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立国传-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把长水军重新调上去打前锋,估计其它随官将领们会发疯的,该什么办呢?

正在这是,益州刺史周抚突然禀告求见。

“桓大人,伪蜀镇东将军李位都率部来降。”周抚带给桓温的是一个好消息。

李位都是伪蜀李家的一个旁支,一直驻扎在成都东南的兴化镇,这次听说晋军都已经打到成都城南,已经和成都失去联系的李位都立即觉得没什么奔头了,马上率领千余人跑来纳降。

“李将军,你可知成都新增了援军?”桓温希望从李位都那里知道成都的最新情况。

“回大人,没有什么援军,只有残余的数千羸兵。”李位都恭敬地答道。其实他跟成都都已经失去联系好几天了,主要是李势和成都军民急得都快跳井了,实在没有工夫来搭理李位都。但是李位都却不敢说我啥也不知道,要是这样的话,自己还有个屁的价值,说不定就被拿来顶替牛羊用来祭旗。于是谎话张嘴就来,而且还脸不红气不喘。

“和你进营时所见的大军相比如何?”桓温放落了一颗心,故而很轻松地问道。

“和王师相比如同萤光映日,螳臂挡车。”李位都献媚地说道。

顿时,大帐里的大部分人变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

送众人出得大帐之后,桓温却发现不但毛穆之留了下来,还悄然多了一个益州刺史周抚。

“道和(周抚的字),你有何事?”桓温问道。

“桓大人,我犹疑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向大人来进言,”周抚当即就直接表白自己的来意,“我觉得此次攻成都还是请曾校尉领长水军续为前军,唯有这样我才会觉得放心稳妥一些。”

听到这话,桓温刚才已经很轻松的心现在一下子又犹豫起来了。毛穆之和周抚接连来要自己把长水军重新编为前军先锋,这说明这两人对眼下的战局有一些担忧,但是真要是把长水军转为前军,那么其它大部的随官将领可就不答应了。

思来想去,桓温想到刚才李位都的话,不由暗暗定下策来,不过周、毛二人的话又不能不听,这两位一位颇有策谋,一个持军多年,对于战事变化的看法自有一套。而且听完这二人的话后,桓温的心里也不由犯了嘀咕,毕竟他也不是一般人。好,就让长水军护中军吧,其余人马为前军出击,一旦有什么事情前后也好有个呼应。

第二日辰时,成都笮桥(今成都西南南河上)南,桓温督六千都督府兵和巴东郡兵结阵向成都城进攻,以参军龚护为前锋,南郡太守司马无忌为左军,益州刺史周抚为右军,参军毛穆之、周楚随护中营。留曾华领长水军拖后护中军,掌按令擂鼓鸣金。

战鼓一响,六千晋军士气大盛,排成前突雁形阵,缓缓前行。看来桓温不但要击溃前面的伪蜀军,还要打算将他们迂回包抄,一锅就给他们端了。

而此半个时辰之前,李势正在面对着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一万余涪水回援的蜀军打气鼓劲。这些人马是李势紧急从离成都最近的涪水第三道防线郪县调集过来的。

“诸位将士,晋军犯境,直至成都,兵祸无情,连绵百姓,这是朕失德无能。将士们,你们的身后就是成都城,如果让晋军入据,朕失位事小,十万成都百姓将饱受蹂躏。将士们,你忍心看你们的乡亲父老遭受横祸吗?流离于战祸之中吗?”说到这里,李势情不自禁地流了两滴眼泪。

但是下面的反应不是很好,除了少数家在成都的军士有些激动之外,其余的人还是很漠然,在他们心里,就算是晋军是强盗,估计比李势和他的那些官吏们也差不到那里去。而且在蜀中百姓心中,这晋军怎么也算是王师,既然是王师,自然对百姓不会差到那里去。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暗自盘算着。

李势看到有些冷场了,不由一咬牙,继续说道:“将士们,对面的晋军不过五千。而且道远势穷,早已疲惫不堪。只要将士今日振奋一击,必能歼其全军。朕在这里对着苍天,对着成都十万军民盟誓,只要今日大胜,朕就从府库里拿出五十万匹锦缎犒赏将士们!”

