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毅也没有想到,整个队伍会行走得这么慢,以前看《三国演义》上说,刘备携民,一天才走了十几里路,以前自己还觉难以理解,一个正常的人,走十几里路最多也就是一二个小时的事情,怎么会走上一天呢?现在才知道,原来水桶理论,也能适用于行路。一支队伍行进的快慢,是由走得最慢的人,而不是由走得最快的人决定。是各村的老人拖累了整个队伍的行走速度。

不过在周世奇看来,这一次迁移组织的以经很不错了,他是经历过上一次清军侵袭的人,知道过去的迁移简直就是逃难,村民们互相之间,你争我抢,争先恐后,毫无一点组织,沿路都可以见到倒毙在路间的人,还有不少公然打劫的情况。那有像现在这样,好几个村子的人都这么井然有序的行动。

商毅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只好也下令整个队伍都停下来,扎营休息做饭,准备第二天再赶路。当然也安排了士兵站岗放哨。

好在队伍的粮食都集中到一起,由专人来负责做饭,这样既能节省粮食,又能加快做饭的速度,同时还能减少火灾的发生。村民们吃过了饭之后,有人围着火堆谈天,有人占进帐蓬里去睡觉。很快整个营地就安静了下来。

商毅却睡不着,招集周世奇、周少桓、童大勇、成进、罗远斌、孙家兄弟等人商议,明天怎样才能让队伍走得快一些。

虽然村民们有军队保护,但毕竟数量太多,一但遇到小股清军或是山贼,只怕跟本就防不住。按商毅的想法,最好是后天就能到达穆陵关,但照这种速度,一天只怕还走不到二十里,而现在离穆陵关还有四十多里的路程,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的体力也会越来越差,以后只会越走越慢,说不定还会拖到三四天之后,才能赶到穆陵关。因此按商毅的预计,明天就是行进的关建,一定要走出二十里路,这样才能保证在后天晚上到达穆陵关。

周少桓道:“大人,我看今天的行动,主要是一些老人走不快,依我看咱们的骑兵基本都没有作用,不如让骑兵都下马行走,把马匹都让出来给老人们乘坐,这样就能走得快一些。”

商毅点了点头,道:“这到是个好办法,不过老人们就算能骑马,这一路颠簸,只怕也够他们受的了。”

孙和鼎道:“不如把一些东西从车上腾出来,让马驼着,把车辆都腾空了,将老人都安排到车上,这样就要好些。”

成进也道:“我看虽然我们在出发之前扔掉了一些东西,但留下的还有不少,还是可以扔一些,多腾出几辆车来。”

商毅又点了点头,集体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虽然自己比他们多了几百年的见识,但也不可能考虑得这么方方面面。群策群力总要比一个人靠得住。

这时罗远斌道:“大人,请恕我直言。骑兵现在虽然不起着用,但万一真的有人来袭击,主要还是要靠骑兵来迎战。因此马匹还是应该给士兵留着,就算驮运东西,也不能太多,以防消耗马力。”

商毅怔了一怔,觉得罗远斌说的也不无道理。谁敢保证一路上不会有人袭击队伍呢?

罗远斌接着道:“白天我看了,咱们全军差不多带了八百多石粮食,一共装了三十多辆车。但从这里赶奔穆陵关,最多只用准备一百石粮,就足够大队人马在路上食用,就打一点富余,带一百五十石把,也能省出二十多辆大车来,再扔弃一部份物资,就足够装下所有的老人了。”

商毅的眼睛也不禁一亮,道:“不错,这到真是个好办法,就这么吧。”

第095章 迁移(三)

周世奇听了,却摇了摇头道:“但这样一来,岂不是一下子要扔掉六百多石粮食,这也为免太可惜了,我们虽然逃到穆陵关,但也不知鞑子要多久才会退兵,因此多预备一些粮食,总是好的。”

