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皇后娘娘有点慌-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徒明瑾不相信天盛帝没在各个王府安插人手,他查不出来,是因为道行浅,端王府来了个陌生人,肯定明早就会报上去。
  这个当口,京城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天盛帝察觉,徒明瑾不想去赌那一丝可能。
  不过,徐怀生倒是个人才,他把事情告诉父皇,还应该想法子保下徐怀生才是。
  至于之后,父皇和太子要怎么解毒,那是太医院的事。
  太子已经不年轻了,如今还没有父皇精神,即使所谓的毒解了,身体多半会有损伤,以后能不能活过父皇还早说。
  可他不一样,他还没到弱冠之年,还等得起。
  想到阿芙蓉之毒,徒明瑾问道:“媛媛可知阿芙蓉?”
  顾沁媛差点将手中的瓷瓶打翻,猛地站起来,看着徒明瑾一脸震惊。
  所谓的阿芙蓉,不就是罂粟,王爷好好的问这事,不会是。。。。。。
  “你不会有用过这东西?”顾沁媛连忙上前拉过徒明瑾的手摸脉。
  徒明瑾被她一连串的动作逗笑了,忙道:“媛媛别急,我没用过。”看媛媛这么着急,想来徐怀生说的至少有一半是真的。
  还好!顾沁媛长舒一口气,这才道:“王爷从哪听来的,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少量的阿芙蓉对止痛、镇静是有疗效,但都不治本。长期服用阿芙蓉,一旦停用,整个人都会癫狂,最严重的还会出人命。”
  徒明瑾点点头道,“我也听人提过。”甚至**不离十。
  “你可千万别尝试那东西。”顾沁媛提醒一句。
  想着前世,顾沁媛又道:“殿下若是发现民间有人服用阿芙蓉,该早些告诉父皇才对。”那种害人不浅的东西,还是早些处理为好。
  徒明瑾拉顾沁媛坐在旁边,抚着她的背道:“我知道。”
  光听徐怀生和顾沁媛的话,徒明瑾坚定了要告诉天盛帝的心,毕竟此等能迷人心智的□□,若是扩散到朝廷大臣中,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来啦~


第四十九章 
  第二日; 徒明瑾根据徐怀生给出的信息; 派人抓到潜藏在京城中的先太子旧部,将其押送天牢后,徒明瑾给天盛帝上了个折子。
  奏折中表明他已经查到先太子幼子的下落; 太子中毒一事也写在其中。至于徐怀生; 徒明瑾将他送到京郊的庄子,等事情过后再决定他的去留。
  身处郊外时; 徐怀生已然明白是他大意了,他想要借助皇家的力量报仇,却没考虑皇族得了消息后是否会放过他。但只要能报仇雪恨,就算付出这条命也值。不过端郡王如今将他送到这里来; 想必自己对端郡王还有些用处。
  天盛帝得知消息自然是极其恼怒的; 太子是他最心爱的儿子; 也是他最看重、付出心血最多的儿子,如今竟然被奸人所害。往日太子的种种不好早已被淡忘,天盛帝心中只剩对太子的怜爱。
  想着太子中毒,天盛帝急召太医院众人到乾清宫商议该如何为太子解毒。
  太医们对此状况也是手足无措,阿芙蓉的症状这些见多识广的太医自然是知道的; 解毒的法子除了让太子硬生生熬过毒瘾发作,他们也没其他的招数。
  可看天盛帝的神情,肯定是不想太子受苦。
  御医就道:“臣等自然竭尽全力为太子解毒; 只是殿下中毒时日太久,恐怕会受些苦头。”其余太医连连点头,表明御医说的极是。
  天盛帝脸色一沉; 他不想让太子受苦,可更加不想要一个疯癫的儿子,厉声道:“朕将太子交给你们,无论如何,保太子平安。”
  太医们心里苦笑,还是垂首应下。
  挥退太医院众人,天盛帝捶着御桌砰砰响,满殿的宫女太监连忙跪趴在地上。
  “圣上。”魏忠壮着胆子上前,小声问道:“既然知道那批贼人的下落,是不是该让通政司赶紧拿下?”
