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立国传-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华顿了一下最后说道:“在这里,我只想宣布三点:一,法律至上,法律是组成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基础,捍卫法律就是捍卫华夏,上至国王,下至平民百姓,都要遵守法律。圣主是我们精神上的信仰,法律却是我们世俗中信仰。”

华夏三年十月初九,中书省、门下省通过《普通法》和《特例法》,曾华随即签字生效,这两个法律和《大宪章》构成了华夏的三大基本法,一直流传了下去。

而在通过《普通法》和《特例法》的同时,中书省也通过了《宗教事务法》,只是这个法律在前两个轰动一时的法律掩盖下显得有些静悄悄。

在《宗教事务法》中,曾华保证了圣教国教地位,却进一步限制了圣教。在法律规定中,一旦担任过圣教神职人员,就终身不得从事政治、法律等职位;教会基金在《商法》、《民法》、《审计法》等世俗法律的管辖之内;教会神职人员没有法律赦免权,与普通百姓一样受检察院、理判署等法司的司法管辖;教宗是圣教世袭的精神领袖,但是他只能依据大主教会议和各州主教会议的选举才能任命枢机大主教和大主教;教宗、枢机大主教团、大主教会议以教会任何机构都不能制定和颂布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教会的权力限制在教堂等等。

看完《民报》上全文刊登的三个律法,曾华对身边的曾纬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急着要为华夏制定基本法?”

曾纬笑着摇摇头道:“孩儿不知。”

“我是圣教最后一个先知,如果我死后,我亲手颂布的这些法律将和圣典一样,成为信奉圣教的华夏百姓信仰的典籍。”

曾纬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肃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而曾华过了一会才悠悠地说道:“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第二百六十三章 … 南海攻略(一)

华夏三年冬天,林邑国都城…因陀罗补罗(今越南广南省茶荞)腾起冲天的大火,伴随着大火的是劈里啪啦的的燃烧声,还有混在其中随风飘来的哭喊声和喊杀声。

看着已经被熊熊大火吞噬的因陀罗补罗城,范佛用所知道的最恶毒的词句咒骂着,这些天杀的华夏人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穷凶极恶?从前年华夏人兴兵开始,占婆人(林邑人的自称)就一直疲于应付。开始的时候占婆人还能凭借海上船队占据一些优势,因为占婆地处海路要道,海上贸易在占婆国占据重要的位置,所以占婆的船队海运也相当发达,也多出彪悍的“海上人家”,几次北上侵扰也都是水陆并进。

但是随着华夏舰队蜂拥南下,占婆国的海上优势被逐渐打破。虽然占婆人咬着牙坚持着,捍卫着占婆国的每一寸海疆。但是强悍的精神无法抗拒成百上千连诀而来的海船,无法抗拒同样彪悍的华夏海军,更无法抗拒华夏海军背后代表的庞大生产力。

几场海战下来,双方打得是十分惨烈,占婆国在船只、人数上略占劣势,但是人家毕竟是上百年的南海海洋强国,经验丰富,勉强也能支撑着;华夏海军船众兵多,而且一直走的都是“正规化”、“系统化”的路子,跟占婆水师截然不同,但是华夏海军毕竟组建不过二十余年,虽然海军多经过朝鲜、长州等战事和捕鲸船的锻炼,可参与的毕竟是一部分人员,华夏海军迅速扩张。兵员的训练还是跟不上来。如此两下,占婆水师和华夏海军打得不分上下。

但是时间一拖到华夏二年下半年,占婆水师就吃不消了。华夏海军地大浆战船(近海战艇)打沉了一艘第二日反而会多上十艘,加上挂满帆的大海船(远海战舰)一天比一天多,小小的占婆国招架不住了。

占婆国原本只有这么大。就是咬着牙拼命造船也没有损失地快,每一次拼死作战也只能捞个平局,根本没有什么缴获补充,而华夏海军却极其“歹毒”。就是偶尔抛锚一、两艘海船也宁愿烧了也不愿意留给占婆。打到华夏三年,占婆国已经是国穷民竭,疲惫不堪。

