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媺婕吐了吐舌头,道:“除了这些事情,那我就有些不明白,姐姐为什么会哭了。”

朱媺娖叹了一口气,道:“媺婕,你知不知道,你姐……商毅有自立的想法?”

朱媺婕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姐姐,道:“姐姐就是为这个哭得吗?我早就知道了,不就是姐夫想当皇帝吗?”

朱媺娖也怔了一怔,道:“你早就知道了?”

朱媺婕晃了晃头,满不以为然的样子,道:“这在杭州城里又不是什么秘密了,好多人都谈过呀,姐夫当了皇帝有什么不好,姐姐不就是皇后了吗?不对,瑶瑱姐姐才是皇后,不过姐姐至少也是皇贵妃吧?姐姐为什么要哭呢?”

看着妹妹完全是一付没心没肺的样子,朱媺娖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道:“你难道忘了吗?皇帝是太祖皇帝传下来的,是我们朱氏的,商毅终究是个外人啊!”

朱媺婕道:“但我们朱氏已经没有人了,三位皇兄早己不知去向,听说己经被清廷害了,皇伯父当了一年多的皇帝,现在也己经架崩了,而且如果姐姐和姐夫成亲之后,姐夫就不是外人了。现在被拥立出来的什么唐王、鲁王虽然说也都姓朱,但我可一个都不认识,我看他们才像是外人呢?”

朱媺娖也不禁一时语塞,朱媺婕虽然说得是孩子话,但细一品味,却也不无道理。现在自己的直系亲属都己经不在人世,其他地方被推立出来的,己经不知隔了多少代,对朱媺娖来说,根本就是形如陌路,仅仅就是因为他们都姓朱,都是同一个先祖。相比来说,商毅是自己的丈夫,自然是更为亲近一些。但是……

这时朱媺婕又道:“不过我可要先说好,姐夫当了皇帝之后,可不能再把我关在宫里,什么都管着,我可不像再当什么公主了。”

朱媺娖一怔,颇为惊讶道:“你不要做公主了?”

朱媺婕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公主有什么好玩的,什么都有人管着,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又没有好朋友陪我一起玩,我可不想再当什么公主。等姐夫当了皇帝之后,姐姐和姐夫住到皇宫里去,我还住在督师府里好不好。”

因为明朝灭亡的时候朱媺婕只有十岁,还没有形成正统的观念,对朱氏即皇室的概念并不深刻,这一点和朱媺娖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她对商毅当皇帝并不觉得有什么反感。

而且朱媺婕现在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在皇宫里自然处处受憋,跑不能跑,跳不能跳,太监宫女见了她都是毕恭毕敬的样子,连个同龄的玩伴都没有。而跟着商毅来到浙江之后,就如小鸟出笼一样,商毅当然对她不会有什么束约,还会劝说朱媺娖,对她不要管束得太紧了,因此可以自由自在,而且在这里还有大量的同龄女孩做玩伴,可以一起嬉戏。如果要她再回到以前皇宫里的日子,当然是不愿意了。

朱媺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直坚持的观念,在妺妺看来,根本就不值一提,心里也不禁犹豫起来,再想想这两年以来,自己在商毅府里的生活虽然没有皇宫里那么华丽奢侈,但却十分安逸舒心,也没有那么许多争宠邀欢的事情,确实比自己以前当公主的日子要好得多。

因此想到这里,朱媺娖也不禁叹了一口气,也开始有些怀疑,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是不是还应该坚持下去。但这时她只觉得心憔力悴,也不想再想下去,对朱媺婕道:“好了,现在也不早了,早点休息吧。”

姊妹两这才上床体息,但睡下之后,朱媺婕到是很快就睡熟了,但朱媺娖却在床上反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脑子里始终有两个声音轮流在说着话,一个劝她接受这个现实,明朝已经亡灭了,不可能再复兴过来,自己不过只是一个公立,没有必要还背负着这个包袱;而另一个却提醒她不要忘了,自己是朱氏的后裔,太祖的子孙,决不能够容忍别人登上皇位,就算阻止不了,但也不能倔从。差一点让朱媺娖觉得头都要炸开一样。

结果一直折腾到四更多天,朱媺娖才算是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等她醒来之后,天色己经大亮,阳光透过了玻璃窗,照射进卧室里,而身边的朱媺婕早己起床不知去向了。看看床头的座钟,己是九时过了。