  天盛帝冷哼一声,“那些魑魅魍魉之徒,只会在阴沟里捣弄风雨,如今竟敢害我儿,不将他们碎尸万段,难消朕心头这口恶气。”
  当即天盛帝下令全力缉拿先太子旧人,死活不论。此话一出,底下人就知道,不拿出十二分力气,遭殃的就该是他们。
  天盛帝早前还想见见对先太子如此忠心耿耿的旧人究竟是谁,还有那个所谓的侄子,不过如今他恨不得那些人早早去跟先太子团聚。
  一群太医到东宫来,太子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等打头的太监告知他缘由,太子的脸顿时黑了,用力踹了身边的大太监一脚。
  不过太子如今虚弱得很,染上毒瘾已有两年,加上酒色不忌,又经常发怒,身体亏得不行,只平日里不显罢了。这心头火一上来,瞬时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就倒了下去。
  东宫里的下人吓得脸色发白,太医们也被唬了一跳,还是太子妃经事,强打起精神让人扶着太子进屋,又让太医赶紧诊治。
  那些哭哭啼啼的良娣、良媛还有庶子,太子妃看得烦心,摆手将她们打发回去。
  解毒的过程自然是痛苦的,加上太子身体虚弱,太医们也不敢强制让太子戒掉毒瘾。
  可即便如此,东宫每日都会传来太子虚弱的吼声。
  其他几位皇子不知为何好些时日没见着太子,就想派人到东宫里查探。只天盛帝瞒得紧,几位皇子的人手还未到东宫,就被人悄无声息拿下。
  徒明瑾自然知道太子如今在东宫解毒,且十分不好受。顾沁媛为了让他重视毒、品的危害,愣是将东晋一些服用五石散的名士的死状从野史中翻了出来。
  于是,徒明瑾又上了本折子,上奏天盛帝禁止大齐民间种植阿芙蓉,同时严查出海人员是否有从茜香等国带回阿芙蓉。
  天盛帝接到奏折,心里不得不感慨徒明瑾想事情细致,他近来心思大都在太子和贼人身上,还没有想到处置源头之物。
  即使再过艰难,太子终究戒掉了毒瘾,只是身体愈发不好,天盛帝看着难免心酸,对太子更加好上几分。
  其余皇子当然有怨言,太子好几个月没现身,谁知道他在东宫干什么,他们在外边为朝廷大事忙上忙下,没得到皇父一声夸赞,反而什么都没做的太子却被皇父放在心尖上疼。
  大皇子眼里闪过一丝狠戾,既然父皇如此不公,那他也不必再顾念父子亲情。
  四皇子底下的动作也频繁许多,和朝廷大臣的交往越加紧密。
  五皇子还鼓动甄妃对天盛帝诉说委屈,却被天盛帝呵斥了一顿。
  徒明瑾倒是没卷入其中,也许是他最近办的事颇得天盛帝心意,天盛帝对他倚重有加。
  毒瘾虽戒,太子整个人却废了一大半,他本就是三十好几的人,少年时的豪情壮志这么多年也被磋磨殆尽,即使有天盛帝和太子妃的鼓励,他依然毫无生趣,整日以酒色为乐。
  太医每次从东宫请平安脉出来,都不由摇头,这样的太子,如何能做大齐的储君。
  天盛帝不想放弃太子,只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太子就是意志消沉、行为放纵,他索性不再去管,任由太子这般。反正他如今身强力壮,也不急于培养继承人,有太子在前面,其他的儿子也会收敛些。
  先太子旧部和幼子被通政司的人马带到京城,天盛帝去看了眼,什么也没说,直接让人给他们喂下搜刮来的阿芙蓉。
  先太子事了,京城头顶上的阴云似乎已然消散,朝堂上看起来什么事也没有,官员们整日就着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在大殿上吵吵闹闹。可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太子如今就算还是太子,其储君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底下人看不到他登极的希望,自然转投他人,就连太子外祖父何闵也在思忖是不是要重新找一个皇子投靠。
  只是何家与太子关联甚密,何闵以往为太子做事把前边几位皇子都得罪了,如今再想当墙头草,人家也不会接纳。
  何闵干脆心一横,到东宫面见太子。不知两人说了什么,太子反而振作起来,走出东宫,到御前对天盛帝痛哭了一场。
  天盛帝心里不是滋味,扶起太子,“只要你愿意打起精神,自然还是朕的好儿子。”
  太子抹着眼泪,孺慕地看着天盛帝,“是儿臣不好,让父皇失望了。”
  天盛帝拍着他的肩膀,脸上一片慈爱,“父子之间,何必说这些。”
  父子两嘴里说着亲密话,心却离得很远。
  太子重返朝堂,那些吃里扒外的墙头草自然被修理了一番。
  朝中暗流越发汹涌,官员朝臣们纷纷站队,夹在中间的中立派日子不是很好过。
  顾清柏都不禁心生退意,被老太爷骂了一顿,“面对一点困难就想要退缩,你还是我顾家男儿吗?”
