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立国传-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吕光地心里,对面超过五万之众地扶南军根本不在自己的眼里,自己这边也有五万之众。而且三分之二都是以“作战凶狠”出名的长州兵。华夏二年。国王直属地…广岛被分成了四个郡,西部是出云郡,中部是丹波郡和甲斐郡,东部是仙台郡,依然划给长州代管,而这四郡居住的百姓和其他诸郡的百姓,同样有永业和赋税田地,也交赋税。只是这赋税三分之二归长州,用于长州的代管费用。包括行政、司法和驻军的费用。三分之一归国王所有,不过曾华将这笔钱捐给了“海外勘探共金会”和“海军水兵和水手共金会”。而在这块国王直属地里,还新近开发了几处不错的金银矿,其中三分之一的收益以税收方式入了华夏国库,三分之一被“共同合伙开发”地长州、海军、陆军共金会、教会共金会、提学共金会等数个共金会瓜分。三分之一入了曾华的口袋。但是大部分又被他分别捐给了翰林院、学部、几个国学各属的共金会。

在民治方面。尚书省为了帮助长州百姓“早日致富”,跟上大陆诸州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一视同仁地实行均田制、推广教育和教区、大力发展“工商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长州的百姓还是更喜欢“以军致富”这条道路,以军功获取更多地土地和财富。长州兵在比较后更愿意加入海军或者是参与海外作战。

曾华和三省为了鼓励海军发展和向海外开拓,制定了一系列地海事法规和海外开拓法案,以海军和海外作战为例,除了享有陆军同样的战功奖励和战利品分享之外,还有海外开拓权益。华夏将海外区域分为两部分,一是要纳入正常地国家管理体制里的海外领土,如长州和正在经略的南海大部分地区,二是海外领地,这些地区由于海路遥远,无法直接管理,所以在保留名义主权的基础进行委托代管和自治,并本着“谁投资发现谁收益”的原则进行开发。

而按照海外开拓法案,经略这些海外领地和领土时,参与经略的陆海军还将获得跟西征军战利品分享一样厚的胜利犒赏,除此之外还可以享受海外经略特有的收利权益,如移民新经略的海外领土将获得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而自从华夏军开始经略长州开始,以熊本、土佐为代表的长州兵就开始这种“以军致富”的道路,后来加上仙台兵、甲斐兵、尾张兵等等,慢慢地便形成了长州兵的传统和“凶名”。

象阵走得非常缓慢,数里的距离足够它们慢悠悠地走上好一阵子了,吕光和他的部属们在阳光下非常有耐心地等待着,但是才过一会闷热的天气就让吕光满头是汗。

吕光擦拭了一下头上的汗水,心里不由地诅咒了一番,这里什么都好,就是这鬼天气要人命。湿热、瘴气、毒蛇、蚊虫,都是华夏南海经略军主要的敌人,要不是华夏军有随军医护官和医护兵,还有行军散等良药,病员率就不是现在的十分之一了,但是让人头疼的疟疾还是夺走了许多士兵和军官的性命。据说这种病是由于蚊子叮咬所造成了,所以能够驱蚊的干艾草和其他干草药都成了战略物资。曾华甚至还下令重金悬赏一种树,据说树皮可以治病。不过一向“先知先觉”的曾华最终是没有看到有人拿着这个树来领赏,因为金鸡纳树的原产地在南美洲秘鲁的高山上,而不是他记忆中的东南亚。

这些问题也是南海经略军进军缓慢的原因。为了避免更大地损失,南海经略军采用了以海军为主地战略战术。海军先掌握制海权,然后寻找合适的港口和登陆点。以水兵冲锋队进行登陆破袭战。占据港口并大肆征集当地民工修筑城堡。接着陆军以这些城堡为支撑点,一路稳步前进,将这些据点连成一片,最后再以这些沿海港口和城堡为据点,向内陆渗透和扩张。正是因为这样。加上春夏两季是南海台风频繁的季节,所以南海经略军一直到了华夏四年秋天才继续南下,能够让扶南国从容调兵遣将。

