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皇后娘娘有点慌-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大丈夫难免有雄心壮志,何况他也想给妻儿更大的尊荣。
  徒明瑾带着吏部派的官员赶往苏州府,顾沁媛一个人在家陪着永昊心里头也不得劲,便入宫给皇后请安。
  “我还正想打发人去看你。”自从徒明瑾走后,皇后就担心七皇子府的顾沁媛和永昊,便想派人去看她们。
  顾沁媛坐在旁边看皇后拿拨浪鼓逗永昊,笑着道:“说明儿臣和母后心意相通,正好想到一处去。”
  “该是我和永昊想到一处去才对。”皇后笑盈盈地哄着永昊说话,“永昊,我是皇祖母。”
  “母后,永昊离说话还早呢。”顾沁媛道。
  皇后笑着睨了她一眼,“你天天和永昊在一块儿,我可难得见他。”
  这话说的,顾沁媛不免愧疚,“母后。”
  皇后笑着拍顾沁媛的手,“我可没有埋怨你的意思,再说这宫里你们最近还是少来一些好。”
  “嗯?”顾沁媛有些疑惑,以往皇后可没说过这话。
  皇后看了看四周,才道:“宫里一个贵人昨儿流产。”
  顾沁媛顿时就明白了,徒明琅出生后宫里再没有人怀上身孕,这会天盛帝好不容易要有个老来子,愣是没了,肯定是恼怒的。
  宫里不太平,顾沁媛也不多呆,抱着永昊回府。
  家里没了个人,顾沁媛还真有些不习惯,好在没过两天,顾家送来帖子。
  郑氏带着馨宁上门,小侄女奶声奶气地逗表弟说话,顾沁媛的脸上一直挂着笑。
  永昊也喜欢这个小表姐,每次见着人,都会笑,一点也没有徒明瑾口中沉稳的样子。
  赵嬷嬷就道:“小皇孙这是有伴呢。”
  顾沁媛不由扶额,她都不知道怎么赵嬷嬷无论说什么都能扯到给永昊添个弟弟上。
  时间过得不紧不慢,有郑氏和馨宁陪着,永昊又乖巧,顾沁媛的小日子过得不错。
  徒明瑾那也派人往京城送来几封信,说一切都好,让顾沁媛不必担心。
  顾沁媛也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但出门在外怎么可能一切都好,只得打发人送些东西去。


第四十六章 
  到万寿节前; 徒明瑾还没回来。
  永昊五个多月大了; 乳牙也长了出来,红红的牙床上冒出点点白,顾沁媛看得惊奇; 忍不住想伸手去碰碰; 被赵嬷嬷赶忙拉住。
  “主子也真是。”赵嬷嬷不由嗔道,都说当娘的会慢慢变得沉稳; 可自家主子看着还没有小皇孙稳重。
  顾沁媛不好意思笑了笑,伸手勾着永昊的小指头。
  “主子,宫里魏公公来府上宣旨。”福顺在外边道。
  虽然不明白好好的怎么有旨意来,但总归不能失了礼数; 顾沁媛吩咐道:“把桌案摆上。”
  让奶嬷嬷在屋里守着永昊; 顾沁媛换了件衣裳到外院接旨。
  魏忠笑眯眯的问了声好; 这才开始宣旨。
  顾沁媛跪在地上听旨,长长的圣旨总结起来就是七皇子仁孝淳厚、尽忠尽职位,封为端郡王。
  “恭喜王妃,王爷过几日就回来。”魏忠乐呵呵道。
  顾沁媛收好圣旨,微微一笑; 问道:“公公可知我家殿下为何封王?”
  魏忠只道:“明日礼部会有人上门来,王妃听他们的将府里归置归置,等王爷回来后再入宫谢恩。”
  说完; 他便带着人走了,福顺小跑追上去塞了个荷包。
  府里的下人喜气洋洋,七皇子被封郡王; 他们自然水涨船高,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王爷府的下人走出去别人都要高看两眼。
  “恭喜王妃,贺喜王妃。”一个个咧着嘴上前道贺。
  顾沁媛笑着说“赏”,又是一片欢腾声。
  到屋里收好圣旨,顾沁媛就对赵嬷嬷道:“嬷嬷去看看何大人在不在,我有事要问他。”
  徒明瑾走前让何轩住在前院,顾沁媛有事便可找他。
  等何轩到书房,顾沁媛坐在屏风后,问道:“何大人可知殿下为何封王?”