商毅笑道:“周世伯,您就放心吧!这些粮食一颗也丢不了,咱们先把车辆都腾出来运人,然后就在这里,挖几个大坑,把多余的粮食全都埋起来,等大队人马到了穆陵关之后,再派人回来,把粮食重新起出来运回关里去。”

周世奇听了,也点了点头,道:“这样很好,还是你想得周道,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商毅也点了点头,笑道:“好,就这么办吧!这样一来,两天之内,我们一定可以到达穆陵关。”

随后,商毅就立刻命令周少桓和童大勇去安排人手挖坑,填埋多余的粮食,然后又命成进和罗远斌巡夜,布置好这一切事情之后,才回到自己家里的车队中。

这次迁移,商毅家里一共分到了三辆车,两大一小,一辆大车装运家里众人的行李物资,由刘瑞和李庆两个小厮看守。另一辆大车则是由刘妈带着芸儿、小秋、徐立、徐媛乘坐,晚上她们也睡在车上。而那一辆小车是给叶瑶瑱专用的,里面还放着他们两人的一些私人用品,商毅最看重的电脑就在这辆车上,由叶瑶瑱保管。

等商毅钻进了叶瑶瑱的车里,这时叶瑶瑱正在坐在车里为他缝一件棉衣,她见商毅上车里来,便放在手里的活计,道:“哥哥忙了一天,应该很累了吧,快躺下好好休息。”说着,拿过了一个枕头放在自己的身边。

商毅在她的身边躺下,伸手轻轻揽住她的纤腰,道:“赶了一天的路,你也很辛苦了,也早点睡吧。”

叶瑶瑱非常柔顺也躺了下来,倚在商毅的怀里,其实这时天才刚刚黑下来,两人一时都没有睡意,因此躺在一起互相私语。商毅也把刚才众人议论明天加快行程的方法向叶瑶瑱说了一遍。

叶瑶瑱听完之后,又想了一想,才道:“哥哥,我看今天我们的队伍停下来之后,等着扎营和做饭等了好久,差不多就等大半个时辰。如果这段时间用来赶路,不是又可以多走几里路吗?”

商毅笑道:“就算多走几里,但扎营和做饭的时间,总是需要的,只不过是向后沿了一点罢了。”

叶瑶瑱道:“继然大队人马走不快,那么是不是可以让一部人,带着粮食和帐蓬赶到大队人马前面去,先找地弓扎营做饭,这样等大队人马到了营地之后,就可以直接吃饭休息,就不用等侍,那么扎营和做饭的时间,不是就可以腾出来,也多走一段路程吗?”

商毅呆了一呆,没想到这个小丫头居然能想出这样一个好办法来,确实反正大队人马也走不快,不如让走得快的人赶到前面去,先安排好一切,因此道:“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然后又在叶瑶瑱脸颊上亲了一下,道:“瑶瑱真聪明,能够想出这样的好办法来。”

听了商毅的夸赞,叶瑶瑱心里也十分高兴,其实在车上颠簸折腾了一天,叶瑶瑱也有些劳乏,于是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只觉睡意也渐渐袭来,于是就依在商毅怀里睡着了。

等叶瑶瑱睡熟之后,商毅这才从她身也抽身起来,让她一个人躺好,又给她盖好被子,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然后才下车去查看自己安排的其他任务完成的如何。

这一夜就这样平安的度过,而就在一夜的时间,携带的粮食大部份都埋在地里,同时又扔弃了一些用处不大的物品,腾出了近三十辆大车,终于可以把老人们都安排在车上。于是到了第二天,大队人马又重新开始上路出发。

果然这一来大队人马进行的速度就快多了,从早就约七点半出发,走了近三个小时,差不多走了快十里路,这样算下来,一个上午可以走出十几里路。今天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不过这时在沿路上都可以看到逃难的人群,三三两两的也有,十几人成群的也有,三五十人结队的也有。但见了商毅他们这样一支奇怪组合的人马,逃难的人们也都纷纷驻足观看。