李势这个血本可是出得重呀,下面的蜀军一听,顿时眼都红了。五十万匹,分下来一个人能分到五十匹,这是多大一笔财富呀!立即,万余蜀军不由沸腾起来,个个慷慨激昂,士气大振。当晋军列阵进攻时,蜀军也早就列成数阵,争锋相对,誓死一战。

在咚咚的战鼓声中,两军终于接战,在那一瞬间,晋军发现前面的蜀军不是传说中的豆腐兵,而是实实在在的核桃兵。

万余蜀军现在心里只有五十万匹锦缎,面前的晋军就是他们发财的最好基石。所以一接战,蜀军就恶狠狠地挥舞着钢刀长矛,只管往晋军身上招呼,好像他们身上就带着五十万锦缎一般。

六千跟着长水军后面赶路的晋军原来以为这万余蜀军和以前的蜀军一样,只要一接战就是大败溃散。谁知道人家却不是善茬,一嘴下去,顿时被崩掉了几颗牙。晋军前锋很快就被冲过来的蜀军杀得手忙脚乱,人仰马翻。

前锋龚护郁闷了,为什么蜀军在长水军面前个个跟兔子一样,被撵得满山遍野的,转眼遇上自己却突然象吃了药一样,异常神勇起来,好像能一个打两个。他娘的,你们是不是跟长水军是亲戚呀?

龚护拼命挥舞着手里大刀,一口气砍倒了好几名最先转身往后跑的军士,嘶吼道:“给老子往前冲,给老子往前冲,谁要是后退一步老子砍死他!”

但是先手让蜀军抢到了,而且人家的数量比你多将近一倍。蜀军一接战就发现晋军“也不过如此”,顿时手里的刀枪舞得更欢了,真是刀刀砍到肉,枪枪要人命呀。晋军在前锋龚护的严令下,还勉强坚持了一会,但是蜀军越打越神勇,人也越打越多,晋军却越打越气衰,越打越往后退。很快,有人开始往后跑了,躲过龚护的大刀,直接往中营跑去,反正其它晋军又不实行长水军的森严军法,大伙儿一起跑了你又能怎么样?咬我?

很快,晋军前军开始溃散,许多士兵纷纷往后撤退,在晋军阵形中现出一个缺口来了。龚护无奈,只好一边向中营桓温报急,一边率领剩下的部分前军苦苦支撑。

急报到了桓温那里,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左右两翼也遇上这个问题了,“莫名其妙”神勇起来的蜀军把轻敌的晋军打得灰头灰脸,加上人数上的劣势,到处是急报连连,让桓温也是无计可施。他正盘算着是不是把长水军调上来时,前面的前军突然局势骤变。

龚护正挥舞着大刀,一连砍翻了四个冲近身的蜀军,但是也受了几处伤。鲜血将他的铠甲染成红黑色,头盔已经被一名蜀军用长矛给戳掉了,披散着头发,势如疯颠。但是他身边的部下和战友却越来越少了,他们只顾边战边退,希望让自己早点退到一个安全之处。

几名蜀军又围了上来,受了伤的龚护觉得自己的右手越来越慢,手里的大刀也越来越沉,沉得几乎有千均重。龚护憋住一口气,猛然一转身,抡臂奋力一劈,将右边最近的蜀军军士的右膀给卸了下来。这时,他听到一个声音从左边传来,他扭头一看,原来有两名蜀军军士挺着长矛呐喊着冲了过来,矛尖闪着寒光直指自己。龚护努力让自己提起那把已经万斤重的大刀,但是在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全身的力气都已经被抽空了,就是一根羽毛也提不起来了。龚护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长矛刺进了自己的胸口,就象刺破了一层牛皮一样,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如泉喷涌的鲜血以及无尽地疼痛。龚护喉咙里骨碌了一下,却说不出一个字来,他就象一具散了架的塑像一样,轰然倒塌在地上。龚护无力地尝试去触摸就在身边的大刀,仅是数寸之地却怎么也伸不过去了。就在龚护艰难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蜀军从龚护的身边和头顶上冲了过去。

