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宫花为聘-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太上皇、世宗皇帝和大行皇帝会担心的事儿,年轻的皇太后才不会在乎呢。
对于这位年轻的皇太后来说,大魏江山也不过是自己接近意中人的理由罢了。
被太皇太后戳穿了自己的心事之后,年轻的皇太后就知道,自己的心事是瞒不过那些老狐狸的。
皇太后也光棍,反正她的态度就在哪里摆着,如果被当众戳穿了,那她干脆就认了;如果没有戳穿,那就这么混着。
皇太后就不相信了,还有人敢在她面前讨不自在。
不得不说,因为大魏的现状,还真的没有人敢在皇太后面前自讨没趣。
大魏皇族如今就那么几只小猫,皇室男丁除了那三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就没有什么人了,大魏皇家就剩下了一群女人不说,就连皇家近支也只剩下了一群出嫁了的公主郡主县主。
光她们这群女人还能够做什么呢?当初摄政公主之所以能够把持朝政,甚至被追封为高祖皇帝,那是因为人家在战场上打下来的军功。
对比之下,如今皇家的那些公主郡主们,又有几个敢上战场的?
能够在权力核心圈子混的都不是笨蛋,虽然贾琦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可祁谦私底下跟他一说,他哪里不明白的?
贾琦也光棍,皇太后没有直接挑明,他就当做不知道。
贾琦不仅当做不知道,还利用这一点,把电磁反应实验给弄出来的。当然,经手的人其实还是工部的技术官员。
当电力被弄出来的时候,工部的那几个官员都吓死了了。戴梓当机立断,决定担负起责任,打算用自己的死把事情压下去。可谁让贾琏是虞部侍郎呢?谁让贾琏偏巧有事儿找戴梓呢?戴梓最后还是没有死成。
为此,贾琦特地上了暗折。
那个时候正好是太后摄政两周年的好日子,太后兴致勃勃地带着三位参知政事参观了工部的相关试验,然后问身边的臣子们应该怎么做。
祁谦和梁鉴的三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早就一团混乱,反而是贾琦,他直接就说:“既然这雷电之力可以人为掌控,臣更关心的是,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多少好处。”
皇太后就道:“爱卿是说,好处吗?”
“是的。太后娘娘”贾琦道,“既然这线圈转动之时会产生电,那么,这电能不能让线圈转动起来呢?”
“爱卿的意思是说,那些纺纱机织布机吗?”
“太后娘娘,不止纺织作坊上,就是□□制造、火器制造,还有别的东西,都可以用上。如果真的能成,那么,工部和工部下面的各种作坊的产能至少能够翻一番。”
“既然如此,让工部继续试验。”
“遵旨。”
这次的事情是一次试探,结果让贾琦十分满意。
年轻的太后够开明,新帝又年幼。只要安排得宜,等新帝长大,大魏说不定连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要完成了。
这对于提高华夏的竞争力绝对是有好处的。
有那么一瞬,贾琦觉得,自己让先帝染上鸦片瘾真的是太值了。如果先帝还或者,那自己绝对没有这样的机会的。先帝绝对会让工部死一大批人。
工部的这些技术官员,放在后世,妥妥的就是科学院高级院士,随便哪一个,贾琦都损失不起啊。
因为太后的命令,贾琦对工部下达的保密令并且额外给工部发了大红包,让工部官员多领了三倍俸银的杂料钱。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工部各种成果不断,当然,作为实验记录的手札也是堆满了工部的资料室。
跟西方社会的理论指导实践不同,大魏工部妥妥的是实践出理论。往往成功的实验都已经一大摞了,才会有最后的总结报告出来。
为此,贾琦不得不引导工部相关人员去思考里面的必然规律。
在这个基础上,大魏工部也出了许多科学实验报告和相当多的理论推导。不过,贾琦相信,就是这里有第二个穿越者,十有*也看不懂那些报告上写的是什么。
光文言文和白话文夹杂的试验记录就够让人头痛了,更别说,因为那些实验而出来的各种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
在西方,各种实验都是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而在东方,这些实验都是用神话传说来命名的,有的是取自山海经,有的就取自楚辞,除非熟读中国的各种经典、对各种典籍典故如数家珍,否则,别想弄明白那些实验报告都写了些什么。
而贾琦在这里头做得最多的,就是出钱。
这个实验需要经费,那就给实验经费;那个实验出成果了,相关人员要给奖励;那边那个人写的东西,如今都应验了,要给润笔费……
许多经费户部不肯批复怎么办?没有关系,贾琦直接就跟相关的人员谈:你这个东西卖给我怎么样?我出多少多少钱。什么?你不要钱?那分成也是可以的。
拜贾琦的重金所赐,工部的技术官员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据说,其中有好几位本来家里一大家子都住在小小的、只有十来间屋子的、一进的小院子里,如今人家都个家里买了三进四进的大院子,家里的女人都穿新衣服了!
