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荀世香-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ˇChapter 10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06:59
荀府已有好几年没有过这样的喜事了。荀襄觉得,最起码表面上一切都是喜气洋洋的。新夫人的房里大多都是唐家的侍人和管家在守着,荀府的妯娌们始终保持着观望的距离,虽然之前府里已经流传了不少对唐家女子的风言风语,可她们还是认为先看看叔伯们的态度再行事。
荀襄作为关系最亲近的小姑,不至于为了一时的好奇惹得荀爽不高兴,也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围观众人忙碌的景象上。偶有几家同龄的世家小女与她闲聊,没有聊得舒心的,她也是仅仅客套几句就罢了。小姑娘们在一起聊得不过是衣服首饰,和谁谁家生得好看的郎君罢了。这三样是荀襄一样也插不进话去的,想和她们说些做点心的心得,想必她们也是不感兴趣的。只不过听她们说到颍川炙手可热的世家公子们时,有几人都默默地将视线瞥向了荀谌,只不过碍着荀襄在旁,不好意思仔细讨论罢了。
荀襄暗自称奇,荀彧哥哥自幼就有婚约在身,世家的女儿们就有些退而求其次的意味将目标投向了像荀谌这般的少年。她想,二伯家的三个哥哥都是极优秀的,不知道荀爽是不是因为这个也有些嫉妒了。
“咦,那个公子是哪家的,竟不曾见过。”一个陈家的小女儿突然伸出玉手指向了正立在厅前的郭嘉。荀襄先是看了这陈家小女一眼,是陈群某个不知名的堂妹。又看看郭嘉,因为他平日常穿的素服着实不适合出现在婚宴这等喜庆的场合,临时借了一套荀谌的月白深衣,却还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荀襄注意到郭嘉与她的境遇一样——大多人上前与其攀谈几句便走开了,留下他一个人站在那里有些无所事事。
“诶?我也没见过,可他生得真好看呐,可是没听说过哪家还有这样的公子啊!”另一个小姑娘凑过去惊奇道,言语里透着希冀,真的很希望郭嘉也是个出身名门的贵公子。这时郭嘉也看到了同是一脸呆样的荀襄,向她招了招手,荀襄也朝他招了招。可惜郭嘉总是穿着一身素服,今日虽只换了身同样浅的衣服,竟要比平时俊朗了许多。
若是再过两年,郭嘉也能长成一个玉树临风的好青年罢。
荀襄索性起身朝他走去,两个闲着的人凑在一起说说话总不至于没事干!只是她好像听到身后小姑娘们的议论声“嗡嗡”地开始了。
“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原来成婚是一件如此枯燥的事情!”荀襄终于见到个能诉衷肠之人便开始大吐苦水。郭嘉也深有体会:“我比你好些,一直觉得成婚很枯燥。”
“早晚都有逃不掉的这一天啊!”荀襄触景生情,其实她也不想在荀彧大喜的日子里伤春悲秋,可是方才议论郭嘉的那位陈群小堂妹不过和她一般年纪,都已许了亲了,她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荀爽这个做父亲的对她的亲事还是不怎么上心的。
郭嘉觉得好笑:“你现在才多大,哪里需要考虑这个……”荀襄刚想反驳,就听外面已宣“吉时到”。荀彧与身着嫁衣的新夫人进门来,看这身形就知唐家女子是个娇小的人儿,只不过面被红珠帘,看不清长相。荀彧则是一身黑底红滚边的婚服,面带微笑。
荀襄更加坚定了她的想法——她是不会又一次屈服于父亲的!
荀彧一整天都因大婚身缠琐事,荀襄只来及去道贺一番就再也插不上话了。于是第二天早早的就起床带着一笼冒热气的豆沙包溜到了荀彧院里,慰问是假,为睹新嫂子风采是真!
