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立国传-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月十二日,北府军聚集高昌城,首先举兵围攻车师国地交河城,十五万兵马把整个交河城围得水泄不通,并传檄劝降浓乞国王。五日过后,浓乞国王拒不纳降,依然闭关坚守。于是北府军擂鼓邀战。半日克陷。”龙埔黯然地说道。

“怎么可能呢?交河城周长数里,墙高城雄,而车师国有八千户,人三万口,胜兵五千,再加上附近的东西且弥﹑卑陆﹑蒲类﹑移支等国的援兵,足有万余人,怎么会半天就被攻破呢?”龟兹国将军令疑大声嚷嚷道。

的确。车师国虽然累次被前汉、后汉攻破过。但是怎么说也是在旷日持久的围攻下沦陷的。这次北府西征,兵马直接出高昌城,相隔不远的车师国自然而然成了大家心中地抗战第一线。既然是炮灰。大家都希望他能坚持地久一点,把北府军的兵马尽量消耗地多一点。所以龟兹、乌孙等国因此还提供了一大批粮草给车师,并答应只要车师国坚持月余,援兵就会到,总算是精神和物质支持都给上了。

而车师国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也丝毫不敢怠慢,北府的西征檄文一到,立即动员民夫将交河城加高加固,还从且弥等属国那里调集了数千精兵,做好了一切战争准备。所以浓乞国王才有勇气在十五万北府军面前拒绝投降。

但是谁想到这所有的努力在半天之内尽数瓦解,荡然无存。这怎么不让龟兹国上下感到恐惧和震撼呢?

“贵阿王既然是盟主,他为什么不组织联军出车师在高昌与北府军对战了。北府宣布西征到兵至高昌有半年之久,为什么我们却什么都没做呢?”

沉默了一阵后,忿忿不平开口的是相则的三子白纯,虽然只有十五岁,但是熟习兵事,算得上是龟兹出名的俊杰,现在正身为将军领着一部分龟兹国兵马。

“纯儿,休得胡说!”相则高声喝叱道。做为反北府联盟地主要领事者之一,相则非常清楚,贵阿是有苦说不出。贵阿早就做好了准备,也和各国协商好了,从四月份开始将各国地兵马汇集到高昌至伊吾一线,依靠天山东部的天险对抗北府西征。

谁知北府军的西征在前半部分给人地感觉是不慌不忙,慢慢腾腾,但是一出手却是招招直取要害。四月初,北府葱岭南道行军副总管先零勃领着五万青海、昂城、匹播三将军府的府兵骑军翻过阿尔金山,先入且志国,然后对于阗国开始发起袭击。

北府羌骑兵在西域可以说和

队一样有名,不过一个臭名昭著,一个是盛名远扬。达幕接到消息,立即就知道大事不好了。五万羌骑兵一旦入境就跟五万群蝗虫没有什么区别,在这数年的交锋中,于阗国等天山南道诸国还没有在北府羌骑兵那里占到什么便宜。于是告急军报一个接着一个向赤谷城传去,要求盟主贵阿赶快调集援军来救于阗等国一把。

还没等贵阿把急报处理完,北边又传来了一个消息。北府葱岭北道行军总管姜楠领着六万精锐漠北骑军直入悦般国,而悦般国也尽起骑兵两万,渡桑艾拉水进乌孙境内,目标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乌孙国的腹地-亦列水(伊犁河)流域。

这下可把贵阿吓得够呛,悦般跟乌孙打了上百年,两国之间的仇恨只能用深如海、高如山来形容,成千上万条性命让乌孙和悦般两国就是普通牧民也见面就掐。以前悦般国实力远远弱于乌孙国,所以悦般国对乌孙国还没有什么威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悦般有了北府这棵大树,六万漠北精锐骑军,连绵南下,那声势,那实力,想想都让人心颤,那里可是匈奴、柔然的老巢,骑马挥刀的人也跟匈奴和柔然人差不多。虽然它现在已经归于北府,但是数百年来给乌孙和西域诸国的影响已经刻到骨头里去了。

