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足于湖北、河南两省的战略布局。

第035章 超级战舰

就在湖北地区的商家军和清军展开激战的时候,杭州坐镇的商毅来到造船厂里,参加一艘新船的出坞下水仪式。

现在的造船队是商毅治下的另一个大型工厂,规模人数,仅次于兵工厂。而且运行近三年时间以来,大大小小己有二百余艘船下水,但有商毅亲自参加的新船出坞下水仪式,却是屈指可数,一般只有重大象征意义,或是使用了新式技术的新船下水,商毅才会亲自出席。

不过这一艘船绝对是有重大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是造船厂生产的第一艘超级大船,也是商家军的海军第一艘一级战列舰。

按照商毅制定的战船等级划分标准,两千料以上为二级战列舰,换算成吨位,大约是一千到一千二百吨左右,目前商家军己经自行生产了三艘,加上从西班牙海军那里缴获来的两艘,一共有五艘二级战列舰。另外还生产了三艘二千料的新型福船,也随于同一等级的大战舰。而一级战列舰定为二千五百料,吨位在一千五百吨左右。堪称是这个时代的超级巨舰。现在也终于制造出来第一艘。

随商毅一起参加新船出坞下水仪式的还有亚莉桑徳拉,海军军长成钢、副军长黄震,以及第一、二舰队的队长,这两艘舰队都驻守在杭州湾里。而亚莉桑徳拉偏重于喜欢海军,这样的重大事件当然少不了她。

在战船正式出坞下海之前,商毅和众人也在造船厂厂长胡江滨的带领下,上船参观了一番。并且也对他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这艘超级巨舰是在去年六月份时就开始动工,到现在差不多花了十个月左右的时间,船身才算是全部完工,可以进行初次下水试航了。不过这艘船并没有釆用西班牙式帆皓前低后高,有高大的后尾船楼的造型,而是釆用荷兰式的平滑甲板,尾楼仅仅只有一层楼的造型,全长二十二丈四尺,宽五丈六尺、高七丈五尺米,吃水二丈二尺,甲板上树三根桅杆,可挂三面风帆,船尾为三角帆,船楼设尾桅,甲板下共有三层,共有二百八十余间房间,一共配有一百一十八门火炮,重炮达二十八门,全舰的士兵水手在一千人左右。

商毅估计,这艘船的总排水量应该在一千六百吨到一千七百吨之间,和这个时代的巨型风帆船代表,于1637年下水的英国战舰“海上君王”号相比,要超过其始建的规模,和在1685年维修重建之后的“海上君王”号大体相当。

因为考虑到这艘船一但试航成功,几乎可以肯定会做为商家军海军的旗舰使用,同时也将会成为商毅的御用坐舰,因此胡江滨在设计船体房间时,也专门分出了商毅的专用房间、海军最高指挥官的专用房间和舰长的专用房间。其中商毅的专用房间一共有三室,分别是客厅、书房、卧室。这在空间狭小的战船上,是十分奢侈的,当然也只有这样的超级巨舰才能这么奢侈一回。

虽然现在整条船只是初俱规模,房间里、甲板上都是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装饰,甚致连门板都没有装,但在众人参观了一番之后,还是对这艘巨大的战船赞不绝口,而且有不少人都在想象这艘超级巨舰真正服役之后的雄姿了。

就连见惯了战舰的亚莉桑德拉也对这艘新船赞叹不己,认为这样一艘超级巨舰就是在欧州,也是十分罕见的。一但真正服役,也必然会是海上的一个巨大的威摄力量。

商毅同样也十分兴奋,因为造船厂的建设,可是花了自己不少的心血,同时也在其中投入了巨资,而现在中国也终于能够自行制造一流的风帆战船了。另外如果来得及,这艘巨舰也许将会在不久之后,就能派上大用场的。

众人在船上看了大半个时辰,然后才离开新船,来到岸上。而这时在船上只剩下参与试航的工人,而胡江滨站在船头指挥,从海面上开来了五艘一千料以上的帆船,栓上了绳索,而在岸上还有十余根拖绳,一起拖动着这艘巨船向大海慢慢的驶了出去。而在海边,参与制造这艘巨舰的工人,还有不少士兵都在注目观看着这艘巨舰一点一点的人船坞里向外挪动着,有不少人还握紧了拳头,恨不亲自上去推它一把。

经过了大半个时辰的缓慢移动,这艘巨舰也终于被摇摇晃晃后拖到了大海里,在岸上观看的人们也都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喝釆声。

