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农业大亨-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赦顿时就蔫了,惨白着脸,一动不动的看着贾琏。最后,贾赦依从贾琏的指示,进屋‘好好商议’。
    贾琏悠闲一坐,把玩手里的信,一脸失望的盯着贾赦:“所以是真的了?”
    “不知道胡说什么!”贾赦躲开贾琏的目光,讪讪地看向别处。
    “呵,”贾琏托着下巴,打量贾赦这厮,双眸污浊,言行流里流气,衣服上还粘着灰土。还真是个表里如一的人,里里外外都是脏,入不得人眼。
    贾赦被贾琏这声冷笑震得心一抖,整个人忐忑不已。这事儿可不能散播出去,不然他在母亲跟前这辈子都抬不起头了,在外人跟前更是,哪还有什么大老爷的尊严。贾琏这小子太可恨了,他就反常那么一点点,竟然就能被他发觉,查到蛛丝马迹。
    还有那信……他是怎么弄到的?孙绍祖此刻应该在福建才是,怎么会……
    贾赦挣扎纠结了半天,白着唇,依旧不敢看贾琏的眼睛,“琏儿,你可不能宣扬出去。大不了我给你个保证,以后绝对不会……”
    “我怎么信你?”贾琏突然截话问。
    贾赦怔住,脸色更白,“什么?”
    “我可不确定你的保证可信,毕竟你前一个承诺还在赖账呢。”贾琏挑唇邪笑。
    贾琏双眸朗朗,闪着智慧般的光辉。但此刻在贾赦看来,那是充满鬼魅的邪恶之眼。
    贾赦恨不得把自己咬死,送回鬼门关,重投胎一次,到时候他就算是没有嫡子,也绝对不会让原配生出贾琏这个混账克星。
    可惜他的人生不能重来,那就……只有……服软了。
    贾赦尴尬了半天,抖了抖唇,半晌,两片唇瓣一张一合,终于慢吞吞的吐出一个字:“爹!”
    
    第50章 也创造机会
    
    “还真叫了。”贾琏噗哧笑了,右手背懒懒地托着下巴,戏谑地看着贾赦。
    贾赦涨红了脸,意识到自己又被贾琏给耍了,恨得几乎把牙槽咬出血。
    “贾、琏!”
    贾琏把信放在桌上。
    贾赦羞愧难当,但看见那信却跟疯了一样,急忙忙的抢过来,拆开来看,却是一张白纸,一张白纸……
    贾赦怒火冲天,缓缓地转头瞪着贾琏,双眼爆红。
    贾琏用这信本来的意思,是想让贾赦以为他得了个可靠的消息。但从他拿出这封信的时候,贾琏就发现贾赦特别在意,甚至只是轻轻地一诈,他就怕得不成样子还开口叫爹了,这可不符合他以前无赖的本性。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了,贾赦不光做了丑事,还蠢得落了个大把柄在人家的手里,很有可能就是一封信,比如他亲笔写下的一封信。
    “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敢忽悠威胁你老子,我揍死你!”贾赦气得无以复加,抬巴掌就要往贾琏的头上打。
    “把柄是封信?在孙绍祖的手里还是那女人手里?你惨了。”贾琏嗤笑。
    贾赦抬起的胳膊在半空僵硬着,脸色复杂的看着贾琏,又羞又愧,又恨又怒。
    “你,你什么意思。”贾赦嗑巴道。
    “因为我刚托人办了他。”贾琏道。
    “办、办了他?”贾赦瞪大眼,“万万不可,万万不可,那封信还在他母亲手里……”
    贾琏挑眉:“噢,原来是在那个女人手里。你可真想得开,家里娇妻美妾环绕,美貌丫鬟也不少,竟还惦记着外头的。”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那会子你娘刚去,我……”贾赦刚要解释,就看见贾琏如坠地狱的寒眸,打了个寒颤。他怎么忘了,事情发生时正是贾琏母亲的孝期,这孩子听到这话定然更恨他了。
    贾赦垂着脑袋,羞涩地无地自容。早知今日,他当初怎么也得管住那东西,冲动的后果太可怕了。
    至此,贾琏结合一下自己打听来得消息,再稍微推敲一下,差不多就能了解事情的大概了。
    荣府与孙家早在祖上的时候关系十分要好,但孙家败落的早,长房那一脉后来就剩下寡母和孙绍祖等几个人。孙家日子过得困窘,便派人来荣府求助。当时应该是直接传话到贾赦那儿了,贾赦刚丧妻不久,加之早就垂涎孙家寡妇的美色,有目的的出手‘帮忙’,一来二去,再一时糊涂地留些信件定情信物之类也很有可能。
    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混账事儿,贾赦倒真有胆子做!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这两句话果然印证在了贾赦父子身上,合着贾琏后来干出那么多和别人老婆私通的事儿,都是随他老子!