贵阿这下急了,不要说北府正规军了,就是南北这两路人马来了就能让西域诸国和自己好好地喝上一壶,尤其是北边八万联军,直奔的就是乌孙国的心口和要害。要是乌孙族被从亦列水流域赶了出去,那就只能步大月和塞人的脚步西迁了

于是贵阿紧急停止了先前的计划,将乌孙的精骑十余万全部调集到至亦列水,严阵以待,再也不说什么东进对据北府了。贵阿暗中去信给于国国王达幕、龟兹国王相则和疏勒国王难靡,以盟主和亲戚的身份告诉这三位国王,让他们自己赶紧调集本国和属国人马,负责各自战区的防御。

而相则负责的正是龟兹至车师、焉耆这中线战区。

但是贵阿这么一做,让诸国的国王都有了各自的想法,也让这些本来热情高涨,准备保家卫国的诸国王室、贵族们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大难临头,还是自顾自的比较靠得住。所以经过这么一耽误,各国的战略部署又要重新调整,而且还是各怀各的心思,一阵扯皮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局面。

于阗国忙于应付先零勃的羌骑兵,就是想支援龟兹国也有心无力,而疏勒国在诸国的最西边,暂时还没有机会和北府直接对抗,所以就在那里磨洋工,答应好的三万兵马两、三个月了都还没有过尉头。龟兹国只好独立支撑起东线战场,这让相则很是感叹,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白纯的这一席话相则和众人当然听出那浓浓的抱怨了,但是大家也没有办法去追究这个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问题。

大家又是一阵沉默,然后龟兹国相那拓开口道:“北府军攻陷车师交河城后,为什么不沿着涂谷(博格多山西山谷,即今达坂城)越天山,过且弥、乌贪(今乌鲁木齐一带)直入乌孙,然后汇集漠北骑军,转战亦列水,直取赤谷吗?”

说到这里,那拓摇头晃脑地念道:“南连益宁,北尽漠海;铁骑成群,白甲相接。念烈士之志,怀先辈伟业,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今挥师百万,出阳关,踏天山,击亦列,破赤谷,扬威远域。”

西域诸国一边学习天竺文化,一边接受华夏文明,所以很多人不但精通佛学,也很喜欢汉学。

“铁门之血尚在,惨辱连诀眼前;子公之疏未没,壮志犹绕耳边。今北府将义兵,行天诛,传明万里,通晓内外,曰:华夏之威犹存!”

众人默默地听着那拓念着北府西征檄文,各自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子公疏书他们清楚,就是前汉陈汤的那份上疏,其中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还在众人的心里刻着呢!

“北府这篇檄文已经明指要直取乌孙,北府既然取了车师,夺了天山山口天险,为什么不北上汇集联军骑兵,一举攻破乌孙国呢?”

听到那拓这番,不要说别人,龙埔的心就已经是瓦凉瓦凉的。前不久还和乌孙亲密合作的跟兄弟一样,但是现在龟兹的重臣已经在质疑北府为什么不直接去灭乌孙?既然如此,自己焉耆国之难,龟兹会不会见死不救呢?

正在胡思乱想着,相则幽幽地开口了:“北府这次西征动员了步骑兵马近三十万,若是为一个乌孙,北府用得上费这么大的力气吗?可悲还有人心存幻想!”