等船身渐渐平稳下来之后,胡江滨也指挥着工人们解开拉船上的缆绳,升起船帆,开始在海中航行,而在新船的周围,还有七八艘船跟随着护航,组成了一个船队,在海面上航行着。而且随着新船各桅杆上的风帆升起,速度也在渐渐加快。而在岸上的人们更是笑逐颜开,不少人都开始提前庆贺初次试航的成功。

不过因为是新船第一次下水,因此各根桅杆都是升起了一面风帆,并且在胡江滨的指挥下,不断调整着风帆的角度,以观察这艘新船的性能,以及下一步需要调校修改的地方。

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才又慢慢向船坞的方向航回来,又花了大半个时辰的时间,才算是重新驶进了船坞里,而到这个时候,这艘超级巨舰的第一次试航才算是完全结束,当然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而胡江滨也把剩下的事情交给其他的工人处理,自己来到岸上面见商毅等人。

众人又一起回到造船厂的会议室里坐下,商毅又向胡江滨询问,道:“胡厂长,这艘船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正式服役。”

胡江滨道:“回禀大人,经过这一次试航之后,这艘船将有许多地方要进行调校和修改,大约要一个月的时间,再进行第二次试航,那时将会满帆航行,随后可能还要经过二到三次试航,总体来看,致少也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才能正式开始服役,另外还需要其他部门进行配合才行。”

商毅点了点头,道:“胡厂长,需要其他部门怎样配今?”

胡江滨道:“首先是这艘战船携带的各种武器,从现在开始,都要陆续到位了,因为这也是以后试航的另一项重点测试项目,其次是这船的舰长,船员、士兵、水手也都要在下一次试航前到位,开始参与这艘船的调校和改进工作,让他们尽快熟悉这艘船的性能,并且根据他们的需要,加以改进,因为以后使用这艘船的,可是他们。还有就是这艘船的名称也要马上确定,我们才好为它准备神像供奉。”

因为按照商毅制定的战船命名原则,一级战列舰将是以古代名将的名字来命名,因此在每艘船上会设立一个神像的位置,用来供奉战舰命名的名将,以求其保佑。虽然在商毅看来,这是地到的封建迷信做法,但毕竟是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也需要加以尊重。

不过关于胡江滨提出的后两点,海军部都己经作了讨论,这艘新战舰的舰长人选,海军部都一致认为由吴大海来担任。

吴大海一家是从商毅一到浙江之后就追随商毅,他的父亲吴全福己经担任一个商船队的总队长,不过是跑海外贸易,另外吴大海的弟弟吴亮现在是商毅的卫队长,妹妹吴兰是叶瑶瑱的贴身侍女,还和段鹏订了亲,因此属于出身、政治上都绝对可靠的人选。

当然在专业上吴大海也毫不逊色,先后担任过飞剪船、巡洋舰、二级战列舰的舰长,在历次海战中也有很出色的表现,并且还参加了文化学习班,现在也能够读书识字,也算是摆脱了文盲。因此由他出出任这艘一级战列舰的舰长也是顺理成章的。

而对战舰的命名,海军部提出了四个后选:霍去病、李靖、岳飞、戚继光,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大一统的朝代,分别是汉、唐、宋、明四朝名将的代表者,但最后以那位名将的名命来命名第一艘一级战列舰,在海军部并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因为这四位名将都有不少支持者,虽然相对戚继光的支持率略高一点,因为他毕竟是本朝的名将,但也没有绝对的优势,还是要由商毅来做最后的确定。

但对商毅来说,戚继光是第一个被否决掉得,到不是商毅对威继光有什么诚见,原因在于他是明朝的名将,因为商毅既然打算取代明朝自立,自然就要在商家军中尽力淡化明朝的影响力,那么也就决不可能用一个明朝名将的名字来命名这样一艘有重大意义的战船。

不过这个理由是不能说出来付,而商毅直接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岳飞。这一方面是出于商毅的个人偏爱,而更为重要的个理由是岳飞的历史功绩在于抗击金军,当时南宋的形式和现在颇为相似,而金军——女真族正是满族的先祖,因此用岳飞的名字来命名海军的第一艘一级战列舰,其像征意义当然不言而喻的。

海军部对商毅提出的这一点理由都十分赞同,因此也一致通过,商家军海军的第一艘一级战列舰就这样名命为“岳飞号”。

第036章 海军计划

新战舰的命名和舰长的人选都己经确定了下来,下一步就是岳飞号的船员、水手、士兵和武器的配置,这些细微的事情当然不用商毅来亲力亲为,只要布置下去,由海军部自已来决定也就行了。

