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立国传-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参军。如此宽恕仁德。怎么不叫我感恩肺腑呢?如此大恩大德,你叫我如此得报呀?”

旁边跪着的一位年轻却又高大英武男子一把扶住了那人,也是泪流满面地说道:“马先生,不必太悲伤了!”

马先生闻声抬起头来,看到扶住自己地男子,泪水又止不住地哗哗直流:“少将军,少将军!西平公就这样离我等而去,叫我如此回报他的恩德呢?”

旁边众人一起劝道:“马先生。不必太哀伤了。西平公爷仙去了。不是还有少将军吗?”

马先生一听。马上止住了哭声,他抬头看向年轻男子,也不顾身上的朊脏,正色向年轻男子隆重叩首行礼,并大声说道:“我马何罗在西平公灵前发誓,愿誓死跟随少将军!’

悲伤的众人听到这里,也不由纷纷转向年轻男子。俯首叩地道:“我等愿誓死跟随少将军!“

年轻男子眼里满是泪水,望着满地向他跪着的众人,许久才哽咽地答道:“我姚襄何德何能?竟然能得诸位信赖和相助!”

此人就是姚戈仲的第五子姚襄。姚襄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雄武多才艺,明察善抚纳,姚部众人皆爱敬之,纷纷请姚戈仲立为嗣子。但是姚弋仲以其母不显弗许。于是百姓每天都有上千人到姚戈仲帐前请命。要求立姚襄为世子。姚戈仲见众情汹涌。群意难违,便默许了,并开始将兵权交于姚襄。

姚戈仲性格狷直刚正。无论尊卑都是以汝称之,就是面见赵主石虎的时候也是称汝。石虎知其性格,反而更喜之,曾暗中言及左右道:“我喜羌姚甚于蒲。”

今年初石袛于襄国求援于顿丘,而以前声势很盛的姚部先连败于抢先西迁而占据河洛地周苻,而后又在东平连战于段龛,其势大衰,兵马散失。但姚戈仲还是凑了八千骑兵交于姚襄,要他带兵北上驰援襄国。

但是在襄国一战,冉闵神勇无比,加上魏兵势众,姚襄被杀得大败,八千骑仅余千余,仓皇奔回顿丘。

姚戈仲见到此次惨败,一口鲜血骤然喷出来,溅得胡子胸口都是。待他醒转过来后,连声传令要把姚襄推出去斩首。姚襄也不多言,只是低首任凭父亲处置。

众将和其兄弟纷纷跪下,苦苦哀求。消息传出后,姚部数万百姓纷纷结伴而来,围跪在大帐周围,向姚戈仲求情饶命。

随姚襄出战地将士也闻讯纷纷带伤忍痛赶来,跪在姚戈仲面前直述实情。当时姚襄与邯郸地石合兵一处,援救襄国。姚襄曾劝石说自军不过五万人,而魏军有十万之众,不宜贸然直攻,宜先扎营襄国城外,于襄国城内取得联系,然后伺机里外响应,一举破敌。

但是石却不允,执意攻冉闵。姚襄无奈,只好以为前锋,直冲魏营。而冉闵闻讯后点起五万人马迎敌。姚襄与冉闵交战不过十回合就败下阵来,要不是众副将拼死挡住冉闵的双刃刀,估计姚襄就回不来了。

谁知道与魏军接战之后,不但襄国的石袛没有出一兵一卒,而一起杀入魏军的石军在没多久之后就溃散了,石更是一马当先,掩面向邯郸逃去。于是八千姚部骑兵就成了魏军的重点打击对象,被数倍于己的魏军精锐团团围住,直杀得天昏地暗。最后要不是燕军突然出现在魏军的身后,杀得冉闵措手不及,不要说一千骑,就是一千根毛都没得剩。

说到这里,众将士纷纷顿首哭泣道:“大人,少将军拼死殿后,这才有我等千余骑芶且回来,要不然就全折在襄国城下了。此役不是少将军无用,也不是少将军不力,而是石家他娘地太没用了,这才害得我们如此之惨。大人,你如果要杀少将军,我等愿意一同赴死,反正我等性命都是少将军救下的。”

