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第十年-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东西的果子肉不多,样子就和干枯的树枝似得,基本上没什么嚼头,而且没成熟的时候涩口的能让人嘴巴都麻掉。不过成熟后,甜的腻人,那味道我不是很喜欢,去年秋末那会儿我摘了点吃。现在这时候距离成熟还很有些日子。
  到了这两栋屋子,距离后面的那一大片荷花塘就不远了。那片荷花塘面积很大,比村子里那个小荷塘大多了。
  走在路上,远远地就能看到那边的一片碧绿,阴天下的大荷塘没有晴天好看,但是阴天的荷塘有很多水鸟。那些白色灰色的水鸟停在荷花塘岸的芦苇丛上,风一吹,就随着芦苇摇摇摆摆,拢着翅膀也不飞走。
  这边荷花塘里的荷花不是粉荷花,是白荷花,我从前好像听人说过,白荷花一般都是人家特地种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里的荷花谢了很多,但还剩下不少,我瞧见有些已经露出了莲蓬,算算时间,过些时候就能过来摘莲蓬了。可惜这边没有船,不然划着船到中间去摘,能摘到不少的莲蓬。没船的话,只能沿着边缘左边这一圈摘了。右边一圈的荷花离岸边太远,那边都是一片片的芦苇丛,要想摘到莲蓬,得穿过芦苇丛,下水去摘。
  我瞧了一眼旁边伸着脖子往荷花塘那边看的姜羊和青山,觉得他们可能会很乐意下水。


第56章 056
  我们只是远远看了荷花塘,没有走近去看。
  过了荷花塘,就快到镇子上了,两边的屋子开始多起来,那种有大院子种了很多菜的屋子两边都是,隔着几米的距离一栋,也算独门独户。我只是简单瞧了瞧,准备回来的时候再仔细找找里面能吃的。
  路边高高的电线杆还竖在那,不过缆线已经垂下来,有一根电线杆的电箱上被鸟筑了巢,枯黑的树枝一层层垒起来的巢,看上去还挺大的。
  前面有个小卖铺,里面的东西早就没了,连货架子都没了,被打破的墙边有个推拉冰柜,白漆脱落的冰柜里面被塞了一具尸体,是我第一次来这边的时候塞的。
  附近的街道已经开始属于镇上,这种小镇人不多,地方也小,屋子不是很多,里面的道路最多三四条,走一圈几十分钟也就完了。
  我已经来过几次,搜罗了一些东西回去,现在是已经找不到什么能用的了。左边街上那一片的屋子都有被烧过的痕迹,可能是很多年前大家都快疯掉的那段时间里被烧得,那会儿丧尸到处跑,天灾随时有,不疯几个也不正常,有人烧屋子,有人杀人,还有更多人自杀。
  不过也有可能是下暴雪那会儿,藏身在这里的人太冷了,把屋子里能拆的东西拆下来烧,不小心把屋子给烧了。
  我走过一个地方的时候,看着那些过去留下的痕迹,就会想,那些痕迹是怎么留下来的?
