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立国传-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谷大也流着泪说道:“小的在那个时候只是想活命,想吃口饱饭,于是就投了大人。十几年过去了,同僚们都死光了我却还芶活在这世上。”

张平点点头长叹道:“是啊,芶活在这世上。当年我何尝不是为了能活命才从了赵胡,东杀西杀,不知杀了多少人,胡人、羌人、人、晋人,我都不知道我的手里沾了多少血。”

“大人,收手吧,趁着现在还能回头就收手吧。”谷大诚恳地说道。

张平一愣,直盯着谷大缓缓坐了下来,然后抚着自己的胡须黯然无语,过了许久却突然转言问道:“我想起来了,六年前我见过你。那年我率军讨伐北羌首领丹具,你在阵前救了我一命,是不是?”

“是的大人。”谷大淡然地答道。

“原来如此,难怪我觉得你眼熟。真是惭愧。我的救命恩人我却没有好好地报答,居然还是一个小兵。我……,”张平自责道。

“大人,你赏过我了,你当时赏给我一只鸡,还说等哪一天天下太平了,就请我到你府上做客,好好地款待我。”谷大含泪答道。

“是吗?一只鸡!”张平不由又大笑道。笑着笑着眼泪又出来了。

而谷大也含着眼泪继续接言道:“大人。石胡残暴无道。以杀戮暴虐统御天下,所以石胡一死这赵国便土崩瓦解,人人自立相攻。这不是大家不念旧恩,而是石胡实在没什么恩德让大家记得。既如此大人又何必为石胡守节呢?今关陇王师势大,大人执意以并州残军对抗又有何意义呢?”

说到这里,谷大不由泪流满面顿首道:“

军中总是回味大人的话,总想要是有一天能有自己的平安安好好地耕种一年,多收了两石粮食就娶个婆娘生个胖小子。等到那一天我再带着我的一家到大人府上去做客,我就是死上十回又有什么遗憾呢?想到这里我就自告奋勇讨了来晋阳的差事。”说到这里谷大不由号啕大哭起来。

张平终于谷大想说什么了,也终于明白这位自己的老部下为什么来晋阳,不由仰天长泣,最后哽咽说道:“想我张平,总以为自己是乱世英雄,还妄想立一番功业。实际上却是自不量力。连一个平头小兵都不如,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越活越懦弱了。”

说罢。张平请谷大上座,愿与其结为兄弟义好,并抚其背言道:“你谷大又救了我张平一命呀。”

第二日,张平携四子、部众万余出晋阳城降于王猛。

第三日,交接完毕的王猛宴请张平、张和谷大等人。

“张大人,你弃暗投明,免除晋阳遭受战火,使得万计军民免死于战事之中,如此深明大义让在下敬佩不已。来,王某敬张大人一杯。”

张平毫不迟疑地满饮一杯,然后羞愧地说道:“王大人言重了,王师于梗阳城大败并州军,活捉我儿张,那时我的心胆就已经皆丧了,本想弃晋阳北逃却心有不甘。后来谷兄弟一番言语深撼我心,于是我就也不畏惧什么降将颜面了,决心降于王师。”

接着张平将自己和谷大地一番谈话跟大家一说,众人均深感其言。王猛扬身起来,向谷大隆重一礼道:“这才是真正地男儿义士,请受王某一礼。”谷大慌忙回礼。

大家唏嘘一番之后,王猛拱手向张平说道:“张大人在并州镇守多年,熟悉这里地情况,还请为我等安定并州出谋划策,让并州百姓早日过上谷兄弟所想的太平日子。”

张平连忙回礼,摇摇头说道:“这并州除了晋人之外多是匈奴、鲜卑和羌人,还有丁零和西域胡人。匈奴、鲜卑和羌人也罢,在并州居住多年,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并州人。而且他们素来敬服儿的勇猛,只要有儿协助威慑,王大人再略施手段,自然能收复这些匈奴、鲜卑和羌人。”

张平接着说道:“还有丁零和西域胡人混杂居住在并州,谁也搞不清这些人到底有多少人真是漠北的高车族人还是西域胡人混进来的,这要依赖大人多多审视,严加查验。这里更是胡的故乡,四处流窜隐遗的羯胡不少,这些人都有赖王大人以霹雳手段处理,否则让他们盘踞日久恐迟早为内乱。在下恭据并州日久,却无力清查,以至残留到今,惭愧!惭愧!”