工部的官员高兴吗?高兴!
他们更是卯足了劲儿,就为了挣贾琦手里的红包。
反正做的也是工部的活计,只不过活计出来了,有人等着买而已,只是这个买的人身份不一般,给的银钱也不一般而已。
就跟工部永远不会少了新成果一样,贾琦也总是很快能够把这些新技术转为生产力。
当火车工艺解决,大魏已经修好了从京师到天津的铁路,正准备修京师到大同的铁路的时候,西洋人投降了。
他们不投降不行啊。因为大魏的船只不停地从船坞里面开出来,不停地投入南洋和印度洋,以前西洋的船只还能够到达印度,现在,西洋的船只一进入印度洋就会遭遇攻击。除非他们一开始就举白旗投降,然后全程在大魏的监视下活动,否则,等待他们的,就只有灭顶一个下场。
这几年沉入印度洋的西洋船太多太多了,多到让欧罗巴诸国无法承担,他们除了投降,还能怎么样呢?
第65章
离开王储套房,克莱门特夫人就道:“请放心,夫人,无论王储妃如何打扮,她都比不上您。”
“您真的是太客气。”
因为王储妃的关系,使得这次的讨论不得不中断,可这不等于说贵族们就离开了。事实上,许多贵族就站在王储套房外面的走廊上,听见琴玑和克莱门特夫人的话之后,就有女贵族走过来:
“当然,夫人。无论王储妃在衣服上花费了多少利弗尔,她用丝绸肯定不如您用的高级。知道她为什么在那几根鸵鸟毛上花费几千利弗尔吗?就是因为她知道,她没有比您更富丽堂皇的珠宝了。”
听到有人说起琴玑的珠宝,大家就不由自主地把目光停留在琴玑的发髻上。
琴玑的发式并不是很高,这是因为东方审美讲究和谐和韵味,今天琴玑走的是柔美风,所以她梳的是矮髻,这个发型说不上有多复杂,就连头上的首饰,也只有少少的五支钗而已。
可就是这五支钗,都是翠竹一般的新绿,每支钗的钗头都挂着一串钻石。
这些都是最顶级的钻石,无论是成色还是工艺都是顶好的,哪怕最小一颗,也能够卖到三千法郎,至于最下面的那种大钻石,一般来说,凡尔赛的女贵族们都是用来做项链的吊坠,或者干脆用来镶嵌在王冠正面最显眼的位置。
琴玑胸前的镶嵌着各种珠宝的璎珞固然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可对于凡尔赛甚至是整个欧罗巴大陆来说,钻石的魅力是无可比拟的。
自然就有人问起琴玑的首饰的来历了。
琴玑道:“这些都是我的嫁妆。按照我们远东的传统,婚约一旦成立就要准备嫁妆。首饰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毕竟很多时候,首饰是可以当成货币的。包括我的未婚夫下定的时候送给我的,包括我的家族为我准备的,包括继承自我的祖母和我的母亲的,我的首饰有一百二十盒。”
“一百二十盒。”
虽然不明白东方的一盒首饰是什么概念,但是几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会认为一百二十盒就是一百二十件。
“是一百二十套吗?”