  自那以后,顾清柏没再说过想致仕的话,只是私下和徒明瑾见了一面。
  “顾大人此言,是想选我?”徒明瑾挑眉问道。
  顾清柏面色平静,徐徐道:“如今的朝局,想必王爷看在眼里,夺嫡之势越来越紧张,圣上却没半点阻止之意,任由势态发展。可谁都知道,只要有一位皇子忍不下去,状似安稳的局面就会瞬间被打破,到时圣上也无计可施。”
  徒明瑾沉吟片刻,才道:“顾大人觉得谁最有可能?”他这位岳父浸淫朝堂多年,想必看得明白。
  顾清柏摇了摇头,“朝局复杂,我看不清,但自古能得到最后胜利的都是极会忍之人。”话落,顾清柏看着徒明瑾,似乎在问他是不是那个能忍之人。
  顾清柏走后,徒明瑾低声笑道:“忍。”
  外边的事再波涛汹涌,也没波及到内宅。
  三月的京城,柳树刚发新芽,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在王府里猫了一个冬天,能到庄子上透透气当然舒坦。
  顾沁媛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她还没反应过来,永昊都能跟着徒明瑾习武了。小小的人,扎着马步,汗水滴进眼里也不动手擦,抿着嘴十分严肃。
  顾沁媛挺着肚子半躺在摇椅上,怜惜地看着永昊,“好歹过些日子再练,身子骨还没长结实呢。”
  徒明瑾摸着顾沁媛圆滚滚的肚子,驴唇不对马嘴地说了一句,“这一胎比怀永昊时大上不少。”
  顾沁媛瞪了他一眼,徒明瑾才笑着道:“五岁,不小了。”他跟着武师傅学武时,还要小些。
  顾沁媛想啐他,却明白练武多是从幼时开始,只是做母亲的看儿子这么辛苦又怎么不心疼。
  顾沁媛就道:“他一个皇孙,把功课学好才是正经。”
  徒明瑾摇头笑,“我平日练武,你是巴不得我多练会,儿子扎会儿马步你就心疼了。”
  “儿子年纪小,自然不一样。”见永昊站起身,顾沁媛扶着肚子上前,拿出手帕给他擦汗。
  “母妃,我自己来。”永昊接过顾沁媛手中的帕子,伸出小手扶着顾沁媛的胳膊,“您怀着弟弟妹妹,该小心些才对。”
  顾沁媛心里一暖,笑着摸摸永昊的头,“母妃好着呢。”
  徒明瑾走上前,环着顾沁媛的腰,对永昊道:“先去梳洗,之后到书房,先生还在等你。”
  永昊点点头,扭头嘱咐赵嬷嬷照顾好顾沁媛,便迈着小短腿往屋里去,身后的小太监连忙跟上。
  顾沁媛捶了徒明瑾一下,嗔道:“又是习武,又是读书,你想累死儿子不成。”
  “没有一番勤学苦练如何成才。”徒明瑾给顾沁媛揉揉腰,轻声道:“再说永昊自己也愿意学。”
  对于这个儿子,徒明瑾心里是极满意的,小小年纪,沉稳又自律,很有一番风范。
  几个皇孙看一圈,哪个都没他儿子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应该只有一章,明天再来呀~
  谢谢“安”;“九霄环佩”的营养液~


第五十章 
  这个时代; 别管是为成才也好; 还是只求读书知礼也罢,只要是不想让子孙糊涂过日子的人家,都会早早把孩子教起来。十五六岁就该成年的年纪; 还真不能给耽搁。
  永昊三岁时; 徒明瑾就给他开蒙,从识字开始; 每日的课业都是要完成的。