人类大多都有从众的心理,因此有不少人看到这支队伍中大多数其实也是普通老百姓之后,虽然不知道这支队伍是上那里去的,但也都纷纷想要跟着队伍一起。

商毅可不敢把这些难民都收入自己的队伍里,一来是怕他们中间混杂着清军或是匪贼的奷细,另一方面也是怕他们冲乱了自己的队伍。因此也下令士兵亮出兵器,保护在大队的两侧。同时还派骑兵轮流在士队两侧来回驰骋。这时商毅才意识到,幸好自己没有釆纳把战马都腾出来运东西的建议,要不然还真不好应付这眼着的局面。

果然看到了寒光闪闪的刀枪,还有来回奔驰喝叱的战马,难民们也都不敢靠陇上来,只能远远的看着。不过还是少数胆子靠近了一些,但也只是跪在地上磕头,讫求能够带上他们。

不少士兵看了,都有些于心不忍,商毅同样也生出了不少恻隐之心,但也不敢把他们收留,毕竟在这时候先要保住自己才是最重要。因此命人去转告这些难民,凡是靠近自己队伍,格杀勿论,但可以让他们跟在队伍的后面行走。就这样在队伍的后面,也开始聚集起难民来。

这时大队人马都停下来休息,商毅命周少桓领着一百五十人,带着两车粮食和五十多名青年妇女先行出发,到三里地之外找地方做饭,等侍着大队人马赶到。

周少桓带人走了之后,大队人马又休息了一会儿,然后才又出发上路。这一走又差不多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十二点左右的时候,到达了前队做饭的地点,这时饭食差不多都快做熟了,空气中也弥散着一股米饭的香气。等大队人马安顿下来之后,就有人把饭食送到各村的队伍里。不过商毅也安排了士兵在四外站岗放哨,禁止难民靠近≮我们备用网址:。。≯。万一让他们闻到了米饭的香气,不顾一切上来抢吃的,那可就不好办了。

商毅一算,从七点半出发,到十二点,一上午走了四个小时,中途休息了半个小时,差不多走了十二三里路程。虽然到了下午,村民们的体力有所下降,可能会走得慢一些,但下午行进的时间却要长一些,可以一直走到七点左右,因此走完同样的路程是完全可能的,那么总算下来,今天差不多可以走完二十五里的路程,可以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好在现在的难民也不是很多,跟在大队人马之后的,也只有几百人,还有不少有目标的,并没有跟着。因此午饭期间,也平安无事的渡过了。等吃完了饭之后,商毅让人马休息了一会儿,差不多在一点半的时候,大队人马又开始上路出发了。

而到了这个时候,村民们才发现,虽然自己迁移是苦了一些,但和后面这些难民比起来,以经算是天壤之别了。如果没有商毅的组织安排和保护,只怕自己现在就沦落到和这些难民一样的地步了。因此就算刚开始还有些人有所怨言,这时也都老实不作声,闷着头赶路。

不知不觉,又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商毅正考虑,是不是该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就在这时,忽然侦察队有人来报告,在队伍的右前方六七里处,发现了有匪贼的行踪。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村民们的一阵恐慌情绪,有不少人都吓得哭了起来。商毅见了,知道不妙,决不能让这种恐慌情绪蔓延开,于是立刻大声道:“有什么好哭的,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匪贼咱们又不是没有见过,那一支匪贼能够从我们手底下讨得好去。”

村民们现在自然把商毅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而且又有以往的战绩在,因此听了商毅的话之后,也渐渐有一些安定下来。随后商毅立刻下令,大队人马都停下来,先在原地休息,命周少桓和童大勇的第一队,骑兵队,还有罗远斌的火枪队跟自己来往迎战匪贼。其余的人马由王信和成进带领,在这里保护村民。