    贾琏扶额,都有点后怕,亏他穿得早。
    贾赦这会子是彻底没脸见自己儿子了,估计以后也没脸了。他讪讪地颔首,因为紧张,不停尴尬地咳嗽,“既然事已至此,咱们总得想个办法解决。你现在也是朝廷御封的户部侍郎了,要是有这种丑事脑出去,也给你丢脸不是。”
    “所以呢?你想以你的办法解决?帮他富裕起来,再把女儿嫁给他,如此就算彻底堵了他们孙家的嘴?”贾琏口气冷冷得反问。
    贾赦想了想,拍手道:“这主意难道不好么?”
    “好个屁!你真不配为人父!”贾琏突然拍桌怒骂。
    贾赦吓了一跳,他还从没见过贾琏发这么大的脾气。他惊得就像是一只受伤的小狗,眨巴着眼睛可怜兮兮地望着贾琏,一句话都不敢说。
    贾琏:“这件事你以为孙绍祖会不晓得?就算不知道,他也该跟我一样,能在心里猜个七七八八来。这是他家的丑事,他自然说不出口,但难保他心里不记恨。你以为你现在帮他,对他好,提拔他做了女婿,他就能把你当父亲一般感激你?只怕到时候会把所有的恨都撒在你女儿身上。可怜迎春才多大的年纪,就要为你去承担错误。好好清白的女儿家,人家招你惹你的了!可别说你养了她是他父亲,这么多年,你可对她尽到一点做父亲的责任?说过一句关心他的话没有?”
    贾赦蹙眉用胳膊挡着脸,就算有话说也不敢说,更何况他现在被贾琏骂得满脑子空白。为什么啊,为什么他的把柄落在了贾琏的手里!
    “这孙家寡母还在京中,你必须想办法把你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讨回来。这件事不容耽搁,现在立马立刻给我办了!”贾琏厉害道。
    贾赦憋气的抱怨:“你以为我不想啊,可那东西被她攥在手里,我还能大摇大摆的跑到她房里去找不成!说好了的,只要能把她儿子从福建弄回来,整个官儿做,她就再不威胁我了。”
    “这种话你也信?”贾琏真该为贾赦的智商点根蜡烛,他仔细打量贾赦的表情,羞愧之中竟还有几分羞涩。贾琏心中顿然惊醒,诧异得瞪着贾赦,“别跟我说,你现在跟她之间还有‘旧情’?”