张平想了想又说道:“匈奴、鲜卑和羌人多居于西河、太原、雁门、新兴诸郡,而丁零、西域和胡多居于上党、平阳郡,大人可分别抚讨之。现在盘踞上党地是平阳冯鸯,此人最是反复,先以上党附襄国,后又投城,见符周占据河南、河内之后,势雄一时,于是又改投于洛阳。去年我遣儿领兵大败其军,于是又名义上附于我。这回看我大败势穷,不知他又会投向何处了?”

说到这里张平犹豫了一下说道:“此人留不得!”

王猛颌首道:“多谢张大人良言和提醒。不如这样,我上书曾大人,表张大人继续领并州如何?”

张平摇摇头笑道:“多谢王大人一番好意,我愿举家受居于长安,只是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能让我和谷兄弟居在左右附近。”

王猛明白张平的意思,也不多说什么了:“既然如此,我就上书长安,请曾大人行赏张大人和谷兄弟。”

“多谢王大人体谅,在下还有一言冒昧告于王大人。”张平恭敬地说道。

“张大人但说无妨。”

“这并州残留的晋人多以各郡高门郡望七十余家为瞻首,战乱数十年里凝结得更是坚固。”

“我明白张大人的意思了。长安已经迁了数千家各地豪强世家和首领,也不在乎多这百余家并州高门了。”王猛笑言道。

“王大人大才百倍于我,定当会速速安定并州,造福这山西河东。”张平半是赞叹半是感慨地说道。

五月中,王猛上书长安,言及张平及谷大功绩。曾华接书后表张平为平北将军、谷大为校尉,随并州诸郡高门世家百余家迁长安居住。表张为昭武校尉,留于王猛军中效力。

王猛先遣杨宿、张领飞羽军六千余巡视太原郡、西河郡北部,抚两郡的匈奴、羌数百余部,近十万余人,然后陈兵定襄,虎视雁门郡等地的鲜卑、匈奴各部。

同时,王猛传檄上党招降冯鸯。但是冯鸯也许是变来变去自己都厌烦了,这次如同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和镇北军干上了。他撕毁书信,斩杀使者,并集结兵马万余于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广集粮草,加固城池,并自号上党郡公、安北大将军、并州牧、都督并、冀诸军事。

王猛大怒,遣邓遐、杜郁、李天正领一万步军南下上党郡,先克武乡、襄崱瘸牵笏魉训煤⑽饔蚩稻雍热в嗳耍执稚蠊笠捞趾钫渡倍窈角в啵溆嗲惭航簟

六月十日,镇北军与上党军对于铜壁。邓遐一连斩杀冯部一十九名偏将及校尉,杀得冯部无人敢出战,只是凭借营寨死守。

邓遐等人先每夜擂鼓袭扰,让冯部彻夜不得安宁,又夜夜出疑兵绕其营寨四处放火箭佯攻。如此几日,冯部疲惫不堪。最后,邓遐领精兵一千趁夜踏营,李天正、杜郁领兵在外攻打响应,大败上党军。冯鸯领军溃奔壶关,残兵尸首遗满地,连绵百余里。

回到壶关的冯鸯喘缓了一口气准备回潞县死守。但是他地部下单集、穆鹫不愿再逃了,更知道逃到潞县也是死路一条。现在东边地襄国和城还打得死去活来,南边的河南苻家正咬着死顶住江左王师的两路北伐,都没有工夫和精力来援助曾经地属地上党郡。

于是单集、穆鹫就趁夜率部杀入冯鸯临时府中,杀散他的亲兵,枭了他的首级降于邓遐。六月二十日,潞县豪强世家鲍、连、樊、包、尚十几家突然结兵起事,杀潞县留守及冯鸯子、家人千余人,然后献城。二十一日,邓遐率部入潞县,宣告上党郡正式归于北府。