下令之后,商毅立刻催动坐马,带着队伍跟着那个报信的侦察兵,向右前方进发。

人马只走了三四里路,只见前方尘土大起,人喊马嘶,只见在远处有一团人马正在围着一群人厮杀。那一群人大约有二三十人,人人骑马,而围困他们的人马却有五六百人,有骑兵有步兵,但众寡如此悬殊,竞然就是困不住他们。被这一伙人左冲右杀,在包围圈中来回奔驰。

商毅拿出了望远镜,调好了焦距,这才看清楚,大队人马中衣甲各异,有铁甲,有皮甲,也有无甲,武器也参差不齐,一看就是匪贼的样子。而那一小群人,衣着装办却颇为整齐,人人都穿皮甲,少数穿着铁甲,使用的武器不是长枪就是马刀,个个骑术娴熟,骁勇异常。但也不像是官军。

而在小群人中,为首的一人,虽然骑在马上一身盔甲,但也看得出猿背蜂腰。手使一条长枪,如同乌龙搅尾,怪蟒翻身,所到之处,只杀得匪贼纷纷落马倒地。这一小群人虽然悍勇,但也是全仗着有他这一人,才得出在贼兵群中左冲突。不过尽管如此,但他们到底还是人少,不一会儿,也有三四人被匪贼击落下马,死于非命。

第096章 迁移(四)

不过商毅也以经看清楚了,这小群人虽然个个悍勇,却毫无整体的组织,虽然不能说是各自为战,但也全无一点章法,只是一窝蜂一样,在贼兵群中乱杀乱闯,只靠个人的武力与贼兵硬拼。

一般来说,当少数军队被大多数军队围困时,要么就结成圆阵固守,等待援军。如果没有援军,选择突围时,一定要组成锥形阵,以猛将为箭头,由其他的士兵保护他的两侧,全军排成一个箭头形,互相协作向外冲杀。

而被困在贼兵阵中的这一小群人里,虽然也有一员猛将,但其他人却没有紧跟在他身侧,保护他的两胁,而是各自都向前冲杀,结果看似人人奋力,但不仅使自己的力量分散,也使这员猛将的能力不能完全施展出来。反而造成互相制肘。因此就在商毅观察了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小群人中又有几人被贼兵打下马来,惨死在当场。

这时商毅也估计了一下,自己的总兵力虽然只有三百多人,但对付这五六百匪贼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也立即下令,命全军整队出击。

当下穆陵军立刻排好了阵式,骑兵分列两侧,步兵居中,长枪手位于前列,火枪兵为次,弓箭手列在最后。然后向着战场的方向,齐排并进而去。

这时匪贼正在全力围歼这一小群人马,发觉突然冒出了一支人马,因此人人都有些吃惊,不觉对小群人的围困也放松了许多。而这小群人虽说没有什么战术,但毕竟是人人悍勇,现在觉得压力一减,立刻也精神大振,由其是为首的那名使长枪的壮汉,更是奋力冲杀,终于从贼兵群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率领着其他人突出了重围。

而匪贼们这时也顾不得去追击他们,全都把目标集中在穆陵军的身上。不过现在他们也发现,穆陵军的人数并不多,大约只有自己的一半左右,因此也都大为放心,也纷纷开始向穆陵军逼近,迎战上来。

穆陵军见匪贼主动迎战上来,也立刻停下了前进的步伐,严阵以待。等着匪贼离自己有一百步的距离时,前排的长枪兵一率跪坐于地,次排的火枪手也单腿点地,半跪下来。后排的四十名长弓手一字排开,对准贼兵开弓放箭。

箭矢破空而出,一连射倒了十几名匪贼。但也拦不住这支贼兵继续前进,不多时,贼兵就进入了六十步的距离里。不少贼手都举着盾牌,向前迈进。有人甚致都开始小跑起来。

而就在这时,穆陵军的火枪手也早己做好了准备,随着罗远斌一声大喝道:“火铳手,发射。”

六十二名火枪兵以二十人为一排,釆用三排连射的方法,对着贼兵,猛烈的射击。但并不是三名火枪兵轮流上前发射火枪,而是一名士兵发射,其余两名士兵给火铳填弹,上好弹药之后,就火铳交给付责发射的士兵。这样就避免了士兵换位时发生混乱。