  顾家人都是早早开蒙,对这个顾沁媛倒不拦,徒明瑾不在家时,她还拿书出来给永昊讲三字经中的故事; 一句话一个故事; 很快就记下。
  永昊也自律; 不用人在旁边看着,他自己都会背书,说好的十遍,一遍也不会少。
  顾沁媛有时看他就像是在看前世的学神,脑子聪明就算了; 关键还勤奋,好在他小,顾沁媛还能维持做娘的尊严; 不过照这样子看,过不了几年,她又得成家里最笨的人。
  顾沁媛摸着肚子; 庆幸地点点头,还好肚里还有两个小的,不会垫底。
  肚里这两个是去年年底怀上的,这一回有了经验,才半个月,顾沁媛自己隐隐就有点感觉了,等到月事没来就更加确定。
  赵嬷嬷顿时眉飞色舞,笑着吩咐福顺去请太医。主子怀上大公子,好几年没个消息,她心里焦得不行,幸而主子和王爷感情好,府里没进新人。
  天盛帝忙着平衡朝堂,没空管儿子府中的事,况且端王府还有个永昊,要关心子嗣,五皇子倒更值得关注。五皇子府里几朵金花这么些年,愣是没冒出一根苗。
  皇后口头上没催,平日赏下的百子图、送子观音却表明了她的期待。
  太医从端王府出去,府里又加了两个月月钱,苏启泰还抢着去宫中报喜。
  想着前世好多独生子女不怎么喜欢弟弟妹妹,顾沁媛担心永昊会闹小脾气,还特意把他叫来安慰。当然事实证明是她多想了。
  永昊一听要来个弟弟妹妹,小尾巴都要翘起来,很是兴奋地点头,嘴角止不住往上翘,一点也没有平日里小大人的模样。
  “弟弟妹妹都好。”永昊欢喜道。
  说完,他小跑到自己屋里收拾东西,还不许别人碰,嘴里嘟囔着,这把小弓留给弟弟,这支狼毫也给弟弟,就连舅舅们送他的小玩具也找了出来。
  地上铺满小玩意,永昊看了一圈,皱着眉头道:“要是妹妹,这些东西都不合适。”
  顾沁媛拿手绢捂着唇笑,摸摸他的脑袋,柔声道:“要是妹妹,娘会把东西备好的。”
  永昊抿着嘴摇头,问道:“母妃,府里管家出门,可以让儿子和他一起吗?儿子想去家里的铺子转转。”
  顾沁媛心里颇不是滋味,这孩子什么话都闷在肚里,要是不说出来,她还真不知道永昊这么喜欢弟妹,还想着亲自给他们选礼物。
  徒明瑾进门听见永昊说话,就道了声“好”。
  永昊欣喜地给他爹道谢,又问顾沁媛:“母妃想要什么?我一块带回来。”
  顾沁媛笑着道:“都好。”孩子有这番心意,不管带什么回来,她都是高兴的。
  不过顾沁媛倒不放心永昊一个人出门,徒明瑾就道:“管家、侍卫都在,再说去的还是自家铺子。”
  孩子做事周全,事先又有打算,知道出门身边要跟着人,去的也是自家的地盘。这样小的年纪,能考虑到这些,真的很好。徒明瑾是越想越满意,心里很是自豪。
  永昊出门一趟,带回很多东西,身后的太监、侍卫手里都提不过来。
  不仅有玩具,衣裳首饰也不少,甚至连小女孩绑头的珠花都有。
  顾沁媛看得眼花缭乱,笑着揉永昊的脸颊,“可要母妃贴补些?”这么多东西,怕是小金库都要露底了。
  永昊背着小手,道:“倒不用,儿子今天和掌柜的砍价来着。”说到这儿,他眼里闪过一丝小得意,九叔教的东西还是有用的。
  这是上自家来讨便宜?顾沁媛哑然失笑,还是个孩子呢。
  其实永昊起初还记得是在自家买东西,不过买得兴起时就给忘了,想着徒明琅教他如何花少量的成本得到更多的东西,他就和掌柜讲价。
  一个三头身的小孩子就算是富贵人家的小少爷,那些商家哪会理会,不过是认出了永昊身后的管家、太监,这才陪着小主子做场戏。