    贾赦脸更红了,垂首下去,“有的事儿你可能没打听到,我和她打小就认识的,算是很有缘的,有些情分在……”
    原来还是初恋。
    贾琏嗤笑:“有缘!?呵,既然你们这么情深意切,我直接成全你们算了。”
    贾赦直摇头,“这怎么可能,不可能了。”
    “她死,你也死,地下合葬,便永生永世在一起了!要是还担心,就用麻绳狠狠地捆绑在一起,分都分不开。”贾琏的话是从嘴里咬着出来的,带着浓浓威胁的意味。
    贾赦脸色由红转黑,最后白了,磕磕巴巴半天愣是说不出话来。
    贾琏欲命人准备好笔墨纸砚,让贾赦把所有在孙家寡母手里的‘信物’列个单子出来。
    贾赦忙道:“没什么别的东西,就一封情诗,一个玉佩。”
    “确定没了?之后的通信呢?”贾琏质问。
    贾赦老实答:“你老子又不傻,那之后就学精明了点,都是叫人口传的。”
    “谁?”贾琏接着问。
    贾赦看眼贾琏,不情愿的报出个名字:“赖大家的。”
    贾琏扬起下巴,思虑片刻,打发走贾赦,就唤赖大家的过来。
    赖大家的见琏二爷一脸怒气,心悬起来,不过仗着自己是荣府老人的身份,倒不畏惧什么,露出一脸滑头的笑容来,行礼问:“琏二爷,您有什么事儿尽管吩咐小的。”
    “孙家的路想必你熟悉,就叫你来了。”贾琏道。
    赖大家的一听,心里咯噔一下,眼珠子乱转,语气哆嗦起来,“爷……爷……奴婢……”
    “去跟那人说,想要她儿子活命,就痛快地把东西交出来。她若是不肯,想挣个鱼死网破也可以,大不了就是一个破落小门户的寡妇和一个刚得圣宠的荣府对着干,好玩着呢。把我的话照样学给她,跟她说就半天考虑时间,过时不候。”贾赦吩咐完赖大家的,就兴儿叫来,令其传话去请蒋子宁。
    月末一炷香的功夫,蒋子宁带着二十几个功夫好的家丁来了。
    “琏兄弟,你总算想起我来了。我听说你高升户部侍郎了,真替你高兴,我和老太爷特意为你准备了一尊玉雕菩萨贺礼,你瞧瞧好不好?”蒋子宁说罢,就让属下把礼盒奉上去。
    贾琏道了声谢,匆忙叫人收了,就把蒋子宁拉到僻静里屋说话,“有一件事要你帮忙。”
    “刚听兴儿说你让我带十个人来,我估摸就是有事儿,特意挑了二十几个功夫最好的小厮人带来。”
    贾琏听说人数是他要求的两倍,高兴的拍拍蒋子宁的肩膀,附耳嘱咐了几句。
    蒋子宁听得眼前一亮,也不问为什么,就直接拍拍胸脯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院里早有兴儿准备的格式样的粗布衣裳。蒋子宁命家丁们都换上,然后到了荣府后门,便早有准备好的三车东西,一同上路。
    一行人到了孙家门前门后的大街后,从车上卸下东西,五步一岗,伪装成了摊贩,把孙家密实的围了一圈。蒋子宁记得贾琏还交代过‘越有压迫感越好’,便另叫了十个人来,在附近的茶馆待命,反正就边喝茶边观察,一见有婆子从孙家的院里出来,立马跟上,而且要跟得紧,跟到被察觉的程度。
    婆子拐着篮子,买了两样菜和一包点心之后就觉得身后不对劲儿,时不时地回头,加快脚步。察觉被跟踪之后,婆子吓坏了,急忙忙折返跑回家,跟主母汇报情况。
    孙家寡母钱氏刚黑着脸打发走那荣府传话的人,就听见仆从说这样的话,惊得站起身来,脸色转白。
    钱氏思虑片刻,吩咐那婆子再出门瞧瞧。
    不大会儿,婆子惨白着脸冒着冷汗进门,腿儿都有点发软,一屁股坐在地上,跟钱氏道:“可了不得了,回来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府周围哪儿不对劲儿呢,刚才一出门,好多双眼都盯着我瞧。可吓人哩,咱们门口冒出那么多摊贩,今儿早上还没有呢。真奇怪,这好端端的怎么出来这么多人盯着咱们!还有,我瞧他们外穿的衣裳挺粗陋,但鞋料子却是好的,可不是平常百姓家的干脏活儿的人穿的。”
    钱氏的心倏地停跳了一下,吓得险些稳不住脚,心料:“本以为他是吓唬我呢,没想到他是铁了心的要跟我决裂,搞不好这次救不下绍祖,连自己的命都要搭进去。”
    “太太,咱们报官吧?”婆子害怕道。
    钱氏瞪一眼婆子,害怕地嘟囔着:“怎么报官?你也说了,人家就是在外面摆摊,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都没做,你要官府如何管?可要知道,瞎报官也会坐牢的。”
    钱氏再想之前赖大家的说的那些话,“限期半天”原来是这意思,更吓得不行,被婆子搀扶着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脑子里把各出路都想了一遍。若是报官的话,最好的情况也就是两败俱伤,而且名声受损最厉害的还是自己,搞不好还要被族人唾骂沉塘。她一个寡妇如此丢人,死不足惜,怕只怕她的乖儿子绍祖想不开,会脸上蒙羞,再不认她这个亲娘。而荣府那边,家大业大,还有新进的户部侍郎,肯定会想尽办法把这件事给掩盖过去,最终能伤些荣府的名声都算是好结果了。算来算去,还是自己亏得最大,而且荣府那边一旦惹急了,对她远在福建的儿子下了狠手,自己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钱氏攥着帕子的手心层层出冷汗,纠结许久之后,她终下了狠心,命婆子去荣府一趟,把赖大家的叫来。
    婆子走了一会儿,便很快折返回来。
    钱氏白着脸问:“可是外头那些人拦着你?”
