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荀世香-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温和一笑,道:“文若先生太客气了,但说无妨便是。”
荀襄便毫不客气地说了:“因为‘荀姬’听起来很像‘熏鸡’。”
袁绍:“……”
荀彧:“……”
袁绍忍住笑意,道:“那就……”本想说“襄姬可好?”又考虑到依荀襄的思维,“襄姬”也成了香鸡……若随了荀彧他们一样喊“阿襄”,又显得太过亲昵。
荀彧尴尬道:“阿襄顽劣惯了,让袁大人见笑了。您不必迁就她,‘荀姬’便好。”他被喊了那么多年“熏鱼哥哥”,不也照样没换名字?
荀襄偷偷撇了撇嘴,虽然“熏鸡”很好吃,但是真的很难听!
“荀姬不仅生得可爱,又灵敏过人。绍就没有这样的妹妹,很是羡慕文若先生呐!”袁绍尝过荀襄的拿手好料,不由得夸赞道。只不过提及“荀姬”这称呼时,笑意甚浓。
荀彧与他又客气了几句,听得荀襄很是无趣。不过看得出他两人相处得很融洽,听说袁绍结交了不少名士,其中大多又是荀爽的老朋友,与荀家也很是交好。许是因为这个缘故,荀爽和荀彧很欣赏他,彼此聊得也很投机。
荀襄对袁绍的印象也是不错的,虽家世显赫,为人却不倨傲过分,衣着打扮又十分恰到好处,荀襄觉得他真是穿什么都好看,这样年轻有为的青年在洛阳一定很受少女们的追捧。
事实证明她的想法是正确的。不久之后的午后,她在自家后花园发现袁绍与一个女子正相对立在小石亭中,因为离得太远,也看不清他们的表情。荀襄四下望望,他们果真会挑时候,荀府侍人本就不多,正值午后更是一个人影也没有,而哥哥们大多留在了书院,叔伯们自是午休……
不过天下还是没有不漏风的墙啊,荀襄猫着腰蹭到离亭子较近的一块巨石后,正好又是死角,敌不见我,我能见敌。虽说窃人墙角之事,君子不屑为之,不过荀家那么多君子,又哪里缺她一个?
话又说回来,最近听的墙角委实多了些……荀襄自我检讨归检讨,隐藏好自己,再审视周围无误,遂抬起头来向亭中探去。这一看她可就兴奋了。
那女子可不就是她的远房堂姐兼宿敌——荀樊么?!
ˇChapter 07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6:59:44
说到荀樊,可真是荀襄的一段恩怨史,不得不掬一把辛酸泪。
荀樊是荀爽亲自从荀氏旁支里挑的品学兼优的小姑娘,作为她的伴读,专门用来刺激荀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这原本没有什么,可毕竟荀樊是个庶出的女儿,心气比她这个嫡女还要高许多。许是觉得待遇不公罢,荀襄不多考量,也不甚计较,所以对着荀樊的冷面寡语也是嘻嘻哈哈地得过且过了。总之荀襄不愿惹得荀樊不愉快,也不希望荀樊让她在荀爽面前过不去,毕竟同是荀家人,暂时住在一个屋檐下好共事。
不过荀樊手上还是捏了不少荀襄的小把柄的。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可毕竟说出去她的面子上也是不好看的。荀襄并不清楚荀樊打了多少小报告,总之她曾在荀爽眼皮子底下不痛快过好一阵子。好在两人平时处得相安无事,荀襄还是很期待抓住荀樊的小辫子,好好抓在手里,试图一雪前耻。
这下被她发现荀樊在自家私会洛阳贵公子,绝对比她被抓住的所有把柄还要严重的多。
能不兴奋吗?