顶不住压力的范佛几次向华夏军求降,但是华夏军却一口拒绝。而且不依不饶,继续猛攻。华夏军的战术很简单,水陆并进。陆路以龙编为中心,在华夏元年就汇集了超过两万长州兵,而水路却以象林港为中心,集中大量地船只舰船,袭扰占婆各港口,顺便拦截占婆水师北上。

想到象林港范佛心里就窝火。都怪自己一时财迷心窍,利令智昏。在宁康年间,与占婆诸国通商的华夏商人(当时还是北府商人)当时与占婆国关系非常“友好”,他们买通占婆国内大贵族和诸多大臣,以重金“租借”了土伦湾(今岘港湾)一大片“荒地”,然后开始修筑港

土伦港开始只是商业港口,做为华夏商人在南海的一个中转站,由于这里地处要冲,一时众商云集,万船齐聚。林雷为占婆国带来了不少税收。华夏商人很快借口扩张泊位,利用土伦湾天然深水良港的优势,将土伦港一下子扩大了数倍,而范佛和贵族大臣们还洋洋得意,以为港口扩大了。税收也会增加不菲。

华夏商人接着说为了保卫港口里贵重地货品。必须修建一座简易的城寨。范佛在一堆华夏贵重货品的面前犹豫了好几日,终于经不住诱惑和左右的劝告。同意修建一座简单地木栅栏的营寨。

但是华夏商人贿赂了监督的占婆官员,然后沿着险要的山势开始动工。华夏人经过数十年的“基础建设”经验的积累,外加与精于建筑学的罗马学者交流,土木水平根本不是占婆人能想象的。当监督官员从港口中商栈里扶南女子地温柔中回过神来时,华夏商人已经利用这数月的时间里,雇佣了大量民工,采集了大量的木材石料,修建了一座要塞城堡。

这下范佛可不干了,他处死了玩忽职守的官员,然后要求华夏商人拆毁土伦城堡,可华夏商人说什么也不答应,反而加紧了对城堡要塞的加固,积极备战。恼羞成怒的范佛直接将将军队开到了土伦城下。不是他不“通情达理”,而是土伦堡离因陀罗补罗不到两百里,华夏人要是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军事要塞,范佛晚上睡觉都不会很舒服。

华夏元年夏天,当占婆将军范当根带着数千人在土伦城堡前板着手指头倒计时,华夏军从龙编直接运来了近万名长州军,直接就与占婆军干起来了,把戒备不及的范当根军打得落荒而逃,两国就这样干起来。

范佛一气之下,立即纠集兵马准备报仇雪恨,但是他必须防备华夏大军从横山(今越南九山山脉)以北的九真郡山过来,兵力一时调度不及,于是花重金向西边的邻国究不事请得一万援军,加上本部一万五千兵马,一起攻打土伦堡。

华夏人又陆续运来了数千青州兵,加在一起超过一万五千人。这些兵马灭占婆可能还不够,但是守住易守难攻、背靠海港的要塞城堡还是绰绰有余地。华夏军不但将占婆、究不事联军击退,还公开宣布土伦港正式更名为象林港,土伦城为象林城。

范佛这要明白了华夏人的用意了。占婆地区在秦汉时为象郡象林县管辖,后汉末年,象林县功曹之子区连杀县令自立为王,自称为占婆国,奉婆罗门为国教,而象林城也被改称为因陀罗补罗。现在华夏人新修了象林城,这其中用意还不明显吗?

于是范佛正式向华夏宣战,接着究不事、扶南也被接连进来,顿时打成了一锅粥。

在战事开局时。华夏军除了在陆路上占据优势之外,在海路上只能与占婆国相持,勉强维持着象林港的运输,阻止占婆船队北上。但是到了华夏三年,华夏海军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华夏三年秋天。在海口(因陀罗补罗河的入海口,今越南会安)海域,华夏海军集中了近海第三舰队,第四舰队和远海第一舰队超过五百艘战艇战舰与占婆国水师仅存地不到三百余艘海船展开决战。