“不是,成套的只有一百零八套,另外十二盒,有的原本就是打算当做货币、在非同寻常的时候使用,有的干脆就是整盒的珍珠宝石。只要我愿意,我随时可以用这些珠宝为自己添置喜欢的首饰。”
这些贵族们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啊:
“夫人,您的国家真是富庶。”
“那当然,那可是黄金之乡!丝绸之乡!连土里都埋着金子!”
也有人对珠宝首饰并不感兴趣的:
“夫人,你邀请我们来王储的会客室,想来是对法国的税收有想法喽?”
此话一出,周围一片安静。
琴玑道:“先生,虽然邀请你们来是我,可今天的会议却不是因为我想对法国的税收制度有想法。我不是法国人,对法国的历史、法国的文化、法国的传统也只了解了个皮毛,更多的东西,我也只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百科全书上略略看过一二。这样的我,怎么有资格妄议法国的律法?王储已经结婚了,按照东方的习俗,他在结婚的那一刻起就不是孩子,而是个成年人,应该背负起责任的成年人。法国的法律,王储必须能够背诵,法律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影响,王储也必须了解。这是王储的义务,也是我征得王储的首肯后给诸位下帖子的原因。只是偶尔坐着马车驶过巴黎的街头,这并不能让王储真正了解这个国家。跟你们的谈话,能够加深王储对法兰西的了解。”
琴玑的话立刻引起了在场贵族们的好感。
当然,也有那不依不饶的:
“夫人,如果您有这个权力,您会怎么做?”
琴玑道:“可是我并没有这个权力。”
“假如,我是说假如,您有这个权力,也有这个机会,您会怎么做?难道您不是真心关心法国的人民吗?”
不得不说,这个人说得有些尖锐。
琴玑答道:“诸位的领地,诸位决定用什么办法治理,那是诸位的自由,我无权干涉。不过,如果您一定要问我,我只能说,我会购买一块土地,然后按照自己的方法治理。当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减少巴黎的乞讨者。”
杜巴丽夫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口的:“您想要土地,是这样吗?”
在场的许多人仿佛被人当头泼了一头冷水,猛地清醒了过来。有的人的脸上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杜巴丽夫人立刻就发现自己被排斥了:“怎么,我不能加入你们的谈话吗?”
琴玑道:“当然可以。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国王的身边不能少了夫人您。贵族终究是贵族,并不是每一个贵族都对巴黎人民的每一天都了如指掌。巴黎市民们每天的生活费要多少、口粮多少、他们靠什么谋生、收入是否稳定,每年每月每天需要承担多少赋税。这些问题,报告到国王跟前的数据跟实际数据总是有出入的。需要有人把巴黎普通市民的心声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夫人,现在在凡尔赛,担当如此重任的,非你莫属。”
杜巴丽夫人开口的时候,她的心里其实是发虚的,她只是在硬撑而已。她已经看到了人群里面的那几个老牌贵族,她甚至做好了被讥笑的准备。
杜巴丽夫人万万没想到,琴玑竟然会这么说。
而且说得如此理智又真诚。
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人群中的几个老牌贵族在听完琴玑的话之后,竟然缓和了神色,其中一个甚至还对着她点了点头。
