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柳暗花明又见鬼-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昭得偿所愿,悄悄勾起了唇,他傲然抬起下巴,对大军主将说道:“父亲说了,命我们即刻启程,张华有百万之军,我们手中的军队不如张华那么强盛,占据的唯有地势之利,张华大军而今屯军于新野,我们必须要在他们到达宛城之前到达陈留。”
王将军郑重点头,深信司马昭的谋略与眼光,这位丞相唯一的嫡子可是天纵奇才,别看他只是个少年,在兵法的造诣上绝不逊色于自己。
王将军立刻便下令大军拔营,司马昭骑上高头大马,去兵器库里挑选了一把够重的长戟,雄赳赳气昂昂地以偏将军的身份随军离开了洛阳。
日落西山,司马懿久等司马昭未归,派人前去将他叫来,却不想下属匆匆而来,气喘吁吁说道:“屯军处守军说了,今日看到公子随王将军大军一同出城了!”
司马懿“啪——”一声,将手中的笔拍在桌面上,一股血流直冲脑门,气得头晕眼花。
这下坏了。
司马懿立刻清点将帅,将洛阳城西面与东面的守军全部聚集了起来,命他们换上精锐的武器与盔甲,亲自率军追了上去。洛阳城中,他将公务委托给了善于内政的司马敏。
洛阳与宛城之间,阻隔着层层叠叠的山脉,若要去往宛城,需要经过陈留,绕道许昌。
人们都道大将军张华用兵如神,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恕不知司马懿于引兵作战之上的老谋深算,两军之间交锋相对,用兵如鬼神的司马懿再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他鬼谋。然而张华之军攻伐之下失利,士气并未减弱,反而更盛,只因张华大将军属下的将帅们实在是太多了,根本不需要张华本人出马,就能够与司马懿的大军对峙。
司马昭是料准了司马懿不会将他偷跑的事情公之于众,跟随王将军一路到达许昌以后,便在屯军之所练兵。
他一边练兵,一边思索着,娘亲与他们只相隔了一座城池了,他得想法子去与娘亲汇合。
司马昭手中的长戟舞得虎虎生风,心里一片激荡火热。他想了想,对大军主将说道:“许昌城易守难攻,城南有高山与树林可供斥候探查远处消息,不如我们屯军在那边,随时可以在敌军来临时候调动军队前去抵御。至于粮食的屯所,可设立在西面,一来粮线运输方便,二来,有大军的层层保护,西面的屯粮之地不会被轻易攻打。”
王将军听罢,连连夸赞司马昭的智谋超群,司马昭笑而不语,心里嘀咕着:蠢货,许昌西面地势低,最容易被偷袭了,这都不知道,看了几本兵书,真将自己当作谋将了。
张春华与司马懿夫妻两隔空对招,心照不宣,大军之间偶有摩擦,却谁也没有真刀真枪的打。
司马懿有意请君入瓮,张春华急于入洛阳城去救曹家人,如此一来二去,她的大军很快就到达了许昌。
谋士们建议张春华以急兵偷袭位于许昌城的西营,借此突破拿下许昌。
张春华抬了抬眼皮子,她有预感,仲达正等着自己前去洛阳呢,许昌城中或许并没有多少守军。
游荡在外探查消息的鬼将亲信来报:“将军,城西确实设有屯粮之所。”
张春华颔首,随手便点了马超率领兵卒前去偷袭,马超擅长骑兵战,最适合奇袭攻城,她又点了张师,让他随马超前去涨涨见识。
因此战万无一失,她便打算借着这一机会给张师一些历练的空间,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马超的攻击锐不可当,他是战场上的老将,除了在张春华面前,于骑战一途几乎是在战场上横着走,轻易就攻下了西屯所。
司马昭等啊等,终于等来了人攻城,他假装不敌,率领部下投降于敌军。
张师随马超打下了营地,那营地之中姿容妍丽的少年将领率众投降,他挥了挥手,下令道:“把他们都抓起来,要不要杀死俘虏,可要看大将军的心情了。”
司马昭达到目地,丝毫不知道那被他坑惨的王将军正焦头烂额地在许昌城中给司马懿写信,说他被俘的消息。
他见张华帐下的将领就在附近,当即口中便高喊道:“我是司马懿的儿子,你们可不能杀我!”