  有的人走了会留下痕迹,有的人走了,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下。我比较喜欢后面那种,因为干净。
  镇子里早就荒废,大片倒塌的屋子中间已经长出了两人高的树,从各种缝隙里,甚至从大石头上都长出来,比我上次来看的时候更茂盛了。也许再过几年,这个镇子就会消失,全部被周围的树和草占据。我们走过最宽那条街的时候,见到了两个个晃晃悠悠过来的丧尸。
  这一路过来的丧尸,很多都倒在路边,身上长了野草,这两个丧尸还没倒下,不过有一个肩上也长了一棵绿色的小草,嫩绿的颜色在那张狰狞干瘪的脸旁边晃啊晃。
  青山用一根长棍子把他们叉到一边解决掉了,然后就举着那根长棍子往前走,再看到丧尸就主动上去。
  街面上没什么东西,我们在镇上晃了一圈就准备回去,可是青山忽然仰着头看着远处,然后跟我说:“有东西过来了。”
  “什么东西?”我赶紧问。
  他说:“人。”
  人比那些山上的动物更危险,我带着他们两个钻进了路边一个破屋子,让他们别出声,静静等着青山说的人走过去。
  没过多久,我就听到了踢踏的脚步声,还有小孩子的声音。
  “哥哥,你看花花~”
  “爸你看花花~”
  “好了英英,别闹你爸,坐好,你哥看不到前面的路了。”
  “没事的妈,我看得到。”
  那是一家四口,一对中年夫妻,还有他们的两个孩子,小点的那个小女孩子身后一条黑尾巴,尖尖的爪子上攥着一朵黄色的花,开心的笑着。背着她的那个或许不应该叫孩子,因为他的身形已经和他父母差不多高大,身后有一条白色的尾巴。
  这一家四口还牵着一头牛,牛背上放着不少行李,每个人提着背着一部分东西,看上去好像是在搬家。
  竟然有两个这样的孩子,我的目光忍不住放在了那个黑鳞小女孩的身上,原来是有女孩的。那孩子虽然小,但感觉很敏锐,大约是察觉到我的视线了,脸上的笑收起来,抿着嘴鼓着脸往我们藏身的地方看。
  她父母和哥哥见她往这边看,都发觉了什么,同样警惕的看过来。我带着姜羊和青山站起来,没有继续躲下去,直接开口说:“路过。”
  他们看到姜羊和青山,好像也放松了一点,不过并没有完全放心下来,也没跟我说话,只是点点头,然后默默加快了步伐,那个小女孩也不说话了,一家人很快消失在了我们眼前。
  末世里大家都这样,互相不影响不干扰才是最正常的,特别是这种几个人一起组成的小团体。双方都没恶意,这就只是个路过的事。我看着他们离开的方向是另一个,不是去我们家村子那边的,也就没管,带着姜羊两个继续按照原本的路线走。
  在我们离开那个破屋子的时候,一只橘猫忽然从黑暗的角落里敏捷的跳起来跑远了,看样子我们刚才躲在那的时候,它也躲在那。
  我们绕了一圈镇子,准备回去了,路上我们把那些院子里找到的瓜和菜都装进袋子里带回家去,半路还绕路去了附近的大片荒田。我之前在那田里收了不少芝麻,今年想去看看还有没有。到了地方,发现有还是有的,就是比较少,没怎么成熟,估计等后头来摘莲蓬的时候可以顺便收回去。
  我还找着了十几株芋头,这种毛芋头熟的早,八月就能吃了,一直到十月,都是吃芋头的时节。芋头叶和梗都能吃,切碎晒干,就是一样干菜。等冬天拿热水泡开,再放些辣椒调味,配着肉吃最爽口。底下的芋头,和红薯一样埋在灶膛里,也是冬天一道不错的吃食。不过这些芋头我暂时也没动它们,准备再让它们长一阵。
  零零碎碎的还找到了一些能吃的东西,都给装着带回去了。因为在荒田那边停留的时间太长,到家的时候已经天黑。我们在昏暗的灯光下吃了东西,然后把那个小西瓜给分吃了,姜羊和青山都带着满足的表情去睡觉。
  这天晚上姜羊大概是走路累了,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天晴了,又热起来,我在水井旁边洗南瓜,这回我带回来最多的就是南瓜了。冬瓜也有几个,我一边洗,一边切了一半给姜羊生嚼着吃。西瓜姜羊喜欢,冬瓜和南瓜他也挺喜欢,听他那样咬的咔嚓咔嚓,青山也想吃了,我就给他也切了一圈冬瓜。
  姜羊吃着冬瓜,突然就指着自己手里的瓜说:“这个是东瓜。”又指我手里,“这个是南瓜。”最后指墙角下那个种了西瓜子的大桶,“那个是西瓜。”
  “有没有北瓜?”
  我教他数字之后,还教过他东南西北春夏秋冬这些,所以他现在应该是突然想起来这回事。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好像小时候也是问过的。
  “没有北瓜。”我指着他吃的瓜说:“这个是冬瓜,冬天的冬,不是东南西北的那个东。”
  姜羊又问:“那有冬天的瓜,有没有春瓜夏瓜秋瓜?”
  “没有。”
  “为什么没有啊,麻?”