另外岳飞号装配的一百一十八门火炮在兵工厂里也有一部份现成的,可以马上搬来装载使用,剩下的部份在这几个月里也差不多能够完工,在岳飞号正式服役的时候,至少也能够装配上一百门左右的火炮,这样也就基本够用了,至少在亚州海域的范围内,恐怕还没有一艘能和岳飞号相抗衡的战舰。

在这段时间里,造船厂先后又制造了二十多艘战船和辅助战船,因此用不了多长时间,海军部差不多可以编制第六支分舰队了。

不过这一次商毅来到造船厂,也不仅仅只是专为参加这艘新船的下水而来,同时还要对海军部进行一些战略调整,因为海军部的基地就在造船厂傍边。

商毅的第一个计划是在海军部中正式成立长江分舰队,专门付责长江流域的水战。因为现在湖北战区的局面己经打开,利用长江水路运送物资的时间会大量增加,而且在年底以前还要完成收复南京的战略计划,因此在以后商家军会在长江中和清军发生众多的战斗。

但现在商家军的船只绝大部份都是海船,由其是大型海船和江船还是有较大的区别,一般海船的吃水较深,多用尖底,动力主要是靠风帆,而江船吃水较浅,多用平底,在动力上是以帆桨混用,有些江船还会装上水车。

在从南京到入海口的这一段长江面宽水深,问题还不是很大,但过了南京,进一步向西到湖广一带的长江的河道就会逐渐变窄变浅,商家军的大型海船在这种江面作战,就会十分困难。虽然在龙山水战中,商家军击败了清军的水军但那一次主要还是因为清军的水军刚刚才组建,战船、水兵都没有经过训练,但清廷决不会坐视商家军就这么继续在长江上来往自如下去,一定会加紧建造战船,训练水兵,和商家军争夺长江的控制权。

因此商毅也必须未雨绸缪,有建造一批专用的江船,或都是江海两用的战船,再辅以少数中小型海船,组成一支专门用于长江内作战的舰队,而且就是收复了南京之后,有这样一支舰队存在,对于保护南京的安全,控制长江水域,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商毅和胡江滨,海军部的众人商议之后决定,现在除了将岳飞号继续完工之外,其他所有在建的一千料以上的战船全部都停建,而一千料以下的再建船只,全部都改建成可以在海河两路行驶的战船,同时也开工再建造一批江船。

另外商家军的海军部本来就有近两百余艘小型的江海两用战船,或是江船,这些船只都是收缴的原来明军的海防用船,或者是征调的一批民船,还有少部份是在龙山水战中缴获的清军船只,造船厂也将马上对它们进行改造,争取在八九月的时侯,海军部的长江支队正式组建成立,并且参与年底收复南京的战斗。要求海军部和造船厂紧密配合,完成这个任务。

而紧接着,商毅招集亚莉桑德拉、成钢、黄震三人,招开了一个秘密会议,给海军部布置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今年八九月之间的时候,以二到三支分舰队组成一支混和舰队,北上绕过山东半岛,一直到辽东半岛登陆,直捣清廷的老家盛京,给清廷在心窝里捅上一刀。不仅能够对清廷进行一次沉重的打击,对浙江包括整个南方的军心士气,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而且这才是商毅来到造船厂的最大目地。

其实进行跨海突袭北京或是关外地区的战术,早就在商毅的计划之内,在清军入关之前,也曾经使用过一次,成功杀入北京城里。但跨海突袭的战术仅仅只是单一的施行,作用并不是很大,最多也就是在北京郊外或是关外地区劫掠一番,然后撤离,对清廷打击更多是出自于心理上的。在实质上的损害并不大,而且清廷在吃过一次亏之后,也必然会加强海防,再想第二次施行跨海突袭,困难也就要大得多了,因此这一战术必须着眼于全局来考虑,成为全局战场的一个部份,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商毅最初的打算是,在进攻北方的时候施行这一战术,好从清军的背后下手,一举占领北京。但现在离商毅有实力去进攻北方还差得太远了,不过这一战术实施显然是可以提前,成为收复南京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现在清军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一带聚集了大约四十万左右的兵力,面对着这么庞大的兵力,对商毅想要实现在年底收复南京的计划,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想办法分散清军的兵力才行。因此商毅才派李定国出兵,挺进大别山,开辟湖北战区,就是打算分散清军的兵力,但仅仅只靠湖北战区,还远远不够,那么这样一来,这次跨海突袭的战术也就大有用武之地了。