荀彧两夫妇已从长辈们那里定省回来了,此时唐氏正给荀彧更衣,荀襄手里还拎着一笼豆沙包,登时就呆在门口了。
唐氏果真是个娇小女子,身材还不及荀彧肩头,身着茜色常服,绾着简单利索的妇人髻,此时正伸手拂去荀彧衣角的细尘,玉指白皙。
“阿襄?”荀彧无意间侧目才看到杵在门口的荀襄,唐氏闻声也回过头来看她,她这才看清唐氏的容貌。只是中人之资,五官只是清秀,气质也不出尘。好像资质平平的女子,没什么值得挑拣之处。
“见过嫂嫂。”荀襄先反应过来,上前去友好一笑。唐氏愣了一下,也回笑道:“原来是小姑。”
“彧阿兄,我带了些红豆包,你早上起得急,肯定没吃好。嫂嫂也来些吧。”荀襄一看没话说了,只好端上重要道具——热腾腾的红豆包。荀彧回以暖心一笑,红豆包是他偏爱的甜食之一,荀襄为了做表面功夫也是投其所好。
只见荀彧取了两个红豆包,对荀襄说道:“方才六叔唤我去书院看看,隔了那么些天,怕是有不少事务留给我了。阿襄若是发闷,便和你嫂嫂坐会儿吧。”又对唐氏温和说道:“夫人可与父亲母亲同用午膳,无需等我。”唐氏轻声应诺。
荀襄面不改色恭送荀彧远去,内心却翻腾不已。她老爹实在太不人道了,新婚第二天一早就把荀彧哥哥抓去书院耕耘,还果真不怎么待见这个侄媳妇!虽然荀爽对小辈们一向不假辞色,可这次荀襄早已感觉到父亲的怨念越积越深,唐氏的悲惨指数马上就要赶超她的了。
于是荀襄打定主意,也磨起性子来,准备心平气和地同唐氏聊一聊。她便随意地坐了下来,给唐氏夹了一只红豆包,自己也拿起一个吃了起来。
“嫂嫂不喜甜食?”荀襄见唐氏小口地吃着红豆包,似是细品又似是不喜,就只好没话找话聊。唐氏没想到她会这样问,停了一瞬才道:“不是的,红豆沙很好吃,研得也很细。”
荀襄点点头,两人一时又有些沉默。荀襄只好又装作随口道:“对了,还不知嫂嫂闺名?”
唐氏放下箸,回道:“单名一个孚字。”
荀襄又点点头,实在不想尴尬地先开口了。只好默默将剩下的红豆包吃完。她拿了十只来,荀彧带走两只,唐氏只吃了一只,她竟把剩下的七只全都吃完了……
“如此就不多打扰嫂嫂了,若是嫂嫂有需要,可以随时找我。”荀襄消灭完所有红豆包,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打道回府了,客套了几句,唐孚也不欲挽留,只是她起身时觉得下腹一阵坠痛之感,也不曾有疑问。还没等她走开两步,就听唐孚“呀”地叫了一声,荀襄疑惑,回头看见唐孚正盯着她方才坐的软垫,面有讶色。荀襄低头一看,只见那牙色的软垫上赫然染了一小滩血。她下意识地朝臀部一抹,一股黏腻之感,将手拿到眼前一看,手指上也沾了血!