  夜里徒明瑾回来,顾沁媛还把这事说给他听。儿子的小趣事,也是父母的快乐源泉。
  徒明瑾眼中也带着笑意,他今日跟了永昊一天,也看到了儿子的另一面。
  这几年,顾清柏升入内阁做阁老,倒是应了有人说的那句“满府读书人,一门双阁老”。
  顾清柏入阁,天盛帝便将徒明瑾放去户部,也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银子”的事。
  朝廷缺钱,尽管海运的利润大,户部却没捞多少,加上天盛帝老了开始重享乐,一会说要修皇宫,一会又要建园子。
  户部换了个尚书,没有顾清柏的底气,不敢和天盛帝对着抗,只能挠着头皮想怎样筹钱给天盛帝。
  一年下来,户部的账乱得不行,尚书抵不住了,只能上奏给天盛帝。
  天盛帝当时都想砍了他,好悬被身边的阁老拦下。
  罢免了户部尚书,天盛帝也在烦恼该让谁接下户部的乱摊子。
  官员中没找着人,天盛帝就想到一群儿子,思来想去,定下让四皇子和徒明瑾一同管理户部。
  见徒明瑾悠哉悠哉地喝茶,顾沁媛不解道:“父皇不是让你和四哥管理户部吗?这样跑来庄子上真的好?”
  徒明瑾笑了笑,放下茶杯,从盘里拿出一块点心喂顾沁媛吃,“账我已经带着人理清了,弄银子的事四哥会办好的。”
  四皇子一到户部,就开始拉拢户部官员,至于天盛帝吩咐的事,他想一时半会儿也无济于事,干脆等等再说。
  徒明瑾有顾清柏的提点,自然知道天盛帝着急,找来一些小吏花了大半个月总算将账理顺了。把账本交上去,徒明瑾就和天盛帝请假,说想歇息一阵子。
  那段时日两个儿子的表现,天盛帝看在眼里,他虽然想让徒明瑾赶快想法子弄些钱出来,可看着儿子浓浓的黑眼圈,也实在说不出口,最终还是允了徒明瑾的假。
  四皇子知道徒明瑾撂挑子不干,顿时手一抖,环顾四周垂下头的官员,自然知道他被徒明瑾坑了。
  只要会打算盘,谁理不来账?现在徒明瑾将账理好,他就得想法赚银子。可要是钱那么好赚,上一任的尚书还会被免职吗?
  顾沁媛只觉得眼前这人越发高深莫测,不过凭她这脑子,要能想明白徒明瑾心中的想法,恐怕还得再修炼几十年。
  她索性不再去想。庄子上的风景好,能出来转一转也不错,反正比闷在京城强。
  “主子,玉翅和云坠来给您请安了。”赵嬷嬷前来禀报道。
  顾沁媛一喜,擦干净手,笑着道:“快让她们进来,我可有好些时日没见过她们。”
  玉翅和云坠比顾沁媛还大些,在顾沁媛身边伺候这么多年,她还真不愿耽搁她们。等她们双双到二十岁时,顾沁媛把她们叫来问以后的打算。
  玉翅和云坠看顾沁媛和徒明瑾甜蜜这么多年,对婚姻自然是有企盼的,当即红着脸齐声道:“任凭主子做主。”
  一听这话,顾沁媛就明白了,旋即吩咐赵嬷嬷去打听适龄的好人选。
  府里的小厮、侍卫肯定是乐意的,不说两位姑娘长得花容月貌,就说娶了女主子身边的大丫鬟,不仅能在王爷面前露脸,以后有什么事,还能让妻子给王妃说说情。
  徒明瑾知道此事,给顾沁媛列了个名单,知道妻子对身边人看重,也都盼着她们好,选的都是他身边得用的人。
  一长串的名单,名字、家世就连性格都写得清清楚楚,顾沁媛不由笑了。
  见里边有个熟悉的名字,顾沁媛就道:“这位徐怀生,不是永昊的先生吗?”