第一百六十六章 … 第一次西征(五)

众人的沉寂中,相则突然转向龙埔道:“埔儿,你给细的情况。”

“是的,殿下。”龙埔强打起精神,开始讲述北府西征军围攻车师焉的详情。

“当日北府西征军围攻车师交城时,家父为了以防万一,下令焉耆国诸城诸镇的百姓携带粮食财物尽入乌夷城,并和尉犁国王白头殿下协商好,弃尉犁城,退守我乌夷城,两国军民合为一处。”

听到这里,大家都在点头。有唇亡齿寒利害关系的尉犁、焉耆两国好的穿一条裤子,而且尉犁国也是焉耆国的属国,白头这么做就不足为怪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张家上次经营西域没过去多少年,而张家经营西域的地点就在焉耆、尉犁两国,所以说这两国的军民早就是惊弓之鸟了,做出这样的反应也是正常。

“原本家父也是希望北府西征军在车师交城费日旷久后会移师向北,直接与乌孙交战。”龙埔继续说道。

看来抱有冤有主、债有头这个想法的人很多,既然龟兹国相那拓都能大言不惭地说出口,龙埔也没有什么说不出来了,毕竟焉耆和龟兹相比,它离北府西征军的刀锋更近。

“但是我们没有想到,交城居然半日沦陷。当我们探子拼死跑回乌夷城时,后面还跟着五千北府骑兵。我们接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情报后,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但是这五千骑兵却掠乌夷城而去,直取了铁门关。封锁了东西要道。”龙埔说到这里,不由地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舅舅相则。

相则不由地一阵脸热,这铁门关是从焉耆国进入龟兹国地关卡要道,原本应该是重兵把守的地方,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却是空无一人。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非常简单。对于焉耆国来说,铁门关再险要也意义不大,因为它在乌夷城、尉犁国的身后,顶多是一条退路而已。所以龙安、白头也不会费太多的心思派兵去守那里。他们相信龟兹国会更看重这里。因为这里对于龟兹国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是货真价实的东大门。

但是这里曾经发生过铁门关惨案,而这个惨案是北府西征军出兵的借口。对于龟兹国上下等人来说,这里是不祥的地方,而且在北府西征军嚣张地凶焰下,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跟这里扯上关系。所以龟兹君臣集体失忆,把天险铁门关空在那里,反正前面还有焉耆、尉犁等国挡在那里。实在不行了再说。

但是听龙埔地叙述,北府西征军攻下车师国交城后,立即就派兵直取了铁门关,一刀就把焉耆和龟兹切割开了。难怪车师国失陷地情报没有传到龟兹国来,就是连龙埔一行都是千辛万苦地翻越天山远远绕过来的。

其实不是相则等人故意粗心大意,而是他们确确实实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从心里面还没有做好任何准备。

“埔儿,你不要回去了。就留在屈茨城吧。”无言了许久。相则终于开口道。

听到这里,龙埔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铁门关已经失掉,也就意味着龟兹国通向焉耆国的大门被关上了。如果龟兹国执意要向焉耆派出援军的话。那么只能从善、海头那里绕过去了。但是那里老早就是北府的地盘了,不要说已经铁定跟着北府地善国会如何反应,只要到了那里,谁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会从某个地方冒出一群“臭名昭著”的羌骑兵来。相则这样说,也就是变相地表示,焉耆国之围龟兹国是无能为力了。

而龙埔也在这一刻因为自己舅舅的这句话明白了父亲龙安的意思。父亲自从知道铁门关失陷,北府西征军全力西进后,就已经非常清楚焉国没有机会了,它的下场比车师国好不到哪里去。父亲肯定也猜想的到相则和龟兹国在知道铁门关失陷之后是不会出兵相救的。那么派人求援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么算下来自己到龟兹国唯一地用处就只是远离焉国那个即将战火连天地地方。

明白父亲的一片苦心之后,龙埔觉得心如刀绞。他伏倒在地,面向东边的焉耆国,嚎啕大哭,悲切之情让闻者无不感到戚然。在龙埔地哭声中,龟兹王宫陷入到一阵诡异的寂静中,那呜呜的悲凉哭声越传越远,一直传出宫门外,让众多在默默无语中关注和揣测的龟兹军民们更加觉得忐忑。

“大将军,站在这里乌夷城真的尽在眼里。”曹延指着前面山下的乌夷城道。

曾华骑在风火轮上,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远处的乌夷城,凝重的眼神穿透了遥远的空间。