只听“轰、轰、轰、轰”一连串爆雷般的声音响起,霎时间在穆陵军阵中弥漫起了大量呛人的硝烟。而贼军阵中,不断有人应声到地。

虽然商毅对火枪并不陌生,但这还是他在这个时代里,首次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火枪。这几月以来,见惯了用冷武器进行砍杀。现在乍见火枪齐排发射,果然威力不凡。

在六十步的距离内,火枪显然要比弓箭的威力更大,对付弓箭,还有盾弹或是盔甲,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只要是火枪被击中的,无论是怎样的盔甲和盾牌也抵挡不住,无一不被击得粉碎。贼兵们也被打得血肉横飞,不断有人死于非命。只是现在穆陵军中可用的火枪不多,如果能够人手一支火枪,进行一起发射,那时的威力该是何等的骇人。

尽管如此,后排的弓箭手也在继续射箭,因此一下子给贼兵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而贼兵们显然没有想到面前的这支军队竟会有这么厉害的远程武器,欺软怕硬的本质再度暴露无疑,纷纷都转头逃跑。穆陵军又追着射击了一轮,这才停手。地上留下了二百多俱尸体。还有没死透的,躺在地上惨叫不止。

而这时那支突出了贼兵重围的小队人马只剩下十几人了,但也并没有逃走,只是在远远的看着。见匪贼被穆陵军几轮弓箭火枪就将匪贼给击退了,立刻策马赶向穆陵军这边而来。

不过他们离得远远的就下了马,把兵器都留在战马上,以表达自己没有敌意。而商毅见了,也命令自己的士兵们松开弓弦,垂下火枪,让他们到近前来。

走得近了一些之后,这群人中为首的那个汉子松开马缰绳,双手五指张开,以示自己没拿兵器,又向前走了几步,才双手抱拳,道:“敢问尊驾是那里来的人马?”

商毅这才看清,这汉子十分年轻,也就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中上等身材,十分匀称,猿背蜂腰,大手长腿,一对虎目炯炯有神。也翻身下马,越众而出,道:“我是青州府穆陵关千总商毅,你们又是那里的人马,为什么在这是和贼兵交战。”

那年轻人听了,脸上也露出了惊讫的神情,道:“莫非就是在清水村创办三村民团,然后以民团之力,缴灭靑狼峰匪贼的商毅,商千总吗?”

商毅点点头,心里想着,看来自己现在山东这一块也是小有名气的人了,也不禁有一些得意,道:“不错,我就是了。”

那年轻人一听,连忙跪伏于地,磕头不止,道:“商大人,求求你,救救我们村子吧?”

他身后的那十几个人也都一起跪到在地,齐声道:“商大人,求求你,救救我们村子吧?”

商毅微微一皱眉,他还不习惯别人给自己下跪磕头,于是上前两步,扶着那个年轻人的手臂,道:“起来说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年轻人站起身来,这才把事情的经过讲说了一遍。原来这年轻人姓杨,叫杨武丞。是离这里三十多里地,箕屋村的人。箕屋村位于箕屋山脚下,隶属于诸城县的管辖。因为杨武丞枪术超群,家里又是箕屋村的大户人家,他父亲还是箕屋村的村长,因此在箕屋村组建民团时,他也被村民们推举为民团教头。

而围围他们的匪贼是靑州府的最大一支匪贼,白虎山老苗子的人马。这一次带队出山掠劫,打到了箕屋村。杨武丞率领着民团抵抗,无奈一来双方的兵力众寡悬殊太大,二来杨武丞的枪术虽然超群,但领兵带队却并不是他所擅长。因此尽管箕屋村的民团拼死抵抗,最终还是被匪贼们攻破了村子。杨武丞只好带着几十个团兵杀出重围,本想赶到青州府里去救援,但在半途被匪贼追上,包围起来,要不是正好遇见商毅带领村民迁移遇见,这一次只怕就是凶多吉少了。