龚护战死之后,前军更加溃不成军了,退得也更快了,直接从中营桓温的身边向后涌退。而得胜气盛的蜀军紧跟其后,直往前冲,后面的蜀军弓箭手也纷纷前移,箭矢掠空而来,居然有几只射到桓温坐骑前面几尺的地方。

周楚这个时候冲了过来,一把拉住桓温坐骑的缰绳,大声道:“大人,请赶快传令!鸣金收兵吧!请长水军接应,要是全军溃败了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桓温一愣,旋即就回过神来,当即立断道:“传令中军,鸣金收兵,长水军掩护!”

马上有一名传令官转身向中军跑去,向他们最后的希望跑去。

第十九章 … 笮桥大战 2

明王时护中军,接令大怒,亲擂鼓出战。以陌刀队列阵而出,如墙而进,挡刀前者,人马俱碎,蜀军胆丧,继士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长驱至成都城下,纵火烧其城门,长水军顺势入南门,成都城破。

…………………引言摘述

曾华正骑在马上,紧张地听着前面战场上的声响。从种种迹象来看,晋军战事不利,而更远处的蜀军却是气势大盛,时不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曾大人!桓大人军令!鸣金收兵!长水军掩护!”

曾华一听到这个命令,不由怒从心底起,从夷陵杀到这里,转战万里,眼看这九十九跪快完了,只差这一哆嗦,却被这些只知道抢功的王八蛋给全毁了。你们知道抢功就不知道打起精神来,打兔子都还要费点力气,何况是一万蜀军,你以为他们会坐在那里等你来杀!

曾华翻身下马,一边脱铠甲,一边大吼道:“柳畋、张渠、徐当,列队出战,把陌刀队点起来,老子跟他***拼了!”

“接令!”只听到柳畋三人闻令后齐声大吼一声,然后快马奔到早就列队整齐的各幢队伍前面,迅速翻身下马,然后挥舞着手里的陌刀,继续大吼道:“准备出战!陌刀队,跟老子前列!”顿时,各幢应声如雷,蓄势待发!

曾华脱光了上身,光着膀子来到战鼓前,一脚把其中一名鼓手踢开,然后对跟着来的长水军鼓手瞪着眼睛吼道:“上去,你们擂!跟老子擂,要是擂错了我现在就砍了你!”面目狰狞,活象个阎王。

“咚-咚-咚,咚咚-咚!”曾华擂出的《将军令》象雷声一样顿时传遍了整个大地,长水军鼓手一听就是知道自己军主擂的是什么,这曲《求战歌》在长水军中可是颂唱已久,极受将士们的欢迎。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十二州?

请君暂上云台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听着这熟悉的鼓声,三千长水军不由地随着鼓声的节奏,齐声高唱起这首大家都会吼的出战歌。长水军将士们觉得自己身上的血已经被这雄壮的鼓声和歌声激励得沸腾起来了,他们顿时觉得自己就是马上去战死,也是死得其所,死得无所畏惧。

当长水军高歌列阵进入到战场时,蜀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看到了五十万匹锦缎在向他们招手,蜀军个个都觉得自己很快就要成为大富翁了,他们现在都处于一种欣喜如狂的状态,他们意气风发地横冲直撞,将晋军赶向溃败的边缘。

当长水军高歌从侧翼而来的时候,蜀军开始不由一愣,被长水军那气贯长虹被唬住了。但是很快蜀军将士们就反应过来了,这些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晋军居然不知死活,想挡在大爷发财的路,孰可忍大爷我不能忍。于是蜀军纷纷调转方向,穷凶极恶地向长水军冲了过去,你***,敢阻挡大爷发财,看老子不把你劈成两截。

看着蜀军汹涌地冲了过来,长水军骤然停止高歌,变得异常谨慎和凝重。他们把盾牌排得整整齐齐,密不透风,只露出警惕的眼睛和无情的矛尖。

当最前面的蜀军离长水军只有百余步,突然从长水军盾牌阵后面转出百余人。个个雄壮彪捍,脸沉如铁,身披黑色皮甲,手持一把总长一丈四尺的长刀,最引人侧目的是这把长刀的刀刃是三角尖,两边开刃,而且看上去居然有三尺长。