姚戈仲听到这里,不由骇然,默然许久才流泪仰天长叹道:“陛下,不是我不救赵国,而是天要灭石氏呀!”最后,姚戈仲还是以损兵折将之罪杖姚襄一百,是夜却又亲自给自己这位最有出息的儿子上伤药。

但是经过此役后,姚戈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看上去终于象七十多岁的人了。这天。姚戈仲将自己地四十二个儿子汇集在一起,黯然地说道:“我等本来应该早回关右故里,只是我念及这石氏待我等不薄,于是准备讨伐贼子乱臣为其报仇之后再回关陇,结果一再延误,才酿成如此尴尬局面,让苻健小儿走在了前面,这是我的过错。而今石氏是无法相救了。中原又无主了。我虽然是粗鄙之人。也知道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后,汝等与其挫顿于此,不如归于晋室,当竭尽臣节,不要行不义之事。”

见众子含泪答应,姚戈仲继续说道:“景国深得众心,可以继嗣我位。你们兄弟一定要团结一心,不可暗生祸端。”

赐宝刀于姚襄,以示立其为世子,然后再遣使者去江

七月,赵石灭亡的消息传到顿丘,一直卧在病榻上的姚戈仲老泪纵横,连夜哀叹。不几日便含恨离世。时年七十二。

姚戈仲治理其部多年,深受其部众爱戴,消息一传出。顿丘、濮阳一片哀嚎,众人无不哀伤,于是今日就汇集在这里一起哀悼姚戈仲。

众人拜过新主姚襄后,又相拥大哭一场。这时,一骑从南边骤然驰来,众人纷纷让开。来人老远就翻身下马,边哭边喊道:“老大人!老大人!权翼回来了!你怎么不等等小地呀!等等朝廷地诏书呀!”

权翼在众人面前展开带来的黄绫书绢,含泪高声念道:“拜弋仲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然后恭敬地将诏书放在那副棺木上,轰然跪下,长哭不已。

数日后,姚襄以太原王亮为长史,天水尹赤为司马,略阳伏子成为左部帅,南安敛岐为右部帅,略阳黑那为前部帅,强白为后部帅,太原薛赞、略阳王权翼为参军,开始统军南下。

“大人,我部有三万余户准备南下,只是这南边濮阳也不安宁,东有段龛,西有周苻,而且现在豫州一带,晋室和周国激战连连,烽火遍地,我等想南下投奔晋室,恐怕不容易呀。”薛赞叹道,“最重要的是我部粮草缺乏,一旦南行,恐怕会难以持久!”

“这顿丘、阳平有不少人不愿随我等南下吧?”姚襄地脸上没有因为薛赞地泄气话而变色,依然是那样地平和,语气不惊地问道。

“都是当地的世家豪强,共有千余户,手下部曲恐怕要以十万计,他们在这里居住多年,怎么会随我等关陇流民南下呢?”薛赞答道。

“好,这粮草就从他们头上出!”姚襄淡淡地说道。

“权先生,你去过江左,应该知道那里的情况,也应该知道现在王师在哪里吧?”姚襄转向权翼问道。

“大人,周军屯重兵于豫州许昌、陈县、汝阳一线,恐怕有十万之众。而王师嘛,主帅殷浩还挫于汝阴,旁师豫州刺史谢尚取了县,徐州刺史荀羡取了沛县。”

“县?如此说来,只有县离我们最近了。”姚襄眼睛一亮,沉声问道。

“是的大人,但是这中间还有陈留郡、济阴郡、梁郡和》呀!”薛赞听出了姚襄的想法,连忙劝阻道。

“薛先生不必担心,姚某自有主张。但是我等现在最重要的是在河南之地取一块落脚之地。”姚襄望向南边说道。

八月初,姚襄领关陇羌汉等诸族流民三万余户南下,先攻破阳平、元城、发干、东武阳、阴平等郡县,向当地豪强世家“借粮”。豪强世家自然不允,姚襄便一声令下,纵兵强行掠夺,不从者皆杀之,不到十天,三千余户被“强行借粮”,死伤无数。