张师心头一动,他骑在马上,向那高喊的少年望去。
少年人眼眸亮如星辰,灵动狡黠,穿着一身干净的白色将领服,五官精致又令他熟悉万分。
他前一阵子才见过张春华原本的模样,现在见到与张春华足足有八分相似的司马昭,当下便知道了此人就是当年与他一起玩的昭儿弟弟,亦是他的亲弟弟。
马超挑眉:“哦?你是司马懿的儿子?”
张师心里头一咯噔,他忙拦住了马超,对下属们下令道:“此人是司马懿之子,于大将军大有用处,不可随意伤害,不如将他带到我的营帐中。”
马超一头雾水,对张师奇怪道:“此人是敌首之子,亦是俘虏,理应将他关入铁牢之中,缘何要将他带去你的营帐?”
张师正要回答,司马昭则叫道:“将我叫去营帐,当然是看上我了啊!”
张师:……
他这位弟弟,似乎有些与众不同?
马超恍然大悟,他了然,对张师语重心长说道:“此事还是要回禀大将军,他毕竟是司马懿的儿子。”
张师心思纯净,压根不知道面前这一思想龌龊的大人在想些什么,他颔首说道:“这是肯定的,我会亲自带他去见将军。”
司马昭与张师两人视线对上,灿若繁星的眼眸对上沉稳渊博如大海的眼睛,两人目光交汇,彼此之间惺惺相惜,各自了然于胸,心中一片火热得激动。
司马昭:嘿,亲哥!
第119章 阵前对峙
却说司马懿这头; 在知道小混蛋司马昭随着王将军大军溜出洛阳城以后,他就知道要出大事!他率领兵卒,大军紧赶慢赶,一路上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依旧轻车辎重地行军,就为了能够尽快到达许昌,将那屡教不改的小混蛋逮住了狠狠收拾一通。
王将军在西营地被偷袭以后,整日整夜地睡不好觉,他立刻就写了一封请罪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到后方; 只希望司马懿能够看在他多年来劳苦功高的份上从轻发落。
王将军想到司马昭是司马懿唯一的儿子,只觉得眼前发黑,心想自己要大难临头了。
司马懿大军距离许昌已然不远; 他到达陈留以后; 暂且命人驻扎营地,让手下的兵卒得以喘息。他乍一收到八百里加急的请罪信,还有司马昭被张华所抓的消息,只觉得熟悉的血气再次上涌到他的脑门,司马懿眼前一黑,咬牙切齿; 独自将王将军的请罪信撕地粉碎。他喃喃道:“这小坏蛋肯定知道了,是要去与秋实告状呢!”
随军而来的司马孚惊了:“什么知道了?二兄; 昭儿知道张华是他的母亲了吗?”
司马懿阴沉着脸,脑海中是将司马昭拎起来各种打屁股的画面,他气极了; 狠狠说道:“这小王八蛋,总是坏我计划。”不行,他得改变计划,不能再像此前一样的打算了,否则秋实不仅不会随他回去,反而还会真的发怒,司马懿想了想,对司马孚说道:“我决定将秋实邀到洛阳。”
司马孚闻言,一脸果然如此的打算,他乍一听司马昭被张华所抓,一点都没有紧张的感觉,司马昭到达了他母亲的身边,人们都说母老虎也护犊子,他最安全不过了。
就是听二兄所言的坏了计划……
司马孚悄悄去打量司马懿郁闷的表情,他心想:左右是二兄家中内部的事情,他这个外人还是别掺合进他们夫妻两人之事,免得到时候里外不是人。
司马孚忠于曹魏,他曾经也是见识过大将军张华对曹魏的忠诚,能够独自率军在外,抵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危险,只为了报答魏王曹操的知遇之恩、关怀之恩,张华的真性情,还真不好说呢!