蜀军还没有琢磨出这奇怪的长刀有什么作用,它开始用血一般的事实向大家演示了一遍。

最先动手的是最先和蜀军相碰的徐当,只见他双手一抖,陌刀左右一抡,顿时将将两名呐喊冲过来的蜀军军士劈成四截,而且上半身被拍飞之后,下半身还喷着血沿着惯性往前奔了几步才骤然倒地,血腥的场面让许多人终身难忘。

但是接下来的场面更让他们难忘了。

随着徐当出手,他旁边的三十余陌刀手纷纷动手,只见刀光如电光飞闪,鲜血如瀑布横飞,残肢如碎絮乱舞。就在那么一瞬间,如同潮水遇到了礁石,当血红的浪花四溅之后,长水军陌刀手如礁石一般屹立不动,而刚才还如潮水般势不可挡的蜀军军士数十人已经尽数倒地,而且碎肢残躯和着鲜血散了一地。

而在另外两处,柳畋和张渠率领他们各自的陌刀手队也是大发神威,瞬时将上百名气势汹汹冲过来的蜀军斩于跟前,也各自在跟前造成了一片杀戮血腥的“空地”。

看到自己的部属在这一刻被吓住了,几名蜀军将领不由又急又恨,眼看着就要打完胜仗,却不知从哪里跑来这么一群杀千刀,硬生生对着蜀军大胜的势头迎头就是一棒。

其中一员大将大喝一声,策动座下的南马就往前冲,手里的长矛舞得跟梨花飞雪一般。旁边的蜀军军士顿时士气大振,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李玏是蜀军中有数的猛将。

这次李玏面对的是张渠。当李玏离得越来越近,张渠依然没有丝毫动静,他手里那柄陌刀依然搭在地上,刀刃上的鲜血已经变黑了,沿着刀脊经过刀尖流到了泥地上,最后深深地渗入其中,只留下一圈深黑色的痕迹。而他身后的陌刀手也都“钉”在那里,纹丝不动,他们的眼神和张渠一样冷静。

李玏看到对面的敌手如此沉着,心里反而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他不由催动坐骑,又大喝一声,来势更加凶猛了。看着李玏的长矛眼看着就要戳进已经“被吓傻”的张渠的胸口,后面跟着的蜀军军士忍不住开始欢呼起来。

说那时迟说那时快,张渠的双手突然一抖,刚才还沉寂如水的陌刀就象一只苏醒过来的凶灵,从地上一下蹦了起来,在张渠手腕的轻轻转动下,画过一条电光弧线,顺势向李玏飞去,众人面前顿时显出一道红色的瀑布。

李玏疾驶而来的坐骑彷佛被横里冲出的野牛给撞了一下,连悲嘶都来不及发出一声,就从空中骤然横侧倒在了地上,健壮的马颈在地上完全变了形,优美弧线变成了一个锐角,如同是被折断的甘蔗一般。仔细一看,原来是坐骑的马颈被陌刀从下面斜斜一刀,切开一个大口子。这个口子之深,使得整个马颈几乎都断掉了,只剩下一缕皮毛还连在那里。口子之大,使得马身上的血在侧倒的那一瞬间就倾泄而尽,使得坐骑倒在血泊中之后,却没有什么血可流了。

马倒了,李玏却还站着。他惊魂失措地站在那里,好像一时反应不过来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迷茫的眼睛在似乎在寻找什么,手里的长矛现在却成了他拐杖,成了他站立的倚仗。如果没有这支长矛,李玏可以控制不住被突如其来的恐惧吓得发软的身子。

李玏很快就回过神来,尽管对面的晋军很凶悍,但是却没有能杀死自己,老子还有翻本的机会。李玏想转个身,告诉身后的同僚和部属,自己安然无恙,大家可以继续冲过来,把晋军杀个大败。

