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会儿,大军就到达了箕屋村前,列好了阵式。而村里的匪贼们也知道穆陵军真的杀过来了,一个个都吓得不轻。由其是昨天和穆陵军交战过的匪贼,早己被吓破了胆,立刻就叫嚷着要撤。

但通山鹞到底是大匪贼,也见过一些世面,首先制止了手下的慌乱情绪,来到村墙上向外一看,穆陵军居然只有五六百人,也不禁松了一口气。指着村墙外,大骂那些主张逃走的匪贼道:“就这么一点人,有什么好怕的,亏你们还是带把的,还不如个老娘们。都跟我出去,给他们一定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白虎山的好汉的厉害。”

尽管有些匪贼不愿意,但也不敢违拗通山鹞,而且村外的穆陵军的人马确实也不乡。因此匪贼们打了村门,跟着通山鹞一窝蜂似的都杀出了村子。不过一个村门能有多大,两千四五百人从一个村门里挤出,推推拥拥,也花了老半天时间。总算才是都出了村子,在村外聚集。

他们的人数本来就是穆陵军的四五倍,现在站得又散,因此显得双方的对比更为悬殊。穆陵军的士兵现在也算见过大阵仗,到是没什么?只有那二十多名箕屋村的团兵,都吓得脸色发白,就连杨武丞脸上,也有些不自在。只是现在别人来援救自己的村子到不害怕,自己也不能装耸,也只好咬牙撑着。

这时穆陵军早己架好了佛朗机炮,只是藏在大队人马的身后,不让匪贼们看见。而商毅见匪贼都出了村,也拿出GPS,先扫描了一下匪贼的人数,又测试了一下双方的距离,大约是两百米,合约一百三十多步。商毅转头问罗远斌道:“霰弹能打多远?”

罗远斌道:“回禀大人,一百到一百二十步。”

商毅点了点头,道:“好,等一会贼兵向我们进攻过来,就用霰弹攻击他们。”

罗远斌答应了一声,立刻向炮手们下令,开始填弹。同时,匪贼也在通山鹞的指挥下,向穆陵军推进过来。而就在这时,穆陵军的士兵向左右一分,中间露出了三门佛朗机炮来。

匪贼们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只听“轰——轰——轰——”从炮口中吐出三道火舌,三声惊天动地般的轰鸣声几乎是同时响起,震的大地似乎都在发颤。

而在匪贼阵中,以经倒下了一大片。霰弹也就是炸药中含有大量的钢球铁片,穿透性虽然不及实心弹,但打击范围却出实心弹要大得多,虽然现在并不是霰弹的最佳发射距离,但给匪贼造成的杀伤力也十分才观,至少超过一百人丧命,另有五十人以上,或多或少的受伤。一时间惨叫哀号声响成了一片。有不少人都开始向后退却。

通山鹞因为听败兵说过,穆陵军有火铳,因此也刻意躲在队伍里,并没有冲在最前面。他也没想到穆陵军还带着火炮来,也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不过他也有些见识,知道火炮这玩意虽然厉害,但填装的速度很慢,两次发射的间隔时间很长,因此也立刻下令,让匪贼们不许后退,立刻抢在穆陵军第二次开炮之前,快攻上去,和穆陵军展开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发挥自己人数多的选势,就可以战胜穆陵军了。

但这时以经匪贼以经进入了穆陵军的长弓和火枪的攻击范围。这一次商毅一共带来了一百四十名长弓手,因此发射出的箭枝远比昨天密集得多,再加上火枪这时也开姑轮流射击,一时弓箭破空的呼啸声和火枪发射的轰鸣声交相响起,而匪贼们则被打得惨叫连声,相继倒地。

尽管匪贼们在通山鹞的逼迫下,仍然前仆后继的向前冲。但在穆陵军强力的打击下,跟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冲到穆陵军的近前去。

第098章 迁移(六)