“将军,敌人的象群进入神臂弩的射程之内了。”旁边地副官接到观测兵的通报立即禀报道。

“射!”吕光果断地下令道。接到命令的副官立即跑到传令官那里。很快,随着中营的旗杆升起了一面黑色地三角旗,华夏军阵上空立即腾起一片黑云,无数地铁箭向扶南军飞去。

听着熟悉的铁箭破风声,吕光不由地觉得一阵赏心悦目,要是再加上一阵低沉震撼的马蹄声就更好了。可惜,南海这个地方,骑兵无用武之地,只能靠步兵徒步作战。骑兵。要是我能率领一队骑兵,远征万里该多好,吕光心里暗自想着。

曾华擅于指挥骑兵,而且北府也是靠着羌、播两州的骑兵起家的,数十年来。北府百姓和年轻人在北府军赫赫战功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北府铁骑纵横万里。来去如狂风暴雨,所向无敌。加上经过数十年的“国民国防建设”。普通百姓都能拉弓射箭,舞刀弄枪,也能骑马疾行。但是能达到骑射擅长,纵马如平地的华夏骑兵要求只有少部分人,所以骑兵在华夏军队中是“传统优势”,更是被崇拜的兵种之一,甚至许多军官将领认为宁可统领一队骑兵,也好过统领一营步兵。

根据最新地军报,黑海北道西征军一路纵马冲杀,据说已经冲到一个叫莱茵河的地方,一路上什么格皮德人、斯基尔人、卢吉人、萨尔马特人都被三万铁骑冲垮了,潮水一般向西涌去,还有据说是罗马数百年的外患…日耳曼民族的马考曼人和夸德人几乎被西征军灭了国,还有什么伦巴第人向西征军投降,表示愿意信奉圣教,而最强悍的汪达尔人跟西征军硬拼了几场再也坚持不住,只得举族西迁,寻找自己新地家园。罗马帝国西部皇帝格拉提安和瓦伦丁尼安二世两兄弟赶紧向西征军示好,一边奉上丰厚地“报酬”,一边利用西征军的威名和威胁收编各蛮族精锐为军队,扩大自己地势力。西征军在华夏三年入秋时便依照命令,带着无比丰富的战利品,数以万计的各族工匠、学者和美女“俘虏”,数百上千万的牛羊,浩浩荡荡地东撤。

看着最前面的一群战象被五月暴雨般的铁箭射得跟刺猬一般,然后在惊天的嚎叫声中卧倒在地,吕光觉得一点激情都没有。妈的,这么笨重缓慢的大象也敢拿来作坐骑打仗,要是骑兵作战,这么长的工夫足够我围着敌人的阵势奔射两回了。

心里默数了一下,神臂营已经射出五轮箭雨,而扶南战象群在倒下数十头大象后有上百头战象已经越冲越近了。是该撤退的时候,吕光返过身对副官下令道:“开始撤退!”

随着命令,黑云一般的箭雨停止了,巨大的脚步声显示着华夏军正整齐有序地撤退,吕光领着前军却依然站立在那里。待到中军也整齐地撤走后,吕光一挥手,便领着前军转身撤退,在走过一段路途时,众人都走得非常小心,好像那里的地上有什么机关一样。

扶南军的战象群看到华夏军不战而退,刚才还被黑云箭雨弄得郁闷不已的心情一下子大好起来,各队将领纷纷下令,加快速度,追击逃跑的华夏军。

随着命令的下达,各队战象纷纷行动起来,但是由于命令下达地陆续不一,各队的动作也各不一样。很快整齐的战象阵型便有点凌乱了。有两百只战象一“象”当先地冲在最前面。他们是扶南王子黑师涉籍率领的扶南最精锐的战象群。他们原本在中军,看到有便宜可占便立即冲了上去,甚至将真腊、金邻(即金陈国,位于今泰国叻丕府境内)两国地战象群挤到一边去了。