姚襄率部渡得河来,暂居濮阳。很快,周国兖州刺史高昌,濮阳郡太守李历领兵迎战,两军战于咸城。

姚襄领三千骑兵,纵横周军之中,一万多周军竟无挡者。高昌大怒,亲自领精兵截住姚襄。高昌原是赵国镇东将军,颇有武勇,以前驻扎在济阴。后来见赵国势衰,周国雄起,于是便以兖州降了洛阳。这次周国大战晋室,高昌没有捞到上前线立功的机会,本来就已经忿忿不平。听说河北流窜来一股兵马,意图夺了兖州,不由又怒又喜,于是点起兵马就奔了过来。谁知道前面地敌手不是善茬,三千骑兵便杀得自己一万多人连连后退。

高昌的长枪一伸,直接奔向姚襄的脸面。姚襄也不慌,架起长刀就和高昌干起来了。于是你来我往,战在一起,只杀得难解难分。不过高昌的武艺还是稍逊一筹,三十个回合后便落了下风,眼见着被姚襄杀得大汗淋漓。

这时,只听到旁边一声弦响,听在耳里的姚襄心里不由叫了一声不好,连忙一退,只见一支箭飞射而来。姚襄人躲过去了,马却躲不过去,冷箭直接射进姚襄坐骑的脖子里。只听到坐骑一声悲嘶,在鲜血中轰然向地上倒去。

姚襄叫了一声苦,连忙往身后一闪,站立在地上,准备步战迎敌高昌。而旁边冷箭得手的李历也连忙策马跳将出来,和高昌围着站在地上,矮了一大截的姚襄一通厮杀,杀得姚襄险情不断。

正当姚襄危急时,只听到一声暴喝:“无耻小人,看刀!”只见一道刀光随着声音骤然而落,躲闪不及地李历顿时连人带马尸首异处,高昌见势不妙,连忙策马后退。

姚襄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地弟弟姚苌策马挥刀冲了过来。

救得姚襄后,姚苌翻身下马,二话不说,就将姚襄推上自己的坐骑,然后徒步持刀跟在身后,去追击高昌。

走在路上,姚襄一刀斩杀了一名周军将领,夺了他的坐骑,然后让姚坐上,两人再率领数百精骑,直冲周军阵中,联手杀了逃回本阵地高昌。

周军大败,姚部稍得喘息,然后连忙由濮阳向南奔去,不几日取了济阴郡单父,以为暂居之处。而周军正在全力抗击晋军,看到姚部只是“借路南下”,也就不再派重兵过来围剿了,只是远远地监视而已。

八月底,姚襄以姚苌暂行将军职,统领其部,自己率领数十骑悄然南下,在县与晋室豫州刺史谢尚会面。

谢尚闻报,不由大惊,连忙叫人引进,并去兵甲卫士,以幅巾便衣相见。而姚襄也以便服相见。

谢尚早就听说过少小便有高名传颂的姚襄是个雄武冠世,好学博通,雅善谈论的人物。此次一见,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姚襄不但英武俊郎,磊落大方,而且对于谢尚问及的江北民情军事等各种问题是对答如流。谢尚不由大奇,越发地欣赏姚襄。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而姚襄也在谢尚的书信中,开始以英济之名称著于江左名士中。

不几日,朝廷拜姚襄为平北将军,冀州刺史,领部屯丰县、下邑,并与谢尚共谋》

第九十六章 … 王师的新攻势

年秋,七月,刘显复引兵攻,魏主闵击败之。显国。

………………………………引言摘述

“将军,对面是周国徐州刺史、镇东将军张遇统领的军队。”权翼看了一会前面,仔细辨认了对面军队的旗号后转头对姚襄说道。

“张遇?”

“是的将军,张遇原来是赵国豫州刺史,镇守许昌。后来赵帝去世,中原动荡,他趁机想夺取河洛,结果刚好碰上渡河南下的苻家,几仗下来大败而归,于是便降了苻家,也成了周国的徐州刺史和镇东将军。”权翼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讽刺的味道,不知是讽刺张遇还是讽刺周国的家。

“徐州刺史,这苻健的心可真大!”听到这里,姚襄不由轻声笑了几下,自己是晋室的空头冀州刺史,对面是周国的空头徐州刺史,看来自己还真是碰上了好哥俩。

“五哥,管他的,你看这些兵马也不是什么强手,不如我们冲下去杀个他落花流水!”身边的姚苌接口道,“也不知道他们带的粮草多不多?”