要知道,这几个老牌贵族虽然被称为贵族中开明人氏,可他们也是道德标杆,在今天以前,这些人可没有几个对杜巴丽夫人有好脸色的。
杜巴丽夫人激动得想哭。
冲动之下,杜巴丽夫人冲口而出:“如果您要土地的话,我有办法,在索漠,有一座葡萄园,大约八十公顷。我还能帮您弄到法兰西的贵族头衔……”
那是杜巴丽夫人手里最值钱的一块地产。是某个贵族送给她、喜欢她在国王面前帮忙说话的报酬。
琴玑不得不道:“夫人,巴黎有不下二十万的乞讨者。八十公顷的葡萄园可容纳不了多少人。”
“可是葡萄园的收益很好。”
“收益好跟为二十万的人民提供工作机会是两个概念。”
杜巴丽夫人立刻道:“如果是这样,我也能够帮得上忙。国王为利摩日头疼好些日子了。”
周围立刻传来一片喧哗声。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见琴玑似乎不知道利摩日,一直站在琴玑身边的克莱门特夫人连忙解释给琴玑听。
原来,利摩日是个宗教城市,因为贫穷,因为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利摩日一直冲突不断,还是投石党的大本营。当初路易十四只所以建立凡尔赛,就是跟投石党人有很大的关系。
琴玑微一沉吟,立刻转头请边上的王储的侍从官向王储借地图。
路易·奥古斯特在房门口已经听了很久了,见状连忙请琴玑和诸多的贵族进他的会客室。
杜巴丽夫人刚开始的时候还在门口踌躇,可是路易·奥古斯特却慎重地邀请她了,那一刻,杜巴丽夫人雀跃得像个小孩子。
第66章
各国使节团在鸿胪寺闷了近一个月之后,终于决定,去贾家登门拜访。也亏得阿尔伯特亲王是个十分心细的人,特地向鸿胪寺的官吏们打听了在大魏去服丧的人家家里拜访的规矩,不然,只怕其中有人就要被贾家的门子打了。
这些使节团的成员是在鸿胪寺相关官员的陪同下来到贾琦的宅邸的。
贾赦去世了,而贾琏贾琮贾琦三兄弟当年就在贾赦的主持下分了家,因为还在父孝之中,所以兄弟三人还住在一起。可是他们能够住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这两年了。等出了贾赦的孝,贾琮和贾琦兄弟两个就要搬出去。荣显侯府是贾琏的,贾琮贾琦两个以后再来,就是客人了。
当然,作为继母,哪怕不是亲生的,邢夫人也该由贾琏王熙凤夫妇奉养,贾琦作为小儿子,也只能平时有空的时候回来看看,陪母亲说说话。
为此,贾琦出了三倍的价钱把荣显侯府隔壁的那处宅子买了下来,派人过去细细收拾了一番不说,还让幽若领着人将这处宅邸细细地摸过了。什么隐蔽的密室什么库房,都细细地检查过。等出了孝,他们一家子就要搬到那边去了。
对此,邢夫人十分满意。她年纪已经大了,除了儿子孙子,她还有什么好惦记的?贾琏王熙凤就是再孝顺,可贾琦才是她亲生的!邢夫人不是贾母,做不到把贾琏王熙凤赶到偏院去住、让贾琦住在主院的事儿,可是亲生儿子、亲儿媳妇不能在自己跟前,邢夫人还是各种心酸。
好在贾琦不是贾政,贾琦有本事,早就把隔壁买了下来,虽然房子是比这荣显侯府略小一点,可终究只隔了一条小巷子,这条巷子还是私巷。只要叫人把这私巷两头一堵,中间再打个小门,不就完了?
即便出孝以后儿子搬出去了,儿子孙子依旧在隔壁,坐个车两刻钟就能过来,跟住在这边又有什么不同?
再者,邢夫人不像贾母,贾母干得出拿自己的嫁妆私房钓着儿媳妇孙媳妇的行为,可她邢夫人却做不到。她也不用这么做。贾琦才是邢夫人的亲儿子,将来邢夫人的嫁妆私房肯定也是贾琦的。
这是毫无疑问的。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等出孝之后,贾琦肯定还是内阁参知政事,贾琏贾琮两个还要指望着贾琦帮他们补缺,王熙凤如何不愿意多留小叔子弟媳妇两天?