杨武丞得知是商毅救的自己,就像是抓住了一跟救命稻草一样,讫求商毅去救援自己的村子。

商毅听他说完,想了一想,才道:“杨壮士,虽然诸城县并不是我的穆陵关管辖的范围,但御贼保民,也是我份内之事。不过我现在另有要事才在身。”说着也把自己要保护村民迁移到穆陵关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又道:“只等我把村民们护送到穆陵关之后,必然发兵,去救援你们箕屋村,你看可好?”

杨武丞也是明白人,知道商毅说的也是实情,不能强求商毅立刻就发兵。因此也只好道:“大人肯发兵相救,小人感激不尽。只要大人能够解救了我们箕屋村,小人甘愿永远追随大人身边,终身为奴,至死不悔。”

商毅笑道:“杨壮士,言重了。御贼保民本是我们朝廷官员的份内之事,何谈感谢。”但心里却暗暗高兴。

原来他刚才以经见过杨武丞枪法超群,而且还善于骑战,心里以经动了想要收降他的打算。一方面是得了一员猛将,另一方面,长枪本是战场上交战常用的武器。虽然现在穆陵军的士兵们只练一式枪法,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就算是在未来,给全部士兵都装配上火枪,但就是到了现代战争,拼刺刀也是在战场常见的战术。因此想要练出一支强军,必须要提高士兵们的枪法。至少不能只是这么一下刺击。

商毅虽然精通各种格斗术,但因为他只是特种兵,也不会专门去练拼刺刀这种纯陆军的技术。在器械中,只擅长使用军刀、双截棍这类近身格斗的武器,长枪只能算是一般般,教士兵们用刀到是还能对付,练枪就是有心无力了,更不用谈马上的交战技术。现在居然遇见一个使枪的高手,而且还善于马上做战,自然不肯放过了。

如果把杨武丞收到自己手下,让他来教导士兵们的枪法,和骑战之法。一定能使穆陵军的战斗力又提升一个层次。因此才答应把村民送到目的地之后,就发兵去援救箕屋村。

当下商毅带着杨武丞等人回归了大队,马上就派出了三名侦察队的士兵,到箕屋村附近去查看匪贼的动静,杨武丞也派了两名自己的团兵,给他们引路。

随后大队人马立刻重新启程上路,继续向穆陵关进发。

第097章 迁移(五)

经过了这一次惊险之后,村民们也发现,留在野外实在太不安全了,还是早一些到达穆陵关才好,因此人人都不在埋怨,全都自觉的加紧赶路。大队人马又走了三个多小时,居然一口气走出了十多里的路程。这时天色以晚,也以经走到了先头人马扎营做饭的地点。于是商毅下令,人马就在这里原地休息,明天再继续赶路。

大队人马安顿下来之后,商毅一算,今天居然差不多走出了二十五六里的路程,以经大大超出了自己昨天预计。现在离穆陵关只剩下十五六里的路程,如果明天一早就加紧赶路,中午只吃点干粮忍耐一下,到下午两三点钟时,就应该可以赶到穆陵关了。于是商毅又派人连夜赶到穆陵关,让留守穆陵关的唐镇明天派兵在路上接应。

而在杨武丞看来,却又是另外一番感触。他们一伙人今天下午也跟着队伍走了三个多小时,左右观察,发现整个队伍虽然走得不快,但却井然有秩,而且在前后左右都有人照应,虽然闹哄哄的,却一点也不混乱。四千多人的队伍,还夹杂着一百多辆大车小车,但却比自己带的二三百团兵出行还要整齐有秩得多。

虽然杨武丞不擅于带队领兵。但也看得出,这才是一支真正军队的样子,自己过去带的,真就是一邦乌合之众。在下午刚开始说要追随商毅,多少还有一些冲动报恩的情绪,但现在觉得从此真跟着商毅,到也不是坏事。