“天啊!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会流血!”荀襄立刻就绷不住尖叫出来,她从小就怕磕着碰着,不是怕疼,而是怕血,此时她身上却流出这么多血,当下就觉得两眼有些发昏。
“小姑莫怕,你这只是来了月事,我去给你拿月事带。”唐孚见荀襄惊慌失措的样子,猜出这小姑娘怕是来的初潮。
荀襄一听是月事,心中有了个模糊的概念。她自幼丧母,父亲也一直没有续弦,没有姐妹,都是哥哥们教导她,所以对于女孩子的事情,她了解的也不是很详细。
不过来月事大概是不怎么令人面上好看的事情,此刻竟然让荀彧刚进门的新夫人,她一直心存排斥的嫂嫂亲眼目睹了!荀襄傻在原地,只觉下身忽冷忽热,手上的鲜红也提醒着这不争的事实确实是已经发生了的。
荀襄痴傻的状态一直维持到她一身清爽地窝在软榻上,手里还捧着一碗烫人的姜糖水。她有些无所适从地挪了挪,下身多了个有些硌的布条——是唐孚给她拿的月事带。
“小姑可觉得好些了?”唐孚推门而入,带血的软垫已被她处理,荀襄新换的衣服也是她差人回去荀襄的房间取的,姜糖水倒是很好准备。
荀襄听见唐孚又唤她“小姑”,再注意到她手里拿了许多白花花的月事带,只觉得头更晕了,气若游丝地说:“怕是不见好。嫂嫂还是不要唤我‘小姑’了,阿襄便好。”一声声“小姑”让她觉得她已不是稚嫩的豆蔻少女了。
“阿襄不必担心,这几天多多休养,不沾冷水便是。”唐孚走过来轻声安慰她,又将手里的月事带包好,说:“这些你拿回去,过几个时辰换一次就好。”
荀襄沉声闷道:“麻烦嫂嫂了。”好像有人说过,女孩子来了月事就是变成熟了。
她长大了。
ˇChapter 11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08:52
荀襄捂着小肚子躺在床上,虽然经期已经过去许久,可她还是敏感地觉得那陌生的疼痛还在那里徘徊。
唐孚告诉她,女孩子初来月事的前几个月,每次的时间都不是很一致的。荀襄只想未雨绸缪,恨不得每天都垫上月事带,虽然会觉得那里鼓鼓的很难受。
也不知道是不是唐孚把这恼人的事告诉大家了,她总觉得荀爽审视她的目光又多了些,荀谌见了她则是一脸唏嘘,荀彧虽然没表现什么,但是对她的问候和关怀也多了些。
最正常的大概是郭嘉了,一切如常,只不过某天带她去城南吃了两碗红枣红豆“双娇羹”。
“缺席”的荀攸在荀彧的婚礼后,应大将军何进的征召,马不停蹄地前往洛阳就职。荀攸带着妻小启程那天,荀襄还特地忍着月事的疼痛去小菜园里挑了两捆嫩绿健康的小油菜,塞进荀攸的行囊里。她觉得对荀攸来说,一路上吃不到新鲜的青菜应该是很痛苦的。
荀襄又翻了个身,瞥到案上摆着的红豆羹,是唐孚早上来送给她的,还是她亲手煲的。不过此时已经凉了,她之前尝了几勺,味道有些淡。她猜唐孚还是姑娘时应该是养尊处优的,好在性格上倒不像那么难处,二伯母陈氏看着这个儿媳妇这般模样,心里也稍稍松了下来,不过面上还是很客气冷淡。
荀襄叹息一声,怎么看起来主子是个好脾气的,带来的下人却是不好相与的样子。荀府的下人虽不多,可对新驻扎进来的唐氏一伙打心眼里排斥,那些唐氏来的人也像是颐指气使惯了,好像被唐孚训斥后才收敛了些。
荀襄和别家姑娘不一样,七岁以后就没有贴身丫头了,不过这都是荀爽的意思,也不能排除荀襄鲜有人能招架得了的本事。所以她每次都是将换下来的月事带包起来,偷偷拿到外面去丢掉。
唐孚还道这是件喜事,可她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更折磨人了。