这时穆陵军的三门佛朗机火炮又开始了第二轮发射,而且这一次距离更近,只有五六十步,以经进入了霰弹最有效的杀伤范围。

随着又三声巨响过后,匪贼群中立刻倒下了一大片,这一轮炮击的杀伤力度,差不多是上一次的一倍,将匪贼的队形,在短时间内打出了一个大凹形。有的钢珠和铁片甚至连续射穿了好几个人的身体,不少人的身体都被打成了蜂窝状,样子简直就惨不忍睹。

其实这个时候匪贼还有两千多人,而且离穆陵军只有五十多步的距离,如果还能在坚持一会的话,一定可以在第三次炮击之前冲到穆陵军的阵地前,展开白刃战。但这些匪贼们几曾见过这样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何况还有无数的同伴就在眼前,躺在地上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于是一个个都被吓得魂飞魄散,承受力终于也达到了极限,也不顾通山鹞的一再强令,纷纷转身就逃。就连通山鹞也被身不由己的裹胁着,向村子里退了下去。

不过这一切也都在商毅的预料之中,与匪贼流寇打了多次仗之后,商毅以经深深明白匪贼的特点,说得好听一点,叫只能打顺风战,不能打逆风战,难听一点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因此只要一开始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整个队伍就会崩盘。

而事实的结果也果不出商毅的意料,连续两炮击之后,匪贼们果然就抗不住了,溃败下来。商毅见状,立刻下令,全军出击,追杀匪贼。

这时匪贼们纷纷向村子里逃窜,只是村门的容纳实在有限,两千多匪贼那能一下子全都逃进村里去。而且匪贼们又是你推我拥,都想争相想率先挤进村子里去,唯恐自己落了后。结果拥堵在村门前,反而把村门给卡住了。

但穆陵军以经兜着匪贼的屁股,从背后杀了上来。听到了自己身后的喊杀声,匪贼们自然心里更慌,前面的人卡在门口进不去,而后面的人还在拼命向前挤,推推拥拥,挤挤茬茬,甚致互相推耸、践踏,自伤了不少人。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不小心倒地,那可就惨了,因为马上就会有无数支脚从他身上践踏而过,跟本就没有重新再站起来的机会了。

有些机灵的匪贼一见情况不妙,知遒一时半会挤不进村去,又不甘心就这么等着被穆陵军赶上来砍杀自己,只好沿着村墙,向四外逃散。而其他人见了,也纷纷效仿,结果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匪贼们就散逃了一大半人。

但穆陵军对向四外逃散的匪贼并不追击,只是一门心思向村门的方向冲杀,结果等匪贼逃尽之后,穆陵军也冲到了村门前,先期逃进村子的匪贼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突然就发现,穆陵军怎么一下子就杀进了村子里。

仗都打到了这个份上,匪贼们谁也无心再抵抗下去,好在箕屋村的村门也不止一处,因此也顾不上抢来的粮食物资,纷纷从其他的村门逃窜出去,战斗从中午十二点开始,到了下午两点多钟左右时,穆陵军以经顺利的收复了箕屋村,这一战杀死匪贼四百二十七人,生擒八十六人,其余的都逃走了。而穆陵军只有二十三人受伤,无一人阵亡。

而杨武丞等人也都佩服不已,穆陵军的威名果然不是盖的,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把匪贼打跑了。

进村之后,商毅立刻下令,将被抓的村民全都释放。

箕屋村共有四百一十五户,人口一千三百二十七口,算是一个效大的村子,好在是刚刚被匪贼攻破,就立刻被收复,因此所受的伤害还不算大。不过尽管如此,整个村里也有二百多口人被匪贼杀死,还有几十名妇女遭到了匪贼的奸淫。因此村民被释放出来之后,纷纷和亲人抱在一起,放声大哭起来。