朱媺娖睁着眼睛,看了看床顶的幔帐,然后又缓缓闭上,又想起昨天的事情来。就在这时,又听见屋门打开的声音,接着就是脚步声由远而近,一直来了床头。

朱媺娖还以为是妺妺又回来了,睁开眼睛,却看见是商毅正站在床边,看着自己。朱媺娖心里没来由的一阵心虚,道:“夫君,是你……”

商毅在床沿边坐下,伸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道:“媺娖,是我不好,一直都没有对你说明白。结果弄成这个样子。”

其实经过了一夜的反复思考之后,朱媺娖心里确实己经不那么坚定了,但还有些犹豫不决,毕竟十多年来一直被人灌输的观念,也不容易一下子就扭转过来,但这时见到商毅,心里忽然有一种想放下一切,什么都不管的情绪来,忽然挺身坐了起来,伏在商毅的肩头,哭了起来。

商毅知道朱媺娖现在正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之中,因此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一手抓过被子,披在她的身上,另一手抱着她的腰身,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后背。

哭了好一会儿之后,朱媺娖终于平静了下来,从商毅的肩上抬起头来,道:“夫君,都是我不好,让你还有其他的姐妹们都为我操心了。”

商毅道:“其实这也不能怪你,因为你是明朝的公主,就算接受不了这个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微娖伸手掩住,道:“不,我己经想明白了,大明确实是气数己尽,不能恢复了,而我也不在是公主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只是求夫君最后一件事情。”

商毅道:“什么事情,你说吧。”

朱媺娖道:“如果夫君真有开朝登基的那一天,只求夫君对朱氏后裔能够网开一面,让太祖的血脉不致断绝。”

商毅点了点头,道:“好,我答应你,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只要他们能够恪守本份,我一定不会为难他们。”

朱媺娖也知道商毅的前提是绝对合理的,如果新朝建立之后,朱氏后裔不安守本份,还想着复辟重来,那也只能说着自作孽不可活。心里默默念道:太祖皇帝,父皇,我能为朱氏做的事情只有这些了。然后又对商毅,道:“多谢相公,能够体谅,等孝期满了之后,我就会安安心心做相公的妻子,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别的身份了。”

其实这时朱媺娖早己经把自己视为商毅的妻子,只是现在还两人还未完婚,不能以“驸马”来称呼商毅,只好换用的是“夫君”这个比较古老一点的称呼,而现在也换成和其他人一样的,改用“相公”来称呼商毅,也表示自己完全放弃了公主的身份,和其他的妻妾一样了。

两人四目相对,商毅慢慢凑过去,在她红唇上吻了下去,朱媺娖脸上浮现出一片红晕,主动勾住商毅的脖子,放开自己的心怀,和商毅亲密热吻在一起。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阵敲门的声音,朱媺婕的声音己经从门外传了进来:“姐姐,姐夫,你们两说完了没有,我可要进来了。”

第045章 货币

门房打开之后,商毅和朱媺娖一前一后从房间里出来。朱媺婕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一边咬着,一边含含糊糊的道:“姐夫,你把姐姐哄好了吗?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的。”

朱媺娖脸上一红,在朱媺婕头上轻轻了一下,道:“小丫头家的,管这些事情做什么?看等一会我怎么收拾你。你怎么又吃糖葫芦了,当心吃多了糖蛀牙。再过两年就要给你找个人家了。”

朱媺婕冲着她吐了吐舌头,一手捂着耳朵道:“不听了,不听了。”立刻转头就跑了。

等她跑得没影了之后,朱媺娖才和商毅一起来到了前厅,这时叶瑶瑱、林凤舞、陈圆圆、亚莉桑德拉,还有新人眀石姬都己经聚在一起,就在等着他们。明石姬虽然是刚刚进门,但刚才也从其他人那里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也在耐心等着。

走进大厅之后,朱媺娖对着众人,曲曲了膝,行了一礼,道:“这几天来都是我不好,让各位姐姐为我操心了。请各位姐姐放心吧,以后再也不会了。”

在场的人都看得出来,虽然这时朱媺娖的脸色还是颇为憔悴,而且眼眶仍然有些浮肿,但眉宇之间的忧郁之色却己经没有了,因此也都知道她终于解开了心结,叶瑶瑱笑道:“好了,一切都过去了,以后大家就都好好相处吧。快坐下吧。”