因为没有利益之争,却有团结一致的好处,所以贾琏贾琮贾琦兄弟三人分外和谐,就连王熙凤张舒雅和林黛玉妯娌几个也都相处得相当和睦。
二十年过去了,王熙凤已经是快五十岁的妇人了,从外貌上来说,她跟当年的王夫人有几分相像,不过她的性格依旧爽朗,虽然额头、眼角多了许多皱纹,可她依旧神采飞扬,根本就不是在贾母跟前小心翼翼了一辈子、硬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了个菩萨样儿的王夫人能够比的。
王熙凤听说林黛玉派去南面给林如海收拾坟茔的人回来了,自然就问了。
林黛玉就说:“我们林家一直人丁不胜,我父亲那一辈的时候,五服之内就没有人了。那年闹天花,金陵就死了多少人!林家也是。如果不是忌惮着琦哥儿,只怕我父亲母亲在地下都不得安生。到如今,林家在南面也不剩几个人。就是那里有几个姓林的,也不知道原来是什么身份。难道这宗祧之事要交给外人?”
这也是林黛玉最为心酸的事儿。她的父亲林如海竟然是林家最后一个男丁,林家在林如海那一辈,五服之内就已经没有人了。五服之外,那些人虽然姓林,可是这身份终究是要大哥问号的。
要不然,当初朝廷处理林如海的遗产的时候,为什么直接当做绝户人家来办?不能把林如海的财产交给林氏一族的其他族人吗?
贾赦要求贾琦把贾蔓过继回林家,最感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林黛玉。
听见林黛玉这样说,王熙凤也是感慨连连“不独妹妹家里,我娘家也是如此。可有什么办法呢?我是外嫁女,再者,我二叔还在呢,就是有事儿也轮不到我这个出嫁女多嘴。”
王仁收养了一个嗣子又如何?还不是小小年纪就折在了那场天花里面,嗣子死后,王子腾夫人的身子也垮了,隔了两年也没了。到如今,王熙鸾也嫁了,偌大一个王家,就只剩下王子腾一个糟老头子。
想到自己早逝的父亲和枉死的哥哥,王熙凤就恨,恨王子腾,也很薛宝钗,更恨已死的王夫人,可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到娘家就剩下了叔父一个孤鳏老头,王熙凤这心里也不好受。
可是她再不好受又如何?那也只是她的叔父罢了,她堂妹还在呢,哪怕堂妹王熙鸾跟着丈夫在外地,王熙凤也只能让人送些东西过去,顺便让下面的人看看,免得王子腾被下面的奴才们被欺负了。
别的,王熙凤也做不了。
连王子腾的亲闺女王熙鸾都不肯把父亲接到身边奉养,她一个侄女还能怎样?
张舒雅也微微叹了一口气。
当初张家也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可老义忠亲王出事的那会儿,张家就倒了霉,那个时候张氏还在呢,可贾家又为张家做了多少?虽然说中间有许多的不得已,还有贾母和王夫人的缘故,可对于张家来说,终究是一根刺。
可以说,如果不是贾琦,如果不是为了两个哥哥,她也不会嫁过来。
好在这么多年过去,张家也起来了。就是有再多的不平,也被时间抹了去。
现在的张家和张舒雅都十分满足。
张舒雅道:“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我们这样的人家,谁家没个起起落落的?不过,四弟妹,不是我这个嫂子多嘴。这个过继一事可不容易呢。毕竟,国法在那里卡着呢。”
虽然说是贾赦的遗命,可是贾蔓终究是贾琦的次子,顶着贾家次子的名头这么多年了现在要过继过去,哪里这么容易。
贾琦跟林黛玉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最大的那个是贾琦十七岁、林黛玉十八岁的那年得的。有了这个孩子以后的许多年里面,林黛玉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就连林黛玉自己都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了,丈夫就只有一个儿子,林黛玉怎么可能打着把儿子过继回去的主意。可谁想,等这孩子十岁生日一过,林黛玉就连连生子了呢?