看到曾华在那里一言不发,后面的众人也不由地肃静下来,纷纷地偷偷看了一眼曾华脸上郑重的神情,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过了好一会,实在憋不住的乐常山开口道:“大将军,不就是西域一个小国吗?当年凉州张家都能降伏他,更何况我们北府呢?到时我们大军一发,定叫它灰飞烟灭。”

“灰飞烟灭,我看是玉石皆焚吧。”魏兴国比乐常山要厚道一些,他的脸上现在满是忧虑。

“大将军,乌夷城里除了满城的军民之外,还有佛学僧人三千余人,庙宇数十座。这些民众僧侣,为什么他们不按照大将军檄文中说的,出城纳降呢?我北府军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虽然算得上残暴,但也是有名的信诺之师,说到做到。他们为什么不相信我们北府军呢?”接着说道的是邓遐,他的脸上除了忧虑之外还多了一些悲悯和无奈。

“应远,你说说什么是征服?”曾华突然开口问道。

“征服?”邓遐被这莫名其妙的话问得一愣,默想了好一会最后开口答道。“大将军,我不知道。”在华夏以前地历史里,似乎还没有真正地理解过征服这个词。

“你说前秦兵出函谷,横扫六国,这算不算征服呢?”曾华继续问道

邓遐和众人不知道如何回答,都愣在那里不作声。

“匈奴纵横漠南漠北,侵扰中原,这算不算征服呢?”曾华一句接着一句。问得众人面面相视。更加不知道如何回答。

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了。曾华也默然不语了,把疑问留给了诸位狐疑猜测的部属。他接着抬起头看着远方的乌夷城,仿佛那些让众人晕头转向的话跟他毫无关系一般。

“骏马奔跑需要大地的辽阔,

雄鹰飞翔期待蓝天的悠然,

骄傲的大月人,

你怎么能在敌人面前低下你高贵的头?”

在越来越低地夕阳里,金黄色地乌夷城就像一座贴满金箔地佛城。散出耀眼的光芒。一阵低低的歌声穿过有点昏黄色的天空,隐隐约约地飘荡在天地之间,似远似近,仿佛从远古传来的一样。

“这是谁在唱歌?”龙安抬起头问道。

“回父王,这是用大月语在唱的。”龙安旁边的龙康侧着耳朵倾听了一会,然后禀告道。

“大月?”龙安心里恻然了。这个大月氏从祁连山被赶到亦列水,然后又被赶到更西地河间地区,辉煌过一段时间最后又消失在茫茫的历史中。众多的大月人只能或做为游商。或做为僧人,在偶尔的时候用大月语颂唱追忆先祖的辉煌和不幸。是啊,这乌夷城里三千僧人就有不少大月人。

龙安一转头就看到了龙康。看到他那清秀的脸,龙安不由地想到了此时应该远在龟兹的龙埔,心里顿时生起一种愧疚,对二子龙康的愧疚。

“康儿,你不会怨恨我吧?”龙安忍不住出言问道。

“父王,我怎么会怨恨你呢?我很高兴能追随在你地身边。”龙康地脸上浮现出一种坚毅,于他十八岁的年纪非常不符。

龙安点点头,脸上的愧疚多了一些欣慰,“康儿,有些事情必须有人去做。”

“父王,孩儿明白。”

龙安不再说什么了,放下手里地笔,侧着耳朵又开始倾听那飘在风里的歌声,过了许久才幽幽地说道:“不知以后会不会有人用歌声追忆我们焉耆呢?”