  徐怀生此人,才华横溢又有谋略,徒明瑾还真不愿放他走,派人领他去看了回杀父仇人的惨状,他自己便主动说要投到徒明瑾门下。
  永昊开始读书后,徒明瑾自己忙,难找时间亲自教他,又不可能将他送去顾家。
  贾瑚上顾家读书情有可原,毕竟大家都知道贾家正经的读书人少。
  可一个皇孙到臣子家读书,自然不妥。况且徒明瑾并不想让顾家将自己的儿子养成一个忠君的臣子,毕竟若有以后,永昊首先要学会的是怎样用人,而不是听人办事。
  徐怀生混在逆党之间二十多年,所见所闻与常人不同,能教给永昊的自然也不一样。
  徒明瑾当然不会将儿子养成一个只会使些阴谋诡计的小人,何况永昊天性正直。
  如果说徒明瑾自己交给永昊的是煌煌正道,那么徐怀生则是要让永昊知道这世间不仅有君子,更有小人。
  永昊可以做君子,但不能不防范小人。
  “媛媛觉得徐怀生如何,可配得上你身边的丫鬟?”徒明瑾问道。
  自家的丫鬟当然好,不过徐先生也不差,顾沁媛就道:“自然是配得上,只是不知徐先生愿不愿意?”
  徐怀生这个先生,永昊有时也会在顾沁媛身边提上几句,在顾沁媛的印象中,徐怀生就是一个有才学的读书人。
  这样的人物,说不上恃才傲物,但多半不会想娶一个丫鬟做妻子。
  “他若是不同意,我也不会写在名单上。”徒明瑾先也没考虑过徐怀生,还是他亲自来找徒明瑾求娶顾沁媛身边的丫鬟。
  徐怀生想了许久,他既已入徒明瑾门下,当然也想施展一番抱负,不过端郡王身边文有何轩,武有宣平侯府的沈小将军,加上皇后和玉嫔娘家,再有顾家,他又如何出头?
  直到从相熟的侍卫口中听说王妃在为身边的丫鬟选丈夫,徐怀生就知道他下一步该怎么走。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璇璇”;“问君莫笑”;“淡雅”;“安”;“Lynn归归”的营养液~


第五十一章 
  为两个丫鬟选夫婿; 顾沁媛花了不少心力; 和身边的嬷嬷讨论好些天,总算定下两个人选。
  徐怀生年纪合适,又有才华; 长得也是仪表不凡; 在徒明瑾那也受重用,顾沁媛和赵嬷嬷都说不出什么不好来。两人之中自然有他。
  另一个人选是府中的侍卫; 家里也是官宦人家,因为是次子,上有长兄,下有幼弟; 在家中不受宠; 便出来自己打拼; 以后多半是要分府过日的。
  找了个日子,顾沁媛到前院让徒明瑾将两个人叫来,又让玉翅和云坠躲在屏风后头看。
  玉翅是顾家家生子,从小耳濡目染,对读书人颇有好感; 一见着徐怀生就喜欢上了。
  云坠倒是无所谓,好姐妹选徐怀生,她选另一个就是; 反正都是主子精心挑出来的。
  玉翅和云坠都乐意,这事就成了一大半。
  顺理成章的,不过一年; 两人陆陆续续都嫁了出去。
  顾沁媛给她们每人准备了二十台嫁妆,又额外添了压箱底的银子,徒明瑾也赏赐给两个属下一人一座宅子。
  两位主子对手下人如此宽厚大方,其他人看着自然眼热,连赵嬷嬷都说:“主子也太仁义了”。
  顾沁媛笑着道:“她们两人照顾我这么久,不过是给些银钱罢了,不值当什么。”
  赵嬷嬷摇摇头,主子这般体恤下人,她还得替主子多把把关才是,玉翅和云坠走了,新的大丫鬟也该学学规矩。
  自从玉翅和云坠订下亲事,顾沁媛身边大丫鬟的位置自然就是香饽饽,顾家来的二等丫鬟、内务府拨下来的宫女都各自找门路到赵嬷嬷、玉翅和云坠面前自荐。
  底下人的事顾沁媛并不多管,赵嬷嬷她们自会处理。
  福顺领着玉翅和云坠进院,顾沁媛笑着对她们招手,“赶了这么久的路,该是累了,蜜蜡倒两杯茶来。”身后的蜜蜡笑吟吟应下。
  玉翅和云坠梳着妇人髻,笑着上前给顾沁媛和徒明瑾行礼。
  “媛媛和她们说说话,我去书房看看永昊。”徒明瑾拍拍顾沁媛的手,起身到书房去。
  等徒明瑾走后,院子里剩下的都是女眷,玉翅几人也放开些,一人拿出一个包裹来,说给是顾沁媛肚里的小主子准备的。
  顾沁媛笑着虚点她们,“嬷嬷备着呢,哪用你们再动手。”又问:“在家中可好?”