  我想了想,说:“……我们待会儿做南瓜饼吃。”
  姜羊就没问了。
  我没做过南瓜饼,但我有做过其他饼,说到底,这东西万变不离其宗,要做起来大多都是一种办法,差不了多远。
  我选了个最老的南瓜,切开,挖掉了里面那团软乎乎的瓤,里面还夹着许多的白色南瓜子,我让姜羊他们两给挑出来,留一些种子,其他的可以炒了吃。其实不留种子也可以,因为路上还有几个老南瓜我没摘,过些时候再去摘了留种也是一样的。
  我把南瓜皮削掉,南瓜切片放在蒸笼里蒸熟,再用大勺子碾成黄色的泥,加上面粉和水混合,就和做包子那样,掐出一团团的,压成饼,最后放锅里煎熟。
  尽管方法简陋了点,但其实最后做出来的味道还是挺好的。甜甜的,外面比较脆,咬进里面就糯糯的。姜羊和青山都喜欢吃,我也喜欢吃,所以那几个南瓜,最后都被我用来做了这种简单的南瓜煎饼。
  我还做了特别薄的那种饼,煎的有点焦脆,比较硬,咬起来和吃饼干似得,我做出来多少,姜羊和青山就能吃掉多少。
  日子慢慢的,我真的发觉秋天已经到了。
  这天一晴,就很容易能让人感觉到秋天的到来。一天天过去,先前能把人晒脱皮的太阳,没有从前那么烈了,我这种常在太阳底下晒的人最容易感觉到。
  还有就是山上的树木,每回去山上扒柴,就能看到树底下越来越多的黄叶子。
  村里头那棵枣树上没吃完的枣子红了,我让青山去把红枣子敲下来,然后让姜羊把枣子晒起来。用竹编的竹排子,像块大板子一样,中间有很多细小的漏缝,最适合用来晒些干菜。不用的时候收起来竖在堂屋,要用了就搬出来,一一摆开在院子里,底下架上两条凳子就行。
  秋天到了,地里要收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要晒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也就现在这会儿还能晒晒红枣。
  姜羊搬着小板凳坐在竹排子旁边,把红枣一颗颗认真的摆在上面,摆的整整齐齐,时不时还要翻个面来晒。他摆弄东西有时候比我是精细多了,换成是我就随意往上一倒,推平就是,哪来这么多麻烦。
  秋天的天看上去很高阔,云也更远了,不像夏天那样,就堆在山头树梢上似得,雪白一大朵,好像伸手就能摸得着。秋天的云成片,让人看着就觉得心里也开阔起来。
  “麻!”姜羊指着头顶说:“那有好大的鸟!”
  我停下摘辣椒的手,往头顶看了看,确实有一只大鸟正在追着一只小些的鸟。
  “那是鹰。”我还看过鹰来地里抓田鼠,抓兔子的。这大鹰又不怕人,离它一百米它都不爱搭理,要是靠的再近一点,它就会忽然扇着翅膀飞起来,一下子冲的很高。鹰喜欢站在高处,那边几块田中间有棵很高大的树,下半部分还活着,长着绿色的叶子,上面那部分死了,只剩下些干枯的树杈,我就常能看见鹰站在那枯树叉顶上。
  反正抓不到,我也不管那些大鹰怎么样。但是青山瞧见田里扑下来一只鹰,他立马就飞蹿过去了。我还没反应过来,青山已经接近了那只大鹰。不过他的速度比起那只鹰还是慢了些,那只鹰飞起来,站在一根树杈上,朝着青山发出喀喀的声音。
  青山仰头看着树,一脸的可惜,看着看着,他还想往树上爬,那只鹰一下子就飞走了。
  青山目送着那只鹰飞走,回来乖乖的蹲在田边摘辣椒,然后拿着一只形状古怪的红辣椒,兴冲冲跑过来跟我说:“这个辣椒长得好像南瓜!”