第八十六章 … 上郡

和七年五月,谢艾据高奴。明王发囚徒万余,并募奴新城,年余始成,更名为延安城。大军继续北讨,深至奢延水(今无定河)。

………………………………………引言摘述

“这太阳真毒呀!”飞羽军屯长涂栩抹了一把汗,向旁边的卢震感叹道,然后眯了一眼头顶上的太阳,使劲地摇了摇头。这***太阳都能把人给晒熔了。

卢震笑了笑,但是望向远处的目光却没有收回来,依然注视着北方的远处,任由脸上的汗珠缓缓流趟。

“大人,怎么了?”涂栩一掉头看到卢震还在全神贯注地看着远处,不由地也感到一阵紧张。他很清楚自己旁边这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是一位什么人。轻车将军甘试探关陇的时候卢震才由北赵边戍兵卒加入到镇北军,但却一开始就受到左卫将军徐当的器重,推荐给左陌刀将段焕为徒。段焕是谁?他可是二十多万镇北军的箭术教习,和右陌刀将赵复在镇北军将士们的心中已经被传为神话了。卢震成了段焕的徒弟之后也被大将军看重,在平定关陇时屡立大功,官职一路飙升,屯长、营统领、厢都统领,此次北讨河朔更是成为了前锋校尉,估计这仗打完该称将军位了。

“出去的探马还没有回来,我感觉他们应该是遇到麻烦了。”卢震应道。

涂栩也努力向前方看了看,可是除了黄土却看不到任何东西。他迟疑了一会然后转头喝道:“冯四,带你的那哨骑兵到前面看看。”

“是!”接着是一阵吆喝声,一哨骑兵随即策马冲出队伍,然后只见一条黄尘长龙滚滚向北而去。

卢震带着这一屯飞羽军是来例行巡视地。在五月份谢艾率领河朔经略军占据高奴后,一边筑新城延安,一边以飞羽军为主力继续北上,然后在走马水(今陕西大理河南)东西再筑两个要塞,一个为阳周。一个为绥德。以这两个要塞为基地。与延安遥遥呼应,在新复的南上郡地区形成一个三角阵形继续缓缓北进。

今天卢震带着一屯骑兵出阳周,巡视奢延水以南地区。这里遍是匈奴、鲜卑和北羌人部落,少者数十人,多者上千人,分属十几个大首领统领。这里不比延安和走马水以南地区,那里是半耕半牧。而畜牧也多是定居畜牧。而走马水以北,奢延水地区则和朔方地区相接,那里的匈奴、羌人、鲜卑部落多是以游牧畜牧为生,所以这里更危险。

“前面一百多里就是奢延水了,我们打到以北的肤施(今陕西榆林西南)才算完成上郡经略任务,然后才能以上郡为基础,继续向朔方、云中诸郡进发。”卢震指着远处说道,可能是涂栩派了人马去接应探马去了。卢震一下子觉得没有那么担心和牵挂了。话也开始多起来了。毕竟他还是一个不到二十岁、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尽管跟着师傅段焕学得沉默少言,但是天性总让他忍不住活跃一下。

“他***。那我们有的打了。这些匈奴人,不经打了,早就没有两、三百年前草原主人的雄风了,倒是那些鲜卑人比较难收拾。”涂栩对于这上郡各部族有点心得了,毕竟在延安和走马水地区跟匈奴、鲜卑人都交过手,当然少不了涂栩没有提及地北羌部落。

“当年我在北冯郡老家时,分不出什么匈奴人还是鲜卑人或者北羌人,他们都一样,都凶残无比,每年秋天都呼啸南下,抢掠烧杀,要不是我家地男丁多,又善骑射、好武勇,说不定早就和乡亲们一起化成泥了。”卢震静静地说道,脸上看不出是高兴还是愤恨。

“去年我回了一趟老家,父母叔伯和兄弟们都还在。他们正兴高采烈地分田地呢,看到我回去都不敢相信。他们都以为我早死了,却没有想到我不但活着,还成为了镇北军地军官。”说到这里,卢震的眼睛不由地湿润了。