很快,黑师涉籍看到前面横七竖八地停满了数百辆满载货品地马车。上面还插着华夏军的旗帜,看样子是华夏军“丢弃”的粮草辎重。

“不要管这些东西,我们继续前进,抓住华夏战俘再来分这些东西。”黑师涉籍大喊道。要是只抢到这些辎重。却没有抓到一个华夏战俘,他回去肯定会被父王骂的。属下人听了这话,心里也明白,自己的主子是扶南国王子,谁敢跟他抢战利品?只要抓到华夏战俘,让这位黑师涉籍王子面子好看,这些东西自然归他们,于是纷纷驱动战象继续向前。

但是没走几步,只见最前面地数十只战象“扑通”一声巨响。然后在一阵尘雾中从地面上消失了,黑师涉籍睁眼一看,原来这些战象都掉进一个巨大的坑里。这些坑深过象背,足有数丈宽,而且用木板盖着。上面还铺着草皮作掩护。所以很难发现。加上那木板比较薄,人走过去绝对没事。剧重无比的大象走过去肯定掉坑里去。

“不好,上当了!”黑师涉籍大叫道,到了这个地步,他终于相信能够轻易灭掉占婆国的华夏军不是畏惧扶南国不战自退,人家是摆了一个坑让你跳。

正当黑师涉籍在一片忙乱中下令停止前进时,远处已经停下来地华夏军却突然飞出数十颗冒着火地飞弹,正拖着长长的火焰黑烟轨迹,向自己的头上砸来,而火弹后来还跟着数千支火箭。

这些火弹和火箭落到密密麻麻摆着的马车上,顿时腾起冲天的大火,黑师涉籍和他的士兵这才知道,这些马车里满载的都是些易燃物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四处腾起的火光很快让战象慌乱起来,它们地眼睛被火光耀得通红,它们的头脑被灼热烤得神志不清,它们不顾背上象奴的控制,开始四处奔逃,寻找它们心里的安全地带,于是纷纷开始掉头往回跑,将躲闪不及的后续象群冲得七零八落,上千头战象不一会就跟一窝炸了窝地马蜂一样,乱成了一锅粥。华夏军趁机发起进攻,一举歼灭了扶南军地前军,活捉了黑师涉籍等上百名扶南及其属国贵族。

竺旃檀在后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后军和一部分中军收拾齐整,安全地脱离战线,然后一口气逃离了数十里。停下来一点数,竺旃檀发现自己的部队一下子只剩三万余人了。

而就在竺旃檀派使者赶回毗耶陀补罗城要求大臣们调集援兵时,一支庞大地舰队划着浆在湄公河逆流而上,经过短暂的交战,扶南国不到三百艘船只便七零八落,消失在湄公河水面上。

得胜的华夏舰队一字排开,横陈在毗耶陀补罗城外的河中。正当毗耶陀补罗城中守将开始严阵以待时,无数的火星从这些船中飞出来,落在了毗耶陀补罗城城外的民居和寺庙里,顿时将这里变成了一片火海。而在冲天的大火中,这些巨大的船只放下无数的小艇,载着上万名挥舞弯刀的华夏水兵,在毗耶陀补罗城东南的河滩上登陆。这些士气高涨的水兵轻易地击败了仓促出城迎战的毗耶陀补罗城守军,然后控制了整个码头。舰队靠上码头,卸载了更多的华夏水兵,他们象一团巨大的潮水,慢慢地向毗耶陀补罗城围了过去。

吓得手忙脚乱的毗耶陀补罗城立即收缩兵力,紧闭城门,并派出使者,向他们的国王竺旃檀求援。随着三万华夏水兵将毗耶陀补罗城团团围住,城里的气氛和局势迅速紧张起来,大臣们吵成一团,王宫里乱成一团,百姓们慌成一团,而众多贵族们却心怀鬼胎,各自打起各自的算盘来。

第二百六十六章 … 南海攻略(四)