朱媺娖在叶瑶瑱的左侧坐下,这时明石姬才起身依次向众夫人敬茶,这也是新人入门之后的必做功课。

等一切仪式都结束之后,各人才都各自散去,处理各人的事务。本来朱媺娖是协助叶瑶瑱处理政务,但这段时间她的情绪不好,因此陈圆圆代替了朱媺娖的工作,而现在朱媺娖解开了心结之后,也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不过商毅考虑到叶瑶瑱有了身孕,而且在生产之后,还要照顾孩子,因此也让朱媺娖和陈圆圆一起当叶瑶瑱的助手,当然陈圆圆依然还管着文艺宣传的事务。

而林凤舞这时也向商毅汇报了银行的进展情况。

浙江银行己经成立了一年半的时间,因为有政府的信誉做保障,而且引入了一些后世银行业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手段,银行的运营发展得快。现在己经在杭州、苏州、扬州、嘉兴、绍兴、宁波八处都开设了分行。

银行的经营,首先就要吸纳大量的闲散资金,然后才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收益。浙江政府本身就有一批官营工厂企业,还在林家开办的工厂,商铺,加上林之洋的一些商业朋友,也都在银行开设了户头,大部份的银钱来往都通过银行转帐。

通过银行来支付结帐,确实是一种十分方便的交易方式,因为可以大量减少了现银直接交易的麻烦。而且银行在保障客户隐私,利益方面也都做了许多功夫,收取的费用不高,因此在浙江的商人也都逐渐接受了这种支付方式。还有不少外地的商人,也在银行里开了户头,也包括一些外国人。这样到浙江来经商就不用携带大量现银。

而开户的人越多,银行吸收的资金也就越多。同时浙江银行还针对散户,小生产者,普通居民都开设存款业务,无论多少,那怕只是存一两白银,也可以定期收取一定的利息。虽然现在在银行存钱的散户并不多,但随时浙江银行信眷的不断提高,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钱存入银行里。

吸收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以后,银业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贷款投资,而且现在浙江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又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加上商毅又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扶持手工业的政策,大大小小的工厂,手工作坊也一个一个的建立起来,这些商业行为,自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每天都有不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人。特别是在杭州和苏州地区,还都排起了长队。

虽然现在南京失守,清军的兵锋己经打到了浙江省外围,但由于有前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基础,浙江地区的社会生活暂时没受到太多的影响,商业来往还是十分频繁,因此在各地开设的分行,每天都有大量的银钱交易发生,仅收取的佣金就高达数万两白银。这还不算代款的利息。

商毅对银行的业务进行状况十分满意,也看得出林凤舞确实花费了一番心血。因此也道:“凤舞,你做得很好啊!真是多亏了有你。”

听到商毅的夸赞,林凤舞心里也觉得十分甜蜜,也把少许的不快都忘了,甜甜的笑道:“相公说那里话,这些鄀是人家应该做的啊,而且能帮相公做些事情,我心里也是很高兴的。”顿了一顿,又道:“不过我到是还想和相公商量一下,现在我们也遇了好几个问题。”

商毅道:“有什么问题?”

林凤舞道:“首先是银行的数量不够,目前我们的分行还是围绕着杭州府设立,而且主要是分布在沿海地区,至少现在松江、金华、温州、台州这四个地方都需要设立分行。而且就是在杭州府、苏州府里,也都只有一家银行,可以考虑在城里设立二到三个分行,甚致可以在府城以外的其他州城里设立分行。不过要多开分行,人手也不足,现在每个分行里业务繁忙,有很大一部原因的雇员的办事太差,我亲眼看过,一个熟练的雇员的速度要比一个新雇快三四倍。”

商毅点点头,想了一想,道:“凤舞,我想银行现在不宜发展的过快,我们的银行开展的时间并不长,而且经营方式也和以前的钱庄、飞票有很大的不同,还不知道以后会遇到什么问题出现,现在还是宜缓而不宜急,宁可让银行的发展慢,也要力求稳定。如果摊子铺得太大,一但出了事情,也扰难难以收拾了。而且现在的局势你也清楚,战事还是在第一位的,因此我认为目前还是保持七个分行的规模,以积累经验为主,而不是扩张经营,先把这七个分行经营好再说。至少在我们收复南京之前,不要再开设新的分行了。不过在同一城市里,如果经营的好的话,可以再开设一家分行。”