    “那倒没有,是我一出门就撞见赖大家的了。可真巧,像是知道我会找她似得,她便主动来了。”婆子纳闷道。
    钱氏更是惊诧,万没想到对方竟然把这都算计在内了,幸好,幸好她聪明的选择屈服,不然的话肯定会落个十分凄惨的结局。
    钱氏见了赖大家的,低眉顺眼,也不敢多提什么要求,只哭哭啼啼地喊着:“我也没什么别的所求,只求老爷能念旧情,让我那儿子能少受点苦。东西都在这,我全还回去,还望老爷念一念往日的情分。”
    赖大家的呵呵笑着敷衍,接了东西就出府。本是打算回头找个僻静地儿瞧瞧那信上的内容有多厉害。不曾想她一出孙家,兴儿就突然冲出来,抢了她手里的东西。
    “要死的,你做什么?”
    兴儿笑:“二爷吩咐的。”说罢,理都不理赖大家的,转身就走。
    赖大家的气得不行,直跺脚,只恨自己错过了一次拿捏主子爷把柄的好机会。不过,赦老爷与孙家人的事儿数她最清楚,这荣府大管家的位置她们夫妻日后必定坐得稳稳的了。
    贾琏拿到信,让贾赦确认笔迹之后,当即碎了玉佩,将信焚毁。
    贾赦大大地舒口气,却还是不敢直视儿子的眼,低头躲着。
    贾琏斜眸瞪他一眼,口气有点温和,也有点冷,更有几分警告,“这种事就这一次!”
    具体的贾琏都想好了,贾赦若再犯,就别怪他这个‘儿子’太孝顺。定然要把他送到鸟不拉屎逃都逃不出去的庄子上‘静养’,然后再请十八个汉子天天给他灌药,好好治一治他的老毛病。
    “当然这一次,你当我想有第二次啊。”贾赦还是用胳膊挡着脸。
    “二妹妹的婚事不许你擅自做主。”贾琏道。
    贾赦不服气:“你什么意思?拿了我这个把柄还不放了,我就——”
    贾琏一个眼神儿看过来,在贾赦看来,那就是带着浓浓地威胁意味的阴险目光。罢了,现在情况敏感,就不犟了。
    “行了行了,快忙你的去吧。”贾赦无奈道,待贾琏走到门口,贾赦突然想起来问,“你今晨去宫里谢恩,怎么样?”
    “户部尚书调任,皇上要我暂时统领户部要务,我给婉拒了。”贾琏道。
    贾赦瞪大眼,指着贾琏:“你、你傻了么?”