况且她总觉得父亲他们都知道了这恼人的事,总觉得是唐孚“泄密”了,因此对她的殷切关照也有些耿耿于怀。
荀襄在床上自哀了好一会儿,透过窗户看看外面的天色,惊觉该起床陪荀爽用早膳了,忙连滚带爬地起身洗漱穿衣,诚惶诚恐又万般踌躇地出门去了。
荀爽近日都叫荀襄定省,陪他用早膳,这是以前荀彧等“贤侄”才有的殊荣,荀襄真不知父亲怎么突然对她“重视”起来了。虽然通常一席饭下来父女二人并没有几句对话,荀襄只好以眼观鼻。
“等会把这个新茶给彧儿送去。”荀爽放下箸,拿起绢帕拭了拭嘴,沉声吩咐道。
“是。”荀襄随着荀爽的节奏细嚼慢咽,此刻也没吃饱,不过还是连忙应了,将桌上的一袋茶叶取了来,轻声出门去。
走到外面她才偷偷地打开只带瞧了瞧,新茶的清味儿香鼻悦神,她也不能分辨这是什么茶,只知荀彧一向好茶,茶与熏香总是密不可分的。荀爽足不出户多年,这茶怕是他在洛阳的旧友给他捎来的优贵品种,他还特意叫她给荀彧送些去。
“嫂嫂。”荀襄进了荀彧的屋门,第一个见到的人却是唐孚,可一见着她,荀襄便会想到那不堪回首的一天,唐孚所谓的值得高兴的一天。
“阿襄来找夫君的?他此刻正在更衣呢,你在此稍等。”唐孚正命下人将早点摆上案,又是置好一番碗筷,又问:“阿襄可要在嫂嫂这里再吃些?”荀襄扫了扫一桌比起荀爽那里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平淡早点,还是点了点头,唐孚就命下人多添一副碗筷。
荀彧还未出现,荀襄与唐孚对面坐着,谁也没有动筷,她将那包新茶放在案上,盯着唐孚衣摆的绣纹研究起来。因为唐孚是新妇,穿的衣服大多是娇美的淡绯色,用的绣线则是绛色的,线条精美,大气典雅。
自从荀彧成了家,他的房间果真一点也不像单身男子住的地方了。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都被唐孚用花草妆点起来,多了几样别致的玩器,当然最难以令人忽视的还是唐孚这位女主人,还有立在一旁的唐家奴婢们。
荀襄真觉得他们就像凭空多出来的一样。
“你们先下去吧,把回廊外的花浇一浇。”唐孚似是看出了荀襄的排斥,将身后候着的下人遣退了去。
“嫂嫂喜欢养花?”荀襄觉得她又有必要开始与唐孚没必要的对话了。
唐孚含笑道:“还在洛阳时闲来无聊学来的一处本领,现下都交给婢女们打理了,不过烦闷时看看花花草草倒也不错。夫君似是偏爱兰花,我便养了几株。”
荀襄颔首,屋子里果然多了几株修剪别致的兰花。她之前倒不曾听闻荀彧还钟情于某些花草。
“阿襄这回带什么好吃的来了?”荀彧终于出现,含着笑看着这一对姑嫂。也难怪荀襄来他这里的次数频繁了些,多半时候也会拿些点心当障眼法,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这其中有一半是来自荀爽的授意。而荀襄当然听得出荀彧的调侃,扬了扬手中的一包新茶,道:“是父亲教我来的,可是新茶呢。不如我去煮来尝鲜吧!”
唐孚本想使婢女去煮的,也得作罢。荀彧笑着向她解释道:“阿襄什么都喜欢亲历亲为,这样的性子也好。”都是荀爽教育出来的。
荀襄煮茶的手法已称得上熟练,她已斟好了一杯摆在荀彧面前,而荀彧竟不是端起来品了,而是转手递给唐孚,请她先尝。唐孚轻声道谢后品了一品,赞道:“妾身虽不懂茶,可这茶的味道比平日里喝的那些出脱许多,前味微苦,后味清甜。”
荀襄只当她是客气话。
“荀彧阿兄,你呢,娶亲前就像这杯茶。”荀襄也给自己斟了一杯,浅色的茶水在杯中还能闪出些许波光。她又指了指案上的小米羹:“现在像这个。”
荀彧被她的比喻逗乐,问:“这是如何说法?”