听得姚苌说到这里,权翼也不由叹道:“虽然我们投了王师,也被安置屯驻下来,可是粮草却一粒也没有拨给我们,这三万多户百姓可是因为迁徙的事荒废了一季,十几万人还张着嘴等吃的。”

“权先生担心的极是。”姚襄淡淡地答了一句,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前面的张遇部。

“既然如此。为什么自己不掏点粮食出来呢?”旁边地姚苌在低声嘀咕着,但是声音却刚好被权翼和姚襄听见了。

权翼不由脸色一红,顿时低下头去不再言语了。权翼虽然颇有才干,而且也勇于任事,可就是私欲太重,说白一点就是为官不是很廉洁清正,又吝积聚,家里存粮不知多少。却一点都不愿意拿出来救济百姓。

姚襄听在耳里。转过来头对着姚苌眼睛一瞪。顿时吓得姚也低下头去不敢再嘀咕了。

站立在更远处的薛赞隐约听到了一些,但他只是太原士人,与羌人望族出身的权翼不同,当即只是抚了抚下巴不长的胡子,继续保持沉默。

这时,探子急驰而来,带来了最新的军情:“禀报将军。前面周军约有一万五千余人,多是步军,骑兵不过两千余。正向》。。应该是增援那里的援军。他们已经发现我们了,正在调转方向,准备退回宁陵。”

“姚苌,你带三千骑兵,多张声势。慢慢跟着周军后面。我率领两千骑兵绕到他们前面去,然后听我的信号来个前后夹击。明白吗?”姚襄当机立断道。

“听明白了!”姚苌兴奋地答道

姚襄举起自己的右手向东边一挥,然后策马跑下山头。临下山地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地弟弟姚苌。姚苌脸上地兴奋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阴冷和凶狠。他坚定地向远处的兄长点点头,然后转过头像狼一样盯着缓慢向后移动的周军。

见到弟弟姚苌如此模样,姚襄也就放心了,继续策马向东驶去,身后紧跟着两千骑兵。由于山头的阻挡,远处的周军是无法发现姚襄和他两千骑兵地行动,他们只是一边紧盯着山头上的姚苌和他身后的三千骑兵,一边紧张地后撤。

但是姚苌非常狡诈和有经验,他命令自己身后的三千骑兵多打旗帜,造成声势浩大、有上万骑兵的样子,而且还在周军怀疑徘徊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出动数百精锐骑兵,对着那些准备试探后面尾追骑兵底细的周军就是一顿又快又狠的“削皮”,干掉上百周军后又跑掉了。

周军主帅张遇真地是郁闷无比。

自从他降了周国苻健之后,先被提拎到了洛阳,给了一个听上去显赫无比地高官-尚书左仆射,实际上却一点实权都没有,以前在豫州许昌好容易攒积的一点人马自然被苻健三下五除二给吞得干干净净。

后来王师北伐,周国在豫州吃紧,圆乎人都派上了前线,士兵短缺,健恨不得把辖区里十四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派上前线,接着是统兵地将领也紧张。于是张遇就被拜为徐州刺史、镇东将军给派上豫州前线了,手里也有了一万五千余将士。重新有了实权和兵权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张遇却乐不出来。这徐州早就七零八碎的,可归周国管的一个县都没有,自己这个徐州刺史、镇东将军只是听起来好听而已。兵权,张遇是老带兵的,一眼就看出这一万五千人除了拨还回来的两千骑兵是以前自己的老部属,其余的都是从兖州、司州强征来的百姓,上到六十,下到十六,老老少少,都快成圆满的一大家子人了。你看他们握刀拿枪的姿势跟握镰刀拿锄头一个样子,上了前线能有好吗?