这时饭菜都端了上来,商毅也招呼杨武丞坐在一起吃饭。杨武丞一开始还有些放不开,但围坐在一起的周少桓、童大勇、成进都是年轻人,大家也很容易相处,不一会儿,隔阂就少了大半。

商毅这才问起杨武丞的枪法。杨武丞到是个实在人,也没有隐瞒,将自己的师承来历全盘托出。原来他的枪法仍是祖宗,是宋代杨家枪。

商毅听了,也不禁肃然起敬,他知道宋代杨家枪可不是评书中说的杨家将,而是南宋时期,“红袄军”首领杨安儿的妹妹,人称四娘子的杨妙真所创的梨花枪,当时就号称天下无敌手。

明中期的军事家何良臣在《阵纪》中曾说:“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而天下无敌者,惟杨家梨花枪法也。”而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长枪总说》中也评说:“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对梨花枪法的评价都相当高。

杨妙真本是山东益都人,早年随兄长杨安儿起事反金,后嫁于李全为妻,杨安儿死后,杨妙真与李全一道回归南宋,后来又不见容于南宋朝廷,李全战死之后,杨妙真晚年复回山东定居。因此梨花枪就在山东地区流传下来。

杨武丞就是这一支杨氏的后人,所学的就是祖传杨氏梨花枪。当年杨妙真纵横山东,与金军交战,全是两军对阵,因此梨花枪无论是马上步下,都有独到之处。而杨武丞也教了一些给他的团兵,因此箕屋山的团兵论单兵能力,到是不弱。

这一夜也就这样过去。第二天一早,大队人马又继续上路出发。走了不到一个小时,就遇到了穆陵关派来的接应人马,是赵英杰、冯峰的第五队,以及第六队和骑兵队的另一半人马,共计是三百多人。

双方相见之后,自然十分高兴。商毅见状,也决定将大队人马交给赵英杰、冯峰等人统领,继续向穆陵关前进,自己带领第一队、第三队、火枪队和一半的第七队和骑兵队,另有二十名侦察队士兵,去救援箕屋村。同时还把从兖州弄来的三门佛朗炮也带上了。

穆陵关出动的人马,加上杨武丞手下的十七个人,共计只有六百五十多人。而攻占箕屋村的匪贼至少有两千人,因此杨武丞也不禁有些但心,这么一点人马够吗?但商毅能够出兵就算不错了,现在那里还敢挑肥拣瘦。心里也只能祈祷,希望商毅的威望真的是名副其实。

分兵之后,商毅人马向东而行,大约在正午时分,就到了箕屋村附近,这时昨天派出去的五名探子也与大队人马汇合,向商毅报告他们打听到的情况。

原来在昨夜他们抓到两个落单的匪贼,从他们嘴里得到了不少可靠的消息。同时又聚陇了十多个战败逃散的团兵。

进攻箕屋村的,确实是白虎山老苗子的部下的头目通山鹞,共计有匪贼两千四五百人,打劫了附近的好几个村子,将抢来的粮食和财物都存放在箕屋村里。现在村子里的村民基本都被抓住,不过暂时被看押起来,没有被杀,而是在给匪贼们干活。

而昨天被穆陵军打败的贼兵逃回了村里之后,也引发了匪贼们不小的恐慌,因为现在商毅和穆陵军的名头,在青州府境内,确实非常响亮,由其是匪贼,确实有些闻风丧胆。因此村里的匪贼也犹豫不决,想撤退又舍不得抢来的东西,而继续留守,又怕穆陵军打过来。

听完了他们的讲说之后,杨武丞等人知道村民们大部份还没有被杀,也都松了一口气。而侦察兵还绘制了一张简单的箕屋村地图,也令商毅十分满意,这才是侦察兵的样子。随后商毅立刻下令,全军整队,向箕屋村进发。

不一会儿,大军就到达了箕屋村前,列好了阵式。而村里的匪贼们也知道穆陵军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