  封王的大事,总该有个理由才对,何况徒明瑾前几天送来的信上并没有提过。
  想着苏启泰在信中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将殿下受伤的事告诉皇子妃,何轩顿了下,才道:“殿下在苏州府立了大功,这才封王,至于是什么功劳,我如今还不知道。”
  不就是视察漕运,以往徒明瑾办了那么多差事,天盛帝只口头上嘉奖几句,不然就是赏赐东西,这赏王位还是头一回。
  前边几位皇子都是二十好几才封王,徒明瑾还没加冠就和四、五皇子一样成了郡王,顾沁媛想着心里莫名不安。
  可看何轩的样子,便知道他不会说实话,顾沁媛就道:“等殿下回来我亲自问他。明日礼部来人,由何大人招呼。”
  何轩点头应是,至于王妃之后要怎么和王爷算账,那就是王爷自己的事,和他可没什么关系。
  回到正院,顾沁媛卸了珠钗脂粉,把赵嬷嬷等人都打发出去。
  小床上的永昊吮着手指头睡觉,脸上一片安然,顾沁媛看着忍不住笑了笑,随即叹息道:“也不知你爹到底做了什么事,让你皇爷爷给这么大的恩典。”
  回京途中,徒明瑾躺在马车上,苏启泰眼泪汪汪地给他上药。
  看苏启泰那样,徒明瑾心烦,冷着声道:“行了,爷还没死呢。”
  苏启泰小心包好绷带,这才抹了把泪道:“奴才就是想着,等王妃看见王爷受伤还不知多伤心。”
  “行了,你出去,爷自己静静。”徒明瑾摆摆手道。
  苏启泰垂头掀开帘子坐在车驾上,旁边的侍卫小声道:“公公,殿下又给你惹着了?”
  苏启泰横了他一眼,扭头看另一边。
  徒明瑾眯着眼睛回想一路上发生的事,隐隐作痛的胸口让他嘴唇微抿。
  去苏州的路上一切太平,徒明瑾甚至还能给顾沁媛写几封信,可到运河边上,就有人追杀。
  徒明瑾当时就起了疑心,天盛帝每年都会派钦差巡视漕运,年年如此,虽然之后都会有一批官员落马,但总不至于他还没到地方,那些明白自己走投无路的官员就兵行险招,早早派人来杀他。
  况且他也不相信那些人有那个胆子来刺杀皇子,知道事情不简单,徒明瑾立即派一名侍卫返回京城给天盛帝报信。
  只没想到那批杀手十分厉害,二三十个禁军出身的侍卫也抵挡不住,徒明瑾只好亲自出手,在一次打斗中被砍了一刀。
  好在这些侍卫也不是吃干饭的,最后还是将杀手斩于马下。
  运河边是没法去的,侍卫便带着徒明瑾伪装一番,进城找大夫医治。
  大夫捋着胡子一直说:“幸好刀口不深,没伤到要害,要是再用力些,大罗神仙都难救咯。”
  忍着痛等大夫上完药,徒明瑾这才昏睡过去。
  苏启泰慌忙拉住大夫,“你快看看,我家爷怎么晕过去了?”