张遇就这样很郁闷地奉命领着这一万多“精锐”周军在襄邑、宁陵等地“征集”了一大批粮食,然后前往》=:。阳虽然是重镇,但是算得上是前线中的大

郁闷中还多了一份窃喜。谁知还没有看到》有上万的骑兵。张遇这才明白过来,洛阳要自己去援助》=的,不是叫自己去公费旅游的。而且他也把前段时间听到的却没有放在心上的一个消息联系上了,羌酋姚襄降了江左。羌人虽然和人同属关陇流民,但是相比已经农耕化的人来说,羌人还保持着畜牧为主的农业生产,所以他的骑兵也是比较彪悍。

想到这里,张遇一下子明白自己的处境了,连忙传令退回宁陵。一路上张遇提心吊胆地生怕后面的敌手看破自己外强中干地假相。这上万骑兵突然冲过来自己绝对抵挡不住。可是一路上这姚羌骑兵只是缓缓地跟在后面,却丝毫没有要把自己一口吃掉的意思。张遇很快就有些怀疑了,陆续派出几支部队准备去试探后面姚羌骑兵的虚实。

但张遇是舍不得派自己那两千余好容易回来的老部属骑兵,派出去的都是步兵,结果被姚苌数百骑兵一冲,立即撒丫子又都跑回来了。

就这样,张遇在前面跑得不慌,姚苌在后面追得不急。两支部队就这样向宁陵行去。眼看翻过两个算不上山的丘陵就可以看到宁陵城时。前面突然响起了羌人特有的牛角号声。然后是震天的马蹄声从队伍地左前方传来,张遇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但是张遇第一个动作不是去看前面到底有多少骑兵来袭,而是回过头看身后一直跟在屁股后面地那支骑兵,发现他们正在整理队形,兴高采烈地准备对自己地后军发起进攻。

“张大人,怎么办?”问话的是张遇的老部下。

“怎么办?逃呗!人家早就算好了给咱们来个前后夹击,我们还傻乎乎地在这里慢慢悠悠地晃。”张遇没好气地答道。

“张大人。逃到哪里去?还有这些兵怎么办?”部将继续问道。

“宁陵是不能去了,》=u里吧,如果没有他们替我们挡住姚羌骑兵,我们能逃走吗?”张遇边说边策动坐骑,开始行动。

众将二话没有,招呼手下的骑兵,呼啸地就向西北方向狂奔而去。留下一万多周军任由姚羌骑兵践踏杀戮。

“五哥。都收拾完了。”姚策马过来对站在那里不动的姚襄禀报道。

“噢!”姚襄只哼了一声。这场战斗毫无悬念,失去主帅的一万多刚刚农转兵的周军将士很快就混乱不堪,在见到自己战友纷纷倒在羌骑马刀下后。大部分周军将士不由自主地丢下兵器,蹲在血泊中投降了。

“缴获了数百车地粮食,收获不少!”姚苌继续乐呵呵地说道。

“是收获不少,这粮食的事情就”姚襄的目光在薛赞和权翼的脸上很快地闪了一下,“就交给薛先生来处理吧。”

正当姚襄等人准备得胜回》=。道:“将军,我们在搬运粮食时遭到大批当地百姓的围堵,他们纷纷跪在我们马前,要求退还被张遇抢走的粮食。”

“有这种事?”姚襄听完后策马赶到事发现场,只见成千上万的附近百姓围跪在搬运粮食的姚羌骑兵面前,哭天喊地道:“军爷,你们就给我们留点粮食吧,要不然我们全得饿死!”

看到姚襄等大官模样地人过来了,这些百姓更是连忙围了上来,又是叩头又是哭喊。

“五哥,不管这些人了,我们粮食也紧张。这些人都手无寸铁,敢动我们从周军手里抢来地粮食,我杀光他们!”姚苌在姚襄耳边低声说道。

旁边的薛赞正准备出言相劝,只见姚襄挥挥手,阻止了两人的话语。

“诸位百姓,我姚某人虽然是羌人,但是好歹也是王师中地一员,参加北伐就是为了救江北百姓于水火之中。这粮食本应全数还给你们,但是我却怕浴血奋战从周军手里夺回粮食的将士们不答应,他们也缺粮食呀!”