看着昏色的夕阳摇摇晃晃地终于消失在蒙青色的天地之间,竺旃檀看到最后一缕阳光如同一把残损破落的宝刀,在浑浑沉沉的黑幕中散发出最后一点亮光。

“陛下,”正在痴迷看着远处的竺旃檀突然听到耳边响起一声轻轻地呼唤声,不由地转过头来,正看到范佛靠在自己的跟前。

“哦,范佛殿下。”竺旃檀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只是淡淡应了一句。

“范某连累了陛下和扶南国,真是罪该万死。”范佛一下子跪倒在竺旃檀的跟前,连连磕头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林邑国把扶南拖入了与华夏人的战争中,在安奴山大败之后,扶南国和其他属国贵族将领们便纷纷将矛头指向了“灾星”范佛,因为他们不敢指责竺旃檀,只好将怒火它移。原本一直力挺和支持范佛的真腊国王刹利瓦曼也不好做声,因为在安奴山大战中,真腊军队也损失惨重,刹利瓦曼必须顾忌本国贵族和将领们的怨恨。

当一名衣衫破烂的扶南留守贵族连滚带爬地冲进大营向竺旃檀禀报毗耶陀补罗城被华夏人攻陷时,大营里顿时炸了窝,许多贵族和将领甚至要求用范佛父子的人头去换华夏人的谅解。幸好竺旃檀在回过神来后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是一言不发地退出大营,这才使得范佛父子被当场乱刀砍死。

“这与你无关。”竺旃檀挥挥手道,“华夏人挥师南下,图占南海,第一个当然是你占婆,因为占婆扼守海道要冲。还拥有一支水师。而我扶南却是南海强国,华夏人染指南海,自然会视你我两国为最大的眼中钉,绝对是先除之而后快。”

说到这里,竺旃檀走过来扶起了范佛。只见抬起头的范佛满脸都是泥土。而且被泪水冲成一道道痕迹。

顿了好一会,竺旃檀才缓缓地说道:“南海富庶辽阔,是我们生息的家园,却是华夏人却是一块满是黄金的土地,一份溢着香气地美食。”

“贪婪,残暴,狡诈。能征善战。强盗该有地品质华夏人都有,他们真的是以前的天朝人吗?”竺旃檀望着已经站起来的范佛问道。

范佛摇摇头,他虽然算是个虔诚的婆罗门,但是他地父亲正是靠传播天朝文化才从奴仆摇身一变成为占婆国王的,加上占婆地处南海与华夏连接的中转要道,所以范佛不但熟习梵文,也精通汉文,对这个北方的泱泱大国有一定的了解。在他心目中,天朝人都是一群重名轻利的人。只要让这些追求“极度虚荣”的人感到面子上非常好看,你可以用一点点“贡品”换回一船精美地瓷器、丝绸和茶叶。但是在眼前这群华夏人身上你找不到一点类似地痕迹,他们疯狂地与占婆国开战,只是一个目的为了要掠夺占婆的财富,占据占婆国的土地。他们身上那里还有一点温敦闲良的天朝上国气质。

正当范佛想着。竺旃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了过来,范佛疑惑地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行大字:“经略南海檄”,下面是密密麻麻全是字。范佛仔细一读,这檄文中有他非常熟悉的东西,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这些大赋的魅力曾经让范佛非常痴迷,因为与这些汉赋比起来,婆罗门的诗歌更像儿歌。

在这篇洋洋洒洒千余字的檄文里,华夏历数了范佛地父亲范文的滔天罪行,侵扰九真,屠城掠境,真正的“人神共愤”。而现在也到了清算的时候,占婆必须连本带利地进行赎罪,所以占婆国被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扶南地罪行是支持占婆侵扰九真交州,在华夏人地檄文里,扶南人是数次对交州“侵略”和“屠杀”幕后指使者,反正是有份参与。在檄文中,华夏人还给扶南人按上了另一顶大帽子…最大的海贼国家。

在哥罗富沙(马六甲)海域,丹丹国和般达国(都是马来半岛地古国)的海盗猖狂,洗劫来往的海船,无论是中天竺(今印度河流域一带)、骠国(今缅甸大部分)、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婆利国(在今爪哇东之巴厘岛)、顿逊国(又名典逊,在今缅甸丹那沙林)的海船,都是他们的掠夺的对象,甚至与扶南国和占婆国的海船也被他们洗劫过,当然富庶的华夏国海船也难逃劫数,多次被洗劫过。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哥罗富沙海域海盗的帐全部被算在了扶南国的头上,因为它是南海地区最大的强国,是丹丹国和般达国的宗主国。这个大帽子扣下来,华夏人为扶南国设定的下场比占婆国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如此推算,其它如丹丹、般悦、真腊等扶南属国都免不了檄上有名,统统是华夏人这次“南海经略”行动的对象。