荀襄按捺住内心的欢腾,更加仔细地偷窥了起来。只见荀樊两颊羞涩,微低着头,小依旧声与袁绍说着什么,而袁绍则是面带笑容,低头看着她。
分明是一副郎情妾意的模样,原来荀樊是喜欢上袁绍了!荀襄想起当年初见袁绍时,荀樊也跟在她的旁边,脸上表情呆呆的,当时她也不过同荀襄现在这般大的年纪,如今又长了几岁,到了适婚年龄,不动芳心倒是奇怪了。
以荀樊的身世,至多嫁去个较好的大户,世家贵族是轮不上她的。荀襄想想如她自己这样的嫡女都不一定能嫁个如意夫婿,更别说荀樊了。将心比心,若她有朝一日身处荀樊此时的境地,肯定也是不好过的。荀襄冷不丁地想到陈群,坚决地摇摇头,她潜意识认为陈群并不是她喜欢的人,且相去甚远。
如果荀樊并非一厢情愿,就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了。虽然她几乎是当不了正妻的。
荀襄顿时有些唏嘘。
“袁大人喜欢荀樊么?”当荀襄再次遇见袁绍时,直截了当地问了她心中所想,一脸希冀地等待着袁绍的答案。只见袁绍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问道:“荀姬为何问这个问题?”袁绍好像特别钟情于“荀姬”这个称呼,每次提及时都带了些许笑意。
“因为荀樊是我的堂姐啊,我当然关心她了!”荀襄眼也不眨地答道,就知道袁绍不会轻易告诉她。
这次袁绍笑而不语了。荀襄只当他是默认,心里又是一番唏嘘,袁绍此次来不仅博得了荀家上下的好感,还赢得了荀樊姑娘的芳心,真是收获颇丰,太值了。
“那袁大人是怎么喜欢上荀樊的 ?”荀襄好不容易得了挖取八卦的机会,怎么能不刨根问到底?
袁绍迟疑了半晌,回道:“许是有一次她主动问我姓名时罢……”
荀襄惊奇道:“就这么简单?”
袁绍点头:“就这么简单。”
荀襄开始蹙眉回想,她当年有没有主动与陈群搭话。结果是肯定想不起来了,她单纯地相信是袁绍的外表,气度,与家世深深吸引了荀樊,相比之下陈群就是棵长着痘痘的豆芽菜。可是她真的有些想不通荀樊哪里吸引了袁绍?
“嘉嘉,嘉嘉!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子?”荀襄决定先展开调查,先逮住在饭桌上昏昏欲睡的郭嘉,听得郭嘉一个激灵,困神全散:“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荀襄一脸天真又好奇地回道:“因为我觉得像嘉嘉这样特别的人,喜欢的人应该也是特别的,所以就想知道特别的女子是什么样的。”
郭嘉刚散去困意的脑子被这半是恭维又饶舌的回答搅得有点晕,不过还是稀里糊涂地答道:“大概是和我性格差不多的女子吧。”
这果断是把荀襄的话换了种描述方式又还给她了。
……
“谌阿兄,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子啊?”荀襄又找到埋在书堆里的荀谌,原本正聚精会神研读的荀谌“噌”地一下抬起头来,两眼又“噌”地一下放出亮晶晶的光彩,嘿嘿笑道:“怎么问起这个来了啊?”
难道她最近问的问题都很奇异吗?为什么所有人都会反问这一句。
荀襄老实答道:“你就告诉我呗,又没什么坏处,我也可以帮你物色一下未来的嫂子嘛……”
荀谌“呵呵”干笑两声,荀襄这幅老实的小模样可唬弄不了他,分明是小丫头片子自己春心方动,跑到他这里来找门路取经,联想一下最近陈群的异举,以及郭嘉见了他就扭头跑的反常现象,不动脑子都能猜出个大概!虽然他并不知道,郭嘉只是单纯地想避开他没完没了的磨叽而已。
荀谌转念一想,立马又把脑袋重新埋在书堆里,摆出“你勿扰我”四个大字挂在脸上,变相地下了逐客令。荀襄气得鼻子都歪了,又是威逼利诱又是死缠烂打,可荀谌就是一改往常,不为所动。荀襄琢磨着这一套果然越来越不管用了,真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荀谌的功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她可控制的范围。
荀襄出了荀谌的房门,幽幽地叹了口气,果然从他们这种人嘴里撬出点有价值的信息难如登天,费了半天功夫,倒是什么成果也没有,不过看得出喜欢一个人还真是门学问,习性类似的人,喜欢的倒不一定是差不多相同的人。
荀襄想起多年前荀彧还未定亲时,她也曾问过荀彧这样的问题。
“熏鱼阿兄想娶什么样的女子做熏鱼嫂嫂?”那个时候的她还喜欢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经常像花骨朵一样偎在荀彧怀里,仰着脸问他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
那时候荀彧也还没长大,脸上还有些婴儿肥。对于这个问题,他也只是半认真半玩笑地说:“也许是温柔淑惠的女子罢。”然后又有些逗弄的意味问荀襄:“阿襄呢?喜欢怎样的男子?”