一但跨海突袭的舰队在辽东半岛登陆,直捣盛京,做为满州的龙兴之地,清廷绝不能坐视不管,一定会派遣大军回防关外,营救盛京,同时还要防备商家军的舰队再袭击北京地区,因此留守北京的军队是不能调去救援盛京,而现在清廷的精锐军队除了少部份留驻北京以外,其余都集中在南方,这样一来回援盛京的兵力,当然就只能够从南方抽调。

这样一来,清军在江北、江南一带的兵力就会锐减,那么对商毅实行收复南京的计划,当然是大有益处的。而且经过了这一次跨海突袭之后,清廷也一定会提高海防,由其是在沿勃海湾一带都会增派重兵防守。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派出大军来复夺南京,也给了商家军巩固南京,并向长江两岸扩展的充足时间。

这一整套战术打算,在商毅从南京撤离的时候就己经有一个初步的方案,而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反复思考之后,终于形成了一个具体的方案,商毅的计划是在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利用东南季风的最后时间,在杭州从海上出发北上,大约将在九月下旬或十月上旬在辽东半岛登陆,然后直取盛京,制造声势,弄得越大越好。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天津卫地区也发动几次海上的进攻,给清廷制造压力。

而在十月的时候,商毅也将从浙江出兵、开始收复南京的军事行动,清廷对盛京被袭的反馈行动,最迟也应该是在十一月份,从南方调兵回援盛京。这么一来商毅也可以集中兵力,全力收复南京了。而在辽东登陆的跨海远征部队也将在十一月中下旬撤离关外,乘船利用西北风回归浙江。而山东登州可以做为这次跨海突袭行动的中转点,付责承上启下,保证跨海舰队和杭州的联系。

对这一次跨海突袭计划,商毅命名为“跨海突袭行动”。不过这一整套计划从开始构思,到形成一个大概的方案,都只有商毅一个人在计划思考,只是在来造船厂的前一天才告诉给叶星士和叶瑶瑱。而今天告诉给亚莉桑徳拉、成钢、黄震三个人,一共也才只有六个人知道。

听完了商毅的讲话之后,亚莉桑徳拉、成钢、黄震也都被惊呆了,当然他们并不是因为这亽跨海突袭行动,因为这一招商家军过去就用过,而且海军也远征过日本,因此他们对这一点到并不觉得有什么惊奇,同时对完成这一计划都充满了信心。而让他们感觉到震惊的地方是,商毅把这次跨海突袭的计划是着眼在全局考虑,成为商家军收复南京战略的一步关建棋子,而这整个布局既庞大又周密,环环相扣,步步相联,实在是让人觉得是一个手笔。

当然要顺利的完成跨海突袭行动,那么从现在就要开始进行准备,毕竟这一次是面对清廷,尽管清廷在辽东地区的守备十分空虚,但到底是正兴旺上升的时候,可不是上一次己经奄奄一息的明朝可比,也不能不加以小心。

首先是确定参与的人员兵力战舰的分派,其次是选择在辽东半岛一带海域水文情况和登陆的地点,而这一点又要与山东战区的配合,同时山东战区的登洲将是这次跨海突袭行动的直接后方,而且登陆的作战部队估计也要从山东战区抽调,后勤装配也需要山东战区供应,因此也有必要派人先到山东,和周少桓、唐镇商谈合作的俱体事项。

因此最后商毅决定,由成钢前往山东,去面见周少桓,向他当面说明这一计划,但山东战区仅限周少桓、唐镇、童大勇三人知道这一计划。而亚莉桑德拉留在海军部,和黄震一起进一步完善这一计划,并且着手准备舰队和人员。

第037章 南方情报

从造船厂回到杭州以后,商毅收到了湖北的战况消息,李定国、李岩等人采用诱敌深入之计,击败了清军两万余人,当阵击毙了清军的主将真珠玛喇,取得了一场大胜,而且也粉碎清军对商家军湖北根据地的第二次进剿。

看完了战报之后,商毅也十分高兴,自己在湖北布下的这一颗棋子也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了。经过了这次进剿失利之后,清军恐怕也要头疼一阵子了。现在清军在江北的兵力不足十五万,已经抽调不出足够的再次进剿兵力。而清军在江南虽然有近二十三万的庞大兵力,但却分属于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三部。