华夏海军采取了斜线冲击战术。利用近海战艇地撞角接二连三地冲击着占婆水师的舰船,将其分割成数部,再集中船只和火力,利用水兵弓、水兵弩(连环弩)、床弩、炮弩对占婆水师船只进行了集中火力打击。然后利用接舷战一鼓作气,蜂拥而上,杀光占婆水师地水手,然后点上一把大火。

此次海战从早上打到黄昏,范佛在岸边的山上眼睁睁着看着他地两百余艘船只被烧,然后化成一堆灰烬沉入大海,七十余艘船只被俘,只剩下不到二十余艘船只拖着满身的伤痕。逃回了海口港。

占据海上优势后,华夏军越发地嚣张起来,原本一直进军缓慢的陆路在海军的掩护下,采用了一种新式地打法。一万华夏军搭上海军的船只,绕过凭借横山天险防守的占婆军防线,直接在日南郡比景港登陆,攻陷了横山防线的重要支撑点…比景城,切断了两万多占婆军地后路。

然后三万华夏军在北,一万华夏军在南,两路夹击横山防线。连战四日四夜,两万六千占婆军终于全线溃败,范佛苦心经营数年的横山防线一下子成了四处漏风的破笆篱。

攻破横山防线后,华夏军挥师南下,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席卷了朱吾(今越南洞海南)、西卷(今越南广治北)、卢容(今越南广顺)。最后屯兵于象林城。华夏三年冬天。交州提督桓石虔和驻防广州都督霍遂抵达象林,正式下达了进攻令。五万余华夏军气势汹汹地围攻因陀罗补罗城。

因陀罗补罗被占婆国苦心经营数百年,算得上是南海地区数一数二的雄城,范佛以为凭借因陀罗补罗城坚固的防和两万余军队,已经可以让华夏人饮恨而归。

但是当范佛看到华夏人在城外树立起十余座高如城楼的木架子后,心里一直在犯嘀咕。他想不出华夏人这次会玩出什么花样来,但是华夏只花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毁灭了南海第一大海上势力的实力让范佛不寒而栗。

是夜,那十余座木架子终于开始发威了,它们发出一种地动山摇地声音,然后十几道流星拖着长长的橘红色的尾巴飞进因陀罗补罗城。流星接连不断地飞进因陀罗补罗,使得这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城池四处腾起大火。华夏人毫无目的,打到哪就算那,而因陀罗补罗城虽然是占婆都城,但是也方圆不大,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抵近发射的抛射石炮的射程之内。所以无论是百姓的平房,还是贵族的府邸,无论是富丽的王宫还是庄重地寺庙,只要挨上一、两颗可以形成十余丈火圈的火油弹,都会在呼呼的大风中被烈火吞噬。

华夏人按照惯例让因陀罗补罗城燃烧了一个晚上,然后在黎明时分换上了石弹,对一段城墙集中火力进行打击,才过一个时辰便将东城的城墙击垮了一小段。早就蓄势待发的华夏军立即以弓弩手为掩护,以打仗最不要命地三千仙台兵为前锋,冲击这个缺口。

慌乱了一整夜地占婆军在范佛的严令下终于汇集在一起,用血肉之躯堵住这个缺口,挡住了华夏军犹如五月暴雨地箭矢,挡住了一浪接着一浪的仙台兵。但是就在这个缺口打得血肉横飞时,北门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整个北门在漫天的尘雾中不翼而飞。原来华夏军在石炮的掩护下,组织了上千人挖掘地道,直抵北门底下,然后埋上了三十个圆圆的打着“试验军品”的木桶,最后点燃引信。华夏军没有想到三十桶试验军品居然有如此威力,他们在感到一个低沉的震动和如雷鸣般的声音后便看到一团硕大的土尘冲天而起,然后在尘雾中砖石乱飞,就如同山崩地裂,又犹如火山迸发一般。

华夏军在军官的督促下,终于半聋着耳朵回过神来,然后列着队,举着兵器向已经化成废墟因陀罗补罗城北门冲去。由于范佛将防备重心移到东城去了,而且北城的占婆守军已经被刚才的声音吓坏了,以为是什么妖魔作怪,看到华夏军杀气腾腾冲过来时便只有一个念头…快逃!