“上月我家里来了一封信,说今年又因为我的功勋多分了一块牧场和五百只羊、三十头牛和十匹马。家里四个孩子都小,全靠老人和婆娘照看着,里里外外全亏了他们。大弟和二弟刚刚成年入了骑丁,却都嚷嚷着要报名入飞羽军。父母叫我拿主意,我给他们回信说,大弟可以先参军,他的骑射比我还好,应该比我更有出息。立了功后除了赋田后还可多分永业田,也好成家立业。二弟还得好好练一练,等三年后,他就可以接着参军服役。等我和两个弟弟挣够了功业,老四立家就不用发愁了。”看来涂栩不愧是长子,善于策划,把一家十余年后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卢校尉,你说这仗能打到什么时候?”顿了一会涂栩继续问道。

“这北边打完了还有东边,东边打完了还有西边,怎么打也要打上十几年,够打到你儿子了。”谈到自己的家人大家都放松了许多,卢震也能轻松地开个小玩笑。

“那感情好!”涂栩高兴了,这要是打到自己儿子那个时候,那岂不是儿子也能轻松地地成家立业了。

看到涂栩兴高采烈的样子,卢震不由地提醒了一句:“打仗不是开玩笑,要是你地亲人哪天死在战场了看你怎么办?”

“死就死呗,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与其窝窝囊囊地死在床板上,还不如拼一把。就跟大将军说的一样,想要过好日子不能靠别人施舍,一定要靠自己去争取。”

卢震点点头,转头看了看南边的天地之际,接口说道:“是啊,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光靠别人的恩德是没有用地。必须要靠自己去拼,去争取!只有靠锋利的刀和箭,才能降服凶残的狼。”

涂栩没有卢震想得那么远和深,不过还是被卢震的那种感慨和思绪所感染了,也许这就是他是前锋校尉自己还是屯长地原因吧。

正在卢震和涂栩思绪万千地时候,一行骑兵从北边卷尘而来,拥着一个人直奔过来。

卢震和涂栩一惊,连忙策马迎了上去。只见出去的那一哨骑兵策马停在那里。人人都是一脸的愤慨。他们中间围着一个伤者。只见他黑色地铠甲上满是鲜血和破损。好几支箭矢已经深深地插在他地身体里。不过这箭矢弯弯曲曲,尾羽稀落,跟镇北军地箭矢完全不同,应该是这上郡中不知哪个部落使用的箭矢。

“怎么了?”卢震一把拉住暴怒的涂栩,抢在前面问道。

“回大人,我们在前面二十余

方发现这位探马兄弟,看到他浑身是伤。而且只有见其他的探马兄弟。”哨长急忙答道。

卢震明白了,看来是前面四名探马兄弟突然遇到一大股部落队伍,而且这股队伍对镇北军怀有敌意,所以就袭击了这些探马兄弟。以前碰到的部落虽然对镇北军没有好感,但是也没有什么敌意,更不会轻易去袭击镇北的游骑兵。看来镇北军在上郡地敌人终于开始越来越多了。

“有多少人?”卢震轻声地问躺在一名骑兵怀里喘气的探马伤兵。探马伤兵努力地哆嗦着嘴想开口说话,但是却怎么也吐不出一个字来。最后只是颤抖着伸出一只手。使劲地张开满是鲜血的手掌。看着五根手指,卢震一把握住那只手,“五百敌骑?”

伤兵吃力地想点头。但最终却没能驱动那沉重的头,只能眨眨眼睛表示认同。

“兄弟,放心,我们一定替你报仇!”卢震一字一顿地说道。

伤兵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可能是想笑一下。但是脸上的笑容没有出来,一口鲜血却骤然从口中流了出来。伤兵的气息越来越轻,也越来越慢,最后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天空一动不动了。

“兄弟,愿你在天国永享上帝地恩宠!”涂栩黯然说道。

卢震站起身来,看了看远处,默思了一下然后转头说道:“涂栩,你率领两队骑兵埋伏在前面地山谷上,我带一队骑兵去把这五百骑兵引过来,然后再看我的信号出击。”

“大人?你带兵埋伏在这里吧,我去引这伙家伙过来。”涂栩急忙抢言道。

“涂屯长,你想违抗军令吗?”卢震森然地说道。

涂栩张了张嘴巴却最终没有再敢开口抢言,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卢震说道:“保重!”然后转头对身后的部众说道:“第二、三队跟我来!”