最小的那个儿子,就是贾琦被赶出内阁的时候怀上的,林黛玉发现身孕的时候,就是太后把贾琦召回内阁的时候。就连贾赦邢夫人都觉得,这个小孙孙是有福的。
可也就是这段时间里面,各种事情不断,先是皇帝的防备,然后是太上皇的去世,之后又是皇帝失了太上皇的压制的反常,中间又有文氏的林林总总。
就是为了贾琦,林黛玉也不能在这个时候给贾琦添麻烦。
如今,外面的事情是了了,太后娘娘看上去对贾琦也十分信赖,可国家家规,终究是这上头的一条天堑
别人家里想过继,最难的是孩子的亲身父母舍不得,可到了贾家和林家那里,却是国法不允许。
因为在国法中,过继孩子,必须过继同姓同宗人家的孩子。
这里面的规矩,林黛玉如何不明白?如果贾琦愿意帮她,以贾琦的能耐,这件事情最后十有*还是能成的。如果贾琦帮不了她,那她也没辙。
毕竟,那是国法中规定了的。
所以林黛玉才如此忧愁。
一方面,她自然是希望林家香火得到延续,另一方面,她又不希望丈夫为了她冒险、跟国法顶着干。
妯娌三人中,也只有王熙凤的心情最为轻松。
王熙凤道:“林妹妹,你又犯傻了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家还怕这个?跟下面打个招呼不就行了?不是我说,别人宗族里争嗣子,为的还不是钱财?可是林家却又不同。当初姑爹走的时候,为什么把那么多的钱财送到了国库里?那可是八百多万两银子!那么多银子,都能够抵得上现在的江南一年的茶税了!还不是因为林家没了男丁?你现在把孩子过继回娘家,一来是老爷生前的遗嘱,二来,四弟和你难道不为林家置办家当?我看啊,以四弟的脾气,怕是会让你把嫁妆都送回娘家!你送上儿子,还带上大笔的钱财,谁家会这么傻,把这么一注钱财往外面推啊?至于国法,就是有人告发,凭四弟的脸面,还怕摆不平?”
经过王夫人的事儿之后,像粥官鬻爵、包揽诉讼、放高利贷等事儿王熙凤是不做了,看王熙凤对朝廷律法还是没有多少正面的印象。在王熙凤的心眼儿里,律法就是约束那些斗升小民顺便让他们这种人钻空子牟利的。
哪怕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王熙凤这种想法依旧没有变。
虽然如今已经变了很多,但是在王熙凤内心的深处,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变。
王熙凤现在是不犯国法,可是在王熙凤内心的深处,国法这种东西,永远是她想遵守的时候才会遵守,她不想遵守的时候,国法就是狗屁。
听见王熙凤这样说,林黛玉也笑了。
可不是。早在当初处理林如海的遗产的时候,就把林家当做绝户人家处理了,现在是她林黛玉在公爹的遗命之下,打算把儿子过继回娘家,顺便搭上自己的私人财产,这跟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林家这会儿真的有人,是绝对不会反对的,他们不止不会反对,还会举双手双脚赞成。
就是林家没有人,需要摆平的,也不过是御史台的那些人,外加姑苏知府,以及负责林家这一块的那些里正等根本连小吏都不算的小人物罢了。
眼下自己真正需要担心的,还是自己的长子。
林黛玉的长子贾芾今年正好二十岁。早两年的时候,儿子还小不说偏偏赶上先帝十分防备贾琦,甚至还把贾琦赶出了内阁,贾琦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让儿子去赶考,那不是方便别人折腾自己儿子吗?
结果,贾芾直到十八岁的时候才得以去考秀才。这里贾芾才考中头名解元呢,那头贾赦就去世了,贾芾只能等下一科的会试。
贾芾的婚事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耽搁下来的。
林黛玉虽然担心过,不过贾芾到底是儿子,婚事晚两年也是不妨的。再者,只要贾琦不倒,害怕儿子没有好亲事?