到了下午,华夏军占领了因陀罗补罗城全城,王宫、贵族府邸、寺庙被洗劫一空,无数的金银财宝被华夏军装进木箱子里,然后运到城外集中。超过四千余名贵族、大臣、庙主和他们的家眷被华夏军用绳子捆成一串,然后牵到城外的“战俘营”集中,只有不到五百余人护着范佛和其子范胡达逃出了因陀罗补罗城。

“国王陛下,探子回来了。”侍卫大臣范迷当禀告道。这里是吉腊山,离因陀罗补罗城有百余里的距离,靠近究不事边境,而疲惫不堪的范佛君臣便决定在这里休息一二。

“国王陛下,华夏军在烧城,他们要把因陀罗补罗城变成废墟!”探取因陀罗补罗城情报的探子见到范佛便伏地大哭道。

范佛听到这话,连忙跌跌撞撞地跑上山顶,向因陀罗补罗城方向举目看去,只见东南方向在黑色天幕中跳动着一种橘红色。范佛顿时泪流满面,对着因陀罗补罗城方向跪倒在地,捶地痛哭起来。

第二百六十四章 … 南海攻略(二)

范佛一行逃到了究不事东部重镇…加罗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沐浴净身,然后到婆罗门寺庙里祭拜祷告。

“伟大的毗湿奴(婆罗门教保护神),请施舍一点点怜悯和仁慈吧,从恶魔手里将你的子民拯救出来吧。”范佛满目是泪的仰起头,看着眼前高大的毗湿奴金身。这座毗湿奴金身是从天竺请来的,它坐在莲花之上,身穿王者衣冠,肤色绀青,佩戴宝石、圣线和粗大的花环,散开的四只手持着神螺、神盘、神杵和莲花四件法器,宝相庄严地屹立在范佛的头顶之前。

“请保佑占婆补罗(梵文Campapura,林邑人的自称,简称占婆)吧!”范佛俯拜在地上,充满虔诚地祷告。旁边的婆罗门僧侣连忙敲响法器,齐声颂咏经文,为范佛祷告。

真腊国王刹利瓦曼站在大殿外面,静静地看着殿里的一切,看着范佛一下子苍老十几岁的背影,心里如同五味瓶一样在翻腾。

范佛的父亲,林邑国的先王范文算得上是一代雄主,在真腊、扶南一带威名远播。范文原本是日南郡西卷县豪强范椎的奴隶,传说他曾经牧牛在山涧溪流中,无意获得两条鲤鱼,神奇地化成铁。范文将其锻打成两把刀,待刀成时对大石嶂祈祷咒语曰:“鲤鱼变化,冶成双刀,石嶂破者,是有神灵。”进而斫之,石嶂应声瓦解。范文知其神器,乃怀之传为国器。

范文跟随范椎不但习文识字,更跟随其往来商贾,远渡交州、广州,学习到晋朝的文化制度。后来范椎病死,范文不为其家人所容,便逃至林邑,投靠了当时的林邑国王范逸。范文发挥其在晋朝所学。教范逸修宫室、城邑及器械,修定礼仪制度。范逸对范文非常信任,用为总将,掌握兵权和宫城宿卫。

范文得到重用后,便勾结林邑国中权贵,诬陷范逸的诸多儿子,使得他们或被流徒,或者远奔他国。待到范逸病重时才发现身边没有一个儿子在身边。但是此时为时已晚,范文紧闭宫门。待范逸死后便以其无嗣,自立为王。

范文将范逸的妻妾美姬全部囚禁于一座高楼之上,愿意从己者就纳之。不从者就绝其食,让她们活活饿死。范文接着收拾兵马,接连攻陷了林邑附近的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扶单等诸国藩地,并为国土。收各部兵众有四、五万人。还借着对外作战铲除了一部分内患。