荀襄半分迟疑也没有地回道:“阿襄喜欢了不起的人物,独一无二的,令人真心钦佩的人物。”她最近读了不少史书,像西楚霸王这样的一方枭雄,霍去病那样的年少将军,都是她所倾慕的。
……
荀襄磨磨蹭蹭地朝自己的房间走去,暗暗想,如今荀彧兄长已经成年,到了娶亲的时候,不知他有没有改变当初的想法?反正,她是没有的。
“二哥,你猜阿襄今天找我问什么来了?”晚膳后,荀彧坐在灯前写着书信,荀谌在旁整理着这几日读的书卷,有些好笑地问荀彧。荀彧笔下不停,只说:“问了什么?”荀谌停下手中的活,嘿嘿笑道:“她呀,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女子!要我猜这小丫头最近也是反常得很,说不定也是动了芳心了!”
荀彧笔下一顿,抬头望向荀谌,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沉声道:“我看你平日里多教她些正经的文章吧,她还是一个孩子,本就不该把精力都放到那些杂书上……”荀襄不爱看经史时,也私藏了几本前朝秘史之类的闲书,倒是补充了不少“歪门邪道”的知识,一直没有被荀爽甚至荀樊发现,荀谌功不可没。
“诶,我有数的。小姑娘多长点这方面的记性反而不容易吃亏,虽说小群的人品我们都是信得过的……不过你敢否认你没有默许阿襄看些杂七杂八的?”荀谌兀自念念有神,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无非就是他家小妹妹竟也长到了快要嫁人的一天,他曾经一直觉得这一天实在是很遥远!
荀彧继续写着书信,也是默认了荀谌的话。不过在荀襄的事上,荀爽虽没有抓得面面俱到,不少生活之事都是他们兄弟几个从中照顾,可在婚事这上面,他相信荀爽自有考量,即便他是荀氏族长,也是不愿也不好多加干涉的。
“对了二哥,洛阳那边今日来了书信?”荀谌又是想起了什么,随口问道。
荀彧淡淡应道:“嗯,我正在答复。”
荀谌轻哼一声,道:“无非就是催你早日去洛阳把他们家女儿娶回来呗!都到这份儿上了,他们难不成还担心再被退婚一次?”荀彧及冠时,唐家遣人送来的重礼足以说明一切问题。要知道这唐家女子先前是被人退过婚的,荀彧本来娶个宦官家的女儿就足够委屈了,还是一个被推过婚又比他大几岁的女子,实在令人愤懑不已。前几年唐父,也就是宦官唐衡去世后,亦有人提议把婚退了,只是荀彧一再坚持反对,才把这婚约续了下来。
无非就是碍着唐家还有几个叔伯的势力,又对荀家的出尔反尔闹得名声不好罢了。荀谌想,真是君子难为。
“你这话还是收着点吧,我已定好年后去洛阳,择了二月初完婚,父亲也是同意的。”荀彧放下笔,将书信封好,放在一旁,有些如释重负的味道,眼底的疲惫却是怎么也散不去。
“是。”荀谌看着荀彧起身,点了一壶甘松香,几乎透明的烟雾散开,他闻道一丝清明的味道。
他又想,父亲当然没有理由反对了。
ˇChapter 08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01:44