看到最后,范佛的手忍不住在颤抖,这是什么强盗逻辑?就因为扶南国是南海地区的宗主国,所以这些发生的一切扶南国必须承担责任,要知道哥罗富沙那些海盗可是不认什么宗主国,扶南和占婆也被洗劫过。

范佛原本对扶南遭受华夏人沉重打击原本愧疚不已,因为在他看来是自己和占婆国把扶南拖入战争灾难之众,而扶南国是为了南海宗主国的荣誉迫不得已站在自己一边,点燃了与华夏人的战火,因为扶南国和占婆国的关系并不友好,甚至占婆国依仗自己水师强大,并不把南边的扶南国放在眼里。可是现在看来,自己的确是想错了。

“做宗主国就要承当宗主国的责任,既然我们是南海地区的宗主,就要为这一地区所发生的事情负责任。”竺旃檀看着范佛手里的檄文苦笑道。虽然竺旃檀没有范佛那样精通汉文,但是多少也识得几个汉字,而且已经有精通汉文地臣子翻译过檄文中地意思。

“陛下!”沉默许久。范佛终于开口道。

“范佛殿下。不必多说了。”竺旃檀摇摇头说道,“华夏人已经准备把南海变成他们的湖泊,你我都逃不了一个下场。”

范佛又陷入了深深的沉默,是啊,这次华夏人大举南下绝对不会为了让扶南等国俯首称臣那么简单。动员了数十万人和上千艘海船,徐徐前进的战术策略,还有这份气势磅礴,词句优美却无字不含杀气的檄文,一切都表明华夏人这次准备把南海囊入版图之中。如此情况下,南海属国众王室和贵族们地下场能好吗?

第二天,当范佛醒来重新拜见竺旃檀时。这位扶南国王正在穿戴铠甲。一身象皮牛角挂铁甲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烘托出竺旃檀尊贵的身份。南海地区的铠甲多是皮甲,顶多缀上一些金银铜铁片,因为在南海这种天气中,穿上华夏军标制的步军重甲,还没开打就会被热气和汗水蒸熟了。

当身穿铠甲的范佛走进竹木大帐时,披挂整齐的竺旃檀正在擦拭两把长片刀,乌黑地刀身显示着它沉重地分量,而其中星星闪亮的银白色显示着它的锋利。扶南长片刀有三指宽。刀身将近一米,手柄也比一般的刀柄长,是用真腊生铁打造的。

“我很久没有用这把刀了。”竺旃檀一边细心地擦拭着手里的刀,不,应该说是深情抚摸着手里的刀。

范佛不由一愣。随即便接言道:“陛下的勇武和奎迦罗的锋利都会让华夏人大吃一惊地。”奎伽罗是竺旃檀手里的刀的名字。梵文的意思就是老虎的牙齿。而竺旃檀能让扶南国继续保持数十个南海诸国宗主国地地位说明他并非浪得虚名,他手里地奎伽罗曾经让许多人颤抖。

“请让范佛跟随陛下左右吧。”范佛最后说道。

竺旃檀听完后笑着没有出声。只是流着眼泪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当竺旃檀脸上的泪痕已经干掉时,他手里地奎伽罗也搽得光亮。竺旃檀然后顺手戴上圆盘铁头盔,转头对范佛说:“走吧。”

战象缓缓地前进,坐在上面虽然有些颠簸,但是还能接受,范佛一脸庄重的神情,如同他每年去梵天圣庙一样。他的儿子范胡则一脸寒冰地坐在后面的战象上,临出发前,他悄悄地问自己的父亲,如果战败了是不是该往西南方向逃奔。谁知道却得到了一句冷冰冰的话:“你以为我们还能逃出来吗?”