  那大夫白了苏启泰一眼,很不想理这个没见识的,又想着这些人连银子都没付,只得好声好气安抚他。
  徒明瑾醒来后,让手下精通打探消息的人到边上几座城转悠几圈,传回来的消息是有一批人在偷偷接触沿岸的几名知府。
  在苏州府待了两个多月,有天盛帝派来的私卫相助,总算将一切事情查得水落石出。
  先帝长成的皇子有五人,天盛帝排行第三,最大的皇子被封为太子,最后因为夺嫡失败被圈禁致死。
  先太子死了,可手下却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下属,即使主子已死,仍想扶幼主上位。先太子的小儿子被他们偷出来养在江南,临走前一把大火将王府烧得干干净净。
  这一回来苏州府的人是为了联络先太子以前的旧部,他们也没想到会遇上徒明瑾,毕竟以往来视察漕运的都是官员。
  领头的人是个心狠的,当即就想出一条毒计,派人杀了徒明瑾,嫁祸给其余皇子,“让狗皇帝的儿子自伤残杀,以慰我主在天之灵。”
  天盛帝也没料到他大哥居然还有旧部,并且还留下一个孩子,本着斩草除根的念头,立刻飞鸽传书让徒明瑾留在当地暗查,想着他受伤,还派了个太医过去。
  那些人在这里的人手不多,等把领头人抓住后,私卫先带着人回京城。徒明瑾慢上一步。
  抓到先太子旧部,加上儿子又受伤,天盛帝大笔一挥,直接在圣旨上写下诏书封徒明瑾为郡王。
  其余的皇子听到消息也不知该嫉妒,还是该可怜,毕竟就算没这事,过个几年徒明瑾也会封王,如今却是因为去了半条命才得了个王位。
  四皇子当即就说:“等七弟回来,我等该去看望才是。”
  伤口虽不深,但因为舟车劳顿,加上要追查幕后黑手,直到现在都还没好完,徒明瑾拧了拧眉心,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媛媛。
  徒明瑾有点想逃避,不过再远的路总有走到尽头的时候,几天后,马车还是驶到七皇子府门口。
  不,如今该是端郡王府。
  圣旨来的第二天,礼部的人就抬着刚做好的牌匾到七皇子府,何轩和福顺亲自盯着人给挂上,当时还放了红鞭炮。
  徒明瑾手握拳抵在唇边轻咳,也没让苏启泰扶,自己下马车。
  顾沁媛站在门口,眼眶微湿,对他福了福身,笑着道:“王爷。”
  作者有话要说:  短小君又来啦~
  谢谢“水墨山河”;“九霄环佩”;“黎明黄昏后”的营养液~


第四十七章 
  顾沁媛细细打量眼前这个男人; 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颧骨都突了出来,脸色苍白,眼底也泛着青黑; 不像是练过武的; 倒像个文弱书生。
  徒明瑾慢步上前,握住顾沁媛的手; 盯着她道:“我回来了。”眼里的柔情像是要溢出来。
  话说的,顾沁媛眼泪都下来了,指尖抹去泪珠,顺手拉住徒明瑾的手腕; 摸了脉。
  还说一切无碍!顾沁媛瞪了徒明瑾一眼; 像是说之后再算账; 扶着他往里边走。
  徒明瑾无奈地笑了笑,也不争辩,顺从地跟着回屋。
  吴嬷嬷看见进门的夫妻两,唬了一跳,“王爷这是……”好好出门一趟; 怎么成这副模样。
  “嬷嬷让厨房备水,外边的侍卫何大人领着下去安顿,王爷带回来的东西福顺找几个人抬进来。”一连串的吩咐; 身边的人赶紧应下。
  何轩怜悯地看了眼徒明瑾,心中感慨,还是他这个没人管束的好。
  到里屋; 徒明瑾挥手让下人出去,见顾沁媛闷声整理药箱,一点一点走过去,嘴唇落在顾沁媛额头上。
  顾沁媛轻推了他一把,从药箱里拿出一瓶金疮药,“王爷把衣服脱了。太医怎么说,开的药还有吗?苏公公有没有给你换药?”