说到这里,姚襄的目光环视着满是期盼和哀求的百姓们,最后一咬牙下定决心道:“这样,这粮食我们取一半,还你们一半如何?”

听到这里,以为最好也只是让这些羌骑还一点给自己糊口的百姓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听清楚后不由地连忙顿首,感激之情不言而喻。

这时,权翼在后面对忿忿不平的姚苌低声说道:“将军,这粮食我们就是还一半都还是赚的。而且我们今日之举必当会传遍这梁郡、陈留,必会得百姓赞誉,对于我们屯驻这里可是大有好处。”

姚苌这才恍然大悟,投向前面兄长姚襄的目光不由满是敬佩了。而一直骑马站立在前面的姚襄一动不动,脸上地表情却满是黯然。

在姚襄的盛名传遍梁郡等地的时候。他已经率军回到》+

在》+。有。

有了姚襄率领的羌骑兵的帮助,谢尚准备发起一

攻势,打破北伐至今的僵局。他首先选中了》+的约定是他围攻》=。地周军。

听完姚襄禀报完歼灭张遇部地经过后,谢尚半是欣慰半是惭愧。有了姚襄之后,自己可以安安心心攻打》自己手下的两万部众却一点都不争气。围着只有五千兵马的》+三天却一点效果都没有。

姚襄听完谢尚的讲述之后,立即清楚问题所在了。谢尚的确才华横溢,而且也是少数知兵的名士,但是名士就是名士,关键时刻不知道用急用狠。这攻城本来就是件送死的苦事,你主帅在后面还保持名士地风范,不肯下死命令。前面的将士自然会在前面打得“热火朝天”却一点进展都没有。

姚襄思量一下,然后进言道:“谢大人,攻城本来是件苦事,不如交给属下前线指挥。”

谢尚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部下为什么一点效果都没有,但是他拉不下面子变成活阎王,这太有损自己大名士的名声了。但是这》+须得尽快攻下来,周国没有预料自己居然会舍陈县不顾。直接取》城。所以才大意只留了五千兵马在城里防守。现在周国健已经知道自己的目的,自然会源源不断地派援兵上来。这张遇只是拿来充数的,暂时延缓一下自己的动作。后面援救的就一定是周军真正地精锐,到时自己再攻城不下,那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谢尚最后下定了决心,将调兵令符交给了姚襄,要他全权指挥攻城事宜。

九月初四,姚襄下令两万晋军以幢为单位,分成四个方向,轮流向阳发起进攻,无令者后退,一律斩首。

看着上万晋军如蚂蚁一样向》=|道:“我曾闻雍州刺史曾大人麾下的镇北军极是凶悍,一旦全力进攻,无论前面是刀山火海都会勇往直前,攻城陷阵,无往不克!现在如此想来,真是神往呀!”

姚苌在旁边盯着前面的战局,撇撇嘴答道:“五哥,恐怕是以讹传讹吧!”

“不然,曾镇北能席卷益梁,占据关陇,自有他地谋略军威,不知什么时候能与此英雄相见!”姚襄悠然长叹道。

激战过了半个时辰,终于有晋军在这前所未有的高强度作战中先退了下来,一位幢主慌慌张张地带着自己部众退了回来,居然一直退到姚襄跟前。

姚苌转头一看,看到了姚襄眼中的怒火,不由拍马上前喝道:“什么人,敢违军令后退?”

那名幢主一愣,连忙拱手施礼道:“回大人,敌人负隅顽抗,弟兄们伤亡太大,我等想先下来歇口气,待会再上!”

“你歇口气,他也歇口气,那谁上前攻城苦战?”姚苌冷笑道。

“拿下!”姚襄更干脆,直接下令喝道,几名亲兵立即围了上来。

幢主一看姚襄动真格的了,也急了:“我是中军将军殷大人的族兄,你们谁敢动我!”

“违军令后退者,杀!”姚襄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不知道殷浩是谁,继续冷冷地说道。

“我是殷大人的……”幢主的话还没有落音,只见到寒光一闪,他的头颅顿时在血箭中直飞向远处,然后扑通落到地上。

姚苌手持钢刀,杀气腾腾地转过身来,恶狠狠地面对着前面吃惊地看着这一幕的晋军大吼道:“平北将军令,凡违军令后退者杀!”