而杨武丞家里是村长,他又是村里的民团教师,因此也成为匪贼们杀害的目标,他的父母,三个弟弟和几个家人都被匪贼所杀,刚成亲两年的妻子和一个妹妹也不甘匪贼的奸淫,自尽身亡,一家十几口只剩一个九岁的妹妹杨婉,因为年纪幼小,才逃饶命逃脱了一条小命。

得知家庭噩耗之后,杨武丞当时就背过气,好不容易被救醒来,也抱着自己年幼的小妹,痛哭不止。看得穆陵军的士兵们也不住掉泪。说实话,如果不是有商毅在,自己村里只怕早就成为这个样子了。

等村民们都哭过了一会劲之后,商毅才大声道:“乡亲们,大伙儿都不要哭了,听我说两句吧!”

村民们这才渐渐止住了悲声,都看着商毅。杨武丞也停止了哭泣,擦了擦泪水,道:“乡亲们,这位就是清水村民团的总教师,现在是穆陵关的千总,商毅商大人,这次多亏了他带兵赶走了,要不然只怕就没有重见天日的时候了。”

村民们听了,这才纷纷向商毅磕头,表示自己的感谢。商毅将他们一一搀扶起来,道:“各位乡亲们,不用多礼了。不过箕屋村并不是我的管辖范围,而且现在鞑子又打到了山东,在穆陵关里,同样也有不少百姓,等着我们回去保护,因此我们不能在这里久留,马上就要离开。”

听了商毅的话,村民们也都慌了神,因为匪贼虽然被打退,但白虎山还在,老苗子也还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再打回来,如果商毅一走,匪贼再打回去该怎么办,何况鞑子也快要打过来了,村里办的民团,显然是不能指望了。因此马上又有几个人跪下,讫求商毅留下来。

杨武丞当然知道,商毅是不可能留下来,因此想了一想,对商毅道:“大人,我们都愿追随大人,举村搬到穆陵关去,只救大人能够收留我们?”

其他村民听了他的话之后,也纷纷道:“商大人,我们都愿意跟您一起走,只救您能够收留我们!”

其实商毅等得就是他们这句话,因此也点了点头,道:“只要你们愿意去穆陵关,我自然是欢迎。但到了穆陵关之后,必须按我制定的规据来办,否则我绝不收留。”

杨武丞忙问道:“不知大人有什么规据?”

商毅道:“小的规据不计,大的规据只有两条,一是所有十四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男人都必须参军,接受我的训练,参与穆陵关的城池防守,必要的时候,也要参加战斗。完成不了训练,想偷懒,或者是贪生怕死,不想打仗的人,我是不要的。”

这话一说,村民之中立时引起了一阵骚动,议论纷纷。商毅接着道:“想要守住穆陵关,保护家人的平安,需要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力量,我手下的士兵,几个月以前都是农民,和你们都一样,他们能够做到,你们也能够做到。如果你们不自己尽力保护自己,凭什么让别人来保护你们。”

他说完之后,村民中一阵沉默,杨武丞道:“大人,第二条是什么?”

商毅道:“第二,在留在穆陵关内的时候,每一户的粮食都必须上交,都我来统一管理,安排统一做饭,供应饮食。”

杨武丞是在穆陵军里呆过的,知道他们是统一做饭分配,因此商毅刚一说完,他立刻道:“大人,我答应。我愿意参军,也同意把家里的粮食全都上交,听众大人的分配。”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马上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而且大多数村民都知道,只要穆陵军一走,留在村子里基本就是死路一条,躲进穆陵关里,说不定还能得一条活路。商毅的条件虽然有些苛刻,但也只能接受。当然还有不少人抱着,不访先答应下来,进了穆陵关之后再说的心理。因此很快绝大部份村民都答应接受商毅的条件,搬迁到穆陵关去。但也有十几户村民默不作声,显然是不打算跟商毅一起走。