  说着,顾沁媛将徒明瑾身上有些皱的外衣褪下。
  徒明瑾拉住她的手,“身上脏,我来。”
  “王爷还怕我嫌弃不成?”顾沁媛反问道,也没理他,径直脱下徒明瑾身上的衣裳。
  徒明瑾想拦,最终还是放下手。
  衣裳解开,胸膛露出来,瘦得连肋骨都出来了,白色纱布横在胸口,上边透着隐隐的红色。
  顾沁媛伸手想触碰,又缩了回来,哽咽道:“我让他们端盆水来,擦擦身子再把药换上。”
  “没事,早前换过药了。”徒明瑾安抚道:“就是看着严重。太医也说了,养段时日便好。”
  “总该擦洗一回。”顾沁媛看着他道:“也不知你怎么受过来的,就算在外边也该找驿站梳洗,下一回我可不放心你出去。”
  徒明瑾眼中含笑,柔声道:“苏启泰那奴才不中用,还是要媛媛陪着我。”
  顾沁媛横了他一眼,才道:“你当主子的拧着,还怪别人。”
  “王爷、王妃,水备好了。”赵嬷嬷在外边喊道。
  “这帮人,改口还真快。”徒明瑾坐在榻上,看着人进来。
  顾沁媛把人叫进来,“水盆放在架子上。”
  人出去后,顾沁媛小心避开伤口,绞了湿帕子亲自给徒明瑾擦身。
  “你先睡一觉。”擦完后,顾沁媛鼻尖都冒出汗,开口让徒明瑾先去睡。
  徒明瑾点点头,很是听话,躺在床上,手交握在一起。许是累着了,没一会便睡了过去,还发出轻轻的鼾声。
  顾沁媛又是好笑,又是心疼。知道她会生气,结果还弄一身伤回来。
  趁着他睡着,顾沁媛掀开被子,解开纱布,狰狞的伤口冒着血丝,瞧着就疼。他倒是跟没事人一样,还不停的安慰顾沁媛。
  上好药后,顾沁媛出了房间,苏启泰已经换了身衣服守在外面。
  “太医走了吗?”顾沁媛边走边问。
  “圣上说让太医在府里候着,等王爷痊愈后再回太医院。”苏启泰赶紧回道。
  见着太医,顾沁媛和他谈论要怎么给徒明瑾养伤。
  接着顾沁媛又到厨房亲自守着熬粥的锅,用清泉煮粥,不说效用,味道都要好些。
  徒明瑾醒来就见顾沁媛一手提着裙子,一手端着粥碗进来。
  熬得浓稠的红枣粳米粥,正好补气血。
  “先把粥吃了,我让嬷嬷守着药炉,等下再喝药。”说着,顾沁媛坐在床边,将碗放在一边的案几上。
  徒明瑾撑起身子,顾沁媛拿枕头给他靠在后背。
  “怎么是甜粥?”徒明瑾随口问了一句,他原就是咸党,只有时陪着顾沁媛才会吃两口甜,这会儿受伤,嘴里没味,倒更想吃咸的。
  “只有这个。”顾沁媛拿勺子喂他,硬邦邦道:“流了那么多血,不得补补。”
  徒明瑾失笑,柔声道:“好。”
  他这样,顾沁媛都不好生气,可就这么容易让他过关,以后他更加不会重视自己的安危。随即顾沁媛睨了他一眼,直接把碗给他,“自己吃。”
  徒明瑾笑着接过,很快吃下一碗。
  能吃得下饭就好,顾沁媛心里盘算着之后还是该把药膳备着。
  赵嬷嬷把药端进来,徒明瑾三两口喝完比前两日更苦的药,然后盯着顾沁媛看,说道:“苏启泰那奴才连药都煎不好,还得嬷嬷们来。”
  顾沁媛扭过头去,也不搭话,只嘴角微微往上翘。
  徒明瑾见她笑了,伸手拉顾沁媛,问道:“气可消了?”
  顾沁媛摇摇头,道:“你这伤什么时候好,我便什么时候不生气。”
  “媛媛不理我都成,只不能生气,生气伤身。”徒明瑾就道。
  顾沁媛捶了下徒明瑾的肩膀,道:“我本就不想理你。”
  说完,她自顾自到外间去看账本。去年买的船队已经找齐人手,正好趁着秋季出海。
  徒明瑾只一笑,看着她出去后,闭眼思索面见天盛帝该如何回话。这一次确实凶险,不过收获也颇丰。
  别别扭扭的,一直到晚间,奶嬷嬷把永昊抱出来,顾沁媛才露出笑脸。
  看永昊躺在榻上四脚朝天,徒明瑾笑着捏捏他的手臂,“两个多月不见,身子骨倒长得结实。”
  “每顿都吃得饱饱的,怎么不结实。”顾沁媛拍拍手,永昊听见声就往她那看。
  孩子见风就长,这一回出去,倒错过不少儿子的变化,徒明瑾叹了一声,才道:“以后让张大教他练武。”
  “王爷还说呢,要是早前让张大跟着,你怎么会受伤。”顾沁媛嗔道。
  张大是府里的侍卫统领,武艺高强,徒明瑾担心府里的安全,便没带他出去。
  徒明瑾伸手拉顾沁媛坐在身边,碰碰她的脸颊,道:“是我大意,下一回保准把人都带上。”
  “可别再来下一回。”都说“悔教夫婿觅封侯”,顾沁媛这回真真是懂了。
  永昊抖着小短腿,侧倒在一边,还冲顾沁媛软萌萌地笑。
  顾沁媛一下就给逗乐了,拿出帕子给他擦嘴。永昊刚长牙常爱流口水,嬷嬷还做了围兜给他戴上。
  徒明瑾啧啧称奇,“竟是活泼不少。”又道:“我来抱抱。”
  “你还伤着呢。”上药时顾沁媛就不敢用力,这会儿更不敢让他抱永昊。
  夜里睡觉时,徒明瑾轻声道:“怎么不问?”不等顾沁媛回答,他自己倒先说起来。
  三言两语,顾沁媛就知道当时该有多惊险,心扑通扑通地跳。
  徒明瑾抚着她的背,道:“吓着了?”