    贾琏回头白他一眼,“我就是不傻,才给拒绝了。”说罢,他便负手离去,只留一阵清风给贾赦。
    贾赦动动眼珠子,用他聪明的脑袋使劲儿想,怎么都想不明白贾琏为什么会拒绝。他不服,抬脚就要去找贾母说说,可转念想自己还有把柄在儿子手上,这段时间还是猫起来,老实点为好,等这件事的风头过来再说。
    贾琏今儿个只是去户部报个道,三日后才正式领职上班。户部下分三十二曹,分别由几位侍郎负责。贾琏只负责农务粮食这块,他也最感兴趣这块。今晨觐见的时候,婉拒皇帝所谓的暂代尚书之职后,他就主动跟皇帝求自己所擅长的,皇帝对他的自知之明也很是满意。
    贾琏才进官场,靠得是解决军粮一跃飞升上去的,虽然说他先前在教农务技术上在民间有些声望,可跟官场上那些混迹多年的老手来说,他还是太嫩。若是这一去就要顶了户部尚书的位置,别说他自己觉得干不好,就是提这话的皇帝也一样觉得他能干不好。而且,皇帝之所以会提这些有的没的,目的就是试探他,也根本就不是真心的。皇帝要是真心想让他当尚书,当初直接下旨封就是了,根本没必要马后炮动嘴提。
    其实通过这件事,多少能看出皇帝的态度来。按理说,四皇子表彰请封的信函早就到了皇帝的手里,但皇帝却拖了这么久才下旨,显然是慎之又慎才做的决定。倒不是因为贾琏不够格,自古立军功的人封侯封爵的很多。皇帝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对‘四王八公’的忌惮,因有太上皇在,他不好一下子给梳理干净了,但心里头是膈应的。搁谁谁不烦,养了那么多蛀虫出来。这就跟一片地有了病虫害似得,不打药杀虫就毁回了一片田。
    所以,贾琏是理解皇帝的谨慎之心,重新宠信荣府对皇帝来说是个不小的坎,还好他过了皇帝考验,至少现在在皇帝眼里,他应该不是个贪得无厌的纨绔子。
    当然这些分析贾琏不会只在心里想,回来趁着拜见贾母的空当,他就细细地跟贾母说了。给贾母来个当头一棒,提醒她荣府而今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已经是被皇帝列为被铲除的对象。
    贾琏而今在天子跟前办事,他带来的消息自是不容置疑。贾母这心吓得突突地,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头跟贾琏道:“这个家数你最明事理,为了保全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我们都听你的。”
    贾琏很满意贾母这句话,点点头:“老祖宗若是信任我,我当之无愧,会为这家好。只是管理起来,总要得罪人,伤害个别人的利益,到时候有人情闹到您跟前,您最是仁慈心软的,只怕——”
    “管她是什么来路的神仙,到我跟前都不好用。你放心,为了咱们荣府的子孙后代能安安稳稳的,我老婆子就是赔了这张老脸也愿意。”贾母乐呵呵道。
    贾琏要的就是贾母这两句话,笑着点头应承,再不提了。这时候,外头喊“宝二爷来了”。
    接着,就听外间传来宝玉急恼的声音:“好姐姐,你怎么这样嘴快,我听说琏二哥哥在里面,这可怎生好……”
    片刻后,宝玉还是进门了,一脸害怕猥琐的样子,给贾母行礼之后,又给贾琏行礼,恭贺他高升。
    贾琏打量而今的宝玉,个子长了些,脸圆圆的,白胖白胖的,一笑,两边脸上的嘟起来的肉都没出搁了。才多久没见,这孩子怎么胖成这样?本一双桃花眼,而今愣是胖成了丹凤眼,若中秋之月的面容而今倒像是个大白面饼子。
    贾琏觉得挺可乐,挑挑眉,忍不住笑起来。
    宝玉见他笑,心里总算稍稍松口气,也跟着赔笑。
    “而今都乖乖上学了?”贾琏问。
    “上,每日都有好好地读书。”宝玉连忙应和表示。他生怕贾琏误会,再弄出什么花样对付他。
    “来来来,到我这儿来。”贾母欢喜的叫宝玉过来,捏捏宝玉的脸蛋,吩咐鸳鸯去把她之前留得冰糖藕端过来。
    宝玉一见甜食就停不下嘴,让让贾母和贾琏之后,就端着东西坐在一边儿吃起来。
    “昨儿个你封官之后,便已有许多亲朋好友递话来问,要不要办宴贺喜,我说自然要办,还得请个好日子,好好热闹一番才行呢。”贾母笑着对贾琏道。
    “不能办,您这么快就忘了刚刚说得?”贾琏提示。
    贾母愣了下,有些不高兴的阴下脸,思虑一番,点点头。
    “罢了,就听你的。可这么大的喜事儿,不庆贺一番,倒不吉利了,只自家亲戚如何?”