  我就知道他又想吃南瓜饼了。


第57章 057
  我种了不少的辣椒,这会儿辣椒一茬茬的开始变红,吃不过来,我就准备把红辣椒都收下来,做成辣椒酱和干辣椒。
  辣椒是个好东西,冬天冷的时候,吃些辣的就能暖和一些。我虽然现在是不怎么担心冬天被冷死了,但是几年前下暴雪的时候,冷的要命,冰天雪地找不到什么能烧来取暖的东西,再冷也只能硬扛着。冻得脑子好像都转不动了的时候,要是能嚼一根干辣椒,整个人就跟被解冻了似得,虽然嘴里辣的慌,但痛快。可是那时候我还不在这里,想吃点辣椒也很难。
  姜羊还是不太能接受辣味。帮忙摘个辣椒还好,等我开始开始剁辣椒的时候,他远远躲开了,闻着味道就一个喷嚏接着一个喷嚏的打。
  青山也不太能吃辣,但他偏偏又挺喜欢,每次辣的眼圈都红了还要吃。
  我把在田里摘下来的大框辣椒倒在大盆里,放在水井边洗干净,把上头那个绿色的蒂给摘了。姜羊和青山也蹲在盆边给我洗辣椒,我就负责摘青蒂。
  之后把洗干净的辣椒晾干水,就能开始剁碎了。切辣椒姜羊和青山都帮不了我,我把他们打发到门口,他们就坐到那边干瞪眼睛。
  在竹匾里放个砧板,剁碎的辣椒就从砧板上拂开,堆进竹匾里。红色的辣椒碎末越堆越多,空气里都飘着一股辣味,那味道直往鼻子里钻,我也忍不住转开脑袋打了两个喷嚏。听到我打喷嚏,坐在门口红着眼圈的姜羊噗噗笑了起来。青山推了他一下,让他别笑。
  姜羊忍着呛人的味道跑过来,举着一把扇子对着我扇,说要帮我把呛人的味道扇开,结果没扇两下就跑了,我们两都受不了,这风一扇辣味更重,都快不能呼吸。
  味道还好,手上碰了辣椒汁水的地方,开始变得火辣辣起来,就好像被火烫了。我也没去管他,加快速度把一大筐的辣椒都剁碎了装进一个大坛子里,倒上了半罐子的盐和蒜末,搅拌一阵,等坛子里的辣椒碎末溢出红色的辣椒水,就把坛子封起来。
  这个坛子被我放在了厨房的一个橱柜下面,等过几天里面的辣椒酱就能拿出来了吃了。这种是做辣椒酱最简单的办法,虽然简单,但能保存很久。
  还有一部分辣椒就被晒在竹排子上,等晒干了用石杵捣碎,能做辣椒粉。
  处理完了辣椒,我一双手都红了,坐在水井边上,把手泡在水里泡了好一阵。等我泡完水,姜羊就搬着小凳子坐在我身前用扇子给我扇手,其实没什么用,但这个时候天气还热,有股风吹着也比较舒服。
  “麻,凉不凉?”
  “凉。”
  “麻。”
  “嗯?”
  “院子里那两棵玉米好长的须须啊!”
  “还没成熟,过几天才能吃。”
  “哦。”姜羊吭哧吭哧更卖力的给我扇起风来。
  地里的玉米也一天比一天更加饱满,鼓鼓的玉米苞让姜羊和青山心情很好,每次跟我去田里,他们就数有多少个苞。有时候我不去田里,青山他们两个都要去看看,生怕被什么给偷吃了。
  结果有一天,我发现他们两个去数玉米好久没回来,不太放心的去看,发现他们两个蹲在长了玉米的田埂边上,已经把那个田埂挖出了一个老大的洞。
  我有点吃惊的问:“你们在干嘛?”
  看到我走过来,掏土的姜羊抬起头,举着沾满土的两只爪子跑了过来,一把抱住我的腿,跟我哭诉田里的玉米被老鼠吃了。
  青山也从那个大坑里跳出来,跟姜羊一起描述之前撞到一只大老鼠偷玉米吃。我看到那田里果然有一棵玉米是重新栽上的,一个玉米苞掉在一边。
  “那只老鼠看到我们,就钻进田边的洞里去了,那棵玉米倒了,我把它重新栽起来的,那个玉米我们来的时候就已经掉下来,是老鼠弄掉的,不是我们!”姜羊愤怒的甩尾巴,委屈的跟我说。
  我明白发生什么了,“那你们撞到老鼠偷玉米,看到它钻到洞里去,就去挖洞了?”