至于在曹魏与司马一族之间的选择,这样左右为难的事情摆在张华面前,其中结果如何,司马孚并不确定,他心想:看样子,二兄对张华会选择他胸有成竹?
可若是如此,他算计那么多岂不是多此一举?到头来儿子还溜走了。
司马孚悄悄在心里嘀咕着,他没有再说话去挑拨司马懿现在敏感的神经,只是心里有了一丝别样的期盼。
或许昭儿告密以后,张华能够前来阻止二兄越走越深,将二兄从这条歪路上拉回来,张华,定是能够将陛下与曹家救出来的!
另一边,司马昭被张师命人带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张师转头就命人前去通知军师黄月英,让她给张春华送消息。
黄月英一听司马昭来了,还是主动投降的,与诸葛亮夫妇两人齐刷刷惊了,他们对视一眼。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轻松自在地说道:“大将军这一家子,可真会玩。”
黄月英皱眉思索道:“司马懿将二子送来,究竟是为了什么?莫非其中有什么阴谋吗?”她不相信司马懿会平白无故将司马昭派出来,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他想要利用母子亲情让张春华心软,从而去支持他谋逆之举。
诸葛亮无所谓地说道:“左右是大将军夫妻之间的家事,月英只管将消息送去就是了,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现在这天下形势啊,早就明朗了,甭管是谁,都阻止不了大将军的脚步,张华,日后定是能够登上帝王宝座的。
诸葛亮与刘备曾经分析过,张华这个人,天时地利人和都聚集在了她的身上,即便她是女儿身,也没什么大碍,或许世人还不相信她会是女儿身呢,以张华的资质,当一位明主是妥妥的。
刘备对诸葛亮说道:“张华心胸豁达,比魏王曹操更有用人之能,况且她还有神异之能,这样的人,只能为友,不能为敌,我可不想未来哪一天又发现两位义弟互换了魂魄。我想,当初的事情就是张华故意表现出来警告我的。”
诸葛亮深以为然,他对刘备说道:“天下大势眼看就要统一,但曹魏绝对压制不住张华的脚步,即便他忠心曹操,忠心曹丕,可她太年轻了,待曹氏父子去后,又有谁能够压住她呢?”
刘备赞同极了,他想了想,对诸葛亮说道:“这天下,与其落入疑心病重,心胸狭窄的曹操父子手中,不如落入张华之手,她所追求的寒门与氏族公平考试做官,如此作为,才是真正的大仁义啊!即便是我,也没有这样的胆量,敢冒天下氏族之大不韪,让寒门得以发展。”
他们这些出身寒门的才子名将,曾经的追求,也不过是少年人意气风发,意图为这天下尽一份力,能够封侯拜相,功成名就。
只是曾经的察举制度,将这天下大权牢牢地把控在了世家大族手中,非大姓难以出人头地。
当时的刘备就这样对诸葛亮说道:“军师眉宇有庙堂之气,日后定能做出一番事业,这天下需要你这样的臣子,百姓也需要,张华的心胸宽广,厚待我与孙权,而今司马懿谋逆,是大好的机会,若天下日后能入张华之手,我或许也会站出来支持她,如此,日后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够有进学的地方,都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在朝堂之上施展一番抱负。”
诸葛亮沉默片刻,对刘备说道:“玄德公,张华帐下的谋士与将帅已经非常多了,并不需要再有我去横添一脚,我现在过得挺好的,大丈夫在世,进能身居庙堂之高,退能处江湖之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者已经有人在做,亮倒是觉得,草庐之中春睡醒来,悠闲度日的生活也别有一番风味。”
刘备轻叹道:“孔明豁达。”
他又欲言又止:“令夫人……”
诸葛亮轻笑:“夫人能够进身将军帐下做事,正高兴着,短期之内,自是随大将军做事的。”
刘备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临别前,刘备对诸葛亮说道:“阿斗也已经大了,到了能够外出历练的时候,这孩子自幼沉静稳重,对你敬重极了,不如此次随军北上时,将阿斗也带上吧!”