荀襄并没有告诉别人她发现了荀樊和袁绍的秘密,一来她不知道讲给谁听,似乎这事也没什么好讲的,二来如荀樊所愿,她将随袁绍回洛阳去,虽然只是做妾。
荀襄这才知道袁绍在洛阳有一位门当户对的妻子刘氏,看来即便荀樊换了一个生活的环境,也还是摆脱不开门第的束缚,好在她嫁了一个她喜欢的人。
同他们一起去洛阳的还有荀彧,和长兄荀衍,也是最有望成为荀氏族长的一位兄长。身为娘家人,他还着手准备了荀樊的婚事,而荀彧的婚礼,也开始无声地筹备了起来。
荀襄在那之后也没有再和袁绍有过接触,因为她看得出荀爽最近的情绪很不高,荀襄每天都观察着父亲的脸色行事,就连过年这热闹的喜事也变得无味了起来。好在荀爽仍然同意她在上元节过生辰时可以上街看花灯。
几位兄长都送到了礼物,荀彧送了一支玉镯,净无杂质,色如碧水。荀谌很实在地送了她一箱她最喜欢吃的零食,荀攸有样学样地送了一盒熏香,还是丁香味的。最让她哭笑不得的是,袁绍也跑来凑了个热闹,送了只熏鸡。而备受瞩目的陈群,则送了一支玉质通澈的桃花簪。荀襄端着腮欣赏了半晌,把它收进了小匣子里。
“送你一个愿望。愿这盏灯新的一年里为你点亮光明,驱走黑暗。”郭嘉将一只样式独特的芙蓉灯交到荀襄手里,做工极其细致,胭脂色的花瓣间一点淡金色的花心,是她从没见过的。也不管这花灯是否灵验,荀襄还是对着它虔诚地许了一个愿望。
那天的灯会也是郭嘉带她去的。好在荀襄从来没奢望过荀爽会像普通父亲一样带她玩,陪她过生日,相比之下哥哥们更好的诠释了父亲这个角色。以往都是荀彧几个轮流带她来看花灯,买小吃,或是兄弟几个都一起来陪她,年轻人们坐在一起过节。不过因为荀彧即将启程去洛阳,荀谌也帮他准备着各项事宜,荀襄觉得兄长们定是没有游玩的心思,婉拒了荀彧主动带她逛灯会的提议,荀彧也只好将她托付给郭嘉。
往年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早早得就将街上点缀起来,节日的色彩和美食的香味充斥着一条条街道,热闹非凡。只不过今年荀襄觉得街上没有以往那么热闹了,似是花灯的色彩也少了很多,欣赏的人也少了很多。也许没了人声鼎沸的气氛,荀襄也少了很多观赏的热情。一手拿着花灯,另一手被郭嘉牵在掌中,生怕她走丢。
荀襄东瞅瞅,西晃晃,发现少了很多熟悉的摊位,不知是不是搬走了。被郭嘉牵着路过一个街口,她回头看了看,只记得以前那里还有家专门卖花灯的摊子,各色的花灯仿佛照得满街如昼。摊主是个年近花甲的老爷爷,坐在那儿边扎边卖,因为手艺比别家好,买的人多,围观的人也多,通常能围上三圈人,每次都要荀彧把她抱起来,她才能勉强看得见个中乾坤。而现在那里早已空空如也,鲜有路人经过或停留,只有碎石和砂砾光顾,连光线都晦暗得很。
“嘉嘉,阳翟也有灯会吗?”荀襄又不舍地回头望了一眼,还是什么都没有,只好把头转向郭嘉。
“阳翟并没有颍阴这般热闹,况且我都是闷在家里,甚少外出的。”虽然口上说好像第一次见到灯会这般“热闹”的景象,可郭嘉脸上却是副毫无新奇的模样,也反常地一改平时喜游玩的作风。