商毅对此也不作强求,只是分别统计,然后让想去穆陵关的村民们回去收拾,准备明天出发。

等村民散去之后,商毅才去查看匪贼屯积在这里的物资。因为匪贼把从附近几个村子打劫到的物资都集中在箕屋村里,而逃跑得时候都没有带走,因此这次的缴获也十分丰厚,仅粮食就有三千二百多石,另外还有八百多石面粉。白银一万四千多两,黄金八百多两,其他的细软值钱物资也还有不少。同时还留下了七十多辆大小车辆,马驴一百余匹,牛猪羊的牲畜也有一百好几十头。

当然其中还有不少就是从本村掠夺来的,但现在一时也分不清楚那些是那些不是,也没有时间来详细分理。于是商毅又下令,将不愿去穆陵关的每一户人家每一户留给两石粮食,纹银十两,让他们自生自灭。愿意穆陵关的,每户人家也发放十两纹银,做为这次被匪贼掠夺之后的统一补偿。结果徼获的白银用去了差不多一半。不过这也是现在最好的处理办法。

安排完这些事情之后,商毅又命令士兵将粮食物资立刻装车,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箕屋村的百姓出发,赶奔穆陵关而去。

因为了有上一次近移的经验,这一次准备的就充份了许多,加上村民们被匪贼掠劫之后,家里也没剩多少东西,付担也少了许多,而且也想早一点到达穆陵关,因此路上走得快了许多,到了傍晚时份,大队人马终于到达了穆陵关。

第099章 备战(一)

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村民们都迁移到了穆陵关。商毅首先下令,让所有参加了出征救援兖州的士兵们都休息三天。而关城的防务暂时仍由留守的人马驻守。并且又派出侦察队的士兵,到附近四外去打探清军的动态。

士兵虽然都休息了,但商毅还不能停下来,因为马上就要给迁进关内的村民安排住所。

商毅离开穆陵关之后,关内的建设施亠并没有停止,在唐镇的安排下,依然按原来的施工计划进行。城内的四条主干道以经全部建成,四个分区中,东南区的千总衙门和仓库都以经全部完工,千总衙门里的摆设家俱,也都安排了大部份,以经可以入住了。西南区的兵营和各个工匠作坊及操场的工程也临近尾声,可以交付使用。

而西南、西北两个居民区,以及东南区的民宅工程,仅仅只完成了临街的一排两层楼,其他的民宅还没有来得及动工,只是暂时在西南区的空地搭建了六百多个窝棚,这些窝棚虽然比不上房屋,但也能遮风挡雨,比住帐蓬还是强得多。

不过一大部份的窝棚都以经分给了先期搬进穆陵关的村民居住。而在西北区也还有数百个窝棚正在搭建中。因此这一次到达穆陵关的村民们,暂时都只能在操场和东南区的空余地区扎帐蓬安居。

商毅决定,将千总衙门作为穆陵关的总指挥部,各级将领每天都在这里聚集,商议军事。而周世奇和唐镇一家,都被商毅请到千总衙门里的后宅居住,因为后宅的位置不小,还是三层楼,商毅暂时也用不了这么多房间。

接着商毅将各区临街的那一排两层楼,优先分配给军队的将领,哨长家庭,以及工匠们居住,也给孙家兄弟的家属还有洋和尚阿科尼亚,都安排住在这里。而空余出来的其他房间也都用作医院、伙房、库房和备用房间。

随后就是安置村民,先前以经入住的就不动了,将剩余的窝棚全都分配给村民。当然现在也只有一小部份村民能够分到离棚,优先照顾最初三个村子的村民,而其余的暂时还是扎帐蓬安居。等新窝棚修好之后,再逐一分配。当然商毅也让工匠加紧修建,力争早日让所有村民都搬进窝棚。

而在商毅出征之前,购买的粮食和各种物资也都到位,因此商毅也马上开始统计城里的居民、物资。才好做到心里有数,同时也是便于管理。

经过了三天的忙碌,各项数据也都被逐一统计出来。

加上从箕屋村迁移过来的人口,现在穆陵关中一共有一千八百八十三户,人口八千五百七十七人。以经大大超过了穆陵关原先设计容纳的人口数量。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也只能尽量挤压地方。好在现在是隆冬季节,不易滋生疾病。同时山东的冬季,雨雪也不多,因此还是能度过去的。