诸葛亮想到自己的得意弟子,欣然答应了下来,于是将刘禅也带了出来。
十四岁的刘禅容颜中有着酷似他母亲糜夫人的精致,翩翩少年郎,最是年少气盛的年岁,而他的内心却已经是个五十几岁的老人家了,刘禅来到黄月英帐下,见过而今年风华正茂的师父与师母,对他们说道:“阿斗拜见师父,师母。”
黄月英将他叫来坐下,与他们商议起此后的事宜。
刘禅沉着冷静,没有这个年岁少年人的骄躁不宁,整个人犹如一潭平静的池水,他过分的安静不仅没有令长辈们放心,反而越发关怀他。
黄月英调侃道:“阿斗还记得小时候将张华认作亲父的事情吗?”
刘禅脸色僵了一下,他无奈道:“师母,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起了,我每每想到那时候的事情,就觉得非常对不住父亲。”
黄月英说道:“这有什么,你肯定也没有想到张华其实是女儿身,玄德公也没有想到吧?”
在场的人之中,最能够坦然接受张华是女儿身的唯有黄月英了,刘禅表情更古怪了几分,他轻叹道:“父亲得知此事,不小心将喜爱的砚台摔碎了,这可让他心疼了好久呢!”
黄月英轻笑,她对逗弄刘禅的事情乐此不疲,也只有每当刘禅绷不住脸色的时候,才有点少年人的模样。
诸葛亮眉眼含笑,一直以来的轻松生活,没有磨平他的棱角,反而因能够更专注于专研自己喜爱的事物,他的谋略与布局能力比曾经更上一层楼。
刘禅见现在年轻了不知道多少倍的相父,他无奈又纠结地想到:相父还是那个相父,只是没了需要他殚精竭虑去操劳的蜀汉,相父比他上一世所见的干瘦模样更珠圆玉润了几分。
黄月英将寄给张春华的信派人加急送去,转过身来,见诸葛亮带着刘禅在拆她此前在做的机关,顺手就掐住了诸葛亮肚子上的软肉肉,她嗔怪道:“我还没做完呢,等我做完再拆。”
诸葛亮讪讪的,将机关遗憾地放下,只是眼眸好奇又渴望地一直盯着机关猛瞧。
刘禅左看看右看看,面露纠结之色:等等,他们不是来随军打仗的吗?!为何师父与师母像是来隐居游玩?这轻松自在的,根本没点即将开战的紧张感。
张春华的大军就在宛城之内,她接到黄月英的消息没多久,就率领轻骑兵亲自赶到了大军驻军的地方。
而张师,见司马昭被人带来,十五岁的少年人活泼可爱,他望着自己这位分别多年的弟弟,挥手命属下们退下,邀请司马昭坐下来说话。
司马昭嬉皮笑脸的,他一见到张师那张酷似老父亲的脸,就觉得亲切极了,他对张师唤道:“大哥!”
张师矜持内敛,哪里有他这么放得开?被司马昭这样一叫,愣神了片刻,耳朵也因为害羞而悄悄地红了。
司马昭高兴说道:“看来,娘亲已经与大哥说了我们是亲兄弟的事情了。”
张师点了点头,有些别扭地说道:“二弟。”
司马昭眨眨眼,他心思诡辩,最是鬼灵精,发现了张师的不自在和腼腆,像是猫儿发现了新鲜的事物,心里兴奋极了。
张师这酷似司马懿的矜贵优雅外貌,抵挡不住他内敛的青涩,他与司马懿相比,少了几分老谋深算,多了几分正经实诚,脸皮也薄的很。
“大哥,大哥!我早先就知道我还有个亲兄长,但一直跟在母亲身边,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小时候就一起玩过,”司马昭兴奋说道,他自来熟贴上来的热情令性格内敛的张师受宠若惊。
张师原以为他们兄弟分离多年,那时候的昭儿又还小,定是不记得他的,没想到昭儿至今还记得自己当初带他玩过,心里高兴极了,眼眸也不自觉地更亮了几分。
司马昭心痒痒,觉得他这位大哥正经起来真可爱,瞧瞧他害羞的样子,他最喜欢逗弄正经人了!