李玏的腰刚一动,他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骤然传遍全身,这种如同被锯开的疼痛好像沉寂许久,突然如火山般爆发。李玏周围的人在那一刻清楚地看到,李玏的右腿从腰部以下,就象一块开始融化的冰块,悄然从李玏的身躯滑落,鲜血在李玏撕新裂肺的惨叫疯狂地飞溅喷涌,而在同时,李玏的身躯轰然倒地。

张渠一刀将李玏人马尽数砍翻之后,举起手里的陌刀,大吼一声:“杀!”,柳畋、徐当和百余名陌刀手也举起手里的陌刀,高声呼应:“杀!杀!杀!”气势居然比万人吼出来的还要大。

吼声刚停,只见张渠、柳畋、徐当领头,百余陌刀手排成一线散兵阵,缓缓向前开始推进,后面隔着数十步的三千长水军也举着盾牌跟着向前进。

蜀军一部分军士被吓傻在那里了,继续前进吧,已经被吓破胆了,后退吧,又不甘心。一会儿,终于有一部分蜀军军士干脆一横心,鼓起最后的勇气,晋军冲来,断了老子的财路,老子跟你拼了。

但是刚近五步,晋军陌刀手双手一抡,陌刀左右一扫,顿时地上又多了一具或者是“多具”尸首。蜀军军士就像是撞到墙的苍蝇,纷纷折于刀下。而晋军陌刀手则踏着地上的血肉,缓缓继续前进,毫无滞顿。

开始是五步,后来是十步之内,最后在陌刀手前方二十步之内,已经没有站着的蜀军了,剩下的只有散落在地上的残躯断肢。陌刀手就如同是一部收割机一样,而惊惶不已的蜀军就是他们收割的麦田。

不知是谁开始,蜀军开始溃败了,他们从精神上,乃至灵魂上被晋军的陌刀手给深深地蹂躏。血腥而凶残的场面让他们明白,他们对面的对手不再是刚才那些“豆腐兵”,而是真正的战争武器,真正的职业军人!

柳畋把手里的陌刀往属下的陌刀手队一扔,然后拔出横刀,对着身后所属的第一幢大吼道:“前进!无敌军团!”

看着如同血人一般的幢主柳畋,长水军第一幢上下用如雷般的欢呼来响应他的命令。刚才百余人自家陌刀手那凶悍无敌的一幕,不但击垮了蜀军,同样也深深地震撼着长水军各幢军士,有什么的战友在身边,这天底下还有什么可畏惧的敌人?于是,长水军三幢人马一同发动,向蜀军推进。

黑色的盾牌,如林的长矛,闪光的横刀,整齐地向前推进,如同一座移动的山,势不可挡。在混战中,整齐的长水军步兵战线的威力不比陌刀队小,它没有陌刀手那么霸道,它就像是一阵狂风一样,无声无息地毫不留情地席卷着所过之处的蜀军,就如同席卷着秋叶一样。长水军步兵阵线的军士也极其凶悍,也有不死不休的坚韧,但是他们更着重集体的配合,他们更象一群进退有度的狼,冷静却有条理地把眼前的猎物一一撕碎吞噬。

他们手里的长刀和长矛就是狼牙和利爪。冰冷的矛尖刺入蜀军军士的后背,锋利的刀刃割开蜀军军士的胸口,凄厉的惨叫和鲜红的血没有让长水军军士们的手有一点颤抖和迟疑。他们收回长矛和长刀,把已经失去生命或者失去抵抗力的敌人丢在身后,犀利而专注的眼神转向了下一个目标。

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在战场上你唯一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所有还在顽抗的敌人;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的战友,而对敌人的怜悯就是在拿自己和战友的生命在开玩笑;你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勇气和配合,再凶猛威武的敌人在勇气面前都会变得懦弱,再孔武有力的敌人在配合下都会成为绵羊。在经过几次血战之后,长水军将士更能体会这个信念。

刚才在其它晋军面前还威风八面的蜀军在长水军面前就像是一群被吓破胆子的兔子,纷纷向成都跑去。桓温等人站在那里,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场极具戏剧性的大逆转,彻底地傻在那里了。

最后还是桓温最先清醒过来,拔出长剑来,大吼道:“蜀军已败,给我冲!冲进成都城!”