第67章
欧罗巴众使节被晾在偏厅里面大半天,等贾琦把回京述职的苏州知府送走之后,他们才见到贾琦。
事实上,他们在见到贾琦的第一时间就闹了一场笑话。
当贾家的奴仆对着门外行礼的时候,欧罗巴众使节就知道主人出来了,可当他们看到一个皮肤光洁、脸颊红润、眼睛明亮甚至下巴干干净净连跟胡须都没有的年轻人进来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把这个年轻人当成了贾琦的长子。
他们可是听说了,贾琦的长子贾芾今年正好二十一岁,外貌上完全符合这个条件。
其中葡萄牙使节查理·费迪南开口就是“请问您是贾知院的长子吗?我们是来见您的父亲的,劳烦您帮忙通报一声。”
至于法国大使路易斯则道:“哦,我的天哪,您跟您的父亲年轻的时候长得可真像。几乎是一模一样。”
贾琦对前者道:“如果您想见我父亲,很抱歉,我父亲刚刚去世,享龄八十有六。”又对后者道:“您的记性很不错。我七年前的确没有太大的变化。”
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然后,惊呼声一片。
路易斯道:“天哪,我的朋友,真的是您吗?我是说,您今年都三十八岁了,可是您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
话是这么说,可路易斯却忍不住去看阿尔伯特亲王。
阿尔伯特亲王今年正好三十岁。上次他来大魏的时候,维多利亚女王刚刚生下了他们的长女,那个时候,他也才二十三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可是现在,阿尔伯特亲王已经是一个典型的中年人了。过度的操劳让他的两鬓多了星星点点的白发,他的皮肤也不再光洁,双颊也不再丰满红润,身材也不像过去那么挺拔。
他就跟大多数的德国佬一样,一脸的大胡子,还有一个大大啤酒肚。
跟贾琦站在一起,与其说他更像那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还不如说,他看上去完全就是贾琦的长辈。
如果不是时间和地点都不对,德·洛赛伯爵,也就是法国大使路易斯都想说一声:难道森林女神在您的身上施展了魔法,让您拥有了永恒的青春吗?
顺着路易斯的视线,贾琦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阿尔伯特亲王身上。
贾琦道:“好久不见,亲王阁下。我记得您上次来的时候,您跟贵国的女王刚刚结婚没几年,那个时候,您距离英国国事最近的距离就是帮女王在签名上贴方格纸。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您成为贵国的王夫殿下了吗?”
阿尔伯特亲王笔挺地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个老派的军人一样,可是从他抓着手杖的手可以看得出来,他并不像他那张宛如大理石雕塑一般的脸那样,显得那么镇定。
说起来长,实际上也不过是迟疑了两秒钟,就听见阿尔伯特亲王道:“看起来,您对我们英吉利很了解。在您面前耍心思,的确是我们在自取其辱。”
贾琦道:“不是我对你们英吉利很了解,而是您身上的每一处都在告诉我各种讯息。而现在,我可以肯定,您已经是英吉利的王夫殿下了。恭喜。”
说着,贾琦对着阿尔伯特亲王点了个头。
他的举动看上去相当的潇洒,动作也非常好看,可是,无论是以阿尔伯特亲王为首的英吉利使节团,还是其他各国的使节团,他们的感觉都不太好。
这个人真是太可怕了。
他们不过是站在这里,甚至从进入贾家开始,他们就没有讨论过阿尔伯特亲王的任何事情,可对方却看出了这么多内容。
没有人怀疑贾琦事先已经通过别的途径知道了这些消息。
也没有人怀疑贾琦是故意恐吓他们。
因为这种事情毫无意义。
阿尔伯特亲王沉默良久,这才抬起头,道:“是的,我现在是英吉利的王夫,这是我的妻子顶着群臣的压力给我冠上的头衔。正如您说的那样,当年的我距离英国国事最近的距离就是给我的妻子在签名上贴方格纸,但是现在,我也却是如您说的那样,利用我的妻子对我的爱和信赖,一步一步地掌握了权柄。我并不否认这些。您也早就猜到了吧?”
贾琦道:“是的。我想,您会再度出使大魏,怕也是英国国内的那些大臣们的要求吧?无论您多么能干,无论那些大臣们有多么无能,可最后走开的,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