于是商毅将人口进行了一次整理,按四十户为一个小组,以一户为小组长,付责管理整个小组;又以五个小组为一个大组,指定五个小组长中的一个为大组长,付责管理整个大组,分别登记造册。于是全城的居民共分为四十七个小组,九个大组,以后无论是分配食物、物资、住所,还是调动劳力,都将以小大组为单位。不仅方便,也便提高效率。

而现在穆陵关储备的物资有:粮食一万两千五百八十石,面粉一千七百五十石。白银有六万二千四百两,黄金一千三百六十两,其他的布料、木材、牛皮、棉花、食盐等物资,牛、猪、羊、狗、鸡、鸭等牲蓄家禽也都各有若干。

现在最重要的物资就是粮食,商毅估计了一下,目前关里的粮食差不多能够支付五到六个月,应该够坚持到这一次清军撤军。由于现在穆陵关的粮食是执行统一分配制,因此商毅也制定出每人每天的口粮标准,在正常情况下:士兵一天的口粮为一斤,青壮年妇女的口粮为十二两,老人为和十至十四的少年均为十两,十岁以下的儿童为八两。而到了战争的时候,则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补助。

同时商毅又对居民做出了三点规定,一、严禁打架斗殴,偷盗抢劫,一经发现,立刻逐出关去,决不轻饶。二、每天的饭食和饮用热水都由各组组长带领人手,统一到伙堂领取,各窝棚的居民的用火必须在露天指定地点进行,绝对严禁在家中点火,以防造成火灾,一但发现,处罚当天的饭食减半。三、禁止随地大小便,每户都发给一个便桶,并指定位置倾倒,如果发现有人随地大小便,处罚每天收集便桶,清理粪便的工作。

同时商毅又组织了一支监察队,由少年队的士兵组成,每天就在城里巡察,抓到违返规定的人,立即进行处罚,并向全城公布。

另外穆陵关里的军用物资有:马三百二十七匹,生铁五千三百斤,配置好的火药一千四百斤,另有三千五百斤木炭,八百斤硝和一千三百斤硫磺。

军器方面,有铁甲两千八百四十五套,皮甲一千三百七十四套,绵甲八百七十八套,长弓四百三十八把,短弓二百一十六把,箭三万五千支,盾牌一千二百面,刀枪器械六千七面余件。

火器方面,有虎蹲炮八门,小型佛郎机炮四门,中型佛郎机炮三门。鸟铳三百0二支,其中有一百四十四支需要改造,鲁密铳一百支,其中有三十九支需要维修。

在工匠方面,穆陵关内现在有泥水匠六十二人,铁匠四十二人、木匠四十五人,火药匠十二人,郎中九人。

商毅将各工匠按自己的作坊分配,开始工作。泥水匠和木匠现先抓紧抢工,搭建窝棚,力争尽快让所有居民都搬离帐蓬。人手不够,就从居民中抽调人手帮忙。铁匠也都停下其他的工作,在孙和鼎的指导下,全力抢修需要改造修善的火铳。而火药匠一方面要将现在配料调配成火药,另一方面还要把以经调配成功的火药定各种火炮火铳的定量包装,以方便使用。郎中则是配制各种刀伤药,准备医治伤兵。洋和尚阿科尼亚现在被分到跟着郎中们一起干活。

等士兵们的假期都结束之后,商毅也在操场上招集全集士兵,为在求援兖州的战斗中战死的士兵们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葬礼,并且在城外的山上找了一块向阳的地方,统一掩埋。而且商毅亲自在坟前祭奠,给每个死者都敬上三柱香。又在坟前重申,对死者家庭的抚恤标准不会改变。随后士兵们也集体对坟墓叩拜。表示对死者的尊崇。