为了获得天朝承认,范文遣使通表入贡于江左晋帝,但是由于其表书都是用婆罗门文字书写,所以被江左朝廷拒绝,范文因此便含恨在心。

南海徼外诸国与江左晋室的商贸多以海路为主,而扼守海道要冲的晋交州刺史、日南太守却多贪利侵侮,常常将海商货品十中取二三。到姜壮任交州刺史时,韩戢领日南太守,韩戢却是最贪心不过。常常将海商的货品敲诈过半,又置船调兵,声称谁不服就征伐谁,由是诸国恚愤,万商离心。s而且林邑国少田地。贪图日南郡富庶之地。待韩戢死后,谢擢继任。侵刻如初。及夏侯览继任,矛盾已经开始非常激化,局势岌岌可危,可是夏侯览除了贪婪之外又耽荒于酒,政教愈乱。

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范文看准时机,打着为诸国万商讨回公道地名义,率其部攻陷日南郡,害太守夏侯览,屠城数日,死五、六千人,并以览尸祭天,铲平西卷县城,遂将日南郡据为林邑国土。并传文交州刺史朱蕃,要求以日南北边的横山为两国国界。

永和三年,朱蕃趁范文回林邑,遣督护刘雄领兵收复日南,并戍于西卷边地。范文闻讯后领兵复攻陷之。永和四年,范文逆袭九真郡,将郡中士庶杀死十之八九。五年,征西督护滕率交、广之兵伐范文于卢容,却被范文所败,只得退守九真。而就是这一年,范文死,范佛嗣位。永和六你,周抚就任广州刺史,其子周楚出镇交州,累败林邑军,范佛畏惧,只得上表请降。周氏父子为了安定广、交境内局势,便与其结盟。隆和年间(公元361年)范佛遣使到建康上表,正式成为晋室海外臣属之一。

但是刹利瓦曼想的更多,范文以敢于向天朝上国挑战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但是也给林邑国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刹利瓦曼相信,灭林邑国一定是已经恢复统一的天朝上国向海外宣武立威的一个举措。

范佛在寺庙里一待就是三天三夜,尽心尽意地向他信奉的神邸进行祷告,而就在这三日里,林邑的战流水介地报了过来。王都沦陷、国王跑路地林邑国如同被打断了脊梁骨,再没有什么反抗之力了。乘胜追击的华夏军水陆并进,很快便席卷了南部几座城池,眼看着就要打到与扶南国交界的地区了,现在不但是真腊国全境戒严,连南海强国扶南国也是上下紧张。

“刹利瓦曼国王陛下,华夏人狼子野心已经昭然显露,范佛在此恳请陛下,不求为占婆,也要为占腊(kmir,林邑人对真腊地称呼)免受华夏人荼毒着想。”范佛低着头诚恳地说道。

刹利瓦曼看着一脸谦卑的范佛,阴沉的脸上显露不出任何喜怒来。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范佛早就没有了往日高傲的气势了。范文使得林邑达到了最强势鼎盛地时期,那个时候地林邑,驾驶着仿造中原样式的船只,北拒天朝,南攻扶南,西战真腊,在整个南海地区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但是最高大的树木也最容易被台风摧毁,这是先人们传下来的真言啊。

“范佛殿下,吉蔑(Khmer,意指今柬埔寨北方的古代吉蔑部落,即真腊的前身。秦汉时与扶南不分,统称为究不事。后来逐渐强大,隋朝才正式被称为真腊,唐朝时取代扶南。所以书中称呼比较混乱。)只是臣属于扶南国的一个小国,而且光靠吉蔑一国是无法抗拒华夏人的进攻。还请范佛殿下去一趟扶南,向山帝竺旃檀求援。”

说到这里,刹利瓦曼看到范佛的脸上闪过一阵不豫地神情,心里不由暗暗哼了一声:不高兴又怎么样?前次我贪图你地金银钱财,结果害得我一万士兵只回来了不到五千。现在华夏人大军压境,我可不愿意吉蔑当第二个占婆国。这事必须得扶南国出面,它是南海地区最大的国家,也是众多国家的宗主国。它出面抗拒华夏人合情合理。