而现在阿济格能够直接指挥的兵力不足十万,唯一的办法就是调吴三桂或尚可喜部去进剿湖北的商家军,但经过了上一次进攻浙江的分兵之后,三部之间己经产生了矛盾,吴三桂和尚可喜己经结成了攻守同盟,并且与江北的耿精忠也遥相呼应,都坚决的执行保存实力的战略,是否愿意出兵,还不好说。

就算是吴三桂或尚可喜真的出兵,他们也未必会努力作战,但南京的兵力必然会被削弱下来,这样商家军就可以立刻出兵,向南京发动进攻,就算不能马上攻下南京,但也可以先扫清南京的外围地区,为下一步收复南京作准备,同时也可以牵制清军对湖北的进攻。

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命南京的情报人员、侦察兵都严密监视清军的动静,一但有兵力调动的情况,立刻回报到杭州来,自己也好及时应对。

而这时付责北方情报事务的吴汉生来见商毅,向商毅报告了北京发生的三条消息:首先是摄政王多尔衮发现了祥瑞。原来多尔衮好打猎,居说在三月初,有一次多尔衮在郊外打围,发现了一只白鹿,多尔衮连发三箭不中,白鹿口吐人言道:春仍万物滋生之季,妄开杀猎非仁主所为。而多尔衮当即弃弓下马,拜谢白鹿,表示将下令全国,禁止在春季围猎活动,然后那白鹿立刻化为一道白光升天而去。这一件事己经在北京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另二条消息就相对隐密一些,一是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三人分别都向北京清廷上书请令,主动要求统领本部人马去收取四川、云南、两广等地,为大清扫平南方尽力;二是清廷打算重新启用洪承畴,命他总督河南、湖广、山东、安徽、江苏、江西军政事务。

经过了两年的发展以后,商毅集团在北京的情报网络己经全面铺开,情报人员已多达六十余人,而且以前留在北京的第一批情报人员都己经全部撤回了杭枴衷谠诒本┑那楸ㄈ嗽倍际怯珊贾菖汕补ィ芄欢ǖ淖ㄒ笛盗罚稚⒁氐奖本┑母餍幸抵校殖闪怂奶醵懒⒌那楸ㄏ低常ハ嘀涠疾恢榔渌说拇嬖冢慷嫉ハ哂牒贾莘矫媪纭6彝ü环俗髦螅褂腥鋈顺晒Φ拇蛉氲奖本┑墓俪≈校淙幌衷诙际堑H蔚牡图豆僦埃纯梢栽诘谝皇奔淠诹私獾角逋⒛诓康闹卮笙⒍

因为这个时代的情报工作和反情报工作都没有后世那么严谨,一般朝廷的重大事都不会有太多的隐瞒,而且又没有无线电台、卫星等传插工具,消息传递的速度佷慢,因此商毅对情报部门的工作要求是,把清廷发生的重大事情及时反应给杭州,让杭州这边早做准备,就是情报部门最大的成功了。

毕竟情报工作是长远之计,不能超之过急,在目前的情况下,商毅并不打算要求情报人员打入清廷官场的高层,刺探重大的军事机密,或者是策反清廷内部的人员。至于说搞暗杀、破坏活动更是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决对不做,因为情报部门不是恐怖组织,一但这种行事作风开始,很难收得住。二来无论暗杀破坏活动成不成,都会暴露一批情报组织,对于现在刚刚铺开的情报系统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看到了情报部门提供的这三条消息之后,商毅也颇感兴趣,第一条就非常有意思,商毅当然知道所谓祥瑞,都是见鬼,什么白鹿、白狐,撑死了也就是个白化动物,而在这个时候被提出来,还和多尔衮扯上关系,不用说这是多尔衮有意谋位,在为自己制造舆论,不过一但多尔衮真的簒位,不管成不成功,都会引发清廷的朝政动荡,对于浙江来说当然是有利付。

而第二条更让商毅高兴,这也说明自己写给吴三桂的那一封信己经起作用了,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这三个汉族降将与清廷之间的矛盾终于提前了三十余年。当然这种局西并不是就靠商毅那一封信造成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商家军的横空出世,使南方并非一蹶不振,而在这种南北对持之中,一些有一定实力又不甘寂莫的人就会产生一些多余的想法,商毅写给吴三桂的那一封信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索而已。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廷恐怕很难拒绝三个汉族降将的请求,因为一担把他们逼急了,清廷也怕他们会倒戈一击。如果清廷真的把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三部人马调去平定南方边远地区,对商毅来说,当然是大大的好事,至少在短时间内,三名降将不会和商家军正面冲突,因为他们也需要商家军的存在,来牵制清廷。