刚才的情景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的蜀军已经被长水军赶着跑了,自己冲上去纯粹就是痛打落水狗,这样的便宜不占那就真的是刚才逃跑的时候把脑袋给跑坏了。

顿时,晋军军士们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突然神勇起来,看模样一个能打人家蜀军几十个。他们举着刀枪,大声呐喊着,直扑正在慌不择路、四处散逃的蜀军,兜住人家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乱砍。

顿时,战场上更加鼎沸,凄厉的惨叫声,求助的呼叫声,兴奋的欢呼声,掺杂着马嘶声,一浪又一浪地回荡在笮桥大地上。

曾华在数十名亲兵的团团护卫下,沿着被长水军“清洗”过的战场往前赶。虽然曾华的骑射不错,但是舞起陌刀就跟猴子舞木棍差不多,所以就没有资格上前率领陌刀队突固陷阵,而且现在他麾下又没有骑兵,不能让他发挥特长,所有只好在后面指挥长水军全线突进。

曾华看到自己所处的地方一片狼藉,就跟被一阵飓风洗礼过的一样。盾牌、刀枪、残旗,还有蜀军的尸首,横七竖八地散在地上。微微湿润的泥土四处是一块块暗黑的斑迹,那都是被敌我双方不知流了多少的鲜血浇灌而成了。

一个微弱的声音从近处传了过来,差点被远处的欢呼声和喊杀声给掩盖住了。曾华和亲兵们闻声转过头一看,发现一个士兵趴在地上,在艰难地爬着。

泥土和鲜血已经让众人看不清他的脸,也看不出他身上铠甲外袄的颜色,大家只能从铠甲的样式才分辨出这是一名蜀军军士。他努力地用手扒,用肘撑,拖动着自己的身躯在泥地里慢慢移动。仔细一看,大家可以发现他的身下拖着一包黑乎乎的东西,应该是从他肚腹里流出的肠子。

没有人知道他的痛楚有多深,也没有人知道他还能活多久,大家只看到他在爬,艰难地向前爬。大家不知道他的家在哪里,但是众人都知道,他爬去的方向就是他家的方向。

曾华不由地觉得鼻子一酸,他伸手阻止手下亲兵准备上去乱刀砍死这名顽固的蜀军士兵。他摘下弓来,搭上箭,奋力一张,顿时将弓拉满,箭尖直指这名士兵。曾华凝神屏息,神情异常地肃穆和郑重,彷佛在做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

“嗖”的一声,箭矢直插入这名还在爬动的蜀军士兵的喉咙。瞬间,这名蜀军士兵被定格在就在那一刻,他伸出的手微微抬起,指向前方,无力的头颅微微抬起,眼睛充满了渴望和绝望。

“好生厚葬他!”曾华嘱咐道,“尊重这些勇士,不管他在死亡的阴影中挣扎还是坦然,任何一个经历死亡的人都是勇士。”

说完这些,曾华彷佛被触动了什么,策马站在那里,凝神往前注视着,看着远处正在厮杀的双方,还有更远处的成都,或者更远更远。

最后,曾华转过身来对等待命令的亲兵们说道:“走吧!我们去成都,走我们必须要走的路!”

这个时候,前面火光四起,原来桓温指挥中军尾随败军冲到成都城南门下,发现大门紧闭,看来城里的守军看到城外大败,早就关上大门,连逃命过来的己军都不准放进来。溃逃而来的蜀军败兵无法,只好大骂一通又转向其它城门,再去碰碰运气。

而紧跟来的晋军中军是刚刚由“败军”转成胜军,许多器械都没有准备好,没有办法攻下城门来,只好放上一把火然后又跟着溃军转向其它城门,看有没有便宜可占。

当“脚踏实地”地长水军来到南门下,城楼上的蜀军已经被大火烧得一干二净,也就不慌不忙地架起云梯,毫不费劲地把南城门攻了下来。

成都城破!