张师与司马昭交谈几句,恢复了一本正经的样子,他对司马昭说道:“二弟是为了能够来与母亲汇合,这才故意卖破绽给我们吗?实在是太冒险了,若此次随军的不是我,而是马将军,你或许不会死,但你定会吃苦头。”
他见司马昭容颜精致,身形娇小,远没有自己来得高大,轻叹一声:“你实在太胡闹了,父亲也不阻止你吗?”
张师在心里不由嘀咕了:他们的亲生父亲司马懿,似乎不是很可靠的样子?
司马昭笑道:“阿父才不知道呢,我是偷溜出来的。”
张师表情微变,他皱眉道:“你这样,太不拿自己的安危当一回事了,若让母亲知道,也不知会有多担心。”
当初张春华对司马昭的棍棒教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心里阴影,他表情瞬间变得苍白,有些惧怕地说道:“娘亲,会揍我吗?”
张师惊讶,他摇摇头:“怎会?母亲温和又爱讲道理,她才不会随随便便就打孩子呢!”
他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张春华生气的模样,更别提揍他了,便是他不小心犯了错,或是偷懒不愿意再学习,张春华也是会温和地与他谈心,与他谈天说地,聊事业聊理想。
司马昭心有余悸,他有一种预感,自己这次冒冒失失跑出来投降的事情,或许父亲不会拿他怎么样,但来自娘亲爱得胖揍是少不了的。
他悄悄去看一本正经与他说起母亲温柔善解人意的张师,心里顿生一计。
司马昭委屈巴巴地说道:“可是我此次来是想给娘亲报信的,父亲不想让她做大将军了,要将她骗回家关起来做丞相夫人,还想利用娘亲的愧疚,好掌握天下大权。”
总之就是黑,在亲哥面前一个劲地黑老父亲,这样亲哥才会相信他的深有苦衷。
张师果真吃了一惊,他忙问道:“怎会?父亲当真对这天下志在必得?”
司马昭猛点头,他开始夸夸其谈,说起老父亲的阴险狡诈,卑鄙无耻,在他发现他与叔叔的密谋之后,还将他看起来,亲自监视他,要不是他聪明机智,还不一定能够逃出父亲的魔掌呢!
张师见他言语间悲愤,煞有其事,对他同情极了:“没想到,我们的父亲竟然是这样的人,我这就去告诉母亲,好让她防备一手,以免被父亲,被司马一族得逞。”
司马昭忙拦住了他,他认真说道:“其实阿父也没有那么糟糕,大哥,还是我亲自与娘亲解释这件事情吧,只希望娘亲若怪罪我偷跑出来,大哥能拦着点,别让娘亲揍到我。”
司马昭可怜兮兮的模样令张师哭笑不得,他再次说道:“母亲她不会打你的。”
娘亲那是不会随便打你!
司马昭悄悄在心里反驳道,他一看自己这位兄长就知道他是个老实人,不像他,吃喝玩赌、上房揭瓦,什么都会,什么都敢做,老父亲没少揍他,他皮厚,被抓到了挨揍也不疼,到时候再哀嚎几下,老父亲司马懿就会心软放过他。
而娘亲不一样,娘亲的大力气,是可以轻松将他揍成胖球的,司马昭可不敢用自己脆弱较弱的身躯去抵挡张春华的铁拳。
为此,他屁颠屁颠地跟着张师前后跑动,一个劲地拍自己亲哥马屁,像块热情的牛皮糖,热情似火地令张师有些招架不住。夜晚,司马昭还会粘上来与张师同睡一张床,竭尽所能与亲哥培养感情。
司马昭已经想好了,只要有亲哥拦着,娘亲肯定舍不得下重手打我的!