  “只是正好碰见,就要杀人。”顾沁媛确实怕了,“以后你还是不要出京的好。”
  徒明瑾安慰道:“放心,苏州府那边的人都被揪了出来,他们知道已经暴露也不敢再出现。”
  “可,不是说江南那边还有人吗?那些人在暗处,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突然冒出来。”顾沁媛看向徒明瑾,“府里的护卫是不是该添些。”
  这一次没成,说不定下一次还会派人来,要是没个准备,还不得给人端了。
  顾沁媛也是慌了头,京城那么多兵士,就算他们胆子比天大,也不敢往京里来杀人。
  徒明瑾有点后悔和顾沁媛说得那么仔细,看她实在担忧,就道:“过两日我让张大请些人回来。”
  顾沁媛这才放心,点了点头道:“魏总管说等你回来便去宫里谢恩。你的伤还没好,派人和父皇说说,过几日再去,可好?”
  “好。”徒明瑾也想在府里多陪陪妻儿,顺便和何轩规划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既然有了王位,自然不能像以往那般跟在太子身后。
  几日后,太医诊完脉,笑着道:“王爷已无大碍,之后多补补就好。”
  吴嬷嬷欢天喜地送他出门,屋里的下人也乐呵呵的。
  “这下可放心了?”徒明瑾拍着顾沁媛的手问。
  顾沁媛抿着嘴笑,却道:“你自己的身子,我放不放心管用吗?”
  知道妻子嘴硬心软,徒明瑾微微一笑,搂过顾沁媛亲了亲。
  太医都说好了,自然就该准备入宫的事。
  顾沁媛在玉翅和云坠的帮助下,换上郡王妃的大礼服,又戴上沉甸甸的头面。
  徒明瑾满意地打量着顾沁媛这一身,许诺道:“以后还有更好的。”
  更好的?难不成郡王还不好?