但是刹利瓦曼还是补充了几句,打消了范佛的疑惑:“我会派遣大臣跟你一起去扶南,而我留在这里整顿军队。随时听候山帝地调遣。”

范佛已经想明白了刹利瓦曼地心事,吉蔑原本不是大国,比其强盛数倍的占婆国已经被华夏人灭了,刹利瓦曼当然不愿意这个时候跳出来自己找华夏人挨抽。而且在目前这种危机下。扶南国不出头谁敢出头?但是一想到要去向南边这个关系不是很好地邻国祈求怜悯时。范佛不由地迟疑。

算了吧,国都亡了,还有什么还矜持的?范佛咬咬牙便同意了刹利瓦曼地安排,带着儿子范胡达、数百护卫还有由数百人组成的吉蔑使团,向扶南国奔去。

扶南王国国都是毗耶陀补罗城(Vyadhapura;梵文:猎人城,今柬埔寨巴南Banm附近;扶南是高棉语bnam…山的对音,高棉语中扶南国王叫山帝Kurunbnm)。它地西北边便是湄公河(Mekonk),继续奔流上百里后在一个叫普利安哥(PreyNokor,即今越南胡志明市)的小村庄附近汇入南海。

跳下长八、九丈。宽六、七尺,头尾似鱼的扶南船,走进毗耶陀补罗城,范佛的第一印象就是远逊因陀罗补罗。扶南人只是以木栅为城,伐木起屋。再用海边生长地八九尺地大箬叶。编其叶以覆屋顶,便做成了居住的阁居。相比起学习中原楼阁宫殿建设的因陀罗补罗。真的差太远了。但是范佛的心随即又一片灰暗,因陀罗补罗在辉煌也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了。

在扶南迎接大臣的引领下,范佛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扶南王宫面前。这只是一个比普通民居高上两三重的重阁建筑群而已。

听范佛和吉蔑大臣说明来意后,殿中的所有人都鸦雀无声,他们都把目光静静地投向坐在正中间的扶南国王竺旃檀。

竺旃檀心里在紧张地盘算着,扶南国与天朝来往不断,前汉末年(三国时期)先王范旃遣使至吴国,而吴国亦派康泰、朱应回使,从此两国来往不断。后来晋室得了天下,扶南在泰始(公元265)初和太康(公元28年)遣使称臣,入贡献纳。升平(公元357年)年初,知道北方强国占婆“归顺”了天朝,一时兴起地竺旃檀恐怕落在人后,于是便遣使携带了象牙、宝石等物品到天朝建康贡献,而且还借占婆的船只献上了两只驯化好的大象。

谁知建康的天朝君臣以为这庞然大物是殊方异兽,恐怕祸患人世,于是下诏重金赏还。扶南使者千辛万苦把大象运了过去,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运回来,便拿着满满一船的赏赐,在江边寻了一处偏僻之地将大象杀了抛尸,然后洋洋得意地回来,言语中对天朝不以为然。竺旃檀听完使者地讲述,认为天朝也不过如此,于是也不再遣使贡献了。

今天天朝却不请自来了,而且还已经将北方强国占婆打败了,兵马离扶南国地国境不远了。怎么办?降还是打?降了天朝,那么自己属下那些属国怎么办?现在的扶南国威震南海,盘盘国(在今泰国南万伦湾沿岸一带)、丹丹国(在今马来半岛)、干利国(又名屈都昆在今马来半岛吉打)、狼牙国(在今泰国南部北大年一带)、婆利国(在今爪哇东之巴厘岛)、顿逊(又名典逊,在今缅甸丹那沙林)、呵罗国、呵罗单国、皇国、般达国和婆婆达国(以上都是东南亚古国,地区不详)都是扶南国地属国,一旦扶南国在华夏人面前软了脚,这些势力的人估计会争先恐后地投奔新主子,再也想不起自己这个旧主子。

打?占婆国如此强势之国短短数年就被灭了国,一旦扶南国跟华夏人干上了,几年下来被打得筋疲力尽,那些属国看到自己力竭,有了异心,在背后来上几刀怎么办?