马超见此前俘虏的司马懿之子屁颠屁颠地跟随着张师跑前跑后,巴结地狗腿模样令人看不过去,而张师每每都招架不住他的热情,却也放任了他的靠近。
马超脸色变了变,单独找到张师,劝告他道:“司马昭毕竟是司马懿的儿子,你是张华之子,当远离敌人才是,怎能放任他接近你呢?”
马超深信张师是被司马昭这蓝颜祸水给迷惑了,张师奇怪地看着马超,对他说道:“马将军不知道吗?我也是司马懿的儿子,张华与司马懿,本就是夫妻啊!”
马超懵了:“什么?”
张师恍然,他认真说道:“是了,此前母亲说此事的时候马将军并不在场,我与昭儿是亲兄弟,所以才会对他多有放纵。”
马超脸色忽青忽白,他大脑一片空白,脑子里似乎想了许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想。
这个时候他才深刻意识到,张华,还真他娘的是个女人!
他回到自己的营帐之内,抓起自己的银枪便去了演武场,企图通过练武来冷静下来,却不想越打越心烦意乱,满脑子都是自己被张华按着揍的画面。
他将银枪往武器架上一丢,气愤地跺脚走了,嘴里骂骂咧咧说道:“就这还打个屁啊!”
他越想越不高兴,觉得张华与司马懿这夫妻两人脑子有病,尽折腾他们这群下属,积攒了一肚子怨念的马超难以排解自己的忧伤,他想了想,去往军中找到了或许能与他有共同语言的张飞与赵云,对他们说起此事。
张飞性格耿直,他见赵云也是一脸震惊,面露惊讶之色,他问道:“原来你们不知道这件事啊?”
两人齐刷刷瞪向张飞,向他问起此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飞挠挠头,他无辜说道:“我还以为大家都知道张将军与司马懿是夫妻的事呢,这事情将军此前不是都告诉大家了吗?我大哥也说了,甭管他们是不是夫妻,现在张华要去阻止司马懿,这天下,早晚是张华的,如此我们只要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就可以了,他们夫妻之间的矛盾会如何,让他们自行解决就是了。夫妻之间哪有什么隔夜仇,我与媳妇吵架的时候,也不喜欢外人来插手,反正你们别多管就是了,将军下令做什么,照着这个去做,来日天下安定,我们还要去打匈奴,打羌族,打鲜卑……”
赵云一听这是刘备的意思,当即便说道:“既然是玄德公说得,那我们接着这么干就好了。”
不久,张春华率领轻骑兵赶到此处,她匆匆入了主将营帐,与其他人交代好事务后便单独拎走了自己两儿子。
司马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惊吓,他被魁梧高大的张华阴影所笼罩,轻易被拎住了后领子,就像是被抓住了命门的猫儿,四只爪子荡在下面,怎么乱蹬都下不来。
司马昭惊恐道:“你,你不是我娘,我娘才不会长成这样。”
张春华咧嘴一笑,她凶巴巴说道:“是不是你娘,揍了就知道了。”
熟悉的感觉席卷而来,司马昭没料到张春华二话不说就要削他,吓得腿脚乱蹬,他哀叫道:“兄长,救我!”
张师也被张春华这雷厉风行的动作给惊住了,他跟在张春华身后小跑而来,急切道:“母亲,昭儿是为了给我们通风报信才来的,他并非故意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张春华和颜悦色对自己省心的长子说道:“我知道,子远别担心,你先在外头等等我,我们稍后就出来。”
张师从来都不会忤逆张春华的话,他见张春华胸有成竹,哪怕心里再担心,也是乖乖地等在营帐之外。
司马昭傻眼了,他没想到自己亲哥竟然这么不中用,他哭了,悲愤道:“兄长答应过会阻止娘亲打我的!”
营帐在张师面前落下帘子,张师等候在外,无奈地说道:“母亲不会害我们的,昭儿要听话啊!”