“那嘉嘉以前的生活一定很无趣。”荀襄貌状无意地断言道,郭嘉也点点头,赞同道:“是很无趣。”荀襄几乎是不可控制地叹了口气,遐想道:“我过去的生活也有些无趣,不过若是有了东街的炒糖,肯定会将之润色不少……也不知道他们的摊子还在不在。”以前荀襄和几位兄长回去时,都会特意绕到东街买些炒糖再回去。有些焦味的醇苦和糖浆的清甜是她最喜欢的味道,也是童年的味道。
“啊!婆婆,你还在这里呢!”换成荀襄拉着郭嘉走到东街,老远就能看见一家酒肆旁有家不大不小的摊位,支撑着的竹杆和布帘看起来也有些年岁了。
正把持着摊位的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妪,只着一身有些发灰的薄棉衣,在正月的寒夜里有些瑟缩。老妪见荀襄朝着她小步跑来,眯了眯微肿的双眼,露出热情的笑容,似是与荀襄很熟稔般招呼道:“是啊……小姑娘又长高了,这次想买点什么啊?”荀襄很高兴地想了想,婆婆家的蜜糖和栗子糖都是极好吃的,便欢快地回道:“要两包蜜糖和栗子糖!”老妪连声说好。荀襄又瞥到砂锅里剩的大半炒糖,不禁惊奇地问向正在包糖的老妪:“婆婆,今天怎么剩了那么多糖都没人买呀?”老妪的指尖有些发红,可动作却还很利索,捆好一包栗子糖,停下来叹口气,道:“这如今世道不太平也就罢了,粮食也收不上来,家里的男丁都不在了,可怜我媳妇还在家里坐月子……”老妪开始絮絮叨叨,荀襄这才意识到原来好多卖吃食的摊位上,食物的种类少了很多,也鲜少是男人在叫卖。
“婆婆再多给我包两包吧。”荀襄想了想,又对老妪说道。老妪便带着笑又包了两包。
“你这样做也是没用的。”待荀襄付好了钱,离开了摊子,一直没说话的郭嘉才缓缓开口道。荀襄似是料定他会这般说似的,反驳道:“尽己之力,又岂能无用?”她想了想,又补充道:“我知道这些才是你和兄长们将要做的事情,也是父亲他们没有完成的事情。而我,只要帮你们修饰下边角就好啦!”
回到荀府时天色已不大早,荀彧正等在前厅,他的面前摆了一张桌案,案上摆着一碗面,几只空碗,和一小盆元宵。
荀襄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飞扑上去,抱住荀彧的脖子撒娇道:“彧阿兄怎么还没睡啊!元宵是什么馅的啊!”荀彧摸摸荀襄的头,像摸小猫似的,忍笑道:“是豆沙馅的。忘了你每年从灯会回来都吵着说饿?”荀襄当然记得,荀谌还总笑她路上吃那么多小吃还会觉得饿。她撒开抱着荀彧脖子的手,拉着郭嘉坐下来吃,大概是也觉得胃里有些空,郭嘉动起手来也不客气。
“谌呢?睡了?”郭嘉咬了一口元宵,不经意问道,伸手给荀彧也添了一碗元宵,对面的荀襄端着碗长寿面吃得“哧溜哧溜”响。
“嗯。看他忙了一天就赶他早去睡了。”荀彧接过郭嘉递过来的碗,也觉得有些饿了。
“明天你和休若(荀衍的字)兄天亮就得启程去洛阳,我就不赶早起来了,现在用这碗元宵给你送行罢!”郭嘉端起碗,架势像端酒似的,煞有介事地给荀彧送行。这下荀彧可忍不住了,笑出声来,也端起碗回敬他。
“砰!”三只碗碰在了一起,荀彧和郭嘉看了看凭空多出来的一只碗,齐齐转头看向荀襄,只见她一手拿着箸,一手端着碗,嘴里还吃着面,理所当然地说:“我也要碰!”