洋和尚还在坟墓前念了一段祷告。虽然没有人听得懂他念的是什么玩意,但他虔诚认真的样子,还是让不少死者的家属感动。

回到城中,商毅又下令,在城里的社庙里,为这些士兵,以及先前为保护村子而战死的团兵,全部都供上灵牌,每天都有专人供上香火,每逢年节,只要商毅在穆陵关里,都要亲自来庙里上香。如果商毅有事外出,也会委派他人代替自己来上香。这一来不是死者的家属也十分感激,就连士兵们也都受感触,不少人在葬礼都泪流满面。就连刚到穆陵关来的箕屋村的杨武丞等人也都激动异常,觉得商毅真是一个好人。

葬礼举行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对这次救援兖州的战斗中,有功的将士进行表彰和奖励。功赏过罚,这都是提升士气的重要方法。

根据在战场上的表示,商毅也将功劳定为一、二、三这三个等级,以后的评功,也全都按这个标准进行评比。

只要是参加过救援兖州战斗的士兵,都能评上三等战功,得到五两纹银的奖励。二等战功是授于那些在战场上作战积极勇敢,带奋力杀敌的将士,一共有九十二人,每人可以获得十两纹银的奖励。三等战功是授于那些在战场上做出突出战绩,供献出重要策略或者是成功斩杀敌军大将的将士,这一次一共有十三人授奖,获得三十两纹银的奖励。同时还放放给他们一张简单记载所立的俱体战功的奖状。

其实按商毅的想法,还打算给每名士兵授于一枚勋章,刻上每人的名字,参加的战役名称和所立的战功等级,可以永久的保存,充份激发士兵的荣誊感。但现在条件和技术都达不到。因此只能暂时做罢,等以后有机会再给每人补发。但尽管如此,表彰的效果也出奇的好。

人都是有争强好胜的心里,听到自己名字的士兵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走到商毅的面前,领取自己的奖励,而其他的士兵,还有不少围观的百姓都对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还没叫到的士兵则在下面跃跃欲试,一脸兴奋的表情等待着叫到自己。

而那些没有参加救援兖州战斗的士兵们则是一脸羡慕的看着他们上前领奖,同时在心里也暗暗下定决心,下一次战斗中,一定要争取得到出战的机会,好好表现,也为争能够立功授奖。

最后商毅又宣布,罗远斌和他们兄弟们也正式加入了穆陵军的行列中。而穆陵军中,也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兵种——火枪兵。

等表彰大会开完之后,全军的士气也得到了一次极大的激发。于是商毅也趁热打铁,马上又开始对军队进行新的整编布置。

第100章 备战(二)

以前穆陵军的主力兵力共分为六个步兵队,一个弓箭手队,一个骑兵队和一个侦察队,兵力总计为一千六百九十六人。

现在六个步兵队,每队二百人的编制依然都保留。而弓箭手队扩大为两个队,每队一百八十人,均为一百二十名长弓手和六十名短弓手。骑兵队为扩大到一百八十人。侦察队扩大到一百二十人。各队的队长依然由原来的把总担任。只是骑兵队的队长不在由唐镇兼任,由杨武丞担任,同时他还兼任士兵的枪术教师。另外增设的火枪队一共为四百五十人,其中包括五十名炮手。由罗远斌担任队长和教官。

这样整编之后,穆陵军的主力兵力共计是二千三百一十人,基本都是十八至三十五岁的靑年男子。而十四至十八岁的少年有二百八十七人,编为三个小队。

从箕厔村迁移到穆陵关的居民一共有三百二十七户,共计一千0八十七口人,男子六百二十三口,女子四百六十四口。成年男子四百三十八人,其中十八至三十五岁的靑年男子为二百四十一人,三十五至四十五岁的壮年男子为二百0七人。十四至十八岁的少年有九十五人。