林凤舞也点了点头,她对商毅还是十分信服的,因为银行的许多经营模式都是商毅教给她的,其中大部份可都是她以前根本就闻所未闻的,但事实却证明确实非常有用,因此也道:“相公说是,其实就目前来说,七家分行己经够了,其他地区都可以缓一缓,就近使用。”

商毅又道:“还有人员的事情,我们现在的专业银行人员确实太少了,我看可以对外公开招聘,只要是能读书识字,懂得一些计算就可以了。等招进来之后,再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然后分到七家分行是实习,让他们积累经验,有才能的人也就会脱颖而出。我看现在能读书识字的人有不少,而且正是战乱时期,也不可能开科取士,他们也都要生存,因此只要是待遇优厚,相信有不少人都愿意到银行来工作的。这样我们一边积累经验,一边继续培养人材,等以后需要扩大经营了,各方面的条件也都成熟了,这样也能避免许多的风险。”

林凤舞也听得十分信服,道:“还是相公想得周全。明天我就招集各分行的行长开会,制订一个俱体的方案来。不过还有一点,现在可是等不及,至少明年就要马上办了。”

商毅笑道:“是什么事情,这么着急吗?”

林凤舞道:“对呀,现在浙江地区的铜钱不够用了。”

虽然现在白银是中国主要的流通货币,但铜钱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白银是以实际重量为价值单位的,“两”是白银的最基本单位,虽然后世有人以米为中介物进行换算,得出一两白银大约拆合三百到六百元左右。不过米在古代和现代的实用价值比重不一样,因为现代人是以米为基本主食,而在古代,绝大多数人根本就吃不上真正的大米,因此这种换算并不准确。在实际上,一两白银在中国古代是够上一个普通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虽然白银也可以拆成“钱”和“分”的小单位,但要把整银砸开,不但十分麻烦,也难以分得精准,不如铜钱使用方便。由其是在民间零售方面,铜钱还是重要的流通货币。

随着浙江地区的商业发展,零售业同样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铜钱使用频率和需要量也越来越大。而且现在银行开展了针对散户的业务,不可能全是整银交易,也需要大量储备铜钱。

但铜也是铸炮的重要军用物资,浙江地区的铜矿十分缺乏,现在大部份的铜来源需要依靠从日本和菲律宾进口,也是浙江地区重要的进口物资。这么宝贵的资源,商毅当然不可拿来铸钱用,甚致还会收集过一部份铜铁,用来铸炮。而浙江地区的海外贸易收入,几乎全是用白银支付,相反还会流失一部份铜钱。结果就造成了浙江地区的铜钱越来少了,变得不够用了。

商毅听了林凤舞的话之后,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其实早在开设银行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就是要自已铸造发行流通的货币,这也是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而且现在银行己经在浙江地区建立了相当的信誉基础,因此这个条件己经初步成熟了。

当然在商毅的想法中,还不准备发行纸币,主要是因为在明朝初期纸币发行泛滥,不少百姓对纸币依然不放心,因此新的货币将是以银币为主,辅以少量的金币,彻底淘汰铜币,以节约铜资源。

其实中国的银矿资源比铜还少,在明朝之前,都是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由于在古代中国是亚州地区的经济核心,因此中国的铜钱在周边国家都可以流通,结果其他国家都使用中国铜钱,造成了中国铜钱的流失很大。也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元时期,中国己经产生了钱币,就是因为铜钱的使用供不应求。

在明朝开国的时候,政府曾大量发行纸币,但由于当时缺乏金融知识,没有本金和本银做保障,纸币发行泛滥,而且政府税收又不能用纸币交纳,因此也造成了纸币大量贬值,最严重的时侯,纸币的实际价值还不足面额的一成。

不过到了明中期时,由于大航海兴起,新大陆的发现又在美州地区开发了大量银矿,东西方的贸易开始骤増,由于中国的商品竞争力远远超过了其他欧州国家,因此欧州国家从美州掠夺、开来的银矿都大量用来购买中国的商品,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反到是解决了中国货币不足的问题,结果造成了本来不产白银的中国,却变成了以白银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且从客观上来看,中国已经在无意之间,和世界同步进入了银本位的货币体系。