荀襄啜了一口清茶,味道果然如唐孚所说那般。道:“这茶闻起来是清冽悠远,小米羹则是香甜,倒是能填饱肚子。”
ˇChapter 01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10:43
荀襄天还没亮就裹着一小包行李溜进了停在荀府马厩旁的马车里。这辆车是被用来装行李的,她便将自己埋在行李中间,只留出一点缝隙用来呼吸。怀里的小行李装的多半是些充饥的点心,她的多半行李都拜托给了郭嘉。
虽然荀彧和荀谌看着郭嘉比来颍川时多了一倍的行李表示惊奇,可也没有细问。
不错,荀襄这次的大计就是躲进运行李的马车,偷偷跟着荀彧他们到洛阳去。
这次的计划难免少不了个帮凶,舍郭嘉其谁?
荀襄又往行李堆里缩了缩,运行李的马车比不得坐人的,底板又冷又硬,还有些简陋。初春还是有些发寒,她真有些后悔没穿件厚些的衣服。
虽然她出了一身的汗——都是担惊受怕来的。不管路途中会不会被荀彧两兄弟发现,荀爽这个做父亲的也是早晚会知道的,只求她能如愿跟到洛阳去,荀爽纵然是滔天的怒火也烧不着她了。
荀彧等人此去洛阳是为着拜会名士,还不知要多少时日,唐孚月前被诊出喜脉,就只好把她留了下来。不过她这个不受待见的媳妇一个人留在偌大的荀家,荀彧心里也有些不踏实,将为人父的心情,荀襄也体会不了,只想着若是荀爽命荀彧把她押回颍川,她就可以留下照顾荀彧等人为借口,这个兄长可真是个优质的挡箭牌。
荀襄期待又忐忑的功夫,太阳便升起来了,她已能听见下人们起来干活喂马的动静。郭嘉跟她说她须在这马车上老老实实呆一整天,到了晚上才能出来,借着天黑荀彧也不好再把她送回来,而一晚上的时间足以她“说服”荀彧了。
要在这颠簸的马车上老老实实呆一天,听起来是极容易的,驾车的伙计无须顾及车上的行李,赶得马车速急也十分不稳,弄得荀襄的脑袋,身子都会时不时撞到行李。况且躲在马车上不能方便,她也不敢喝水,还不过晌午便已口干舌燥了。
浑浑噩噩地熬到这天黄昏,荀襄只觉得她已忍到极限,再也压不住胃里的翻腾和浑身的不适,扒开压在身上的行李,想要冲出马车去。赶车的人一时也未注意,偶然一瞥见车门欲开,车门外还是挂了锁的,荀襄挣不开,用的力也大了些。赶车人也不赶车了,见马车停了车门还在剧烈的晃动,还以为是白日里见了鬼了。
荀襄虽然没能忍住,破了功,荀彧满脸无奈之下也没有把她赶回去,荀谌也调笑道:“就知你不会乖乖留在家里。也罢,多个厨娘也好。”荀襄瞪着眼,也自知理亏,嘴里正干渴,只好先听训,多亏郭嘉贴心地递上一只水囊,荀襄接过,只觉得对郭嘉很是愧疚。(忍不住乱入:这是坑队友啊!)