ˇChapter 09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04:22
荀彧他们已走了半月,荀襄每天下午还是会抽出些时间窝在书院的膳房里做些小点心,经常把荀彧那份也算了进去,最后只好把多出来的点心分给陈群。
不知道荀彧阿兄会不会给她带回来些洛阳的好吃的,荀襄搅着面糊想。可听荀谌说荀彧这次不止去迎亲,袁绍还要带他拜访几个洛阳的名流,怕是很忙。
荀襄想起大堂兄荀衍娶妻后,就再也没像以前共处时那样自在快活,他陪伴的变成了颍川乃至天下名流,还有族中事务。轮到荀彧娶妻时,她感到有些恐慌,何况荀彧娶的妻子同荀衍或者荀攸的妻子都不一样,既不是出身书香世族,也不是贵族女子,还未娶进门,荀彧就因她名声所累。
荀襄不自觉地将面糊搅得飞快,如她的思绪一般。荀谌和郭嘉总说她杞人忧天,小女孩家家的实在没必要考虑这些超出她年龄和能力范围的东西。而荀襄只是固执地觉得童年那些美好的东西似乎都悄无声息地离她远去了,也许是在她熟睡的时候,她想。她甚至都开始想念已经远走的荀樊了,想回忆一会儿荀樊的音容笑貌,才慢半拍地反应过来荀樊几乎连点值得说起的回忆都没留给她,很少与她说无关紧要的话,也很少面带感情,更没对她笑过。荀襄想,她现在跟了袁绍,总不至于还是这样子的,不然她乐得当褒姒,袁绍可不见得是周幽。
“又在跟面糊过不去?”荀谌带着一阵风踏进了膳房,荀襄看了看被她搅得快冒泡泡的面糊,放慢动作,顺便抬眼瞥了瞥荀谌,今儿换了身水色深衣,若是在以几许面糊在其身上做些点缀,一定点亮整个书院。
“真搞不懂你们这些小丫头的心思!你看兄长我愁了么?你看小嘉那没心没肺的样儿,更不愁!”荀谌看出了荀襄的小想法,不禁摇头晃脑地开解道,其实他的本意是来催她快些把点心做好,陈群和郭嘉两个嗷嗷待哺似的,正斗得不可开交,乱得他心烦,只好远离战场求军粮来了。
“什么叫‘你们’?莫非我又要添个嫂子了?嘉嘉才不没心没肺,像你这样表面没心没肺,内里黑心黑肺的才值得嫌弃呢!”荀襄连珠炮似的带着怨气向荀谌发射出去,荀谌只是摸摸鼻子,回笑道:“你兄长我整天那么忙,哪有时间给你找嫂子?小群和小嘉这两个不省心的孩子,公达又不屑管之,都推给我这个当叔叔的……你这个当姑姑的也不管管……”荀谌把话题越扯越远,貌似无意的把两人的辈分抬得比陈群和郭嘉还高了。不过他说的也并无夸张虚假,开始陈群还只是单方面的打响战争,郭嘉对他五花八门的挑衅也是熟视无睹,可后来不知怎的,也许是觉得无聊了,便接了几次陈群的战书,两人开始了无休止的输赢。荀谌本来也只是为着自家小妹未来的幸福操心,当起了郭陈二人的忠实观众,可他后来发现两人的较量已经由单纯的“爱的竞争”变成真刀实枪的才能比拼,由于两人各持一家之说,每每逮到机会都掐得痛快,面不改色语出惊人,诡秘的气氛覆盖方圆几尺,路人纷纷侧目之……偶有几个授课先生路过,也会询问其中内情,荀谌只好打哈哈道:“他们二人这是议论经典,交流学思呢!”先生们也就信了,听了一会儿二人的争论,还夸赞他们能在课余时间自由辩论,实在是难得的精神,值得勉励。
“陈群这个小心眼的……下次给他做藕吃。”荀襄看着荀谌假意吐苦水的样子,翻了个白眼,真不明白他二人有何好争之处,如果是因为她也太多余了些,至少她与郭嘉是彼此无意的。最起码她相信以郭嘉的性子,定是事无可做才会将陈群抓来练嘴。