范胡的脸上除了阴冷就再也没有其它表情了,但是范佛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他的目光注视在远处。在远处,一头雄壮威武的战象在前呼后拥中缓缓前进,它身上披挂的毛毯和黄金装饰表明它主人的身份,而周围站满了三百余位昆伽护沙,梵文的意思是象甲战士,这些理着光头,光着膀子,扛着长片刀的武士是扶南国最骁勇的战士,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战象,他们才是战象最可靠的护甲。

双方都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所以也没有什么多话,五万华夏军和三万扶南联军很快就厮杀在一起了。虽然竺旃檀等人有了决死的心,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扶南联军将士们都有这个念头。当战事刚刚打响没有多久,左翼的金邻国国王和贵族们举起了早就准备好的白旗,因为他们再也不愿意为“残暴”的扶南国王竺旃檀作战了,数千金邻国士兵也随即投降,并开始向旁边的扶南联军发起进攻。金邻国的临阵投降拉开了整个战事结局的序幕,最先受影响的左翼主力真腊军。看到刚刚还是战友的金邻国一下成了敌人,而更多的华夏军从这个缺口开始包围自己时,在上次会战中已经饱受重创的真腊军开始溃败了。

联军左翼统领,真腊国王刹利瓦曼指挥卫队拼命地弹压开始溃败的真腊军队,但是他的威严没有华夏军仙台兵的冲击有效,于是刹利瓦曼开始下令斩杀溃败的将领和士兵,但是他和他卫士的刀没有仙台兵地锋利,惊慌失措地真腊军在溃败中汇集成了一条洪流。很快就将孤单的刹利瓦曼淹没了。

沿着溃败的左翼。华夏军右前锋军仙台兵冲进了扶南联军的中军,他们看到了竺旃檀的军旗,也看到了他座下那头金光闪闪地战象。虽然胜利的诱惑让这些仙台兵眼睛都红了,但是严格的训练和纪律让他们没有混乱,他们依然排列着密集的战斗队形。向联军中军冲去。他们挥舞着钢刀,三五成队,互相配合,组成成千上百个战斗组,如同箭雨一样向联军杀去。

中军都是扶南国的精锐军队,他们挥舞着长片刀,咬着牙迎战仙台兵。能够成为南海地区宗主国。是因为扶南拥有一支凶悍的军队。他们曾经让数十个不服的属国变得非常老实。当他们遇上同样凶悍地仙台兵时,一场激战不可避免了。

扶南军和仙台兵地个子都不高,而且都算得上瘦弱,尤其是扶南军,他们手里的长片刀可能比他们的胳膊还宽还要长,所以显得更加瘦弱。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们这瘦弱的身体里藏着多少勇气和凶戾。鲜血和疼痛反而让他们更加兴奋,他们闻着浓厚的血腥味,踏着吱吱作响的血泥地,发出一阵不知所谓的叫声。扑向他们的敌人。

扶南军有一万之多,而仙台兵只有三千。所以仙台兵由于战术配合有法,保持了一定的攻击性,但是在扶南军依仗人多势众发起地疯狂反扑前面很快就显得岌岌可危了。虽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伤亡惨重的仙台兵却咬着牙顶多了扶南军一浪接过一浪的反攻。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后退一步,按照华夏军法。他们可能会被全部处斩,家人也会受牵连,以前数年的奋斗将化为乌有。

竺旃檀对仙台兵地顽强感到震惊,于是下令中军全军压上,全力攻打仙台兵这一个点,以求击溃仙台兵,然后尾随溃兵冲击华夏军地阵地,就像刚才仙台兵杀过来那样。

当仙台兵只剩下不到一半人,意志力到了最后关头时,一支援军终于冲了过来。三千尾张兵在四千土佐兵的配合下,终于在奉命赶来堵左翼缺口地盘盘国和狼牙国军队中杀出一个缺口,土佐兵留下来继续攻击盘盘军和狼牙军,尾张兵却一路突击,支援仙台兵,因为在华夏军的作战战术里,扩大突破口是必须优先考虑的。