于是荀襄便真的当起了厨娘。
荀氏在洛阳也有一处房产,地处繁华。荀攸先前来洛阳,正是住在这里,现在荀襄跟着荀彧他们也搬了进来,久空的宅子里多了几分人味儿。
其实荀襄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她想要吃喝玩遍洛阳,没有银子怎么能行?虽然她自己也随身携带了小金库,但她深知坐吃山空这个道理,所以才会顺势应了荀谌的玩笑话,原本聘请厨娘的工钱也就发到了她的口袋里。加上荀彧有时也会给她一些零花,她每月就有了不少固定收入。郭嘉更绝,闲来无事就会一个人跑到街口去,搭个算命的铺子,自诩熟知周易八卦,却不想生意冷清,来的大多都是女客——其中还有不少是借机问路的。他觉得更加无聊了,这差事仅做了几天就罢了。
相较起荀襄,郭嘉的荷包实属干瘪了些。不过荀襄可还记着他在阳翟时还是个少爷,存银自是少不了,只是很少出手阔绰而已。荀襄趁着每日上街采买之便,拉着郭嘉,两人立誓联手吃遍洛阳城。当年他两人心心念念荟香居就是常去之地,赫赫有名的“十二果酥”更是每逢必点。
荟香居坐落在洛阳城的繁华中心,算是个二层建筑群落,荀襄每次都喜欢跑到二楼靠窗的位置欣赏洛阳的街景,毕竟这等热闹与繁华,颍川已多年未有了。这天她拎着一只盖布的小菜蓝晃了进来,找到她二楼靠窗的固定位置,对着伙计噼里啪啦报了几样菜名,便兀自向窗外探去。郭嘉这两天又发现了新的去处,成天往对街的一家小药铺跑,她也没得空去视察一番,不知其中又有什么乾坤。
不多时一样样精美的小点心便被端了上来,荀襄不着急吃,先取了一块黄豆蓉碾碎,再掀开那只小菜蓝,只见里面放的不是青菜,而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黄鸡。
荀襄把碾碎的点心撒在篮子里,毛茸茸的鸡仔们便开始四处啄食。她买这些小鸡来可不是当宠物养的,而是用来下蛋的,喂它们一顿好吃的也无妨。
自从来了洛阳,荀襄也是真心的把厨娘这差事用心做了起来。洛阳的米价油价都比颍川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还有肉和青菜的价钱也是只涨不跌。她知道这两年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从去年开始闹得沸沸扬扬的黄巾乱也是因此而起。荀家当然供得起粮食,只是她觉得能减则减,自给自足也是不错的。她注意到洛阳的宅子里还有几口水缸,可以用来养鱼。院子里也有几圃荒废,才教荀攸收拾了出来,若是得空还可以种点小菜。
荀襄开始沉醉在自己筹划的美好生活里,直到一个婀娜身影走到她身边,捎来些许香气。
“小妹妹你也喜欢熏香吗?”这道声音真如黄鹂鸣翠,清风弹磬。荀襄闻声抬起头来,只见一明艳女子,身着同样艳丽的海棠色裙裾,黛眉弯弯,唇含笑意望着她,身后还跟了一个侍女。
“我不是小妹妹。”荀襄被这女子惊呆了,她近日来俨然成了荟香居的常客,这女子她也见过几回,虽非绝色,却一见难忘,其他客人也频频将视线投去。不曾想这女子竟来主动找她搭话,可这“小妹妹”一称着实令她感到恼火。她分明还有一年就要及笄了!这两年着实从一个小丫头长开了变成含苞待放的少女,瞧着女子虽比她大那么一点,也不至于是“小妹妹”。
“呀,不好意思呀。”明媚女子睁大了眼,忙跟荀襄道歉,“只是看你皮肤那么嫩,还以为是个小姑娘呢,是我唐突了。”脸上摆出的诚意倒真不似假的。她又指了指荀襄对面的位置,询问道:“我可以坐下吗?”
荀襄只得点点头,她虽不喜有人打扰,可也不忍拒绝。倒是不明了为何这个官家样的少女为何找来了她这个一没侍从,二没排场的小角色。
“我姓环,单名一个燕字。你可是喜用丁香呀?”明美少女见荀襄同意她入席,很是高兴的样子,荀襄这才反应过来,人家与她搭话问的不就是熏香之事吗。
“我姓荀,也是单名,是个襄字。只是习惯用了丁香,就一直用了下去。”对方已自报姓名,荀襄也只好出于礼貌回报了去。熏香还是荀攸那年送她的,味道倒是蛮合适她,已会随着荀彧的步调用起熏香来。
“你果然姓荀!”环燕像是捡到了什么惊喜一样,连声调都提高了,话尾还捎带着欢乐。倒是荀襄不解了,难道熏香之人就必姓荀吗?她分明嗅得出这环燕也是熏香的,味道有些似甘松。
ˇChapter 02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12:11
“荀妹妹是刚来洛阳吧!”环燕关切问道。荀襄仍是有些不解为何这少女会对她上心,不过还是诚实回道:“是的,只初来了一月。”
环燕见自己又料中了,喜道:“你来洛阳一定没想错过这些名吃吧,对了还有南街的集芳阁你可也去过了?那一家的熏香最是好闻了!”荀襄见这环燕似也是美食与熏香中的行家,不禁动容道:“来洛阳一月,所去的名店,尝过的名吃才不过冰山一角,你说的那家集芳阁,颍川也有一家!”