  “嗯,没挖到。”青山也不开心,表情有点深沉的看着那个大坑。
  田鼠会挖洞的很,钻进洞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怎么可能刨的出来。为了安慰他们,我在院子里那两棵玉米上掰下来三个玉米苞,煮熟了一人一个,用来安慰这两个。
  煮熟的嫩玉米又香又甜,黄澄澄的一个玉米棒上饱满的玉米粒整齐排列,一圈圈的挨挤在一起,好吃又好看。咬一口,那脆嫩的滋味简直无法形容。
  姜羊捧着玉米咬了一口,腮帮子鼓鼓的,吃了第一口,他停下来说了句:“玉米好吃,偷玉米吃的老鼠讨厌。”
  青山咬着玉米没说话,但也点了点头,看样子吃过好吃的玉米之后,好像更不准备放过那只偷玉米的田鼠了。
  小孩子总是‘恩怨分明’,喜恶比一般的大人还要强些,他们两个说了要抓田鼠,就天天往那田里找。我也不管他们,就看他们能不能真的抓到田鼠。
  说起来也好笑,青山抓猎物很厉害,往山里去一趟,能带回来中型小型的猎物不少,野猪这种大家伙只要能碰得到他也能带回来,可是这田里一只小小田鼠,却把他给难住了,好几天过去,他愣是没发现那只田鼠再出现,更不要说抓。
  我觉得那只田鼠可能是被他们两个老转悠给吓得不敢出来了。
  玉米煮过三次,两棵院子里姜羊负责种的玉米吃完了,他们还是没有抓到那只田鼠。
  那天我们又去田里干活,青山远远看到长玉米的田就是一愣,他视力比我好很多,我都没看清楚他在看什么,等见到一个大黑影从田里蹿起来飞到天上,我才发现青山看的是一只大鹰。
  可能是之前青山想抓但是没抓到的那只,我心想,青山该不是还想抓这只鹰吧。刚想着,就看到青山风一样的跑过去,朝着那只鹰大喊:“谢谢你!”
  姜羊也跟着摆手大喊:“谢谢你!大鹰!”
  那只大鹰又听不懂他们两个在吆喝什么,完全没收到他们的感谢,只是被吓得又往上飞窜了一下,留下两声嘹亮的叫声拍拍翅膀飞走了。
  我和那只鹰一样摸不着头脑,姜羊就跑过来告诉我说,“那只大鹰抓到了偷我们玉米的坏老鼠!”
  哦,我明白了,鹰确实爱在这附近抓些老鼠兔子野鸡小鸟什么的,那只青山他们两个怎么都找不到的田鼠这回倒霉,被那只鹰抓走当口粮了,难怪青山他们两这么开心。
  青山帮我干活的时候,还在念叨,“那只鹰是好鹰,我以后再也不吓他了。”
  姜羊说:“大鹰就是麻说过的那种抓坏人的警察,它抓坏老鼠,就是警察鹰。”
  给我笑得不行。
  这事过去,他们两又喜滋滋的等着玉米成熟。因为我答应等收了玉米,留一些做种子,其他的给他们吃个够。
  这天气,虽然中午还是很热,但早上和晚上已经开始凉下来了,晚上我们搬着竹床坐到院子里,还会觉得有点冷。
  特别是下过一场雨后,温度会下降不少。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到来,就是在这一场又一场的雨里。
  每次下了雨,附近的树下就会多出不少落叶,我在门口的水沟里洗衣服的时候,时常就能发现从上游流下来的叶子。这些叶子大多是皂荚树的,因为那棵皂荚树就在这条水沟上游一户人家院子里。
  两个季节交替的时候,温度总是稳定不下来,一会儿凉一会儿热的,说是秋天到了,可你看着那夏天还老是不走,来来回回的折腾。天晴了,热起来就好像还是三伏天那会儿,天下雨了,长袖也能穿得住。
  温度时高时低的,特别容易生病,我这身体跟姜羊青山不能比,姜羊唯一病的时候就是脱牙的时候,青山我更是没看到他有过不舒服,可我就不行了,身上小毛病特别多。换季的时候就是我最难受的时候,昨天下了雨,我今天早上一起来,就觉得声音哑了,说起话来瓮声瓮气的,应该是感冒了。