张春华进入屋内,将司马昭丢了下来,司马昭还想要辩解几分,急中生智去狡辩,却不想来自娘亲爱得铁拳已经落在了他身上。
长这么大,从来都一往无前,横行霸道、无所顾忌的司马昭再次感受到了来自亲娘爱得关怀。
张师等候在营帐外,耳边是营帐内的惨叫哭泣声,他的心里也跟着纠了起来,焦急地在外头左右渡步。
半个时辰后,张春华撩开了帘子,唤张师进来。
张师忙冲了进去,去看自己惨遭母亲教训的弟弟。
司马昭眼睛红彤彤的,小鼻子一抽一抽,像是被欺负狠了的小兔子,怪可怜的。张师去翻开他袖子,发现这小子根本毫发无伤嘛?
张师疑惑望向张春华,张春华则气哼道:“我儿子什么样,我还不知道?”
就司马昭这皮糙肉厚的身子骨,能打坏了才有鬼呢,最多皮疼几下,看他叫得跟杀猪似的,全是为了吸引子元的注意!
司马昭抽抽嗒嗒,拉住张师的衣袖,可怜兮兮说道:“大哥,疼,娘亲专挑不留痕迹的地方揍我。”
张师心疼极了,忙安慰他,去拿来活血化淤的药,为他在洁白的皮肤上涂揉。
张春华冷眼瞧着,对上司马昭骨碌碌望过来的眼睛,挑了挑眉。
司马昭见自己的小心思被娘亲发现了,一阵心虚,好在还有个亲哥在关心他。
亲哥,这真是亲哥啊!他这对无情的双亲啊,一点都不关心他,这冷漠无情的世界,只有来自亲哥的温暖能让他感到一丝安慰。
张师见司马昭身上果真有轻微的淤青,他不由责怪地看了一眼张春华,对她无奈说道:“母亲下手也太重了,您怎么能打孩子呢?昭儿年纪还小,不懂事,好好教育就是了。”
张春华愣了一下,他见张师对她抱怨,诧异极了:“这才多久,你已经一心向着这皮小子了?”
张师叹道:“昭儿是我的弟弟,也是母亲的孩子啊,您多年来没能养育昭儿,现在一见着他就打他,这样真的好吗?”
张师在说着,司马昭则瞧瞧探出头去,去打量张春华的脸色。
张春华也不生气,她认真说道:“你们都是我的儿子,我儿子是什么性子,我心里没点数吗?子元自小就沉稳懂事,与你讲道理是有效果的,可我若与子上讲道理,这小子定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这皮猴儿,只有被揍疼了,才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张师沉默,他不赞同张春华揍孩子的做法,但是张春华是他们的母亲,母亲想要怎么教育他们,是她的事情,她的想法,他身为人子也不能指责她什么,否则就是不孝。
张师想了想,只能以兄长的身份好好去疼爱弟弟,弥补他被母亲伤透的心了。
司马昭心思活络,他原是想借兄长而逃过一顿胖揍,没想到到头来反而被收拾地更惨。他吸吸鼻子,见张师对他关怀备至,心里突然涌起了奇妙的感动来,原本还不委屈的,因为有兄长的关心,倒还真委屈上了。
“行吧,就你们兄弟两感情好,我这娘是大恶人,”张春华凉凉说道。
“孩儿不是这个意思,”张师急道,反驳道。
司马昭缓过劲儿来,厚脸皮上来了,他嘻嘻哈哈蹭到张春华身边,撒娇道:“娘亲~”
“哟哟哟,现在知道狗腿了?”张春华高冷了瞥他一眼,将自己的葫芦摘了下来,拎住他耳朵就问道:“下次还敢不敢这么做了?”
司马昭摇头如拨浪鼓:“不敢了不敢了。”
“还敢不敢不听仲达的话了?”张春华横眉冷目,继续问道。
司马昭委屈巴巴说道:“可是阿父他要对娘亲做坏事,我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