    “那要有个规定,姓贾的亲戚才可以,其他人不论挂着什么关系一律不行。请个戏班子热闹热闹就罢了,不要铺张浪费。”贾琏接着道。
    贾母这才笑起来,点头应和,吩咐人去知会东府。
    ……
    且说王夫人,那日见了帮元春传话的太监之后,就一直在家忙活着张罗钱。公中的钱她是没法子搜刮来了,只能再动自己的嫁妆。自己的亲妹妹薛姨妈那边更是心狠,这都写了多少封信过去,至今也没个消息。
    王夫人还惦念这从贾琏哪儿弄来的就盆苗子,这都快要到夏天了,还是不见这几颗苗子有什么变化。而且王夫人还发现一个事实,水浇多了,杆子就有点软。其中三颗似乎是受不得涝,已经从根上生病折断了。王夫人心疼的不行,剩下的六颗怎么都不敢乱浇水了。还特意花重金请了个行家过来看看,是什么品种,该如何伺候。
    这人是周瑞家的请来的,也不是什么厉害的行家,就是个种田的农户,跟周瑞挂着亲戚。周瑞觉得就是看看庄稼的事儿,谁都能看懂,从中贪污了一半,另一半就便肥水不流外人田地给自家亲戚周琳。
    周琳年纪才四十多,却是个少白头的主儿,蓄着山羊胡白花花的,两鬓发也已苍白,乍看上去到真像个面色红润看起来很年轻的有点厉害劲儿的老头。
    王夫人屏风坐着,暗中透过缝隙瞧了周琳两眼,还挺满意的。
    周琳捻着胡子,有模有样的看了半天,怎么看怎么觉得这盆里头长得就是收割后的稻杆子。可他又不敢太确定,荣府二太太又不是傻子,她宝贝的东西自该是不俗之物,怎么可能是他以为的稻杆子!
    “敢问太太,这六株苗子是从哪儿弄来的,此物实在是太新奇了,老夫心中有几个猜测,但夫人若不说出处,很难猜测到底是哪个。”
    王夫人犹豫了下,转头问周瑞家的此人可靠不,见周瑞家的连点头,她才屏退无关人等,道:“这我侄子琏儿那弄来的,他很宝贝的,自个儿弄了个屋子放着,亲自养护。”
    周琳一听琏二爷的大名,肃然起敬了。这位爷在他们庄稼人的眼里头那可是跟圣人一般,名声好得很呢,他宝贝的东西那定然是个不俗物,绝对不可能是稻杆子!
    周琳捋着胡子,点点头,故作敬叹道:“好东西,好东西啊,这几盆苗子绝对难得,琏二爷竟拿此物孝敬您,可是夫人的好福气。”
    “那此物的名字是?”王夫人问。
    周琳转眼珠子随便想了一个,“夫人养了这么久,它没什么长势,还怕水,想必就是黄仙儿了。此物的名子却是我家祖上留书所述的,至于还有什么别的名儿我就不得知了。”周琳生怕事后王夫人知道的名儿不对责怪他,所以把后路都铺好了。
    王夫人又问此物的用处。
    周琳便胡诌有什么养身益体的功效,总之跟人参差不多的那种,还忽悠王夫人等这东西开花结果了就可食用。既然王夫人养了这么久,这东西都不长,周琳觉得开花结果是很难得,所以才这么忽悠。
    王夫人闻言喜不自禁,又赏了些钱给周琳,更加仔细这几盆东西。
    这一日,王夫人要托上次那个太监帮忙捎钱进宫,就特意挑了两盆长得壮的带去,请太监帮忙一遭儿捎进去。
    既然贾琏能靠两盆新样式的牡丹博得太后的欢喜和赏识,那她就给元春也创造一个这样的机会。
    
    第51章 户部少年郎
    
    宫内。
    元春得了王夫人捎来的银钱之后,便读了信,也见了那两盆东西,可真新鲜,看着就像是两根枯杆子。不过既然是母亲费尽周折从琏弟弟手里弄来的,定然是不俗之物。元春至今还记得去年太后千秋的时候,四皇子奉上的那两盆牡丹新品种引起多大的风头。
    两天后正巧赶上太后的千秋大寿,若是自己奉上这东西给皇后表忠心,让皇后得了太后的褒赞,自己必然会得到皇后的格外重视。而今皇帝与皇后的夫妻情日渐但了,皇后早就有从心腹之中选拔一二人伺候皇帝的想法。她若博得了皇后的欢喜,这人选必定有自己一个。