卢震迎着涂栩关切地目光微笑而坚定地点点头,然后对身后的骑兵说道:“第一队跟我来!”

卢震带着第一队骑兵急奔了二十余里,很快就看到了正缓缓奔来的一队骑兵,大约五百余人,个个披着麻布皮甲,披头散发。从服饰上和发型上看主要是鲜卑人和羌人,还有少部分的匈奴人。最前面的几个人应该是他们的首领,其中三个人都歪歪地戴着镇北军特有的头盔,上面最显眼的是盔延上插着一根白羽毛,身上横七竖八地披着镇北军精制的皮甲,挎着镇北军制式的角弓和马刀,其中一人还在那里把玩欣赏着好钢打制、寒光透骨的马刀。

他们身上的铠甲兵器应该都是已经死去的探马兄弟的遗物。卢震一挥手叫身后那队骑兵停下来,自己一踢马刺,坐骑骤然加速,对着正诧异和紧张地关注自己的上郡骑兵冲了过去。对面的上郡骑兵一下子反应过来,纷纷地策动坐骑迎了上来。到了射程,卢震扬手就是四箭,一下子将前面的上郡骑兵射倒四个,其中还有一个首领。

在众上郡骑兵的狂呼乱叫中,卢震却突然策马急停,然后拨转马头向回跑去,顺势反手就是三箭,三名上郡骑兵应声连马带人一头栽倒在地上,让急奔的队伍慌乱了一阵。

上郡骑兵更加气愤,跟在卢震后面高声怒骂,并张弓搭箭,对着飞羽军骑兵的身后就是一阵乱射。而飞羽军骑兵也不甘示弱,看准机会坐在坐骑上返身就是一箭。飞羽军角弓的射程远胜于上郡骑兵的木弓,就是逆势也能抢在上郡骑兵弓箭射程外一箭穿透上郡骑兵的麻衣皮甲。

上郡骑兵越发得急躁了,他们都是奢延水旁边的几个比较强势的部落,因为不满镇北军越来越深入他们的地盘,所以就联合起来准备给镇北军一个教训。今天上午他们截住了四个上来侦察的镇北军探马,一顿厮杀后只逃了一个探马。上郡骑兵从三名探马尸体上扒下铠甲兵器,越看越喜欢。现在看到一百余镇北骑兵又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上郡骑兵心里痒痒了,准备上前截杀,再抢一批铠甲兵器好丰收回去。

但是谁知道对面的卢震却像吃了豹子胆,孤身迎上来抢先给自己几箭,顿时就折了几个兄弟,其中还有一个大首领的儿子。如此耻辱怎么也要讨回来,所以这五百上郡骑兵拼死咬着这队飞羽骑兵,发誓要把这些镇北骑兵都扒光了。

到了山谷,卢震在坐骑上看了看形势,然后转头对号手说道:“吹号!”转息间,牛角号声便回荡在山谷中,号角声还没落音,山谷坡上便响起了一阵喊杀声,两百余飞羽骑军呐喊着从高处直冲下来。

卢震一拔马刀,率先返身向上郡骑兵直冲过去。卢震势如奔雷,刀如闪电,还没等对面的上郡骑兵看明白什么回事,只见两颗人头冲天飞起,溅起如瀑布般的鲜血。在漫天的血幕中,卢震带着浓浓的血腥味冲了进来,手里马刀就像农夫的镰刀,而身后的上郡骑兵就像是秋收的麦田,在瞬间被割倒了一大批。

飞羽骑军从三个方向刺进上郡骑兵队伍,顿时杀得上郡骑兵慌乱起来。在这紧急关头,上郡骑兵纷纷向自己的首领靠拢,虽然能凝聚在一起拼死抵抗,但是却开始各自为战了。而他们对面的飞羽军却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光互相配合演练就不知多少回了。看到上郡骑兵露出如此大的破绽,连忙开始分割包围,分批歼灭上郡骑兵。