有了三千生力军的支援,仙台兵立即让扶南军的进攻受挫,因为在与仙台兵的厮杀中,扶南军也损失了超过两千人,也已经筋疲力尽。竺旃檀当机立断,立即指挥中军先稳住,不能让华夏军再突进,要不然被华夏军杀到自己跟前,对其它各处的士气打击就太大了。仙台兵和尾张兵合兵一处,虽然稳住了突破口,但是却无法击溃还拥有八千之多的扶南军,中军的战局一下子僵持起来。

就在这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从右边传来,竺旃檀转头一看,发现一排排举着长枪的华夏军正徐徐向前移动。这支军队与刚才杀得扶南联军手忙脚乱的仙台兵不一样,他们如同一座移动的长枪森林,而且这座枪林还会吃人。在一声声口令声中,华夏军整齐地刺出手里的长枪,不管前面有没有敌人,而且一刺就是一排接着一排地刺出,如同海浪一样连绵不绝,使得他们面前的敌人无法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长枪,最后倒在了血泊之中,更让竺旃檀郁闷的是枪林的后面会时不时地飞出一阵阵箭雨,射得自己的将士人仰象翻。

仙台兵和尾张兵不由爆出一阵欢呼声,他们知道,这是左翼的青州兵,最前面的长枪兵是虎枪营,后面箭雨支援的是神射营。这种娴熟的阵形和兵种配合对士兵的单兵素质、训练程度、遵守纪律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只有象青州这种在曾氏军事体制下培训过十几年的州郡才拿得出这样的府兵来,而长州这些新附州郡更多的靠单兵素质和凶悍了。不过仙台兵和尾张兵也知道,自己再勇武凶悍,在这种汹涌而来、势不可挡的枪林箭雨中也挡不住多久,如果碰上更厉害的关陇府兵,死得就更快了。

竺旃檀看了一会便暗暗叫苦。如果说刚才的仙台兵只是一条毒蛇。疾迅狠毒,一不小心就会被咬中,这从右边杀过来的华夏军就如同是一条喷着火地巨龙,它行动不快,但是它喷出地烈焰能焚毁前面所有的障碍。

没有多久。华夏青州府兵就将扶南联军的右翼撕开一个巨大的口子,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后续兵力出现,这个缺口也越来越大,很快就影响到了中军。

由于刚才全力反击仙台兵,中军地重心集中在了左翼,所以当青州府兵突破右翼般达等国军队的防线后,联军的中军一下就暴露在了他们面前。没有等竺旃檀下令。扶南国王卫队就勇敢地冲了上去。但是两三个回合就被扎成了血人。看到这个情景,数百名扶南国和占婆国的昆伽护沙收缩兵力,将竺旃檀、范佛、范胡紧紧地围在了中间。

“范佛殿下,我们还是输了。”竺旃檀转过头来对范佛说道。

“陛下,我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范佛神色不变地答道。

“那就好。”竺旃檀笑着点点头,他的目光一直看到了范佛的身后,也看到了脸色一会变白,一会变青的范胡,但是竺旃檀没有出声。

华夏青州兵很快就围了上来。昆伽护沙也握紧了手里地长片刀,甚至握出了汗水。这些昆伽护沙属于国王侍卫,他们世代相传,自小就开始接受严格地训练,格斗、搏杀、兵械。一直到十八岁经过严酷的考核才能正式成为昆伽护沙。他们站在国王战象的旁边,用手里的长片刀和血肉之躯挡住任何可能危害到国王战象的进攻。而扶南国的昆伽护沙更是闻名南海。在一次征战中,中伏击的竺旃檀在两百名昆伽护沙的保护下,在超过三千人的攻击下毫发未损,反而击溃了敌军。

这个时候,也有不少扶南军从左翼离开,加入到保护国王陛下地行列中。华夏军走得很近了,几乎都能听到对方的喘息声。在扶南军一片戒备下,华夏军突然传来了一声口令,随着这声口令,华夏军长枪手举着血淋淋的长枪一下子蹲在地上了。视线一片开阔的竺旃檀等人突然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华夏军士,只是他们手里都拿着一件黑乎乎地东西。

“华夏军地弩兵!”在华夏军面前惨败过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