这个时候,扶南国首席大臣范如跋摩开口说话了:“臣听说华夏中原的人文气候与南海截然不同,而且北人多不喜南海酷热瘴湿,呆久多半会生病。依微臣看来,只要我们能遏制住华夏人继续进攻的势头,将其在南海这里拖上一段时间,恐怕会不战自溃。”

竺旃檀听到这里不由眼睛一亮,闷热潮湿的天气的确是南海诸国的杀手锏。前秦屠睢、任嚣、赵佗南征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也曾经派兵攻打过交趾地区,但是很快又退了回去,为什么,还不是不适应这里的气候。

后来前汉武帝派遣了数十万大军,用超过十万具尸骨终于灭掉了南越国,并设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但是一直只是靠少量官吏和当地的豪族夷帅控制该地区,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这里“气候险恶”。到后汉年初,马援平二征,置铜柱,南征军将士十之四、五死于瘴疫,连他自己也准备“马革裹尸”。

想到这里,竺旃檀立即决断道:“立即遣使向诸属国征集兵马,我要汇集扶南勇士,挥师北上,与华夏人决一死战,将其逐出占婆,帮助范佛殿下复国!”

就在竺旃檀调兵遣将时,曾华关于南海攻略的命令也正式下达了,设南海东道行军总管行营,以郭淮为行军总管,桓石虔、吕光、冯希为副总管,汇集了青州、徐州、长州兵五万陆军,近海舰队第二、三、四舰队和远海第一舰队上千艘舰艇和三万海军冲锋队,对扶南、真腊地区磨刀霍霍。

第二百六十五章 … 南海攻略(三)

“呜呜………呜”,当吕光听到扶南联军阵中发出的尖锐号声,不由伸长了脖子往前看去,这一看不要紧,当即便吸了一口凉气,他娘的,这扶南人真的是把大象当牛羊使啊。

只见从扶南阵前慢悠悠地走出黑压压的一大片象群,只见这些披挂着简单皮甲的战象在背上象奴的驾驭下,迈着不慌不忙的步子,整齐有序地排成一个庞大的长方形阵型,直对着华夏军阵走来。而背上的象兵挥舞着刀枪正在那里耀武扬威。

吕光暗自清点了一下,大略一算足有上千头大象,扶南这次可真是把老本都用出来了。据行营通报的情报说,这次扶南集中了超过了二十个属国的兵力,总兵力超过了五万之众,看来准备要和华夏军决一死战。

吕光扫了一眼自己的部属,看到上万将士们还是那么沉着地站立着,丝毫没有因为对面“张牙舞爪”的象群而有一点惊慌。吕光对自己统领的部属非常放心,也对左右两翼的友军非常放

加入到华夏军也有十来年了,他和邓羌、杨安、毛当等原周国将领一样,深深溶入到了这个大集体。周国的苻家和它的辉煌都一起成为了历史的记忆,苻宏已经变成长安城中一个普通的贵族,除了几个还保持联系的原周旧臣,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苻宏原来的身份。华夏立国后在欣欣向荣中由于多种文化多种思想汇集而迸发出一股巨大能量,这股潮流最后在曾华的引领下变成了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地向前奔流而去,将过去的一切都抛在了历史之中。

由于是战场,吕光很快就将思绪转移过来了。他转过身来,坦然地面对着气势汹汹的扶南象群。与林邑的数年交战,华夏军已经被林邑军的象群锻炼出来了。早就从刚开始地束手无措变成了今天地稳如泰山。

这扶南人还想着用象阵来欺负咱。真的是自己来找死,还把华夏军当成刚来南海地区的“初哥”?不过扶南人估计这也是没有办法,除了象群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了,扶南国在南海地区称霸靠的是它的兵多象多。但是华夏军在与林邑军地象阵作战时早就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手段,所以才能与控制制海权的海军水陆并进。迅速灭了林邑国,也不知道逃到扶南的范佛有没有将这个情况通报给扶南国。

在吕光地心里,对面超过五万之众地扶南军根本不在自己的眼里,自己这边也有五万之众。而且三分之二都是以“作战凶狠”出名的长州兵。华夏二年。国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