  每次我不舒服,姜羊和青山就很担心,大声说话都不敢,我自己倒是不觉得有什么,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这种小病随便睡一觉就会好。
  我自己不在意,他们两就会稍微放松一点,但是姜羊还是特地给我掰了两个玉米回来,说给我一个人吃,他们两个都不吃。我也没反驳,煮熟之后三个人分着吃了。
  也许人就是不能娇气,我从前一个人,有点小毛病很快就好了,现在日子好过了,还有一个大朋友一个小朋友陪在身边关心,反而没从前那么能摔打,一个小小感冒三天都没好,说话声音还越来越哑。
  青山听我开始咳嗽起来,急的团团转,隔天跑山上去,不知道从哪里摘回来了一大兜的梨。
  这梨是青皮的大梨,一看就汁水多,村子里也有梨树,不过那是褐皮小梨,现在这会儿还不能吃呢。我昨天就是随口提了句咳嗽吃点梨可能会好,结果今天青山就给我找回来了。
  我看着青山那张还很年轻的脸,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对他笑了笑。
  他见我笑了,也笑起来。


第58章 058
  青山带回来的梨我煮了梨水喝,喝了三天,咳嗽总算好了。这梨很甜,煮出来的梨水也很甜,用灶上小火慢慢煮了晾凉,看上去清亮又有一点连丝的稠,味道香甜的有点腻人。梨水好喝,但煮过梨水的梨块就不好吃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挑的,有姜羊和青山在,家里就从没浪费过什么吃的。
  煮上一锅梨水,除了我,他们两也要喝。秋天最容易口干嗓子疼,喝点梨水会舒服很多。姜羊喜欢这个梨水,但我和青山都觉得有点太甜了,最后反倒是姜羊喝得最多。我和青山用碗喝,姜羊就用那种盛汤的铝盆子喝。
  其实到了秋天,我一般都不太舒服,早年落下的毛病太多了,那些小毛病也治不了,我不在意,反正扛一扛也就过去了,经历过更痛的,这种小痛又算不了什么。
  十年,一个人的变化简直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十年前,我就是手指里扎根刺,都能痛的哭出来,割到手指,父母紧张的给我包扎,就好像我生了什么大病。现在呢,不小心割到手指,眉头都不皱,擦一擦血不当回事,还能继续握着刀干活。
  秋天这个季节,说好,也不太好。说它好是因为山上地里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怎么都饿不死,还能大饱口福。说它不好,是因为这个季节太忙,忙的每天一起来,好像就有很多事情排着队等着我去做。而且秋天这个季节,总让人忍不住心里难受,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
  早上起来去田间的时候,突然发现草叶上有许多露珠,田埂上的细草更是一片湿意。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都起露了。
  地里的玉米陆续收回来,因为不多,它们长得随意,扳几个玉米也就是随手的事。除此之外,豆角也有不少能收了。姜羊喜欢吃,我就一缸一缸的开始收下豆角腌上,还留下一些晒干做干豆角,留着冬天吃。辣椒也在不停的红,统统成了干辣椒和辣椒酱被我储存起来。地里的红薯藤长了许多嫩苗,随手一掐就是一道菜。
  下午从田里回家,路过村子里那片荷塘,发现塘里的莲蓬可以吃了。我摘了两个回去,就坐在屋前的青石门槛上剥起来。
  绿色的莲蓬比那种小茶碗的碗口稍小一点,撕开外面那层海绵般的包裹,就能在里面找到一颗颗椭圆的小莲子,一个莲蓬里面多的能有二三十个小莲子,少的也有十几个。这些莲子一颗颗的都很圆润,表皮是青色中泛着黄,很嫩的颜色。我把莲子从莲蓬里剥出来,姜羊蹲在那拿起来看了看,似乎想就这么扔嘴里尝尝味道。