而且商毅知道,尽管中国没有银矿,但在未来三百年内,中国商品世畀竞争力的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因此中国并不缺少白银的来源。致于三百年以后,按世界的发展趋势,银本位会向金本位发展,而流通货币,也将会以纸币为主,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现在浙江也储备了大量的白银,差不多足够十年所用的了。因此现在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并不是以白银重量为实际价值,而是真正以银本位为主的货币体系。这样一来,在政府出现财政危机时,可以通过大量发行货币,人为造成通货膨胀来度过,但由于还是以银为主体,又不会像纸币一带泛滥发行。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快金融秩序和货币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为以后发行流通纸币打下一个基础。

当然建立一个全新的货币体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并不是说把钱铸出来,就能拿出去用的。但当前来,还是以军事为主,铸造货币的工作,致少要等到收复南京以后再进行,不过现在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

商毅把自己的构想告诉林凤舞之后,林凤舞也被商毅的大胆想法吓了一大跳,虽然林凤舞还不能理解建立一个新的货币体系的重大意义,不过林凤舞久在海外,而且见惯商业来往,也见过不少欧州各国铸造的精美金银币,当然知道使用银币确实出银碇方便。因此也对商毅打算自己铸造新银币十分支持,而且这项任务由自己来主持完成,也颇有些跃跃欲试。

两人又商讨了一下,比如制定金银币的面值,金银币的样式,金银币之间的兑换,还有金银币和现有的白银、铜钱的共同使用的时候,又如何进行换算等等这些,都是前期准备的工作,然后林凤舞这才带着一大堆的问题离开,马上去招集银行的下属人员讨论。

第046章 郑成功来访(上)

林凤舞刚刚离开,明石姫就赶来向商毅报告,原来在福建称帝的隆武朝廷向浙江派出了使臣,策封商毅。而这次派出的使臣不是别人,是由郑芝龙的儿子,刚刚被朱聿键赐姓改名的郑成功。

商毅听了,也觉得有些意外,自从自己和郑芝龙达成了海外的贸易协定,郑芝龙让出了通航菲律宾的贸易航线,而商毅也尊守郑芝龙对日本的贸易权,同时保证浙江向郑芝龙提供优惠的商品,经过了二年多的时间,双方也都相安无事,各自经营各自的海外贸易。

不过双方之间只有经济来往,而商毅和郑芝龙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只是逢年节的时候,互相问候一下。后来商毅攻占了琉球群岛,又登陆日本,打得萨摩藩割地赔款,一度扬威海上,也有人认为商家军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的海外贸易,没有必要再向郑芝龙让步了。但商毅这时仍然不愿和郑芝龙翻脸,依然恪守之前达成了海外的贸易协定进行海外贸易。因此依然不变。

在南京战役其间,商毅在南京抵抗清军,而郑鸿逵放弃镇江南逃的时候,把逃到镇江躲避清军的唐王朱聿键也带回到了福建,而在南京失守之后,郑芝龙却听从郑鸿逵的建议,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广东,江西、湖南等地也都奉朱聿键为正朔,在目前的南方各王之中,算是势力最大的。

但在这个时候,郑芝龙派郑成功为使者,来到杭州策封商毅,决不仅仅是让商毅向隆武朝廷臣服那么简单。因此商毅也向明石姬道:“有没有其他的消息,郑芝龙到底有什么打算?”

明石姬微微一笑,道:“相公怎么知道郑芝龙是另有打算呢?”

商毅看了她一眼,道:“你想考我吗?我们己经向整个南方都公布了,无论是那一个藩王建立朝廷,我们都可以认同,反过来说,也就是都不认同。郑芝龙也不会不知道的。现在谁都知道,隆武朝廷是郑芝龙说了算,但我们浙江的势力也并不比他差,他凭什么要我们向隆武朝廷臣服呢。而且随便派一个官员来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偏偏要派他儿子来呢?这说明郑芝龙实际上是想和我们谈判,派他儿子来,一是表示诚意,二是谈条件可以拍板决定。”

明石姬笑道:“相公真是目光如注,一下子就料中了事实。”

商毅在她脸拧了一把,道:“少拍马屁了,快说,倒底是什么回事。”

原来郑芝龙虽然拥立朱聿键为帝,郑氏一族也都过足了官瘾,不是封公就是拜候,但郑芝龙心里清楚,什么太师、公爵不过都是浮云,清军迟早都要打到南方来,因此也招集亲属部下商议如何抵御清军。