只听到这不知名的山谷里杀声震天,近千骑兵在这里混战绞杀。马嘶声,人叫声,悲鸣声,惨叫声,兵器清脆沉重的交错碰撞声,还有用官话、羌语、鲜卑语等各种话音喊出的叫骂声、怒骂声,全部搅在一起,随着腾起的尘土慢慢地弥漫着山谷中。不一会,腾起的黄色尘烟几乎遮住了当空的烈日,血腥味也越来越浓,但是喊杀声却慢慢地低下去了。五百业余的上郡骑兵虽然勇猛但是却无法和三百训练有素的飞羽骑军相抗衡,在两支部落骑兵被歼灭后,开始有其他部落骑兵陆续逃离战场,这陆续的逃离就像是大堤决口前的细流,终于引发了最后的大决堤。近半上郡骑兵争先恐后地向北逃去,但是最终从飞羽骑军的追击中逃得命回去的不过百余人。

此役后,两万飞羽军开始以营为单位,对奢延水流域开始大规模地清扫,在连续不断的打击下,数十鲜卑、北羌、匈奴部众纷纷降服。六月底,卢震率领一厢飞羽军渡河,占据了前汉末年就失去的上郡郡治-肤施城。

第八十七章 … 北地郡

海人约因赵乱,拥众数千家附于魏,魏以约为渤海守刘准,土豪封放,封弈之从弟也;别聚众自守。闵以准为幽州刺史,与约中分渤海。燕王俊使封弈讨约,使昌黎太守高开讨准、放。

----------引言摘述

“狐奴养,靠,你能不能改个名字,太难叫了。”乐常山忿忿地说道。

旁边的狐奴养憨厚地笑了,然后吃力地用“关陇版官话”答道:“我的名字是大都护给取的。”

看着狐奴养那得意洋洋的样子,乐常山有点意外了,“不会吧,军主怎么会给你取这么一个名字。”

“那是在白水源的时候,我一连砍了四个吐谷浑骑兵的首级,拎着首级正准备去领功的时候,大都护看到我了。于是对我说,我看到你在敌军中杀进杀出,无人敢挡,真是个勇士。最后还问我叫什么名字?当时我浑身是血,看到大都护笑眯眯地问我,我都不知说什么了。最后还是姜校尉踢了我一脚才反应过来,然后用羌语告诉大都护我的名字。”说到这里,狐奴养用羌语把自己的名字说了一遍,发音的确和狐奴养很象。

“大都护听完之后,想了一下对我说,你这个名字的确有点怪,我琢磨了一下,还是狐奴养这三个字比较适合你名字的音。这狐嘛,说明你聪明机灵,奴嘛,涵义你出身奴婢,养就说你天生地养。命硬的很。”

狐奴养地官话虽然说得很吃力,但是这段却说得非常清楚,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咬出来的,看来他对曾华跟他说的这段话映象非常深刻。

“当参军把大都护的话一说,还把我的名字写了出来,我当时眼泪就哗哗地就下来了,要不是在大都护跟前我早就放声大哭了。我野狗一样的贱命居然也有名字,狐奴养!老子就是奴隶出身。而且自小父母早死。不是天生地养是什么?老子命虽然贱却很硬。等我跟着大都护打下一份家业。就把这个名字传下去,还告诉子孙后代这狐奴养的来历和涵义。”

说到这里狐奴养有些激动了,所以说的话也越发结巴和吃力了,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旁边乐常山地倾听。可能他已经习惯了这些羌、、匈奴、乃至鲜卑同僚们地说话方式。

待到狐奴养说完后,乐常山不由地狠狠拍了拍狐奴养地肩膀说道:“你跟我都是撞了大运,就凭我们能有幸跟随军主,怎么着也要拼出点名堂来!”