在姚襄的严令下,晋军苦战一天一夜,终于攻破了重镇》+破数月来王师北伐的僵局,也开始了王师的新攻势。

捷报传到汝阴,东路北伐军主帅殷浩却不高兴了。自己主军兴师北伐数月来,除了前两个月还顺利外,其余的时间就一直没顺过,先在陈县一待就是三月,还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败仗。可谢尚等人却势如破绣,连连告捷,这次又是如此,连豫州重镇》+可以直接北望陈留兖州了。

殷浩虽然有些嫉恨谢尚,但是他可不敢对谢尚动心思,人家的名望可是不比自己差,而且任南豫州刺史多年,在朝中人脉远胜于自己这个只顶着个盛名的新贵。于是殷浩把全部嫉恨都放在了羌夷酋首姚襄身上。

你一个羌夷蛮族之人,不表现得粗陋卑鲁让名士取笑一番也就算了,可偏偏还好学博通,雅善谈论,连大名士谢尚都被折服,还相见如故。要知道现在江左的名士们在谢尚的书信推荐后也对这位羌酋感兴趣了。如今这位羌酋居然还立了如此大功,盛名威震豫州,这叫殷浩如何不担心呢?更可恨的是他明明知道那幢主是自己的族兄还要斩了他,这也太不给自己面子了。

于是,在谢尚和姚襄准备向陈留兖州进军时,殷浩却打起了小九九。

第九十七章 … 九月鹰飞

燕主俊遣慕容恪略地中山,慕容评攻王午于鲁口。闵将白同、中山太守侯龛固守不下。恪留其将慕容彪攻之,进讨常山。评次南安,王午遣其将郑生距评。评逆击,斩之,侯龛逾城出降。进克中山,斩白同。俊军令严明,诸将无所犯。闵章武太守贾坚率郡兵邀评战于高城,擒坚于阵,斩首三千余级。

-----------引言摘述

“噗哧”一声,一只浑身羽毛为栗褐色,身长近四尺、翼展近八尺的大鸟骤然飞起,带着一股劲风向空中骤然腾起。曾华迎着阳光看过去,目光随着那矫健而急速的身影在转动。只见这如电光一样的影子一下子窜到数百尺的空中,开始的时候还在空中盘旋几下,调整了一下姿势,然后宽长的两翼一下子变成“V”字形,如同悬在空中一样。但是你还能看出它在不停地移动着,大鸟在用它柔软而灵活的两翼和尾巴的变化来调节飞行的方向、高度、速度和姿势。它似乎在等待什么,等待猎物在它的威势之下露出破绽来。

没有过多久,大鸟突然两翼微微一收,如同闪电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曾华前面不远的地方扑去。在曾华的眼里,那种凌厉的气势只有德国二战最著名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能相比。

就在曾华前面的不远处,大鸟在几乎冲到地面的最后一刹那间,嘎然止住了翅膀和去势。一双矫健地爪子同时伸出,就像抓纸布一样,利爪轻易地戳进了一只野兔的头。紧接着大鸟两翼用力一扇,整个身子带着爪中的猎物瞬间腾空而起,悄无声息地飞到曾华的跟前,然后爪子一松,将已经一命呜呼的兔子丢在曾华等人的马前,噗哧一声飞回旁边一位羌人的手臂上。

这时。曾华才仔细打量这只被他小瞧了的大鸟。这只大鸟嘴形大而强。头顶暗褐。后颈赤褐色,肩羽色较淡,呈赤褐色,尾上覆羽尖端暗褐,羽基暗褐色,具暗色斑,尾羽先端四分之一为黑色。其余为灰褐。飞羽内翈近基部地一半为灰色,具有宽而不规则地黑横斑,次级飞羽呈云石状色,近羽基一半呈灰白色,下体暗褐色。

但是最让人难忘地是它的眼睛。它那双不大的眼睛是如此的透彻和锐利,随着大鸟头的摆动,你能发现它的眼睛里满是高傲和桀骜,再配上它身上那种气势。让人深深感受到什么叫傲视天地。

“真不愧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