荀谌呵呵笑道:“你这话偏袒地也太明显了些。”荀襄连哼也没哼一声,权当没听见,放下面糊,转身翻出些新茶,和一些梅子蜂蜜,烧起开水来。荀谌见她不买他的帐,只好默默转移话题:“公达不是开春应辟去洛阳么,我也计划好了,过阵子寻个合适的时机,也去看看。”不止洛阳,沿途路上也能收获许多见闻。荀襄一听,不再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了,忙说:“带我去吧带我去吧带我去吧!”荀谌摆出很高的姿态来,斟酌道:“你知道六叔最近正筹划你的婚姻大事呢……”荀襄听了更急了,原来荀爽已经开始打这个算盘了,这下她得被迫坚定早些离开荀爽控制的决心。
“总之你就是向我来炫耀的,总之你就是不想带我去!”荀襄顿时就把头扭了回去,心里沮丧愤懑又无力。不过去洛阳确实不是一件如带她上街一样轻松的小事,真羡慕荀谌,男孩子就可以四处游走,像她这样的小女孩就至多在书院的膳房里煮煮茶。
荀谌摸了摸荀襄的头,安慰道:“有机会肯定带你去,先在家和新来的嫂子培养培养感情……”荀襄对荀谌的空口诺言有些嗤之以鼻,又因他对荀彧新夫人不怎么礼貌的语气有些啼笑皆非,果然一没什么人约束他,他的性子便跟郭嘉似的,随意又放肆起来。
“你这个小叔也够难伺候的!”荀襄将煮好的茶交到荀谌手里,先送走这个聒噪的家伙,郭嘉和陈群忙着对战没空理他,他就跑来膳房打扰她调整心情,先煮壶茶给他们三人润润喉实在是上策!
荀彧一行人回到荀府时已是月下旬了。日头渐渐长了起来,树发新芽,偶有春意了。
“熏鱼阿兄!”荀襄接到荀彧即将到府的消息,下了学便往回一路小跑,荀谌追在后面还好,只是难为了郭嘉,快到荀府大门时就有些气喘吁吁。
只见一队人停在了荀府门前,正在搬卸行李。荀襄“嗖”地一下就锁定了荀彧,他正立在马车旁,跟一名管家样的中年人交代着什么,荀襄一激动竟把儿时用的称呼喊了出来。荀彧闻声立刻回头来寻,荀襄便扑了过去,两只手挂到荀彧的脖子上,嘿嘿嘿地笑:“阿兄你变瘦了也变矮了。”荀彧最近舟车劳顿,在洛阳也是忙得脚不沾地,确实瘦了少许。
荀彧接住扑过来的荀襄,无奈道:“不是阿兄变矮了,是你长高了。”荀彧身材挺拔,对处于萝卜头期的荀襄来说实乃天人之姿,也不如孩童时容易扑过来抱住脖子撒娇,如今她也开始迅速发育了起来,荀彧不在的一月,竟长了一指。
“咦,怎么不见新嫂嫂?”荀襄眼尖地扑捉到好几张陌生面孔,看衣着打扮,应是唐家女子的娘家从洛阳遣来的各种侍人管家,还有不少箱子,使红帛封着,想必是嫁妆,阵仗倒是着实不小,就是没找着正主何在,她可是好奇得很。
“将将带去了北院,先让她安顿好,休整一番再去见过父亲母亲和各位叔伯。”荀彧耐心地回道,这时荀谌和郭嘉也跟了上来,打过招呼。
“阿襄,你快别缠着二哥了,他明日还有大礼要忙,还是早些去休息吧。”荀襄觉着好久没听到荀谌说过这么一句贴心的人话了,忙放下手跟荀彧暂别,催促他快些回去休息。虽然他已在洛阳拜会过唐家女子的娘家人,可真正的婚礼还是要回来荀家举行的,他们今日到府,而明日就是大礼之时,实在是赶的紧。
“许是早定下来早肃净。”荀谌说。
ˇChapter 10ˇ 最新更新:2013…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