  “要再让你拿命去拼一件更好的,还不如一辈子就这一套。”顾沁媛就道。
  徒明瑾拿起一支钗子给顾沁媛插上,笑着道:“放心,下一回保证安安稳稳的。”
  到宫里,顾沁媛跟着徒明瑾到乾清宫给天盛帝谢恩。几个成年皇子都在。
  谢完恩后,顾沁媛先去翊坤宫见皇后。父子几个还有话说。
  徒明瑾将一路上的事给天盛帝说了一遍,就站在一边。
  “把你们府里都查一遍,他们既然还有人手,说不准就往各府塞人。”天盛帝沉着脸道:“别把你们的心思都放在自家兄弟上,白白让外人渔翁得利。”
  对于天盛帝而言,无论哪个儿子继承皇位,都无差别,可那些想要窃取皇位的旁枝自然就十分可恨。
  “父皇放心,那些阴沟里的老鼠敢冒出头来,儿臣绝不会放过。”大皇子立即道。
  太子也郑重道:“父皇,这些人敢刺杀皇子,实在胆大包天。且他们已在江苏联络旧部,说明朝廷里的官员也有他们的人。”
  天盛帝沉吟片刻,道:“太子说得没错。”
  接下来父子几个便开始商议如何拧出朝廷中的不法分子。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九霄环佩”;“安”的营养液~


第四十八章 
  朝堂上埋了几十年的人手自然不好查; 不过几位皇子查自己府中的事却简单。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先太子的人手没查出来,倒是其他皇子在兄弟府上安插的钉子先被查了出来。
  众位皇子齐齐冷笑,遇到这些上辈子就有仇的兄弟还真是倒霉。
  天盛帝想让几位皇子齐心协力; 万万没想到却让彼此之间的嫌隙更深。
  许是端王府建府晚; 那些钉子还未深入到内院,多的还在做打扫院落的活。
  顾沁媛看着手中的名单; 对吴嬷嬷吩咐道:“多是内务府送来的人,打发出去也不好,找个由头遣回内务府去。”
  吴嬷嬷点头应下,又道:“王爷虽说不宴客; 到底还是该请亲近人家来聚聚才是。”封王的大喜事; 总不能连席面都没一桌。
  顾沁媛摇摇头道:“马上就是万寿节; 何况京里近来事多,不宜张扬。”
  这个万寿节,天盛帝还真没过好,派去江南的人揪出一大批官员牵扯到先太子之事,可那名先太子幼子却不见踪影。
  “废物; 朕养着你们究竟有什么用?明明到了金陵,居然还将人给丢了。”天盛帝将手中的茶杯扔在地上,瓷杯一落地便碎了。
  在乾清宫发了顿怒火; 天盛帝也不再让私卫出手,而是让魏忠联络通政司的人马。
  端王府书房,徒明瑾神色不明地看着眼前的青年。
  “你说你是先太子幼子?”徒明瑾冷哼一声; “本王如何信你?”
  徐怀生笑了笑,道:“草民确实不是。”
  “即如此,你又为何冒充,还到本王府邸来?”徒明瑾冷冷地注视着他,“难不成是戏耍本王?”
  徐怀生弯腰拱手道:“草民不敢戏弄王爷,只王府森严,草民没有别的法子见到王爷,只好假冒先太子幼子的名头来见王爷。”
  “你知道的倒不少。”先太子之事只天家父子几人知晓,派出去的都是心腹,不可能随随便便来一个人就知道此等机密,若说眼前这人与那批人无关,徒明瑾还真是不信。
  “王爷可愿听草民讲述一个故事。”徐怀生直起身道。
  徒明瑾挑眉,“你费这么大的周折就是想来给本王讲故事,那你还真是找错了人,本王可没这闲工夫。况且你不怕本王把你带到圣上面前吗?”
  徐怀生没回答,转着话题道:“王爷可知太子东宫里用的什么香?”
  徒明瑾冷笑,“看来你们的确往京城安插了人手,连东宫都混了进去。”
  说着徒明瑾将门外的张大叫进来,准备拿下徐怀生,他原想见见到底是什么人敢冒充先太子幼子,不过现在知道和东宫有牵扯,他便不再准备趟这一趟浑水。
  “王爷可知阿芙蓉?东宫所点的香中被人加过阿芙蓉花果中的乳汁。”徐怀生赶忙道。
  徒明瑾微微蹙眉,挥手让张大下去。
  “王爷。”张大狠厉地看着徐怀生,“此人来历不明,还是让属下在此保护王爷。”
  “不用。”
  等张大出门,徒明瑾对徐怀生道:“继续。”
  徐怀生回道:“阿芙蓉不只是唐书中记载的药物,更是一种□□。服用阿芙蓉时日越久,对其依赖也越深,可一旦停止服用,轻则失去理智,变得暴戾疯狂,重则恐有性命之忧。”
  徒明瑾顿时心惊,他隐隐听过东宫近来死了好些小太监,但他从未想过竟然是因为太子中毒。