第二十章 … 入成都

闻晋军破城,蜀人惶惧,无复斗志。势开东门奔北走。明王闻势走,分部封伪宫及府库,自率众穿城而追。未及十里,势闻长水军衔尾追至,自诣路绝,乃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军前。

…………………引言摘述

曾华进得成都城时,长水军已经迅速向城中伪宫和府库这两个最重要的地方冲去。冲得城来,先占领府衙枢要机构,宣告正式占领该城,同时再把仓库等储备战略物资的地方也一锅端了,这攻城的事就算齐活了。这种活长水军在江州、江阳、南安都干得极熟,各幢人马自然分工明确、动作迅速。

曾华拍马快走,很快就跟在第一幢后面来到伪蜀王宫。这一大片建筑物是在前三国蜀汉王宫基础上修建的。公元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灭蜀汉后,这里的一部分就成为益州刺史府。

后来李家在成都建立了伪蜀政权之后,就加以修缮,成为伪蜀的明府王宫。到了李势的老子李寿手里,由于羡慕石虎在邺城风生水起,宫宇壮观秀美,于是发挥刻苦学习,迎头赶上的精神,成立尚方御府,把各州郡的能工巧匠全部“请来”充实其中。先将城外的南河引入城中,已成曲水,然后在两边广修宫室,极尽奢华之能。到李势继位之位,也是子承父业,接过老爸的枪,站好最后一班岗,继续完善宫室,并且开始广征民女,充实内庭。

所以当曾华站在伪蜀宫门口的时候,心里那个感叹呀。这座俊美精伦的王宫总算让自己看到了古代的“万恶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堕落的罪证,这也让他有了奋斗目标,以后有钱了咱到处去修宫殿,什么九寨沟、张家界、崂山、鼓浪屿、庐山、黄山、金刚山、樱岛、下龙湾,凡是自己知道的风景区,统统买下一块地来,修上一座城堡宫殿,也不枉我白穿越一回。

正当曾华站在宫门口使劲YY的时候,从宫内奔出来一人,一开口就把曾华的兴头打掉了。

“禀报军主,伪蜀李势跑掉了!”开口说话的是柳畋,刚才是他率领军士在宫里转了一圈,看来他的识途能力非常好,在没有向导的情况居然没有迷路。

“跑了,李势跑了?”曾华从YY的飘飘欲仙中一下子掉落到地上。既然在成都城下已经出手了,就用不着藏着掖着了,该出手就使劲出手。首功虽然跑不掉了,但是要是没能抓住“首恶分子”李势,这首功有点不完美呀。

“是的,回军主,我询问过这里面的几个内侍,他们说满城嚷嚷我军破城之后,这宫内上下惶惶不安,这时来了一群伪蜀的文武百官,拥着李势和他的几十个家眷在数百名禁军的护卫下乘乱打开东城门跑了。”柳畋回答道。

“出东门!想跑?没那么容易!”曾华当机立断道,“黔夫,泊安,你们率第一幢留守成都,分兵把伪蜀宫和府库给我看起来,没有桓大人和我的军令,谁要是敢擅入者,杀无赦!传令给绥远、定山,立即集合人马,随我出东门,前去追赶李势。”

当曾华一马当先,率领两幢人马出东门直追李势的时候,桓温这才接到通报,说长水军已经攻陷成都城。

接到这个通报的时候,桓温正率领他的六千中军在西门兜***。虽然长水军从南门冲入成都城,城中大乱,但是守西城门的伪蜀军由于没有接到通报和命令,不知道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长水军一路突进,途中却没有放火,所以各城门的伪蜀守军虽然听到城里哭声震天抢地,却没有想象中城破的那种火光四起的情景,于是吃不准到底是什么回事,所以也没有什么反应,只好在城楼上坚守岗位。

而正在城下碰运气的桓温中军虽然也听到城中哭喊声震天,但是也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火光冲天,加上城楼上还有伪蜀守军,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只顾四处去寻找引火易燃之物,准备在这西门再放一把火。

当桓温中军接到通报时,西门伪蜀守军也接到了确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