只有最后一条让商毅感觉到有些压力,要说清廷对南方危胁最大的人,既不是任何一名满州权贵,也不是三名降将中的一个,恰恰就是这个洪承畴。因为洪承畴本身就极具军政两方面的才干,而且又是明朝高官出身,熟知官场的各种规则,了解汉人的思想观念,懂得怎样消除汉族人的反抗心理,更为重要的是洪承畴是文官出任武职,这就决定了洪承畴的权力再大,也无法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私军,因此清廷也可以对他完全放心。在另一时空里,帮助清廷彻底扫平南方的,正是洪承畴。

当然这并不就表示商毅害怕洪承畴。在江淮战役中,商毅也和洪承畴交过手,无论洪承畴的能力有多强,毕竟还是没有脱离这个时代,而且他洪承畴的满清这一方,致少在这个时候,没有人认为满清取代明朝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只要南方有一支能够真正扛起抗清大旗的力量,清廷想要统一中国,就不会那么容易。

不过情报并不仅仅只限于北方,南方同样也有大量的信息反应到商毅这里来,鲁王朱以海从处州逃离之后,躲到了福建建宁府。

而福建本是郑芝龙的地盘,郑芝龙扶助唐王朱聿键称帝之后,得知鲁王一行逃到了建宁府,立刻派出使者来面见鲁王,要求鲁王削去监国的称号,并向朱聿键称臣。而朱以海这边自然不会同意,相反还杀死了朱聿键派来的使者。

郑芝龙得知自己派出的使者被杀以后,也勃然大怒,派兵进攻建宁府。但朱以海一行也知道他们不会善罢罢休,逃出了福建,进入了江西省。

在赶走鲁王之后,朱聿键下改元隆武,封郑芝龙为平国公加太师,掌握军政大权;郑鸿逵进定国公,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并赐郑芝龙子郑森“朱”姓,改名成功,郑氏一族都官居极品。同时将拥戴自己的福建巡抚张肯堂、巡按御史吴春枝等二十余人封为大学士。并集廷臣议抗清战守,提倡躬行节俭,以裕兵食。而且朱聿键自身也亲自带头,不御酒肉,不备金玉,只用磁瓦、铜锡之类。宫中除了皇后之外,没有妃嫔。执事者只有三十余人等,俨然是一付颇有所作为的样子。

同时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两广总督丁魁楚等地方大员也都向朱由榔表示奉立之意。这一来朱聿键在名议上己经拥有福建、广东全境,湖广、江西大部,广西部份时地盘,号称拥有人马三十万余人,一直声势也颇为浩大。

鲁王朱以海逃出了福建之后,来到江西抚州安据,招集人马,潞王败亡之后的余部方国安、王之仁等人也都纷纷纷来投,因此也聚集一万五千多人马,又趁着清军和浙江对持之际,攻占了南昌、临江、建昌等地,暂时在这里驻扎了下来。但声势要比朱建聿小得多。

而另一位明朝的宗室桂王朱由榔,由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迎请到肇庆称帝,并改元永历,瞿式耜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管尚书事,势力占领了广西全境,云南、贵州的部份。

不过南明三帝能够在南方站稳脚根,还是由于有商毅在浙江牵制着清军。但令商毅感到满意的是,南明三帝的情况都能及时的反应过来,说明南方的情报工作也展开的很不错了。

第038章 家事

处理完了这些公务之后,己是夜里八时左右,商毅才回到自己的内宅。这时亚莉桑徳拉还留在海军部,没有返回杭州,而林凤舞也去苏州视查银行的事务,家里一下子少了两个人,再加上自从南京失守以后,朱媺娖的情绪也不是很好,一直都郁郁寡欢,沉默少语。因此家里也冷清了许多。

商毅来到叶瑶瑱的房间里,这时叶瑶瑱正在灯下批阅公文。见商毅回来了,叶瑶瑱没有起身,只是抬头对商毅笑了一笑,道:“哥哥的事情都做完了吗?我这里还有两份公文,等我一下吧。”说着又低下头去,提笔在公文上批阅着。

虽然商毅回到杭州以后,替她分担了一部公事,但现在几条战线同时作战,军事压力也非常大,商毅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军务上面,因此叶瑶瑱还是要付贡处理大部份的政务。以前都是朱媺娖协助她工作,但现在朱媺娖的情绪状态很差,叶瑶瑱索性也就让她去休息,改让陈圆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