郑鸿逵在镇守镇江的时候,是和清军碰过面的,深知清军的厉害,而郑芝龙的势力虽然不小,但主要是在海上,而陆战力量确实一般,绝对不可能是清军的对手。因此也有人提出来,可以联合浙江的商毅一起抵抗清军。郑芝龙也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他也知道现在整个南方也只有商毅能够和清军正面抗衡,而浙江正好又在福建的北方,可以替自己挡住了清军,如果能够以隆武朝廷的名议和商毅联合抗清,当然对守住福建广东之地大有把握,同时集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之力,在南方也是大有可为的。而且现在自己控制着隆武朝廷,策封商毅也是合情合理。

但郑芝龙又有几分担心,因为商毅的实力不在自己之下,万一把商毅招到隆武朝廷中,和自己争夺权力应怎么办,因此也不能不防,最好的办法是商毅守在浙江,而自已守住福建、广东,互为犄角之势,但又互不相扰。毕竟清军来进攻福建,首先是要跨过浙江。

这样一来派出的使者可就不能是普通人,不仅要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同时还要能够代表自己和商毅谈条件,这样的人选可并不多,最后思前想后,决定派儿子来最好。

听明石姬说完了前因后果之后,商毅想了一会儿,道:“能够把郑芝龙的目地打听得这么清楚,看来我们在福建、广东的工作开展得很不错。”

明石姬点了点头,道:“福建、广东都是海外贸易发达的地区,因此在过去也是玄皇教的重点发展地区,玄皇教在这一代的基础很深,而且还有不少产业经营,和地方势力都有些来往,就是在郑芝龙面前,我们也说得上话去。”

商毅听了,也不由庆幸,收下明石姬果然是正确的,玄皇教两百余年建立起来的这些资源确实太有用了,如果让自己从头做起,没有个五六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发展到这一步。于是道:“通知广东、福建的情报人员,对郑氏一族的行动都要加以注意,任何消息都要传回来,不能有一点遗漏的地方。”

明石姬怔了一怔,道:“相公是打算攻占福建、广东之地吗?”

商毅道:“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明石姬道:“在收复南京以前,我们西、北二面都被堵住了,唯一的发展方向就是福建、广东,这么计划到是不错。但现在我们正和清军对持,那有足够的军队去收取福建、广东呢?而且不管怎样,隆武朝廷也算是明朝的一个傍支,现在就去打他们,恐怕不好。至少也耍等到收复了南京之后再说吧。”

商毅笑道:“收复了南京,那么我向西的道路就打通了,还用得着去打福建吗?而郑芝龙到底也是汉人,在这种时候那能同室操戈呢?我要做的,是加强预防。”

明石姬道:“相公是怕郑芝龙来进攻浙江吗?现在我们浙江正为他挡着清军,唇寒齿亡的道理,他应该是懂后。”

商毅道:“在正常的情况下,郑芝龙当然不会来进攻浙江,但如果他向清廷投降了呢?”

明石姬怔了一怔,道:“投降,郑芝龙怎么会向清廷投降呢?”

商毅当然不会说是因为自己知道在另一时空里郑芝龙就投降了清廷,因此才不得不有所预备,只是道:“怎么不会,郑芝龙本来就是海盗出身,唯利是图,并没有什么民族大义观念,而清廷已经派出洪承畴南下督师,他熟悉南方的情况,又是郑芝龙的老乡,因此有可能会诱降郑芝龙,将南方各势力分化消灭,我们也不得不防。而且福建、广东我们早晚也是要取的,就当是提前做一些准备吧。”

对商毅关于郑芝龙会降清的推论,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太过于免强了,不过后一个理由到是非常合理,因此明石姬也答应了一声,正要出去,忽然又道:“那么对福建来的使臣一行呢?相公准备怎样接待他们?”

商毅淡淡一笑,道:“当然是以最高之礼接待,越隆重越好。”

第047章 郑成功来访(下)

虽然在另一时空里,郑芝龙选择了降清,但现在整个历史都已经发生了变化,郑芝龙会不会真的降清还不好说,因此商毅必须要尽力争取。那怕是让郑芝龙保持中立态度也算不错,至少不用三面同时受降。

而且对于郑成功,商毅心里也有一点歉意,因为收复台湾是郑成功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之一,但现在这个功绩己经被商毅先一步抢到手了,郑成功估计不大可能有这个机会了。

不过郑成功能够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收复了台湾,而是他始终坚持民族大义,抵抗满清入侵,是另一时空里是南明后期两面坚持抗清的旗帜之一。否则收复台湾的,并不是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