子的庄。”

    “呵,你老子好气派。”贾琮道,“我叫贾琮。小庄,很高兴认识你。”

    施黎觑了柳小七一眼:“谁在拐你侄子?”柳小七咳嗽两声。

    贾琮道:“你想找你妹子?”柳庄点了点头。贾琮眯眼看了看他,“纵找到你妹子,你待如何?难道你能接回家去养?你们家答应收养女孩子了么?”

    孩子愣了。半晌才喏喏的说:“……我不知道。”

    柳小七抱怨的瞧了贾琮一眼:“既是我们家的侄女儿,她老子不在家,我做叔叔的自当替兄长养着。”

    贾琮道:“养在哪儿?”

    “猎鹰书局。”

    贾琮一想,猎鹰书局还没开张呢,除了柳小七还勾搭上柳四、再预定了这兄妹俩,想必不用担心各色探子了。不禁笑了起来:“也行,那画风想必很美妙。”只不知柳老爷子会不会气得吐血。“那就再多扩些院子,不然不够孩子跑的。”乃拍了拍柳小七的肩膀,“你也是要当城西一霸的人嘛,不要丢秦三姑的脸哟。”又向柳庄道,“可知道你妹子叫什么?”

    柳庄道:“她叫柳明月。”

    贾琮遂喊来个小厮:“去宝二奶奶院子一趟,问问她早年宫中放出的幼女里头有没有叫柳明月的。”又问柳庄,“你几岁?”

    柳庄眼睛都亮了:“十一岁!”

    “那你孪生妹子也十一岁。告诉宝二奶奶柳明月今年十一。”那小子答应一声走了。

    施黎奇道:“宝二奶奶还知道这个?”

    贾琮遂将史湘云领着阖京的养生堂、尼庵道观去宫门外接小宫女之事说了,道:“你们平素瞧不上这些施斋舍钱的女闲人吧?她们也有用的。”

    一时小厮回来道:“宝二奶奶说了,这个女孩儿她记得,长安人氏,一直是铃铛胡同的养生堂养着,这会子大约在城南大宅那儿帮着陈姑娘呢。”

    贾琮“哦”了一声告诉柳小七:“我老子在城南有座大宅,在真无庵左近,如今已空出来了。陈姐姐预备在那儿给养生堂的女孩儿开女学,寻了些大点子的孩子去勤工俭学,就是让她们帮着做些事、陈姐姐给工钱。学堂名儿叫清华慈善女子学堂。既是慈善学堂,自然缺钱些,请去教她们的就是左近富庶人家认得字的女子。她们教书是免费的,不用束修。”

    柳小七奇道:“真无庵都快到护城河了,那边颇少人家,有许多女子认得字么?”

    贾琮道:“我爹早年在军营的亲兵叔伯们多半在那边建了房舍,他们也都在我们家的马行镖局商铺做事,比寻常人家富裕。故此那一带也开了不少铺子,颇为热闹了。他们家中的子弟不论男女都习文练武,教几个孩子没问题,也省得那些姐姐嫂子日日闲得没事做。”

    柳小七思忖片刻又问:“谁来理事?”

    “全城会开很多这样的慈善学堂,宝二嫂子总管。城南这个只是其中一处,校长预备请安娘姐姐来当。”贾琮微笑道,“贾维斯的姐姐贾安娘。你放心,决不会耽误你侄女。”

    三贾的名头极大。纵然贾维斯已离京多年,名头依然可以吓到人。柳小七立时没了疑虑,嘴角不觉弯了起来:“既这么着,就烦劳贾姑奶奶多费心了。”

    贾琮道:“那学堂平素是住校的。每月的三十初一、十四十五放四天假,小女娃们回养生堂歇息会子。节日另算,还有寒暑两假。待会儿陈姐姐回来,让她给你看一张日程安排表。”

    柳小七忙说:“我侄女就不必回什么养生堂了,书局开张了回书局便好。”

    “那是你们柳家的事。”贾琮伸了个懒腰,“我可管不着。还有事儿么?没事我睡去了,没睡够。”

    王福皱眉道:“补了会子觉行了。白日睡多了晚上睡不着,明儿又没精神。”

    贾琮蔫乎乎的往案子上一趴:“福伯……我困……”

    小柳庄在旁听了半日,好容易大人说完了,小声问道:“我妹子在哪儿?养生堂么?还是学堂?”

    柳小七道:“她这会子在学堂帮大人做事呢,晚上住在养生堂。既是陈姐姐在那边,我带他过去瞧瞧可好?”

    贾琮迷糊道:“我懒得陪你去,你自己过去寻人打探路。”

    “懒不死你!”柳小七扭头问柳庄,“家里知道你出来么?”

    柳庄摇头。半晌又说:“横竖我不见了也没人察觉。”

    柳小七默然片刻道:“他们若不找你,你跟着我过日子便好,叔叔养活你。”遂命人拉马,领着柳庄走了。贾琮趴在案头不一会子便打起小呼噜;施黎没了人陪,又扯着王福打牌。

    晚上陈瑞锦独自回来的,告诉贾琮等人:“小七领着侄儿侄女看他的书局去了。这小子眨眼长大了许多似的。”

    贾琮道:“多派些人手,快些把书局弄好。环哥哥等着陪媳妇儿回娘家呢。”

    陈瑞锦问道:“书局和建安公主回娘家何干?”

    贾琮晃了晃手指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乃与施黎两个挤眉弄眼。陈瑞锦懒得理他们,打发人去厨房取晚饭。

    一时有建安公主的陪嫁来送礼,说是答谢陈瑞锦送去的可可茶,又问她哪儿有卖。陈瑞锦道:“那个本是海货,因出产国前几年在打仗致减产得厉害。好在仗已经打完了,最晚明年便有商人从爪哇国贩来京城买卖。新近登基的国主周小兰是个我朝女子,你们公主改明儿得空我与她说说。”丫鬟应了,道谢而去。

    因抓出了许多拐子,后头几日赵承都忙着审问处置,并使人往各处去救被拐的女人孩子。若是卖在燕国还罢了,有卖去别国的便不大好找。贾琮给他支了个招,让他写封长折子给司徒磐表功并细述丢了孩子的人家何等凄苦,还使人帮他润色,求司徒磐帮着想法子救回卖去别国的孩子。又有百姓做的万民伞万民表热热闹闹送到衙门来,刘霭云也在谢幕时特特替找回孩子的票友隔空三拜感谢赵大人。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