正说着,几声呼啸声划破长空,向乌夷城飞来,最后在沉闷的扑通声中又恢复了沉寂。

“怎么了?”龙安喝问道。北府西征军包围焉耆乌夷城后,还是车师国交城那一套,也是围城行檄文招降。而且在通告围城的五日里一直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动作。不过今日是第五日,北府通牒中的最后一日。

“回殿下,是北府军的石炮发射,有五颗石弹分别落在城中各处,幸好损伤不大。”门外的护卫接到总结汇报后迅速禀报道。

“北府大将军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今天日落前我们再不降就兵戎相见,难保生死了。”龙安苦笑着说道,“天色已经黄昏了,这北府军果然言出必行,向我们示威,这是最后通牒。”

“父王!”龙康的脸上充满了悲愤。

“康儿,你最好先去见见你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然后去北城,负责那里的防务。”龙安的神情非常平静,如同在向儿子交待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龙康没有说什么,只是跪在地上,含着眼泪向龙安磕了三个头,然后绝然地离开了房间,消失在龙安视线中,消失在越来越暗的天色中。

“石炮部队试射得很不错呀,正好打中了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于子家真是了得!”乐常山嚷嚷道。刚才五发石炮让山包上的曾华等人一下子活泛起来了。

“子家是霸城军官学院毕业的第一批炮兵军官,而且是其中出类拔萃者,岂是你这种土包子能比得。”魏兴国嘲讽道。

乐常山对于老搭档的嘲讽早就习以为常,一点反应都没有,反而更加高兴,转过身往于归的肩上狠狠地拍了一巴掌。

“那是,要不然石炮指挥官是他,不是我们这两个速成班毕业的。哈哈!”乐常山对于魏兴国的讥讽一点都不在意,他俩半斤八两,而且也这样吵了十来年了,互相都非常有默契。听到这两人在斗嘴,众人不由地一阵哄笑起来。

曾华终于在众人的笑声中从石化中清醒过来了。

“唐子明率领两厢步军负责北边,陈子玉率领两厢步军负责南边,王益吾率领两厢步军负责东边,卫伯玉率领两厢步军负责西边,毛大可、齐子城各领两厢步军做为第一、第二预备队,曹舒翼为前敌指挥,夏侯率两厢骑军游击策应。”曾华快声地发布命令道,而旁边的军务秘书忙碌地笔记着。

说完这些后,曾华又转向于归道:“你继续留在这里指挥石炮部队。”这个山包离乌夷城不远也不近,虽然不能对乌夷城进行威胁,但是做为观察位置却非常合适,这里可以一眼看遍整个乌夷城。

“其余各军在营中警戒休息。应远,我们回去吧,今晚你陪我下两局。”曾华最后一边调转马头,一边对旁边的邓遐说道。

当曾华策马走回到中营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但是乌夷城周围却没有像前几夜那么安静,到处都是沉重和忙碌的脚步声,还有四处穿行的火把,以及远处传来的吱嘎的转轴、齿轮等机械转动声音。

正当曾华翻身下马,准备走进大帐的时候,身后的张突然指着天空说道:“大将军,开始了!”

曾华顺着张的手指望了过去,只见漆黑的夜空被十几道桔红色的火光划开,这些火光如同是流星陨石一样,带着长长的尾巴,向乌夷城飞去。

曾华站在那里等了一会,等看到上百道火光流迹将夜空映得通红的时候,这才转过头来对邓遐和张说道:“我们可以进去吃饭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 第一次西征(六)

康看着冲天的大火,脑子里顿时一片混乱。整个乌里变成了一片火海,视线所及的地方都是跳动的火焰,而哪怕是远处看不到的地方也是红光冲天,不过龙康已分辨不出来了,他只知道自的己周围都变成了红色。

龙康在震惊之余怎么也想不明白北府军是怎么完成这一壮举的。毫无疑问,乌夷城的大火是由划破天空落下的“火星”造成的。龙康也亲眼看到有数十个火球带着长长的尾巴砸到不远处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声音,火球化成了无数的火星向四处飞溅。那些火星以不可思意地溅到哪里就点燃了那里,不管那里是木质还是土质,然后迅速地连成了了一大片火海。