  “王爷如今可愿再听我讲这个故事?”徐怀生目光直直看着徒明瑾。
  对于徐怀生的话,徒明瑾并不全信,但就凭他知道这么多事,还得再听听看他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原来徐怀生一家也是先太子的人,先太子死后,徐怀生之父心生退意,带着徐母背井离乡。
  只没想到五年后,那批想要为先太子报仇的人找到徐父,他们也知徐父没有为旧主报仇的心思,就说想让他到金陵照顾小主子。
  先太子对徐父有恩,徐父便答应下来。
  在照顾小主子时,徐家和那批人的关联越来越深,甚至徐怀生还当过幼主的替身。
  直到那批人从茜香国弄来阿芙蓉制成香料,他们不知此香的效果如何,就想找人试试。幼主长大,眼见徐父没什么大用,便拿他做试验。
  徐怀生眼睁睁地看着徐父因为停香,变得癫狂,毫无理智,最后撞死在他面前。
  他恨极了,但只凭他一人的力量无法撼动扎根了几十年的大树。
  自那以后,徐怀生潜伏在那批人中,打探他爹死亡的消息,顺便也探听到很多机密。
  直到听说七皇子被他们的人刺杀,徐怀生知道他等待多年的机会终于到了。他偷偷跑到苏州,将知道的消息传给徒明瑾的手下。
  先太子旧部折了好多人手,但徐怀生还是不想放手,他知道当初害他爹的人依然逍遥于世,所以他找上徒明瑾,希望借助皇族的力量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至于为什么找上徒明瑾,自然是因为徐怀生在苏州见过他。
  徒明瑾哧了一声,“你倒是坦然。”因为只见过他,所以才找上门。
  徐怀生笑了笑,道:“不知草民说的这些,对王爷可有益处?”
  “你说太子点那香有多长时间?”徒明瑾把玩着手中的茶杯。
  “草民只知道三年前太子的奶兄将香料带进东宫,至于太子用了多长时间。。。。。。”徐怀生摇摇头道:“草民不知。”
  那批人本想将香料送到皇宫去,不过天盛帝对内务府把得严,加上皇后管理宫务十分慎密,不知名的香料根本进不去,他们就想送到各个皇子府去。
  太子的奶兄是个爱钻营的,平日就喜欢淘些新鲜物给太子,被人在旁边一提,又听说是从茜香国送来的,稀少得很。顿时他喜得嘴都咧开了,包揽所有的香料送到东宫去,自己也偷偷留了些。
  这么轻而易举就能将太子给害了,那群人当然也乐得很。要说天盛帝几个皇子中,他们最恨的自然是太子,毕竟他们的旧主是先太子,占了这个位置,自然不能让太子好过。
  徒明瑾看着茶杯微微愣神,片刻后才道:“你说的事本王知道了,之后我自会禀告给父皇,至于你……”徒明瑾抬头看他。
  徐怀生拱手道:“替父报仇后,草民自然会远遁江湖,只求王爷放草民一条生路。”
  徒明瑾没说话,让张大进门带徐怀生出去。
  等到屋里只剩他一人,徒明瑾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太子啊。”
  这块拦路的大石被人搬倒自然是好事,不过没了这块石头,下一个又会是谁上位呢?
  徒明瑾脸上面无表情,徐怀生的话他不可能全信,之后自然会派人去查明。
  至于所谓的阿芙蓉是否真的会使人癫狂,甚至害人性命,还需要再看看。
  “王爷是怎么了?怎么心神不宁的。”顾沁媛坐在梳妆台前抹着面霜,扭头看从前院回来就一直晃神的徒明瑾不由疑惑。
  “媛媛你说,如果有一天所谓的拦路虎被人除去,是不是件好事?”徒明瑾缓缓道。
  顾沁媛愣了一下,心跳得有些快,她知道徒明瑾有野望,可如今前边几位皇子势均力敌,一个小小的端王府又算什么?太子倒台,新上来的人会是他吗?
  “那要看拦路虎拦的是谁,更重要的是高处的人是不是希望又有人冲上去。”顾沁媛就道。
  徒明瑾低头笑了两声,才道:“媛媛说的对,拦路虎拦的不止是我一人,何况父皇应该也不会想看到另一个人往前冲。”
  平日里明争暗斗自然就算了,可若是手足相残,被天盛帝查到他曾经知晓太子中毒的事,却没上报,想必第一个被踢出局的就是他。
  徒明瑾不相信天盛帝没在各个王府安插人手,他查不出来,是因为道行浅,端王府来了个陌生人,肯定明早就会报上去。
  这个当口,京城一点风吹草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