  玉翅和云坠微微一笑,都说好。
  徒明瑾负手到书房,从窗户往里看老先生给永昊讲课。
  徐怀生跟在他身后,低声道:“豫王近来在打收缴欠款的主意,已经和几位大人商议过,只是没有人想出这个头。”自打徐怀生和玉翅成亲,徒明瑾对他更是看重几分,不仅让他教永昊读书,一些大事也派他去做。
  徒明瑾挑眉,不疾不徐道:“这钱四哥可不好收。不过是谁和他提的主意?”收缴欠款,满朝得罪的大臣不知有多少,这可不像是老四会做的事。
  “户部侍郎李大人提出来的,说是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好法子收拢银子,就让大臣们先把欠款还回来。”徐怀生回道。
  “李成恩。”徒明瑾轻哼一声。
  徐怀生点点头道:“是,李大人一说出来,豫王想了会就同意了。”
  “李成恩是父皇的人,四哥又怎么会不同意。”徒明瑾凝神思忖,片刻后才道:“派人盯紧那几家,有任何消息你在京城同何轩商量。”
  徐怀生看了眼徒明瑾,问道:“王爷不打算回京城?”这位主就不怕豫王趁机彻底掌控户部?
  徒明瑾高深一笑,就道:“过些时日再说。”老四绝不会做得罪人的事,到时肯定会上书父皇让自己回京与他一同收债。不亲自来请他,他又何必巴巴地回去。
  至于得不得罪人,徒明瑾还真没放在心上,原在吏部时,他对官员的批语、评判就很苛刻。没有半分功绩,只图在职位上养老的官员,一个中下都不会给,多数都是下等。
  弄得何闵好些时候头都大了。哪有这样做事的,这不是招人恨吗?无功无过的,给一个中等,让大家都开心不好吗?
  等到天盛帝命徒明瑾转入户部,何闵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感慨,总算是把这尊大佛请走了。
  也是因此,其他几位皇子倒对徒明瑾放心起来,照老七这样折腾,大半个朝廷都让他开罪了,怕是没人会想拱他上位。
  皇子们在心底嘲笑徒明瑾,却不知底下人多了也不是件好事,毕竟谁又能保证他们不给主子拖后腿。
  “多谢先生。”上午的课程完毕,永昊鞠躬给老先生行礼。
  老先生眼里满是中意,捋着胡子道:“大公子对农事好奇,不若亲自到田里去看看。”
  永昊点点小下巴,见徒明瑾进来,嘴角微微往上翘,小步上前,抬头喊了一句,“父王。”
  徒明瑾摸摸他的头,问道:“今日可有收获?”
  “先生说大齐百姓以农过活,要想国泰民安,农事则为重中之重。”说到这儿,永昊看向徒明瑾,道:“父王,儿子想到庄上的农家看看。”
  儿子亲稼穑是好事,徒明瑾没什么不同意的。他小时候,天盛帝每年都会让钦天监算日子举行春耕,几位皇子都会下地,就是太子从小那般受宠,也是被天盛帝手把手教着拿锄头。
  只是近些年,春耕之事天盛帝没放在心上,多数只派一两个官员到皇庄上翻两亩地。
  顾沁媛听说父子两要出门看百姓种粮食,不禁也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