龙康亲眼看到两位大臣的豪宅变成了冲天的火海,外加数百个桔红色的身影在火海中挣扎和惨叫,不由地打了一个冷战。在他的身边,上千名奉命“死守”乌夷北城墙的军士们也不由自主地了打起寒战来。死已经是很可怕的事情,而这么惨烈的死法更是让所有的人感到畏惧,一种从心底的畏惧。

这种战术出乎所有焉耆人的想象,这几乎可以和天遣神力相媲美了。龙康想努力地弄明白北府军是怎么做到这一点?仗打到这个地步,北府军冲不冲进来都无关紧要了,在这炼狱一般的乌夷城里,活下来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而想从这场精神打击中恢复过来更是艰难的事情。

龙康应该想不到这一切地关键都在城外那个不远的小山包上。

于归做为乌夷城战役的火炮指挥官,他的任务就是在山包上和一群火炮参谋时刻观察着乌夷城。利用简单的几何观测工具将没有着火,或者是火势开始衰落的地区测量出来,再将命令和数据提供给远处的火炮部队,让呼啸的火油弹落到它们该去地地方。因为曾华给于归地任务是让乌夷城所有地地方都必须在黑夜里一直燃烧着。

于归和龙康不同,他非常清楚这一切是如何制造的。做为北府军第一批“炮兵指挥官”,他非常了解北府军配重式石炮的威力。这些尽量应用重力、齿轮、轴承等装置的武器,已经极尽机械化。而人力在除了给石炮提供初始动力之外,其余的都交给机械去运作了。这样下来除了极大地减少人力之外。也让石炮的发射能够尽可能地得到数学量化。而火油弹的硫磺、燃油地比例是北府兵工场严格配制出来的。

那些由“原油”经过简单蒸馏而得到的液体就是连“无所不知”的曾华也搞不清楚到底是煤油还是柴油。不过这些液体实在是放火的好工具。加上一些石蜡、硫之类的“助燃、增稠剂”。再放到一个外形、重量严格控制的陶罐里,最后点上火发射出来,在坠落的时候一点就是一大片。而这种火按照常识用水去灭根本不管用,除了用砂子泥土。但是很不幸,北府军没有将相关地消防知识传授给焉耆国上下。

而在曾华根据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讲述抛物线等数学知识之后,弹道学做为炮兵基本知识而被列入北府军事学科地一门,灞城军官学院炮兵系和长安大学堂算学系强强联手。更是让这门新兴学科更加完善起来,只不过今天是第一次实战。

于归和这群火炮参谋在今天已经深刻地理会到曾华曾经所说的“机械的力量”和“火海战术”。人力总是有限地,而且也是不可预测的,机械就刚好相反,不但“力大无穷”,而且可以通过“一些机关”的调解来控制力度的大小,如果加上风速等一些算学因素也就能大致算出来这石炮的落地点。

于归和这帮火炮参谋现在还记得,当时他们看到大将军带着一群“长安大学堂”通过算盘和计算尺一通“掐指运算”后。居然能让十门石炮将石弹打到一个大***里。虽然这***有点大。但是于归他们还是明白了,能让威力如此巨大的石炮指哪打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学问了。科学这个东西,按照历史的发展。终于在战争和军事上初试牛刀,虽然时间被提前了许多。但是它带来的威力让所以见过的人都为之震惊,也深深地记住了这个词。

于归现在已经克服了在开始的时候一百六十门石炮火油弹覆盖射击带来的震撼,反而有点陶醉在这巨大的威力中了。看着站在山包上威风八面把乌夷城变成一片火海的于归,就是前敌总指挥-曹延都忍不住有些嫉妒了,更不用说其余的上林六虎了。

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带着兵马围住乌夷城,一边警戒,一边轮流休息,等待命令攻击各自负责的城墙。看着眼前已经映红整个夜空的乌夷城大火,众人都心里有数,自己这些步军的攻击顶多就是一些扫尾工作。如果焉军还能在这场火海中保持战斗力,大家也不用打了,趁早卷起铺盖各回各家算了。