狐奴养嘿嘿一笑。又恢复了刚才的憨厚模样。“你这憨货!”乐常山不由恨恨地说道。

就这样,乐常山和狐奴养带着一万五千余飞羽军,边说边沿着河水继续北上,目的地是北地郡的富平和灵武。自从去年镇北军大败凉州后,凉州的张祚对曾华和关陇越发的恭敬,而坐镇天水的毛穆之在和曾华书信协商之后,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北方。

经过近一年地时间,原陇西、广武迁来的乞伏、秃发等鲜卑部落已经被用均田制分散混编在新设的金城郡和安定郡。原来的部落体制在首领被尽数迁到梁州、雍州。各部混编杂居之后就已经开始瓦解了,在经过一年的均田制劳作后就更加不复存在了。毛穆之于是就在原来的目、百户的基础上开始设县进行正常的管理。

在从这十几万鲜卑、羌、匈奴部众中招募飞羽骑军地同时,毛穆之开始在金城郡北部筑城。靖远是最早筑成。也是向北开始推进地起点和基地。乌兰、中卫,到最近的中宁,全部是沿着河水一字向东北排开,向北地郡缓缓推进。

而曾华除了在雍州安定郡修筑了平凉、高平(修复)、百泉城,迁关东流民充实其中以稳定安定郡外,还在安定郡北修建萧关(今宁夏同心南)、三水(今宁夏同心东)、方渠(今甘肃环县东南)城和毛穆之遥遥呼应。不过这些城都修得非常简单,跟一个堡子差不多。但是它们标示着镇北军向北进发的开始和轨迹。

永和七年四月,在知道谢艾开始经略上郡后,毛穆之按照曾华地命令亲自坐镇金城,指挥魏兴国、乐常山、狐奴养率领一万步军、两万飞羽骑军向北推进。

乐常山比魏兴国醒目,利用自己一直压制魏兴国的“优势”,让魏兴国留在了靖远,防御凉州和巩固中卫等地,自己却和狐奴养带着飞羽骑军沿河继续北上,试探北地郡灵武。

“狐奴养,你知道吗?前面的富平县(今宁夏吴忠西南)是前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置修建的,到现在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乐常山指着前面破烂不堪的城池卖弄地说道。

看到狐奴养策马站在旁边倾听,乐常山以为他被自己镇住了,继续意气风发地说道:“这富平县东北方向有灵武,沿河北边有廉县(今银川市),都是前汉时期设置的,前者是前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后者是前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置。这里地势平坦,有秦渠、汉渠引河水灌溉,本来是富庶耕种之地,现在却想不到荒草连天,如此破落荒凉,真是沧海桑田。”

想不到最后乐常山会象他最爱“讽刺打击”的文人墨客一样发出历史的感慨,深深了解他的狐奴养不由噗哧一声笑,打断了乐常山追古感今的思绪。

顶着乐常山恶狠狠盯过来的眼神,狐奴养依

地一笑,然后缓缓地说道:“你都是从哪里听来的,大人那?”

乐常山一下子语塞了,脸也难得的有点泛红。他喏喏了好一会最后看着狐奴养说道:“当然是毛大人那听来地。你这狐奴养,真不知你是真憨还是假憨?”

待两人带着部众入得富平城,只见夯土修建的城墙在上百年的风雨中已经被刀削斧劈般残缺不全。低矮的屋子在烈日和风中摇摇欲塌,中间的道路坑坑洼洼,数百名在烈日下还穿着破烂皮祅的百姓目光呆滞地看着缓缓走过来的乐常山和狐奴养,一言不发。

乐常山策马走上前咳嗽了一声,然后大声问道:“你们这里管事的是谁?”

这时,一个一身旧长衫袍但好歹穿地稍微整齐地中年人扬身站了出来。向乐常山弯腰拱手施礼“拜见将军大人!”

“你是谁?”

“我是这里地县令。叫章。”

“县令?这破地方还有县令?是谁任命的?”乐常山感到奇怪了。这个破地方还有县令?而且这里以前南不靠雍州,北不靠漠南,东不靠并州,西不靠凉州,谁统领这里?还任命了县令?

“回将军,是平北将军,左贤王刘务桓刘大人任命的。”章老老实实地答道。

“他娘的。刘豹子的手居然伸到这里来了。”乐常山恨恨地骂了一句。

既然要北上占地盘,当然要搞清楚北边有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