因为箕屋村的团兵经过杨武丞的训练,基础还比较好,因此有一倍份成年男子被抽调到骑兵队里,商毅将剩下的成年男子编成两个队,少年编成一个少年队。

这样一来,穆陵关的总兵力达到了三千多人,实力以经非常可观了。

队伍整编完毕之后,商毅立刻下令,全军开始进行训练。

其实从原来组建民团时开始,到升格成为穆陵军,士兵们一直都在按照商毅的要求,进行着严格的训练。而这一次训练的重点,是刚刚加入穆陵军箕屋村的士兵。首先当然还是从队列训练开始。

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武将不同,商毅建军的第一指导思想是士兵尊守纪律,服从命令的关念习惯,而不是士兵的个人战斗能力。在这样指导思想下,穆陵军的士兵个人的战斗力或许不算强,但作为一个团队,整体的作战能力却不容小视。队列训练就是加强士兵尊纪服从观练的最好方法。

不过来自箕屋村的新兵显然对这种枯燥乏味,又极为劳神费力的训练非常不适应,加上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出身,在一开始的时候,和当初的士兵一样,跟本就分不清左右。

现在训练队例这样的事情也不用商毅再亲力亲为,都由穆陵军过去的老兵付责,这些老兵自然也秉承了商毅的打骂训练法,一但新兵做错了动作,就会立刻被老兵们骂了个狗血淋头,“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不会,都是干什么吃的?”“练了几天也记不住,就是这个样子,上了战场也是送死的货……”一边骂着,还一边举着棍子,打了过来。

结果几天下来之后,新兵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挂上了几条血印,不过商毅虽然不禁止他们责打士兵,但也不许训练他们的老兵下重手,更不许打要害部位,基本都是朝肉厚的地方下棍子,因此挨打的新兵虽多,但都没有伤筋动骨。

但尽管如此,因为新兵们大多都是刚从农民转化,以前那里受过这种折磨,也弄得叫苦不迭。有不少人都大觉吃不消,于是也有人开始耍小聪明,打歪点子,想法偷懒、磨蹭时间等等。

但商毅对训练的监督十分严格,一但发现有人偷懒、磨蹭,完不成训练量,也毫不客气,立刻就拖出去打军棍。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新兵被拖出去挨打。

不过商毅也知道刚柔湘济的道理,正所谓是打一巴掌之后,还要给个甜栆吃。大棍也需要胡萝卜来配合。因此在责打完士兵之后,就会立刻让军医来给他们上药,化于消肿,每天还亲自看望士兵,弄得城里的郎中也纳闷,要是千总大人真的心疼这些士兵,为啥又要打他们呢?

而且训练虽然是苦了一点,但士兵的饭食却一点也不含糊,老兵就不用说了,既使是新兵,每餐也是一大碗白米饭,外加两个黑面野菜饼子,隔一天还可以吃到二两肉,不时还会饹个白面大饼什么的,给调剂一下。许多新兵就是过去在家里,也吃不到这样的饭莱。

同时商毅也知道,对士兵的思想教育也绝对不能放松,因此也安排了一些年纪稍长的老兵,在休息的时候去和新兵谈天,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新兵们觉得训练累,训练苦时,老兵就会告诉他们:“这也叫累、也叫苦吗?当初咱们跟着商大人组建民团的时候,那才叫累才叫苦呢?在大太阳底下一站就是一个时辰,一动都不能动,就连要拉屎撒屎都憋着,每天排着队伍要走十几里路,一步都不许错,训练完了以后,人就在地上一躺,动都不想动了,几天下来,整个人都要被扒了一层皮。你们现在这个样子,以经算是享福了。”

“再都说了,严格督促你们训练也是为了你们好啊!现在虽然是苦了一点,但练好了本事,等上了战场以后,就会明白训练的好处了。想在战场上活下来,就得靠平时苦练,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你们还会怪教官们平时对你们管得还不够严呢?”

“啥?练走路没啥用?要练就练长枪大刀?呵呵呵!小伙子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