  我没阻止他,还特意在他询问的目光下对他点了点头。姜羊就把绿色的小莲子扔进了嘴里。
  “……不好吃。”姜羊吐了吐比一般人类更长的舌头,对我说:“苦的。”
  他喜欢吃有甜味的东西,不管是各种菜还是野草树叶,都更喜欢那些嚼起来有点甜丝丝的,喜欢吃花也是因为很多花都有花蜜,嚼起来甜。不喜欢嚼茶叶,就是因为茶叶生嚼起来很苦。
  我当着姜羊的面剥开一个莲子皮,露出里面白色的莲子,递给他。姜羊以为苦的是外面那层皮,开开心心的吃了我剥的莲子,吃完又吐舌头,发出嗯——的声音,把脑袋往我手臂上拱,“麻,还是苦的。”
  他现在不像更小时候那样好骗了,知道我有时候是在故意逗他。但是知道了,他也不跟我生气,就用脑袋轻轻拱着我撒娇。
  我又剥了个莲子,这回把莲子里面那个绿色的莲芯剥出来,那个才是吃起来最苦的东西。这回姜羊再吃,就没吐舌头了,自己坐在那剥起来。我记得莲芯晒干了好像能泡茶喝,就找了个碗,把剥出来的莲芯放在碗里。
  “我们去镇上那条路边的大荷塘里摘莲蓬怎么样?”我问。
  努力剥莲子的姜羊和院子里打水洗脸的青山都马上答应了。
  “我们要下水去摘莲蓬。”
  “真的能下水啊?”姜羊高兴坏了。
  “能啊。”
  我好久没带他们下水去河里玩了,突然听到我说能下水,姜羊高兴都来不及。现在这天还不冷,但是再过段时间就要降温了,到时候下水肯定没现在舒服。
  我们选了个大太阳的日子,准备去荷塘摘莲蓬。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一大群的不知名鸟类旋风一样,突然从路边的田里飞起来,然后唧唧喳喳的,又集体飞往另一片地方,黑压压的很是壮观。
  这段时间,我感觉周围的鸟雀越来越多了,这些小雀子喜欢啄田里一些快成熟的作物,惹得青山和姜羊最近常挥舞着树枝在田里上窜下跳的赶雀子,遇上来抓鸟雀田鼠的大鹰,就开心的和人家打招呼。
  那大鹰最开始还有点警惕,后来发现这两个完全没有伤害他的意思,就不管他们了,经常跑到我们田附近抓猎物。它每次出现,姜羊就要大喊‘警察鹰来了!’
  我们目送着大群大群的灰褐色小鸟雀飞远,在炙烈的阳光下往前走。那边一条路旁长着很多狗尾巴草,一根根毛茸茸的,大丛大丛,一直到好远的路尽头还有数不清的狗尾巴草。
  姜羊抽了一根狗尾巴草,在身前甩来甩去,嘴里哼着不知道是什么的调子。青山一路走一路抽,手上抓了一把的狗尾巴草,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我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也伸手抽了一根狗尾巴草,然后把根茎弯折,环成一个环,然后做了个狗尾巴草戒指。
  姜羊看我做了个狗尾巴草小圈戴在手指上,也起劲了,要我给他也做一个。我把我手上那个摘下来给他,但他的爪爪比我的手指粗,戴不上,就箍在爪子尖上。没办法,我只能另给他做个大的,特地找了一根很长的狗尾巴草,我给姜羊做了个大戒指戴在爪子上,他举着那个狗尾巴草戒指兴奋的晃来晃去,晃得成熟的狗尾巴草里的种子直往下掉。
  给姜羊做了,当然不能忘了青山。虽然他从来不主动要求,但是那眼神非常明显,根本没法忽视。青山的爪子比姜羊还要大些,一根狗尾巴草还太短了,我干脆用两根狗尾巴草给他做了个最大的戒指。
  姜羊看了,马上说:“麻,我也要两个狗尾巴草!”无奈,只能给他又做一个。
  走了一路,我就做了一路的狗尾巴草戒指,那边的狗尾巴草都被我们摧残了个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