    到时候,只要自己得了宠幸,封了妃,自然给荣府光宗耀祖了,也算是遂了好强母亲的一直以来的心愿。
    元春如是想,便心下决定就这么做。特意还绣制很精细的福寿禄红彩带,系在花盆上,显得喜庆吉利。
    傍晚,元春便将两盆‘黄仙儿’风给皇后,还将王夫人转述周琳的话重新跟皇后说了一遍,什么滋补养身之类,玄之又玄,硬把这两盆东西吹吹嘘成了世间难得的妙物。
    皇后半信半疑。
    元春急于表现自己,一着急,失口之下就坦白了这东西是从贾琏手里弄来的。不过元春却没说是偷,说是贾琏孝敬她的。这件事若成了,便是给了荣府无尚的荣耀,到那时候即便是贾琏时候知道是她母亲偷的东西,恐怕也没办法责怪了。而且那会子自己就出头了,也有法子护着自己的母亲,自然不怕他。
    元春如此想想,心里更有底气了。
    皇后听说这玩意儿是从她家琏二弟那里弄来的,便就深信不疑了。去年太后千秋寿诞,那牡丹花可是享誉全城,四皇子因此受了皇帝不少的关注,皇帝甚至把去西北督军这么好的建功立业的活儿都派给他了。而她的养子大皇子鄞祁,而今却一直不得皇帝和太上皇的关注。
    皇后打量这两本盆东西,叫人收了,然后一脸精明的暗示元春:“只要这玩意儿真如你所言的那样妙,能讨得皇后的欢喜,本宫少不得你的好处。”
    元春红着脸应承,心里十分高兴。
    ……
    次日一早儿,贾琏正准备去户部,兴儿急急忙忙赶过来,把王夫人偷送两盆东西进宫的事禀告给贾琏。
    “虽用黑纱蒙着,没瞧着样子,可瞧见花盆了,定然是那东西没错了。”兴儿道。
    贾琏点点头,算了下,这会儿稻杆子已经在宫里待一天了。
    贾琏的确是没想到,王夫人竟会干出把两棵枯稻杆子送进宫的蠢事。她是多没见过世面?这么长时间竟没认出来?
    至于她送进宫要干什么,倒不难推断。再过两日就是太后的千秋寿诞,掐在这时候送东西,显然是打算让元春凭此博得皇后的青眼,然后谋个妃位。
    这事儿挺好笑,也挺危险。一棵枯稻杆子很容易被人认出。这东西要真在在太后或是皇帝跟前被揭穿了,那就是欺君大罪,怕只怕倒霉的不会只元春一人,连带着整个荣府都要被牵连。
    兴儿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爷,这可怎么办,太太竟把东西弄到宫里去了,过两日就是太后的寿诞,一旦大姑娘想不开,真把东西送到上面去,那咱们……”
    贾琏瞪眼兴儿,示意他安静下来。琢磨了会儿,他忽然笑起来,“倒来得及,她们闹得事儿就叫她们自个儿想办法去。你去扛一捆稻草,送到王夫人跟前,就说是我的礼物。”
    贾琏说罢,浅笑一下,便出门上车,前往户部。
    今天不是上朝日,但贾琏还是早早地穿了官服赶到了户部,作为新人,也是新手,他肯定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要提前熟悉环境。
    贾琏到的时候,刚巧有个南档房的堂书在,领着他做好了入职相关的手续,便带他去了户部正经办公的地点。尚书处于宽大的正殿内,贾琏作为侍郎,则被分派到距离尚书处不远的一处厢房内,屋中分内外两间,外间有十二张桌子,桌上被摆放着文房四宝和各类文书。一进里屋,反倒比外面更大气些,映入眼帘的就是北墙上字画对联,内容无非就是说一些勤勉为国之类的话。屋内设有两张相气派的檀木桌案,靠东窗的最大,也最气派,另一章桌子则小些,离门口不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