龙康却没有于归那种自豪和成就感,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乌夷城肯定是保不住了。龙康站在城楼上看了一会已经明白了北府军的放火方式了。首先是南城,包括南边的城墙,尽数陷入火海之中,接着是东城和西城,现在已经打到北城了,按照这个规律大火应该很快就要落到北城城墙上了。

北府军应该是用某种方法把整个乌夷城分了众多个小区域,在同一个时间,所有的火油弹都是倾泻在一个区域里,所以一顿炮火下来,不管准头高不高,这片区域绝对是一片火海。点燃了一片区域后马上有移到了旁边另一个区域,所以站在远处看,龙康觉得整个乌夷城就像是被码得整整齐齐的草垛,

着一个被点燃。然后火势迅速地连在一起。北府军声就是抢掠放火外的代名词,现在看来,正规军就是正规军,放火技术比羌骑兵高出不知多少层。

龙康一声不吭地带着自己地亲兵队走下了城楼,刚到城脚下,上百颗火星已经铺天盖地地飞了过来,很快就把龙康负责的北城墙变成了一条火龙,数千正在目瞪口呆看热闹的守军立即陷入一片火海中。

听着城墙上那撕心裂肺的惨叫声。龙康已经没有任何表情了。他圆瞪着的眼睛在火光中变得通红。俊秀的脸扭曲得有点变形。那狰狞的面孔让旁边地亲兵队长心里一阵发虚。

“走!”龙康终于发话了。

“王子,我们去哪里?”队长壮着胆子问道。

“去王宫,我要把母后和妹妹们接出来。”龙康咬牙切齿地说道。

“王子,王宫现在已经是一片火海了。”队长小心翼翼地说道。地确,做为重点打击对象,焉耆王宫早就是火光冲天了,而且通往那里地道路也都已经在火里泡着。谁冲的过去。

龙康不再言语了,只是转过头狠狠地盯着亲兵队长,那样子几乎要把他给生吞活剥了,吓得亲兵队长两腿直打颤。

龙康没有像亲兵队长想象的那样,在暴怒下拔出钢刀把他的头砍下来。这位刚才发誓要坚守乌夷城,多杀几个北府贼军的王子突然变得那么虚弱,他看着满目的大火,跌跌撞撞地后退两步。最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听着龙康的哭泣声在噼里啪啦地火声中如鬼泣狼嚎,所有的亲兵都黯然无声。在无情的战火中,不管是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是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在北府军这部强大的战争机器面前微不足道。

到了后来,于归的任务是给乌夷城某个角落补上一顿火油弹,让这场大火整整持续了一夜。在无尽的夜风里,肆虐的大火最后变成了一种怪异地紫色,而乌夷城满城地惨叫声也越来越弱,最后只剩下呼啸的风与火响应声,在无尽的荒野中传去很远。

当朝阳升起来地时候,乌夷城已经在黑烟中变得毫无声息,这种死一般的寂静让已经列好队的北府军感到一种无由的心虚。

曹延看着上万名在朝阳下闪着白光的北府军士们,长叹了一口气,转过头对传令兵低声地说道:“传令各军,立即围攻乌夷城,动作要快!等太阳升起来了就太热了。”

说到这里,曹延不由地看了一眼已经变成黑色的乌夷城墙,喃喃地说道:“太热了!”

北府军士受到的抵抗几乎是微不足道。当他们用撞车撞击残缺不堪的大门时,只有数百名面目漆黑的焉耆军士咬牙切齿地往下射箭、掷长矛甚至丢石块。

在整齐的撞门声中,只能零星地听到几声箭矢和长矛与北府军士身上白铁甲相撞击的声音。没有几下,乌夷城门被撞开了,北府军整齐地开进乌夷城,按照各自的任务向目的地前进。

展现在北府军士面前的乌夷城只能用废墟来形容了,不多的幸存者在那里徘徊着,不知道是在寻找亲人还是自己的灵魂。他们对汹涌而过的北府军士一点反应都没有,顶多只是抬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