“颍川,颍川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我几年前就很想去看上一看了,只是父亲管束我太严。”环燕眼中绽出光彩,话语转处倒是含着深深的可惜了。她又问道:“荀妹妹还会回颍川去吗?”荀襄正叹原来这环燕家教也是甚严的,不免联想到自家父亲那张不怒而威的面庞,登时一个激灵,她是不是向这环燕透露的多了些?只是环 燕也像是个心直的女子,却不会觉得她是个聒噪的人。
“这……我也不知,也是要听家中安排的。”荀襄低下头,又撒了些糕点屑,篮子里的小黄鸡们欢快地叽喳着。
“啊,可留在洛阳也是不错的,我还可以带你访遍名吃啊!再向你讨教些熏香之事就更好了!”环燕又流露出些许惋惜之色,话言至此已把荀襄当做好姐妹了。荀襄有些疑惑,是不是洛阳的女子都是这样热情开放的,太容易就能交成好友?想她在颍川接触的少女们基本都是留有矜持的,遇见环燕这样的女子,她反倒不知如何应对了。
“呀!我阿兄来找我了,我们有缘再见吧!”荀襄正顾左右言其他,倏地一下瞥见从对街急忙忙走出的郭嘉,环燕闻声也向窗外探去,搜寻着什么。而荀襄可算逮着机会“脱身”,立即站起来对仍在张望的环燕告别,等环燕回过头来要喊她时,荀襄要已挎着篮子留到了楼下去。
“嘉嘉!”荀襄跑到街上,隔着不少行人就朝郭嘉喊道,而郭嘉方才明明已出了那药铺的门,此时又被拉了回去。拉着他的,竟是一个衣着讲究的锦衣青年。
荀襄的呼唤淹没在鼎沸人声中,她只好先跑到对过去,拉住郭嘉的衣袖瞪向对面那个痴缠不休的锦衣青年。
“你这人怎么没完没了的?”荀襄头一次见郭嘉皱着眉,用不耐烦的语气对那锦衣青年说道,她又拧头看向锦衣公子,瞧郭嘉这面有不善的样子,连陈群都受不了这待遇!
“呔,这怎能叫没完没了呢?俗话说一个病秧子背后总有个药篓子……”锦衣青年摊开手,兀自发表着言论,郭嘉冷哼一声:“这俗话大抵就是你编的,再说我不是病秧子,你也算不上药篓子,充其是个话篓子!”他撂下话就转身欲走,还没来得及拉上荀襄。
“咦,你莫走啊!你若不来了,我也要追到你家去!”锦衣青年听了郭嘉的冷讽也不恼,还是嘻笑着回他。
“告你扰民。”郭嘉又冷哼一声,真的走了。荀襄只来得及又回头看了一眼仍立在原地的锦衣青年,浓眉细眼,此刻还端着手笑着。
今天碰到的怪人真多,她嘟囔道。
郭嘉的面色已渐渐恢复,又是一派春风和煦,低头问道:“阿襄碰到什么怪人了?”
荀襄想了想,环燕倒也称不上是怪人,反而像个妙人,看见她时就觉得仿佛是阴霾中的一线晴空,晴空下的一眼清泓。还是荀襄自己呆在颍川太久,又不喜结交世家少女们做朋友,恐怕她自己才是怪人呢!
“我呀,碰到了一个环姓女子,只闲聊两句就散了,不过以后肯定还能见到她。”想到环燕是荟香居的常客,又对洛阳名吃的坐标如此熟悉,说不定在买熏香时都能遇到她!
“环姓倒是少见,不知你说的那女子可是官家的,朝中有位太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